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时间:2019-05-13 09: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杨亚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作者单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 特性 传承 构建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

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经历过全盘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后。我们应思考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当代人对民族文化的精神与特点的认识,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味,构建未来中国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 特性 传承 构建

中图分类号:G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028—03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中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柬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粱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0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粱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

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崇尚统一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与政治观点相适应,中国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德目的道德规范体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对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同时要求在上住的人对在下

住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并能做出表率,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独夫民贼,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二)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现。《中庸》说:“万物并肓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天人关系上,先秦各家无不以“和”为最高理想。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朦胧地流露了某种生态意识。《老子》提倡“守中”,把婴儿(喻“道”)的状态赞为“和之至也”。庄子更是讲“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结论。中国哲人承认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矛盾与斗争,但认为最终的结局或最佳的状态时和谐。宋代张载的论述可作为代表。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和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三)注重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这种重实用的倾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察古知夸;文章是“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的作用就更被重视,因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平心而论,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间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谐并包。而西方文化从“上帝(代表力量)、创世、一神”三元合

第二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论文题目: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由于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会道德滑坡的现象。因此,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特点

影响意义

引 言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1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1.2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的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1民族影响

我们常讲爱国主义,要爱国,就要认同这个国家的历史,历史又落实在文化上,因为文化是历史的载体,认同历史也就是认同这个文化传统。龚自珍研究春秋史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要灭掉一个国家首先要灭掉这个国家的历史,人民不知道自己的历史,不知道自己的文化,对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感情呢?从这个方面讲,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而是一个根本的、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生存的问题,而且从文化方面来讲,它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之所在。

2003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谈到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

2.2国际影响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911”事件以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恐怖行动时有所闻,海湾地区战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竞争发展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级为斗争,斗争再进展就是战争。不论冷战、热战,结果都是怨恨越积越深,报复一次比一次惨烈。消除冲突,促进世界和平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冲突双方需要的不是报复,而是宽恕、忍让和反省。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反之,且看巴以冲突逐步升级的恶果——越来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无辜丧生、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经济环境遭受重创„„再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3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3.1传统文化与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审美、文化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1世纪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必然发生激烈竞争的时代,如果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可能遭到淘汰。竞争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上的竞争、科技上的竞争、管理上的竞争、人才上的竞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而在人才的竞争中,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占着尤为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人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应当认真的加以宏扬。

3.2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我国传统的道德规范,不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只是我国,在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人的道德素质下降的问题,这是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解放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促进了财富的增加,但同时又使人的利己心和贪婪的欲望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因而引起了对传统道德的剧烈冲突,出现了世界性的道德水准的下降。因此,在道德建设中,宏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抑制人的利己心和贪欲的膨胀做到克己利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结语

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要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是绝对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一些糟粕,比如中国文化里面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是愚忠愚孝。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很多解释应该是古为今用的,对传统文化选择的主动权在我们自己手上,能不能很好地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这个责任也在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 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10.[3] 端木赐香.叩问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讲演录[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4] 钟明善.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浅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因此,传统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里,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传统文化在影响现实的同时,也在新的时代氛围中发生蜕变。加进新的文化内容。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文化?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中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柬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粱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0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粱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

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在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分别在不同的自然、社会条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质不同、情节有别、风格各异的文化正剧。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在结构上体现了“一”与“多”的统一,以汉族文化为主体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来文化是“多”;历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术和容忍儒、道、佛三教并存是“多”。它们既构成中国文化整体,又各自独立存在,既包含成体系的理论形态,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历史积淀而成的行为模式、思雏方式和0理特征。这种结构特色,使中国文化既具有大传统;又具有小传统,大小传统互相激荡,互相冲击,形成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化之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特性是从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农业型自然经济和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滋生、发展的土壤。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培养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以此为中介熔铸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

(一)崇尚统一

中国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统一的悠久传统。早在《诗经》中。就有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歌颂。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张公室,杜私门”,认为,“天下有道,则札乐征伐自天子出”,反对“陪臣执国命”。荀子也反复强调“一天下”。韩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政治设计。儒法思想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统的理论基础,并得到后世的广泛认同。

中国历史上,即使撇开带有某些传说色彩的夏、商、周三代,仅从秦朝算起,也是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在统一时人民反对分裂,在分裂时人民盼望统一。即使是处在较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人们仍然认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充分表达了人民盼望统一的心声。

与政治观点相适应,中国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伦理观,形成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具有完备德目的道德规范体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对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诚、服从、尽职尽责;同时要求在上住的人对在下

住的人的爱护、公正、守信,并能做出表率,为管理尽心竭力。从而维系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在下位者犯上作乱固然属大逆不道,在上位者暴虐恣睢也被斥为独夫民贼,因为这二者都有害于国家的统一。

崇尚统一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有广泛而多方面的表现,它对于中国文化长盛不衰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从而形成了中国人对群体的归属感和对集体的义务感等思想观念,形成了重奉献、讲礼貌、守纪律的优良传统和较好的社会风气。但同时也有过分依赖、尊经崇圣、唯书唯上、限制主动性发挥等消极作用。

(二)追求和谐

“和”是中国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状态或境界。

“和”作为哲学范畴,指对立面的统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后世便把“和”奉为普遍的原则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状态。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个大和谐。荀子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现。《中庸》说:“万物并肓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天人关系上,先秦各家无不以“和”为最高理想。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

子提出,“数罟不入�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朦胧地流露了某种生态意识。《老子》提倡“守中”,把婴儿(喻“道”)的状态赞为“和之至也”。庄子更是讲“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结论。中国哲人承认事物的差别和对立,矛盾与斗争,但认为最终的结局或最佳的状态时和谐。宋代张载的论述可作为代表。他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是为中国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说:“礼之用,和为责,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但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主张“和而不流”。中国人强调个人与群体的统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个人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

和谐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各门类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视君民、君臣、国家、民族间的和谐,主张“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济上主张“百姓时和,事业得叙”,谨养其和,开源节流。思想方法上主张执两用中,无过不及。修养上讲究“从容中道”“文质彬彬”。艺术上崇尚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养生家以身心和谐为最佳状态,中医把病看作是“身体违和”的表现,而以平衡阴阳,协调气血作为辨证施治的要诀。

(三)注重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以解决社会人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执着于对政治、伦理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的探求,而对于纯抽象的思辨则不感兴趣。

在宇宙观方面,中国人中关系而不重实体,对宇宙(“天”)的本源、本质问题较少注意,而集中考虑的是天人之间的关系。对于鬼神等渺茫难知的问题,更是采取“存而不论”或敬而远之的态度,而着眼于“武民之义”,即使说及,也不过是为了神道设教。

早期儒家的两位大师对于何以采取这种,重实用的态度作过如下解释:“知者无不知,当务之为急。„„尧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务也。”“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万物之怪,《书》不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齐而不治。”孟、荀所论,对于奠定中国人重实用、轻玄想,务实是、戒空谈,看实效、看实绩的致思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异趣,但是,《老子》关心的重点依然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骨子里仍然是“君人南面之术“,是以退为进的处世之道。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们的精辟深刻,使得许多现代人(包括外国的知名思想家)都惊叹不已。但是,它们主要是人生的辩证法,而不是精确概念的辨证法,甚至难于找到纯粹的思维规律的表述。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素称发达,在许多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它们(包括四大发明在内)大多是与政治、人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技术,纯粹的理论自然科学则发展不够。这些实用技术大多是以具体科学的形式出现,而缺乏对有关原理的精辟阐述和公式公理系统。农业、医药、天文、历法、水利、数学等学科成就之高、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之强,简直令后人惊叹不已,但对于其间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详。

这种重实用的倾向,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传统。任何学问,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于国计民生。修史是为了鉴戒垂训,察古知夸;文章是“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诗歌是为了“言志”,兴、观、群、怨,事父事君;绘画是“助名教而翼群伦”;音乐的作用就更被重视,因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中国文化的这种致思倾向。就是所谓“实用理性”。这一实用理性的传统,淡化了中国人的宗教情绪,使得无神论思想源远流长。“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发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

义的泛滥”,中华民族在科学、文化、观念形态、行为模式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都与此密切相关。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9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科技、人文上的创新都在引导人类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包括人们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动荡巨变的时代,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变革的双重挑战,它没有适应世界工业化的潮流和科学主义的浪头而使民族达到现代的物质繁荣,它没有萌生自由平等观念而使社会介入现代的政治发展,它没有转换人生目标而使人们过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后,它没有包蕴现代价值体系而使个性进入现代的精神0理状态。这四个方面的挑战使中国传统文化在20世纪受到多种批评和否定性的剖析。相当多的人均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种传统社会的固有部分,与自然经济和小农社会的特质相关联,因此不可能从中发生创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有所作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驱先烈们,在面对西方文明时都曾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谦逊谨慎的品格,然而,这些胸怀和品格难道不是喝着传统文化的乳汁哺育出来的吗?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不适应时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优于世界文明之精髓传承。

平心而论,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间完全是可以和平共处,取长补短,各司其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谐并包。而西方文化从“上帝(代表力量)、创世、一神”三元合一的神本文化转入“物质(代表能量)、创造、一元”的物本文化,体现的是普适性和排他性,缺少中华文化的宽容大度。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俗,这是每一个具有民族忧惠意识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孔子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强大又能意味着什么呢?

四、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

中国人曾经把传统信仰打得支离破碎,依靠国家力量维持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当国家的力量对我们的内心影响越来越小时,我们的内l心便会无从寄托,且无所敬畏。无所寄托我们便无所适从,茫然浮躁;而无所畏惧便容易道德沦丧,胡作非为。目前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主要也在这两个方面。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指导人生,建设好个体,从而建设好我们民族。这是我们目前应该做的。

中华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价值观方面的丰富精神财富,诸如天下为公、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崇德重叉、仁爱胸怀的道德情操;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奋争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宽容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澹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超越功利、崇尚节俭的生活态度等等。传统文化中这些价值取向,对个人的品格高度、职业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吸取中国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官为人为亲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这些言行是由价值观念主导的内在精神气质的行为外化。

传统文化中蕴涵无穷的智慧,也能为个人的业务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国学大师钱穆一辈子研究国学,临终前悟出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人类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必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他的女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易,一生致力于科学,近年则聚焦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父女两人,一个从传统文化出发,一个从科学技术出发,殊途同归。这说明我国国学里有许多方法论上的东西可以古为今用。又如渊源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体观、协和观、人本观等特点。其不同于西方管理思维的优点在于,重视发挥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善于从整体的长远的管理目标出发决定管理措施。这些优点至今依然自发地体现在中国

管理实践当中。当代的企业家如果注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华,必能有助于自己的管理实践。

综观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社会发生的每一次剧烈变革,总伴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结果,又促使社会变革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展开。“五四”至“文革”的60余年间,对传统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为主。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变化,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传统文化并不是一堆垃圾,其对现代化也决非只有消极作用。完全否定抛弃几千年历史积淀而成的传统文化是不可能的,也会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起的影响。正确的态度应是:立足国情,辨证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抛弃其糟粕,继承其精华。既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内涵,又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联系未来,从而建构起中国现代民族文化。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一、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时间上:5000年文明;空间上:中国传统文化不同于古希腊、地中海文化;发展上: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同时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修复;内容上:儒释道是主干,核心是儒家文化,此外还有墨法阴阳家等文化,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约等于儒家文化。地域上: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闽晋文化、红山文化、齐鲁文化等等,非常多。特点上,关注生命,注重当下,性质上是小农文化。中国文化是非常复杂立体多元的体系,而非单一的面。也可以从历史、文化等层面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是中国文化中精华的东西。正如文化与文明的关系一样。

二、国人对民族文化的思考

1840年后,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是批判质疑否定,90年以后主要是重新思考、价值重估。

(一)90年代以前:批判质疑否定

鸦片战争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用基督教文化批判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摧毁,烧书、毁庙,颠覆中国传统文化,把千百年来中国文化颠覆,失去民心;54时期,反传统,带来非此即彼的思考方式,这一时期,李大钊、毛泽东等引进德赛先生,早期中国把传统文化认为是中国进步的绊脚石,袁世凯、吴佩孚等主张尊孔独今,复辟帝制。对峙,儒家思想遭到严厉批判。建国后,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儒家思想完全对峙的思想成为共产党的主要思想,60年代冯友兰给山东孔庙孔子鞠躬被认为是非常反动的事情。文革时,孔子完全成为政治工具,一无是处的孔子。毛泽东71年后对孔子的态度发生变化,判孔子死刑,74年批林批孔。78年西方价值观传进,泥沙俱下。《河殇》中国式黄土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地中海文明,要全身心拥抱西方文明。

100多年间,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不理性思考,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质疑,甚至颠覆。(从古至今,中国所有宣传、所有导向全部为政治服务。)青歌赛,一个军队学员看三面国旗,把新西兰国旗说成是中国国旗。网民要开除其国籍,学员只好在网上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二)90年代后:理性思考、价值重估

以往国人心里现在基本上传统就是封建、不好的东西。但是100多年的传统没有被完全批判否定掉,依然深入国人骨髓、毛发中,有涓涓细流逐渐汇成江河湖海,回到老百姓生活中,孩子学《弟子规》。90年代,党开始以心平气和的心态来看待传统文化,国学热是相对于以往的冰点而言的,非热而是温。建议中央电视台开传统文化频道,不要热,变成常态东西就可以,否则老板们学完之后,只学会用周易算卦。《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定》价值认同阶段、尊重的阶段。

1.表现为:

民间:儿童诵读经典工程;

学界成立国学院、儒学院、学术讨论会、研讨会等等、高校理工科学校进来后先学儒家典籍,答辩前先背一些儒家文章; 官方:祭祀活动,标志性事件是04年9月28日全球祭孔;孔子学院是5年内建100所学院,但是2009年底超过500所。现在有272所孔子学院、272所孔子教室,最早是韩国,最多是美国。孔子学院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道德方面的东西,目前我们还无法传播这些道的方面的东西,因为去的教师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主要讲一些文字、诗歌等。2.对节日:国人对中西节日的态度表现出对传统节日的忽视、实际上是对传统节日内涵的忽视。

三大节日纳入法定节日:清明、端午、中秋

母亲节(5月第二个周日):改革开放后,深圳等地引入的,是美国的,世界各地都有各自自己的母亲节,法国是5月最后一个周日。中国最早对母亲进行歌颂的在《诗经》,“哀哀父母„„预报之恩,昊天罔极。”应由中国自己的母亲节。教师节可以设定为9月28日。3.文化遗产: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有四项:内蒙的、新疆的、古琴、昆曲,中国占26项(共70多项),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周六,中国文物流失最严重,中国流传出去的超过1700万项。国学大讲堂、百家讲坛。

4.文化复兴过程中遇到一些现象,迷信化、娱乐化、排外化、功利化、庸俗化等现象都出现了,挣曹操、西门庆、二乔、李白等(四川成都、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等挣李白)——功利化;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接中国传统文化的的地气,不能浮在现实层面上,否则无法接,也不是中国自己的东西,长期以来厚此薄彼了,而且把二者对立起来了,对立的时间大概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二者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否则如何化到中国,而这一定有相通相容的东西。但是又带来一个困境,究竟以谁为体的呢?学界观点对立:正统派、异议派和取代派,各自观点分别为马体中用、中体马用和马克思主义到中国这是鸠占鹊巢。二者相通相容的地方表现为:

(1)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传统:《周易》

(2)人类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传统:荀子人有义、理性、道德;诗经,儒家:大同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老有所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郭沫若小品文《马克思来到中国》

6.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 16、18世纪通过传教士传到西方,200多年对西方影响非常大,如伏尔泰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写进法国人权宣言

1861-1885年把中国的儒家思想翻译为英文,那时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李约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来源于中国。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的指导思想,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要知道二者实际上非常契合,所以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我们接收起来非常容易,因为那就是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特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土耳其是个自我撕裂的国家,灭其国家先灭其文化 7.传统文化在人的道德良知缺失的情况下能否发挥作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实用主义泛滥、山寨文化流行、诚信缺失等,经济发展了,幸福感下降,广州上海北京人幸福感最差。管仲帮齐桓公夺天下之后,立刻道德教育;商鞅变法恰恰相反,法治天下,秦俗日败,秦朝15年而亡。一个国家单纯强调GDP不可以。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道德良知和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儒家也有合理的论述。人应在道德之上合理追求自己的 利益,道德价值优先,如仅仅追求物质利益,荀子“饱珠玉者殃必其身”。老子认为一切祸患的根源在于对物质的贪欲。

高楼大厦就是一张床,山珍海味就是一口饭。O(∩_∩)O~呵呵。不查是孔繁森,一查是王宝森

道德、良知和利益的例子:“我现在有俸禄,能自己买鱼,你们给我送鱼,一旦被揭发了,我就不能做宰相,就没有钱买鱼”。元宰贪胡椒800吨。秦桧。严嵩。蔡京。和珅(贪1600亿人民币)。同样的制度为什么有的人变好人,有的人变坏人?制度本身应找原因,但是也要从个人自身道德找原因,道德修养、道德自律非常重要。朱熹:“君子之心,长存敬畏”80%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对历史、法律和道德的敬畏。

要寻找心灵的港湾。

现实是昨天的延续,没有昨天就没有今天。

结语:作为中国人对民族文化要有温情和敬畏,要爱惜和尊重。

(以上根据讲课录音整理,请教师们下载参考)

第五篇: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当代青年人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关键词当代青年人 传统文化 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当代青年人的精神修养,规范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对当代青年人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虽然看重生命却绝不苟且偷生。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提出了“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儒家精神认为,当个体的生存与道德原则发生矛盾时,个体应舍弃生命来服从道德原则。这种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死亡观,是宏大刚强的气概,是不可侵犯的凛然正气。而这种价值观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

在中国的很多古诗中就蕴含了许多做人的准则和思想道德。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说过“国家兴亡之学,名族盛衰之学”。《周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当代青年人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就需要具有刚毅自强的品格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够在以后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才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普及工作,而且可以发挥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建设性作用。

一、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对当代青年人具有重大意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后一时代的人们总是把前一时代的优秀思想精华继承下来,而且有新的补充,发扬光大。在新的时代,爱国主义的传承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经过世世代代的沉积、凝集、升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总是围绕着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这个中心。

《礼记》中的《礼运篇》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就是儒家的思想家们的社会理想的描绘。这种社会理想,正表现出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因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战国时代楚国的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不但写出了千古绝唱的《离骚》,倾诉其忧伤国事,眷念祖国和人民之情,而且最后怀着满腔哀怨和愤怒,自投汩罗江。自此之后,屈原的壮烈事迹流传于汉族和壮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联系在一起,家喻户晓。屈原之后,历代的爱国志士仁人名垂千古的不胜枚举,至于广大普通民众为国捐躯者更数以千万计。可见,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的远古时代就已普遍深藏于各族人民的心中。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直至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些名句之所以使世代的中国人民刻骨铭心,正是因为表达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思想。爱国主义是一个时代亘古不变的话题,当代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可以加强社会的使命感,增强当代青年人做事情的责任感。崇尚节气,讲求情操,逐步凝结成对国家浓厚的爱国主义,不仅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而且也可以形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名族使命感。

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当代青年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当一个人处于贫穷凄寒的境地又能锲而不舍地追求人生价值时,安贫乐道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孔子的弟子颜回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陶渊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是”;刘禹锡的《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们的这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能鼓励我们在挫折中保持信心,乐观旷达,藐视苦难,充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我们能从挫折中走向成功。

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的学习态度——《论语》中孔子有关道德修养方面的论述涵盖多个方面。如在修身做人方面孔子教育他的弟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者。”意思是看见道德高尚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讲道德的人就应当自己从内心反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跟他一样的错误。他还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就是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啊!孔子还曾非常严厉地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就是说犯了错误不立即加以改正,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四、学习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礼仪道德的培养

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文化基础。而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道德,又是构成中华文化的主要因子,几千年来,人们一切生命活动,皆以其为基础。“内修外教”、“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虽体解吾犹未变兮,虽就死其犹未悔”等等。这种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塑造当代青年人自身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人处世观念及行为的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伦理型文化或称“德性文化”。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德性被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也是人格尊严的体现。中国人因而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孔子倡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并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建构起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道德规范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主张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中国人的处世观念及其行为具有浓重的尚德特征,具体表现为两个层面:

一方面,处世做人,贵在有德。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在具体的做人之德上,其主要范畴有诚实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克己奉公、言行一致、忠厚善良、廉正俭朴等等。这种以做人为处世前提与基础的处世观念,体现了浓厚的尚德特征。

另一方面,与人交往,以德待人。中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还表现在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应当是“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与人相处,贵在以德待人。其具体表现为:

其一是宽厚待人。中华民族一向以待人宽厚为美德,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等道德评价,就是这一品德的体现。在人际关系的实际运作中,待人宽厚包括: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不以己所能病人,不以人所不能愧人。

其二是让。中国人历来以让为处世美德。在家庭内部孔融让梨式的礼让被极力倡导,妇孺皆知;在名、利面前古人赞美君子无所争的风度和不贪为宝的高洁品格;对待人际纠纷,先贤主张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一个“让”字,可化解纠纷,和谐人际关系。

其三是以诚相见。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心诚由此有待物莫如诚的古训。而这一点正是以德服人的重要内容。故“开诚心,布公道”,往往能化解矛盾,消除成见沟通感情。

其四是守信用,重然诺。其基本要求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算数,言行一致,讲究信用,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等,以及孔子所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名言,生动显示了信用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

其五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中国人立身处世,从来都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总是提倡要设身处地多为对方着想。多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而不是把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正是谦谦君子的作风。此外,多数中国人也有着一颗感恩戴德之心,当自己发达以后,往往不忘提携同道之人,使大家都沾到好处。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广阔胸襟和博大情怀,能促进社会的和谐。

由此可见,学习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年人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论语》

2、《中庸》

3、《孟子》

4、《周易乾卦》

5、《礼记》

6、《离骚》

下载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当代中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摘要:中国创造了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对于建立独立文化精神,以及对于在世界上取得独立性,有重要意义,同时,中国古代所形成的一切优秀文化......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5则范文

    XXXXX学院 毕业论文 浅析当代青年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班级: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XXXX 系 2016年11月11日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人生不要设计得太挤。不管做什么,都要给自己留点空间,好让自己可以从容转身。留一点好处让别人占,留一点道路让别人走,留......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什么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它发扬光大? 摘要:作为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们来说,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就是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成果运用到当今社会的......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哦

    本资料由【公考虫公务员交流论坛】www.xiexiebang.com 免费发布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人不可不知道哦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

    当代大学生学习当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范文模版]

    当代大学生学习当代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生活实践活动中的历史积淀,它与时代特征有机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今天到弥勒文体中心学习了刘孝聼教授的中华经典文化讲座,使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使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大全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风行万里 今年9月初,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感触颇深,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