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时间:9.3 限时:45分钟
★课前预习案★
【考纲解读】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及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掌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3.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考情分析】
由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以图文材料为背景,侧重考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自主预习】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水资源
广义:①内的水量总体(1)概念狭义:陆地上的②
(2)较易利用的淡水资源:③________、淡水湖泊水和④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分布
(1)衡量指标:⑤________________。
各洲:⑥最多,⑦
最少全球(2)国家分布:⑧最多,其次是俄罗斯,我国 分布居世界第⑨位
(3)我国的分布
a.空间分布:⑩______多、⑪______少;⑫______多、⑬______少。
b.时间分配:⑭______降水多,较丰富;⑮______降水少,较贫乏。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影响经济活动
(1)数量:影响经济活动⑯______的大小。(2)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⑰______。
2.科学技术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1)科技落后时代:人类主要在⑱______和⑲______地区发展。
(2)科技发达的近现代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现状(1)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________。
(2)需水量增长速度远远超过________增长速度。
(3)生活和生产活动排放的废弃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导致________。
2.利用措施
(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________;________;开渠引水;________、人工增雨等。
(2)节流:加强________,提高公民______意识;重视改进________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____________。
【自我检测】A层
用普通水龙头,捧水方式洗脸,半分多钟,洗脸用水量为6千克左右,而用节水水龙头,同样方式、时间,平均用水量仅为1千克。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中体现了水资源合理利用方式中的()
A.开源B.节流C.净化D.淡化
2.下列生活方式中同上面类似的是()
A.用淘米的水来洗菜B.用淡化后的海水来做饭
C.采用大的淋浴喷头D.利用未经净化的工业废水来洗衣服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①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
②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
④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例1】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完成1~3题。
1.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
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D.水污染严重
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优先发展工业
探究点二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例2】读下图,完成4~5题。
4.该图显示的是()
A.城市地表径流利用系统
B.城市污水利用系统
C.城市雨水利用系统
D.城市地下水利用系统
5.图中右侧的深井,所发挥的作用是()
A.滴灌B.渗灌C.回灌地下水D.抽取地下水
【当堂检测】1-5A层6-10B层
以色列的国土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枣椰林、葡萄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是以色列实现这一奇迹的重要途径。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读1999~2005年深圳市用水构成变化趋势图,完成3~4题。
3.对深圳市用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居民生活用水比例最大、变动最小
②工业用水比例逐年增大
③公共用水比例先逐年增大,再逐年减小
④其他用水比例逐年减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近年来,深圳市出现了“水荒”,其主要原因是()
①降水季节不均②城市规模扩大③水体污染加剧④受赤潮影响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千岛湖为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面积为580平方千米。农夫山泉源出于千岛湖距南山3.5千米处深层,常年水温12℃,天然清纯,味道甘洌,水中富含钙、钠、镁、钾、偏硅酸等。“农夫山泉有点甜”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使“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享誉国内外。据此完成5~6题。
5.“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属于下列水资源中的()
A.淡水湖泊水B.浅层地下水C.河流水D.深层地下水
6.“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能够享誉国内外的原因是()
A.数量巨大,易开采B.开发利用历史悠久
C.质量高,饮用安全D.农夫山泉为天然水
★课后拓展案★ C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全球水告急!世纪之交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兵分两路分别就海水淡化和坎儿井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小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太阳能蒸发海水淡化的方案(如图),(1)请你说明其设计原理。能否举出类似的例子?
(2)海水淡化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小组
(3)该小组的同学们奔赴吐鲁番,对坎儿井的水源、最大水量出现的时间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最大水量在夏季;有人认为主要来自融雪,最大水量在春季;有人认为来自河流、湖泊水„„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4)探讨吐鲁番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专题六陆地水和海洋水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2解析:本题组利用生活中的新型生活用具,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和方式,节水水龙头将洗脸的用水量减少,起到了节水的目的,生活中也有类似的做法,如用淘米的水来洗菜,用节水马桶等。答案:1.B 2.A
3-4解析:第3题,水资源短缺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第4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答案:3.C 4B
例1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在四个国家中,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最少的,约占世界平均的1/4。澳大利亚由于人口少,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最大,约是美国的10倍。第2题,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原因是技术水平低,对水资源的浪费,循环利用率低,节水意识淡薄等。第3题,要建设节水型社会,降低每万元GDP耗水量,必须加大技术改造,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从而提高水的利用率,这才是主要措施。答案:1.B 2B 3C
例2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图中示意的是大气降水经过雨落管、道路雨水口等进入地下,经过一系列净化,进入人工湖或用于人们的生活中,应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图中右侧深井可以使雨水进入地下含水层,具有回灌地下水的作用。
答案:4.C 5.C
当堂检测答案:1.B 2.D
3-4解析:第3题,结论可直接从图中读出。第4题,深圳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降水多,水资源丰富,近年来的“水荒”与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和水污染加剧有关;南部沿海地区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赤潮发生在沿海海域。答案:3.A 4.B
5-6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农夫山泉属深层地下水,水中富含钙、钠、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天然清纯,水质好,因而能够享誉国内外。答案:5.D 6.C
课后案
解析:第(1)题,认真读图,注意细节,描述过程:海水受热蒸发―→遇冷凝结―→水滴―→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和这种现象比较接近。第(2)题,比较灵活,围绕水资源分析即可。第(3)题,本区大部分位于内流区,多内流河,结合内流河的水源补给与水文特征去分析。第(4)题,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结合区域实际,判定措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答案:(1)玻璃对太阳辐射来说是透明的,但它对海面具有保温作用;海水受热蒸发(淡化)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凝结的水滴增大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降落到水槽内形成淡水。农业生产中的塑料大棚。
(2)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海水淡化可以解决人类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淡水危机,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水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最大水量出
现在气温最高、冰雪融水最多的夏季。
(4)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第二篇: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运用图表说明我国和世界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说明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了解水资源面临的问题和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难点: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水,水作为资源来说,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有的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重大课题,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然后再来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如何理解水资源?目前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图片。
(一)水资源
水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水资源包括水圈内的水量总体。从狭义的角度来说,水资源指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体重量的十万分之七,数量极其有限。
课件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水资源的丰歉以什么指标来衡量?
(二)水资源的衡量指标
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衡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这样的特点会带来什么影响?
(三)水资源的分布 1.各大洲分布
从六大洲径流量、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可以看出,世界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六大洲中径流量最大的,也即水资源最丰富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水资源最少的是大洋洲。
2.国家分布
从国家来看,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的是巴西,其次是俄罗斯,我国居世界第六位。世界水资源为什么分布不均?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造成了世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由于水资源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各个国家的技术条件有差异,经济水平和社会条件也不同,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某些地区的水资源非常短缺。
再来看一下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 课件展示中国降水量分布图。3.中国水资源分布特点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存在怎样的差异?这对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有何影响?
我国降水量的分布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所以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又有怎样的特点呢?为什么?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表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的缘故。
承转:展示图片──水是生命的源泉和水是文明的摇篮,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它的数量和质量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后,同时课件展示一组图片,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概述其中的主要观点。
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同学们读完课文和图后,能否提炼出这五个自然段中关于“水资源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一)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二)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三)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课本的三幅图片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建造水渠利用地表水进行灌溉到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再到20世纪50年代海水淡化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从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三幅图片资料主要用来说明科技进步是如何促进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从而拓展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的。
科技进步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能更加充分合理,以色列就是一个成功范例。课件展示图片──以色列。
问题1:以色列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它的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吗?
以色列地处西亚,地中海沿岸有少量的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则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旱少雨,这样的自然环境不适合发展农业。
问题2:以色列是如何把水资源由“少”变“多”?
以色列通过“开源”和“节流”,使水资源由“少”变“多”。“开源”是海水淡化;“节流”是采用先进的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问题3: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加大资金投入和科学研究,运用科学技术可以适度地改造自然地理环境,发展科技是人类解决资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课件展示漫画──所剩无几和哄抢水资源。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过度利用和污染等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案例分析一:“咸海的忧虑” ──为什么咸海面积缩小?
问题1:咸海的“忧虑”指的是什么?造成“忧虑”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引导:从自然原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入手。
答案: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咸海的面积缩小。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主要是因为人类无节制的灌溉,特别是从咸海的两大入湖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导致咸海水量大减,湖面面积不断减小。
教师总结:看大高加索山脉这幅图,从咸海的地理位置来看,它位于内陆地区,锡尔河和阿姆河都属于内流河,再加上周围地形的阻挡,很难得到来自海洋的水汽,使得该地区未参与海陆间水循环,导致该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比较干旱,这是自然原因。为了提高生活水平,需要扩大耕地面积,但是天然降水无法解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条件,因此就必须引河流水灌溉,从而导致湖水大量减少。
问题2:咸海面积的不断缩小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从湿地的生态功能方面回答。
答案:咸海面积不断缩小,使该地区大量动物物种灭绝,位于咸海湖滨的城镇出现饮水短缺问题,传统的渔业衰落导致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丧失调节气候的功能,湖区生态环境恶化,如盐碱化、荒漠化等。
教师总结:从咸海的变迁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中的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种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从图3.14咸海的变迁中,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年份的增加,时间的推移,咸海的面积正在逐年减少,而且速度很快,这幅图很明显的向我们展示出了咸海缺水这一严峻问题。其实,不只咸海,如洞庭湖曾经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而现在已经排行靠后,这充分说明了世界各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那么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水资源危机的原因
1.自然原因:可利用淡水储量有限、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气候反常等。
2.人为原因: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多;浪费严重──数量减少;污染严重──质量下降。
案例分析二:“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
教师引导:以色列如何从开源(海水淡化)、节流(灌溉技术)两方面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
(二)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1.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 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供公民节水意识;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三)问题探究: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 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2)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3)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4)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2.解决措施:
(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2)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3)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改进灌溉技术,如实行管道输水、喷灌、滴灌
本节小结:
“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这句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广告语,大家都听说过,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做到节约每一滴水,真正做到用水“斤斤计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篇: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以及通常衡量水资源的标准;学会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2、通过实例,了解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人水矛盾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在人口持续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产生的影响;通过实例,认识人类活动怎样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合理利用水资源。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阅读地理课本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对地图和图表的综合分析,引导学生运用过去所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探究和讨论等方式获取新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节约用水,有意识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能参与问题的探讨和了解,在合作中学习、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法制教育目标】
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知道节约水资源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教学重点】
世界和中国水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因地制宜的可行性解决方案。激发学生树立起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从全局出发理解水资源缺乏,从身边的实际出发感知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危机感。帮助学生树立淡水资源的危机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做节水、护水的模范。
【教学准备】
有关水资源短缺的一些图片,课堂习题和讨论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很高兴与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之旅!请大家先来看一个材料:播放中央电视台记者2010年初赴云南调查采访春旱状况的视频短片。
请同学们谈一谈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
生:水资源短缺
教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共同探讨水资源的特点,认识水资源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板书课题: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新课学习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教师讲述: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居住的星球有液态水的存在。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61页上的第一自然段,并用笔划出你认为应该知道的知识,然后谈谈你对水资源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板书:
一、水资源及其分布
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回答:
(1)什么是水资源?
生:广义上的水资源是指水圈内的水体总量;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2)这些淡水资源是不是全部能为人类所利用呢?
生: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七。
教师小结过渡:可见,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比较有限,加上这些淡水资源并不能全部为人类所开发利用,所以,“水球”实际上严重缺水。那么这些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地方水资源的丰歉程度?
2、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1)请同学们接着看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课件展示)
①影响水资源数量的因素是径流量。(生:错,降水量和蒸发量)
②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降水总量。(生:错,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③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少、水循环不活跃、水资源贫乏。(生:对)
(2)读图3.10“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回答:
①从大洲看,那个大洲最多?那个大洲最少?为什么世界不同地区水资源不同? ②我国多年平均径流量为多少?在世界上位居第几?
(3)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①学生结合课本说一说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生: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②简要说明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承转:由于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很大。
板书: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活动设计:按学生在课堂上的座位,将其分成三组,各小组根据“水资源与人类社会”这一知识点明确学习任务,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1、学生分组学习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1)该知识点着重介绍两个方面:一是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经济活动影响,二是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之后还安排了一个阅读材料,介绍人类的生产方式与水资源的密切联系,为学习下一个知识点“合理利用水资源”作铺垫。
(2)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在各大产业中都有明确的体现。在农业方面、交通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想一想在当地这种影响是否有具体案例)
(3)课本第62页利用三张图片并配以文字材料,体现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小,体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大大拓展。
2、各小组请一名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小组的同学点评。
3、教师展示反映以色列农业景观的图片,请学生结合课本第63页材料“沙漠中的奇迹——以色列水资源的利用”,说一说以色列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做了哪些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
归纳小结:以色列在水资源的利用上结合本国国情,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发展节水农业,二是广开水源,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以此弥补水资源的不足。(教师简要介绍海水淡化的工作原理及流程)
教师承转:世界上缺少的国家越来越多,缺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尤其是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用水量增加和水资源污染导致一些地区严重缺少。因此,面对水资源危机,各个国家强烈意识到:只有科学用水、合理用水,才能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类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板书: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让一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2、案例分析:咸海的忧虑
学生阅读后分组讨论,找出咸海的忧虑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难度在哪里?并试着以“哭泣的咸海”为题,为咸海写一篇100字以内的自白,现场在班上交流。
3、学生根据案例中反映的现状,结合课本第66页文字,找出人们在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上采取的具体措施,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好的办法。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人们在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上采取的措施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开源节流”。在开源方面,世界各国有很多成功的典范;在节流方面,我国更是成绩斐然:
展示中国节水标志,请学生说说对这个标志的理解(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并把这个标志临摹在自己的课本上。
承转: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浪费和破坏水资源的现象,面对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除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为了加大对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国家还专门出台了水法,依法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予以处罚。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该法的有关内容:
课件展示:
教师点拨:节约用水非小事!收获的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品质,更是维护了法律的威严。
4、让学生谈谈还有哪些自然资源,应该如何去保护它们?
5、完成课本第65页活动1.教师出示坎儿井的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可作适当说明:坎儿井是勤劳智慧的西北人民在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中创造出来的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随着人口的增加,它在灌溉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取而代之是它的旅游功能,但它却在一段特定时期发挥了不同寻常的作用,是历史的见证。)
提问:你对解决干旱的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有何建议?
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点评。
三、课堂小结
由三个小组根据板书,总结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教师作最后陈述:水是一切生命物质的基础,通过学习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懂得了水资源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要合理利用水资源,做到开源和节流并举。现在,让我们走进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世界,结束今天的学习之旅!
课件播放背景音乐——《高山流水》。教师旁白:听着这美妙的音乐,请闭上眼睛想象: 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的依依;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
世上无知音,对月诉幽情。与月舞清影,千古一知音,高山流水中。
四、课外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句节水宣传用语,把这句话贴在学校的水池边和家里,向大家发出倡议,提醒大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结合课本第65页活动2,搜集资料谈谈你对这些观点的看法,下节课拿到班上交流。
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后反思
本节课虽然知识的难度较小,但在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要求较高,要达到课标的要求,仍然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努力。通过教学,教师有以下几点感悟: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深刻领会课标对教材的指导作用,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如果只注重教材,自己的思维往往会受到束缚,那就很难发散学生的思维力。本节教材的主题是水资源,而课标的要求是通过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理解自然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都需要加以保护,如果只为学习水资源而学习,那就低估了教材的作用。同时,对教材中最后设计的活动题也作了处理,把它作为课后的探究来完成,也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思想。
2、精心设计教学学法,充分凸显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由于本节内容比较简单,针对高一学生特点,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这种理念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并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辅助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体会学习的愉快。
3、下次再教时需要注意的几点:一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探讨时教师要作好指导,注意时间和课堂节奏的把握。即把课堂“放”给学生,又能及时收拢,力求张弛有度、活而不乱。二是掌握好提问的艺术。提什么问题、怎样问、学生回答的形式等都有充分酝酿。要求学生在别人发言时学会倾听,虚心学习。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对同学发言中的新意和亮点要充分肯定,及时表扬。三是板书要及时,充分利用板书保证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第四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稿)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稿
十堰二中 何敏
一、说教材
本节属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本章前两节介绍了“水环境”的特点,本节阐明人与水的相互关系,知识点较零碎,所以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梳理并发现问题,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对知识加以应用,从而解决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强化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并树立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分析世界、我国谁资源的现状,探讨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2、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
4、增强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读图,识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联系我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征,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出示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
2.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水资源危机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通过探究学习,培养探究精神。
3、培养全球和未来意识,增强对人地关系本质的再认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我国水资源的基本国情;水资源问题及对策分析。
难点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
四、说教法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问答式讲授法、合作学习法为主,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分析。
五、教学时间及教学媒体
1课时。自制多媒体课件
第五篇:家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家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约13.8×108km3,其中97%为海水。而占地球总水量2.53%的淡水中70%分布在南北两极及高山高原地带以冰川、冰帽状态存在,30%以地下水或土壤水形式存在,湖泊、沼泽水占0.29%,河水占0.01%,大气水占0.04%。人类真正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河水、淡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其量估计约3×106km3,占地球总水量的0.2%左右,为人类和生物生存的淡水是一种珍贵、极为有限的资源。
中国的河川众多,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河流有50 000多条,流域面积10 000 km2的河流约5 800多条,总径流量2 600 km3,外流河区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内河区域占35%。湖泊面积1km2以上的有2 800多个,湖泊面积为75 000 km2,占全国总面积的0.8%,全国湖泊储水总量为750 km3,其中淡水储量仅为28.7%。中国的淡水资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 800 km3,折合水深295mm,占全国降水量的45%,中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 000×108m3,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4位。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012m3/a(实际可利用量约8 000×108~98 500×108m3/a),但中国目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 300×108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 000×108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从人口、土地面积、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图1)。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简而言之就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由此可见,节约用水已经是迫在眉睫。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小组选择了家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个课题,希望能够制订出一些节水计划,并且在课余时间向同学、市民宣传节约用水。
洗澡节水
用喷头洗淋浴:(1)学会调节冷热水比例。(2)不要将喷头的水自始至终地开着,更不应敞开着。(3)尽可能先从头到脚淋湿一下,就全身涂肥皂搓洗,最后一次冲洗干净。不要单独洗头、洗上身、洗下身和脚。(4)洗澡要专心致志,抓紧时间,不要悠然自得,或边聊边洗。更不要在浴室里和好朋友大打水仗。要记住:时间就是水!(5)不要利用洗澡的机会“顺便”洗衣服、鞋子。在澡盆洗澡,要注意:放水不要满,1/3-¼盆足够用了。
厕所节水
(1)你如果觉得厕所的水箱过大,可以在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但须注意,砖头或可乐瓶放得不要妨碍水箱部件的运动。(2)水箱漏水总是最多,进水止水橡皮不严,灌水不止,水满以后就从溢流孔流走;出水口止水橡皮不严,就不停流走水,进水管不停地进水。(3)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可以一水多用,节约清水。(4)垃圾不论大小、粗细,都应从垃圾通道清除,而不要从厕所用水来冲。
解决马桶漏水小窍门
过去我家厕所的水桶常常漏水。我想了个简单又易行的办法,用了快一年了已基本上解决了漏水问题。水箱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把手连接皮碗用的铜丝经常卡住,使皮碗掉不下去,皮碗下不去就不能完全堵死漏水也,而导致漏水。可用塑料带搓成塑料细绳,把塑料绳穿过皮碗上的铁环,双起两头连在把手摇臂上即可。塑料绳既结实又不怕水泡,半年换一次。水箱漏水的用户不妨一试。
洗衣机怎样节约用水
洗衣机洗衣物,既省力又方便,但也有不足,就是用水要比用手工洗多五分之三。怎样尽量节约用水量呢?您不妨坚持三件以上的衣物用洗衣机洗,小的一二件的坚持手工洗,特别是要坚持先甩净泡沫后漂洗,这样漂洗两遍衣物也就干净了。这样做的结果,可节约用水三之一多。
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完全可以保证冲厕所需要的水量。(3)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去油又节水。(4)养鱼的水浇花,能促进花木生长。
洗餐具节水 家里洗餐具,最好先用纸把餐具上的油污擦去,再用热水洗一遍,最后才用较多的温水或冷水冲洗干净。
玩具是儿童的亲密伙伴。但是有的玩具(如喷水枪)需耗费水量,就不值得推荐,特别在水资源稀缺的地方,更不宜使用了。还有一些顽皮的青少年,在自来水的龙头下边互相用水大打水仗,水花四溅,十分开心,不知不觉之间,干净的地面弄湿了,过往的行人被吓得躲躲闪闪,大量的水也浪费了。多不好!
北方的冬季,水管容易冻裂,造成严重漏水,应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查。比如,(1)雨季洪水冲刷掉的覆盖沙土,冬季之前要补填上,以防土层过浅冻害水管。(2)屋外的水龙头和水管要安装防冻设备(防冻栓、防冻木箱等)。(3)屋内有结冰的地方,也应当裹破麻袋片、缠绕草绳。(4)有水管的屋子要糊好门缝、窗户缝,注意屋内保温。(5)一旦水管冻结了,不要用火烤或开水烫(那样会使水管、水龙头因突然膨胀受到损害),应当用热毛巾裹住水龙头帮助化冻。
当然,我们也有一个节水装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只能提出这一种设想,没办法制作。
说出来听听也无伤大雅,我们设想这个装置覆盖在屋顶,下雨时可以把水引入自家的马桶,用来充厕所。并且在管道中安装一些过滤装置和一个计时器,超过三天的水会自动引入下水道。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能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