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世界民用水表行业发展历程
2013年世界民用水表行业发展历程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目前全球水表每年总需求量约上亿台,主要生产国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波兰、捷克、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国已成为全球水表制造大国之一。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水表市场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自19 世纪英国发明第一台水表至今,水表产业已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水表产品也从全机械结构形式发展到如今的由机械水表、智能表等组成的门类齐全、功能多样的水计量仪器仪表产品系列。
目前全球水表每年总需求量约上亿台,主要生产国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波兰、捷克、中国、日本、美国等,中国已成为全球水表制造大国之一。智能水表的使用方面,经济技术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法国、美国、以色列等),具有完善的金融体系及发达的通讯网络,采用了“在线远程抄表系统”,即采用智能化远传水表,以遥读方式读取用户水量后,在银行通过用户帐户进行结算,从而彻底解决查表收费难的问题。
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体系,通讯网络基础不发达,大多采用预付费限额供水表具,有效的解决了抄表难、收费难的问题。近几年世界水表需求量持续增长,除经济发达国家处于平稳适量增加状态,每年只对到期水表进行淘汰更新外,大量发展中国家的水表需求量明显增加,如南美部分国家、南非、亚洲部分国家、俄罗斯及其邻国。随着全球缺水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智能水表正在被广泛应用。预计2016 年全球智能水表安装数将上升到3,180 万只,占全部水表的比例将超过30%。
第二篇:2013年世界热量表行业发展历程
2013年世界热量表行业发展历程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能源问题受到日益重视,将有更多的国家建立供热计量收费体系,加之现有体系的不断改进,必将带动热量表行业的持续发展。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20年中国热量表行业前景研究与行业运营态势报告》
随着电子技术、微功耗技术及单片机等技术的发展,制造热量表成为可能。1997 年4 月,欧洲共同体正式通过了统一的热量表标准EN1434,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目前,欧洲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热计量技术和较为完善的供热计量收费体系。
西欧和北欧一些国家在供热技术及管理方面较为先进,他们对用户的舒适和节能措施十分重视。德国、丹麦、法国、瑞典、芬兰等国家在集中供热方面,特别是在用户室温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的先进水平。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中供热发达的俄罗斯、东欧各国以及蒙古等国家和地区,为适应经济转型的要求,近些年来也陆续加大了对现有集中供热系统的改造,逐步建立起计量供热的收费体系。日、韩等国也针对各自的特点,建立起了供热计量收费体系。随着能源问题受到日益重视,将有更多的国家建立供热计量收费体系,加之现有体系的不断改进,必将带动热量表行业的持续发展。
第三篇:了解净水器行业发展历程
了解净水器行业发展历程
了解净水器行业发展历程:还需要共同努力。近年来,净水器作为一种新的水家电,逐步走入中国家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关于净水机的论坛、会展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净水渠道竞争激烈,一些净水厂家已经将渠道渗透到热泵和太阳能市场了,迎来新的商机。首先给大家讲一下水处理行业发展潜力,可以说水家电有可能成为家电行业中的新增长点,甚至某天会超越彩电、冰箱之类的家电市场。因为人们健康需求越来越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对水的要求将从安全到健康,从只关注饮水扩展到整个生活用水,净水器在一步一步走进人民的生活,贴近人民的生活。
从中国家用净水器的发展过程及技术趋势来看,净水器在国内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高价,知道的人少,进口为主,比如美国菲欧特;第二阶段,市场蓬勃、技术混乱,价格战;第三阶段,国内厂家发展起来;竞争恶劣导致行业的整体不信任;技术发展,行业影响大,国内厂家与进口品牌两翼齐飞;第四阶段,也就是从2006年至今,从技术角度看,不再是欧美唱独角戏了,国产品牌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如泉露的“Q-SPRING”、“Q-TDOTD”技术;立升“毛细血管”超滤膜技术;泉露“泉芯”、“净芯”技术等,目前这些技术都已经获得了很多家庭的认可,在家用净水器这个行业继续重演“三国演义”。从营销角度看,苏宁、国美等大型连锁卖场;家乐家、家居乐、金盛等大型建材超市等消费旺地已开始展示家用净水器,各类专卖店随处可见,工程项目配套比比皆是;电视广告、报纸广告、会议传播等轮番教育消费者,这个阶段的消费者对家用净水器的知晓率比2005年以前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从以上家用净水器的发展过程来看,净水器在不断地靠近人民的生活。从中国净水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我国有生产家用净水机的厂家已经超过3400家,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生产厂家获得了卫生批件,其中一步份正在进行申请,而卫生批件是作为衡量净水器好与坏的第一个先决条件。
另一方面,净水器无疑也是水家电市场上的一支生力军,它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净水产品将成为健康家庭新的需求亮点,而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净水器的生产商和经销商,这支队伍人数绝对在百万以上,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净水器产品目前还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但是,从整体情况看,由于我国净水器生产入行门槛低,使小企业太多、规模企业“凤毛麟角”成为目前净水器产品市场存在的最大问题,致使行业生产管理上出现了无序状态。使得这块大“蛋糕”,在净水机生产商眼里是一个“规矩少,利益多”的行业。据泉露净水器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目前净水器市场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3023-93活性炭净水器》,一个是《CJ3026-94饮用水一体化净水器标准》,但这两个标准并没有完全包括目前各式各样净水器的法律解释,也比较“粗糙”,净水器市场面临着一个自身净化的产业危机。”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早之前就有检查出八款进口品牌指令有问题,其中不乏世界知名品牌。这极大的伤害了消费者的心。“净水器市场何时能“净”下来?”不仅仅是涉水行业的难题,同时也是消费者想了解的问题。一个业内人士讲过:中国的净水机行业不算落后,可以和国际接轨,但是由于普及不到位,民众不接受,由其是农村地区,甚至不知道净水机是什么。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说自己地区的水质完全达标,误导了民众。这也就抑制着净水行业的发展。行业需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支持以及政府的高度关注。当然行业里也有部分“李鬼”,他们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心态,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从市消协接到的投诉情况看,净水器投诉量上升,特别在售后服务方面,商家和经营者都存在着不规范行为。我们要在符合国家“三包”规定要求,“三包”期内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厂商应提供免费维修服务。在这方面需要广大净水同仁们一起努力。
第四篇: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历程
2009-11-03 10:20:34 作者:wangxuanyi 来源: 浏览次数:1243
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
1.1中国报关行的发展历程
1)初创期(1985年--1992年):1985年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的管理方法出台
2)发展期(1992年--2002年):1992年成立专业报关公司
3)成熟期(2002年至今):2002年中国报关协会的成立
随着国际报关协会同盟大会的召开,中国的报关企业将向国际化转型,将深化与世界各国报关企业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的便利和安全。
1.2中国进出口贸易及报关量情况
中国外贸进出口量近年来高速增长,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发展到2005年的1.4万亿美元。中国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以促进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外贸量的增长对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量的增长带来了报关量的增长,2000年报关票数不足2000万票,至2005年中国报关量达到4000万票,报关量的增长促进了中国报关行业的发展,调查中发现部分成熟报关企业近年报关量的年增长率达到30%。
1.3报关行的发展规模
目前国内的报关行以民营和国有企业为住,分别占35%和26%,中外合资企业仅有5%。从规模上说,注册资金在500万以上的已经是中大型企业了。所以整个行业还是处于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
目前绝大多数的报关行的经营范围仍然局限在本地区域,但已经有30%的报关行考虑在外地设立网点或与外地报关,货代企业联盟合作。
调查中发现,在进出口贸易量不大的口岸和内陆城市,中国报关行的规模较小,对报关价格比较敏感,在深圳,上海等口岸城市大型报关企业会比较集中,这些报关行比较关注未来的发展,希望通过规模经营来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报关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希望通过实施资源整合战略,进一步减少企业的规模扩张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1.4报关行的服务特点
传统的报关业务是报关行目前开展最多的业务类型,报关,报检,查验,换单,办理海关免税登记,代为办理免表,加工贸易手册与核销是报关行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另外,有些企业也提供一些质检服务,例如代为办理熏蒸处理,3C质量证明,旧机电的备案,旧机电许可证等。为了提高通关服务是含金量越来越多的报关企业介入物流衍生服务和咨询服务。
目前中国报关行所服务的客户主要集中在电子,纺织服装,塑料橡胶,机电,食品饮料,化工等行业。但是目前根据产品的划分其部门和岗位的报关行非常少,报关业务大多按照服务区域,合乎划分来设置部门,根据业务流程来设置岗位。从国外报关行的经验分析,成熟报关行为增强其专业性,往往回依照产品类型设置来进行复核和把关。这对中国报关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5报关行的营销模式
调查发现,老客户,朋友间介绍是报关公司目前寻找客户是最主要途径,因为公司品牌和良好的口碑吸引客户慕名而来的也占到一定比例。统计数据显示,报关运用广告媒体进行宣传来吸引客户的非常少,大多采用的是最直接的电话交流与拜访的销售模式。对销售者而言,顾问式销售是获取客户信任的关键,要求销售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报关行业市场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1中国报关行外部环境的分析
经过专家论证研讨,影响报关行未来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WTO规则,政府政策,信息技术,外贸环境。
中国报关行正面临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调整的阶段。贸易安全与便利给中国报关行的市场环境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WCO标准框架》促使贸易环境更加安全,同时也对报关行的诚信守法,如实申报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中国政府为了贯彻《WCO标准框架》,逐步分阶段调整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报关行的定位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中国海关促进中外贸易的安全与便利的举措相继出台:中国电子口岸建设,H2000系统的应用,无纸化报关,跨关区快速通关,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改革等。这些措施的应用提升了中国海关通关平台的质量和效率,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报关行的竞争优势也从原来的人际关系转向综合能力的提高。
4)贸易安全与便利的要求也促使信息系统在通关各领域,各环节的推广和应用。以上海为例建立了报关单联网核查系统,空运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大型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系统,口岸船舶动态申报系统,区港连动系统,口岸GPS系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通关作业流程的改变,加快了通关速度,增强了风险管理能力,同时也提出一个新课题:中国报关企业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塑造核心竞争力?
5)加入WTO促使外贸总量急剧上升是同时,客户要求和期望的变化,以及外资物流企业的进入也将对中国报关市场的格局产生冲击
第五篇:安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安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11-7-26 9:23:46 被阅览数: 149 次
11月26日,是中国股市20周年的时间节点。20年前的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27家发起会员单位之一。由此开始,“股票”“红马甲”“大盘”等过去只在港台电视剧里听到的词汇,逐渐成了普通百姓的口头禅。股市沉浮,风云变幻。作为“先行者”之一,安徽证券公司在波折中蓬勃向上,安徽的股民在悲喜中执着向前,安徽的上市公司在努力中渐显身手。这一条路茫茫长远,甚至很多时候不见阳光,但走路的人却一如既往,风雨兼程„„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20年,我们将会看到如下的场景:
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中,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脸上的表情或焦虑、或欣喜。有的蹲在那块写着股票行情的黑板前,用纸和笔写着算着,有的向柜台递单子,焦急地等着上海的电话,有的夹着一大捆钞票前来开户„„
1990年,在合肥市四牌楼一个叫“安庆之窗”的地方,安徽证券市场伴随安庆特产的香味开始萌动。
最早的证券营业部
“安徽的证券营业部出现得非常早,在上证所成立之后,安徽就有了自己的证券营业部。安庆之窗那一家,就是我省首家证券营业部,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证券营业部。”1993年进入证券行业、现任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的蔡咏说。
这家安徽最早的营业部,就是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营业部,也是现在国元证券的前身。在安庆之窗那个“蜗居”待了半年左右,该营业部就迁至现在的宿州路与寿春路口的国元大厦,也正式有了自己的交易大厅,可以容纳几百人同时进场。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金融学教授、从事证券市场研究20年的范西凡老师的证实。“安徽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在全国都比较早,江苏的南京,以及中部其他省份都没有营业部的时候,经济并不发达的安徽就已经有一批人在炒股了。”范西凡介绍说。
红马甲的交易时代
范西凡回忆说,安徽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交易方式是柜台委托代理,由股民先选好需要购买的股票和所买的数量,并填好表格,再交到营业部的柜台。当时,股票信息都写在营业部的小黑板上,没有大屏幕显示。营业部收集到一定的信息之后,通过电话报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红马甲”。第二天早上一开市,红马
甲们再将这些委托进行交易,可能到第二天下午,合肥的股民才能知道自己的交易结果。
说到红马甲,陈晓俊可能比谁都要了解情况。陈晓俊现在的职位是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寿春路第一证券营业部总经理。20年前,他就是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派往上海的红马甲之一。
“当时大概半小时报一次盘,往往等上海的行情传到合肥、合肥的股民选好并传至上海下单时,行情的变化已非常大。”作为在上海接单的红马甲,陈晓俊能深刻体会到信息的及时对于股市的重要性。不少股民下单价格都有些赌的心理,碰到极端的情况红马甲也会把信息再返回合肥营业部,但一般都是按照股民要求完成操作。
时隔20年,再谈红马甲的经历,陈晓俊觉得十分平淡。但在当时人的眼中,红马甲可是个让人艳羡的职业。除了收入高,更有一种神秘感。
小黑板、柜台交易的模式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的几年内,安徽的证券营业部逐渐增多,营业部开始推行电话交易,股民可以自己拨打电话进行实时委托交易,而网民也可以在交易大厅里看到卫星传送过来的股市行情。到了现在,股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进行股票交易了。
“杨百万”的进进出出
尽管当时的交易方式比较落伍,但股市的造富功能已经显现。“虽然有时候会亏,但因为当时的行情并不坏,也有很多人在股市中赚到了钱。”范西凡表示。杨百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中国第一股民。1988年,国家开放国债市场后,老杨从合肥等地买下国库券,再到上海卖掉,从中赚取差价。折腾了大约3个月,他就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3个月后,他转而进入股市。
“安徽最早一批进入股市的,有不少都跟杨百万有着类似经历,之前都是买卖国库券的。” 1988年便开始在银行负责国库券交易业务、现为国盛证券合肥翠微路营业部老总的黄伟告诉记者。
黄伟有位姓卢的朋友,20多年前是上海至铜陵路段的火车列车员。“1988年的时候,他就借助工作之便,经常从铜陵买入国库券,再到上海高价卖出。”除了买卖国库券,卢先生还在股市倒卖新股认购证。“我记得他当时还找我给他开后门,买了两箱子铜陵有色的认购证,总价大概2 万元。后来,这批认购证大概升值了15倍。”现在,卢先生是上海某证券公司的核心客户,他的身家,已经达到5亿元。
“杨百万们”是股市的阳光一面,20年中,安徽股市中也不乏开宝马进场、打赤膊出场的个案。
因为做股评、做研究需要实战,1992年范西凡也入了市,也因此见到了许多股市中的悲剧。有位巢湖的年轻人,对于股市也很有钻研,曾经到合肥找到范西凡要拜其为师,被范婉拒了。后来,此人预测将有一轮大牛市,就打着范的名字四处融资。过了几个月,牛市果然来了,虽然比他预测的晚了一个月,但他也赚了一些钱。可是好景不长,熊市来了,他破产了,之后辗转到深圳。“听说现在已经把合肥的欠款还清,但他也变得谨小慎微了。”
券商的抢客大战
安徽股市20年,除了锻炼了一大批散户,证券营业部也一步步壮大。
据安徽省证监局提供的最新数字,截至目前,安徽省股民开户数达到147万,安徽的上市公司66家(包括刚刚过会的洽洽瓜子),上市公司总数全国第十,中部第二。而安徽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也达到了128家,安徽本地券商两家,国元证券及华安证券。
如此高密度的布点,势必引发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佣金战在所难免。”蔡咏表示。黄伟现在所在的证券公司开业只有三个月时间,开户数约在500户。说到佣金大战,黄伟称自己是“自食苦果”。因为1995年,黄伟当时所在的老博物馆附近的安信证券二部在全国开创了佣金打折先例,但他没有料到的是,15年后自己再开新的营业部,却依然要打佣金战。
除了佣金战,现在的券商也更讲究服务,亲情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黄伟举了个例子,当年他在某营业部当总经理时,还曾经给客户接送过孩子。而专业化服务,则是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保值的信息和渠道。
在不少股民看来,既是上市公司,又是省内知名券商,国元证券颇有可以财大气粗的理由。不过,谁又能想象,熊市时他们也面临很多艰难,很多证券公司不得不大幅裁员。
“2001年到2005年的那段熊市,我们在外面交际都不敢说自己是证券公司的。因为那时,远离毒品、远离股市两句话是被放在一起用的。”熊市的遭遇同样让黄伟难忘。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采访末了,记者请蔡咏给已经入市或者打算入市的股民送点建议,就有了前面的那句忠告
(来源: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