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务新闻
东莞将整合全市水厂,镇村水厂不能随意买卖
2015年,完成镇级水厂整合,并逐步推行供水水质公报。东莞将在行业内部公布供水水质,待时机成熟,向全市公报出厂水、管网水以及部分小区二次供水的水质指标。从今年起,通过5到10年努力,实现城乡供水“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目标。到2015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完成全市供水一张网建设任务。到2020年,各项供水管理指标进一步优化、完善,全面实现供水现代化。今年,我市再投入约2000万元,为市水质监测中心新增了国内外先进的大中型精密分析仪器。通过建设水质在线监测点,搭建水质预警监控信息平台,实时监控我市水质与水量变化信息,预防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及其他应急事件。2012年,我市将争取完成市水质监测中心的检测能力认证,使监测中心具备饮用水106项、地表水109项、污水62项、排水46项共计323项检测能力。张国平说,全市会再建100个左右在线水质监测点,实现原水水质信息共享,各镇水司实时获得各水司自己的出厂水、管网水水质信息,初步构建和完善覆盖全市32个镇街城市供水水质监控网络。并且选取8-10个具备条件的镇水企,实现三级网络水质监测,建设三级水质监测网络,实现千点水质监测。“放心水”三步走
近期阶段(2011年——2013年),主要是制定行业标准,加快管网改造,力争全市供水管网漏失率控制在12%以下,市镇两级供水企业是指综合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中期阶段(2014年——2015年),到2015年完成镇级水厂整合工作,累计完成不少于5000公里的管网改造,漏失率稳定在12%以下,累计新建500个监测点。
远期阶段(2016——2020年),完成村级水厂整合工作,全市水质综合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累计新建1000个监测点。
第二篇:XX水务公司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实践经验材料
XX水务公司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实践经验材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闻传播载体日趋多元,呈现出方式新颖、内容丰富、技术先进、传播高效的诸多特点,而作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继承与创新的严峻形势。搞好了就会凝聚职工心力,增强企业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有力开展;搞不好就会严重削弱执行力,继而出现职工人心涣散,企业各项工作展开不顺,甚至停滞不前的危险局面。因此,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已是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作者所在行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现状,就新时代如何做好国企新闻宣传工作,以服务于企业改革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对策。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党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也是国有企业开展新闻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领导,就要牢固树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主体意识,增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定自觉扛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责任担当。
一、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国企的重要性
俗话曾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在新时代,这样的说法应该划上历史的句号。笔者以为,用“酒香也要会吆喝”来比喻新闻宣传工作对于国企的重要性是贴切适合的。
就拿笔者所工作的水务行业而言,曾几何时,国有企业以其政府背景、特许经营、第三财政的优势,以及天然的垄断和稳定的现金流牢牢占据着所在城市供排水市场绝对份额,较为安逸地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
但是,中央关于消除地区封锁、打破行业垄断,市场向外来资本开放的政策如一道晴天霹雳,击破了相当部分养在温室里的国有水务企业的屋顶。以前的“好日子”到了头,企业必须尽快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直面将来的外部竞争。
打造品牌、树立口碑、提升竞争力成为国有水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些都离不开新闻宣传有力的推手。因为,企业品牌所包含的产品质量、产品知名度、产品美誉度和产品的服务水平都需要新闻宣传所制作的传播产品,面向用户广而告之。毫不夸张,从某种程度上讲,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质与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进动力。
XX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经历了从过去的新闻宣传“单打一”到如今“复合型”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公司只顾埋头拉车,认为做好分内之事就够了,对新闻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企业职工普遍缺乏文化认同,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较大的限制。企业在社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无从谈起。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以来,企业逐渐意识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提升到与生产经营同等重要的地位上。
公司开始打出新闻宣传“组合拳”。传播媒介也从《XX自来水》报丰富到如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XX水务手机报、水务信息、《中国供水节水》报多点开花,以宣传企业文化,增进职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积极主动地利用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中国水周和全国节约用水宣传周等纪念活动开展契机,通过自身撰稿、记者采写等方式,在XX多个社会主流媒体发布企业重要活动会议、生产经营成果等新闻报道,增加曝光度、出镜率,打响“XX水务”品牌,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着手组建团结拼搏、能打硬仗的国企新闻宣传队伍
认识到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是为具体实施做了铺垫。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行动的高度。笔者认为,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国企新闻宣传队伍是保障新闻宣传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的核心和根本。而建立组织机构、强化制度建设是保障队伍质量的前提。
建立组织机构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需设立新闻宣传机构的具体行动,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得到企业领导高度重视的体现。据笔者了解,国企大部分都设有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开展的党委宣传部或党群工作部。建议设立专门的党委宣传部或新闻中心,以突显工作的重要性和促进工作的专业性。
国企新闻宣传机构—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的组长建议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副总和党委副书记出任,成员包括党委宣传部或新闻中心及本部各部室负责人。
制度建设也是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常抓不懈,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笔者建议国企建立三级新闻宣传责任机制,即:集团本部—二级公司机关—基层班组三级联动网络,实现新闻宣传职责的全覆盖。如此有利于新闻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全司一盘棋的新闻宣传格局。
具体应明确各级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职、责、权、利,建立相应的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促落实的良性互动局面。彻底改掉国企新闻宣传工作忽视、被动、应付的毛病,走向重视、主动、作为的新天地。同时,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应根据相关制度,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不同时期和阶段的工作目标,并分解报道任务。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集中督查等方式,发现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XX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战略的实施进程中,新闻宣传队伍起到主力军、先锋队的作用。集团一改以前新闻宣传队伍“散而乱”的“游击队”形象,迅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报道范围覆盖集团全部业务的“正规军”。一支由集团党群工作部牵头,本部各部室、二级单位机关、基层班组通讯员组建的XX水务新闻宣传队伍初具雏形。他(她)们由专职新闻宣传干事、党务行政兼职干事、技术员工程员施工员等不同岗位的干部职工组成。虽然工作性质不尽相同,但队伍成员有着共同的特点:爱好写作、摄影,政治过硬,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勇于擔当、乐于奉献。正是这支队伍的辛勤耕耘,才有了XX水务“匠心治水、至净至美”品牌形象的渐入人心。
三、新闻宣传工作服务国企改革发展大有可为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服务改革发展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大有可为。
第一、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助推中心工作顺利推进。
这里面新闻宣传人员重点需做好两大工作。一是推动企业文化在干部职工心里生根发芽,进而开花结果;二是助力企业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即企业或企业中职工所秉持的价值观念。这个观念不是立刻就深入人心的,而是需要新闻宣传产品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熏陶。职工通过一篇篇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的新闻作品主动接受、认同企业文化,继而在工作中付诸实践,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第二、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新闻宣传作品作为精神产品、文化产品其思想感召力不容忽视。一篇好文、一幅美图都可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引发共鸣。所以说,企业好的新闻产品就是思想播种机、就是文化宣言书、就是品牌宣传队,它架起的不仅是企业与职工沟通、交流的桥梁,还是增进命运共同体认识的催化剂,更是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内生原动力。第三、塑造品牌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
国有企业在众多领域,尤其在民生领域有着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承接的工程和项目社会关注度、政府重视度、媒体聚焦度都很高。企业新闻宣传工作者大可利用这一优势与当地甚至国家,乃至世界级社会、专业媒体建立新闻报送机制,不失时机地将所在企业,诸如工程建设、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产品服务品质提升、社会责任担当、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的新闻报道发送给它们,或邀请其采访、报道,借助它们的传播力量,取得社会各界的认识、了解与赞赏,以赢得市场和美誉度,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新闻舆论支撑。由此可见,国有企业进入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决不能再是“粗放勾勒”的可有可无,而必然是“精雕细琢”的不可或缺。
XX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现已初步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工作体系,在对内和对外两个舆论阵地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较好的反响。
对内,集团《水务信息》简报、XX水务手机报、官方网站及时跟进重要会议、活动、新闻事件的报道,在写作中注重企业文化、中心工作的宣传,以达到职工知晓了解,关注思考的传播目的。同时,注重与职工的互动,了解和重视他(她)们的关注点和反馈建议,丰富报道内容、提升报道質量、增强传播效果。内部宣传平台聚焦干部职工讲述身边故事,宣传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极大地提高了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助推了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对外,集团新闻宣传队伍多线出击,利用《中国供水节水》报、《XX日报》、XX电视台、XX广播电台、集团微信公众号、官网、微博、抖音等传统和新媒体平台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宣传报道重点,报道集团在各个领域所做出的成绩、取得的成果,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好危机公关宣传,全力营造集团正面的社会形象和美誉度,夯实企业竞争软实力基础。
综上而论,笔者认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对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国有企业要想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就必须把新闻宣传工作等同生产经营工作对待,从思想认识、组织领导、建章立制、队伍打造、业务提高、经费落实、待遇保障等多方面勤思考、下功夫、出实招。
第三篇:水务提纲
1、什么是城市水务? 水务市场的主体?
城市水务是城市辖区内防洪、水资源、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水回用等所有与水有关事务的统称。
水务市场的主体:国有水务企业、民营企业和上市公司
(水务的涵义是城市化地区涉及水的一切事务)
2、什么是城市水务工程?
课件版本:主要指城市化地区的水资源、河道、堤防、涵闸、泵站、排水管网、给水系统、水处理、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等涉及水工程以及相关的非工程技术。
课本版本:城市为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防洪、水源规划与建设、输水、供水、用水、排水、防治污染、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工程活动的总称。
3、什么是城市水务一体化?(第2,3点为网上补充的,可用可不用)
1)从行业上看:指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和水利三大行业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存,形成一体化的水务系统。2)从资源配置看:指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和水资产一体化整合 3)从体制上看:指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和水资产管理一体化
4、城市水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简答题时可只答第1点,问答题时后面两点才加)
1)我国水务一体化机制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快速发展和巩固与深化三个阶段,主要有公共财政支付机制、多元化的水务投入机制、市场运作机制、水价形成机制、协调磋商机制、公众参与机制。
2)目前,全国成立的水务局及由水利局承担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县级以上行政区达1360个,全国组建各级水务局981个,省级水务局3个为北京市,上海是和海南省;副省级水务局6个,为深圳、武汉、西安、哈尔滨、大连和成都;地级水务局121个,县级水务局851个。
3)在实施水务统一管理单位中,管理职能中100%包含水资源管理职能、96%包含城市防洪职能、63%包含供水管理职能、37%包含排水管理职能,80%包含城市节水管理职能,28%包括污水处理管理职能。
5、水务管理机构的主要管理任务(可能出简答题)
1)制定法规。
2)水安全保障工程管理。
3)水资源的配置管理。4)供水工程管理。
5)水环境改善与排水工程管理。
6)水生态维护和建设工程管理。
7)水经济建设管理。
8)水文化建设管理。
6、城市水务管理到底管理什么
1)城市水务管理的主要有水资源管理和城市水务行业市场运行监管两方面,包括:
①水资源的配置管理、②水环境的监管、③资产的管理、④行业的监管和行业的指导、2)再者根据城市水务管理的定义:城市水务管理是对行政辖区范围内防洪、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及水土保持、河道整治、雨洪利用等所有涉水事务和活动进行控制、引导、调节和监督,使之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7、城市水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1)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原则
2)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政、事、企分开的原则
4)权责一致的原则
5)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原则
6)行业管理为主的原则 7)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优先、统筹兼顾其他用水的原则 8)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原则。
8、水务市场的运营模式及运营主体
一、作业外包
1)定义:指政府或政府性公司以签定外包合同方式,将某些作业性、辅助性工作委托给外部企业或个人去承担和完成,以期达到集中资源和专注核心业务的目的。
2)特征:作业外包模式适合于简单的辅助性工作或事务,这些工作既有一定的专业性,又便于成果检查,而且可以通过公开竞争的方式进行作业外包委托,使政府方获得更优的合同条件;合同期通常在5 年以下。对在营项目还可以采用管理竞争的方式让现有的公共机构与民营机构开展竞争。
3)实例:自来水公司呼叫中心服务外包、水费帐单寄发外包,自来水公司管道维修外包,水务监管部门对污水处理水质指标定期检测的外包,供排水工程的代建管理等。
二、委托运营模式
1)定义:指拥有水务设施所有权的政府部门通过签定委托运营合同,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工作交给民营机构完成;民营机构对设施的日常运营负责,但不承担资本性投资和风险。通常政府部门向民营机构支付服务成本和委托管理报酬。
2)特征:适合于物理外围及责任边界比较容易划分,同时其运营管理需要专业化队伍和经验的水务设施,譬如污水处理厂;政府并不急于套现设施投资,而着眼于提高设施运营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或者没有足够专业化队伍。
3)实例: 西朗污水处理厂委托运营、深圳草埔污水处理应急工程委托运营等。
三、建设-回购模式
1)定义:指民营机构与政府方签约后,设立项目公司以阶段性业主身份负责某项基础设施的融资、建设,并在完工后即交付给政府,从而享有在一定期限内分次收回回购款(包含设施建设成本及融资回报)的权利。
2)特征:适合于缺乏收入补偿机制的设施,譬如污水管网的建设投资;对建设财力薄弱的地方政府或融资能力强的承包商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容易蜕变为政府负债融资的工具。2006 年1 月建设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文,禁止政府投资项目采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可能对BT 模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实例:上海国际汽车城污水管网BT 项目、杭州萧山钱塘污水处理厂BT 项目等。
四、移交-运营-移交模式
1)定义:指政府部门将拥有的水务设施移交给民营机构运营,通常民营机构需要支付一笔转让款,以获得一定期限内运营管理该设施的收费权,民营机构通过收费收回投资、获得回报;期满后再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方。
2)特征:适合于有收费补偿机制的存量设施,政府部门希望通过经营权转让套现。
3)实例:包括常州城北污水处理厂TOT、合肥王小郢污水处理厂TOT、长沙第一污水处理厂TOT 等。
五、建设-移交-运营模式
1)定义:指民营机构为水务设施融资并负责建设,完工后即将设施所有权移交给政府方;随后政府方再授予该民营机构经营该设施的长期合同,使其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并获得合理回报。
2)特征:适合于有收费权的新建设施,譬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终端处理设施,政府希望在运营期内保持对设施的所有权控制。
3)实例:如上海金山紫石污水处理厂等。
六、建设-运营-移交或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模式
1)定义:指在政府授予的特许权下,民营机构为水务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并负责建设、拥有和经营这些设施,在一定期限内有权向用户或特定部门收取费用;待特许期满,民营机构将该设施及其所有权移交(通常无偿)给政府方。
2)特征:适合于有收费机制的新建设施,譬如水厂、污水处理厂等终端处理设施,是最为常见的公私合 2 营的投融资模
式。政府对BOT 项目有特许协议下的监管权利和战略上的最终控制。
3)实例:成都自来水六厂BOT、南京仙林污水处理厂BOT、南昌青山湖污水处理厂BOT等。
七、扩建-运营-移交模式
1)定义:指政府部门将既有的水务设施移交给民营机构,由后者负责既有设施的运营管理以及扩建/改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建设及其运营管理,当约定期限届满后,将全部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2)特征:适合于需要扩建/改建的水务设施,解决了政府缺乏扩建工程资金的问题,同时又将原有设施的运营管理结合起来。若设计得好,可以是一种非常贴近项目实际情况的投融资模式。
3)实例:珠海香洲水质净化厂一期TOT 转让及二期扩建BOT 项目、惠州市梅湖水质净化中心一、二期工程TOT&BOT 等。
八、建设-拥有-运营模式
1)定义:指民营机构在政府授予的特许权下投资建设水务设施,拥有该设施的所有权并负责其经营,除非因严重违规等原因被政府收回特许经营权,否则民营机构将一直拥有并经营该设施。当然,获得特许权的同时意味着必须接受政府在运营质量和定价等方面的监管。
2)特征:适合于收益不高,需要给投资人提供更多财务激励的新建项目;与此同时,要求政府对这些设施的运营服务质量易于监管,且监管成本合理、稳妥可靠。
3)实例:该模式在国内固废类项目使用较多,如常熟垃圾焚烧项目BOO,国内的水务项目较少采用这种模式。9、3号文件的内容,提出了什么,为何要重视它?(李斌上课很重视这份文件,问答题的可能性很大)1)提出“三条红线”目标,实施“四项制度”。
①“三条红线”:一是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三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②“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二是用水效率控制制度。三是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四是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2)重要性:
①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适应我国水资源条件的客观要求、解决我国复杂水资源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抉择;
②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水情出发: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态势进一步加剧,加上用水浪费严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③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迫切需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确保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衡较快发展。
10、水务市场新的发展格局(十二五后)-----(若是简答题,每个点的展开部分不要)
十二五后水务市场的格局变化整体上贯穿了水工艺过程:“取水水源(淡水、海水资源)---给水处理---送水管网布局---用水用户(居民、农业、工业)----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水淡化兴起
在沿海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有效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2)新建管网
使污水不会因为管网配套不到位无法及时输送到处理厂,影响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厂的折旧成本。3)改造管网
现有污水管网中,超过使用年限的管网达到20%左右,保守估计目前更新替代需求在目前管网总量的30%以上。即大约有11万公里的管网需要改造。
4)上游给排水管道生产直接受益
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负荷率,关键是完善污水管网建设。污水管网增长空间巨大,上游的给排水管道生产将直接受益。
5)中游县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建设、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
十二五期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将集中在县镇,业务范围触及污水处理能力较弱的县城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商将获得稳定的业务增长来源。6)污水处理厂改造
现有执行二级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要提高到一级B标准,部分地区需要提高至一级A或更严格的标准。
7)污泥处理提上日程
更加重视污泥处理安全,要求10万吨/日规模以上的污水处理厂都应该进行污泥无害化处理。8)再生水厂的建设
我国再生水利用空间仍广阔,目前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再生水回用技术,2015年,全国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要达到10%。
11、社会、自然水循环的典型特征
1)自然水循环的特征:①人工特征明显,下垫面水文调节能力弱,产汇流历时短,地表产流系数大、地下水补给能力差;②主要的服务工程是给水排水兼环保工程
2)社会水循环的特征:①过程为区域水循环过程,供水主体源自区外或过境水;②用水高度集中,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要求高;③污废水集中排放,污染负荷大;④自然水生态人工化,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⑤主要的服务工程是水利工程兼环保工程
12、城市规划编制的层次
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 3)总体规划 4)分区规划 5)城市详细规划 6)控制性详细规划 7)修建性详细规划
13、几个较重要的规划(控制性、修建性)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
概念: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细分地块并规定其使用性质、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强化规划的控制功能,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主要内容:
1)确定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的用地面积和用地界线
2)确定各地块建筑容量、高度控制及建筑形态、交通、配套设施及其他控制要求 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 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
概念: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主要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建筑的空间组织、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
3)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14、规划所实施的管理(什么制度)1)编制管理
①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编制。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③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含直辖市)组织编制
④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⑤重要地块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编制。2)审批管理
①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由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国务院审批。②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③城市总体规划:
A、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B、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C、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④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总体规划,在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⑤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⑥城乡规划报送审批前,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将城乡规划草案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3)实施管理 ①行政管理
A、以实施城市规划为目标行驶行政权力的过程和形式
B、城市人民政府及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法定城市规划和相关法律规范,采用法制的、社会的、经济的、行政的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城市的各项用地和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和控制,引导和调整城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划有秩序地协调发展,保证城市规划的目标得以实现。②规划许可制度:规划实施管理的核心和基本制度。
“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15、给水工程在总体规划阶段内容
1)预测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与城市用水量之间的供需平衡分析; 2)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并提出相应的给水系统布局框架; 3)确定给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和用地;
4)提出水资源保护以及开源节流的要求和措施。
16、排水工程在总体规划阶段内容
1)划定城市排水范围 2)预测城市排水量 3)确定排水体制 4)进行排水系统布局 5)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 6)确定排水枢纽工程的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17、给水工程规划中第一部分用水量、第二部分用水量以及两者的区别
1)第一部分用水量:指的是规划期内由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的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和其他用水水量总和。
2)第二部分用水量:指的是城市给水工程统一供给以外的所有用水水量的总和。包括工业和公共设施自备水源供给用水、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
3)两者的区别(答案不是很确定):
①第一部分用水量在总规、分规、控规阶段的预测按综合指标法、不同性质用地指标法、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法;
②城市第一部分用水量为城市最高日用水量除以日变化系数再乘上供水天数
③第二部分用水量中自备水资源供水的工矿业和公共设备的用水量应纳入城市用水量中,由城市给水工程进行统一规划;河湖环境用水和航道用水、农业灌溉和养殖及畜牧业用水、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用水等水量应根据有关部门的相应规划纳入城市用水量中。
18、排水工程规划中的污水排放系数定义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的污水排放量与用水量(平均日)的比值。
19、什么是城市再生水?什么是城市再生水处理?
1)再生水
经过城市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充分可靠的净化处理、满足特定用水途径的水质标准或水质要求的净化处理水。
2)城市再生水处理
系指城市污水按照一定的水质标准或水质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方法进行净化处理并使其恢复特定使用功能及安全性的过程。
主要包含水质的再生、水量的回收和病原体的有效控制。
(概念)20、什么是水资源平衡定义
指城市所能提供的符合水质要求的水量和城市年用水总量之间的平衡。
21、什么是城市规划区、建成区
城市建成区:经过了系统的城市规划,配套设施比较齐全的城市区域。
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行政区域内旧城建设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具体范围在总体规划中划定。
22、城规中主要用地、用地代码
1)居住用地– R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 3)工业用地– M 4)仓储用地–W 5)对外交通用地–T 6)道路广场用地–S 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8)公共绿地–G 9)特殊用地–D 10)水域与其他用地-E 11)一类居住用地–R1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良好、以低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12)二类居住用地–R2 – 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13)三类居住用地–R3
– 市政公用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住宅与工业等用地有混合交叉的用地。14)四类居住用地–R4 – 以简陋住宅为主的用地。15)居住用地细分小类
RX1: 住宅用地 RX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RX3: 道路用地 RX4: 绿地 16)一类工业用地– M1
–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基本无干扰和污染
– 如电子工业、缝纫工业、工艺品制造工业等用地 17)二类工业用地– M2
–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一定干扰和污染 – 如食品工业、医药制造工业、纺织工业等用地 18)三类工业用地–M3
– 对居住和公共设施等环境有严重干扰和污染
– 如采掘工业、冶金工业、大中型机械制造工业、化学工业、造纸工业、制革工业、建材工业等用地 19)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
– 供应设施 交通设施 邮电设施 环卫设施 20)供应设施用地–U1
– U11:供水用地(独立地段的水厂及其附属构筑物用地,包括泵房和调压站等)– U12:供电用地 – U13:供燃气用地
– U14:供热用地
21)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U4 – U41:雨水、污水处理用地
• 雨水、污水泵站、排渍站、处理厂,地面专用排水管廊等 • 不包括排水河渠用地,该用地应归入水域和其它用地(E)– U42:粪便垃圾处理用地
23、竖向规划表示方法?地块雨水排放方式?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1)定义: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2)竖向设施的表示方法
①高程箭头法
高程箭头法是用设计标高点和箭头来表示地面控制点的标高、坡向及雨水流向;表示出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外地坪标高,以及道路中心线、明沟的控制点和坡向并标明变坡点之间的距离;必要时可绘制示意断面图。
②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等高线法是指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一般用于平坦场地或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设计等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二、地块雨水排除的基本方式 1)自然排水方式
适用条件:①降雨量较小的气候条件;②渗水性强的土壤地区;③雨水难以排入管沟的局部小面积地段。2)明沟排水方式
适用条件:①设计平面有适于明沟排水的地面坡度;
②场地边缘地段,或多尘易堵、雨水夹带大量泥沙和石子的场地; ③埋设下水管道不经济的岩石地段;
④没有设置雨、污水管道系统的郊区或待开发区域。3)暗管排水方式 适用条件:
①地块面积较大、地形平坦,不适于采用明沟排水者; ②采用雨水管道系统与城市管道系统相适应者;
③建筑物和构筑物比较集中、交通线路复杂或地下工程管线密集的场地; ④大部分建筑屋面采用内排水的; ⑤地块地下水位较高的;
⑥地块环境美化或建设项目对环境洁净要求较高的。4)混合排水方式(暗管与明沟相结合的排水方式。)
24、再生水的水源、用途、分类、水源要求
1)再生水水源:再生水水源应取自建筑的生活排水和其他可以利用的水源。①生活污水和截留雨水; ②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 ③处理达标的工业排水。2)再生水水源水质要求:
①应符合现行水质标准要求:
《污水排入城市下道水质标准》、《生物处理构筑物进水中有害物质允许浓度》、《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②严禁将放射性废水作为再生水水源。③严禁将医院污水作为再生水水源。
④以生活污水为主,尽量减少工业废水所占比重。
⑤使用再生水的工业用户,其排水如对再生水水源水质有较大影响,不宜再作为再生水水源 3)再生水用途
①农业用水:农田灌溉、造林育苗、畜牧牧场、水产养殖
②工业用水:冷却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和产品用水、除垢用水。
③市政杂用:冲厕、街道清扫、车辆清洗、空调用水、园林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建筑施工用水。④景观环境用水:娱乐类景观用水、观赏性景观用水、湿地生态环境用水。
⑤地下水回灌:宜优先选择用水量大、水质要求相对不高、技术可行、综合成本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用水途径。
25、污泥的最终去路、处置方式
污泥处理原则: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污泥处置原则:资源化
污泥处置方式:农业肥料、沼气、燃料;填埋;填充洼地、焚烧
26、水厂、污水厂的绿化带和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1)给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少于10米的绿化地带。
2)污水厂: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周边卫生防护距离宜不小于50米。
②若条件不允许,则应当在采取卫生防护措施的同时,设置不少于20米的绿化隔离带。
第四篇:水务管理信息系统
前言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是随着水处理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展应运而生的,其定位处于监控系统SCADA之上,但在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和同类商业系统之下,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水处理行业是典型的流程行业,以往的将自动化为中心的系统往往只关注于具体的生产流程和设备控制,其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建立也是围绕现场控制进行的。随着对设备管理、生产分析的需求逐步增多,同时,对于大型的水务集团来说,其生产地-水厂分散并越来越多,管网也越来越复杂,面临着上层管理难度加大,需求提升;另一方面,水行业也正处在一个集团化、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势态中。这一切决定了对于水务集团,需要在原有的监控系统为主的软件平台之上建立一个全企业的、具备良好扩展能力的应用信息管理平台,并能随时面对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上层商业系统集成的需要。
综上所述,水务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成为整个集团生产管理的核心,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 建立生产管理的核心平台,通过模型化的工厂对象信息表述来实时获取管理层所需的信息并为底层的SCADA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提供深层次的应用分析能力
整合过程控制、SCADA系统和商业业务管理系统,如ERP、设备资产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打通信息链,更好地通过实时数据和多种数据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系统的功能 作为对业务扩展的支持系统,提供各种标准的工业接口和可扩展的网络架构,为持续发展提供可能,并能支持多地域的统一运营模式
水务生产管理系统对于确保企业生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企业数字化以及自动化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水务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在整个水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中,一般由调度中心级、分中心(分公司)级以及现场站(净水厂、污水厂、加压泵站、管网监控站等)级控制三层架构来组织系统,同时可以建一座异地实时备份中心。
本系统的涉及范围将包括不同生产系统的整合,如目前的管网、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三个部分,同时也将集成各相关的外部商业系统信息以及各辅助系统的生产信息。系统从结构上支持所有主流的水处理行业监控系统的集成,并支持大型集团的扩展能力。
系统的功能与架构:
实时监控(SCADA)系统
完成对水务管理信息系统各个远程站的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任务,将各远程站传送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存档,并向各远程站发送调度及控制命令。从而实现运行数据的采集、监测、保存、输出以及设备控制;运行状态的模拟显示、状态检测、报警等;最终实现调度优化、节能降耗。
水质监测系统:
实现对供水水质的远程自动监测,一旦发现水质出现异常情况,能够通过现场站控制系统进行输水控制,同时向相关用户通报情况。
客户管理(CIS)系统:
实现大用户信息管理(如用水户的用水性质、水表口径、用水计划等)、实时用水量管理、用户报修信息管理等,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供水管网地理信息(GIS)系统:
提供管网规划、电子图档、管网设施管理、日常维护等,辅助完成管网的巡线、检漏、维护、应急抢修、阀门检修、管网改造等业务,使生产管理能够上一个新台阶;可以根据需要,GIS系统可以包含GPS系统,用于跟踪配置了GPS设备的人员及车辆。
应急抢修系统:
提供故障定位、事故区域显示、管网设施、用户影响汇总等情况,并提供故障隔离操作流程,还包括日常设施定期维护检修管理。实现故障报警后的处置、应急预案的启动以及急修设备、安全隐患的处置,确保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行。
综合调度管理(DMS)平台
通过综合调度管理(DMS)平台,建立综合调度管理系统,实现对生产的全面调度。综合调度管理系统将融合前面所述各个子系统,形成全新的数据库以及全新的综合操作界面;同时,根据应用需求,将优化调度、仿真模型等加入,最终形成一个涵盖企业生产各个方面的综合调度管理系统。
通过综合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优化调度、供水实时分析、调度应急预案、实时事故抢修决策、供水量计算、综合调度决策和信息服务等。
同时,系统将提供对客户应用系统扩展的支持和后期系统扩展的灵活性,以及客户应用接口开发的工具。
本系统架构通过其灵活的信息集成平台,对不同规模的水务集团在其不同的业务发展阶段均可以适应其生产信息管理的需求。
根据目前水务集团的生产系统情况,下面给出示例性系统整合架构。整个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于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网络平台上,通过多层不同作用的应用服务器和客户端来完成所需的系统功能。这里通过
集团的生产信息管理中心建立统一生产管理机制,使用一台企业集成服务器与各外部商业数据库系统或将来可能的ERP进行所需生产信息和设备信息的集成,通过林专用的DMS系统(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信息集成和应用平台软件建立应用服务器,通过一个统一的应用平台,将各个子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综合应用,采用一个统一界面进行操作,一方面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和系统操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各种数据的交换将在后台自动根据需要进行,并且形成一个统一的综合数据库,使得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数据进行综合应用。
综合调度管理系统:
系统优势:
技术先进原则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的选择具有前瞻性,确保系统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以满足水务对未来管理和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原则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灵活开放,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强适应性,扩充升级容易,适应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
避免将系统设计为一个封闭体系,封闭的技术体系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和更大的技术风险。灵活开放的体系结构将使系统具有模块化和高扩展性能,这样系统也可以随着技术发展和产品升级而保持更新。
可靠性和安全性原则
水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软件平台、硬件设备、仪器仪表将采用成熟可靠的产品,在国内外有成功实施的案例,以减小技术风险。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自身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公司生产和管理的安全。 经济实用原则
在保证技术性能的前提下,以最高的性能价格比实现系统功能,降低总成本。
资源共享原则
本系统设计时将充分考虑与公司管理信息系统(MIS)之间的数据共享,实现调度信息在Internet网上的远程查询。
另外,调度管理系统作为企业生产输配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其模式必须符合企业运行管理的特点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应用:
某水务投资集团有多个水厂,污水处理厂,管理着多个地区的供水系统,有着上千公里的管网。各个水厂及污水厂自动化水平不一。集团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务的信息化管理,运营,提出了建立水务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做数据采集是不够的,更多的是对数据的高端应用。针对此应用需求,集团大规模采用了林克森公司从数据采集(SUPER CONTROL)到信息管理平台(DMS)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建立了一个完善的信息分析和报告体系,通过先进的系统结构,适应了未来业务发展的可能需求。
基于SUPER CONTROL的信息集成分析 和调度功能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实时生产管理报告 设备资产维护记录
运营报告 提交行业法规的一致性报告 生产趋势和日志 建立水力系统模型
上述调度系统实现后的收益包括: 大大提高了生产报告的实时性 自动化的系统减少了以往大量的手工报表时间 快速发现流程问题,减少了水质出现问题的可能 通过数据帮助生产计划的制定 提高了策略性维护的水平 帮助减少能源消耗 可进行化学品使用的分析
由于上述系统的成功实施,其功能也在进一步扩展,包括了若干外部商业系统的连接,如:水质分析系统 QMS的连接 资产维护系统EAM的连接 商业系统财务数据的连接 资产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结束语:该系统的应用,在水务信息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大提高了公司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为公司的管理,掌握各个分厂数据动态变化提供了依据。与先前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准确性,可靠性。
第五篇:智慧水务
智慧水务的本质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行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也可以指符合智慧化特点的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区域的水务系统。智慧水务是指把新兴的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于城市水务综合管理,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自然水和社会水循环系统中,并通过普遍连接形成“感知物联网”;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水务物联网”整合起来,以多源耦合的二元水循环模拟、水资源调控、水务虚拟现实平台等为支撑,完成数字城市水务设施与物理城市水务设施的无缝集成。依托机制创新,整合共享气象水文、水务环境、市容绿化、建设交通等涉水领域的信息,构建基于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为电子政务、水务业务管理、涉水事务跨行业协调管理、社会公众服务等各个领域及需求提供智能化的支持,从而能以更加精细、动态、灵活、高效的方式对城市水务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达到“智慧水务”的状态
智慧水务建设内容:
监测体系:围绕防汛抗旱、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管理4类核心业务,完善水务监测体系。
控制体系:洪水控制体系、水源控制体系、城市供水控制体系、城市排水控制体系、生态河湖控制体系。
业务应用体系:在共性业务上使用统一的通用模块,针对个性业务可以开发个性模块。通过管理平台实现模块的共享、升级和管理。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业务应用链条,为社会公众、水务各级管理部门提供在线服务和决策支持。
水务数据中心:通过元数据库结合数据资源目录的方式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并在现有综合库的基础上建设数据仓库,为分析、统计、决策等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建设水信息基础平台,建立形式多样、使用灵活、方便快捷的资源共享服务系统。
智慧水务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增强城市整体的防汛抗洪抗旱、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环境保障、城乡供水排水以及对公众服务的能力,提高水务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
取水、供水、排水等相关涉水资源整合,为建立和完善城市防洪防台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城乡供水和排水保障体系提供“智慧保障”。
1、实现控制自动化:水源地、自来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生态河湖水系等各类监控对象,建立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水源工程自动化、城乡供水、城市排水工程和生态河湖工程等控制体系,实现水务工程及时、可靠、自动控制。
2、实现管理协同化:面向业务人员,建立联动的协同管理工作体制,在业务和政务管理方面实现统一流程、用户、资源、配置的协作化管理。通过对目标、过程、执行及结果等管理的统一把控,使业务人员的管理更加高效、共享和协同,实现精细化管理。
3、实现决策科学化:面向领导,建立模型,实现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联合调度、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等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通过信息支撑,以及决策依据、方法及过程的科学化,使得水务局领导的决策更加综合、合理、可行,形成科学化决策。
4、实现服务主动化:面向社会公众,建立涉及水行政、民生的公共服务,提供了解水务的渠道,实现水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服务内容、方式、品质及社会交互,使得社会公众体验到水务品质的人性化、便捷性、舒适性,实现主动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