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创新气象社会管理的四点思考--1
关于创新气象社会管理的四点思考
近些年来,全国气象部门对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仍然是需要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的重大问题。对此,有以下四点思考。
第一,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是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社会公众应该享有的最低范围的公共服务产品,让公众普遍享受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是落实国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还不够广泛,特别是居住在一些偏远山区、湖区、库区群众,难以及时收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在一些城市对流动人口和贫困居民也存在覆盖面不广的问题。要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就必须解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城乡无差别的全民覆盖和及时覆盖,但如果没有广播、电视、通信和其他各社会传播资源的广泛参与,没有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就不可能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这已不是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本身能解决的问题。这必须通过创新气象社会管理,以法律法规、规划、标准等多种形式,发挥政府组织功能,让各级政府部门、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都能承担相应责任和任务,以充分利用社会 1
资源,才可能推进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实现。目前,尽管国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已经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协助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但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气象社会管理,这些法规、规定就难以落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也不可能实现。
第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是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转变管理方式是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就是最重要的着力点。
长期以来,基层气象部门存在对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社会管理意识不强,重内部责任、轻社会责任,重业务管理、轻职能发挥,重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提供、轻气象服务社会管理等现象。受这些思想的影响,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很难走出新路子,一些地方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始终走不出重规模而轻集约的套路。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其义就是在不增加更多新要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更广泛的覆盖和更及时的传播。就是在气象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通过政府的有效组织,广泛集约社会资源,以大大节约实现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的社会成本。
第三,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是避免和降低气象灾害损失的最有效途径。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危害大,特别是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
安全。近二十年来,因气象直接或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口死亡,每年都在千人以上,有的年份则达数千人。气象防灾减灾始终是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点。
目前,突发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递不及时、人口覆盖面不广仍然是气象防灾减灾中最薄弱的问题。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就是要通过最有效的社会管理形式和途径,在法律法规保障下,在最短时间内,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在第一时间传递到可能遭受灾害地区的所有群众,让群众在第一时间实现自防自救,就可以大大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除此之外,通过创新气象社会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组织体系,加强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建设,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强化对灾害性天气警报发布和传播管理,组
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气候可行性论证,组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普查和隐患排查,将能更有效地避免和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第四,创新气象社会管理是推进基层气象事业改革的又一重大机遇。目前,县市基层气象机构面临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但基层气象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着较多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从事气象业务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人员显著偏少,素质偏低,而且在中西部台站人员老化和人才难留的情况尤为突出。根据国家要求,要把基本公
共气象服务产品及时覆盖到全国4万多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以及70多万个行政村,目前大多数县级气象机构具备的能力和条件,根本难以适应。因此,加强和创新气象社会管理应重在县市级气象机构。
根据国家公共服务改革的政策要求,目前需要重新审视县级基层气象机构的职能,新一轮的县级气象机构改革应当考虑一部分人员负责生产提供基本公共气象产品,包括承担基本观测业务任务;一部分人员从事气象社会管理,包括对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行政村气象信息员的组织与管理;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相应推进社会化管理。改革后的县级气象机构可以考虑参照公务员管理,或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管理,事业经费和人员经费足额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通过新一轮县级气象事业的重大改革,气象事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发挥将会更加突出,气象服务民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将会更加显著。
第二篇: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央政法委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之一。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深化改革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前提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发展。目前,社会建设是整个建设的“短板”,社会管理又是社会建设的“短板”。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程度深,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办好第16届亚洲运动会、广州2010年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个别员工跳楼等事件,就是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而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对此,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在调整中厘清思路,在完善中确立规则,努力实现社会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真正走出一条接轨国际惯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广东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政法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必须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当前,我省社会结构多元多变,社会管理环境从静态封闭走向动态开放,社会管理对象从“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社会管理领域从现实社会延至虚拟社会,“人(流动人口)、屋(出租屋)、车(机动车)、场(重点场所)、网(互联网)、会(社会组织)”等社会管理要素纷繁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而社会管理和治安防控的机制、制度、措施和手段还跟不上,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一些“顽症”还没有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深层次分析,许多社会不和谐因素,都与社会管理缺失相关;要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改善治安秩序,增强群众安全感,很多情况下也必须从改善社会管理入手。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畏难”、“过得去”、“怕担风险”等错误认识,牢固树立“与时俱进”、“迎难而上”意识,不断深化改革,赢取主动,破解社会管理难题。必须按照观念人性化、机制规范化、手段信息化的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使社会管理工作更好地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更加贴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探索服务型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负责、专群结合、社会参与的服务管理队伍,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探索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创新管理手段,着力打造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全覆盖管理信息平台,并逐步整合其它社会管理信息资源,探索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
二、夯实基层基础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
基层基础建设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政法机关执法司法能力的重要基础。首先,社会管理创新的难点在基层。底数不清、信息不灵、基础工作不扎实,基层力量
薄弱分散,体制机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基层基础建设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坚固可靠的基层基础,社会管理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源泉在基层。基层有第一手的鲜活信息,有第一线的实践经验,只有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鼓励基层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才能为社会管理创新带来不竭动力。再次,社会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基层。当前大量矛盾纠纷发生在基层,大量治安隐患滋生在基层,解决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的重点也在基层。因此,我们必须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发挥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一线平台作用。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维稳基础。只有改革基层体制机制,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才能筑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去年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以“强综治、创平安、促发展”为主题,在镇街一级整合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的资源力量,建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形成了矛盾综合化解、治安综合治理、社会综合管理的大综治大调解平台,凸显了1+1>2的良好效果,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信息基础。信息越全面、质量越高、时效性和共享性越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成效就越明显。我省公安机关通过建立规范高效的动态采集机制,强化“人、屋、车、场、网、会”等基础信息的采集,确保各项治安信息底数清、情况明。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群众基础。我省大力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行网上便民利民措施,广泛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依托“平安南粤网”推行“服务措施一网办”,近三年来共推出网上便民服务措施258项;开通“网络问政”平台和公安微博,深受群众欢迎。2009年广东公众安全感比2008年提升1.4个百分点,公众治安满意度比2008年提升0.5个百分点。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夯实组织基础。在领导精力上倾注基层,在人财物上充实基层,在工作导向上激励基层,切实把基层基础做实做好。
三、依托信息化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关键
当前,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物联网、泛在网、富互联网、语义网、“智慧地球”等,令新一轮技术变革蓄势待发,必将推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信息化与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相互交织,在多重意义上影响、改变、塑造着世界,社会呈现日益复杂的形态,单靠传统手段已难以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掌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至为关键的一环。中央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政法公安机关,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警务信息化战略,在维护稳定工作中做到信息灵敏,在打击犯罪工作中做到反应快速,在服务群众工作中做到便捷高效,不断提升警务效能。
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必须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政法公安机关构建信息化社会管理格局,必须从全局整体进行考虑,在规划布局上尽量做到全省乃至全国一盘棋。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在全省统一规划建设了“一平台三系统”(公安指挥中心平台,警务综合信息系统、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系统、政府各部门联网的信息资源系统)和“五个一网”(视频监管一网控、办案办公一网通、情报信息一网综、服务措施一网办、工作执法一网考),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二是必须立足实际、面向实战,做到“高效率、可持续”。社会管理的现实需求是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我省政法公安机关坚持围绕实战推进信息化建设,依靠警队力量搞研发,取得了一系列贴近
实战、服务基层民警的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打击犯罪“SIS”超级情报系统,服务群众的网上办证、网上缴费、出入境证件自助申请柜员机等技术设备,自动抽取民警工作数据进行量化考核排名的“三考合一”(工作绩效自动考、执法质量全程考和督察监察全面考)系统等,均大大提升了社会管理效能。三是必须实现信息的互联共享,发挥实战的最大效益。我省政法公安机关着力推行“大情报”平台建设和“网上作战”,打破各警种之间、上下级之间、公安机关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推进社会管理信息数据的跨部门、跨警种、跨地区共享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资源的整体规模效益,真正实现了信息主导警务的目标。
四、加强党的领导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这一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党委领导主要体现在把握好社会管理的大方向,支持政府依法行政、管理社会事务,引导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及时研究社会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推动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可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效地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团结和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科学、有序、高效地进行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把社会管理创新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措施,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治理工程,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政策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提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为“三运会”(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深圳大运会)创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的意见》、《关于切实推进公安“三项建设”(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维护广东平安稳定的意见》等等,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为加强组织领导,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政法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具体抓,深入研究解决推进中涉及的体制、机制、政策问题。政法部门之间、政法部门与其他社会管理职能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又协作配合、形成攻坚克难合力,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坚持改革创新,注重从法律、政策、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形成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法律、政策、体制、机制。坚持典型引路,加强检查考核,努力推动工作,提升水平。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深入研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努力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广东提供有力保障。
一要着力解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入学等困难,建立完善全省联网运行的综合信息平台。二要着力解决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问题,积极探索建立特殊人群常态化管控机制,形成政法综治部门、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教机制,切实把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帮教对象。三要着力解决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问题,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做到整治一块,巩固一块。四要着力解决社会组织管理问题,严格实行“谁主管、谁负责”,切实做到服务到位、管理有效。五要着力解决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
问题,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应急协调机制,充分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多种手段,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做到“网上能知、网下能控”。
一、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构建党委、政府主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依靠基层党政组织、行业管理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共同预防和化解矛盾的工作格局,高质量、高效率地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和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
二、切实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
按照“公平对待、优化服务、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社会城乡一体化管理范围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规划,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实现由部门管理为主向政府综合管理转变、由防范控制型管理向服务型管理转变、由简单粗放管理向规范文明管理转变,切实为流动人口提供市民化待遇、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真正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综治协调、部门配合、依托社区、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格局。
三、切实加强和创新特殊群体教育管控工作
以实现动态管控为目标,以分类帮教为手段,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涉毒人员、精神病患者、社会闲散人员、流浪“三无人员”(无固定职业、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来源)和重点青少年等“六类”特殊群体的教育管控。
五、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
切实把维稳集中整治与社会治安排查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特殊人群集中、基层组织软弱、非法宗教猖獗、治安隐患突出、社会建设滞后、社会管理薄弱以及案件多发高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经常性的动态摸排调查,按照“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分级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力量、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用三年时间使重点地区整治大见成效。
六、切实加强和创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工作
组织、民政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两新组织”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准确掌握全区“两新组织”的性质、行业、分布、组织和人员背景等基本情况。要积极推动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加强法制教育培训,加强对贯彻《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检查,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建立多渠道、多部门、多层次的网络化监管体系。
七、切实加强和创新虚拟社会综合管控工作
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统筹虚拟与现实两个社会、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完善虚拟社会防控体系,加大虚拟社会管理力度,加强虚拟社会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要加强虚拟社会监管队伍建设。要建立虚拟社会防控体系。要完善虚拟社会管理机制。
八、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有效措施,是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打击犯罪是维护稳定的重要手段,预防犯罪是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建立多破案是政绩、少发案更是政绩的工作导向,在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和各种犯罪活动严打高压的同时,把工作重点、力量配置、经费投入更多地转移到预防为主上来。
九、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
十、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信息化建设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必由之路。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尽快建成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要统一思想。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要深刻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好“发展是第一要务”和“稳定是第一责任”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做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推进、统筹发展,加快建设大平台、大项目,实现大发展、大平安、大和谐。
要明确任务。社会管理工作不仅要从手段、方法、机制、途径上求创新、求突破,也要明确管理的主要内容,突出抓好重点人群、社会组织、虚拟社会等三大领域的管理服务,将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与服务维权、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与作用发挥、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起来抓。
要注重结合。社会管理创新要突破,必须推进发展与管理相结合、民主与法治相结合、专治与群治相结合、打击与防范相结合。
要加强领导。探索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组织架构,做到“有人办事、有人管事”,并进一步延伸综治网络,把综治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创建平安新城。
第三篇:创新社会管理调查与思考
XXX村创新社会管理调查与思考
XX县XX镇XX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近年来,XX村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东风,积极创新基层民主管理模式,实现了由散乱向条理的华丽转型,并由此呈现了“村风文明、干群团结、管理民主、全民一心”的“西关现象”。
有
人管钱——民主理财聚人心
XX村有3个村民组XX口人,村民收入相对周边村来说较高。以往,因为财务公开不到位,村务支出由村干部说了算,村民知晓率低,经常产生误解和矛盾。
20XX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从财务入手,加强收支的监督和管理。随后,由全体村民公开投票选出了X名村民代表,组成了理财组。理财组成立后,凡是涉及村务支出的项目,必须经过理财组所有成员签字,再由村委主任签字后方可由会计支取,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果其中有一人不同意,则该笔费用村财务不予支取。该村还在每月25日的全体村民例会上为每户发放一份该村当月的《现金收支公开表》,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村里有大型工程建设时,首先由理财组召开碰头会,筛选出具有资质的工程队,然后再召开公开投标会,由村民代表、理财组、理事组、老年协会全程监督,遴选出质优价廉的工程队,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节流与开源并重,该村积极拓宽村级收入来源,使村民的分红收入节节攀升。2012年,该村人均分红已达到XXX元,远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思考一:民主理财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突破口。开支公开化,增加了村级管理的透明度,提高了群众对农村集体资产运行的满意度,促进了干群关系的和谐稳定,夯实了民主管理的基础。群众对干部由误解变为理解,由怀疑变为信任,大大增强了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有人管事——理事协会省人心
该村以每8户为一组,每组推举3名红白事负责人,组成了理事协会。谁家有红白事,由理事协会选取有资质的餐饮服务队,确定人员分工负责。协会出台了《红白理事章程》,规范了红白事操办的规模、人员安排、坐席要求等。于是,攀比现象减少了,办事成本降低了,矛盾纷争也减少了。章程中规定的“不发烟、限喝酒”一项,更是开启了该村移风易俗的先声。
理事协会还挑起了事务管理、为民调解的重担。在该村的四大市场摊位的管理中,理事协会从约束村民行为、规范商户经营入手,形成了一套管理和服务的机制,使客商留得住、做得好。该村还建立了“村民组—理事组—村委会”的三级村民矛盾调解机制,村民纠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该村连续五年无人到县、乡上访,维护了全村社会和谐稳定。在理事协会的倡导下,该村先后成立了老年太极拳队、秧歌队、健美操队。设置了村民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彻底改变了业余时间里男的打牌喝酒、女的谝闲话打麻将的旧俗。
思考二:理事协会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新生力量。“理事会”的健康运行,有利于村民节俭安全的操办红白事,形成了农村健康文明的办事风尚。而且,它还扮演了帮助村委会管理事务的“参谋”和“助手”角色,为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人解难——改善民生暖人心
该村还从改善民生的大局出发,组织老村干部和有威望的老年人组建了老年协会。老年协会成立后,对老年人各方面都给予了倾斜,在年终分红中,对老年人给予特殊照顾。并举办一年一届的重阳文化节,并在文化节中评选当年的模范孝星,并由村干部为孝星披红戴花、授予牌匾和奖金,而且每两年进行一次“回头看”,保证了尊老爱亲的氛围长期浓厚,彻底解决了农村养老难题。
该村对于资金困难的村民积极予以扶持,解决燃眉之急。村民赵海军个体经营中遇到了资金困难,村干部立即组织村理财组成员商议予以解决,最终赵海军顺利渡过难关。该村还用村级资金为村民代缴新农合、养老金等基本款项,设立道德模范专项奖金,家庭困难村民专门补助金,无地小孩土地补助款等,促进了村里社会风气的净化和整体公平,有效地解决了许多民生难题。
思考三:改善民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最终目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是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就要真抓实干,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构筑改善民生的工作载体,切实解决养老难、创业难等重大民生难题。()
第四篇:社会创新管理调查与思考
政府转型引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广东省惠州市转变政府职能与社会创新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中央党校第32期中青一班第二支部第二小组课题组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如何创新方法、率先突破,不少地方有不同的探索。广东省惠州市以促进政府转型为着力点,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全面谋划、扎实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一
惠州是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批23个试点单位之一。近年来,惠州市委、市政府以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的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目标、总任务,率先提出和实践“人本立市”战略,推动政府转型,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公共职能,打造服务政府。如何发挥政府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政府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治理型转变,打造服务政府,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引导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激活了市场主体,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一,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强化政府引导和服务功能。经济是民生的保障,而经济发展需要优质的大项目和相应的大环境。根据优越的港口条件,惠州市坚持“海油搞建设,惠州作保障”服务理念,为促进中海壳牌、中海油等大项目上马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全程提供配套服务。目前,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年炼油能力达1200万吨,年产乙烯100万吨,并形成炼化一体化、上中下游配套的石化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领先的石化产业基地。另外,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惠州形成了“两链条三基地”:平板显示产业链、LED产业链、全球最大移动通讯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汽车电子生产基地、广东省清洁能源基地,等等。这些产业效益普遍较好,对地方财力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097亿元。第二,以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推进政府管理变革,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惠州市通过连续四轮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削减了74.5%;组建市行政服务中心,55个办事单位进驻,对216
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集中办理,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出台《惠州市企业登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方案》,破解企业“注册难”;制定并实施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28条”,为企业减、免各种费用3.5亿元。第三,以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为重点,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近年来,惠州加大市级财政统筹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完善城乡功能配套;继续实施“双转移”战略,推动龙门、惠东产业转移园建设,并取得新成效;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和信息畅通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
人民福利优先,打造民生政府。如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政府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优先型转变,打造民生政府,是新世纪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围绕建设民生政府,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推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不断提高全市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幸福感和归属感。第一,率先提出“人本立市”发展战略,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2006年底,惠州市第九次党代会在全国率先提出“人本立市”战略,市十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人本立市”。惠州市还率先提出打造“民生财政”,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63.9%。第二,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围绕实现“户户有就业”,将项目建设与促进居民就业创富结合起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争创省“教育强市”;率先实现医保“三网合一”和全覆盖,全面实施“一村一站一医生一护士奖励一万元”,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每年投放2000多万元,对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对象实施免费婚检和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投资400多万元,开发建成全市联网的“儿童免费接种系统”,“健康惠州”建设成效明显。第三,全力促进富民共享,民生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惠州市围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建设和补贴156家“平价商店”,抑制周边商家物价,每年间接为百姓节约开支6000多万元;推进“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创新实施“双项目”(对贫困村建设脱贫项目,对贫困户开发致富项目)扶贫法,全市74个省级贫困村和1.23万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19:1缩小为
2.43:1。通过这些措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
创新社会管理,打造高效政府。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政府从包办社会的全能型向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有限型转变,打造法治政府,是近年来全国开展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正确处理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小政府、高效政府和大社会、善治社会,初步实现了从管制型向服务与管理并重型转变。第一,探索基层民主自治有效载体,不断拓展群众社团有序政治参与。扎实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完善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机制;率先探索网络问政,举办书记与网友见面会,开通书记微博,创新搭建了“惠民在线论坛”、党政领导信箱等网络问政载体,打造了网络问政“惠州样本”,被评为“中国互联网与社会管理创新城市”;创新基层民主政治实施形式,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四民主工作法”(民主提事、民主决事、民主理事、民主监事)、党员联系村务责任制、村(居)民议事规则等基层民主建设品牌。第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政府职能向社会转移。积极倡导和推动社会自治,凡是社会可以解决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交给社会;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性社会组织,推进政府向其购买服务;重视发挥社区作为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平台作用,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对每个城市社区每年补贴6万元工作经费。第三,发挥公安、信访、舆论和群众联合协同作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开展“东江亮剑”严打整治行动,在报纸开设“„两抢一盗‟警情天天报”专栏,社会保持安定有序,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加强制度防腐,打造廉洁政府。如何加强党和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从保密封闭型向公开透明型转变,打造廉洁政府,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年来惠州市围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倡导为民服务、干净干事,在打造廉洁政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第一,增强责任意识,完善约束机制。惠州市围绕提高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水平,着力完善机关干部“三服务” 的约束机制。坚持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在全市机关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机关效能建设年”、“狠抓工作落实年”等主题实践活动,成立“机关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提供服务。第二,扩大群众参与,推进公务公开。积极探索政府接受群众评议工作制度,连续10年开展“万众评公务”活动,率先开办“行风热线面对面”节目;以开展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为契机,扎实推进党务、政务公开;扎实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市政府组成部门从3
5个减少为32个;在全省率先完成公车改革,全市公车数量减少51.4%,公车经费开支总体水平下降22.3%,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第三,强化制度防腐,保持党风纯洁。围绕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制度”惩防腐败体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贪污腐败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2007—2011年,5年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184件,挽回经济损失1.6亿元。
二
总结惠州近年来以推进政府转型为抓手,扎实推进“科学发展惠民之州”建设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值得借鉴的经验:其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目标导向。惠州自2008年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以来,在全省率先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县(区)党政正职和部门正职目标责任考核;考核体系分为7大类约50个细化指标,不同职责定位对应不同指标要求,并根据形势发展进行动态调整;每年对照指标组织严格考核,达标则发给绿牌,否则给予黄牌警告,获得红牌者则追究相应责任。其二,始终坚持惠民利民的价值导向。惠州以建设“科学发展惠民之州”为总目标总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成果惠民利民,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深入实施“人本立市”战略,坚持“民共建、民共富、民共享、民共乐、民共治”,既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激发了群众积极参与,维护了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其三,始终坚持创新创业的改革导向。政府转型归根到底要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业。惠州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企业登记注册制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市场运行环境;通过实施全民创业五年行动纲要,出台扶持实体经济的优惠措施,设立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专项扶持资金,充分调动了群众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所有这些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群众活力、制度活力,营造了敢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良好氛围。
惠州的做法启示我们:推进政府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政府治理理念和功能定位,改变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状况,努力实现向提供服务、制定规则的公共服务、民生政府转变。其次要着力构建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使权力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依法依规运行;破除行政性垄断,消除权力寻租,放开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职能监督和社会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发展民主政治,保障群众在公共事务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转变。最后应该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社会转型、发展目的与发展路径、效率与公平等关系,充分认识到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认识到发展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路径是依靠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切不可本末倒置,舍本逐末;认识到不能片面追求效率,罔顾公平,否则会导致社会动荡,最终也会丧失效率。
第五篇:中医院管理需实现四点创新
中医院管理需实现四点创新
近年来,随着医改的稳步推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医院迎来了绝好的发展机遇。如何让中医院把握政策优势,抢抓发展先机,更好地服务于民?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管理体制,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其中,管理创新需做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氛围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及管理措施创新四点。
管理理念创新
对医院管理来说,管理是手段、服务是根本。管理对内旨在提高诊疗水平、规范诊疗行为、增强内部活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对外旨在优化诊疗程序、规范诊疗流程、优化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可以说,医院管理不是为管理而管理,而应为更好服务于患者而管理,为规范医疗行为而管理。应坚持以领导层为管理层服务、管理层为工作人员服务、后勤为临床一线服务、全员为患者服务的管理思想,以服务来实现管理的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知识为本相结合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活力和管理水平。
管理氛围创新
管理氛围是领导力、管理力得以渗透的前提和基础。绝大多数管理行为是以文化为媒介传达、渗透到被管理者内心的。为此,中医院需营造一种包容、谦让、竞争、积极向上的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和谐管理氛围。将服务式管理理念通过激励培训、执行力和团队建设培训,医务人员节假日团队活动、运动会、中医药文化娱乐活动等方式灌输于员工心中,人为地营造良好的医院管理氛围和环境,让全员参与管理,让医院政策得以落实,确保管理路径通畅。管理方式创新
据统计,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中医院院长为由中医临床过渡而来的专家型院长,虽具有高学历、高专业水平等优势,但战略思想、管理、法律、经济学、人文社会知识、经营策略及处理复杂管理问题经验相对缺乏;其管理技巧、指导与规范医院行为以及领导的指引作用优势不明显。
加之中层干部也是临床型专家,中层管理媒介作用多发挥不力,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医院的长足发展。为此,应强化医院管理职业培训,将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并强化中层干部的管理和执行力、科室管理技巧、医患沟通培训,充分发挥领导的导航作用和中层的管理媒介作用。改变传统管理模式,科学选举职工代表、医生代表、护理代表,充分发挥党、共青团、工会等组织的管理协调和模范作用。从而促进医务人员心系患者,确保服务式管理深入人心,让患者感受到服务式管理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管理措施创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是新形势下中医院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医院应科学合理制订绩效分配方案、考核方案、临床科室的质量控制体系及各项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有效激发运用中医药和医务人员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以利于中医特色专科优势的发挥和中医药文化氛围的营造。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一般管理者的规范化管理和领导层的灵活管理,既保证各项行为有章可循、执法必严;同时人性化管理,有效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中医药效能的发挥,确保各项政策和领导思维的有效落实。(刘斌 尹德发 杨建明 吴文超重庆市黔江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