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

时间:2019-05-15 13:5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

第一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

孙少君 安徽农业大学09169059

摘要水资源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维护国家安全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我国是世界上13大缺水国之一,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从主观上分析,缺水现象是人为的湖泊、河流等湿地萎缩消亡,地表植被遭受破坏,水环境污染加剧及其治理缓慢、监管不力等因素所致。解除水资源危机,务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着力发掘水资源潜力,扎实有效地推进节水、管水、治水诸工作,促进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匮乏的后果;可持续办法。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measures research

AbstractWater is the source of life, but also the important material bas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maintain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irreplaceable strategic resources.China is the world's 13 major lack of water,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has become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Fac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crisis, from subjective go up analysis, water shortage is artificial lakes, rivers and other wetland wither away, vegetation destruction,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of slow, such factors as lack of supervision by.Lifting the water resources crisis, must be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dopt answer measure actively, str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ing utilization.Enhance hardship consciousness,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of water resource, promoting effective water saving, water, water the job, promote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ic society the comprehensive,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ould take active measures, effort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way of water resources sustaining utilization.Key words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water resource deficient consequences;sustainable approach.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的问题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水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利用形式依然严峻。且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1]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二者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人均水资源量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黄、淮、海3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5.到下世纪中叶,按16亿人口计,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比现在降低1/4,约为1755立方米,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水资源中大约有2/3左右是洪水径流量。降水量年际变化也很大,还往往出现连续丰水或枯水年的情况。[2]

目前中国的水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形势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尤其是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理性地思考并解决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我国水资源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水资源供求矛盾中国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人均占有量不足2200 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被联合国有关机构称为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全国年缺水量近400亿m3,约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200万hm2,年均减产粮食280多亿kg。在668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严重

缺水[3]。

2.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目前我国不仅面临水量的危机,同时水质危机也很严重。我国7大水系普遍受到污染,海河、辽河污染最重。在全国2800多个湖泊中,凡接纳城镇污水的湖泊,大多出现了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目前我国全年排污量超过435亿t,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全国城市90%的水域受到污染。在7亿人饮用的水中,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在3亿人饮用的水中,含铁量超标,1.1亿人饮用高硬度水,0.5亿人饮用高硝酸盐水,全国35个重点城市只有23%的居民饮用水基本符合卫生标准[4]。

3.用水矛盾在中国,约有一半的水资源已被开发利用。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到100%,大大超过国际上公认的30%~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海河流域地表水控制利用率达到94%,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100%,水资源总量消耗率达到96%。我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着地下水开采过量问题。在华北、西北城市所使用的水资源中,地下水的比例分别高达72%和66%。目前,石羊河流域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已经导致含水层中贮水量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急剧下降[5]。

4.用水浪费农业、工业及城市是我国水资源的3大用户,这3大用户都普遍存在着用水浪费的现象。据统计,在中国华北平原,一半的水在农田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了。我国平均每生产1 t粮食需灌溉972m3水,而以色利仅需280m3。在工业领域,由于现有用水设施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m3,而美国是8m3,日本只有6m3。这些情况是我国的用水量为发达国家的10~20倍的部分原因。目前,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55%左右,而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6]。

5.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目前中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km2,比10年前减少11万km2。但是,中国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仍然有所扩展,特别是大江大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仍然严重。受水力侵蚀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云、贵、川、渝、鄂和黄河中游地区的晋、陕、蒙、甘、宁。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等地的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16]。受风力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为西北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等。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在过去15年内增加了2倍,仅宜昌段每年泥沙沉积量就达到5亿t左右[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面临日趋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危机,我们应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努力探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1.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水环境特别是水污染

问题愈来愈突出,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至关重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举,把节流放在首位的基本方针。从我国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中不难看出,“短缺”与“浪费”并存是我国水资源危机的重要特征。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缺水问题要通过节水来解决。[8]

2.中水回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中水,即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

水,可实现灌溉、洗涤、环卫、造景等非引用功能,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有市政中水,是通过大市政管网收集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在通过市政管网系统回供给用户使用;再有是用水单位或居民小区自建中水,是用水单位或小区自建的小型中水处理系统。中水回用一举数得:其一,实现了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极大节约了水资源,其二,合理的中水价格政策大大降低了中水使用成本;其三,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会为生产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中水可以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总量,从而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生态的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拓展空间。中水利用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运做得好,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资源效益四丰收。中水利用作为一种增水设施,应纳入水资源体系进行配,中水设施建设应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在中水设施规划、建设时,把处理与利用相结合,以实现投资收益。[9]

3.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对水资源和水价的分析,水的定价原则没有实现商品定价原则时,水利行业是“不完全竞争产业,它不同于完整意义上的竞争产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创造条件,使水利行业向“两化”过渡,即向水利服务功能社会化、水利经济产业化过渡。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是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的两把利剑,缺一不可。特别是处于基础产业的水利行业,要确保政府和水利行业两个积极性的发挥。从水利行业内部,重在学会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建立产权交易市场,包括水资源开发使用权交易和综合功能的水工程配额交易市场等。以产权为纽带,供水企事

业单位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行“阶梯式给水”,“对超标用水提高水价,促进实现节水。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水价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所赋予的环境和以水为基础的环境是不可再生的,必须加以保护,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水费还应包括一部分排洪、污水处理费用,以保护水环境。

4.综合治理江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江大河大湖坚持“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方针,实行综合治理。通过堤防建设、河道整治、干支流水库、蓄滞洪区建设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等措施,形成综合防洪体系。随着供水规模的扩大和用水量的增加,多水源、多部门的用水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既要有统一的综合管理,又要有统一的分区、分级管理。水管理的重点是加强立法工作,依法管水、用水和保护水;将粗放型水管理向集约型转变;将公益型发展模式向市场效益型转化。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地下水有序、合理、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模式。只有管好、用好、保护好有限的水资源,才能解决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

[10]

结论: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水资源短缺的相当尖锐矛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节约用水,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将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对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将大有改善。另外,在现代科技日新月易的今天,水资源管理也要跟上现代化发展的步伐,现代科学理论如水资源符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水资源系统分析理论等都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大量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何晓君.试析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07,(18):501.[2] 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J].中国水利,2000(8):38~40.[3] 贾绍凤,何希吾,夏军.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

(5):347~351

[4] 刘昌明,何希吾.我国21世纪上半叶水资源需求分析[J].中国水利,2000(1):19~2

0.[5] 陈志恺.21世纪中国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问题[J].中国工程科学,2000,2(3):7~1

1.[6] 任伯枳,熊正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02.[7] WORLD WATER COUNCIL.World water vision 2025[M].Earth scan Publi

cations Ltd,2000

[8] 李桂亭,王杰.国内外水资源危机现状及其原因[J].徽农学报,2007,13(15):40-43.[9]

第二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开篇语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匮乏, 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是世界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 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21 世纪,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 不仅工业用水增长幅度大, 而且城市地区也成为我国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供需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水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 南方拥有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 而北方, 仅占19%。专家指出, 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 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 这就更加加重了我国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这样的水资源分布格局导致南北方在发展经济和利用水资源方面不均衡, 进而产生利用和争夺水资源的矛盾。

3、地下水资源消耗严重

我国地下水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 /3, 但近20 年来, 开采的地下水平均以每年25 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中, 地下水的用量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占30%, 地下水的用量如此巨大, 且其水质也不容乐观。据国家环保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在69个城市中,类水质城市不存在,类水质城市仅有10个, 占4.5%,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31.9%。1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53.6%, 即1 /2 以下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耗用及质量过低不仅造成水资源匮乏, 还导致地表塌陷, 增加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4、水资源污染严重, 用水效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工业、农业废水和社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 年排放污水800 多亿立方米,城镇日排污水约为1.37亿立方米, 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污水处理效率仅为6%。

2006年, 七大水系中,用水效率方面,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国平均只有0.43, 城市供水未入户前就有1 /3漏损,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55%左右。从我

国水资源的现状可知, 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处于全面告急状态中。因此, 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对水资源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分别就在一些国家立法和地方法规方面增加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条款, 但力度不够, 保护水资源还有许多工作要开展。4.5%,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31.9%。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水资源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水利部党组在总结历史治水经验,深入分析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治水思路。为缓解我国21世纪初期水资源供需压力,应把水的问题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筹考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认真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慎重论证重大水资源工程的布局,建立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的保障体系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建立完善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要确保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保证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大城市能够防御百年以上洪水。要继续建设一批防洪控制性枢纽,初步完成重点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基本消除隐患。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2、开源节流并举,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

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结构,有限满足生活用水,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要新增供水能力800亿m3,基本解决华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重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现有24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加强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的节水管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5m3以下,初步建设一个节水型社会。

3、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接,形成“四横三纵”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达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目标。三条调水线路年调水总量约380亿~480亿m3,可基本改变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

水利部专门成立了由部长挂帅的南水北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南水北调管理

局。有关省(市)和流域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朱总理提出的“三先三后”(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科学确定调水量、对工程配套、筹资方案、建设管理体制、水价政策、运营模式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以求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南水北调节水规划要点》、《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完成了东、中、西线规划的修订,正在抓紧水资源合理配置专题研究和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的编制工作。

4、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

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搞好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为广大人民提供优美的水环境。

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江河湖库水质状况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其中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重点地区分别治理20万km2和13万km2,建立一批预防和监督区,划定一批重点预防保护区,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鉴于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水资源保护现状, 本文对水资源的保护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对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多, 但关于中水回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现还未作规定, 如果能使工业企业的中水做到回用, 节约的水资源则是相当可观的。因此, 国家应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对中水回用加以约束, 具体应包括: 新建项目凡是能够使用中水的应同步规划、审批、设计和施工工, 节水部门在核定用水指标时, 应扣除可用中水的替代水量, 以保证水工程的推广。已建中水设施的单位要确保其正常运行;要对中水出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化、制度化;要求城市草地树木浇灌汽车冲洗等只允许使用中水等。此外, 政府还应对中水回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如对自筹资金建设中水设施的企业, 可优先提供一定的环保项目贷款, 减免重水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等。

2、统筹规划南北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因此, 要使水资源平衡, 就要统筹规划, 综合利用, 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跨流域的南水北调, 从而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减少南方的水害和长江的入海量, 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

3、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

污染是影响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防止水资源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要防止水资源污染首先要做到控制污染源, 做到 治污为本随着工业化和人口的迅猛发展, 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药、生活污水以及

各种固废弃物, 其中工业废水是最为严重的危害。近年来, 随着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视, 不断强化对环境的综合治理, 使得污染物的排放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因此, 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是保护水源水质、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4、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开采, 应保持开采和补给平衡。对地下水的开采要做到: 优化开采布局, 划分可采区和禁采区, 严格控制允许开采量;建立计算机管理模型, 重视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利用雨季的雨水、江河湖泊水、地表水和经过处理的废水作为补给源;加强对地下水的资源统一配置、合理利用的科研工作。

5、建立合理的用水经济奖惩体系 我国多年来在水资源的管理上重开源、轻节流, 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的水价格相对较低, 使得公众对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水意识不强。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合理的用水经济奖惩体系, 如对城市生活用水,按每户人口数制定每月标准用水量, 超量用水时, 超过用水的那部分应实行加价收费, 用水量未达到用水标准时, 不足用水的那部分实行奖励;对农田灌溉用水,采取国家、地方和个人三方投资的形式建滴灌和喷灌系统, 并制定每亩用水标准和奖罚制度等。

结语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除应当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外, 还应针对我国水资源现状采取其它的措施加以保护水资源, 以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011年12月15日

中国地理课程论文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班级 学号:

第三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分析

开篇语

地球表面的72%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0.75%,有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被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但是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匮乏, 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立方米, 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水资源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是世界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国家之一, 每年我国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21 世纪, 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 不仅工业用水增长幅度大, 而且城市地区也成为我国新增用水量的主要集中地区。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市供需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缺水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水资源分布不均

在我国, 南方拥有的水资源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1%, 而北方, 仅占19%。专家指出, 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 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 这就更加加重了我国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这样的水资源分布格局导致南北方在发展经济和利用水资源方面不均衡, 进而产生利用和争夺水资源的矛盾。

3、地下水资源消耗严重

我国地下水占国内水资源总量的1 /3, 但近20 年来, 开采的地下水平均以每年25 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在全国400多个城市中, 地下水的用量在城市用水总量中占30%, 地下水的用量如此巨大, 且其水质也不容乐观。据国家环保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在69个城市中,类水质城市不存在,类水质城市仅有10个, 占4.5%,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31.9%。1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53.6%, 即1 /2 以下的地下水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的过度耗用及质量过低不仅造成水资源匮乏, 还导致地表塌陷, 增加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4、水资源污染严重, 用水效率低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工业、农业废水和社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大, 年排放污水800 多亿立方米,城镇日排污水约为1.37亿立方米, 水资源污染严重,污水的处理和利用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污水处理效率仅为6%。

2006年, 七大水系中,用水效率方面,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全国平均只有0.43, 城市供水未入户前就有1 /3漏损,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55%左右。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可知, 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水资源处于全面告急状态中。因此, 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对水资源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分别就在一些国家立法和地方法规方面增加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条款, 但力度不够, 保护水资源还有许多工作要开展。4.5%,类水质城市有22个, 占31.9%。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战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水资源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水利部党组在总结历史治水经验,深入分析客观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新治水思路。为缓解我国21世纪初期水资源供需压力,应把水的问题放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进行统筹考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认真研究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慎重论证重大水资源工程的布局,建立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的保障体系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环境安全。

1、人与洪水协调共处,建立完善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要确保重要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保证长江、黄河等七大江河中下游干流及重要支流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特大城市能够防御百年以上洪水。要继续建设一批防洪控制性枢纽,初步完成重点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基本消除隐患。在全国建立防洪保险、救灾及灾后重建机制。建立现代化的防洪减灾信息技术体系和防汛抢险专业队伍。

2、开源节流并举,建立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

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布局与经济结构,有限满足生活用水,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用水,逐步改善生态用水。要新增供水能力800亿m3,基本解决华北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重要城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现有24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困难,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状况得到初步改善。在积极开源的同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要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在保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各种节水措施,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使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加强对城市工业和生活的节水管理,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0%,工业万元产值取用水量下降到35m3以下,初步建设一个节水型社会。

3、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工程。

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将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相互联接,形成“四横三纵”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达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目标。三条调水线路年调水总量约380亿~480亿m3,可基本改变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

水利部专门成立了由部长挂帅的南水北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南水北调管理

局。有关省(市)和流域机构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朱总理提出的“三先三后”(即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科学确定调水量、对工程配套、筹资方案、建设管理体制、水价政策、运营模式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以求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南水北调节水规划要点》、《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完成了东、中、西线规划的修订,正在抓紧水资源合理配置专题研究和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的编制工作。

4、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水利保障体系协调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采取措施切实保证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用水,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资源保护,搞好城市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为广大人民提供优美的水环境。

主要城市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江河湖库水质状况恶化的趋势要得到初步遏制。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和重点河湖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

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万km2,其中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重点地区分别治理20万km2和13万km2,建立一批预防和监督区,划定一批重点预防保护区,控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鉴于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国水资源保护现状, 本文对水资源的保护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立法, 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对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多, 但关于中水回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现还未作规定, 如果能使工业企业的中水做到回用, 节约的水资源则是相当可观的。因此, 国家应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来对中水回用加以约束, 具体应包括: 新建项目凡是能够使用中水的应同步规划、审批、设计和施工工, 节水部门在核定用水指标时, 应扣除可用中水的替代水量, 以保证水工程的推广。已建中水设施的单位要确保其正常运行;要对中水出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化、制度化;要求城市草地树木浇灌汽车冲洗等只允许使用中水等。此外, 政府还应对中水回用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如对自筹资金建设中水设施的企业, 可优先提供一定的环保项目贷款, 减免重水生产企业的增值税、所得税等。

2、统筹规划南北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格局。因此, 要使水资源平衡, 就要统筹规划, 综合利用, 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跨流域的南水北调, 从而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危机, 减少南方的水害和长江的入海量, 改善北方的生态环境。

3、加强水资源的污染防治

污染是影响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防止水资源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要防止水资源污染首先要做到控制污染源, 做到 治污为本

第四篇: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厦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纪乃武

厦门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海口,是东南沿海的重要中心城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569.3平方公里,其中厦门本岛土地面积131平方公里。2005年全市常住人口225万,国内生产总值1030亿元,工业总产值2099亿元,财政总收入210亿元,耕地面积21724.19公顷。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市城市发展已由封闭的海岛小城变成一个各项基础设施比较齐全、具有较强经济实力、人民生活环境良好的现代化海港风景城市。

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厦门的水资源十分贫乏,曾多次出现供水紧张的局面。在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厦门迫切需要建立优化配置的水资源安全供给体系和完善有效的水环境保护体系,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厦门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

水资源开发利用在缺水的压力下求平衡

厦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公元九世纪在同安、集美分别修筑了石盘陂和陈婆陂。1926年,兴建了上李水库及日供水能力5000吨的赤岭水厂,但因水库集雨面积小,遇干旱则无水可供,城市居民用水十分困难。20世纪50年代兴建了石兜、坂头、汀溪水库和莲坂水厂等一批供水设施,缓解了供水紧张状况。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1971年夏旱水荒,20多个工厂停产,市民用水苦不堪言,12006公顷农田也因缺水而减产,极大地制约了工农业生产发展。1972年国务院批准兴建了跨流域调水工程——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该工程左干渠于1980年5月通水到厦门。20世纪90年代厦门市先后兴建了厦门特区供水管道工程、大嶝供水工程和城镇供水设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基本上得到满足。

至2005年底厦门市共兴建小(Ⅱ)型以上水库108座,总库容2.43亿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5座,总库容1.66亿立方米;小(Ⅰ)、(Ⅱ)型水库103座,总库容0.77亿立方米。另有小塘坝14242座,引水工程达到1045处,小型提水工程2300多处。

至2005年底厦门市城市供水设施有高殿、莲坂、杏林、集美、上李、莲前、天马、梅山等8座水厂,供水管网总长1500多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06.2万吨,最高日供水量达85万吨;此外还有同安、杏林、集美等乡镇水厂16处,日供水能力达到14.1万吨。

2005年厦门市淡水用水总量为6.17亿立方米,其中当地水资源供应量为4.22亿立方米,占68.4%,跨流域引水量为1.95亿立方米,占31.6%。另外火电厂冷却和城市内湖冲污利用海水为8.94亿立方米。根据用水情况,比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包括农林牧渔用水)为60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GDP)用水量为8.7 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32.1立方米,农田亩均用水量为756立方米。以常住人口计算,当年人均水资源量为718立方米,人均综合用水量为274 立方米,城镇人均综合日用水量为207升,农村人均综合日用水量为164升。水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全市4条主要河流、5座重要水库以及北溪引水取水口水质监测成果,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尚好,一般都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II类标准。但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水质水环境恶化的趋向,北溪上游部分河段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个别项目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4条主要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Ⅳ类及劣于Ⅳ类的断面占到总数81.2%。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等,属有机污染。

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一些成绩,但是应清醒看到,厦门市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存在不少问题,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还十分艰巨。

1、水资源数量和分布存在先天不足、开发利用难度大

厦门市境内无大河和过境河流,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以2004年常住人口(包括暂住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为576立方米,考虑未来人口增长,2010年和2020年人均水资源量将减少到515立方米和412立方米,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警戒线。降雨量和径流在年内年际分配不均,汛期(4~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0%, 径流占85%以上, 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2倍。枯水年及枯水季径流很小,枯水年份为多年平均值的46%。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差异,且与土地资源、人口、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状况不一致,本岛、海沧、集美人口占全市的7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8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市的30%。

厦门市河流集水面积小、汇流时间短、水量集中在汛期,开发利用难度大。厦门市最大的河流东西溪流域面积494平方公里,第二条大河流后溪流域面积209平方公里,其余河流面积均小于150平方公里,还有占全市总面积40%的地区,降雨后形成地表径流直接渲泄入海,难于利用。如今厦门市当地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为3.5~3.8亿立方米,约占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30%。

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厦门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水量逐年递增,水资源供需矛盾已经显露。2002年厦门市发生春夏连旱,有12673公顷农田受旱, 市区城市供水也曾出现紧张,甚至启用应急水源,如遇到特枯年份,厦门市旱情将更加严峻。据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预计到2010年,特枯年缺水1.39亿立方米,到2020年,特枯年缺水

3.87亿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直接导致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各区之间争水矛盾突出,生态用水被严重挤占。

3、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较严重

厦门市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较严重的用水浪费。输水管网及渠道的水量损失较大,城市供水管网输水损失超过20%。农田灌溉仍为粗放型,用水没有计量或计量不精确、缺乏用水统计资料、水费的收取也欠公平合理,一些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尚未大面积推广,农村灌溉渠道“漏、阻、卡”现象也较普遍,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0.5,而发达国家为0.7~0.8。国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65%左右,发达国家已达85%。2005年城市中污水处理量13034万吨,回用量仅为50万吨, 回用率为0.38%,而使用范围仅用于城市绿化和冲洗马路。此外,在海水、雨水利用等方面也处于较低水平,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4、水资源供给存在安全隐患

厦门本岛及海沧区、集美区用水,主要依靠跨地区九龙江北溪调水,目前北溪引水尚能满足厦门市的用水要求,但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和隐患:一是在干旱年枯水期北溪自流引水的保证率不高,需要新增调蓄库容发挥“以蓄补引”的作用,目前坂头、石兜水库由于种种原因,尚无法按设计要求发挥作用,今后随着厦门市城市用水量的增大,需要更大的调蓄库容,承担以蓄补引的作用,坂头、石兜水库难以承担;二是本岛的原水供应存在水源单

一、管渠进岛通道单一的弊端,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差,难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一旦出现水污染、地震、战争破坏等突发性事件,可能造成高集海堤上的管、渠输水同时中断,岛内的100多万常住居民及工业生产将处于断水困境。

5、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厦门市水资源管理存在条块分割,多部门管理等问题和弊端,难以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在水资源节约、保护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存在着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同资源生态保护的矛盾,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突出,水体水质出现了恶化的趋向,饮用水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九龙江北溪引水是厦门市重要供水水源,随着上游龙岩、漳州两市用水量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增大,出现水质污染加剧的现象。由于九龙江北溪引水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存在跨部门、跨地市间不易协调合作,造成水资源保护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不足,将给下游厦门市的引水带来直接的影响。

破解水资源瓶颈问题的对策措施

随着厦门市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厦门要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

1、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厦门市水资源问题根本出路,是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厦门市的具体情况,节水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维修保养,减少管网输水损失和浪费;二是推广普及节水器具,节约生活用水;三是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实行一水多用、分级使用和串联使用等;四是因地制宜推广运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水稻“浅、湿”灌溉等技术;五是拓宽污水处理回用途径,提高污水处理回用率;六是大力提倡利用海水,减少淡水利用量;七是建立水价综合调控机制,调整水价,改革水费收费制度。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随着未来城市发展和二、三产业部门用水占社会总用水的比重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对产业部门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用水效益和缓解供需水矛盾的一项重要辅助措施。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推动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水平。对纺织、造纸等非支柱产业和高用水定额部门的产值增长及配水额度予以适当的限定和约束,对电子、机械、运输邮电业等产业及低用水定额部门的产值增长及配水额度予以适当放开。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需要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要改变现存的“多龙管水”格局,建立水资源统一配置和管理的机构;其次要健全节水管理机构,加强统筹指导、协调推动全社会各行业的节水工作,建立统一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要加快节水型社会步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厦门市循环经济发展。

2、优化配置水资源,建设第二水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按照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保护优先的原则,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厦门市水资源分布及供需状况,确定 “优化配置当前水源,开发建设新水源,修复应急水源,开发替代水源”的水源开发利用战略,即确保当前九龙江北溪引水、汀溪水库群、石兜水库等已建水源工程的有效供给,并进行“以蓄补引适当联网”优化配置,适时开发对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的莲花水库、长泰枋洋水利枢纽工程等新水源工程,治理湖边水库、杏林湾水库等应急水源工程,加快建设原水岛第二通道,研究利用雨洪与海水等替代水源。

合理布局原水工程及岛外输水系统,建设厦门岛内湖边水库调水补水工程(厦门岛内应急水源),确保岛内供水安全;建设翔安供水工程及其配套工程,满足厦门东部新设的翔安区开发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对全市给水系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有利于水源地保护、地区的整体开发以及优质服务的要求,按照“集约高效”的原则,合理地规划给水系统,以高保证率的优质水源及工程完善、调度灵活的给水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供水保障,适应厦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3、加强水环境保护,防治水污染

全市主要饮用水源地和小(Ⅰ)型以上水库是厦门生命之水,上游山区生态环境是水源地的生命线,要严格加以保护。根据现有水体水质达标率逐年下降实际情况,要以小流域为单元,配套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和生态移民政策,实施“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措施,加强水资源保护。近年来,厦门市已开始启动大帽山、黄地许庄、汀溪大麦畲工程移民工程,是扶贫、城镇化和水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

九龙江北溪引水是厦门市重要供水水源。北溪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干旱年份枯季径流量却很小。北溪枯水径流出现时间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严重枯水年份也可能在4月、5月和6月出现。随着上游龙岩、漳州二市用水量的增加,北溪下游枯季径流还将出现进一步减小的趋势,对北溪引水带来不利影响。此外,上游用水量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也增大,若不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加强治理和管理,改变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和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状况,将会出现水质污染加剧的现象,给厦门市的供水带来严重的后果。为此,对于九龙江流域,厦门市应积极参与北溪水资源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4、认真落实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安全

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必须具有较高的供水保证程度,一旦出现供水危机,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政治影响。要吸取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安全。

厦门市可能发生供水危机的情况,一是指由于市内出现特殊干旱年形成的当地水资源匮乏和由于九龙江北溪发生特殊枯水年形成的引水能力衰减所造成的非正常供水;二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水污染、地震、战争)破坏了水源或断毁了输水渠(管)道而造成的非正常供水。为了减轻干旱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造成的危害,须建立非常情况下的应急供配水制度。在干旱和突发事件发生并出现供水不足时,要根据可供水量的紧缺程度,执行非正常情况下的约束供水制度。

为增加可供水量,对从外区调入的客水资源,包括北溪引水,要力争按不低于厦门漳州分水协议规定的配额引进水量;在市内要充分挖掘当地水资源潜力。在供水方面,要在节水前提下,按生活、工业、农业优先排序的供水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随着干旱缺水的加剧,对商品菜田的需水实行低限供水,对农作物需水,实行限供和停供;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部门,实行限供,对国计民生影响较小和耗水量大的行业和部门,实行限供和停供;对城镇和农村生活用水,实行定时供水、定点供水和定点限量供水等非正常供水制度。尽量保证人们的最低生活需求,维持社会安定和减少所造成的损失。

5、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实行高效的水务一体化管理

由于厦门市多部门管理所形成的“多龙治水”,政出多门,不可避免地造成各部门职责之间的交叉,增加了市政府的协调工作,不利于水资源的合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建议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所提出“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着力解决矛盾比较突出的职责交叉问题”的改革要求,参考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城市水务改革的成功经验,改革厦门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威、高效、协调的水务局,对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

(作者单位:厦门市水利局)

第五篇:都江堰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都江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初一(10)班 张逸飞

春节期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都江堰,对都江堰的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分析。下面便是我的研究成果。

一.都江堰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1.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都江堰市的用水分为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用水三部分:农业取水量为2.87亿立方米,工业取水量为0.1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取水量为0.15亿立方米,总计取水量为3.21亿立方米。

2.水资源面临的危机

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率较低。都江堰市农业是用水最大的产业,农业用水约占全市总用水量的90%。目前,部分农业灌溉时主要采用浸灌的方式,并且按面积计算水费,这样既不利于节约用水,又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护,而且在输水过程中,大量水被渗透蒸发,造成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因为农业是整个社会用水的大头,所以要作为节水的重点。

(1)采取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办法,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消耗。

(2)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

(3)实行科学的灌溉方法,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灌溉,不但节水,而且增效。

总之,我们应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将李冰等先辈们留给我们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都江堰传给后世。

下载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 国外研究进展 从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对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为了推动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研究,国际水资源学术......

    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集五篇)

    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短缺已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并逐渐显示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法律教育网 - 国家司法考试指南】: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人类社......

    如何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如何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处于不断的消耗和不断的补充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但是水资源的储量的有限及分布的不均匀又......

    浅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浅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号:105121052姓名:冯昊宇 土地是一切资源和环境要素的载体,其可持续利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土地资源......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浅析 摘要:洪水威协、水资源供需矛盾、水土保持和生态恶化等是黄河长期面临的三大问题,也是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网络教育学院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 计) 题 目: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科起点本科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年 级: 2014年春 学 号: 学 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课程论文:我国水资源现状与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共五则)

    我国水资源现状与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措施研究 韦莹莹 (安徽农业大学,2009级农业水利专业,合肥230036)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