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研究成果之心得体会11
学习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研究成果之心得体会
灵宝市气象局范学林
(2012年3月25日)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气象发展史上研究深入、联系广泛、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研究工作。共有4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0多个学科的39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项研究工作。可见,规模之大、层次之高、涉及的学科之多是其他领域难以与之比拟的。这项重大课题研究,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脉搏,客观地分析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清晰地描绘了气象事业的发展蓝图,为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战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战略研究始终坚持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需求,充分把握气象事业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天然联系,坚持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出发,提高气象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服务的水平;第二、充分体现了开放性和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精神。战略研究
邀请了经济、社会、科技、管理、资源、国情、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打破了部门、行业界限,开展了跨科学、跨领域、跨部门的深入研究,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凝聚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第三、研究内容突出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战略研究深入分析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加强了对国内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领域科技进展和业务发展的调查研究;第四、战略研究坚持边研究边应用。
二、学习战略研究有以下体会:
首先,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指导思想,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科学技术对气象事业发展始终起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实现发展战略,3号文件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和人才强业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气象事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其次,坚持学习是发展的基础.县局领导班子,要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思路精研细读战略成果。根据实际明确全局的进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落实措施。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贯彻“人才强局”战略,积极提高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几乎每个县局都有在职函授大专、专升本的职工,专业涉及、大气科学、计算机、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工程等,这就为创建气象文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我们可
以借学历教育为契机,对参加学历教育的职工根据所学专业和本单位气象事业发展状况制定详细的要求,努力提高气象科学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对专升本职工结合毕业论文提高论文写作技能和科研业务水平,提高职工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道德意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了良好的敬业精神和文化氛围,职工中就会产生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学习观念也会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树立将学习贯穿终生的理念。
再次,要抓住机遇,坚持走发展、科技创新的路子。作为县局,要结合本地的经济规划,将气象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实现气象服务从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转变,从而提高气象部门的地位和形象。抓住一切机遇,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实现科技强局的战略思想。第四、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一是提高了我们在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创造性应用战略研究成果的能力和自觉性;二是对它的核心内容有了更深入的领会,并且搞清楚了发展战略与3号文件之间的内在关系,搞清楚我们进一步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将这次学习与技术体制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认真地完成好各项工作,把我们自己的科学素质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三是对国务院3号文件的主要意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就是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浓缩和升华,是改革开放以来气象事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提炼和
总结,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缩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气象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起“三个应对、三个保障”作用。即应对气象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应对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五是实现了国家推进气象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气象工作为军事建设、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防灾减灾服务,为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测报预报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战略任务是:
1、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2、发挥综合保障作用;
3、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4、推进法制、体制、机制建设。
总之,战略研究提出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新理念,明确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和战略任务,凝炼了加强能力建设的重大工程,提出了向气象强国跨越的战略措施,对于促进中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
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实施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可替代作用,我认为当前在气象系统全面实施人才战略是当务之急,也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第二篇:富民气象事业发展概述
富民气象事业发展概述
1958年6月,富民气候服务站成立,站址在富民县永定镇玉龙村郊外乡村,四周空旷,无高大建筑物,基本在富民坝子中间。1963年8月,富民气候服务站更名为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并挂牌。1971年1月,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更名为云南省富民县气象站,原有名称不再使用。观测场位置曾几度迁移,现观测场位于北纬25°14′,东经102°30′,海拔高度1692.7米,区站号56772,此站址自1984年12月一直沿用至今。
1958年6月至1958年12月31日,由楚雄州气象局领导。1959年1月1日富民县划至昆明市管辖,台站名称更改为昆明市富民气候服务站,由昆明市气象中心站领导。1963年8月16日,体制收回省局,站名更改为云南省富民县气候服务站。1968年1月1日至10月20日,因文革**中断工作,12月,实行军管,武装部派驻李立信同志任指导员。1971年1月1日,站名更改为云南省富民县气象站。1977年,撤销军队兼管及其编制,归县农办管理。1980年12月18日,云南省气象局接收体制,由省局业务处领导。1984年3月5日,划归昆明市气象处领导。1990年5月12日,云南省政府云政发[1990]97号文件决定,更改全省、地、州、市、县气象部门名称,“统一改为局”。即“富民县气象站”更名为“富民县气象局”,业务服务中仍保留站的名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属正科局级建制,是县政府的一个职能局级单位。
1958年建站时仅有1人。1984年定编为6人。到2012年,现有在编职工6人,均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4人,见习生2人。
气象站新成立时,发展缓慢,办公生活环境艰苦简陋,业务和生活用房均在80平方的一幢老旧木楼中,地势低洼,与原来的地平有高达1.65米的高差,凹凸不平,雨天难以进入观测场,大门破烂不堪且无门卫值班室,单位车辆无停放地,排水管道陈旧、老化,友邻单位(富民县水务局)的排水又是经过我单位才能排放到主排水管道,遇到雨天,台站内部就会出现大范围积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气象事业带来了新生,针对气象工作“基础薄弱、战线太长、人才欠缺”的状况,贯彻省、市气象工作“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对外开放、局部超越、各具特色”的对策,及“以服务求生存、以服务求发展、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宗旨,富民县气象局于1988年建设了一栋360平方米的三层住宿楼,1998年拆除原小木楼,建设了一栋800平方米的四层住宿楼,其中一层用于办公,单位工作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2006年征地1123.0㎡,建成365.85平方米的专用办公楼,2008年,富民气象局回填土方1011.5 m3后再新建挡土墙145.8m进行加固,拆除原有的36.3m旧围墙须拆除后再新建围墙145.8m,又下大力气栽种花草和大树,现院内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错落有致,院内办公环境大为改善,职工队伍进一步稳定。
1958年建站时,观测设备均为前苏联时代的气象设备,气象设备简陋,气象工作单一。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设备也日趋现代化,气象工作也趋于多样化。1990年,富民气象局先后装备了“天气图传真”接收,甚高频无线电话,pc1500计算机等设备,选送人员培训,开始天气预报服务;1999年,开始行使防雷安全管理职能;2000年,开始对外发布月、季、年的短期气候预测产品;2009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2011年,在全县范围建设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各村委会及重点自然村安装农村预警信息平台,通过平台,发布乡镇天气预报和各村委会补充订正预报产品。接受专业毕业生分配等途径,使人员全部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改变了设备简陋,人员业务技术及政治素质低,服务质量差的状况。
近二十来,富民气象工作在昆明市气象局及富民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新农村建设、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一、地面观测系统自动化建设
建站初期,仅开展温度、湿度、气压、蒸发、风向风速、降水及日照观测,只进行气候资料收集整理,不开展预报服务工作。
建站初期,富民县邮电局为富民气象站架设了一对专用电话线路,用于气象观测发报及对外联系的通信工具,收听气象预报分析广播主要靠收音机来进行。自1958年建站以来至2006年,地面资料的获取全靠人工观测。2000年以前各类报文报表均依靠手工编制。
随着业务改革的深入,2000年1月1日起,使用AHDM软件及其升级版本编发报及制作报表; 2005年1月1日起,使用《OSSMO 2004》编发报及制作报表。2001年1月1日根据云南省气业发〔2000〕45号测报业务执行新修改的加密报电码,2004年1月1日启用新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5年至今先后购买了10多台电子计算机,并通过光纤将富民气象局办公室建成了局域网。2006年12月富民气象站建成了ZQZ-Ⅱ型自动气象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投入运行。2007年至2008年两年为人工与自动对比观测阶段,2009年自动站正式投入单轨运行。2012年1月1日起人工观测气压、温度、湿度、雨量自记仪器停用。2012年4月1日起,以正点地面气象数据维护代替天气加密报发报任务,使用业务软件《OSSMO 2004 4.0》。
二、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工程建设
(一)自动站建设
为科学合理防灾减灾,提高富民县县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按照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综合监测能力建设的相关要求,富民县气象局于2006年起开展区域自动站网建设。2006年12月,先后在散旦、款庄、罗免、赤就、东村、大营等乡镇安装六套温雨两要素自动气象站。到2008年全县乡镇自动站达9个。
我县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工程建设项目自2011年1月8日开工,至2012年建设6台六要素自动站,22台两要素自动站。项目力求完善富民县气象监测网络体系,为做好监测预报及保障服务提供重要保证,更为我县不同区域的各个乡镇提供了宝贵的气象资料。
(二)多普勒雷达资料接受终端建设
作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气象监测系统,多普勒天气雷达堪称高空气象探测“天眼”,具有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的探测能力,对提高预报服务能力,特别是短时临近预报服务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提高我局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多普勒雷达资料接受终端,为短时临近预报服务提供及时的资料保障。
(三)CMACast卫星气象数据接收应用系统建设
CMACast卫星气象数据播发系统主要用于为气象灾害预警、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高质量、高时效的第一手气象资料,广播内容包括常规资料、国内自定义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天气雷达资料、卫星资料等。
为大幅度增加我局获取气象资料种类和数量,提高数据获取时效性和可靠性,我局于2010年开始进行CMACast小站接收应用系统建设:2010年完成CMACast小站软硬件安装工作,2011年CMACast小站接收应用系统进入调试阶段,2012年该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三、气象预报
(一)预报技术
1958年初,富民气象站开始作补充天气预报,经过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富民县的天气预报工作,已经形成了以富民气候特点为背景,以天气学原理为基础,以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实况资料、气候资料为依据的天气图预报方法、数值预报方法、数理统计方法等多种综合预报方法,能够满足短时临近预报、乡镇精细化预报、短期、中期、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需要。
(二)预报平台
近年来,为保证及时获取各类资料和保障预报服务工作的需要,富民县气象局加速进行预报平台建设工作。
1.保证及时获取各类资料并进行分析利用,引进天气雷达接收软件、昆明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服务平台、昆明市气象局资料共享软件等。2.进一步满足预报需要,建设CMA Cast卫星小站实现对实况资料进行接收,该系统与2011年进行调试,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3.充分利用天气实况资料进行天气分析,引入Micaps系列软件,2011年开始使用Micaps3.0版本。
为优质、高效地提供各类天气预报服务,特别是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先后购买多台电子计算机,实现预报服务网络化。同时引入自动站监控管理软件、气象资料决策服务系统,大大提高气象资料查询和利用效率。2008年在全市率先启用云南移动“企信通”发布平台,2009年“富民资讯”农村气象预警系统覆盖全县行政村,2011年启动气象灾害预警电子显示屏建设三年规划,通过以上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设以及依托富民县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政务公开网络等媒体平台,经多次整合后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达到了针对气象灾害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针对领导决策提供专业决策服务,针对旱情、雨情等制作专题服务材料。进而更好得将“服务三农、助推发展”的服务承诺落到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来。
四、预报服务
根据政府决策、群众日常生活、旅游和重大户外活动的需要,开展多种气象专题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内容丰富。根据富民2009年以来连续干旱的情况,制作干旱专题服务材料,包括《旱情服务周报》、《森林防火服务周报》等材料;通过县、乡镇电话及传真和手机短信平台发布雨情信息、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等;为相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等级、应急气象保障预报、重大气象保障预报、地质灾害预警等特色预报;定期开展中、长期天气预报等。
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预报服务及时。春节、两会期间、五
一、杨梅节、中秋、国庆等节日和重要活动提供滚动式预报服务,提供气象出行参考。为重要活动提供多时段临近预报,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公众气象服务多种多样。与媒体合作,每天下午16时准时发布24小时天气预报;通过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向公众及时发布未来3小时短时临近预报、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信息等。建立互联网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每天07时和16时准时发布未来12小时、24小时天气预报,在为用户提供气象预报的同时,还根据天气气候状况提出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温馨提示,使短信用户倍感气象服务的实用性和亲切感。
(二)人工影响天气
2009年我县出现严重的旱灾,全县蓄水工作和后期森林防火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同年9月,我县即刻成立富民县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由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富民县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负责指挥和协调人影各项工作。首设增雨作业点于永定镇飞来寺,增雨效果较好,及时缓解了我县大部份乡(镇)的旱情,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得到了县领导充分肯定,受广大群众的好评。
富民县人影指挥部成立以来,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市人影办和县气象局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把防灾减灾放在工作的首位,增置作业炮架、炮车,开展作业人员培训,大力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县领导批示表扬。
为积极防范和最大程度减轻冰雹灾害对烤烟及其他农经作物造成的危害,我县在做好人工增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2011人工防雹工作。为使人工防雹工作早计划、早安排,充分发挥现有基础设施、防雹队伍及气象科技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努力从源头上防范冰雹灾害的发生。2011年8月1日起驻守石板沟及永定束刻,有效地防止了冰雹灾害的发生,并赢得石板沟村委会、束刻村委会及农民的高度评价。
(三)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
1、“农村信息广播平台”(“富民资讯”)建设
2008年10月,昆明市农村信息预警广播平台在富民县试点建设,至2009年2月底,全县所有村委会和重点部位共80台信息机安装结束并调试成功,进行试播。为整合资源,进一步加强农村舆论宣传和农村信息普及,经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升级为“富民资讯”,于3月28日正式开通。自开播以来,“富民资讯”被定位为以气象预警信息主要内容综合富民县委、县政府面向农村进行舆论宣传、政策发布的重要传播阵地,对农业农村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及时了解县委政府方针政策、工作动态及气象服务信息发挥积极作用,是老百姓及时掌握农事农资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供求信息的重要平台。
2、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
为全面推进城乡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均等化,加强灾害信息发布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信息化和城乡信息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更好地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根据《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昆政发〔2010〕98号)文件要求,富民县委、县政府决定建设公共信息服务电子显示屏项目。我县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分两个步骤三个阶段进行:2010年12月29日启动试点安装调试工作,截至2011年3月,富民县气象局在县委、政府、政协、永定街道办事处、涉农部门完成了35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子显示屏试点建设工作;在永定街道办事处试点成熟后,在全县其余五个镇44个村委会完成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同年12月,实现全县73个行政村电子显示屏全覆盖工作;2012年6月完成束刻村5个自然村、东元村5个自然村气象电子显示屏建设工作。
为规范使用电子显示屏,切实发挥其公共信息平台作用,准确、及时地发布各类信息,制定《电子显示屏气象服务管理办法》和《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信息发布流程》;成立电子显示屏运行维护小组,负责电子显示屏日常管理、维修、技术保障和开发等工作。
(四)依法行政
积极参与国家、地方气象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快推进气象法制化进程。气象行政审批事项进入县政府便民中心,实施富民县气象局《行政许可管理规定》、《行政审批事项规范细化标准》、《行政执法公开制度及行政执法内部管理制度》、《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范细化标准》。在县委政府对气象工作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强下,依法行政环境逐步优化,县级气象执法机构成立,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
2006年成立富民县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防雷减灾法律、政策法规,进行雷电防护的科学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雷电的科技研究成果,负责我县辖区内防雷装置检测以及防雷工程图纸审核、竣工验收,会同技术监督部门对进入本地的防雷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对重大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取得了云南省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和云南省气象局颁发的《防雷设施检测授权证》。
富民县防雷装置检测中心自成立以来,以“防雷减灾,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为原则,检测防雷装置万余套(次),督促整改不合格的防雷装置,为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促进生产、保障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风能资源开发与利用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风能太阳能对于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富民县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我县风能太阳能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富民县加快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重要意义。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富民县气象局将对全县的风能资源进行勘察、探测、评估,为县委政府合理规划,分阶段开发风能太阳能提供依据。
截止2012年6月,大风丫口风电场一期已正式投产,正在进行二期风资源探测;富民县马英山风电场进场道路即将完工;富民县百花山风电场正在进行基础环浇灌,二期探测正在进行;富民县大营后山、富民县东村乡老黑山风能已即将完成一年的风资源探测,准备进行风资源评估;老煤山、大营后山等地也于2012年4月启动风资源探测。富民县气象局将继续做好风资源收集监管工作以及在建风电场项目的施工气象保障工作。
五、党建文明
1、党建工作
1985年7月气象站谢树培同志入党,编入县农林局党总支,实现气象站党员从无到有的突破。1999年6月4日,经中共富民县直属机关批准,富民县气象局党支部成立,隶属于县农林局党总支。支部成立后,对党务工作保持高度重视: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现有支部共有党员6名,其中在职职工党员4名,占在职职工的67%;同时,向未入党的同志加强教育,积极吸收新鲜血液;为切实增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着力构建民主开放的党务工作新机制,2010年根据县委和农业局党总支相关要求,执行“富民县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富民县气象局《党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执行。2011年重新制作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党务公开栏,公开栏包括作为固定内容长期公开的栏目和作为常规性、阶段性、临时性、热点性、重点性等可随时更换内容的活动公开栏目。
2、气象廉政文化建设
2003年配备1名廉政监督员参与单位各项事宜的监督;2008年8月,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程序,选拔聘任了1名气象局纪检监察员,由局长、纪检监察员、局长助理成立三人决策小组,健全了纪检监察网络。2011年富民县气象局被云南省气象局评为省气象行业廉政文化示范点,全省气象行业纪检监察培训班及党风廉政表彰多次到富民县气象局参观交流。2012年调整三人决策小组,由局长、监察员、副局长组成三人决策小组,并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
3、精神文明建设
2005年富民县气象局首次创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成功,并于2008年续建成功,2012年被云南省气象局表彰为“2009-2011全省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此基础上,为加快精神文明创建步伐,于2012年申报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并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考核组申报工作现场检查验收。2012年6月4日由《昆明日报》第6版《昆明市推荐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小城镇和文明社区名单公示》进行公示。
六、富民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概述
富民县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本着“需求牵引、服务引领”“统筹集约、科学发展”、“科技支撑、人才强业”、“开放合作、资源共享”“服务民生,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五个基本原则,以“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发展目标,将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综合探测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基层气象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实施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和基层台站建设工程四个重点工程建设。
预计到2015年,基本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目标,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监测预报更加准确、灾害预警更加及时、气象服务更加主动、应急保障更加有力、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更加科学、气象应用更加广泛,基本满足富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气象整体实力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
第三篇: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加快气象文化建设 推进气象事业发展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映着一个群体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为群体行为提供导向和约束。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广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狭义上的气象文化,是指气象部门在长期的业务、服务、科研、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行为方式、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以及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其基本内容包括思想观念、部门环境、部门目标、部门精神、部门制度、部门形象、行业特色标识、部门美育以及部门的先进典型等等。大力加强新世纪、新时期的气象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四个一流”、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深入发展、加强气象部门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丹江口市气象局按照 “价值为引领、精神为凝聚、教育为基础、创新为推动、文化为支撑、人才为保障、环境为载体”的理念,结合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气象文化建设,增强了单位的 “软实力”,构建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有利的推动了事业的发展。
一、弘扬丹江气象人精神,大力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 长期以来,丹江气象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务实,2008年丹江局党组将“热爱气象事业,真诚奉献社会,服务优质高效,团结求实创新,文明诚实守信,共创一流水平”提练为丹江气象人精神,并在职工中广泛宣讲;同时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讲究诚信,讲究责任,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强化业务工作行为规范,杜绝伪造、涂改资料数据等现象。通过学习教育活动,在干部职工中自觉形成热爱气象事业、遵守社会道德、牢记服务宗旨、无私奉献敬业的良好氛围。
二、以实施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提高部门形象,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多年来,丹江局历届局领导班子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为创建原则,按照“以服务当地建设为中心,以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以打造特色文化为基础,以提高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根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创建思路,突出“行业、品牌、特色”,深入持久地开展具有现代气象品位的特色创建,凸现建设效果“四个明显”:职工素质明显提高,行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单位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树立良好的气象人形象,坚持“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以开展规范化服务为切入点,规范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用语,优化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内涵。定期进行科普宣传,使社会各界了解气象、关心气象、支持气象、应用气象。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单位干部和社会人士作为行风监督员,定期进行行风评议,搞好行业形象和行业特色标志建设,总结和树立先进典型,向全社会展示新世纪气象人的精神风貌。
自2001年起,丹江口市气象局连续五届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荣获“全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十堰市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丹江口市“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并在2010年丹江口市有58家单位参加的行风政风评议工作中名列第8名。
三、建设统一醒目的行业标识与良好气象文化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体活动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丹江口市气象局在局办公楼外安装了统一字体的“中国气象”和统一规格的气象行业徽标,按照统一要求制作行业规范(业务技术规范、气象服务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并镶嵌或印制在规定的位置。建成了“三室一场”,即职工文体活动室、老干部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职工体育运动场,为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每年开展一次职工乒乓比赛、象棋比赛,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虽然我局在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气象文化建设尚待进一下完善,精神文明创建有待进一步加强,建议省、市局对基层台站的气象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创建上加强指导,同时加大投入力度。
丹江口市气象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四日
第四篇: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60年来,中国气象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气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做好气象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大力加强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领域不断拓宽,手段不断改善,服务的总体效益显著提高。
1.建立了独具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
20世纪50年代气象部门由军队转建地方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设立了气象机构,逐步形成了适应我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在内的气象服务体系。进入新世纪,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地方政府把气象服务纳入地方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建立了国家、省两级决策气象服务专门机构和专职队伍,地市、县级气象服务明显加强,显著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和公众气象服务的能力,在政府组织开展的自然灾害防御、事故灾难救助、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社会安全事件应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安全、重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力的气象科技支撑与保障,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重大社会活动等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
·5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和应急气象服务
我国气象灾害严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是气象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服务效果的重要体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推进了公共气象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多部门参与的决策协调机制、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机制。建立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均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构,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气象应急信息平台和流动气象台,开展了气象灾害防御、森林火险、污染物及有毒气体扩散等应急气象服务。全国已形成由30多万人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信息员、协理员队伍,与农业、交通、教育等多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建立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基本适应需求的公众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系统。气象部门已成为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的前哨阵地。
3.气象为农业服务取得新进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大力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建成了农业气象试验站68个、农业气象观测站631个,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完善,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围绕农业生产种、管、收开展全程系列化服务,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制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与开发利用服务,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范围由主要针对粮、棉、油等种植业扩展到包括农、林、牧、渔等在内的大农业范畴。粮食产量预报准确率已达95%以上,为粮食生产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服务发展。农业气象实用技术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农经网等农村气象与经济信·5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息服务逐步发展,已成为气象防灾减灾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气象为农业服务,为推进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4.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效显著
从1958年气象部门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试验研究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以气象部门组织实施、地方投入为主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制,形成了以飞机和高炮、火箭等作业手段相结合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和指挥体系。截至2008年底,我国有30个省(区、市)的2044个县(包括兵团、农垦单位)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工增雨面积360万平方公里,防雹保护面积达44万平方公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领域已由单纯的农业抗旱拓展到农业防灾减灾、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防火灭火、应对污染突发事件,以及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人工消云减雨、机场消雾等领域,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气象服务手段改善,服务领域拓宽
20世纪50年代气象服务仅靠报纸、电话、广播和人工等有限手段传递气象信息,制约了气象服务信息的及时传送。到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和气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气象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服务范围大大扩展,气象服务信息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电子显示屏、声讯气象信息服务台、超高频警报器、掌上气象台等多种媒体迅速传播给亿万公众和广大用户,逐步突破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障碍。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晨练、出行、防晒、晾衣等几十项特殊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公众的欢迎。目前,电视天气预报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全国每天接受各类气象信息服务的公众超过10亿人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气象专业专项服务和各种气象科技服务的手段不断改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服务的领域已扩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交通、环保、水文、海洋、·5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旅游和卫生防疫等上百个行业,以及军事和尖端科学试验等领域,能源气象服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城市气象服务、重大工程气象服务、气候变化决策服务等新的服务正在逐步完善。
6.气象服务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60年来,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受到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在1954年8月长江流域百年一遇的区域性特大洪水,1963年8月海河流域严重暴雨洪涝,1987年5月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1991年6月江淮地区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2008年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气象灾害,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气象服务中,气象部门为夺取抗灾抢险的胜利、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气象部门为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以及新中国60周年大庆提供定点、定时、定量的精细化气象保障服务,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据统计,全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由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5000人左右,下降到本世纪以来每年2000人左右。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3%~6%下降到当前的1%~3%,气象工作的投入产出比达到1∶50。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气象预报预测水平不断提高
气象预报是否准确,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心。60年来,广大气象工作者积极探索并建立了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比较完善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体系,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高,预报内容不断丰富,预报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增强,为做好气象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天气预·5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
经过60年的发展,天气预报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气象部门采用计算机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数值预报模式的引进、研发和应用,形成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预报业务技术体制,基本实现了从人工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迈向人机交互的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由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全球集合预报系统、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模式、沙尘暴数值预报模式和污染物扩散传输模式等组成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中期预报可用时效已达6天。近几年,我国研发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陆面、海冰及海―陆―气耦合动力气候模式,正在逐步成为模拟和预估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数值预报产品的广泛应用,为各级气象台站预报预测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气象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通过从中央到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协作攻关,我国对区域性暴雨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发气象灾害的临近和短时预报正在形成业务能力,24小时、48小时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准确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稳步提高。
2.气候业务建设快速发展,短期气候预测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重要决策服务
经过十多年的重点建设,我国气候与短期气候预测业务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体系。完成了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建立了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中心、气候资料存储检索系统、气候开放实验室和大气化学实验室。第一代动力气候模式预测系统已投入业务使用,能够进行汛期、月、年际气候预测和三个月滚动的季气候预测业务。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国家气候
·5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计划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计划》,气候监测领域已从大气圈逐步拓展到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气候影响评价从农业拓展到水资源、能源、交通、生态、建筑、重大工程立项、人类健康等多个领域。国家气候中心已成为世界上14个能发布短期气候预测产品的机构之一,能够提供区域和全球月、季、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系统监测、诊断、预测和影响评估产品和气候变化的预估产品,为省级和区域气候预测业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组织防灾减灾、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3.气候变化研究和开发工作迈出重要步伐
中国气象局制定了《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行动计划》,加强了气象部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工作,组织编写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等,我国气候模式预估结果被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引用。积极参与IPCC有关气候变化工作,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并提供技术支持。强化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和决策服务,向党中央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建议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此外,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和模型研究、气候和生态相互作用研究以及古气候环境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和生态气象业务有了较大发展。积极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调查评估,为国家开展节能减排、开发新清洁能源提供依据,促进了气象工作全面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建立了比较现代化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观测工作是整个气象业务的基础。经过60年来气象部门不懈努力,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提高观测能力,基本建成了地基、空基和天基·5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服务和气象事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地面气象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建设迈上新台阶
随着各行各业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日益增长,气象部门大力推进台站网布局建设,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了台站观测业务能力。地面观测网中相继建成了143个基准气候站、68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588个一般气象站、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3个有人极地考察站和5个南极冰盖自动气象站,2400多个有人值守的各类气象台站基本完成自动化改造,各省(区、市)还建成了近26200个中小尺度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增加了沙尘暴、生态、大气成分等一批新的观测项目。观测项目、频次增加,资料的实时上传,明显提升了对中小尺度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高空气象探测站网已经形成。全国120个探空站中布设了91部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仪探空系统,大部分探空站实现电解水制氢,开展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试验,高空探测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布设了风廓线雷达业务网,建成了276个GPS水汽观测站,改变了我国高空探测手段单一的局面。开展了气候系统探空业务试验,启动了臭氧探空业务系统建设,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正在推进。全国已建成由400座测风塔组成的风能资源观测网,覆盖了西北、华北、东北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及具有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内陆地区。
2.气象卫星探测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经过30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气象卫星和卫星气象事业从无到有,自主研发,取得了重大进展,走在了世界前列。依靠自己的力量
·5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发展了我国静止和极轨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建成了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及北京、广州、乌鲁木齐、佳木斯、瑞典基里纳地面接收站组成的我国气象卫星监测网。从1988年到现在,我国已成功发射了5颗极轨和5颗静止气象卫星并投入业务运行,被世界气象组织列入全球对地综合观测卫星业务序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同时具有研制、发射、管理极轨和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之一。特别是FY-2号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气象卫星观测和产品的生成实现了业务化,成为气象预报预测的重要依据,明显提高了对自然灾害和环境的监测能力。
3.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监测网
气象雷达是监测灾害性天气的重要手段。我国从3厘米测雨雷达研制、组网起步,经过5厘米、10厘米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多个发展阶段,雷达探测性能不断改进提高,初步建成了全国天气雷达网。进入21世纪,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组织研制、生产、布设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至2008年底已有146部投入业务运行,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重点地区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网,显著增强了对突发性暴雨、台风和大江大河流域强降水等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同时也为开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天气应用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4.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扩展,专业气象观测迅速发展
气象探测领域进一步拓宽,新建了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开展了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并提供了服务产品。中国气象局成立了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了由30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组成的全国大气成分观测网,开展了气溶胶、黑碳、降水化学等项目的观测。完成了瓦里关等4个大气本底观象台(站)的建设和改造升级,具备了开展温室气体、反应性气体、气溶胶、降水化学等30多项要·5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素的观测能力,被列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体系。完成了沙尘暴监测网一期工程建设,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建成由325个雷电监测站组成的雷电监测网,实现了联网定位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由98个站组成的辐射观测网、由334个站组成的酸雨观测网和由100多个自动观测站组成的自动土壤水分实时监测网,开展了农业与生态气象观测及产品开发业务。大气边界层观测、高原观测、交通观测、海洋浮标站、移动观测站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卫星遥感监测已发布服务产品。
建立了功能较强的气象信息网络,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通信和技术保障是气象业务的神经和血脉。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经过气象工作者艰苦努力,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和技术保障体系的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实现了全国气象通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初步建立了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技术保障系统,为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1.建成了空地结合的全国气象信息网络,实现了气象业务网络化和计算机化
早期的气象通信从手抄(发)电报起步,经过莫尔斯、电传、传真,直到进入自动化通信多个发展阶段,极大地提高了气象信息传递时效和流量。目前,已建立了连接全国2300多个县(市)气象台站的卫星通信和地面宽带网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初步建成了与军队、水利、交通、海洋、航空、航天等部门联通的通信网络。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的区域通信枢纽。建成覆盖地市级以上的全国气象宽带主干网络,增强了国内气象通信网的数据传输能力和任意点到点的直接通信能力。建成了地市级以上卫星数据广播试验系统,实现了卫星探测分析产品以及FY-2C和
·5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FY-2D静止卫星数据和中国气象频道节目的实时广播。中央气象台与各省(区、市)气象台建立了电视天气会商系统,全国部分边远台站通过PES卫星通信站实现了资料实时上传,在西藏自治区的珠峰地区建立了数据收集平台(DCP)传输系统,首次实现了高寒地区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的实时观测和实时资料传输。
2.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推动了气象业务技术不断发展
20世纪80年代气象部门率先广泛应用微机技术和引进国外计算机,使气象通信处理和气候资料处理、存储、归档以及气象卫星资料处理实现了自动化。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天气预报制作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系统的建立为我国数值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气象部门国家级的计算能力每5年可增长1个数量级,2005年底 21.5万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投入业务应用,其计算能力比1978年提高了近2300万倍,比“九五”期间提高了近200倍,使气象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显著提高,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3.气象资料处理自动化,率先实现气象数据共享
气象资料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气象人员把收集、存储、保护好气象资料作为神圣的职责。60年来,气象部门举全国之力,完成了有史以来各类气象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编、存储、归档及开发应用,初步建成了由国家级和省级共享系统组成、覆盖全国的分布式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目前,整合部门内外13类气象资料,形成了136个长序列数据集产品,数据总量超过10TB,实现了气象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统一发布,提供了因特网的数据导航和访问服务。到2009年8月,注册用户达31618个;提供的各类气象资料数据服务总量已达390TB以上。气象部门积极开发气象卫星资源与高性能计算机资源,为推进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做出了贡献。
4.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6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过60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建立了与综合观测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相配套的,涵盖试验考核、运行监控、网络运行、维护维修、技术支持、计量检定、气象物资保障等内容的技术保障体系。逐步形成了物资保障、技术支持和计量检定实行国家、省两级业务,装备运行、维护、维修实行国家、省、台站三级业务,初步形成了气象专用设备维修以自身力量为主、社会力量为辅,通用设备维修以社会力量为主的新型保障体系,明显提高了技术保障的及时性、有效性。初步建成了气象全网运行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新一代天气雷达、高空探测、自动气象站等运行状态、观测质量的监控。全面清理了气象技术装备使用许可证,更新改造了国家级、省级的温度、气压、湿度、风速和降水计量检定系统,有效提高了技术保障能力。
初步构建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科研取得丰硕成果
气象科学技术在推进气象事业发展及气象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60年的发展,初步构建了国家、区域和省(区、市)三级气象科研体系,促进了气象研究与业务的结合,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推动了气象科技不断进步。
1.加快气象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就有与中国科学院、军队系统有关单位、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合作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科教兴气象”战略,完成了科研机构的改革,重新整合组建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八个专业研究所和省级研究所,联手国家、区域及省级气象业务单位,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构建起紧密结合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到2008年底,气象部门已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0多个和一批共建联建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工程中心,气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2.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60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大气科学和地球科学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研究,特别是对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及中期数值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大气探测、卫星气象、雷达气象等广泛开展研究,同时在青藏高原、季风、暴雨、台风、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等方面开展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气象科学试验,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候系统模式的研发取得进展,气候变化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参与国际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我国自主开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系统GRAPES,其基本试验应用系统已经建立,部分核心成果已具备了业务应用能力。覆盖全国范围的GRAPES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水平分辨率已达15千米,降雨预报TS评分逐年提高。1980—2008年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四等奖1项。
3.气象科技进步推动了气象业务的发展
气象科研面向业务需要,诸多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于气象业务发展。我国第一个业务运行的具有中分辨率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T42L9,是“七五” 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在中期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空白。“八五”期间启动的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建立了国家气象中心第二代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台风路径和区域性暴雨预报精度明显改进。研制的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和714天气雷达多普勒化改造,在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引进开发美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九五”期间通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月、季和年际尺度的业务动力气候模式系统和新一代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了5%以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卫星气象研究,建立了极轨、静止两个卫星系列的·6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地面应用系统和卫星气象业务。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MICAPS)和一些新型气象探测设备的研制也都投入业务运行。“十五”以来,“我国重大天气气候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有力地提高了我国南方暴雨的预警能力;“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水、土环境污染机理及调控研究”成果,已列为世界气象组织示范项目;“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创新研究”自主开发的我国新一代全球资料同化与中期数值预报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奥运气象保障技术研究”成果在北京奥运会的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工增雨防雹、卫星遥感、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控制技术等也在“边研究、边试验、边应用”中发挥了应用示范作用。
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体系,造就了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规模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专业结构得到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改善,造就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1.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成绩斐然
从新中国初期军委气象局在各大军区建立气象训练队开始,到建立南京气象学院、北京气象学院、成都气象学院三所高等院校及三所重点中等气象专业学校,以及21所省属中等气象专业学校和其他院校设立气象专业,构成了多层次、开放式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开展了大规模气象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改革开放后,气象部门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人力物力投入,提升了直属高校和直属中专学校的教学能力,逐步打破了影响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短缺瓶颈。截至2000年院校管理体制改革时,局属三所气象学院和三所气象中专学校共培养出博士生22人,硕士生572人,本科生10116人,专科生14476人,中专生16875人。他们被输送到
·6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全国各级气象部门,成为气象事业发展急需的骨干人才,也是当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气象队伍由新中国初期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人。2000年部属院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气象部门重新组建中国气象局气象培训中心及省气象局培训中心,承担了气象新业务、新技术培训和干部轮训任务;建立了全国气象远程网络培训系统,成为基层台站人员提高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从1979年到2008底的30年时间里,全国气象部门参加新业务、新技术培训19.4万人次,外语培训1.6万人次,实现了每5年轮训一次全国业务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目标。同时,气象部门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和企业共同参加重大业务项目的联合攻关制度,形成以重大项目带动人才培养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了访问进修和学术技术交流制度,推进了科研、开发和业务人才之间的合理流动,促进了气象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气象队伍整体素质逐步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气象部门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坚持推进干部“四化”,逐步建立起气象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323”人才工程,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开展大规模培训,气象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知识层次明显提高,博士、硕士毕业人数明显上升。截至2008年底,气象部门在职职工由1982年的60212人,减少到2008年的53265人;大学专科以上人员比例由17.5%上升到73.9%,博士生、硕士生分别为560人和2614人。气象部门有两院院士7名,教授或正研级研究人员393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整个队伍的11.1%,10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人才工程”,28人被确认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5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气象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培养、引进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专业结构得到逐步优化,形成了一支以大气科学为主体,电子、通信、遥感、农林、环境、生态、·6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经营、管理等多种专业有机融合的气象人才队伍。
3.领导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德才兼备和“四化”方针,着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和领导能力。20世纪70年代前,各级领导班子主要由革命老干部组成,但年龄偏大,不太熟悉气象业务。改革开放后,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2008年与1982年相比,司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7.5岁下降到50.3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9.9%提高到80.3%,处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由51.1岁下降到46.9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由15.9%提高到69.8%。多年来,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司局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一把手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中国气象局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水平。
4.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人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
长期以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和基层台站气象队伍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专业院校“委培”、“代培”、东部支援等措施,为西部输送了大量气象专业人员和业务骨干,稳定了队伍,提高了人员素质。目前,西部博士、硕士、本科、大专毕业的人数分别达职工总数的0.2%,3.0%,35.7%,33.7%;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到8.6%,43.0%,36.9%,与中部地区的比例相当,缩小了与东部的差距。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竞赛,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实施激励机制,调动了基层台站人员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积极性,使基层台站人才队伍的知识层次、专业结构和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08年底,基层台站
·6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63.74%,大气科学类比例和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在各层级中最高,分别为42.85%和79.97%。尤其是西部基层台站人才层次偏低、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状况趋于好转,为新时期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离退休干部工作成效显著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工作。1982年中央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后,中国气象局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相继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加强了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7月底,共有离退休职工29746人,其中离休干部1366人,退休干部职工28380人,占全国气象部门职工总数的近30%。广大离退休干部过去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离退休后继续发扬气象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气象事业发展发挥余热,在促进气象事业的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部门、和谐社会中做出了新的贡献。目前,气象部门离退休干部“两项待遇”得到落实,离退休干部活动中心(站、室)已有500多个,总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可容纳1.5万名老同志参加活动,成为老同志“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重要场所。
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气象部门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气象事业发展道路,不断推进包括领导管理体制在内的各项改革,调整事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使气象工作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建立了适应国情又符合气象工作规律的领导管理体制,为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20世纪80年代前,气象部门管理体制由中央的“条条”到地方的“块块”,几经变动,对气象事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行带来影响。在·66·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部门管理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实现了双重领导、以部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并探索建立了双重计划体制和相应的财务渠道。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适应了气象事业发展的客现需要,保证了气象部门各级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和干部的“四化”要求,既有利于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又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气象工作更加重视、更加支持。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气象工作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呈现出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调整事业结构,促进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气象事业结构调整也在不断向纵深推进。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专业、人才、队伍、投资四个结构调整,中期提出气象事业由基本业务系统、科技服务、综合经营三大块,到后期提出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系统、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三大部分,在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结构调整中,明确了气象事业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定位和相互关系,促进了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气象服务多样化的需求,拓展了气象服务领域。气象事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气象事业结构,分流了人员,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有力地推进了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业务技术体制,促进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展的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优化了气象业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升了业务服务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将基本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划分为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基本气象信息加工
·67·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分析预测系统和综合气象服务系统,使气象业务技术体制的内涵、分工及相互关系更加清晰,对推动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力争建立基本满足国家需求、功能先进、结构优化的新型业务技术体制。2007年以来提出建立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坚持从公共服务着眼、从预报预测着力、从综合观测着手,进一步提高业务服务的整体水平。一脉相承的四个阶段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业务分工、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标准。一个布局合理、协调发展、开放协作、逐级指导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4.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取得良好效益
自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有偿服务和综合经营以来,全国各地气象部门积极探索、艰苦创业,气象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社会和各有关行业带来显著效益,也为气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是气象事业的一项重要改革成果。近些年来,气象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已从最初的内容比较单一的专业气象服务,发展成为以气象影视服务、专业气象服务、防雷技术服务、气象信息电话服务、手机短信气象服务等多个支柱项目为主体的气象科技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元结构转变。气象科技服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弥补了气象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了气象部门的活力,改善了台站环境和职工生活,为稳定气象队伍、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5.推进人事、计财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与事业结构调整和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相适应,气象部门的干部人事制度、计划财务制度等各项改革,也按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文件,使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各个环节更加规范化、制·68·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度化,干部考核、监督工作得到加强。改革计划财务制度,成功实施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国家财政制度重大改革,建立了生财、聚财、理财、用财相结合的工作新思路,提高了各类资金的使用效益。据统计,2008年气象部门国家投入、地方投入和科技服务收入的总经费是1981年的近40倍,年均增长超过15%,增强了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协调发展能力,初步实现了气象部门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的优化配置。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基本形成,提升了中国气象对外影响力
气象部门率先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同时,气象部门还与国内有关部门、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和军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
1.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
1972年,中国回归世界气象组织,积极参加该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和科学计划。中国气象官员先后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主席、副秘书长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等重要职务。中国气象局局领导都当选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历届世界气象组织执行理事会成员。邹竞蒙局长连续担任世界气象组织副主席和两届主席。中国有众多专家在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气候学委员会(CCl)、大气科学委员会(CAS)、基本系统委员会(CBS)等担任重要工作,有130多位专家参加WMO各专业委员会的活动,有120多位科学家参加了IPCC三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和评审,他们在国
·69·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际气象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气象科技合作,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合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8年,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气象科技合作和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22个国家签订了气象科技合作协议或意向书,省级气象部门和一些大城市还与国外相关机构开展了合作和交流。从1979年至2008年,中美大气科技合作召开了16次联合工作组会议,开展合作项目约600个,送往美国培训业务骨干200余人次,从美国引进卫星气象资料处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先进技术装备,成为两国在高科技领域技术合作的成功范例。近些年,每年有近千人被派到外国考察或工作、学习,国外来访的人数也超过500人。我国还通过世界气象组织自愿合作计划举办了37期多国别考察,接待了来自120多个国家、350多位气象局长和高级官员来中国参观考察。向70多个国家提供了地面观测、高空探测、卫星接收、天气预报、信息网络等仪器设备援助。至今已有超过100个国家1300多位气象人员在中国WMO南京培训中心和北京分部接受培训,相当数量的培训人员已成为他们国家的业务技术骨干或领导。
2.中国气象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
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肯定和赞誉。中国气象科学家多次获得国际荣誉,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叶笃正、院士秦大河分别荣获第48届、53届国际气象组织奖,多名青年科学家获世界气象组织青年科学家奖项,中国科学院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2003年计算机世界荣誉奖。中国气象科学家在国际上发起组织的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青藏高原、南海季风等国际气象科学试验,都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科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得到国际同行广泛好评。我国还多次成功主办了大型国际气象会议,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70·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开创了共建共享共赢的国内合作新模式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气象部门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建立了联合工作机构和人员交流机制,开创了开放、共建、共赢的先河。进入新世纪,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扩大开放,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16所高校开展局校合作,还加强了与江苏、上海、青海、四川等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委及其相关企业的合作。同时,各省(区、市)气象部门也与有关院校、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项目达200多个。已经形成的“开放、互补、共享、共赢”合作模式,对建立开放式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对共同发展气象事业、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有益经验。
气象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依法行政和科学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突破了气象法规和气象标准化建设的薄弱环节,社会管理职能、科学管理能力得到加强,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保障了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
1.气象法律法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气象工作依法发展提供了保障
1994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气象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条例》,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我国第一部气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标志着中国气象事业逐步走上依法发展轨道。截至2008年底,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颁布或者批准实施了27部气象法规性文件。中国气象局制定或修订了19部部门规章,发布了459部规范性文件,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43部规范性文件和一系列技术规范。各省(区、市)
·71·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人大和人民政府出台了地方性气象法规和规章96部,全社会的气象活动进一步规范。与此同时,气象行政执法检查监督体系也逐步完善。气象行政许可制度得到加强,截至2008年,8个省(区、市)气象局、300多个地(市)气象局、934个县(市)气象局进入当地政府行政审批大厅,中国气象局及29个省(区、市)气象局、266个地(市)气象局、565个县(市)气象局实施了行政许可上网公示。
2.气象标准化和行业管理迈出重要步伐,气象事业步入规范发展轨道
气象标准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到2008年底,已颁布实施气象国家标准20项、气象行业标准101项、12个省(区、市)制定实施了气象地方标准48项。首次组织建立了全国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3个全国气象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3个分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全国气象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气象标准体系研究,以现代气象体系建设为重点,覆盖全行业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
气象行业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行业的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监督管理等工作明显加强,行业技术交流、协作和组织协调、信息共享明显改进。气象部门已与铁道、交通、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环保、民航、林业、海洋、盐业、解放军总参谋部、空军、海军、第二炮兵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等20多个部门和军队系统建立了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机制。
3.创新管理思路,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
气象部门紧密结合气象工作的实际,创新管理思路,提出了一系列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略,提高了部门和行业的宏观管理水平,促进了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上新台阶。积极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气象管理中应处理好集权与分权、广度与深度、分工与协调、定量与定性等十大关系,理顺管理关系,明确各级管理任·72·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务,实现了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的转化。加强依法行政,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行规划计划管理、目标管理和局务公开,建立量化指标业绩考核和工作述职制度,大大提高了宏观调控和管理能力。从建设微机网络中文传输系统起步,到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带动了办公自动化,转变了管理方式,气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目前,国家到省(区、市)、地(市)、县(市)气象部门全部开通了电子邮件系统,国家级与省级气象部门建立了电子公文系统,办文和办事效率显著提高。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气象文化建设和基层台站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60年来,气象部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气象事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承发扬气象人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气象宣传工作,气象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1.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中国气象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在气象业务服务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各项战略部署和中国气象局党组的决策,发挥了战斗堡垒、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党支部2504个,基层台站建有独立党支部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4%上升到97%;党员43074名,其中在职28628名、离退休14446名。几十年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对气象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在历次改革和重大气象服务中,广大共产党员克服困难,勇挑重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2008年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73·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抗震救灾、奥运会残奥会三项重大气象服务表彰中,共表彰223人次,其中共产党员161人次。近些年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了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国气象局党组制定的《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的意见》,推动了全部门加强理论学习、改进会风文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2.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气象宣传和科普,取得良好效益
气象宣传是气象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国气象局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每次有近60家中央及在京主流媒体参加,新闻报道和媒体转载量达到数百篇。中国气象局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国家级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扩大了对外宣传效果。
气象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以来出版了5000多种气象专业图书,中国气象报社到2008年底出版报纸2160多期。气象科技工作者创作的科普作品《全球变化热门话题丛书》(18本套)和《院士科普书系——需要精心呵护的气候》分别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性和省级各类气象专业期刊、各地建立的气象展览馆、科普馆、博物馆,都为传播气象知识、宣传气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气象影视蓬勃发展,中国气象局在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平台开设了独立制作的气象节目,中国气象频道已在30个省的174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气象影视已成为气象宣传的重要阵地。同时,还制作了一批气象故事片、科教片、科普片和专题片,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气象防灾减灾电视系列片:远离灾害》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中国气象局政府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科普网、兴农网和各省(区、市)气象局的兴农网等气象专业网站都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74·
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基层台站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前,由于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基层台站的基础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气象部门认真实施《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意见》和《气象部门建设“一流台站”指导意见》,加大对基层台站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台站的投入,明显改善了广大基层台站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十五”期间用于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投资20亿元,34%的台站新建了业务用房,1000余个台站进行了供电、供水、供暖、排污、道路、围墙、护坡等配套设施改造,100多个艰苦台站配备了交通工具,有40%的台站完成了第二轮次的综合改造。基层台站的业务现代化、队伍建设、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4.实施气象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在60年气象事业发展的光辉进程中,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气象队伍中涌现出金龙浩、雷雨顺、覃国振、陈素华、陈金水、董立清、崔广、刘胜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3626个(次)单位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2399个(次),地方表彰1227个(次);6249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其中部门表彰4358人(次),地方表彰1891人(次)。
气象部门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等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委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成为中央文明委为数不多的给予文明单位推荐权的行业部门。截至2008年底,全国气象部门共有各级文明单位2503个,占应创单位的99%。其中,全国文明单位56个(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140个(次)。全国31个省(区、市)气象局全部被当地党委、政府或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系统或文明行业称
·75·
新中国气象事业60年
号。中国气象局机关连续15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连续6年获得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称号,2008年被表彰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进入新世纪,气象部门实施了《中国气象文化建设纲要》,广泛开展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点、地域特色的气象文化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基层台站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气象部门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76·
第五篇:安徽省气象事业发展
安徽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 安徽省气象局
皖发改规划〔2011〕870号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依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做好省级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精神,编制《安徽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今后五年指导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形势
第一节 “十一五”期间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气象事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牢把握发展现代气象业务主线,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加快“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十一五”中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为推动安徽加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 “十二五”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共气象服务效果显著。气象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初步建立了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成1523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安徽农网”构建了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五级服务组织体系,网站日均点击率超过25万次,开展星火科技“12396”电话信息服务,促成网上交易额180多亿元,被广大农民誉为“致富金桥”、“科技之窗”。人工影响天气发挥显著作用,完善了安徽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全省火箭发射系统规模增加了70%,实施人工增雨和防雹作业1511点次、飞机人工增雨28架次。天气预报准确率不断提高,较“十五”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2%,最高、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平均提高了4.5%,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了3.6%,基于降尺度模式的气候预测业务不断推进。圆满完成了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采取多种手段发布气象信息,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接近90%。
气象防灾减灾作用明显。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明显增强。在应对2007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2009年初沿淮淮北特大干旱等重大灾害中,始终做到科学监测、及时预报、主动预警和有效防范,利用手机短信为全省行政村和学校负责人、信息员发送气象灾害预警达8万多名,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做出了重大贡献。
气象综合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省气象装备建设投资总规模达2.37亿元。建成蚌埠、黄山、安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建成340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6个GPS/MET水汽观测站、82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7个闪电定位监测站、4个风能资源观测站、1套移动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建成164个交通气象观测站。启动省、市、县三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建成83个卫星广播系统接收站,升级省、市、县三级气象信息传输专用通信网。建成11个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全面展开,多渠道资金投入1.98亿元,51个市、县气象台站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全面展开。初步建立了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评价及评估等管理制度,完成安徽省风能资源普查,开展我省新能源示范项目风能详查和备选风电场选址踏勘工作,提供核电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启动“风力提水节能灌溉”试验。参与编制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开展了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全省主要气候灾害普查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宣传活动,完成了淮河流域气候资源对农业与水资源影响评估、安徽省雨雪冰冻和暴雨洪涝风险区划。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体系不断加强。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等骨干创新平台建设,建成由省级科研、业务单位为主体的气象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气象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全省高级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123人,形成“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等5个创新团队。气象科技投入总经费4100余万元。主持和参加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1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科技项目18项。取得科技成果14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其中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在国家一、二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4篇,SCI收录论文12篇,32项成果在全国或省级气象部门推广应用。与南京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14个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业务单位建立了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交流机制,与淮委、国土资源等12个行业实现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气象依法行政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安徽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地方法规正式颁布实施,《安徽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气象标准化取得积极进展,成立了“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承担了1项国家标准、8项气象行业标准和17项地方气象标准项目的制、修订工作。五年共办理各类省级气象行政审批项目2053件,按时办结率100%。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预报预测水平还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布局、自动化水平和技术保障能力尚待优化和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尚不健全;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仍待加强;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尚需增强。
第二节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安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提升气象综合能力、提供一流服务的关键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际社会更加关注气候变化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开辟了新领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趋增多,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对经济社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对人民安全福祉造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未来5年,国际社会普遍将更加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更加重视多灾种早期预警和综合减灾。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气象工作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气象事业面临新的形势和更高要求。国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提供“一流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蕴涵了大量新的气象服务需求,为安徽气象事业更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安徽“全面转型、加快发展、兴皖富民”为安徽气象事业发展拓展新空间。“十二五”时期是安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安徽“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的关键阶段。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整体实力的不断提升,为气象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力的支撑。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安徽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区域协调发展、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更加依赖于气象事业的加快发展,亟待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城市(群)气象服务能力、应对气候变化支撑能力,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 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安徽推动“双轮驱动、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主线,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安徽“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第二节 基本原则
面向需求、服务引领。把不断满足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靠科技、人才立业。强化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形成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与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统筹发展。
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省、市、县气象事业发展,统筹协调为各行业气象服务需求,统筹协调各项气象业务服务。
突出重点、效益优先。处理好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利用有限资源、有限时间,解决重点问题,实现有限目标。加强系统内涵建设,重视发挥现代化建设效益,实现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立满足业务服务需求、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成较完善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显著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气象法制、文化等事业发展环境,基本实现“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建成产品丰富、服务全面、手段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信息覆盖率达95%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稳定在90%,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效平均提高5%,人工增雨作业效益增加10%。
建立以灾害性天气为主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系统。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7天,气象要素预报精细到乡镇,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以上,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提高3—5%,主要作物粮食总产气象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建成覆盖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网。在所有乡镇和街道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在中小河流、水库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主要公路和航道、旅游景点等关键地点加密建设气象观测站。
培育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10名以上省级气象领军人才、全省100名以上气象科研业务骨干人才,组建5个以上能够承担重大关键科研项目的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团队,建立方向明确、结构合理、持续稳定、精干高效的气象科技人才队伍。
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其中全省达标率为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到80%以上。
第三章 “十二五”时期安徽气象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面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发展,加快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第一节 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紧紧围绕防灾减灾,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完善各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健全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重点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分析服务和影响评估。完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的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加强学校、农村和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地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教育,将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建设等需求,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紧密结合安徽实施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气象服务功能,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气象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交通、水文、电力、旅游等领域行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指标体系,重点围绕中小流域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建设突发气象灾害自动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进一步提升防汛抗旱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和丰富气象服务手段,实现气象服务信息广泛覆盖城乡。建设全省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天气预报预测能力。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需求,建设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进一步提高0-3天预报准确率,增强4-10天预报可用性。建立和完善0-12小时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和落区精细化预报业务。建立定量降水预报业务系统。提高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综合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能力,重点提高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研究,努力提高预测水平。建立完善水文、交通、电力、旅游等行业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紧紧围绕预报和服务业务需求,构建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稳定可靠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建设观测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共享平台,建立观测数据质量控制、观测产品加工以及应用系统。升级气象通信网,建设网络安全及数据灾难备份系统,提升气象信息的共享水平。完善装备信息管理和运行监控系统,完善全省市级气象装备保障中心的建设,提升装备运行保障能力。
第二节 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围绕全省主体功能区、重大规划、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需要,根据气象灾害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及承灾体特点,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重点区域、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灾害隐患排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系统。
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围绕经济布局、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加强气候系统综合监测能力建设,建立气候变化监测、诊断和影响评估业务平台。开展气候变化对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布局、种植制度的影响评估和决策咨询服务。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和研究,开展极端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研究,制定科学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
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围绕城乡规划、重点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开展精细化气候资源区划,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详查和评价,开展气候资源未来演变趋势及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评估,发展风电预报业务。
第三节 加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按照安徽农业发展需求,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示范能力建设,完善指标体系,开展适用技术和灾害防御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能力。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报和信息发布平台,开展乡镇农用天气预报业务,加强面向农村、农民和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和风险转移气象服务。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开展乡镇天气预报预警业务。推进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多种手段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农村气象灾情调查上报和评估业务。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机制,开展农村地区防雷技术服务,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农业气候精细化区划和风险评估。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全省市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价和分类农业气候区划等,建立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重点开展小麦、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和水稻高温、冬小麦干旱、涝渍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人工影响天气服务能力。围绕安徽农业发展,加大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和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增加作业装备、扩大作业规模,加强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探测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火灭火、水库增蓄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建立“政府主导、气象主管、部门联动、军队支持”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以地方政府为主、中央为辅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投入机制。
第四节 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学科结构,持续发展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等优势领域,加强天气气候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安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与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一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加强安徽省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及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和淮河流域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建设。改革科研开发组织管理方式,深化部门合作,建立气象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成果评价、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技与业务服务有效衔接。
气象人才体系。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转变人才管理理念和人才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引导、鼓励、教育和锻炼,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气象人才。以促进观测员队伍转型为重点,加强基层气象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的高技能基层人才。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建设,吸引和培养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竞争力的领军人才。组建科研团队,强化局校合作,加强气象业务和科研重点领域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第五节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
基层气象台站总体规划。重点加强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在各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的领导下,遵循“整体规划、全面改善、逐步实施、规范建设、功能清晰”的原则,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和未来事业发展的需求,在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要求的同时,把基层气象台站建设融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中。
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环境。统筹安排基层气象台站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值班公寓、饮水、供电、交通等职工工作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气象职工的津补贴、住房补贴,公费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把艰苦气象台站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建设的重点。加快无人自动气象站建设和基层气象台站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第六节 加强气象依法行政
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在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推进地方气象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推进气象标准化建设,建立完善气象标准化体系。建立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城乡规划。加大气象法律法规和气象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气象法律意识,规范各类气象活动。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和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第四章 “十二五”期间气象重点建设工程
第一节 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工程二期(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气象保障工程)
面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通过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四部分建设,提升中小河流和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测能力,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健全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形成由监测、预警、发布、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中尺度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
中尺度气象监测系统。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中小河流和大中型水库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雨量观测站,建设3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布设13部风廓线天气雷达。升级国家级自动气象(气候)观测站,建设若干个便携式移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系统、高山梯度观测系统和典型区通量观测系统。在全省主要公路和航道、重点旅游景区建设若干个气象观测站,在重点山区建设输电线覆冰示范观测系统,在全省建设若干个雷电实时定位系统和大气电场监测小网。
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省、市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加工制作与发布平台、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全省交通气象预警发布平台、省级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中心。建立省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质量考核和效益评估系统、省级电力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系统、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系统、重点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完善省级气象影视制作中心,建立数字视音频卫星车直播系统。
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建立和完善与高密度观测资料相适应的乡镇级精细化要素预报业务系统,提供全省24小时内空间分辨率5公里、时间分辨率1~3小时的天气预报。建立安徽省气象灾害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省级和淮河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中小河流水文气象预警中心、地质灾害防治气象预警中心。
信息处理与装备保障系统。升级省级气象信息处理业务平台和气象信息传输网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设施,建立省级核心业务异地实时备份系统、网络运行实时监控平台、中尺度观测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完善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气象资料实时共享系统。健全省、市、县三级装备保障体系,建立省级气象装备检定中心和备件仓库,建设市级气象装备移动检定与维修维护平台和县级维护维修作业平台。
第二节 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保障服务工程
通过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五部分建设,建立及时、准确、高效的农业气象跟踪监视、诊断分析、预警预报、评估和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省的粮食生产气象保障服务业务,提高大宗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和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提高人工增雨抗旱、防雹能力和水平。为安徽实现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农业气象综合观测(试验)站。在江淮分水岭以北建设若干个小麦(玉米)气象观测站,在合肥以南建设若干个水稻气象观测站,全省增设若干个土壤墒情监测站,建设不同粮食生产示范功能区的农田观测试验站,分别建设小麦、玉米和水稻农业气象试验站。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建立省、市级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业务平台、农业气象灾害实时调查系统和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分析评估系统,完善历史农业气象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省级农业气象灾害分析评估实验室和小麦、玉米、水稻气象适用技术试验基地与防灾减灾示范区。
粮食生产气象服务系统。制定水稻、小麦、玉米农业气象服务技术流程和周年服务方案,开发粮食生产、加工、储运等全过程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共享平台、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用天气预报业务、针对不同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和省、市小麦、水稻、玉米产量动态预报系统。建立主要农作重大农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预警系统、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及风险转移实验室、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
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建立小麦、水稻、玉米农业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评估与区划系统。建立安徽省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系统。建立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等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和粮食生产布局影响调查和评估系统。建立农业气候生产潜力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系统。建设我省长序列的光、热、水资源数据库。建立主要粮食作物旱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阴雨渍害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系统。
人工增雨防雹服务系统。建设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黄山云雾观测基地。购置人工增雨飞机,增加若干套火箭发射系统、火箭发射牵引车,建设若干个标准化作业点,建立人工影响天气特种监测系统,增加机载粒子探测系统、车载双偏振雷达系统、雾滴谱仪系统、多通道微波辐射计系统、激光雨滴谱仪系统等新型监测设备。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支持平台建设。
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转移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农业保险天气指数产品研发。继续依托“农村脆弱地区天气指数农业保险国际合作项目”,借助于国外专家提供天气指数的设计理念、方法,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作物天气指数保险产品,为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科学支撑。
第三节 基层气象台站建设工程
按照“一流台站”建设目标,到2015年,基层气象台站气象观测质量和履行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完善“十一五”期间省级气象防灾减灾科研业务用房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续建工程、推进“十二五”期间省气象培训中心、市级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和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新建工程,全省气象台站的业务用房、观测场室、附属用房、值班公寓、水电设施、道路、围墙、护坡、绿化、业务用车等基础设施及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省达标率90%以上,艰苦台站达标率80%以上。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以安徽农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依托,按照“统一标准、整合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建设原则,整合与集成涉农信息资源,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共享资源数据库,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分布式集成及信息传输的上下互动。普及乡(镇)村信息终端站点,完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政策、市场、科技、教育、文化等信息服务和技术培训。形成6~8种农村信息服务产业化模式,建立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市场运作、多方共赢、农民受益”的目标。
农村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建成省级依托安徽农网,整合省、市、县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门户,聚合各类涉农信息服务数据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立全省农业专家信息库。组织培训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农村经纪人、技术能人、专职信息员,建立乡村信息员队伍,培育懂技术、用信息的新型农民。
农村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研发农村实用信息服务系统,推广价廉实用信息终端,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实现农村用户终端与省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采用电脑上网、网络电视、电话咨询、视频问答、短信问答等方式。
六大信息服务系统。开发应用农村社区服务系统。推广农村远程教育培训应用系统。建设多部门农村应急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农村生态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电子政务平台。
拓展呼叫中心服务功能和范围。利用农村固话用户建设“星火科技12396”热线信息服务系统。利用农村手机用户开发移动短信服务系统。建设农业信息网站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远程服务和现场服务的联动。
推广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在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推广应用多功能、低价位、系列化的信息终端设备,开发应用融合电话、手机、广播、电视、信息机、电脑终端功能于一体的乡村综合信息服务自助终端。开展远程教育和网上信息查询、信息发布、专家问答、政务浏览等服务。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规划设计和实施的组织领导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气象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精神,建立本规划与国家级及省级农业、交通、水利、农村信息化、地质灾害防御等专业规划和建设项目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机制。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建立规划实施评估与动态修订机制。
第二节 完善气象事业发展体制机制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全面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建立和规范与现代气象业务相配套的业务流程。继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省级科研、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改进科研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和科研成果业务试验评估方式。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完善人才政策措施,优化人才环境。建立与现代业务相衔接的教育培训平台,加强人才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进一步强化气象社会管理职能,转变和创新管理方式。
第三节 保障重点项目资金投入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公共财政为主、其他资金为辅稳定增长的气象事业投入机制。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国家与地方对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的投资渠道和投资比例,保证重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管理,严格财务监管制度,提高投资效益。加强气象重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和建设内容的科学论证,建立科学、定量的项目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重点项目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
第四节 建立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
以提高气象事业正常维持运行的公共财政保障率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和地方两级气象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将本地区气象事业发展纳入地方同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层气象事业所需的基本支出以及设施建设、运行等专项经费,除中央财政拨付等以外的部分,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
第五节 加强气象交流与合作
不断深化气象与农业、水利、林业、民政、旅游、国土、交通、卫生、环保、安监、体育等多部门的合作。继续加强与省内外相关高校、科研业务机构、企业及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双边、多边合作交流机制,积极组织和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各项活动,积极发起或参加气象相关领域省际合作计划,继续引进、消化和吸收省外、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