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冈中学2012年春季高一期末试题-地理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年春季高一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10AACACADACA11—20DBDDCADADB21—30CACCBCBCCD
31.(7分)
(1)6时52分(1分)新加坡(1分)
(2)夏季(1分)赤道低气压带(1分)热带雨林(森林)(1分)
(3)此时降水较多(阴雨天气多),大气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分)
32.(9分)
(1)1012.5(1分)西北风(偏北风)(1分)
(2)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3分)
(3)由A至B降水主要受西风气流影响,西风携带大西洋水汽遇山地阻挡,西坡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水汽含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由C至B,主要受东南季风(夏季风)的影响,由于海陆位置的差异(距海远近不同),来自太平洋的水汽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逐步减少(4分)
33.(16分)(1)乙(1分)向下侵蚀(1分)甲(1分)向两岸侵蚀(1分)丙(1分)堆积(1分)
(2)大(1分)丰富(1分)慢(1分)强(1分)
(3)C(2分)
(4)河口三角洲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4分)
34.(8分)(1)ACD(2分)
(2)热量(1分)水分(1分)
(3)①(1分)位于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刚果河大量淡水注入,稀疏作用强。(3分)
第二篇:高一地理期末总结
高一地理期末总结
现在有很多老师在教学结束后,都会进行总结,老师之间相互交换意见,将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下面为大家分享了高一地理的期末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期末总结1 20XX年下学期我担任了xxx学校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或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进行目标的细化,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落实。即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或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公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及爱国情感。
教学中,重视学生为知识的创造者,而不把学生当作一个知识的接受者培养。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只
有学生学会了学习,教学才变得有意义和有希望。要实现这一教学理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在班级教学中,班级之间有差别,学生个体也有差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展现学生个性风采。遵循进步就是优秀的原则,突出过程性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这批学生在初中没有系统的学习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高一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文科目,在会考之后,多数选学理科的学生极不重视地理学习。选学文科的学生由于在初中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高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高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与初中比较,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
料,结合安顺市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一方面,充分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另一方面,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等。
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反思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
活..例如在上>时,借助PPT动画,使学生能很轻松直接地理解教材上的内容,因为新的知识被赋予新的背景,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探究心理得到加强,进一步有利于问题的形成,使学生达到想学的境界。
反思二: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角,多媒体技术搭平台.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反思三: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的内涵,适度扩展其外延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与之有关的地理知识,才能驾御整个课堂,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每节课的内容,吃准,吃透教材,并且还应该掌握与之有关的,相关联的学科或相邻学科的知识,将其适度且充分的链接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诚然,将每一环节做到缜密,完美,还需进一步探索,下更大的力气。
高一地理期末总结3 临近期末,回首一学期的教学通过自己的辛勤工作,与同事们共同合作,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期工作小结如下:
本期任教高一年级一个文科班的地理教学,周课时9节。在教学工作中一贯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试卷,耐心细致辅导每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业务,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修养。
分科后,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和能力要求的提升,不少学生明显感觉吃力,知识迁移与整合能力、文字图表阅读能力、答案组织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开始显现,鉴于此,我们积极思考应对之策,集体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精心备课,既备教法又备学法,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和教学计划。本组坚持按时集体备课,讨论授课的方法,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写出教案,点明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然后大家研讨、交流,最后集思广益,确定统一的“学案”,再由各个老师针对班级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确定具体操作环节。通过集体备课,我们相互取长补短,形成共案。本学期,我们开展集体达6次,开学之初探讨人文地理的教学,之后对每一个专题进行研究,如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环境等,特别是对《城市化》这一节进行反复的探讨,形成统一的教学案,教学效果明显。并积极进行听评课,收获良多。
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读图观察能力、地理想象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多媒体手段
给地理教学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对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讲授“人口”、“城市”、“生产活动”等内容时,可充分展示地理图表的学科功能。教学时要求学生围绕图表展开,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图表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十分注重学习中的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教给学生读图用图技巧:
①明确各类图表的构成和表达方法;
②会从图表读出相关信息;
③会用图表表达相关信息;
④会判断地理区位;
⑤会运用图表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图表分析判断能力。
本学期每个课时我都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帮助识记、理解。始终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学习地理能力大大提高。
本期在地理教学中继续采取“预习
第三篇:高一地理期末考试卷
2008~2009学第二学期师大附中高一期末考试卷
地理必修
2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北京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A.高技术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C.空气清新,环境优美D.工业基础雄厚 2. 影响水果罐头厂、印刷厂、炼铝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列正确的是:()
A.原料 市场 动力B.市场 原料 动力
C.市场 市场 原料D.市场 市场 动力
3.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4. 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1),最合理的是()
图
1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2。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5~6题。
图
25.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
6.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
图3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 7—8题。
7.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
图3 8.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图4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回答9—10题。
图
49.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10.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
11.不符合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是()
A.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B.工业、农业、科技的持续发展
C.文化教育与精神文明的持续发展D.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12.今天,一个全球性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一样方便,这有赖于()
A.交通运输网B.邮政网络C.电信网络D.商业网点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图5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3——14题。
图5 13.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洲
14.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15.下列属于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
A.北京B.武汉C.株洲D.杭州
16.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
A.世界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带
B.在边境地区由于政局不稳,一般不会形成城市
C.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
D.沿海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且纬度越高,城市越密集
17.关于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服务范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18.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种便捷的商业网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交通条件的改善②名贵的花卉品种③较好的自然条件④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人口的消费水平D.地区对外开放水平
20.下列地区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承载人口最多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B.河西走廊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21.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A.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B.高投入、低消耗、高污染
C.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D.低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22.我国松嫩平原种植甜菜,而珠江三角洲种植甘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因素B.气候因素C.市场因素D.政策因素
23.下图6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图6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 “长株潭城市群”为国家资源节约型
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所谓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就是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
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
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据上述材料和城市分布图7,回答 24-25题。
24.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是()
A.劳动力向第一产业转移B.人口向城市外围移动
C.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D.城市化水平降低
图725.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的是()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侧重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
B.改善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C.利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建设绿色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节能减排
二、非选择题(50分)
26.分析比较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6分)
指出图8中甲阴影区与图9中乙阴影区农业结构的不同,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图9 图
8(1)农业结构:甲区————————,乙区——————————。
(2)主要自然原因:甲区————————,乙区——————————。
27.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3分)
资料:见图10。
图10
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8.图11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
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
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
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图11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29.图12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图12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呈布局,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0.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右图中的A地区,读图13回答。(14分)(1)A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2)A地区生产的番茄质优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3)影响番茄榨汁企业地区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4)B河流主要补给是①,此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②季。
(5)图示地区城市相对集中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选做题】
根据表1数据和图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图14)”,回答下列问题。(20分)
表1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图14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高一期末地理答案
2013-2014学(下)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期末测试
高一地理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1-5 CBDBD6-10 DDADC11-15ACCAD16-20 ABBCA
21-25 BDCDB26-30 DBBC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24分)
(1)①是 ①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4分)
②是 对水源和大气污染小,位于城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4分)③是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4分)
④是 接近能源产地,交通方便,且位于城区外的下风向(4分)
(2)东南(2分)
(3)(6分)A—D—B线。
施工方便,不打隧道,减少工程量;同时,绕过市区,减少对市区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
32.(16分)(1)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2)②接近原料产地,交通便利,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和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影响小。
(3)A
(4)减轻大气污染、减弱噪音、美化环境等作用。(任选两点)
第五篇: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高一地理备课组制定迎接期末统考的复习计划和策略,总体安排地理期末复习,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
一、单元复习
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单元复习,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单元复习依据下列的原则与方法:
1.深化、细化知识点,复习到位。
单元复习阶段,逐项落实其中的要求,深化、细化各知识点,将考试内容分解为概念、规律、特征等,确实理解、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弄清规律、特征的引出和适用范围,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争取一步复习到位,避免“夹生饭”,留下后患。
2.讲练结合,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单元过关。
单元复习以教师的讲为主。虽然说是这些内容学生以前都学过,但学生的知识遗忘率甚高,现在复习避免将课上成“新课”,构建知识体系。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边讲边练,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知识和技能。考试,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有时也是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
要注意对习题的讲解,尤其是解题思路的讲解,这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讲练的同时,不拘泥于教材的顺序,将教材中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建构每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归纳好的大量的知识结构,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细化,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题目,争取题目对知识点的高覆盖率,每一单元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确实过关。1
3.熟悉地图和其他各种地理图表,建立“脑中的地图”
在刚刚开始复习地理时,学生常常会忽视使用地理图表,只对教材上的文字感兴趣。而在地理考试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不时对学生强调,学好地理的关键在学好地理图表,尤其是地图。
4.灵活运用多种教法、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在复习的过程,固然要注意科学性、系统性,但也要有意识地增加趣味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各种教法、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可以弥补教师授课的不足。
单元复习是整个高一地理复习的基础,没有这个牢固的基础,综合复习就将是“空中楼阁”。
二.综合复习。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二、具体课时安排
第15周:新课结束
第16周:单元复习
第17周:综合复习迎接考试
高一地理组
20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