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

时间:2019-05-13 09:1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

第一篇: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

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

周小川(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8年3月颁布了最新修订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其中小学将在2011年全面实施。这是1945年后,日本实施《学习指导要领》的第七个时期。与现行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1998年颁布,2002年全面实施)相比,新修订的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在数学科中,强调双基的落实及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加了课时,而且调整和充实了课程内容,增设“数学活动”的学习领域。以下将从修订的基本方针、修订的要点及对课程实施进行的指导等几个方面,对日本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进行阐述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日本“中小学数学学习指导要领”的修订情况

(一)修订的基本方针

根据发现的问题,中小学数学教育,应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进一步充实数学活动,使学生切实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关于落实双基

2.关于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关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关于有效地开展数学活动

(二)修订的要点

1.教学目标的变化

(1)强调数学活动

(2)强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强调培养学生活用数学的态度

2.教学时间的增加

*

3.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

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分为四个领域:数与计算、量与测量、图形、代数。下面分领域列出了这次修订的要领中,新增加的内容。

(1)数与计算:四位数加减法、三位数乘两位数、带分数的计算、两位小数的计算、分小数混合计算。

(2)量与测量:菱形和梯形的面积、圆柱和角柱的体积、公制及其单位的构成。

(3)图形:物体的位置、多边形与正多边形、全等、扩大与缩小、对称图形。

(4)数量关系:反比例、含字母x的式子、数据的分布、可能性。

除了以上四个内容领域外,这次修订的要领还增设了一个新的学习领域——“数学活动”。并将“数学活动”与其他四个领域并列,在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中都有具体要求。例如,三年级的学习内容中规定安排的数学活动有:(1)用实物、语言、数、式子、图等思考并说明整、小、分数计算意义和方法的活动;(2)用实物、图、数轴表示及比较小数和分数大小的活动;(3)研究长度、体积、重量等单位的关系的活动;(4)用尺子和圆规画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活动;(5)从时间和地点等角度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列表表示的活动。

二、“要领”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日本文部科学省组织专家编写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解说 数学编》于2008年8月出版发行。在《解说》中,对2008年3月颁布的新修订要领中的小学数学科纲要的修订背景、过程、方针和要点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做出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例如,三年级要求安排进行“用实物、语言、数、式子、图等思考并说明整、小、分数计算意义和方法的活动”。在“解说”中,对这个内容的解释是:这个活动应关注让学生思考计算的意义和方法,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下面以笔算的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如,计算23×4时,首先明确把被乘数23分成20和3,并理解是“2个10”和“3个1”,再分别乘以4,就是“8个10”和“12个1”。把它们合起来,“80加12就是92”。能用下面的图来表示这个过程,并且能通过语言来进行说明。

三、启示

1.利用“数学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2.发扬“双基”扎实的优势,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总结经验,完善理论,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

*注:通过对国际学力测试(如TIMSS和PISA)和日本本国的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的“教育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等结果的分析,发现日本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基础的计算技能虽然没有下降,但对计算的意义的理解不够充分;不能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活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对事情和情境进行数学的解释、用数学的方法和观点解决问题、数学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方面有所欠缺;对所学的数学内容有兴趣的学生的比例低于国际平均值,对数学学习有不安感的学生的比例高于国际平均值;认为数学学习很快乐的学生的比例低于国际平均值等。

第二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容桂城西小学岑万泉

在教育线上工作了七年了,正值是新课程改革的时期,我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匪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呢?我对此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知识经济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的需要要。在课程内容上,现行小学教学教材内容贪大求全,据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教师与学生认为教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现有的应用问题更多是为数学体系服务,是人为的东西,并不是源于生活中的问题。教材内容的陈述方式基本上是演绎型的,是对符号的直接操作或是重新再操作,都是从符号到符号,造成现在的数学教材是“教”材,而不是“学”材。既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又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方法上,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的影响,目前,以统一性教学、教师独占课堂、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教学效率低等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一次性和唯一性,排斥创新和多样性;重知识记忆和技能训练,轻视思维训练,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只知道呆读死记现成的结论,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真理的过程本身缺乏热忱向往。在学习状态上,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情感上讲是被动的、缺乏自信帕,不是自主探索的,也谈不上合作学习;从知识

形卷上讲更多是结论的知识。更多是技能技巧的,更多是缺乏应用价值的。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我们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主要是外在的动力,更多的来自分数前压力。而不是来自耐数学内在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所以,为了学生的发展,进行新课程改革是必须的。

新课程实施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的教材观、学生观、教学观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变化;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挥;教师评价方式多元化;新课程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过去的课堂教学一向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只有听从与配合。一些教师比较认同教师就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而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观念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创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从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确实这样的观念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如有的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找规律”时,引导学生找出课室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们找出了窗帘布的花边、吊扇的安装位置等等,改变了过去的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多的体现在师生互动多,学生活动机会多,生生之间,师生之

间的交流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学生敢于提问题,说出不同的见解。新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的体现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与新课程改革相距甚远的地方,如:

1、对数学学习活动的理解不够深入;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在处理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上还需加强;

3、在处理多元化与最优化的关系方面还需加强;新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知道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走进课堂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自主探索之中,他们是老师和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是课堂舞台的主角,他们敏捷的思维与精彩的发言能博得老师的欢心,能让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我们靜下心来思考一下,在这热闹的背后

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更有甚者连观众与听众都称不上,他们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人”,可以做任何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田地,使我们的教学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但是,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研究者与我们教师不断的尝试、探索与反思,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同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也渗透着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需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分析和挖掘教材中零散的、潜在的人文因子,在教学时间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良好、健全的素质,做到授知和育人并重。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尽管学生个体中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如果单纯从学生个体诱发仍然比较困难。第一学段的学生认识事物正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事物表现最突出的阶段,也就是由实物向具体的数的概念抽象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讲授一节课时一定要从图画开始,让学生在图画中发现数学信息,用已经看明白的数学信息来学进一步学习数学。

一、在情境中学数学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一年级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转到小学学习,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教学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例如教学《可爱的校园》一课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策略。在书本图画情境导入,让每个孩子在观察图中的各种动物和观察教室的各种摆设,学生不知不觉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后,教者让学生互相提问题,互相解答,要求学生把为题说完整,在互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与乐趣。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既有所学,又“乐在其中”。又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多种多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再加以点拨,学生就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局面。

1.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

在21世纪教材的使用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还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好师生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在讲“两位数的乘法”这一课时,我注重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了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如:学生在以前学习“一位数乘法”这一课时,已经明白了用第二个因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各个位上的数字相乘的算理。针对这一情况,先让同学们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温故知新,并让学生口述算理,在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计算两位数的乘法,从多种算法中启发学生用笔算,从而使同学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感知——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21世纪教材教

学中也正是体现了这点。我在讲“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动手实践摸一摸、描一描让学生体会周长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长方形的特征入手照寻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多种算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我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总之,在使用21世纪教材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怎样才能发扬民主、强化训练意识,在具体教学环节安排上,多一些引导、点拨,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对新课程实验班的学生,首先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杨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成的。教学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地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生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引起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无穷。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道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人”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条纹的规划。为此,老师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校沟通,通过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个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总之,数学教学仍然在尝试和探索中,不可能一朝一夕、立马追击就能达到一个什么程度,它需要教师通过顽强的拼搏,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平日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培养;既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与困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还要重视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以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所有的这一切,切不可急于求成。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下面我谈一谈我们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超市买玩具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便于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评价方法的转变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四、师生关系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的发展、引导者和合作者 ”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学生能从学习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导,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课堂上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二年级的乘、除法计算中,都是先出现学生熟悉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的场景,提出数学问题。接着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经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组织相互间的交流发祥总结算法,然后出现类似的数学问题或通过情境变式,让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谈出自己的观点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教师再进行点拨。这样,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活动探索。

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他认为从五个方面入手,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大脑,让他们敢想;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多做;解放儿童的嘴巴;让他们敢问多问,有了问题的自由,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多学,儿童的空间,得到解放,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发挥内在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们有空暇时间消化知识,增长知识

三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新一轮课程要求学习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呢?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个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改变,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这是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互相作用,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许多过去课堂上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有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教师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解题的方法,同时有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共同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总之,数学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于数学。

下载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及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心得体会 思练镇中心小学:莫增军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性......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_范文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数学科目的变化最大,刚刚实施的时候出现了“老师教不了,学生学不会”的现象,后来经过不断的培训学习这种局面渐渐的没有了,推开教室的门......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教育具有活动性的特点。以课题覆盖大纲的策略就是英国数学教学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以教学目标的某一项及学习大纲的某个水平为出发点,组织学......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交流材料

    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交流材料 萨拉木。阿 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学习。......

    浅谈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合集]

    浅谈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 涟水职业高级中学 付从峰 【内容摘要】 随着教育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占据重要地位的数学,它的教育功能在职业......

    日本铁路改革的模式及启示

    日本铁路改革的模式及其启示 阅读次数:678 一、改革前日本铁路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日本国铁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 日本铁路始建于1872年,随后发展迅速,到1945年已有25600多......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感受最深的几个方面 本学期我参加了小学数学课的国家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课例研修旨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以改进和提高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