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板桥镇宣传文化站简介2012大全
板桥镇综合文化站简介
板桥镇地处临泽县东北部,张罗公路穿境而过,全镇辖9个行政村,86个合作社,16565人,耕地40127亩。2011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36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59元。板桥镇综合文化站位于集镇中心,占地面积4200㎡,建筑面积750㎡,于2003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60万元。综合文化站为二层砖混结构楼房,内设高标准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厅、电子阅览室、书画展厅、科技信息室等,现有桌椅70套,书架10个,藏书10000余册,订有报刊杂志8份。近年来,上级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扶持,先后为镇综合文化站新配置了电视、电脑、VCD、音响、话筒等电教设施;镇政府投资11.5万元,硬化文化体育广场地坪3500㎡;投资6.5万元,添置体育健身器材35件,建花坛8个,栽植风景树82株,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制定完善了综合文化站职责、服务承诺公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职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11项管理制度,并装框上墙,公布于众,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综合文化站充分发挥阵地优势,成立板桥镇农家书屋读者协会,吸纳会员620多人。2011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实用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党员、村社干部和群众16500人次,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46场次,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量。
全镇以宣传文化站为依托,积极组织开展香古寺经贸文化节、民间民俗作品展、体育活动、社火调演、文艺节目汇演、放河灯等活动,参与群众达18000多人次,带动了全镇
9个村依托农家书屋和文化体育健身广场积极开展活动。如今,宣传文化站已成为集时事政治宣传、文化娱乐、信息交流、教育、科学、体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 “大文化”活动中心,随着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篇:板桥镇2011年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板桥镇2011年综合文化站工作总结
2011年,板桥镇综合文化站工作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结合全镇实际,坚持 “文化创新和文化发展繁荣”为主方向,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积极探索和研究本镇文化活动特色,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提高全镇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按照同上级部门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一年来,我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项目拉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今年以来,随着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项目的实施,站上结合现有基础阵地及设施资源。对我镇在2005年修建的镇宣传文化站进行全面装饰,特别是对二楼楼顶、楼内外墙裙进行了粉刷、修复,按照县文化委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标准布置装饰,我们在办公室、展览室、图书室、对媒体教室墙面分别悬挂了最新制定的板桥镇综合文化站职责、文化共享工程章程、读者协会分会制度等11项制度,动员全镇9个村分别成立了临泽县农家书屋读者协会板桥镇分会,吸纳会员560人。开展了以图书借阅和民间民俗作品展览为重点的免费开放活动,及时向广大群众推荐好书和优秀作品,坚持做到图书室、阅览室每周定时开放不少于30小时,年内接待读者500多人次。年初,镇上充分利用香古寺广场列入
县重点工程项目的这一时机,多方争取项目资金570多万元,新建27800平方米的香古寺广场和占地面积220平方米的高标准厕所一处,目前已向省旅游局申报创建3A级旅游厕所,同时在广场周围架设供水管道1500米,太阳能路灯10盏,建成花坛6个,栽植云杉、垂柳等绿化苗木420株,安装垃圾箱个,动员本地农户自筹资金修建商铺29间。同时,我站还积极上报项目协助“四化示范村—友好村”架设体育广场健身器材10件,布置新建农家书屋制定图书管理员职责等3项制度;在西柳村民乐苑小区新建集老年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为一体的高标准村文化活动室;在土桥村六社、西柳村五社新建高标准文化大院2个。同时,按照农家书屋“六配套”标准要求,健全了各项文化建设制度,做好13个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及图书管理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各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配备电脑、投影仪、DVD等配套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对已建成的镇、村文化共享工程项目,镇文化站进行“月查反馈”制度,对随时发现的问题及早督促整改。在我镇新建农民住宅公寓楼的修建,镇上新建“12345”家庭示范户50户,通过典型带动、宣传辐射,进一步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道德素质。近期,省文化厅又为站上配备了2万多元的书架、报架、书桌、办公桌、办公椅、写字、绘画桌、电脑桌、电脑、液晶电视等设施。
二、扶持引导,营造镇域文艺氛围
发掘民间艺术资源,是我们对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今年5月份,结合县文化委要求,我们对全镇民间民俗
艺人进行了调查摸底,经调查,我镇共有刺绣、根雕、烙画、十字绣、剪纸等各类民间艺人28人,涉及8类民间服务项目。同时对西湾村七社木板烙画民间艺人周辉、东柳村六社根雕艺人程金聪,西湾村三社“十字绣”艺人许金兰、土桥村七社烙画艺人易增科、古城村四社“十字绣”艺人何金芳、板桥村“十字绣”艺人王晓红等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文化艺人进行大力扶持,培养以“十字秀“为主的经营带头人4名。
三、创新载体,搞好群众文化活动
年初,我站结合“春节”、五一”、“六一”、“十一”等法定节日及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香古寺广场“逢一”和“ 逢六”赶集日等重大活动日,我们先后组织镇属单位、各村成功举办文艺社火汇演、少儿文艺汇演、红歌演唱比赛、卡拉ok青年歌手比赛、镇职工趣味运动会等文体活动16场次,开展“如何做一名合格公务员”等演讲比赛3场次,举办廉政书画展1场次。在古城村七社小康复式楼10户农户当中开展了“小手拉大手”读书活动,同户主签订流动读书协议10份,流动书籍100本,受到了农户的欢迎。近期,我镇为繁荣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举办了香古寺旅游经贸文化节暨板桥农贸市场建成启动仪式,邀请酒泉振兴剧、河西学院歌舞团、县文工团、西湾自乐班子等演出团体为群众公演戏剧、小品、现代舞等节目7场次。尤其是扶持西湾村老年自娱文艺队,吸纳老年文艺人员15人,充分利用赶集日组织进行演出。
四、加强管理,搞好文物保护工作
今年,随着县博物对我镇明长城遗址项目的申报,我们在文物保护方面信心倍增,加大了对文物保护方面的学习,尽量做到“及时发现,科学维护”。在平时的保护中,我们主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对全镇非
物质文化民间民俗作品的发掘和归档。保证每季度对野外文物点检查1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确保野外文物不受破坏,年内,没有发生省、市、县级文物保护破坏现象。
五、优化环境,加大卫生改厕和卫生整治力度
随着全县“清洁卫生大行动”的深入,今年,我镇分别抽调专人组成环境卫生督察组,坚持“月末周五”环境卫生整治制度,结合全县柴草堆清理,加大对集镇、各村主干道、农户房前屋后卫生“三堆”的集中整治,对发现查处的问题,随发现随整治;同时,我镇积极争取卫生改厕项目160户,通过宣传动员,项目涉及土桥村、红沟村、古城村、板桥村、西湾一支、西湾二支、东柳村、西柳村、壕洼村8个村实施,至目前,已完成103户,占任务的64%。
六、存在的问题
1、文化站工作人员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工作有待进一步全面加强。
3、在民间文艺人才挖掘和培养方面有待进一步增强。
4、在项目申报和体育健身活动组织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2012年工作计划
2012年板桥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工作将紧紧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充分发挥引领社会、文化教育人民、文化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巩固和完善现有文化产业,培训带动一批农村文化艺人,创作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我镇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好项目带动,夯实文化基础
1、抓好对板桥村村务活动中心文化氛围的营造,主要抓好村务活动中心的布置。
2、做好板桥镇地段明长城遗址项目申报立项工作,争取做好非物质文物以遗产的普查及保护。
3、协助抓好板桥镇文化体育健身广场中心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
4、积极争取卫生改厕项目,使全镇修建公寓楼建设农户顺利动员实施。
(二)做好示范引导,抓好文艺培训
1、以新建的农村小康示范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布局优势和资源,在西柳村、友好村新建“12345”家庭文化示范户25户,力争全镇达到150户,并做好示范户文化氛围的引导、带动及培训。
2、培育、扶持西湾村老年自娱文艺队,力争吸纳老年文艺人员达到35人,编排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充分利用香古寺广场赶集日开展演出活动。
3、聘请市、县级书法、戏曲爱好者,在镇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2期,培训骨干50人,积极联系扶持具有一定影响的民间艺人2名,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农村文化经营带头人4名。
4、积极参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申报创建。
(三)创新实践载体,搞好文化活动
1、充分利用种类节庆日,开展以重大节日庆典,民间集会为主体的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人力举办春节文艺社火汇演;“三八”体育比赛及知识竞赛;香古旅游经贸文化节;“六一”中小学生文艺汇演以及每月的“逢六”赶集日等活动,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在镇文化站布置民间、民俗作品展览,组织全镇农村文艺人才观摩,邀请县文艺骨干前来指导培训,进一步提高全镇文艺文化水平。
3、在4月份广泛宣传“读好书,学技术、品艺术”活动,并在镇文化站举办“读一本好书、掌握一门实用技术”为主题读书知识竞赛活动,评选出优秀读书家庭,予以表彰奖励。主要利用农家书屋开展“书香农家”演讲比赛、读书征文、书法绘画作品展、劳动力技能培训,联系市、县领导开展文联文艺采风活动。充分利用农家书屋开放、“图书进农家、进校园”活动,以“小手拉大手”读书活动为契机,力争用一年时间使9个村农家书屋图书以流动的方式,轮回在群众当中阅读。
4、积极配合县文化部门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的维护建设任务。
5、计划在5月下旬组织镇农民运动会和教职工运动会。
(四)文化项目的立项与资金争取
及时联络上级文化部门,争取项目立项、资金扶持,做好镇、村级文化活动室设施建设和办公经费投入。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xx镇文化站简介
xx镇文化站简介
梅列区xx镇位于三明市区西北郊,距市中心约7公里。全镇总人口10037人,其中农业人口6801人。下属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境内有国家4A级旅游区瑞云山、省级森林公园金丝湾、大佑山和真仙山等景区、景点以及四星级亿龙山庄国际大酒店,碧溪河将成为市区第二水源。镇辖区共有40个国家、省、市、区、镇属企事业单位,镇本点现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8个行政村均建有农家书屋。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的前沿阵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它肩负着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是政府和农村群众感情联络的桥梁和纽带。xx镇自1987年10月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始终将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于1988年2月成立xx镇文化站,2005年新建成并投入使用300多平方米的文化站,内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文化信息共享点、老年、青年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体育健身室、综合展示厅、多功能活动力厅等。图书室藏书达3000多册。每逢节庆,社区腰鼓、广场健身舞夜夜欢鸣,碧溪村板凳龙、大源村花灯节、长溪村民的汉剧表演更是给乡村的节日夜晚增光添彩。xx镇文化站曾被省文化厅评为“芳草示范点”、“福建省百强文化站”、“福建省文化先进集体”。
第四篇:街道文化站简介
xx街道文化站简介
街道文化站建筑面积550平方米,配有综合活动室、书报阅览室、书画室、信息共享室、多功能室、体育健身室、办公室;配有图书2300多册、报刊21种、电脑10台、电视音响设备1套、桌椅50套,室内健身器材1套、乒乓球桌1套、桌球1套,还有象棋、跳棋等娱乐设施;大型文化主题公1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1处;业余曲艺队1个,文化志愿者200多人,文化站工作人员3人。街道图书、电子阅览还实行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实现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真正成为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
第五篇:文化站简介
**乡文化站简介
**乡文体广播站是在2002年10月由原乡文化站和广播电视站合并成立的新机构。股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全站事业编制2人,实有2人,平均年龄40岁,大专文化程度,设管理岗兼专业技术岗1人,工勤岗1人。
近年来,**文体站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领导和县局业务部门的支持下,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三个代表”精神为指导,以建设文化强乡、构建和谐**为目标,围绕“发挥文化软实力、彰显文化影响力、增强活动吸引力、加大市场监管力、提高队伍战斗力”的“五力”工作思路,乘势而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文化强乡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指导成立了**村业余秧歌队,春节、元宵,秧歌队在全乡进行巡回表演就达10余场次。组建的篮球队、乒乓球队活动正常。二是抓住元旦、“三八”、“五四”、“六一”、“国庆”等节庆日与团委、妇联、学校等共同组织开展跳绳、乒乓球、篮球、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4次,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认真组织开展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放映176场次的目标。四是配合乡计生站开展计生知识下乡活动,宣传动员育龄妇女免费体检;联系县文化馆来我乡进行文艺演出,观众达350人次;与综治办一起开展禁毒图版展,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在科普宣传周上,开展科普下乡活动;配合乡卫生院为全乡198名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了免费体检;联合农综站、司法所等开展农业科技、法律等培训20场次,培训人员达600多人次;向乡党委投递简报21期。五是实施文化站公共场地和设施免费开放,接待群众200多人次,农家书屋接待村民借书526人次。
尽管我们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经费不足、业务知识欠缺等制约我乡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继续发扬成绩 ,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努力开创我乡文体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