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时间:2019-05-15 13:4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篇: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2004年7月5日江苏省水利厅苏水政〔2004〕19号文件印发)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厅行政许可的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和监督水行政管理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结合我厅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省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按照行政许可法设定和规定的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

第三条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能、便民的原则,减少环节、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四条 省水利厅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负责全厅行政许可申请的统一受理和行政许可决定的统一送达工作。

第五条 省水利厅统一实施行政许可,厅机关各处室不得以处室名义实施行政许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省水利厅不授权厅属单位实施行政许可。

没有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省水利厅不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

第六条 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已经取消的行政许可项目,省水利厅不以任何变通方式继续进行实施。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决定改变管理方式,将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移交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实施自律管理的,省水利厅积极创造条件,及时做好移交工作。

第七条 省水利厅依法将下列内容在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场所公示:

(一)行政许可项目名称及其法律依据;

(二)申请行政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

(三)依法应当提交的材料、文件和数量;

(四)申请书格式文本;

(五)办理行政许可的程序;

(六)办理行政许可事项的法定期限;

(七)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申请人要求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公示内容予以说明、解释的,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应当说明、解释,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第八条 省水利厅在江苏水利网站上设立行政许可专栏,公布第七条规定的公示内容,提供行政许可申请书格式文本供公众下载,同时设立行政许可受理电子信箱。

省水利厅通过报刊、便民手册、电子触摸屏等形式公布需要公示的内容,供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

第九条 除法律、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明确规定应当到省水利厅办公场所提出行政许可申请的外,申请人可以通过信函、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

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行政许可申请。

第十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收到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认为申请事项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省水利厅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权行政机关申请;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

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第十一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收到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书,属于省水利厅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行政许可申请的,应当出具加盖“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审查专用章”和注明日期的《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或者《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不受理通知书》。

第十二条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将接受的行政许可申请书及申请材料,及时告知省水利厅主办处室办理。主办处室收到申请书及申请材料后,应当在两个工作日内进行条件、形式审查;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提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按时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从受理申请材料之日起五日内)将补正通知书及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告知申请人。

第十三条 厅机关主办处室在审查行政许可时,根据法定条件和程序,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的,主办处室应当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核查;发现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

第十四条 行政许可申请材料齐全的,厅机关主办处室应当在十五天内审查完毕,提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初步意见,报厅领导审签。其中需要征求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相关主管部门意见的,主办处室应当在七日内征求完毕;需要厅机关有关处室会签的,有关处室应当在收到会签文一日内会签完毕;需要召开厅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的,应当在十五日审查期内完成。

厅机关有关处室自受理起在二十日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厅领导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通过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告知申请人。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行政许可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许可的书面决定。依法应当颁发行政许可证件的,省水利厅还应当将加盖“江苏省水利厅”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之日起十日内由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送达申请人。

行政许可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书面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依据,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向水利部或者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省水利厅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十六条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需要通过公开招标、拍卖等公平竞争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省水利厅应当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

省水利厅对依法应当采用招标、拍卖方式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而不采用招标、拍卖方式,或者违反招标、拍卖程序,损害申请人合法权益的,申请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 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省水利厅对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通过公告栏、电子触摸屏、报刊或者江苏水利网站等载体进行公开,便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查询和监督。

第十八条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者省水利厅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省水利厅应当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

对行政许可直接涉及申请人与他人之间重大利益关系的,省水利厅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前,应当告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在被告知听证权利之日起五日内提出听证申请的,省水利厅应当在二十日内组织听证。

省水利厅举行听证,由实施行政许可的主办处室依法组织,并根据听证笔录,拟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意见,报厅领导批准。

第十九条 行政许可决定实行统一送达制度。厅机关有关处室拟出的行政许可决定,经厅领导批准后,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由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按规定送达申请人,并在江苏水利网站上公示。

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告知申请人来领取或者通过邮寄方式送达行政许可决定书。

第二十条 对被许可人提出要求变更行政许可事项或者延续行政许可的有效期的申请,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受理后,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审查决定程序办理。

第二十一条 省水利厅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但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或者为了防汛、抗旱、抢险等公共利益的需要,厅有关处室可以提出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的意见,报厅领导批准后,并将变更、撤回理由及通知书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送达被许可人。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省水利厅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凡具有《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二款情形的,厅机关有关处室可以提出撤销已准予的行政许可,并报厅领导批准后,将行政许可撤销通知书送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统一送达。其中依照《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情形,撤销行政许可后,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依照前款规定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不予撤销。

凡具有《行政许可法》第七十条规定情形的,厅机关有关处室应当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并抄告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

第二十三条 省水利厅政策法规处具体负责对厅机关各处室和市、县水利(务)局设定、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厅机关有关处室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予以记录,由监督检查人员签字后归档,方便公众查阅。

第二十四条 厅机关有关处室和省水利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应当建立健全行政许可事项档案管理制度,在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监督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全部存档。

第二十五条 厅机关有关处室工作人员在办理行政许可和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不得妨碍被许可人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索取或者收受被许可人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二十六条 厅机关工作人员由于故意或者过失,在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检查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导致办理事项错误或者显失公正,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当追究其过错责任。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省水利厅建立违法实施行政许可投诉、举报制度。任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现厅机关工作人员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有权向省政府法制部门、监察机关以及省监察厅驻省水利厅监察室投诉、举报。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4年7月1起执行。

第二篇:苏水办(2003)1号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江苏省水利厅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

档案资料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抓好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资料(以下简称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确保项目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充分发挥其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维护、改建、扩建等工作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水利部、省档案局等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省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水利项目档案是指经过鉴定、整理、归档后的项目文件。是水利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有关单位必须将其纳入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部门,配备专人负责做好这项工作。

第三条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业主、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指导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编制项目竣工文件,整理项目文件。

第四条 在项目设计、施工及监理合同、协议中应设立专门条款,明确规定有关单位提交相应项目文件的套数、费用、时间,以及相应所承担的提交文件的管理、归档责任。

(一)设计合同。应明确提交建设管理单位项目档案的套数。凡由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应在设计合同中明确留作竣工图用的施工套数(包括必须套数和主管机关要求套数),以及因修改

设计需要增加新图的责任;凡由设计单位编制竣工图的,可单独签订竣工图编制合同。

(二)施工合同。应明确施工单位提交建设管理单位项目竣工档案的内容、套数、时间、质量要求和违约责任。

(三)监理合同。应明确监理单位对竣工文件审核和向建设单位提交监理档案的责任。

第五条 项目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和项目档案的移交应交应与项目的立项、建设和竣工验收同步进行。完整、准确、系统的项目档案是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条件。

第六条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根据本规定的要求,完成各自职责范围或合同规定的竣工文件的编制和项目文件整理、归档工作。

第七条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档案管理,同时也适用于各单位办公楼、宿舍楼等小型基本建设项目、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

第二章 项目档案的管理

第八条 各级水利基本建设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指导职责,共同抓好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工作。

第九条 水利项目档案工作的进程要与工程建设进程同步。基本建设项目从立项开始就应进行文件材料的收集、积累和整理

工作;签订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协议(合同)时,要对水利项目档案(包括竣工图)的质量、份数和移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检查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时,要同时检查水利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情况;进行单元与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和工程验收(包括单位工程验收和阶段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应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程度与整理质量,并在验收后,及时整理归档。整个项目的归档工作,应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完成(项目尾工的归档工作,应在尾工完成后的1个月内完成)。

第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工程)在各阶段工程质量评定和竣工时,水利项目档案(特别是竣工图)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不得通过鉴定验收;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项目档案归档任务和项目档案未通过专项验收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不得评为优质工程。

第十一条 水利项目档案的整理质量是衡量工程(项目)勘测、设计、研究、施工、监理等单位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有关单位在未完成归档工作(办理移交手续)前,建设单位不得返还其全部项目(工程)质量保证金。对于项目档案归档质量优良的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建设管理单位可予以适当的奖励。

第十二条 工程技术人员应将本职工作中形成的有关工程的各项文件材料按档案部门的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和立卷。各单位应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督促检查,将此内容纳入工作考核内容,未完成项目档案归档任务的,不算完成工作任务,更不

能申报有关奖励(项目)。工作调动前必须交清有关档案资料(对于可告一段落的项目,还应按要求完成有关材料的立卷归档工作),否则,不能办理调动手续。

第十三条 各有关单位(包括建设、管理、监理、施工、勘察、设计等单位和工程现场指挥机构,以不同)必须有一位负责人分管档案工作。建设管理单位要对水利工程档案负全责,其他有关单位也要各负其责。大、中型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和部省级的重点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初期就必须设立档案室,落实档案专职人员,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有关工程建设的全部档案资料,并对有关业务部门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进行指导;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在组建初期建立健全档案机构,配备专兼职档案人员,为接收工程档案资料创造条件。

第十四条 兴建国家和省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时,均应设计建设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符合要求的专用档案资料库房(具体标准可参见《档案包建筑设施规范》),并为档案保管与利用配置必要的装具和设备;其他水利基本建设项目,也应为档案工作解决所需的库房、装具和设备。其费用事分别列入工程总概算的管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类和生产准备费中。

第十五条 各有关单位要强化档案部门参加设备开箱工作,特别要做好引进技术、设备资料和图纸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与引进技术、设备有关的档案资料也应及时移交给档案资料部门统一管理,以确保有关文件材料的完整与安全。

第十六条 建立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登记制度,所有项目的建设单位应于开工6个月内按期向上级主管单位的档案部门和同级档案局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要按期向水利部办公厅报送。所有未验收的项目,每年12月30日前均需再次向有关单位报送《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情况登记表》。

第三章 项目文件的收集

第十七条 水利建设项目文件,指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纸质、胶片、磁介、光介等载体形式存在的全部文件,包括前期文件,竣工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等。

第十八条 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项目文件产生于基本建设全过程,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和管理应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和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应的检查、控制及考核措施。

第十九条 项目准备阶段形成的前期文件,以及设备、工艺和涉外文件,应由建设管理单位各承办机构负责收集、积累;勘察、设计单位负责勘察设计文件的收集、积累,并按规定向建设管理单位档案部门提交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文件。

第二十条 项目施工阶段形成的文件,凡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 5 —

并提交总包单位汇总;凡由建设管理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包单位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文件由监理文件由监理单位收集、积累。建设管理单位授权的项目监理单位应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的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情况,审核竣工验收中文件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并向建设管理单位提交其监理业务范围内经审核、签认后的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监理文件。

第二十一条 项目调试及试运行阶段形成的文件,由试运行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器材供应、财务管理单位应负责收集、积累承建项目器材供应及财务管理形成的文件。

第二十二条 收集范围。凡是反映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都应收集齐全,归入建设项目成套档案(详见附件2)

第二十三条 收集时间。各类文件应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或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凡是引进技术、设备文件必须首先由建设管理单位(或接收委托的承包单位)登记、归档,再行译校、复制和分发使用。

第二十四 条项目文件质量要求。

(一)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

(二)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不应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书写、绘制;

(三)复印打印文件及照片字迹、线条和影像的清晰及牢固

程度应符合设备标定质量;

(四)录音、录像文件应保证载体的有效性;

(五)电子文件应以光盘为长期储存介质。

第四章 项目文件的整理归档

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全部项目文件在归档前应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并按档案管理的要求,由文件形成单位(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等)进行整理。

第二十六条 项目文件整理要求。

(一)建设项目(工程)档案必须完整、准确、系统,并做到字迹清楚、图面整洁、装订整齐、签字手续完备,图片、照片等还要附以有关情况说明。

(二)建设项目各管理机构形成或收到的有关建设项目的前期文件、设备技术文件、竣工试运行(生产)及验收文件,应根据文件的性质、内容,分别按、项目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整理。

(三)勘察、设计单位形成的基础材料和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除外),应按项目或专业整理。

(四)施工技术文件应按单项工程的专业、阶段整理;检查验收记录、质量评定及监理文件按单位工程整理。

(五)设备、技术、工艺、专利及商检索赔文件就应由承办单位整理;现场使用的译文及安装、调试形成的非标准图、竣工图、设计变更、试运行及维护中形成的文件、工程事故处理文件

由施工单位整理。

第二十七条 竣工图是工程的实际反映,是水利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到图物相符。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施工记录、检测记录、交接验收记录和签证,整理好变更文件(单独立卷),按规定及时编制好竣工图。所有竣工图必须由施工在图标上方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的编制形式和深度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待:

(一)凡按施工图施工没有变动的,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在施工图空白处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二)一般性图纸变更的符合杠改或划改要求的变更,可在原图(新图)上修改,加盖并签署竣工图章;

(三)凡结构形式、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重大改变或图面变更面积超过35%的,应重新绘制竣工图。重绘图按原图编号,末尾加注“竣”字,或在新图图标内注明“竣工阶段”并签署竣工图章。

第二十八条 竣工图章的使用。

(一)竣工图章内容,尺寸如图所示:

(二)所有竣工图应由编制单位逐张加盖、签署竣工图章。竣工图章的内容填写齐全、清楚,不得代签。

(三)竣工图章盖在图内标题栏附近空白处。

(四)竣工图章使用不褪色红印泥。

第二十九条 项目文件的组卷要求。

(一)组卷要遵循项目文件的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特点,保持卷内文件的有机联系;分类科学,组卷合理;法律性文件手续齐备,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二)项目施工文件按单项工程或装置、阶段、结构、专业组卷;设备文件按专业、台件等组卷;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间或依据性、基础性、项目竣工验收文件组卷;设计变更文件、工程联系单、监理文件按文种组卷,原材料试验按单项工程组卷。

(三)案卷及卷内文件不重份,同一卷内有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该卷保管期限按最长的确定。

第三十条 卷内文件的排列。

(一)管理性文件按问题、时间或重要程度排列。

(二)施工文件按管理、依据、建筑、安装、检测实验记录、— 9 —

评定、验收排列。

(三)设备文件按依据性、开箱验收、随机图样、安装调试和运行维修等顺序排列。

(四)竣工图按专业、图号排列。

(五)卷内文件一般文字在前,图样在后;译文在前,原文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

第三十一条 案卷编目。

(一)案卷页号。卷内文件有书写内容的页面均应编写页号;页号编写位置:

1、单面书写文件在右上角;

2、双面书写文件,正面在右上角,背面在左上角;

3、图纸的页号编写在右上角,或标题栏外左上方;

4、成套图样或印刷成册文件,不必重新编写页号;

5、各卷之间不连续编页号。

(二)卷内目录。卷内目录由序号、文件编号、责任者、文件材料题名、日期、页号和备注等组成。

1、序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1起依次标注卷内文件的顺序,一个文件一个号;

2、文件编号,填写文件文号或图样的图号,或设备、项目代号;

3、责任者,填写文件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

4、文件材料题名,填写文件标题全称,文件标题过于简单或标题不规范的,可以自拟文件题名,外加“[ ]”;

5.日期,填写文件形成日期;

6、页号,填写每份文件首页上标注的页号,最后一份文件应填写起止页号。

(三)案卷封面和脊背。

1、案卷封面采用外封面,内容主要有:案卷题名、立卷单位,起止日期,保管期限、密级、档案号等;

2、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提示卷内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代字、代号、结构、阶段的代号和名称等;项目名称与批准的原立项、设计(包括代号)名称应相符;归档外文资料的题名及主要内容应译成中文。

3、立卷单位,填写文件组卷部门或项目负责部门; 4、起止日期,填写卷内文件形成的起止日期;

5、保管期限,依据(附件2)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 6、密级,应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 7、档案号,依据建设管理单位提供的项目档案分类号方案,填写档案的项目代号、分类号和案卷流水号;

8、案卷脊背,填写保管期限、档案号和案卷题名或关键词; 9、案卷封面及脊背的档案号暂用铅笔填写;移交后由接收单位统一正式填写。

(四)卷内备考表

1、卷内备考表要标明卷内文件的件数、页数,不同载体文件的数量。例如,文字材料50页,照片5张,附图1张;

2、说明组卷情况,如立卷人,检查人,立卷时间等;

3、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

4、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号,并应注明其载体形式。

第三十二条 案卷装订要求

(一)文字材料可采用整卷装订与单份文件装订两种形式,图纸可不装订。但同一项目采用形式应一致。

(二)案卷内不应有金属物。

(三)单份文件装订时,应在卷内文件首页上方加盖、填写档号章。档号章内容有:档号、序号,式样、尺寸如图所示:

(四)外文资料应保持原来的案卷及文件排列顺序、文号及装订形式。

第三十三条 卷皮、卷内表格规格及制成材料

(一)卷皮一般采用卷盒、卷夹两种。其外表规格为310×220毫米,厚度分别为10毫米、20毫米、30毫米、40毫米、50毫米,用牛皮纸双裱压制。

(二)案卷内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的尺寸为297×210毫米。

(三)卷盒和卷内表格字迹要清晰端正。

第三十四条 声像材料整理时应附文字说明,对事由、时间、地点、人物、作者等内容进行著录。

第三十五条 归档要求。

(一)建设管理单位各机构、各施工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在建设项目完成后整理、编目所形成的项目文件,按合同协议规定的要求提交建设管理单位管理机构归档。

(二)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特点,归档可以按阶段分期进行,也可以在单项(单位)工程完成后与竣工验收文件一并归档。

(三)归档文件必须完整、成套、系统。

1、必须和反映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2、必须真实记录和准确反映项目建设过程和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图物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

3、文件字迹材料及载体质量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四)参加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需要向其本单位归档的文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单独立卷归档。

(五)外文资料应将题名、卷内章节目录译成中文,与原文一起归档。

第三十六条 归档审查。

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文件收集、编制和整理后,应依次由竣

工文件的编制方、质监部门、监理部门对文件的完整、准确情况和案卷质量进行审查或三方联合会审;经建设管理单位确认并办理交接手续后连同审查记录全部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机构。

第五章 项目档案的整理与移交

第三十七条 项目档案的整理。建设单位负责进行或组织对全部归档项目档案的汇总整理。

(一)根据专业主管部门的建设项目档案分类编号规则以及项目实际情况,设计、制定统一的项目档案分类编号体系(大纲)。小型项目直接按项目、结构或专业分类;大中型项目按工程或专业分类,下设属类。

(二)依据项目档案分类编号大纲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统一的分类和编号。

(三)对全部项目档案进行清点、编目,并编制项目档案案卷目录及档案整理情况说明。

第三十八条 基建项目(工程)档案的移交应履行签字手续,并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总承包的,各分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分包范围内的档案资料,然后交总包单位汇总、整理,再统一向建设管理单位、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二)基本建设项目由建设管理单位分别向几单位发包的,各承包单位应负责收集、整理所包工程的档案资料,并由建设管

理单位汇总或由建设管理单位委托一个承包单位负责汇总、整理后,交建设管理单位,再向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三)实行监理制度的基本建设项目,由各有关单位按以上原则汇总、整理后交监理部门审查,经审查合格后的案卷,再向建设管理单位、主管机关和工程管理单位移交。

第三十九条 项目档案的移交要求。

(一)项目档案验收合格后建设管理单位按合同及规定的要求,在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输档案移交。分期实施的项目,应在每期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后办理档案移交。

(二)竣工验收后,凡在本省城市和乡镇规划区范围内的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在6个月内向所在城市的城市建设档案馆报送与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有关的项目档案。

(三)建设管理单位与工程管理单位及其他有关单位应办理项目档案移交手续,明确档案移交的内容、案卷数、图纸张数等,并有完备的清点签字等交接手续。

第六章 项目档案的验收

第四十条 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的验收(包括竣工初步验收,以下同),应在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委员会(或验收小组,以下同)的领导下,在工程(项目)验收前或同步进行。

第四十一条 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在组织水利基本建设项

目竣工验收时,要通知相应的档案管理部门作为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验收工作。部属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水利部或流域机构主持,省水利厅档案部门参加;省重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省档案局主持,省水利厅档案部门参加;省属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由省水利厅档案部门主持;地方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由有关市、县档案局主持,相应水利(水务)局的档案部门参加;小型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由项目建成后的产权单位的档案部门参加。

第四十二条 项目建设单位应在项目竣工验收(或竣工初步验收)前3个月向档案验收组织单位递交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并附《江苏省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一式两份,详见附件3)和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

第四十三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之前,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应组织项目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进行档案自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档案工作自检报告。自检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概况及项目档案管理概况;项目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项目档案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和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情况;竣工图编制情况及质量;项目档案安全保管情况;档案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发挥作用情况;项目档案的总体评价、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第四十四条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应达到以下标准:

(一)有运行良好的档案管理体制;

(二)文件材料形成程序规范、签署完备、制作质量良好;

(三)档案收集齐全完整;

(四)竣工图编制准确、清晰、规范;

(五)全部档案已进行系统整理,案卷质量、档案编目等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六)已运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档案数据库;

(七)具有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和档案保护设备;

(八)在项目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积极主动提供档案利用并取得一定效果。

第四十五条 基本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工作程序如下:

(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主持单位在接到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专项验收申请后15日内,与有关单位协商,确定专项验收时间地点及验收组成员单位;

(二)召开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

(三)有关单位按照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的要求和意见进行整改;

(四)在项目竣工验收会议上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向竣工验收委员会提出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

第四十六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会议的主要内容。

(一)验收组织单位有关人员主持验收会议,通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组成员名单;

(二)项目建设单位汇报项目建设概况和档案自检情况;

(三)察看档案库房及设施设备,抽查项目档案;

(四)验收组成员对项目档案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并形成档案专项验收意见;

(五)验收组向项目建设单位反馈验收意见。

第四十七条 对项目档案的专项验收,必须抽查一定比例的档案案卷。凡项目档案案卷数量超过2000卷的,抽查10%的档案;数量超过1000卷但不足2000卷的,抽查15%的案卷;数量在1000卷以下的,抽查30%的案卷。

第四十八条 项目档案专项验收意见应对项目档案管理体制等10个方面的情况做出评价并填入《江苏省基本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申报表》。

第四十九条 凡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验收组应要求项目建设管理单位限期于项目竣工验收前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并视整改情况安排复查。复查仍不合格的,项目档案专项验收不予通过。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规定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江苏省连云港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江苏省连云港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孙宗凤)

【摘 要】江苏省连云港市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针对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该市的特点,建设高效可靠、实用先进的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成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一家功能齐全的WWW网站.系统建设遵循“统筹兼顾、公专结合”的原则,从逻辑上把该综合数据库分为水政信息库、水资源信息库等类别.系统用一年三个月建设完成,用户边建设边受益,实现了水政水资源管理各类信息的网上查询,提高了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关键词】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WWW网站;连云港市 中图分类号:TV213.9-37(25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860(2002)09-0048-03 1 引 言

水政工作是水利工作的灵魂,水资源管理工作是水利工作的核心.虽然近年来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较快的发展,开发出了较为先进的防汛决策支持系统和水利工程设施自动监控系统等,但是在水政水资源信息的管理方面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大量数据仅靠纸面保存报表,靠手工整理和统计,执法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和书面资料,还未进入计算机,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虽然目前已开发出单机版的水政水资源信息系统,但由于局限在采用单机对数据文件进行处理,不能满足水政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信息应用的普及,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合理利用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变得更加迫切.因此,开发一个有足够覆盖面、传输速度较快、满足多种信息传输的基于WWW的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江苏省连云港市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设出发,研究探讨计算机技术在水政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2 水政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与原则

建设目标是针对水政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连云港市的特点,建设高效可靠、实用先进的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建成江苏省乃至全国第一家功能齐全的WWW网站.对水政水资源管理中重点监察项目、水事纠纷、边界矛盾、工程占用情况、执法队伍建设、水事案件统计信息、取水口、排污口、水质公报、水资源公报等进行查询和统计,为各级领导监督、协调水政水资源工作提供支持,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准确及时提供水政水资源信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系统建设遵循“统筹兼顾、公专结合”的原则,在满足近期需要的前提下,考虑长远的发展,保护原有的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设施;在实用先进的前提下,考虑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开放性;系统强调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做到界面清晰,接口标准统一,连接畅通,使系统既有完整性、又有灵活性;本着统一规划设计、分步实施、急用先办、边建设边受益的原则进行建设.建设目标是总结以往系统开发的经验,针对水政水资源管理的需要,以系统工程、信息工程、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开发技术为手段,完成WWW网站运行的网络建设,完成各类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维护,完成WWW网站运行的各类数据库建设,完成WWW网站的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3 信息种类及数据库设计

综合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撑层,系统所需要的公用数据都来自综合数据库管理源库.从逻辑上把综合数据库划分为水政信息库、水资源信息库等类别,从物理上把水政信息库和水资源信息库有机结合成一个水政水资源数据库.水政水资源数据库根据水政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设计,数据库的设计从宏观上分为水政信息和水资源信息.3.1 水政信息 3.1.1 重点监测项目

连云港市重点水利工程信息,主要包括河道信息、水库信息和海堤信息等.河道信息描述河道名称、所属县区、起点、讫点、河道长度、修建时间、整治时间、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等信息;水库信息描述水库名称、所属县区、水库类型、集水面积、修建时间、整治时间、管理范围、确权划界等信息;海堤信息描述海堤名称、海堤长度、保护面积、管理单位、确权划界等信息;工程占用证描述工程占用证证号、占用项目名称、占用地点、占用范围、占用目的、占用性质、占用面积、批准机关、发证机关、有效期限等.3.1.2 执法队伍建设

包括水政监察人员信息和水政监察队伍信息.水政监察人员信息包括水政监察人员的证号、姓名、所属监察队伍、工作单位、政治面貌、编制类型等信息;水政监察队伍信息包括队伍名称、所属上级单位、队伍级别、队伍性质、执法范围等信息.3.1.3 巡查情况

包括巡查单位、巡查日期、巡查人员、巡查地段、巡查内容等信息.3.1.4 水事案件

包括水事案件案由、当事人、办案人、立案日期、结案日期、处罚决定、主要案情(起因、经过、结果)、案件处理情况及执行情况等信息.3.2 水资源信息 3.2.1 水资源公报

包括公报概况、降水量、地表水评价、地下水评价、水资源总量、实际用水量、实际供水量、水质调查评价等信息.3.2.2 水资源规划

包括城市水资源规划、供水应急方案、水功能区域报告、市区供水水源规划、东部城区供水规划等信息.3.2.3 地下水管理

包括全市深层开采井资料、地下水动态监测等信息.水质监测简报包括水质简报、地下水水质简报、送清水工程水质简报、水源地水质简报等信息.3.2.4 取水许可管理

包括取水许可证管理、取水许可证年审、行政区计划用水下达、直属用水单位计划用水下达等信息.其中,取排水口巡查,包括取水口巡查、排水口巡查等信息;水资源报表,包括水资源年报、水资源季报等信息.查询程序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信息查询,如按年份排序的重要水政水资源事件查询.数据维护程序则能够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修改、增加、删除与校正.4 系统逻辑框架和主要技术 4.1 系统逻辑结构和体系结构 4.1.1 系统逻辑结构

连云港市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逻辑结构可分为3个层次:人机接口、应用层和信息支持层.系统逻辑结构见图1.4.1.2 系统体系结构

系统总体上基于Intranet技术的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4.2 功能模块具体实现 4.2.1 水行政管理

水行政管理采用ASP和DHTML技术,实现了与数据库的动态联接,为用户提供了图文并茂的动态可交互界面.重点监测项目采用ASP目录文件检索技术显示图片信息,另一方面以表格查询提供各水利工程的详细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排序功能.工程占用证以单条件、多条件表格查询形式提供了对备用信息查询;执法队伍建设以树形方式显示,采用ASP目录文件检索技术显示图片信息,巡查情况以单条件表格查询形式实现对信息的查询;水事矛盾纠纷拟图形形式标志重点水事纠纷,用超链接技术显示详细信息;水事案件统计以表格查询形式显示水事案件的登记和详细信息.图1 系统逻辑结构

图2 应用程序体系结构 4.2.2 水资源业务管理

水资源公报采用树形结构搭建框架.采用ASP和DHTML技术,实现了与数据库的动态联接显示降水量等.水资源规划采用超链接技术显示城市水资源规划等文本;地下水管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显示地下井的基础资料、实时信息和曲线信息;取水许可管理采用ASP和DHTML技术实现了与数据库的动态连接,实现对取水许可证管理的查询;取排水口巡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显示排污口的基础资料巡查信息和图片信息;水资源报表采用树形结构搭建框架,显示水资源年报等参考信息.4.2.3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采用树形结构搭建框架,应用法律知识搜索引擎,实现关键字或复合关键字对法律法规的搜索.4.2.4 水政水资源信息

水政水资源信息运用ASP和DHTML技术,主要采用ASP目录文件检索技术来实现信息发布和信息检索的查询.4.2.5 多媒体演示

运用流行的网上视频技术,采用ASP目录文件检索技术和HTML超链接技术实现rm格式文件的播放.4.3 WWW服务中的主要技术

WWW是服务水政水资源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时主要利用了FrontPage 2000、Photoshop 6.0、Visual InterDev 6.0、Visual Basic 6.0等工具.在功能上包括水行政管理、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水政水资源信息、多媒体演示五大模块和一个法律知识搜索引擎,主要以下几种采用技术.4.3.1 Active Server Pages(ASP)

通过ASP结合HTML网页、ASP指令和ActiveX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ASP所有的程序都将在服务器端执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HTML中的脚本程序.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浏览器.4.3.2 Dynamic HTML(动态HTML)

Microsoft lE5.0对DHTML的支持包括:动态内容、动态排版样式、动态定位、内建资料处理、内建多媒体支援.4.3.3 ActiveX Data Object(ADO)

利用ADO技术与ASP结合以建立提供数据资讯的网页内容,在网页面中执行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指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界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WEB服务器上的数据资料.4.3.4 法律知识搜索引擎 用户输入查询字符串,法律知识搜索引擎就能很快地找到符合此查询字符的信息.5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包括;(1)主页对水政水资源要闻、水政水资源工作图片进行动态维护;(2)法律法规栏对法规搜索、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静态维护;

(3)水资源管理栏对水文公报概况、水质简报、水资源报表进行动态维护;(4)水政水资源信息动态维护;(5)多媒体演示动态维护.6 应用结果

系统用一年三个月建设完成,用户边建设边受益.系统内容按照水政水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将大量的文字信息、相关知识放在网上供有关工作人员查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动态多途径的查询和显示,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将需要公布的通知、新闻、公报及时发布到网上,便于所有的工作人员及时得到信息,市、县两级水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局域网共享信息资源.法律法规的文本检索,使工作人员从翻阅大量的法律法规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为执法人员快速执法提供了有力支持.系统提供的报表及绘制曲线功能,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手工劳动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客户端不用安装任何软件,只将原先的文档资料转化为数据,统一存在数据库中,便于修改和维护,保证整理后的数据安全和一致.

第四篇:苏财综[2009]67号、 苏价工[2009]346号、苏水资[2009]66 号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2009年10月30日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水利厅苏财综[2009]67号、苏价工[2009]346号、苏水资[2009]66 号文件印发)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0号,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水利部《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综〔2008〕79号,以下简称《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本省范围内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

管理工作。

第三条 水资源费属于政府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四条 水资源费包括地表水水资源费、地下水(含矿泉水、地热水)水资源费以及对超计划取水加收的水资源费。

第五条 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工作实行省统一指导,层级监督、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财政、价格、水行政、审计等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省政府有关规定,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

第二章 征 收

第六条 除《条例》第四条规定不需要申领取水许可证的情形外,直接从江河、湖泊、水库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包括中央直属电厂)和个人,均应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条七条 水资源费实行计量征收、超计划累进加收制度,缴纳数额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确定。

第八条 水资源费由县级以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取水许可审批权限负责征收。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委托征收应当以书面形式授权。

跨行政区域取水的,由取水口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省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负责征收,行政区域之间的资金分配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与相关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协商确定。

下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资源费征收未到位的,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征收或者补征,征收或者补征的水资源费直接缴入省级财政,不再与下级财政分成。

第九条 免征、缓征、减征水资源费的对象由省人民政府确定,市、县(市、区)政府和部门一律不得免征、缓征、减征水资源费。自本实施办法实施之日起,市、县(市、区)政府和部门已出台的免征、缓征、减征水资源费的政策自行失效,停止执行。

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仅下列情形可免征、缓征或减征水资源费:

(一)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资源从事农业生产(限农业灌溉用水,不包括经营性用水),暂缓征收水资源费;

(二)乡镇供水中供农民生活用水部分,暂缓征收水资源费;

(三)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用水部分减半征收水资源费;

(四)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其他免征、缓征或减征水资源费的情况。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水资源费的,可以自收到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向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缓缴;发出缴纳通知单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缓缴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决定并通知申请人;期满未作决定的,视为同意。水资源费缓缴期限最长不得超过90日。

第十条 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并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水利部备案。

下列类型取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适当降低:

(一)有完全回灌措施的地下水水源热泵取水;

(二)疏干排水中的直接回用部分,不包括转供水。

下列类型取水,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当提高:

(一)宾馆(饭店)、洗浴(桑拿)、游泳池及洗车用水;

(二)饮料、纯净水(矿泉水)、啤酒等特种行业用水;

(三)经批准,在地下水禁采区取用深层地下水的特种行业用水或者在地下水超采区取用深层地下水。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降低或者提高水资源费征收的具体标准由省物价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公共供水水资源费,列入水价成本,统一纳入基本水价。水资源费调价后,公共供水水价尚未调价前,按省定标准价外征收;公共供水价格调整时,优先将水资源费标准一次调整到位。

公共供水及工业企业缴纳的水资源费计入生产经营成本;行政事业单位缴纳的水资源费在行政事业费中列支。

自来水水资源费不缴纳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

第十二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应优先采用先进的取水计量设施,提高取水计量精度,保证完好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除、损坏或者更换取水计量设施。

因取水单位和个人原因,未按规定安装取水计量设施或者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或者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其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计征水资源费,并按《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十三条 部分行业用水的水量核定和水资源费的计征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火力发电用水中的消耗水部分,按实际取水量核定;循环冷却用水(闭式)部分按实际取水量核定;贯流冷却用水(开式)按其取水量的1%核定。

(二)矿坑(基坑)排水、建筑施工用水,按实际取排水量核定。

(三)公共供水自来水厂应当在取水口安装计量设施;考虑公共供水的实际情况,水资源费暂按取水量扣除15%的漏损率计收,不得按售水量或供水量征收。

(四)临时应急调水,按照《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水资源费实行按月征收,每月5日前取水单位和个人向征收机关报送上月取水量(或发电量);每月15日前征收机关核定取水量,向取水单位和个人送达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和“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或“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取用水单位和个人自收到缴纳通知单之日起7日内缴入同级财政部门设立的水资源费收入收缴专户。该专户除缴库外只收不支。

因取水量较小需延长收费周期的,征收机关应一次确定后,书面通知取水单位和个人。

第十五条 取水单位和个人不按时报送取水量的,征收机关可以按抄表记录或者按取水设施最大取水能力核定取水量。收到本期水资源费缴纳通知单7个工作日内不缴纳也不申请缓缴水资源费的,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部分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并处应缴或者补缴水资源费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水资源费征收单位应向同级物价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征收水资源费;已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地方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江苏省水资源费专用收据”一式四联,由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主管部门购领。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填写“江苏省水资源费收据领用与缴验情况表”报省水利厅备案。

第三章 缴 库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水资源费收入收缴专户核算工作,及时准备向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资源费收入情况,于每月25日前,按规定的政府收入科目名称和代码,将财政专户所收水资源费及利息及时就地办理缴库手续。

第十八条 水资源费缴库按照省财政厅、人行南京分行《关于加强水资源费缴库工作的通知》(苏财库〔2008〕办理缴库手续时,“一般缴款书”中的收款单位栏填写“财政部门”,预算级次填写“共享”(省级),预算科目填写“1030202水资源费收入”,收款国库填写实际收纳库款的国库名称,并在缴款书中注明省、市县(市、区)的分成比例数额。

第十九条 省以下各级人民银行收到缴入的水资源费及利息时,按省30%、市、县(市、区)70%的比例,就地分别划入省级和市、县(市、区)级金库。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月编制水资源费征收统计报表,财政部门按季编制收缴入库资金报表,两部门按季核对帐目后,逐级报送省财政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二十条 水资源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年终结余部分,跨结转使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平调、截留或者挪作他用。

第二十一条 水资源费专项用于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管理,也可以用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范围包括:

(一)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分配及相关标准制定。

(二)取水许可的监督实施和水资源调度。水资源管理机构管理设施、设备购置;水资源费征收能力建设,包括取水计量设施补助与维护经费,征收环节有关的费用支出、执法成本等。

(三)江河湖库及水源地保护和管理。水源工程、水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资源保护措施,水功能区建设管理,水源地达标整治、水生态修复、湖泊保护与管理等。

(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水资源信息采集与发布,水资源公报、地下水监测月报、季报、年报、水源地水质旬报、水功能区水质通报等编制。水量水质监测和应急监测设备购置和设施建设。

(五)水资源节约、保护与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科研、新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

(六)节水型社会建设补助;节水示范项目和推广应用试点工程的拨款补助和贷款贴息;水平衡测试补助。

(七)水资源应急事件处置工作补助。

(八)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和奖励;水资源管理培训、科研与推广、科技交流与合作;水资源管理、表彰和奖励。

(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编制水资源费收支预算,并纳入部门预算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水资源费使用实行项目化管理,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规定用途编制专项支出计划报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按照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履行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职能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等需要,核定专项预算支出。资金管理按照财政专项资金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水资源费用于水资源开发涉及固定资产投资的,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统筹安排使用。用于工程建设类项目,要按项目化管理要求,编制实施方案,实施方案须经主管部门组织审查,项目完成后由水利、财政组织验收。用于科学研究或者规划类项目,研究方案或者规划大纲须经有关水利部门审查,研究成果应经过验收,并按合同进行管理。

第二十四条 省级水资源费收支纳入部门预算。

预算确定后,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根据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联合下达水资源费项目指南。各市、县财政、水行政主管部门于当年5月底前组织申报,6月底前省财政厅、省水利厅根据水资源管理工作重点,审核下达当年水资源费使用经费。

第二十五条 水资源费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213类“农林水事务”03款“水利”31项“水资源费支出”。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水行政、价格、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省级财政、水利、价格、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对各地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稽查,指导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及时纠正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中的违法行为。

上级财政、水利、价格、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水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监督检查。

各级财政、水利、审计部门应加强对水资源费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不按要求实施项目和使用资金的,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可暂停资金的拨付,并督促其整改。

第二十七条 违反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令第281号)、《江苏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南水北调基金按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国办发〔2004〕86号)和省政府《江苏省南水北调工程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苏政办发〔2006〕6号)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实施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省物价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予以解释。

第三十条 各地可根据本实施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省水利厅备案。第三十一条 本实施办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原《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农〔2005〕183号)自本实施办法执行之日起废止。

第五篇:江苏省教育厅文件苏教人 [2005] 27 号(范文)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人 [2005] 27 号

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5年全省高校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有关高校主管部门,各市教育局: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我厅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总体安排,拟定于2005年6月召开江苏省高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会议。为做好今年全省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省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总体要求

2005年全省高校教师及其他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优化教师队伍职务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上层次、上水平,更好地为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要严格按照国家、省有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政策规定和我厅《200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意见》(苏教人〔2002〕42号)规定开展评审工作。

二、有关政策性问题

(一)关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评聘问题

近三年来高校从海外引进的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可不受职称、资历及职称外语、计算机条件的限制,根据本人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海外高层次人才,一般是指在境外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

(二)关于升格为或合并到高校的原中专校教师职务转评问题

升格为或合并到高校的原中专校教师须在学校转制三年内同级转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三年内未同级转评的,可转评低一级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或转聘其他岗位。

(三)关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务评聘问题

担任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任务的教师应评聘高校教师职务。考虑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各分院的实际情况,作如下规定:

1.申报或同级转评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持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考虑到学院的实际情况,今年可暂不提供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但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2.已聘中专校教师职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须在三年内转评同级或申报高一级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三年内未能同级转评或晋升的,可转评低一级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或转聘其他岗位。

3.原中专校教师转评同级高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参照新的资格条件中“高职、高专副教授资格条件”的要求进行评审,主要考察其教育教学和专业实践方面的实绩与成果,1 可适当降低科研成果要求。其论文、成果不需送同行专家鉴定,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不作要求。

4.建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后评审取得中专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若同级转评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须严格按照有关资格条件要求进行评审,不享受建校前取得中专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同级转评政策。

5.晋升或转评高校教师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材料,须按照评审权限报相应评审委员会评审。

6.符合初聘条件的人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直接初聘相应高校教师职务。

(四)关于高级政工师、政工师问题

根据省职称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纳入全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统一管理的通知》(苏职称〔2004〕9号)和省委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资格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宣发〔2003〕1号)精神,我省高校专业技术人员不得申报高级政工师、政工师任职资格。已取得高级政工师、政工师任职资格的人员,必须根据现工作岗位,按照相应的资格条件要求,同级转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五)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基础理论要求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副高级、中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均须参加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取得的合格成绩在规定级别内长期有效。已取得思想政治教育或教育类硕士或博士学位,并在研究生期间学习过“基础理论课程考试”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基础理论课程可免考。

三、报送材料要求

(一)高校教师(含专职科研)、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按《2005年全省高校教师、实验技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研究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报送要求》准备。

(二)高校教师外其他系列高、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必须经学校审核推荐,方可进入评审程序。评审材料暂按省相关系列主管部门去年的要求准备,并与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并报送。若该系列主管部门今年要求有所调整,再补充有关材料。

(三)图书资料、档案、工程技术、幼教等高校教师外其他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按《2005年全省高校教师外其他系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报送要求》准备,并与高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一并报送。

(四)市属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申报人员名册和评审表经各市职称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各市教育局统一报送;省有关厅局所属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经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校报送。

(五)独立设置的民办高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直接报送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厅 二○○五年四月六日

下载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水政〔2004〕19号江苏省水利厅行政许可实施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