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5篇)

时间:2019-05-15 13:58: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

第一篇: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

世界许多文明的水平和可持续性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水。在很多情况下,这取决于我们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对影响水资源健康及其充裕状况的诸多因素的认知程度。水资源联系并影响着我们未来一切的可持续性——水是我们共同的液态的纽带。的确,水资源联系着所有的生命形态。与地球上任何其它物质相比,水资源对世界冲突或合作起到更加深刻的作用。水资源的利用和滥用才是一个地区繁荣或境遇艰难的根本所在。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能观察或阅读到与水资源相关的事件——洪水、干旱和由水传染的疾病——当然也不乏一些为应对这些情况而建造的一些工程奇迹。尽管水资源对人类的健康和我们的文明如此重要,但我们仅仅刚开始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各大洲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全球水资源论坛,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以及一些发行量较大的新闻杂志刊登的封面报道都是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域和全球的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认知程度的积极举措。然而,由于水资源在工业化世界中的重要性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已逐渐威胁到这个小星球生命的持续。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需要达到一个新的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保证对水资源的真正成本和价值进行考虑。这样就会增进地方和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并使水资源问题在全球议程中占据其应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取得共同胜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超越对当前发生的危机进行补救的短期行为。我们必须从全球水资源管理中丰富的成败教训中获得启示。我们必须用新技术去开发水资源解决方案的“内容”(解决方案的科技因素——水坝、运河、处理过程等)。但是,这些内容的实施必须与盆地或流域条件的“背景环境”相协调(社会、治理、环境和经济),以最终确定该解决方案的价值和可持续性。过去,我们已经创造了工程奇迹,以满足我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包括成千座水坝、绵延数公里的运河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处理设施。我们这么做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而且我们相信这些都能带来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这些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方法无法预期长期的后果,或无法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机会。我们最沉痛的教训往往来自于我们未能全盘考虑水资源的“背景环境”以及那些对获得成功和可持续结果至关重要的“非工程”因素。对整个环境影响的认知、把握能力以及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影响是获得可持续的、平衡结果的关键。水资源的真正经济价值和成本只是在近期才成为一个考虑的因素。同样,对受到水利工程影响——受益者——的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考虑也是近期才获得关注的。供水系统的专业人士、规划人员、被选举的官员、他们所代表的民众,以及那些将长期管理设施的人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的工程解决方案。的确,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社会影响和接受度,以及所有与水资源项目的“背景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只有对“内容”和“背景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成功和可持续的成果。西图集团从事与供水和水处理相关的科技已有50多年时间——当然这相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来说微不足道。多年以来,西图集团已认识到要想成功,我们就需要对项目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我们需要把握新的合作机会,而且必须发扬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传统。我相信要想迎接世界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我们就必须有能力理解并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所包含的人类和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将科学、工程、政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通讯等领域中突出的专业知识,以及公众参与引入到整个过程中。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行全盘考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我的发言将同时考虑水资源决策中的“内容”和“背景环境”,并主要谈以下四个方面:·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流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污水回用的作用·在可持续水资源解决方案中,公共部门-民营部门合作的作用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水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所有基本需要。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的,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的身体和地球一样,70%也是由水构成的。然而,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身体的基本需求大体相同,但我们的用水量却大相径庭。同样,我们可使用的淡水资源量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也都极不均衡。地球表面的70% 是被水覆盖的,但其中的 97.5% 是海水。这样,就只剩下2 1.5%是淡水,而这些淡水又大部分储存在冰山和蓄水层中,只有少于1% 的淡水可供人类使用。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0% 的人口生活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地区。显而易见,随着人口的增长,我们对于水的渴求会加剧。没有水,何谈农业现代化、制药、或计算机化;何谈电视、大众传播工具、甚至连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卫生水平都无从谈起。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消耗量几乎增长了三倍。每天的每一秒钟有4.2人出生,而只有1.7人死亡,因此世界上每一秒钟就净增2.5人。这就等于每天多增加216,000 水资源消耗者——用水维持健康和生活的水资源消耗者。事实上,全球有12亿之多的人口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这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并有40%的人口缺乏良好的卫生服务。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每年有超过220万的人口死于水传播的疾病。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与水和卫生条件相关的疾病。更具挑战的是,目前有3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心,其中许多都位于河流、湖泊或河口附近。这种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建筑物代替了耕地,滤污设备代替了树木,管道代替了小溪。我们在泛水区和河口处修建建筑物。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几乎所有的降雨都流失了,冲刷着残存的溪流。当然,水资源往往会造成世界上跨境纠纷和矛盾。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有300多个区域存在潜在的水资源冲突。这种冲突在中东地区尤其显著,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并且一触即发。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解决这些骇人数据背后所预示的严重问题,但处理这些问题必须审慎以提高成本效益,并利用有限的资金拓展应用范围。供水系统、污水处理、基本卫生,以及先进技术的发展,例如脱盐和水资源回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这些方法可能很昂贵,而且可能容易招致公众拒绝,原因往往是缺乏了解,但也有例外。解决的方法有时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因为我们往往无法看到通过合作可以获得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城镇、城市、国家、民族、江河流域、文化和人民联合起来,利用新技术并把握协作所带来的机遇。总而言之,水资源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水资源将成为地球上许多文化存亡的核心问题。尽管听起来这已经是陈词滥调,但我还是要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安全水资源的匮乏将对持续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生命的可持续性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在我们的客户新加坡共和国的领导下,西图集团是第一个协助联合国将2003年设立为国际淡水年的合作伙伴。我们很高兴与它方一起,共同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水资源问题上。我们同时也很高兴地看到,有更多的组织和专家在呼吁全球对水资源匮乏问题和用水安全问题采取紧急措施。参加联合国2000年千年峰会的147位世界领导人将2015年设立为将无法获得或没有能力购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目标年。在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达成了在2015年以前将没有适当的卫生设施的人口减半的协议。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的建议(包含在2002年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安全声明中)集中阐述了水资源并非只是专家的问题,而应该作为基本人权的事实。其中提出了四项行动原则:1.用水者必须参与水资源的管理。2.必须立即破除经济发展和水质下降之间的联系。3.城市供水服务对城市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4.政策、规划和实施必须基于综合的解决方案之上。我相信,这些国际目标和原则所体现的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趋势,这十分令人鼓舞,并且应持续下去。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们认识的提高并未能在我们控制对这种最珍贵的资源的污染的努力中得到充分反映。水污染的状况仍在以超过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恶化。为了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利益,我们需要查明阻碍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应用的原因,因为显然目前的水资源环境已经到了需要采取创新解决方法的时候。必须更加努力应用或开发所有需要者都可以承付的技术。在界定具体项目时,我们应准确把握项目所服务的流域和社区的需要。我们需要能超越只针对一种问题和项目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完整地对基本设施解决方案的所有影响进行检查,例如:·该项目如何为所服务的社区最大程度扩大现有和将来的收益?·该项目是否能保证持续经济发展?·我们是否能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和能力,实施并改进解决方案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总而言之,我们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不能再将其与其所处的人文和更广泛的自然环境割裂开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考虑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时,应考虑其“背景环境”。让我给大家展示一个中国的反映这种思维例子。由于沙漠化的影响,北京城区的生产用地每年都在因受侵蚀而减少。生产供北京消费的农产品的农户们在丧失了生活来源的同时,也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外,北京地区垃圾填埋厂的有机污泥和城市废物日积月累,占用着宝贵的土地。这些环境问题乍开始可能似乎并无关联,但当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之后,就发现它们的解决措施是相互联系的。利用城市堆肥和有机污泥可有助于稳定北京地区的土壤并防止沙尘暴的发生,从而也解决了全球空气质量问题。目前,民营和国营实体正在合作实施试点研究,用于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探寻更多的此类机会,使我们能同时解决多种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回用(尤其是用于恢复湿地)是通过综合考虑环境问题、获得环境收益的另一个事例。城市和工业废水经过二次或多次处理后,与经过处理的雨水一起被用于改善自然湿地,并在那些已经建有排水和地下水汲取系统的地区恢复水位。我们在常规污水处理体系中设计的去除氮和磷以及分解有机物的过程能在湿地中缓慢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气候条件下自然发生,并且不需要任何能源和成本。通过在自然湿地中设计平衡的出水排放,可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补充地下水的水量,通过低能量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恢复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提供静态休憩机会,例如观察鸟类的习性和进行自然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社会能从中获得多种收益。此外,污水处理厂也发现在有可用土地的地方,可以按照自然规律为污水和雨水处理建造湿地,把它们设计成安全、漂亮和令人心动的湿地公园,并向公众开放。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可以有效地使用环境水,并通过采用这种基于生态环境的方法使水资源恢复水文循环。水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我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世界上已经建成了许许多多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的内容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显示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才能、创造力和独创性。然而,被认为提出了成功、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这些工程的“内容”或设施的设计缺陷。主要原因一般在于对环境、经济、文化和治理因素的考虑不足,这些都是获得成功和可持续成果的关键因素。我希望通过一些主要的工程来证明为达到成功和可持续成果,基于流域的“背景环境”开发工程项目“内容”的重要性,从

而突出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美国的一些水利工程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并招致恶名。最重要和引起最多争论的可能就是对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在西部七个州和墨西哥之间分配和利用工程。在这项100年的水资源改造工程中,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在其由美国流入墨西哥(靠近加利福尼亚湾)的行程中被多次改道。该条河流原先的出口在太平洋中,但在过去的20年间没有河水注入到海湾中。为了使科罗拉多河水能用作生活用水、工业用和农业用水,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用于设施建设。总体来说,将水资源引到干旱的西部是一次令人惊叹的成功壮举,这只需从加州盛产的水果和蔬菜就可窥见一斑。然而,工程设计的奇迹和相关的管理及经济政策使水资源变得太便宜,太容易获得,从而导致了由过度分配这种有限的资源而产生的矛盾和影响。只需考虑以下数据就可深刻体会该问题的影响程度:每年我们对科罗拉多河水的使用总量达到280亿立方米,然而该河流的平均每年的水量仅有1700万立方米。在干旱季节,河流流量已经减少了75%之多。该河流长时间被过度利用,同时这些州及墨西哥不断增长的人口导致水资源需要量不断增加。如何协调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与流域的环境、经济、社会和治理之间的平衡关系,是世界各地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由于缺乏能对规划、建设、运营和土地使用进行总体协调的方法,造成了一些重大的环境损害、许多州之间的法律纠纷、短期的苛刻的配额供水措施、联邦政府干预控制供水、以及仅能解决短期问题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方法。这些问题使水资源消费者相互之间更加疏远,并延误了根本解决问题的时机。所有这些都可以归因于对流域的“背景环境”考虑不足,并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值得欣慰的是,在美国,人们对水资源问题和解决方法的“内容”和“背景环境”有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并且愿意开创一条开发可持续地解决方案的新路子。一个能代表这种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新路子和新方法的实例就是加州的CALFED海湾三角洲计划。该计划于1994年发起,目的在于阻止该州主要水源,旧金山海湾三角洲状况的恶化,并使之与流域的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状况相适应。该解决方案与我在前面所提到的科罗拉多河的问题也有关联,因为中部流域项目是美国干旱地区宏伟改造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这两处给水找到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对该地区长期保持健康的环境和经济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些背景资料。海湾三角洲是美国西海岸最大的河口,位于加州两条最大的河流的交汇处:州内中央河谷北部的交汇河流萨克拉门多河,和中央河谷南部的交汇河流圣何昆河。海湾三角洲接受加州40%的径流水(每年合3.5万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并支撑着世界上第五大经济,为加州3500万人口的三分之二提供饮用水,为280万公顷的农田提供灌溉水,以及为生活在其生态系统中的750多种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海湾三角洲地区几十年来经历了由于城市和农业发展需要所产生的对水土资源的经济和生态需求。快速增长的加州的人口和经济,加上难以预知的降水量、偶尔发生的干旱以及未能实施改进的预防措施和体系,使水资源已不堪重负,无法维持其可持续性。其后果是水质下降、供水可靠性下降、洪水泛滥,防洪体系的完整性受到挑战,以及生态系统恶化,濒危物种增加。虽然各利益实体都意识到海湾三角洲及其支流对整个加州的经济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但未能就如何管理这些资源以保证资源及州内经济的可持续性达成一致意见。CALFED计划的制定是为了解决这些利益冲突,并利用其综合的科技和工程设计能力全力以赴应对加州最复杂的水资源挑战。该计划开此类计划之先河,是由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合作制定完成的,包括建立18个州和联邦机构,通过对海湾三角洲及其支流进行统一管理从而减少系统内的矛盾。该计划旨在通过补偿中央河谷计划的收益,以最低的成本缓和水资源矛盾。其最终目的在于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生态系统的作用·水质·供水可靠性·防洪该计划的主要使命在于维持依赖于海湾三角洲供水的加州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CALFED的行动计划是由这些州和联邦机构共同开发的,并有公众和所有用水户、大学的参与以及来自各商业团体的资金。CALFED包括了1000多个计划和工程,用于解决上述四个领域的问题,如果完全实施,需要30多年的时间。过去4年里,CALFED 项目的实施进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对纳入解决方案制定之中的方式和具有广泛基础的“内容”与“背景环境”因素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前景。同时,挑战仍然存在,然而通过科学、工程方法的持续应用,再加上公众与社区在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使许多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生态系统与水质状况也稳步提高。这些创新性科技与工程项目的不断实施、公众的大量参与以及严格的环境监测有望在海湾三角洲系统中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物种恢复、优质供水、可靠的洪水控制以及为加利福尼亚人民跨入二十一世纪提供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利用建立在CALFED制定的对于科罗拉多河与海湾三角洲来说,以综合科学和工程为基础的长期协作规划工作的效用显露无疑,事实上,在所有综合性水资源工程中都是如此。CALFED同时突出了将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流域治理条件融合到解决方案规划与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由于对科学与工程“内容”的关注,再加上干系人的参与因素和对流域“大背景”的平衡考虑,目前正在落实成熟的解决方案,它将会为该地区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在西图集团诞生地附近,一个值得借鉴的结合背景环境的多学科决策方法的实例是俄勒冈州的土拉廷盆地,它属于太平洋框架的一部分,已经成为许多管制与管理倡议的试验场。我们正在与当地一家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服务机构合作,为管理与规范水资源建立一个综合且广泛的流域战略,旨在确保对该稀有资源进行控制,为投资产生最大的环境与公众利益。这项工程已经引起了全国的注意。污水管理当局正在与农场主和林场主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实现通过传统的污染控制战略无法实现的环保效果。由于该流域的流量损耗程度,仅靠

污染控制无法使环境恢复到良好状态。而且,需要额外补水为鱼类的重要栖息之地——土拉廷河的许多支流恢复流量。该工程需要在地方、州与联邦利益团体各方之间建立史无前例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使得这一重要资源得以恢复。在世界另一侧的澳大利亚默里—达令盆地,自来水阶梯式定价方法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打破陆地与水之间经济联系的案例,为政府开创了一条为环境取得水的道路。该盆地占全国总面积的1/7,但却提供了全国41%的土地的200万人口农业与饮用水。农业用水占盆地水消耗量的90%。澳大利亚学习美国西部的例子,他们首先建造大坝,并且对农民用水进行补贴。原生植被的砍伐以及灌溉的利用使地下水位上升,并且将土壤的自然盐分带到了植物的根部区域,这样就产生了碱化问题。然而,在过去的10年里,澳大利亚通过定价、贸易和公开水市场的利用,更加注重水的价值,并且已经致力于改变其政策。盐分信用贸易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水的分配也使其可以产生最大效率。虽然所做的这些努力仍有很大争议,但是,根据默里 — 达令盆地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透露,每年水的交易量为100万兆升 — 相当于两个悉尼湾。虽然由于持续缺水使该项目仍然处于论争之中,但是对于如何为所有受益方“珍惜”水而言,却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训。在中国,你们正在通过一个意义深远的宏大项目迎接这些类型的挑战。三峡大坝工程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它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利益。如果没有水资源,人类就需要消耗其它更具污染性的资源获得能源,这样就会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带来重大的卫生问题。此外,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长江洪水将得以控制。三峡工程虽然面临重大技术、环境和移民问题,但,这将验证中国开发权衡人类与环境影响的世界级工程项目的能力,而实现人类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绝非易事。你们能够得益于世界其它地方的经验和教训,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其他人所忽视的问题。为了确保这项伟大工程的长久寿命和恢复长江水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决策的大背景之上——流域内水土流失的控制与其它价值。如何将该工程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将仍然是一项挑战,或许将会成为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当今世界的许多水利资源工程都需要决策者协调类似复杂的背景环境问题,虽然比我在之前所说的CALFED与科罗拉多河流工程和目前正在中国东部进行的大型南水北调工程的规模要小。幸运的是,随着水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评估工程意义与利益的复杂技术工具也相继问世。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和人类为了应对人口增加而对河流与港湾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我们将会被迫开发更先进的工程和技术,通过干系人之间的通力合作,确保我们能做出正确选择,并且达到期望的效果。工程实践的作用随着客户所面临的挑战的演变在演变。我们不再认为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仅仅涉及水泵、设备与管道。我们必须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职责是帮助社区理解和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满足流域的需要。否则,他们与我们都将陷入对短期和昂贵战略的无止境错误应用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无法继续沿此方向前进,同时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无法如此持续。我们必须从多学科的观点来考察。在供水与解决水短缺问题的技术工具方面,这种多学科观点是最显而易见了。另外,随着将影响未来数代水文循坏的全球变化的逼近,将工程实践与多学科的水管理实践进行结合的需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污水回收/再利用的作用瑞典的玛林·福克马克(Malin Falkenmark)与G 林德(G.Lindh)曾经将社会开采水资源的历程描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水源充足的时代。第二阶段是人口膨胀与水力资源无法维持发展的时代。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指开始投资确保未来水资源可用性的时代。就是在此阶段,可以引入污水回收与生物污泥的再利用来维持生长与发展。要在此阶段水资源开发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考虑许多背景因素。首先,在检查可用水源利用价值方面,水定价是需要考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治理后排出的出水可以在许多方面回用:可以用于农业、工业,甚至可以用于间接接触用水。对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价值——由于最终用途不同而有差异。换句话说,就是有不同形式的水。人们对于水这一词的普遍错用致使世界某些地方用饮用水浇灌草坪,他们担心将深度处理污水用于农业,或者,甚至也不愿在湿地中使用。正如在讨论水资源趋势中所强调的,世界面临着普遍的水资源危机。成功战胜这一挑战,要求我们在流域范围之内(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考虑与应用富有创造性的水供应解决方案。现在,必须通过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与适应,以及通过诸如回用、脱盐和其它水资源的重新调整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已经日趋明显。这些工作可能导致忧虑,而且常常由于恐惧与误解而被人们抵制。在这一领域,科学理解与公众观点与信仰背景之间也同样存在一个不利的鸿沟。新加坡的NEWater展示中心为世界阐明了如何将技术与公众理解成功地结合起来。培养社区对这些技术及其效益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为解决淡水的短缺问题,需要对各种供水解决方案有全面的理解。污水回用是我们的技术工具箱内必备的一种供水解决方案。虽然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从技术角度,新加坡NEWater项目的成功并没有独到之处。这些技术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30多年来,我们在为客户完成的工程中都成功使用了这些技术。向华盛顿特区部分区域提供饮用水的奥克奎水库的水源部分来自于西图集团设计的位于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的污水回收设备提供的深度处理污水。该水库已经运作了30年,但是公众对污水处理厂知之甚少。虽然美国和世界上许多水处理厂处于污水排放下游,它们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在存在比较明显的直接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不能恰当处理,公众认知就成为主宰一切的首要问题。我们帮助新加坡通过采用创新而且明显有效的方法获得公众支持。新加坡凭借其技巧、坦诚和创新性成功克服了这项严峻的挑战。与此成功密不可分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世界级展示中心,该中心已经获得新加坡政府高层的全力支

持和赞许。展示中心采用最新交互式计算机触屏和世界级的视频,并且每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2000多名游客。它对于推进新加坡以及世界人民对水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全世界都得益于新加坡的经验。就间接饮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与水相关最具挑战性的公众接受问题之一(如果不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项目,它属于新加坡独立供水规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该项

下一页

第二篇: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

世界许多文明的水平和可持续性都取决于我们如何管理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水。在很多情况下,这取决于我们在水资源的管理中对影响水资源健康及其充裕状况的诸多因素的认知程度。水资源联系并影响着我们未来一切的可持续性——水是我们共同的液态的纽带。的确,水资源联系着所有的生命形态。与地球上任何其它物质相比,水资源对世界冲突或合作起到更加深刻的作用。水资源的利用和滥用才是一个地区繁荣或境遇艰难的根本所在。几乎每一天我们都能观察或阅读到与水资源相关的事件——洪水、干旱和由水传染的疾病——当然也不乏一些为应对这些情况而建造的一些工程奇迹。尽管水资源对人类的健康和我们的文明如此重要,但我们仅仅刚开始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升到各大洲一个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全球水资源论坛,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以及一些发行量较大的新闻杂志刊登的封面报道都是提高人们对本地、区域和全球的水资源实施有效管理的认知程度的积极举措。然而,由于水资源在工业化世界中的重要性一直为人们所忽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公众的认知程度,使人们意识到水资源的匮乏已逐渐威胁到这个小星球生命的持续。为了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需要达到一个新的理解水平,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保证对水资源的真正成本和价值进行考虑。这样就会增进地方和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并使水资源问题在全球议程中占据其应有的重要地位。我们取得共同胜利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超越对当前发生的危机进行补救的短期行为。我们必须从全球水资源管理中丰富的成败教训中获得启示。我们必须用新技术去开发水资源解决方案的“内容”(解决方案的科技因素——水坝、运河、处理过程等)。但是,这些内容的实施必须与盆地或流域条件的“背景环境”相协调(社会、治理、环境和经济),以最终确定该解决方案的价值和可持续性。过去,我们已经创造了工程奇迹,以满足我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包括成千座水坝、绵延数公里的运河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处理设施。我们这么做因为我们有这个能力,而且我们相信这些都能带来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这些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方法无法预期长期的后果,或无法把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机会。我们最沉痛的教训往往来自于我们未能全盘考虑水资源的“背景环境”以及那些对获得成功和可持续结果至关重要的“非工程”因素。对整个环境影响的认知、把握能力以及最大限度降低或消除影响是获得可持续的、平衡结果的关键。水资源的真正经济价值和成本只是在近期才成为一个考虑的因素。同样,对受到水利工程影响——受益者——的特定的文化和社会环境的考虑也是近期才获得关注的。供水系统的专业人士、规划人员、被选举的官员、他们所代表的民众,以及那些将长期管理设施的人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其重要性绝不亚于由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设计的工程解决方案。的确,我们需要更多关注社会影响和接受度,以及所有与水资源项目的“背景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只有对“内容”和“背景环境”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取得成功和可持续的成果。西图集团从事与供水和水处理相关的科技已有50多年时间——当然这相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来说微不足道。多年以来,西图集团已认识到要想成功,我们就需要对项目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我们需要把握新的合作机会,而且必须发扬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传统。我相信要想迎接世界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我们就必须有能力理解并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中所包含的人类和文化层面上的问题。我们需要将科学、工程、政治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通讯等领域中突出的专业知识,以及公众参与引入到整个过程中。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进行全盘考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水资源的挑战。我的发言将同时考虑水资源决策中的“内容”和“背景环境”,并主要谈以下四个方面:·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流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污水回用的作用·在可持续水资源解决方案中,公共部门-民营部门合作的作用全球水资源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水维持着我们身体的所有基本需要。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的,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的身体和地球一样,70%也是由水构成的。然而,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身体的基本需求大体相同,但我们的用水量却大相径庭。同样,我们可使用的淡水资源量及其在世界各地的分布状况也都极不均衡。地球表面的70% 是被水覆盖的,但其中的 97.5% 是海水。这样,就只剩下2 1.5%是淡水,而这些淡水又大部分储存在冰山和蓄水层中,只有少于1% 的淡水可供人类使用。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目前世界上大约有40% 的人口生活在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地区。显而易见,随着人口的增长,我们对于水的渴求会加剧。没有水,何谈农业现代化、制药、或计算机化;何谈电视、大众传播工具、甚至连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卫生水平都无从谈起。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的消耗量几乎增长了三倍。每天的每一秒钟有4.2人出生,而只有1.7人死亡,因此世界上每一秒钟就净增2.5人。这就等于每天多增加216,000 水资源消耗者——用水维持健康和生活的水资源消耗者。事实上,全球有12亿之多的人口缺乏清洁的饮用水——这相当于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并有40%的人口缺乏良好的卫生服务。根据联合国的调查,每年有超过220万的人口死于水传播的疾病。每天,大约有6,000名儿童死于与水和卫生条件相关的疾病。更具挑战的是,目前有3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心,其中许多都位于河流、湖泊或河口附近。这种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建筑物代替了耕地,滤污设备代替了树木,管道代替了小溪。我们在泛水区和河口处修建建筑物。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几乎所有的降雨都流失了,冲刷着残存的溪流。当然,水资源往往会造成世界上跨境纠纷和矛盾。根据联合国的调查,在世界范围内,有300多个区域存在潜在的水资源冲突。这种冲突在中东地区尤其显著,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并且一触即发。已经开发了一些技术,解决这些骇人数据背后所预示的严重问题,但处理这些问题必须审慎以提高成本效

益,并利用有限的资金拓展应用范围。供水系统、污水处理、基本卫生,以及先进技术的发展,例如脱盐和水资源回用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但这些方法可能很昂贵,而且可能容易招致公众拒绝,原因往往是缺乏了解,但也有例外。解决的方法有时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外,因为我们往往无法看到通过合作可以获得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需要城镇、城市、国家、民族、江河流域、文化和人~合起来,利用新技术并把握协作所带来的机遇。总而言之,水资源的问题绝非仅仅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水资源将成为地球上许多文化存亡的核心问题。尽管听起来这已经是陈词滥调,但我还是要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世界的许多地区,安全水资源的匮乏将对持续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生命的可持续性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在我们的客户新加坡共和国的领导下,西图集团是第一个协助联合国将~年设立为国际淡水年的合作伙伴。我们很高兴与它方一起,共同将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水资源问题上。我们同时也很高兴地看到,有更多的组织和专家在呼吁全球对水资源匮乏问题和用水安全问题采取紧急措施。参加联合国2000年千年峰会的147位世界领导人将2015年设立为将无法获得或没有能力购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半的目标年。在于约翰内斯堡举行的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共同达成了在2015年以前将没有适当的卫生设施的人口减半的协议。斯德哥尔摩水资源研讨会的建议(包含在2002年斯德哥尔摩水资源安全声明中)集中阐述了水资源并非只是专家的问题,而应该作为基本~的事实。其中提出了四项行动原则:1.用水者必须参与水资源的管理。2.必须立即破除经济发展和水质下降之间的联系。3.城市供水服务对城市的稳定和安全至关重要。4.政策、规划和实施必须基于综合的解决方案之上。我相信,这些国际目标和原则所体现的对水资源的重要性的认识是一个发展趋势,这十分令人鼓舞,并且应持续下去。然而令人感到失望的是,我们认识的提高并未能在我们控制对这种最珍贵的资源的污染的努力中得到充分反映。水污染的状况仍在以超过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恶化。为了世界不断增长的人口的利益,我们需要查明阻碍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应用的原因,因为显然目前的水资源环境已经到了需要采取创新解决方法的时候。必须更加努力应用或开发所有需要者都可以承付的技术。在界定具体项目时,我们应准确把握项目所服务的流域和社区的需要。我们需要能超越只针对一种问题和项目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更完整地对基本设施解决方案的所有影响进行检查,例如:·该项目如何为所服务的社区最大程度扩大现有和将来的收益?·该项目是否能保证持续经济发展?·我们是否能调动社区的积极性和能力,实施并改进解决方案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性?总而言之,我们在考虑一个问题时,不能再将其与其所处的人文和更广泛的自然环境割裂开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考虑水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时,应考虑其“背景环境”。让我给大家展示一个中国的反映这种思维例子。由于沙漠化的影响,北京城区的生产用地每年都在因受侵蚀而减少。生产供北京消费的农产品的农户们在丧失了生活来源的同时,也丧失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此外,北京地区垃圾填埋厂的有机污泥和城市废物日积月累,占用着宝贵的土地。这些环境问题乍开始可能似乎并无关联,但当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考虑之后,就发现它们的解决措施是相互联系的。利用城市堆肥和有机污泥可有助于稳定北京地区的土壤并防止沙尘暴的发生,从而也解决了全球空气质量问题。目前,民营和国营实体正在合作实施试点研究,用于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需要探寻更多的此类机会,使我们能同时解决多种水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处理过的污水进行回用(尤其是用于恢复湿地)是通过综合考虑环境问题、获得环境收益的另一个事例。城市和工业废水经过二次或多次处理后,与经过处理的雨水一起被用于改善自然湿地,并在那些已经建有排水和地下水汲取系统的地区恢复水位。我们在常规污水处理体系中设计的去除氮和磷以及分解有机物的过程能在湿地中缓慢地在任何时间和任何气候条件下自然发生,并且不需要任何能源和成本。通过在自然湿地中设计平衡的出水排放,可以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补充地下水的水量,通过低能量和低成本的方式实现污染物的进一步去除,恢复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环境,提供静态休憩机会,例如观察鸟类的习性和进行自然研究,以及环境教育,社会能从中获得多种收益。此外,污水处理厂也发现在有可用土地的地方,可以按照自然规律为污水和雨水处理建造湿地,把它们设计成安全、漂亮和令人心动的湿地公园,并向公众开放。通过这种方法人类可以有效地使用环境水,并通过采用这种基于生态环境的方法使水资源恢复水文循环。水域和水资源管理的机遇我在前面的介绍中已经提到,世界上已经建成了许许多多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项目的内容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工程奇迹,显示了人类文明的卓越才能、创造力和独创性。然而,被认为提出了成功、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失败的原因,并非在于这些工程的“内容”或设施的设计缺陷。主要原因一般在于对环境、经济、文化和治理因素的考虑不足,这些都是获得成功和可持续成果的关键因素。我希望通过一些主要的工程来证明为达到成功和可持续成果,基于流域的“背景环境”开发工程项目“内容”的重要性,从而突出从中获得的经验教训。美国的一些水利工程受到了全球的关注并招致恶名。最重要和引起最多争论的可能就是对科罗拉多河水资源在西部七个州和墨西哥之间分配和利用工程。在这项100年的水资源改造工程中,科罗拉多河的河水在其由美国流入墨西哥(靠近加利福尼亚湾)的行程中被多次改道。该条河流原先的出口在太平洋中,但在过去的20年间没有河水注入到海湾中。为了使科罗拉多河水能用作生活用水、工业用和农业用水,花费了几十亿美元用于设施建设。总体来说,将水资源引到干旱的西部是一次令人惊叹的成功壮举,这只需从加州盛产的水果和蔬菜就可窥见一斑。然而,工程设计的奇迹和相关的管理及经济政策使水资源变得太便宜,太容易获得,从而导致了由

已经致力于改变其政策。盐分信用贸易可以在市场上进行。水的分配也使其可以产生最大效率。虽然所做的这些努力仍有很大争议,但是,根据默里 — 达令盆地委员会的首席执行官透露,每年水的交易量为100万兆升 — 相当于两个悉尼湾。虽然由于持续缺水使该项目仍然处于论争之中,但是对于如何为所有受益方“珍惜”水而言,却不失为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训。在中国,你们正在通过一个意义深远的宏大项目迎接这些类型的挑战。三峡大坝工程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它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巨大利益。如果没有水资源,人类就需要消耗其它更具污染性的资源获得能源,这样就会为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带来重大的卫生问题。此外,影响中国人民数千年的长江洪水将得以控制。三峡工程虽然面临重大技术、环境和移民问题,但,这将验证中国开发权衡人类与环境影响的世界级工程项目的能力,而实现人类与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绝非易事。你们能够得益于世界其它地方的经验和教训,并且能够集中精力关注其他人所忽视的问题。为了确保这项伟大工程的长久寿命和恢复长江水质,你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决策的大背景之上——流域内水土流失的控制与其它价值。如何将该工程融合到周围的环境中将仍然是一项挑战,或许将会成为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当今世界的许多水利资源工程都需要决策者协调类似复杂的背景环境问题,虽然比我在之前所说的CALFED与科罗拉多河流工程和目前正在中国东部进行的大型南水北调工程的规模要小。幸运的是,随着水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评估工程意义与利益的复杂技术工具也相继问世。随着水资源的减少和人类为了应对人口增加而对河流与港湾水资源需求量的增加,我们将会被迫开发更先进的工程和技术,通过干系人之间的通力合作,确保我们能做出正确选择,并且达到期望的效果。工程实践的作用随着客户所面临的挑战的演变在演变。我们不再认为与水资源有关的问题仅仅涉及水泵、设备与管道。我们必须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职责是帮助社区理解和开展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满足流域的需要。否则,他们与我们都将陷入对短期和昂贵战略的无止境错误应用的恶性循环之中。社会无法继续沿此方向前进,同时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无法如此持续。我们必须从多学科的观点来考察。在供水与解决水短缺问题的技术工具方面,这种多学科观点是最显而易见了。另外,随着将影响未来数代水文循坏的全球变化的逼近,将工程实践与多学科的水管理实践进行结合的需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污水回收/再利用的作用瑞典的玛林·福克马克(Malin Falkenmark)与G 林德(G.Lindh)曾经将社会开采水资源的历程描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指水源充足的时代。第二阶段是人口膨胀与水力资源无法维持发展的时代。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指开始投资确保未来水资源可用性的时代。就是在此阶段,可以引入污水回收与生物污泥的再利用来维持生长与发展。要在此阶段水资源开发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就必须考虑许多背景因素。首先,在检查可用水源利用价值方面,水定价是需要考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治理后排出的出水可以在许多方面回用:可以用于农业、工业,甚至可以用于间接接触用水。对水的投资选择——和投资价值——由于最终用途不同而有差异。换句话说,就是有不同形式的水。人们对于水这一词的普遍错用致使世界某些地方用饮用水浇灌草坪,他们担心将深度处理污水用于农业,或者,甚至也不愿在湿地中使用。正如在讨论水资源趋势中所强调的,世界面临着普遍的水资源危机。成功战胜这一挑战,要求我们在流域范围之内(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考虑与应用富有创造性的水供应解决方案。现在,必须通过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与适应,以及通过诸如回用、脱盐和其它水资源的重新调整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已经日趋明显。这些工作可能导致忧虑,而且常常由于恐惧与误解而被人们抵制。在这一领域,科学理解与公众观点与信仰背景之间也同样存在一个不利的鸿沟。新加坡的NEWater展示中心为世界阐明了如何将技术与公众理解成功地结合起来。培养社区对这些技术及其效益的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我们认为,为解决淡水的短缺问题,需要对各种供水解决方案有全面的理解。污水回用是我们的技术工具箱内必备的一种供水解决方案。虽然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从技术角度,新加坡NEWater项目的成功并没有独到之处。这些技术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30多年来,我们在为客户完成的工程中都成功使用了这些技术。向华盛顿特区部分区域提供饮用水的奥克奎水库的水源部分来自于西图集团设计的位于饮用水水源地附近的污水回收设备提供的深度处理污水。该水库已经运作了30年,但是公众对污水处理厂知之甚少。虽然美国和世界上许多水处理厂处于污水排放下游,它们并没有引起公众的注意。在存在比较明显的直接关联关系的情况下(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如不能恰当处理,公众认知就成为主宰一切的首要问题。我们帮助新加坡通过采用创新而且明显有效的方法获得公众支持。新加坡凭借其技巧、坦诚和创新性成功克服了这项严峻的挑战。与此成功密不可分的核心要素是一个世界级展示中心,该中心已经获得新加坡政府高层的全力支持和赞许。展示中心采用最新交互式计算机触屏和世界级的视频,并且每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2000多名游客。它对于推进新加坡以及世界人民对水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技术的了解和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全世界都得益于新加坡的经验。就间接饮用处理后的污水进行交流和沟通是与水相关最具挑战性的公众接受问题之一(如果不是最富有挑战性的)。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一具有国际意义的项目,它属于新加坡独立供水规划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该项

下一页

第三篇: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新型建筑材料发展现状和趋势 刘颖1,李可娜2,富尧3 1大连水产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教研室,大连(116300)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阜新(123000)3兖矿集团东华建筑安装公司工程科,邹城(273500)E-mail:Likena2008@163.com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建筑业也蓬勃发展,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纳米材料这些都属于新型建筑材料的范畴,目前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它们能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高强度耐久性,生活质量,复合材料,智能化材料,可持续发展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日趋庞大,建筑材料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近半个世纪来,建筑业蓬勃发展,带动了各种新型建材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保温隔热材料、防水密封材料、装饰装修材料。2.现有建筑材料概述 新型墙体材料以节能、节地、利废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大力发展各种轻质板材和砼砌块[1],开发承重复合墙体材料。防水材料[2]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氨酯防水涂料和硅酮、聚氨酯密封材料;保温材料[3]重点发展建筑用矿物棉、玻璃棉制品;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类乳胶内外墙涂料、复合仿木地板等一些适销对路的产品;门窗重点发展塑料门窗[4],并注意解决好款式新颖、功能各异的设计和高档五金件的开发配套;上下水管道重点发展UPVC塑料管材件[5],并解决好管材与管件的配套问题。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建筑、石油化工、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所需的各类玻璃钢和制品,以及农渔业等行业所需的玻璃钢渔船、风力发电叶片等产品,不断提高集约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如果说19世纪钢材和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出现使建筑物的规模产生了飞跃性的发展,那么20世纪出现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各种复合材料[6],使建筑物的功能和外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塑料和合成树脂为代表的高分子有机材料是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材料,它的出现不仅使工业化生产的建筑材料由单一的无机材料发展为无机和有机两大类型,而且由此出现了大量无机和有机材料复合而成的材料。使得建筑材料的品种和功能更加多样化。各种繁多的有机材料作为装饰装修材料、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管线材料、绝缘材料,在建筑物中发挥着各种功能作用,使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像铝合金、不锈钢等新型金属材料是现代建筑理想的门窗以及住宅设备材料,这些新型的金属材料在建筑开口部以及厨房、卫浴设备上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建筑物的密封性、美观性欲清洁性,提高居住质量。随着建筑内外装饰和居住环境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我国建筑涂料也在将向高性能、环保型、抗菌功能型方向发展。

20世纪建筑材料的另一个明显的进步是各种复合材料的出现和使用,包括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复合,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复合,以及同类材料之间的复合。例如钢纤维、玻璃纤维、有机纤维等各种纤维增强混凝土[7],利用纤维材料拉抗强度高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混凝土的粘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拉抗强度和冲击韧性,改善了混凝土材料脆性大、容易开裂的特点,使混凝土的使用范围得到扩大;采用聚合物混凝土、树脂混凝土等复合材料制造的各种地面材料、台面材料,模仿天然石材的质地和花纹,同时具有比石材韧性好、颜色美观等优点;采用小木块、碎木屑、刨花等木制材料为基础,使用胶凝材料、胶粘剂或夹层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种人造板材,模仿天然木材的纹理和走向,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这些板材用作建筑物的地面、内隔墙板、护壁板、顶棚板、门面板以及各种家具等;还有完全不使用天然木质材料的无机材料人造板材,例如采用含水钙硅酸盐为主要原料,混合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与玻璃纤维后,在25万Pa压力下,利用特殊过滤器将水分榨出成型的复合板材(硅钙板),不仅可以代替天然木材,解决人类木材资源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种人造木材可耐1000℃高温,吸水、吸湿后,尺寸及质量不变、不开裂、不会被虫蛀、隔热性强,可利用木工机械进行裁切、刨削和钻孔等加工,不易产生微细粉末,可利用粘合剂,相对密度只有普通木材的一半,可钉入钉子及拧进螺丝。可以说是人类资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又一巨大进步。除此之外,石膏板、矿棉吸声板等各种无机板材,可代替天然木材作内墙隔板、吊顶材料,使建筑物的保温性、隔声性等功能更加完善。各种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墙体材料代替实心粘土砖,可节约土地资源。随着高效减水剂的开发成功,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使混凝土材料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各种涂料、防水卷材、嵌逢密封材料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建筑物的防水性和密闭性。各种壁纸用于建筑物的内墙装修,极大改善了建筑物的美观性、舒适性。各种陶瓷制品用于地面、墙面、卫生洁具、耐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容易清洁,使人们生活更加方便、舒适,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20世纪后半叶,世界总体上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主流的阶段,社会资本的整备,道路桥梁、通讯设施、城市住宅与公共建筑等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入了空前活跃的时期,因此也推动建筑材料产量、质量提高,品种多样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筑材料的生产衰弱,社会基础设施处于很低的水平,经过半个世纪全体国民的努力,尤其是80年代以后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大发展时期,水泥、钢材等主要建筑材料的产量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一,为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供了雄厚的材料保障。3.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日趋加大,城市功能日益集中和强化,需要建造高层建筑,以解决众多人口的居住问题和行政、金融、商贸、文化等部门的办公空间。因此要求结构建筑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目前主要目标仍然是开发高强度钢材和高强混凝土[8],同时探索将碳纤维及其他纤维材料与混凝土聚合物等复合制造的轻质高强结构材料。

到目前为止,普通建筑物的寿命一般设定在50—100年。现代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日趋大型化、综合化。例如超高层建筑,大型水利设施、海底隧道等大型工程,耗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维修困难,因此对其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外,随着人类对地下、海洋等苛刻环境的开发,也要求高耐久性的材料。目前,主要的开发目标有高耐久性混凝土、钢骨混凝土[9]、防锈钢筋、陶瓷质外壁胎面材料,弗素树脂涂料、防虫蛀材料、耐低温材料,以及在地下、海洋、高温等苛刻环境下能长久保持性能的材料。

在大空间建筑中“第五代建材”膜材料[10]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材料,它是由高分子聚合物涂层与基材按照所需的厚度,宽度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粘合而成。现在它可以发挥极大承载力,构筑灵活大空间,并且具有自然生态美外观。如图1[11],图2[12]。

http://www.xiexiebang.com

图1利雅得体育场膜结构 图2 张拉式膜结构 大深度地下空间是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广泛地开发利用的领域,随着地球表面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人类除了向高空发展外,大深度地下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发展空间[13]。与超高层建筑相比,地下空间结构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具有保温、隔热、防风等特点,可以节省建筑能耗。为实现大深度地下空间建设,需要开发能适应地下环境要求的新型材料如药剂材料、生物材料、土壤改良剂、水之净化剂等。

海洋建筑与陆地建筑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差别,为了实现海洋空间的利用,建造海洋建筑,必须开发适合于海洋条件的建筑材料。海水中的盐分、氯离子、硫酸根等侵蚀作用,使材料很容易被腐蚀而破坏;海水波浪不同地往复作用,对建筑物构成冲击、磨耗和疲劳荷载作用;海洋建筑物还要经常受到台风、海啸等严酷的气候条件的作用;建筑在海滩、近海等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其沉降现象也很明显。这些严酷苛刻的环境下工作的海洋建筑物所用的材料,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疲劳性、耐磨耗等力学性能,同时还要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为实现这些性能,要求开发以下新型材料。如涂膜金属板材、耐腐蚀金属、水泥基复合增强材料、地基强化材料等。为了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人类正在向宇宙进军。在距离地球表面400—500km的地球周围轨道上建设大型结构物,即所谓的宇宙空间站,建立太空旅馆,实现月球旅行等,使人类的梦想,尽管这种想法距离显示还有些遥远,但已有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各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投入了力量进行研究开发。宇宙环境与地球表面、海洋以及地下都有很大差别,宇宙站以一定的速度围绕地球转动,其离心力与重力取得平衡,处于无重力环境。利用这种特殊的环境有可能制造出在地球上无法实现的高纯度、高均质、完全结晶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同时,宇宙环境在地球下温度变化非常剧烈,例如同一个宇宙工作站,被太阳光照射到的部位温度达150℃左右,而太阳光照射不到的部位可达到零下150℃的低温状态。因此在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适应如下剧烈的温度变化,高温时不软化,低温时不发生脆断。同时,材料在宇宙放射线的照射下不能发生严重的老化。所以用于宇宙空间建筑的材料必须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和温度适应性。目前有可能达到这种优良性能的材料有钛合金、铝合金以及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复合材料。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建筑材料对环境造成的负荷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需要开发研究环保型建筑材料。例如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矿渣、煤矸石等)可生产水泥、砌块等材料;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生产保温墙体板材;利用废弃的玻璃生产贴面材料等;既可以减少固体废渣的堆存量,减轻环境污染,又可节省自然界中的原材料,对环保和地球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免烧水泥可以节省水泥生产所消耗的能量。高流态、自密实免振混凝土、在施工中不需振捣,既可节省施工能耗,又能减轻噪音。

建筑材料也有向细微发展的趋势,随着纳密技术和纳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国外

和国内利用纳米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建筑材料,目前主要是纳米TiO2光催化生态建材。利用纳米的氧化分解能力和超薪水作用可制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生态建筑材料,包括空气净化建材、抗菌灭菌建材、除臭和表面自洁建材等。

随着人类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材料[14]也被人们重视和研发,所谓智能化材料,即材料本身具有自我诊断和预告破坏、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以及可重复利用性。这类材料当内部发生某种异常变化时,能将材料的内部状况,例如位移、变形、开裂等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在破坏前采取有效措施;同时智能化材料能够根据内部的承载能力及外部作用情况进行自我调整,例如吸湿放湿材料,可根据环境的湿度自动吸收或放出水分,能保持环境湿度平衡;自动调光玻璃,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调整进光量,满足市内的采光和健康性要求。智能化材料还具有类似于生物的自我生长,新陈代谢的功能,对破坏或受到伤害的部位进行自我修复。当建筑物解体的时候,材料本身还可重使用,减少建筑垃圾。这类材料的研究开发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自我诊断、预告破坏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已有初步成果。

生态建筑材料[15]也在研究之中,它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随着城市道路、市政建设步伐的加快,人行路、停车场、广场、住宅庭院与小区内道路的建设量也在逐年增大,城市的地面逐步被建筑物和灰色的混凝土路面所覆盖,使城市地面缺乏透水性,雨水不能及时还原到地下,严重影响城市植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同时,由于这种路面缺乏透气性,对城市空间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降低,产生所谓的城市“热岛现象”。因此,应开发具有透水性、排水性、透气性的路面材料,将雨水导入地下,调节土壤湿度,有利于植物生长,同时雨天不积水,夜间不反光,提高行车、行走舒适性和安全性。多孔的路面材料能吸收交通噪音,减轻交通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使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路面材料。除此之外,彩色路面、柔性路面等各种多彩多姿的路面材料,可增加道路环境的美观性,为人们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雏形环境。4.结论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和出行环境,更好的满足建筑的设计适用,经济,美观以的原则,并且适应人类现在环境和社会的特点,人类一直在开发研究能够满足性能要求的建筑材料,使建筑材料的品种不断增多,功能不断完善,性能不断提高。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对建筑材料的功能与性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人类不断地研究开发具有更高性能、同时与环境协调的建筑材料,在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要求的同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篇: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和发

展趋势

一、现状与形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商物流保持较快增长,企业主体多元发展,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发展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为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全国网络零售交易额为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同比增长31.6%。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同比增长48%,其中约有70%是由于国内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总体看,电子商务引发的物流仓储和配送需求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企业主体多元发展。企业主体从快递、邮政、运输、仓储等行业向生产、流通等行业扩展,与电子商务企业相互渗透融合速度加快,涌现出一批知名电商物流企业。

3.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第三方物流、供应链型、平台型、企业联盟等多种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服务空间分布上有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时限上有“限时达、当日递、次晨达、次日递”等。可提供预约送货、网订店取、网订店送、智能柜自提、代收货款、上门退换货等多种服务。

4.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企业信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加快。条形码、无线射频识别、自动分拣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传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移动支付技术等得到广泛应用,提升了行业服务效率和准确性。

(二)面临形势。

随着国民经济全面转型升级和互联网、物联网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渠道下沉和“走出去”趋势凸显,将进入全面服务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新阶段。1.电商物流需求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各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与之对应的电商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同时,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和产品类别愈加丰富,移动购物、社交网络等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2.电商物流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将显著提升。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推动电商物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随着网络购物和移动电商的普及,电商物流必须加快服务创新,增强灵活性、时效性、规范性,提高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满足不断细分的市场需求。

3.电商物流“向西向下”成为新热点。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零售市场渠道将进一步下沉,呈现出向内陆地区、中小城市及县域加快渗透的趋势。这些地区的电商物流发展需求更加迫切,增长空间更为广阔。电商物流对促进区域间商品流通,推动形成统一大市场的作用日益突出。

4.跨境电商物流将快速发展。新一轮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这必然要求电商物流跨区域、跨经济体延伸,提高整合境内外资源和市场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完善电商物流网络体系,加强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提升电商物流的服务和创新能力,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有利于电商物流发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实现电商物流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运作高效、服务优质”的电商物流体系,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电商物流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先进物流装备、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增强,运输、仓储、配送等各环节协调发展,紧密衔接。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服务于全球贸易和营销的电商物流网络。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包装循环利用水平有较大提升。电商物流企业竞争力显著加强,拥有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服务网络覆盖境内外的高水平企业。电商物流成本显著降低,效率明显提高,供应链服务能力大大增强。

(三)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激发企业活力。加强政府在法律规范、规划引导、政策促进等方面的作用,着力解决体制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商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2.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工作机制。统筹当前和长远、全国与区域、城市和农村、国际和国内电商物流体系建设。围绕电商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现重点突破。

3.协调发展,加强创新。促进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商贸与物流等的协调发展,加强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加强电商物流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业态创新。

4.开放共享,绿色发展。坚持对外开放,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努力打造内外贸结合的电商物流网络,提高电商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高效配置物流资源,提高共同化水平,降低物流配送的能耗和排放,促进包装标准化、减量化和循环利用。

三、主要任务

(一)建设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网络体系。

围绕电子商务需求,构建统筹城乡、覆盖全国、连接世界的电商物流体系。依托全国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完善优化全国和区域电商物流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加强分拨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网点建设。探索“电商产业园+物流园”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城际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无缝对接,推动仓配一体化和共同配送,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标准托盘循环共用等高效物流运作系统。

(二)提高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化水平。

在快速消费品、农副产品、药品流通等领域,重点围绕托盘、商品包装和服务及交易流程,做好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和应用推广工作。形成以托盘标准为核心,与货架、周转箱、托盘笼、自提货柜等仓储配送设施,以及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运输载具的标准相互衔接贯通的电商物流标准体系。

(三)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水平。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二维码、RFID、智能分拣系统、物流优化和导航集成系统等新兴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商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提升物流设施设备智能化水平,物流作业单元化水平,物流流程标准化水平,物流交易服务数据化水平,物流过程可视化水平。引导发展智慧化物流园区(基地),推动建立深度感知的仓储管理系统,高效便捷的末端配送网络,科学有序的物流分拨调配系统和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融合发展、良性互动。

(四)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集约绿色发展。

鼓励传统物流企业充分利用既有物流设施,通过升级改造,增强集成服务能力,加快向第三方电商物流企业转型;鼓励电商企业和生产企业将自营物流向外部开放,发展社会化第三方物流服务。支持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第四方电商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更好整合利用社会分散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资源,带动广大中小企业集约发展。支持电商物流企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技术,减少排放和资源消耗,利用配送渠道回收包装物等,发展逆向物流体系。

(五)加快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积极推进电商物流渠道下沉,支持电商物流企业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延伸服务网络。结合农村产业特点,推动物流企业深化与各类涉农机构和企业合作,培育新型农村电商物流主体。充分利用“万村千乡”、邮政等现有物流渠道资源,结合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快递“向西向下”服务拓展工程、农村扶贫等工作,构建质优价廉产品流入、特色农产品流出的快捷渠道,形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电商物流服务体系。

(六)加快民生领域的电商物流发展。

支持电商物流企业与连锁实体商店、餐饮企业、社区服务组织、机关院校等开展商品体验、一站式购物、末端配送整合等多种形式合作。加快以鲜活农产品、食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发展,依托先进设备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电子商务全程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医药生产和经销企业开展网上招标和统一采购,按照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构建服务医药电子商务的网络化、规范化和定制化的全程冷链及可追溯物流体系,确保药品安全。

(七)构建开放共享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构筑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鼓励有实力的电商物流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自建、合作、并购等方式延伸服务网络,实现与发达国家重要城市的网络连接,并逐步开辟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快递专线。支持优势电商物流企业加强联合,在条件成熟的国家和地区部署海外物流基地和仓配中心。促进国内外企业在战略、技术、产品、数据、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国际电商物流市场。

四、重大工程

(一)电商物流标准化工程。

加快电商物流技术、装备、作业流程、信息交换、服务规范等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完善包装、托盘、周转箱、物品编码标准,加快制订快递服务与网络零售信息系统数据接口标准。围绕托盘标准化及其循环共用,以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快速消费品生产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托盘租赁服务企业为主体,上下游联动推进电子商务物流标准化。加强《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SB/T11132-2015)、《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GB/T29912)、《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的实施,引导企业推广使用符合标准的配送车型,加快开展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工作。

(二)电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

鼓励现有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拓展交易、融资、保险、支付、诚信、全程监控、技术支持等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辐射能力,形成3-5个具有整合国内国际物流资源能力的大型电商物流平台。鼓励政府部门开放物流相关信息,满足企业、社会和最终用户的需求。鼓励各类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孤岛”。依托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建设服务于跨境电商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平台。

(三)电商物流农村服务工程。

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程,整合县、乡镇现有流通网络资源,发展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大型连锁企业和物流企业完善农村服务网点,发挥电商物流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网络构建中的支撑作用。支持建立具备运营服务中心和仓储配送中心(商品中转集散中心)功能的县域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发展与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协同发展的农村物流配送服务。

(四)电商物流社区服务工程。依托“电子商务进社区”等工程,新建或改造利用现有资源,完善社区电商物流便民基础设施,发展网购自提点,推广智能终端自提设备。支持连锁零售企业、快递企业、末端配送企业、生活服务类企业共同打造便民利民的社区电商物流服务体系,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末端配送难题。

(五)电商冷链物流工程。

支持电商冷链物流企业运用现代技术优化流程,推广应用电子化运单、温湿度记录系统、物联网等技术,确保加工制作、储藏、运输、配送、销售各个环节始终处于温控状态,实现运营透明化、流程可视化、查询便利化,降低损耗率。支持电商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点建设,鼓励经营鲜活农产品、食品、药品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创新经营方式和商业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有效降低冷链成本。

(六)电商物流绿色循环工程。

鼓励电商物流快递企业利用配送渠道,回收利用废弃包装物。开展电商物流业包装标准化和分类回收利用工作,提高利用效率。推广使用新型电商物流包装技术和材料,促进包装减量化和可循环使用,以及包装废弃物易降解和无害化。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环保公益宣传,树立理性包装和绿色包装理念。

(七)电商物流跨境工程。

推进跨境电商物流便利化。为电商物流企业的国际化和海外并购,提供法务、商务和税务方面的信息支持,推进海外并购审批、外汇便利化等。将跨境电子商务的订单、支付、物流、质量安全等信息集成为综合通关数据,进行汇总申报,推进通关便利化。完善海关、检验检疫、邮政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推动国家间、地区间检验检疫标准互认。鼓励国内邮政设施、邮政国际通道、航空运输资源和铁路运输资源等向电商物流企业开放与共享。

(八)电商物流创新工程。

支持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电商物流领域创新平台或研究机构,着力解决电商物流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鼓励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创新体制与模式,重点开展电商物流机器人、云计算、北斗导航、模块集成、信息采集与管理、数据交换等基础技术的研发;推动电子合同、电子结算、物流跟踪、信息安全、顾客行为分析等技术应用。推动电商物流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五、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落实和组织实施。

商务、发展改革、交通运输、海关、邮政、标准化等主管部门要在国家现代物流工作综合协调机制下,加强协调配合,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地方相关部门要按照本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电商物流发展特点,结合实际,加强对本地电商物流发展的指导,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完善和细化相关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相关协会、商会、联盟等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在行业自律、产业研究、标准宣贯、统计监测、人员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进一步深化相关领域改革,打破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禁止滥用行政权力和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简化电商物流企业行政审批和营业网点审批(备案)手续。建立与电商物流企业网络化布局与一体化经营相适应的企业工商登记制度。完善电子发票制度,推广电子发票在各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发票与电子商务税务管理的衔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形成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加强和完善政策支持。

利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现有相关政策,对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给予相应的支持。鼓励运用多种融资渠道和方式服务电商物流,解决电商物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做好电商物流的仓储、分拨、配送等规划选址和用地保障,落实好现有鼓励政策。完善城市交通和配送管理政策,解决城市配送及快递车辆通行、停靠等交通管理问题。鼓励采用新能源汽车和符合标准的电动三轮车。

(四)完善信用和监管体系。

探索电商物流企业等级评定和信用分级管理,支持建立以消费者评价为基础,以专业化第三方评估为主体的市场化电商物流信用评级机制。完善电商物流行业信息披露机制、“红名单”“黑名单”制度,营造“守信受益、失信惩戒”的良好社会氛围,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加强跨境电商物流监管,建立高效、便利、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可追溯、可比对的数据链条,满足监管要求。依托电子口岸,建设“单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平台,保障国际物流快件报关、报检、入出境、入出关实时监控。

(五)健全电商物流统计监测制度。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创新调查方法,科学选择统计样本,确保行业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电商物流行业发展情况。加强电商物流统计监测,做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时间节点的数据监控,依托统计数据信息,做好行业发展形势的研判和风险分析,为相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和预警。

第五篇: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办公自动化是近年随着计算机科学发展而提出来的新概念,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确切定义。它的基本特征是采用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生产、存储各种文档,使用复印机、传真机或计算机网络等其他先进设备复制、传递文档。一般来说,一个较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当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转输、信息保存四个环节。办公自动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事务型、管理型、决策型。事务型为基础层,包括文字处理、个人日程管理、行文管理、邮件处理、人事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其他有关机关行政事务处理等等;管理型为中间层,它包含事务型,管理型系统是支持各种办公事务处理活动的办公系统与支持管理控制活动的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公系统;决策型为最高层,它以事务型和管理型办公系统的大量数据为基础,同时又以其自有的决策模型为支持,决策层办公系统是上述系统的再结合,具有决策或辅助决策功能的最高级系统。

1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⒈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数字化办公。所谓数字化办公即几乎所有的办公业务都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特别是互连网技术的发展,安全技术的发展和软件理论的发展,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可能的。从管理体制和工作习惯的角度来看,全面的数字化办公还有一段距离,首先数字化办公必然冲击现有的管理体制,使现有管理体制发生变革,而管理体制的变革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另外管理人员原有的工作习惯、工作方式和法律体系有很强的惯性,短时间内改变尚需时日。尽管如此,全面实现数字化办公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从80年代开始,尤其是进入90年代,办公自动化发展迅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从最初的汉字输入、字处理、排版编辑、查询检索等单机应用软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系统,通过联网将单项办公业务系统联成一个办公系统。再通过远程网络将多个系统联结成更大范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企业外部网(Extranet)已经成为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又一趋势。办公自动化系统引入多媒体技术,使之处理语音、图形、图像功能加强,更能够满足办公要求,提高办公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和价值。近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需求,电子商务(e-Business)已日益成为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热点,所谓电子商务,是1一般地说,办公自动化简称OA(Office Automation),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生产、工作率和质量,辅助决策,求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共 4 页,第 1 页

指把企业最关键的商业系统,通过网络与员工、顾客、供应商及销售商直接相连,将传统的商务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加以实现。

办公自动化的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地以文档数据为其处理中心的传统办公自动化。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最大特点是,应用基于文件系统或/和关系型数据库系统,以文档数据为存储和处理对象,强调对文档数据的计算和统计能力。但是,缺乏对于协作型工作的处理能力,而办公过程主要是群组协作过程,如收发文、日常报销流程等。因此,此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是有限的。当前办公自动化系统将逐步过渡到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新一代办公自动化。在实践中,由于网络的便捷带来的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使得企业更需要越来越多的外界信息和企业内部知识的积累,并在它们之间不断地交互与碰撞中使知识获得再生和增值。办公自动化不应只是人际办公的计算机化,而是要融入新的管理方式,要融知识管理于办公自动化中。通过新系统,办公自动化为领导层,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等提供全新高效的工作模式。

事实上,现在的办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文档处理,不再是单纯的行政事务了。现代办公的任务是提高整个企业的运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知识共享和再利用的问题。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是帮助企业发现潜在知识、定位拥有专门知识的人、传递知识、和有效利用知识。知识管理意味着在恰当的时间,将正确的知识传给正确的人,使他们采取最适合的行动,避免重复错误和重复工作。知识管理关注在如何获取、组织、利用和传播散布在企业信息系统和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实际上,无论实时交流、信息集成还是门户建设都是指知识管理。因此将来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是知识,实现的基础技术是知识管理。

⒉办公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了很多成绩,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投资大、效果不明显、水平低、重复建设多、硬件投入多、软件投入少、模拟手工作业增加管理负担等。

办公人员大都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的计算机知识尤其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及硬件知识的缺乏,导致办公效率的降低,也造成系统管理员工作量的增大如系统维护及软件升级。成本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软硬件的升级换代将更加的频繁,这就意味着系统后期成本居高不下。

当今政府、企事业对信息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因而对信息的存储和保密也就更加重视。而今,病毒的破坏、黑客的入侵等都将对系统信息以致使的打击。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条,第一条,对办公自动化的本质作用理解不深,通常只是把办公自动化理解为办公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使用,使用目的为提高效率,实际上,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管理机构的决策效能更为重要。第二条,忽视了办公自动化发展的基础,通常只是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就可以实现办公自动化,其实,办公自动化发展必需依赖两个基础,一个是管理基础,另一个是信息积累基础,如果脱离了这两个基础,办公自动化就会变成空中楼阁。第三条,技术条件的制约,也会使得办公自动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早期的网络技术在信息共享和沟通方面的支持就显得明显不足。

Windows的终端办公自动化解决方案的特点是整个系统为瘦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瘦客户服务器体系软硬件的升级换代只是对服务器的升级,客户端不需任何软硬件的升级工作,这将降低整体成本。瘦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系统采用集中式管理。由单位的IT部门集中管理所有的客户系统,可大大减轻IT人员的工作负担,便利系统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得系统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使得企事业单位能容易实现远程办公,外地机构也可以用同一系统办公。

二、我国办公自动化的发展策略探讨

根据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我国办公自动化建设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在办公自动化建设方面应采取如下对策:

在组织实施方面,从传统的工业项目管理体制转向专业化和产品化实施体制,确保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系统持续的升级,走合作与分工并举的道路。由此可造就一批以办公自动化为业务核心的、规模较大的专业软件公司。

在技术选向方面:选择与世界发展潮流吻合的技术。现在还在流行的技术并不能代表未来一定能够流行。技术的标准化程度要高,开放程度要好。关键应用主张自主开发,发展民族产业。在技术结构方面,尽快从Client/Server结构体系转Browser/Server结构体系,采用B/S思路,最终用户界面统一为浏览器,应用系统全部在服务器端,是标准的三层结构体系。系统负载轻,开放性好,系统维护升级方便。

系统设计方法:考虑到我国办公自动化的现状,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法相结合,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以快速原型法为主。在实施方面遵随统一规范和分布实施的原则。

在设计思想方面,从传统的面向业务的设计转向面向用户的设计,即将设计的着眼点放在用户对象身上,设计视角范围是整个内部网,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业务设计。将面向对象的思想引入到系统设计中去。

在实现方法方面,从传统的结构化设计转向采用复杂适用系统(CAS)理论进行实现,即从一般的业务需求中抽象出关键的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系统使用越久,积累的有价值的东西就越多。

办公自动化不应只是人际办公的计算机化,而是要融入新的管理方式,要融知识管理于办公自动化中。通过新系统,办公自动化为领导层,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门,业务部门等提供全新高效的工作模式。

总之,办公自动化发展到今天,已经由原来的简单的公文处理扩展到整个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交换平台,其功能已经实现了极大的飞跃。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要的不断增长,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努力提高办公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个人办公的效率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下载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水资源和污水的趋势和发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当前国际教育发展主要特点和趋势综述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各国的教育也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分析

    只有信仰的激情,才能创造出非凡的现实!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1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 杨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1班) 摘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当代,知识产权也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1

    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趋势杨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网络工程1班)摘要: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在当代,知识产权也已成为一个战略问题,在国家和......

    茂名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茂名交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茂名市现有交通现状的发展趋势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茂名本地的公路、铁路、水运、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

    国际烟草包装发展五大趋势

    国际烟草包装发展五大趋势 烟草包装不同于其它产品的包装,是目前要求精度最高的包装产品之一。目前,国际烟草包装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注重环保在当今国际烟草包装的......

    刍议现代建筑设计发展影响因素和趋势

    刍议现代建筑设计发展影响因素和趋势 摘要:本文是依据笔者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关于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涉及高了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定稿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十一五”期间是继整车高速发展后零部件快速发展的高峰期。整车产量的上升,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不断增长的中国零部件海外市场等因素都给我国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