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
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
总结
一、努力构建气象气象业务体系
1、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防应工作,启动了气象灾害数据库建立工作,研究灾害空间化细化方法、气象灾害强度、频率分级评估工作正在开展。针对每年的气象灾害,开展了各种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工作。为了扩大气象灾情的收集渠道,动员各乡镇(村)气象信息员量积极参与气象灾情的收集工作,建立了乡镇兼职气象员及村义务气象应急信息员队伍,有关信息能及时传递至乡镇和村。我局制定了气象信息管理办法和奖励制度,并已开展了相关知识培训。与县委政府联系制定了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包括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干旱、冰雹、雷电、农业气象灾害等类别。
2、建立成由26个两要素区域自动站、4个山洪灾害2要素区域站自动站、5个单要素山洪灾害自动站、2个6要素山灾害洪自动站、一部小雷达以及 11个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灾减灾的监测观测站网。
3、搭建有贵州省气象资料查询系统、区域自动站监控预警系统、毕节气象综合信息网、气象信息浏览系统、短时临近监测预警平台、灾情直报及NOTES系统、县级雨量统计处理系统、县级四屏浏览系统、MICAPS系统及SWAN系统、CMACAST数据处理程序、贵州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等软件的现代化平台。
二、加强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发茶叶、果蔬、特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气象服务产品。规范农业气象服务各类服务产品,如《茶叶气象预报》、《农气月报》、《葡萄气象预报》等,共制作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材料 12期。重点做好茶叶、杨梅、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针对性服务。建立特色农业数据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制作发布了农业气象预报和全年粮食产量趋势和定量预报,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准确率均在97%以上;对影响金沙县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在农作物病虫害多发期的6-8月,与农牧局多次会商制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制作发布了作物病虫害发生环境
气象预报产品,并对全县稻瘟病发生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预报服务。进行了相关种植业、养殖业气象专题服务,今年实地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三次。利用精细化农业区划成果,我局开展了烤烟、茶叶、油菜、金银花、辣椒等经济作物适宜区划,为相关区县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三、决策气象服务、把“防灾减灾、气象先行”放在首位
为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我局结合金沙县天气气候特点,建立了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了对政府决策部门的需求分析,每年根据气候趋势预测和主要气象灾害趋势;与县政府修订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了年度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在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在对县政府积极开展决策服务的同时,与各相关部门尤其是交通部门紧密合作,每天向金沙县公众发布滚动未来三天的预报和当天的天气实况信息,为金沙县交通局科学安排调度能源运输和春运交通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为了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焦点,进一步增强决策服务的敏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例今年汛期,降水过程频繁,过程水量大,24小时值班守班,进行降水趋势跟踪服务到每乡镇(村)主要领导和信息员。每日8时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向县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发布前一日降水实况和未来三天预报,做到了对灾情发展的实时报告,及时通过灾情直报、农经网灾情速报等系统上报。
努力拓展服务领导域,包括煤矿安全、雷电预报等服务领域,开展前期的研究和相关业务工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综合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决策服务正逐步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同时已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网络、短信等发送渠道,并已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建立了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收集了2218位决策和应急人员的手机号码录入发布系统。
四、加强人影工作建设
为做好每年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我局人影办2月底完成所有高炮和火箭作业装备的年检工作,并已完成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各高炮、火箭装备到位,人影炮弹、火箭弹已购置到位。将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五、科学预测预警,为公众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面对复杂天气形势,我局严密监视、滚动预报、及时预警,为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共发布?次暴雨、雷电、高温、大雾、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积极主动地做好决策服务,报送决策服务材料54期,发布预警决策短信33541条。分别与林业局、教育局、国土局等10多家部门签订《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多部门联动预警机制;与安监局合作建设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安全气象预警防灾平台,增强安监部门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有效地提高了安监部门防灾减灾的能力。
六、加强宣传,提升服务新气象
围绕“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万余份。积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满意度达到99.8%。今年我局通过印发气象台历、科普环保袋、气象科普隶书、防雷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册等途径,积极宣传气象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气象科普知识。结合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多份。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大众对气象部门的认识,公共气象服务更大深入人心。一年来,金沙县气象局围绕“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距离百姓的殷切期望,距离金沙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很大具体,我们将铭记使命,以更加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实现金沙公共气象服务再上新台阶。
七、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主动加强了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发布了地质灾害等级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旅游预报等预报产品,加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引导媒体舆论,每年分别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期间和汛期降水过程出现频繁时期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发布公众关心的天气趋势和气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依托精细化预报产品,进一步加强了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根据省气象局的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和气象明星打造等方案,以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其中对我县工业、农业已做到分段预报,其预报尺度从年、月、日到小时,能够做到无缝隙不问断;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也已能够精确到乡镇。充分利用电视、网络、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体,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频次,在公众覆盖面最广的电视上,已经可以实现预报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为扩大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已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移动运营商达成协议,对气象预警信息进行全网用户发布,同时下发1台DAB安装到沙土镇。常规气象信息和气象预警信息已可以电视、电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便民利民服务站点等发布,覆盖率已达100%。
八、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
在专业服务领域方面,已开展矿山、农牧、林业、国土、水文、交通、旅游、医疗、保险、、电业、仓储物流等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采用QQ直接发送。为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我局提前对各季节、各农事、各节假日、各重大会议等制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方案中确定了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明确了服务流程和职责分工。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的专题气象服务保障任务。
九、建设金沙县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以web的形式建设金沙县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建设方面,建立了公共气象服务所需的相关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库,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图、雨量、能见度、温度、日照等要素。根据省市局下发的灾情直报2.3、常资料查询、贵州短时临近监测预警、SWAN、毕节市信息浏览、毕节市自动站雨量分析、绘图数据库等系统进行了培训试用和业务化工作。建立了金沙县气象灾害数据库,包括冰雹、干旱、洪涝、暴雨、泥石流、秋棉雨等灾害。建立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并实现了市级与县气象局的信息共享。建立了省、市、县气象会商平台和决策服务平台。每年开展气象服务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级政府、公众和专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制定气象服务服务方案。每年不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十、存在问题
县级现代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面临着在人员结构上和技术能力上存在的缺陷,以后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必须有人才和技术能力的支撑,在发展中要重视人才机制的建设及县级气象机构的建设,希望上级部门对这些问题加于关注。
金沙县气象局
2012年9月20日
第二篇: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
现代天气业务以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标志,精细化的预报是指准确的、高时空分辨率的、涵盖不同天气现象、适应不同用户需求的预报。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预报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支撑,以建设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队伍为关键因素。
现代天气业务包括数值预报、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综合分析预报平台以及合理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其突出特征体现在天气业务核心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关键环节,是适应“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根本保证。为指导我国各级气象台站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49号)和《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结合现代天气业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
(一)现状分析
以自主研发的GRAPES模式投入业务试用为标志,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发展形成了引进吸收与自主研发并重的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包括全球和区域模式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数值预报体系。数值预报能力逐步提高,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T639L60)可用预报时效达到了6.5天。在天气预报方面,开展了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和定量降水落区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了台风、暴雨、强对流、寒潮、高温、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临近、短时和短期监测预警业务;开展了中期旬降水量、平均温度距平和天气过程预报,开展了11~30天的延伸期预报业务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预报员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技术和方法制作各种时效天气预报产品的技术路线。近10年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了5%,台风24、48小时路径预报和沙尘暴数值预报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天气业务的发展,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为重大社会活动、重大工程、重大突发事件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逐步加强。
但是,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而言,我国天气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1)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数值预报的变分同化技术、模式物理过程的优化改进以及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3)卫星、雷达、风廓线等多种资料在天气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4)临近预报、精细化预报以及集合预报等新技术在天气业务中未得到广泛应用;5)科学合理的天气预报业务布局尚未形成;6)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种遥感遥测资料的有效应用以及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及高性能计算机能力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将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多种资料的同化应用和模式物理过程的改进将有效改进中尺度对流系统模拟和预报质量,强天气集合概率预报和超级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强天气预报能力进一步提高,也将对延伸期预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随着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天气分析将更注重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的紧密结合,定量化、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伴随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效推进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国外数值预报的先进技术成果和发展经验也将对我国数值预报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借鉴和指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时效性和专业化程度将显著提高。
(二)需求分析
首先,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次,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安全福祉不仅对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通俗性和指导性提出了新的需求;第三,为国民经济各行业、为各项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对天气预报的专业性、准确率、长时效和不同时效预报间的无缝隙衔接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实现以GRAPES为主体的全球/区域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及GRAPES和T639数值预报系统的业务稳定运行;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提前量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发展延伸期天气预报技术,预报能力明显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和延伸期预报及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中普及应用;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具体指标见附表1)。
三、主要任务
现代天气业务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核心,重点围绕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建设、专业化监测预报业务和技术系统研发、多种观测资料综合分析应用、集约化预报业务流程调整与完善以及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建设等方面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建设。其业务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
(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按照《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计划(2008—2011年)》及其滚动修订的计划,推进GRAPES模式发展。在进一步改进和深化T639业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发展建立以GRAPES模式为基础的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及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业务。
1.数值预报模式
发展完善三维/四维变分同化分析系统并业务运行。提高全球模式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应用水平,在全球变分同化分析系统中卫星遥感资料能够占到所同化资料总量的80%以上。建立区域变分同化系统,有效同化应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卫星、自动站等高时空分辨率的稠密资料,实现逐小时快速资料同化分析,显著改善对中小尺度系统的分析模拟与短时短期预报能力。有效融合洋面上可获得的卫星、雷达等各种观测资料,完善台风涡旋初始化技术。研发陆表参数的资料同化方法,建立全球实时下垫面资料自动生成系统。开展中国区域资料再分析,利用成熟的区域同化与模式,建立10年长度的试验性再分析资料集。
建立全球25公里分辨率和中国区域3~5公里分辨率的分析与预报系统。优化全球模式动力框架和垂直坐标,改进极区和大地形区的处理方案。考虑平流层物理过程,提升模式顶高。重点改进影响东亚区域预报技巧的降水过程、陆面过程的参数化方案,优化辐射过程中云的处理和预报方案,实现物理过程的合理精细化,发展能反映中国天气气候特点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发模式动力诊断与物理诊断的技术和软件,建立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综合诊断平台,为模式预报性能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国家级发展全球、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发展基于奇异向量的初值扰动方法和物理过程随机扰动方法;有效增加集合预报样本、模式空间分辨率和预报时效,全球集合预报的预报时效达到2周。完善中国TIGGE中心建设,发展多业务中心多模式集合预报集成技术,进一步提高温度、定量降水等要素的概率预报能力;发展概率预报降尺度技术,进一步提高精细概率预报水平。区域级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研发,并针对本区域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
2.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
发展基于T639模式及业务化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解释应用工作,完善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平台。在国家级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的指导能力建设,增加指导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提高指导产品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国家级制作7天全国县市和5公里格点的气象要素客观释用产品并下发,省级结合本地经验制作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释用产品。
(二)天气分析业务
以多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为基础,以MICAPS系统为平台,逐步从以天气尺度分析为主的业务向天气尺度与中尺度分析相结合的业务转换。
1.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
开展并完善基于多种资料的天气尺度和中尺度主观分析业务。完善基于高空和地面资料的常规天气尺度分析业务,特别是对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各种特征线、特殊区域、特征系统和物理量的分析。开展基于中尺度观测资料和快速更新同化系统输出的精细数值分析预报产品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绘制反映中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特征及其环境特征的综合分析图。加强对中尺度系统的空间结构、要素配置和物理过程演变的认识和理解,准确判断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强度和落区。完善天气图分析规范。国家级重点加强天气尺度分析,并将分析的地面和高空图下发给各级气象台站,同时开展中尺度分析,为强天气潜势预报奠定基础。省级重点加强中尺度分析,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期落区预报提供支持。地、县级气象部门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
完善和发展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动力热力特征物理参数客观诊断分析技术。国家级向全国提供基于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模式系统输出的物理量客观诊断产品,各级气象台站做好客观诊断产品的应用,建立适应本地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
2.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
在国家级和省级研发灾害性天气、气象灾害的特征识别技术。利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针对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雷电、冰雹、霜冻、大雾、冻雨、雾凇、龙卷等灾害性天气以及干旱、地质灾害、山洪、城市洪水、道路结冰、积雪、电线结冰、森林和草原火险等气象灾害不同特征,通过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在MICAPS平台下实现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人机交互识别和报警功能,建立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业务。通过完善区域联防制度,实现上下游台站间的信息通报。加强气象灾害的现场调查和地区间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完善预警软件系统的协同功能,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率。
3.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及订正业务
各级气象台要以各种实时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检验结果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据,开展数值预报形势场、要素场以及主要天气系统的动态检验,分析误差规律;比较不同数值模式产品误差,分析数值预报产品相关特征线和特征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订正主要天气系统的移动、强度等信息,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能力。在国家级开展地面预报图订正业务,并将订正后的地面图下发各级气象台站。
(三)天气预报业务
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提高灾害性天气快速诊断和短时临近预报水平。以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和预报员经验为依托,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特别是定量降水预报业务。利用动力和统计相结合的技术,完善灾害性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业务。以集合数值预报为依托,提高降水、灾害性天气和其他极端天气的概率预报水平。依托超级集合预报改进完善中期预报业务、发展延伸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
1.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
大力发展各种观测资料的融合技术,加快建设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QPE)业务。发展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增强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发展强对流天气和台风等的临近预报技术,研发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提高预警时效。在省级和地市级应用具有实时自动识别、报警和预报功能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增强预报员对雷达、卫星等资料的分析和对强对流天气的识别能力,提高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命中率和时效。
2.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
发展气象观测资料与高分辨率数值分析预报产品融合技术。加强预报员对高分辨率快速分析预报产品的分析和应用,增强对中尺度天气系统及其特征物理量的综合分析能力。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
在国家级和省级建立1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小于3小时的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短时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建立全国上下联动的短时预报业务技术流程。
3.短期预报业务(1~3天)
改进基于稠密气象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的气象要素预报释用技术,发展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相结合的站点、格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系统,建立全国5公里格点和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24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到3小时。继续提高温度、风、相对湿度等气象要素的预报准确率,特别是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发展主观等级降水预报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产品融合的定量降水预报(QPF)技术,定时制作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为6小时的降水预报产品。开展预报时效达72小时的雷雨大风和冰雹潜势预报业务,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6小时,24-72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2小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向专业气象预报系统和社会公众提供数字化产品。
提高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能力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72小时预报时效内时间分辨率达12小时;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接近100公里,台风强度预报误差降至4.5米/秒左右。
国家级和省级要大力发展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建立和完善灾害性天气的概念模型和预报指标体系。在国家级建立区域集合预报产品分析和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业务。省级建立并加强精细到乡镇及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强各级预报员对气候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发生发展演变特征、数值预报形势场和特征物理量场的分析工作,提高预报员对各类灾害性天气识别和分析能力,发挥预报员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和分析订正作用,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
4.中期预报业务(4~10天)
大力研发灾害性天气的中期客观预报方法,国家级要大力发展针对中期集合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技术,发展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以及高温、强降水、低温冷害等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方法,开发相应的概率预报产品。
发展台风路径和强度的中期预报方法,尤其大力发展基于全球模式和区域模式基础上的集成预报、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延长台风预报时效至120小时,发布台风强度和路径概率预报产品。
在国家级和省级发展数值预报可用时效内逐日滚动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在国家级建立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业务。提高国家和省级预报员对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分析与解释应用能力,采用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方法,重点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中期预报水平。
5.延伸期预报业务(11~30天)
在国家级发展海陆气耦合模式及其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积极研发延伸期降水和温度距平概率预报产品。研究引发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大气环流前兆信号,建立我国持续性异常气象事件的动力统计预报方法。基于集合预报业务系统,结合天气气候学、动力统计学等方法,建立重大天气过程和降水、温度要素的延伸期客观预报系统,结合现代气候业务发展,开展延伸期预报业务。
(四)预报技术总结和产品检验业务
在各级气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和深度发展。加强天气业务产品的检验。
1.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
在各级气象台建立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及时记录各类重要天气的预报过程和预报思路、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各种新资料的应用情况以及各地特色预报方法使用效果等,为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分析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研究改进预报方法提供一手信息。要将天气预报日志制度建立列入业务考核内容。
2.建立预报技术总结交流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应建立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发生的重大天气过程,积累预报经验,凝练相关科学问题。发挥电视天气会商系统、气象网站、技术总结专刊和专业期刊作用,为预报技术总结提供交流平台,推进预报技术总结的系统化,编制分省和分天气类型的预报员手册。
3.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
系统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评估业务。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加强业务数值模式预报性能的实时检验评估业务。分别建立基于统一检验方法的全国及分省的检验评估业务和省级台站相对中央气象台的检验评估业务。
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方法研究,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通过预报产品的检验达到客观评价预报质量、分析误差来源的目的。
(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
按照“统一设计,有序实施”的原则,逐步建立集约化的基本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发展全国通用的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发展全国标准化与地方化结合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建立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1.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
进一步确立MICAPS在全国天气预报综合业务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地位,由国家级牵头,集约化、专业化地发展全国适用的MICAPS平台系统,实现软件设计通用化、数据共享标准化、系统结构网络化、交互工具人性化。加快MICAPS系统的天气分析、精细化预报交互订正、中期预报以及数值预报产品分析等通用功能模块的开发和应用,实现MICAPS的数值预报产品时空一致性、要素协调性计算的格点化订正功能,强化MICAPS在各级气象台天气分析预报业务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开发台风、海洋、水文、交通等专业化模块,为全国现代天气业务提供专业化平台支持。
2.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
继续开展全国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对雷达、卫星、地面自动气象站和中尺度快速同化资料的使用水平;实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龙卷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自动识别;建立定量降水估测和临近预报、强对流短时和临近预报、闪电临近预报等方法,并基于MICAPS技术框架实现产品的综合显示和分析。各级气象台在该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本地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3.精细化天气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
发展全国精细化预报产品共享数据库(NWFD),保证对外预报服务产品的一致性。国家级重点提供县级以上城市的要素预报产品,省级提供本省内更加精细化的城镇预报产品。开展基于格点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实现要素预报结果实时提供、网上直接调用、结论实时评定等功能。
4.业务技术系统二次开发
国家级加强MICAPS,SWAN,NWFD等业务技术系统研发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提升框架设计的开放程度,提供二次开发工作便利条件。省级单位根据本地业务需要和数据特点在总体框架下开发本地应用模块,力争使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的技术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关键技术
为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需重点加强以下关键技术的研发并力求取得有效突破。
(一)观测资料分析与应用技术
1.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
开展各种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技术研发,特别是雷达、卫星、自动站、AMDAR、风廓线仪等探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为预报业务提供可靠的观测信息。
2.观测资料的分析与融合技术
大力发展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分析技术,为中尺度诊断分析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包括:各种观测资料在数值预报模式中的可用性研究;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等多种观测资料的三维云分析技术;雷达、卫星、地面和探空等观测资料的融合分析技术和更新循环中的“热启动”技术;基于多种观测资料的快速循环同化分析预报系统(RUC)研发。
(二)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
1.中尺度天气客观诊断技术
发展中尺度系统动力、热力物理诊断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观测和数值模式输出的中尺度系统诊断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技术;以“配料法”(或叠套法)为重点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客观预报技术。
2.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
建立包括天气图分析、探空资料分析和中尺度系统特征物理量分析在内的中尺度天气主观分析技术规范。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卫星、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观测资料的中尺度系统识别及特征分析技术;暴雨、台风、强对流等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概念模型研究。
(三)短时临近预报和检验技术
1.短时临近预报技术
重点改进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技术,发展短时预报技术。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雷达观测的强风暴和卫星观测的MCS自动识别追踪及外推预报技术;强风暴自动识别追踪、非线性自动外推以及强风暴质心追踪外推等多种外推预报的融合技术;多种资料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的综合集成技术;基于外推预报与数值预报融合的短时预报技术;基于观测资料与数值预报订正产品融合的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技术。
2.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研发短时临近预报的检验技术,为提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水平提供依据。关键技术包括:应用于定量降水预报检验的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订正技术;基于综合决策树或模糊逻辑集成的短时临近预报检验技术。
(四)定量降水估测(QPE)与预报(QPF)技术
1.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利用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观测资料,发展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格点化定量降水估测技术。
2.定量降水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定量降水客观预报技术和数值模式定量降水预报交互订正技术,制作高分辨率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定量降水等级预报方法和模型研究;定量降水动力统计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的定量降水集成预报技术;区域性暴雨诊断分析和预报技术。
(五)台风预报技术
1.登陆台风精细结构分析技术
加强登陆台风内部精细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分析。关键技术包括:各类台风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台风各级风圈半径、台风尺度与暖心及变性过程等的分析技术;台风三维精细结构分析技术;基于多种资料的台风客观定位定强技术。
2.台风客观预报技术
大力发展登陆台风预报技术,提高台风路径、强度以及风雨预报精细化水平。关键技术包括:台风资料同化融合和台风初始涡旋形成技术;台风集合预报技术;基于台风模式的台风风雨客观确定性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台风风雨突然增幅的物理概念模型及客观预测技术;台风强度变化和登陆后路径预报技术。
(六)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1.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温度、降水等常规气象要素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预报方法适用性研究;动力、热力及综合预报因子的处理技术;模式释用与交互订正结合的格点/站点精细化预报技术;复杂地形的MOS预报效果改进技术;预报产品客观分析与插值技术;多种气象要素预报的综合集成处理技术;多模式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
2.灾害性天气客观预报技术
开展针对台风、暴雨(雪)、强对流、大雾、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的数值预报产品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究。关键技术包括:雷达等非常规资料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中的应用技术;中尺度集合预报产品释用技术;针对小概率事件的区域建模技术。
(七)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技术
发展基于集合预报和多模式集成的概率预报技术,实现短期、中期和延伸期的概率预报。关键技术包括:基于中尺度集合预报的强对流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多模式集合的灾害性天气概率预报技术;基于集合预报的气象要素概率预报技术。
五、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为引领,通过指导产品的上下反馈和预报意见的会商交流,提高预报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发挥上级台站的技术优势和下级台站的地域优势,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现代天气业务工作质量和效率(附表2)。
(一)现代天气业务布局
建立以专业化为主体的业务体系,完善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和省级专业化预报岗位设置,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预报业务和指导能力,形成集约化的业务布局。
1.国家级
按照现代天气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原则,加强国家级专业预报中心建设,制作发布有针对性的指导产品。
开展全球、区域及专业数值预报业务,开展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和订正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县级以上城市气象要素客观指导预报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台风和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业务,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开展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全国天气会商。
2.区域级
参与国家级数值预报系统的研发工作,按照统一的规划设计,开展适合于本地地域与气候特征的区域数值预报业务。发挥中国气象局专业气象研究所的技术优势,牵头区域内的技术指导、科研组织、技术交流等。
3.省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和模式性能诊断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其他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组织责任区内的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
4.地市级
结合本地观测资料开展对上级气象要素和灾害性天气指导预报的检验业务,开展基于上级气象要素指导预报的订正预报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联防业务,开展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发布本责任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开展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各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开展天气会商和灾害性天气联防业务。
5.县级
开展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业务,根据情况开展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业务,重点订正上级指导预报产品,做好服务。
(二)预报指导业务流程
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报指导业务流程,加强上下级台站间的预报指导与订正反馈,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预报结论的一致性;加强不同时效预报的协调,促进预报的无缝隙有效衔接。
1.天气会商和预报指导预报流程
各级气象台站应完善天气会商流程,加强会商的组织与管理。中央气象台在会商中要注重数值预报产品的分析和使用,关注全国范围内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和高影响性天气;省级气象台要注意对本地预报方法、预报指标的应用和不同预报意见的讨论,通过会商加强上下级台站预报意见的研讨与交流。
各级气象台应注重加强指导预报流程建设,上级气象台要按时下发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指导产品,下级气象台站应当及时订正并将修正意见反馈给上级气象台。通过顺畅的指导预报流程保证预报结论的一致性,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2.不同预报时效预报产品的业务协调
加强短期气候预测、延伸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短时预报和临近预报等不同时效预报产品之间的协调,长时效预报产品必须考虑短时效预报产品的结论,短时效预报要考虑相邻长时效的预报背景,增强预报产品连续性和一致性。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
1.提高现代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研发和预报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要求,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合格毕业生,并通过对高校学生培养的引导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气象业务基本素质。进一步完善国家、省、市、县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发展壮大国家级数值预报研发队伍,稳步增加天气业务人才队伍数量。
2.完善相关机制,提高预报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组建若干由国家级、省级预报专家组成的、有专业特色的专家型预报团队,引领和推进预报业务建设和预报技术研发的不断深化;加快“双百”计划实施,鼓励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交流制度,选派骨干预报员到先进国家学习进修,开展每五年一次的预报员轮训,促进预报员理论基础、预报技能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定期更新预报员手册,为预报员培训提供基础教材;加强对预报员的爱岗敬业教育;逐步开展地(市)级以上气象台长的业务与管理培训;建立完善预报员选拔、考评、奖惩、晋级和职称评定制度,突出对预报能力与预报质量的考核与评价;实行预报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预报员定级制度,完善首席预报员评审与激励制度。具体措施:
(1)修改完善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审办法;
(2)制定百名首席预报员动态管理办法;
(3)组建由国家级、省级首席预报员组成的台风、暴雨、强对流专家团队,并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和管理办法。
(二)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1.加强关键技术的科研开发
加快实施《天气研究计划》,重点围绕资料同化技术、数值模式技术、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定量降水估测与预报技术、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和集合概率预报技术等业务急需的关键技术,制定目标明确的科研计划,采取集约化和开放式的研发模式,吸纳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和业务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1)制定实施未来3年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专项业务研发计划并逐年滚动更新;
(2)推动RUC、SWAN、MICAPS、中尺度天气分析等业务系统的推广应用。
2.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
强化科研与业务单位围绕天气业务关键技术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的紧密合作,保证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业务和科研单位应加强预报技术总结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凝练预报业务中的科学问题。科研单位应重视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中试、准业务化试验和应用培训;业务单位应加强科研成果业务测试平台建设,为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创造条件。同时,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保证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加快关键技术的业务化进程。
3.完善科研开发和业务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员的不同考核评价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持续地、深入地解决天气业务中的技术难点和实际问题,并保持研发队伍的相对稳定。完善和扩大预报员专项,让更多的预报员在研究天气业务的难题中提高自身的水平。
(三)加强气象观测和信息网络对现代天气业务的保障
1.提高气象观测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强气象观测支撑能力
建立观测与预报的互动机制,加强各类观测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和质量控制,健全新资料的业务准入制度,提高观测资料质量。同时,针对预报业务需求,结合观测技术的发展,发展水汽、气溶胶等专项观测系统,提高观测的针对性。
2.完善气象通信系统,保证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
合理设计全国气象宽带网络系统和全国卫星气象广播系统信息传输方案。根据各级气象台站对气象资料和产品的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合理设计传输方式、通信路由和优先级别,保证各级气象台站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所需资料和产品的时效及质量。
3.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与合理分配,增强保障能力
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升级和有效利用,加强对计算机资源的科学管理。成立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管理组织,统一进行高性能计算机等基础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定期开展资源使用情况定量评估。合理分配科研与业务的计算机资源,保障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科研的顺利进行。
(四)加大对现代天气业务的投入
1.建立稳定的业务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现代天气业务稳定的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天气业务经费,做到统筹设计、合理分配、集约高效,促进现代天气业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针对业务中存在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多渠道争取项目支持。积极通过行业专项、科技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项目以及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加大对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多种资料的应用、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建设、精细化预报、QPE/QPF、台风预报、业务平台建设等预报关键技术和预报系统的投入力度,并稳定增加预报员专项经费。
(五)加强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
1.制定和完善业务发展实施计划
各省要根据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订本地区天气业务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适合于本地区的天气业务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订任务并纳入目标考核。
2.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业务规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工作。逐步建立科研成果和新资料业务化评价方案,制定中尺度天气分析、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延伸期预报等业务技术规范,完善预报质量检验评价方案,修订各级气象台站天气业务的任务和职责,促进相关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完善上下有机结合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
3.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业务技术发展
成立数值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的专家组或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相关业务的发展、管理以及科研开发提供咨询与指导。
第三篇: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总结会领导讲话
内部情况通报
第36期(总607期)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2010年12月2日
在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总结会上的讲话
郑国光
(2010年11月29日)
尊敬的杨根平副秘书长、阎立市长,各位代表,同志们:
上午好!
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总结会今天在美丽、古老而又现代化的苏州市召开。首先,我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 祝贺!对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市委市政府对会议在苏州召开所给予的重视和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请大家转达中国气象局党组对全国天气预报业务科技人员亲切的问候!刚才,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根平同志和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同志作了非常好的讲话,我完全赞成!
这是第六次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也是本世纪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筹备和召开,将其列入了中国气象局今年的重点会议。根据党组安排,梅燕同志从年初就开始部署筹备这次会议。一会儿,她还将代表局党组做工作报告。下面,我利用这次机会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现代天气业务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现代天气业务是气象业务的核心,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检验气象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重视气象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看气象部门所做的天气预报是否准确、是否有用。1996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中国气象局时指出气象预报准确与否,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天气预报在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天气业务工作,始终把发展天气业务作为气象业务工作的核心,着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自2004年第五次全国天气预报(预测减灾)工 作会议以来,各级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全国天气业务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天气预报的业务内涵不断丰富,产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断提升,预报员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水平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推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和发挥气象服务效益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庆典、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以及历次重大气象灾害的气象保障服务中,气象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和精细化的预报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限的预报能力与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虽然我国天气业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存在着基础科学支撑薄弱,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高,数值预报核心技术能力不强,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足,新技术和新资料综合应用不够,预报员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以及天气预报业务流程不尽合理等突出问题。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大气运 动变化和影响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现代天气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气象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贺信中要求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国气象局时也殷切的期望广大气象工作者要继续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报准确率和预警时效性,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预报能力。可以说,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良好的机遇。在当前大力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着力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气象核心竞争力、加快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形势和压力面前,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天气业务,必须把发展现代天气业务作为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抓紧抓好。
二、关于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问题
今年年初,中国气象局下发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关键技术、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以及保障 措施。一会儿,梅燕同志将在工作报告中,对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任务要求、科学内涵、重点任务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和具体部署。这里,我强调四个问题。
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在提高天气预报科技内涵和准确率上下工夫。要深刻理解《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的要求,深刻认识“天气业务是研究型业务,依靠科技进步是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根本途径”的内涵,加大“天气研究计划”实施力度,加快数值天气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加强多种资料和方法综合应用的研发,发展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预报技术方法,努力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科技内涵,不断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
二要紧紧围绕气象服务需求,在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上下工夫。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的天气预报方式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气象服务的需求。我们要深刻理解《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引领,努力提高天气预报产品的精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以多种资料融合技术和高分辨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继续深入推进精细化天气预报的试点工作,着力建立专业化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发展完善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预报业务,制作发布精细化、个性化和专业化预报 产品,提升大城市气象预报、农业农村气象预报、山洪和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等精细化水平,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
三要紧紧依托人才保障,在提高预报员队伍整体素质上下工夫。要深刻理解《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以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预报员队伍”的要求,深刻认识“预报员在现代天气业务中起关键作用”的内涵,坚持把预报员队伍建设作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大预报员培训培养的力度,建立常态化的预报员岗位培训和集中轮训制度,继续做好国家级首席预报员评聘和预报员技术竞赛等工作,努力提高预报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预报员能力素质的要求。
四要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在完善现代天气业务体制机制上下工夫。要深刻理解《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关于“依靠改革创新,完善预报业务体制,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刻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科学化、集约化、规范化天气业务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认真分析各级气象台的业务优势、技术特点和服务要求,推进现代天气业务体制改革试点进程,合理布局各级气象台的业务任务和资源配置,发挥国家级业务中心、区域气象中心、流域气象中心的技术引领和业务指导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省级气象局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组织协 调作用,建立科学合理、高效集约的预报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与现代天气业务相衔接的业务规范和业务规章,为发展现代天气业务提供制度保障。
“十二五”是构建气象现代化体系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国务院关于气象事业发展第二阶段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攻坚时期。《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关键是要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切实做好《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各省(区、市)气象局、各单位要全面深入分析本省(区、市)、本单位天气业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发展实施方案。各试点单位要继续创新,确保试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试点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将在全部门开展天气业务技术发展与业务布局流程的改革调整,加快建立现代天气业务。
同志们,推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以本次会议为新的起点,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勇于实践,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天气业务能力,为早日实现气象现代化,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依靠科技进步 坚持改革创新 扎实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
——在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
与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上的报告
矫梅燕
(2010年11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全国天气预报工作会议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这是继2004年全国预测减灾工作会议后,时隔6年的又一次关于天气业务发展的重要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的战略要求,围绕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的核心,进一步深入扎实地贯彻落实《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认真总结“十一五”我国天气业务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分析现代天气业务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需求,总结交流2010年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的进展和经验,部署“十二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推进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发展。
受中国气象局党组委托,我作会议工作报告。
一、我国“十一五”天气业务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回顾我国天气业务的发展,我们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带动发展,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坚持以强化管理促进发展,天气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天气预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天气业务能力明显加强 1.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气象服务需求推动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展。受服务需求的牵引,气象要素预报的时空分辨率更高、预报要素的种类更多,预报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延长预报时效和加强预报定量化为目标,重大天气过程和灾害性天气的中短期定量预报水平明显加强,延伸期预报逐步发展。面向防灾减灾以及农业、水利等各行业需求的专项预报针对性更强,预报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展的科研开发和业务能力不断加强,气象资料综合应用水平明显提高。雷暴、强对流和暴雨落区短期预报的动力诊断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分类别的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已开展试验。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统计释用技术进一步完善,基于格点和站点两种方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开始在中央气象台和部分省气象台进行业务试验,精细化乡镇气象要素预报也已在部分省气象台逐步开展。基于雷达、卫星和自动站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集合预报技术在中期天气预报、台风路径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应用逐步深入,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和登陆台风精细化风雨预报业务稳步发展。
2.短时临近预警能力明显加强
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警预报是精细化天气预报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天气业务发展的重点领域。目前,我国各级气象台站已不同程度建立了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和技术体系,临近预报业务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实时天气监测、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预警预报业务的开展,使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明显提高。依托北京奥运成果和广州、武汉区域气象中心的科研基础,首次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平台(SWAN1.0)。中央气象台和大部分省气象台初步建立了中尺度分析业务,雷达、探空、稠密地面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得到加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联防、指导业务流程不断完善,业务组织与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强化。
3.预报技术平台和业务流程日趋完善
近几年来,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组织下,由国家气象中心牵头、区域气象中心及各省气象台积极参与,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天气预报基础业务平台。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3.0)成为全国各级台站天气预报的主要基本业务平台,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1.0)在全国省级气象台 站得到广泛应用,数值预报解释应用业务系统(MEOFIS)开始在部分省级气象台应用,初步建立了全国共享的预报产品数据库(NWFD)。
加强了以集约化为目标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改革和建设。实现了城镇气象要素预报以省级预报为主、中央气象台提供指导的业务分工布局。以全国共享的预报产品数据库为基础,完成了全国城镇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流程的调整改革,增加发布频次,统一发布时效,实现了城镇预报对外发布的一致性。积极推进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建设,中央气象台台风海洋预报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等专业化中心的建设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定量降水预报等业务流程的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4.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2005-2009年全国分县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为84.4%,24小时暴雨预报准确率平均为22.2%。暴雨预报准确率近10年提高了5%。2009年全国分县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为86.3%,相对于2004年提高了4.4%。2005-2009年台风24和48小时路径平均预报误差分别为119公里和203公里,台风路径预报准确率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平。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也取得了良好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效果。在近年来的防汛抗台、抗击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防灾减灾服务以及北 京奥运、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中,准确、及时、精细的天气预报不仅取得良好的社会服务效益,也为气象部门赢得普遍的赞誉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二)数值预报研发和业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持续努力,我国数值预报业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2007年,全球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由T213L31升级到T639L60,使我国的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得到了各级气象台站预报员的广泛应用。GRAPES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于2009年投入准业务运行,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进入到业务试用的关键阶段。针对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气象保障服务需求所发展建立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标志着我国高分辨数值预报业务的新进展,有力地支持了精细化天气预报业务的新需求。以全球模式和区域高分辨模式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台风数值预报系统、快速资料同化预报系统、集合预报系统及各类专业数值预报系统,带动了我国数值预报模式业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气象资料在数值预报中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精细化的天气预报业务及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10年组建成立了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实现了新一代数值预报研发和应用人员的有效结合、模式研发和应用工作的协调推进,为我国 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预报员队伍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预报员队伍。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人才工作,始终坚持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预报员队伍作为气象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预报员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加强首席预报员队伍建设,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开展了“全国百名首席预报员”的评选,形成了由46位预报员组成的国家级首席预报员队伍,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专家型预报员团队的建设。各省气象台也设立了首席预报岗位,开展了国家级与省级首席和骨干预报员的岗位交流。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由国家级首席和省级首席为主的骨干预报员队伍。加强了预报员业务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了对全国预报员的集中轮训工作,促进了预报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2007和2009年开展了两次全行业的预报技能竞赛,带动了全国范围的预报技术岗位练兵和预报员业务能力的锻炼提升。不断优化预报员成长的政策环境和激励机制,通过修改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使预报员的正研职称评审更加注重业务实践能力。目前全国具有正研高工职称的预报员已达56人,占正研总数的比例明显提高。建立了常态化的预报技术总结和技术交流制度,预报员对重大天气过程的科学分析和认识能力明显提高,科学 素养得到加强。通过全国性的预报业务手册编写工作,使预报技术和预报经验得到系统化的总结和提炼,为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奠定了科学基础。
(四)预报业务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加强天气业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近年来,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的总体要求,先后制定下发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和《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规划》、《气象卫星应用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了天气业务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业务发展的统一组织,推进天气业务的集约化发展。天气预报业务基础平台(MICAPS3.0)、短时临近预报系统(SWAN1.0)等系统的开发以及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基础预报业务系统统一建设、各地特色化二次开发的集约化预报系统技术研发模式。实施了全国城镇气象要素预报业务流程的调整改革,实现各级台站预报产品制作与发布一致性和业务流程的集约化。加强业务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推动天气业务的持续、有效、规范发展。近年来,制定下发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规定》,修订了《全国短时临近预报业务规定》和《台风业务和服务规定》,制定了《全国电视天气会商业务规定》,编制了《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指导意见》,规范了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灾害预警及预警信号发布办法。加强预报质量的考核评估管理,改革预报质量考核 办法。开展了省级气象台相对中央气象台指导预报订正技巧的检验和考核评估,不仅有效促进了预报质量的改进和提高,也推动了上级台站对下级台站指导预报业务流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是预报质量评定管理的一次创新。今年以来,在推动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的工作中,通过抓试点、以点带面带动天气业务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也形成了推动天气业务发展的有效管理模式。
(五)天气业务发展取得的基本经验
天气业务的发展实践也形成了值得总结的发展经验。一是始终坚持服务引领,着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天气业务始终面向国家防灾减灾的需求、面向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是天气业务精细化发展和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的根本动力。
二是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天气预报的科技支撑能力。天气业务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表明,数值预报水平的提高,卫星、雷达等现代化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天气业务能够不断适应气象服务需求发展的根本途径。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建立高素质的预报员队伍。人类现阶段对大气科学理论的认知水平决定了预报员仍将在天气预报业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素质的预报员队伍,是把握大气科学理论、驾驭现代预报技术、提高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预报水平的关键因素。四是始终坚持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不断提高现代天气业务的效率和水平。近年来天气业务管理的实践表明,通过加强业务发展的规划设计和统一组织,强化质量管理、业务考核和业务规范化建设,是提高业务发展质量和预报业务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充分肯定天气业务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现阶段天气业务的发展与国家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以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适应防灾减灾需求的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精度,特别是突发性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亟待提高;面向公众气象服务需求的天气预报精细化和预报产品针对性迫切需要改进。数值天气预报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现阶段我国全球数值预报模式的水平还只相当于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21世纪初的水平。在模式框架技术、资料同化和模式物理过程的研发应用能力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新一代全球数值预报模式(GRAPES)还不具备业务应用能力,高分辨数值预报模式面临迫切的发展需求。预报技术体系难以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要求。尚未形成适应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展的现代天气业务技术体系。卫星、雷达以及近年来增加的新型探测资料的应用水平不高,集合预报、动力诊断等现代预报技术的 应用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天气图分析等基础业务薄弱的问题没有明显改变。天气预报业务面临着向灾害影响和风险评估延伸的挑战。集约化的天气业务布局有待完善。我国五级台站业务布局中各级业务分工不够清晰,预报业务、系统开发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简单重复的问题依然存在,预报岗位设置和指导业务流程不适应预报业务发展形势,基层台站业务技术薄弱而预报服务任务加重的矛盾越发突出。预报员队伍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预报员队伍总量不足与预报业务量不断增长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和制约了预报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现代天气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新时期气象预报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致中国气象局成立60周年贺信中指出,要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能力”要求对气象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特征。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国气象局时要求,要继续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和预警的时效性,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回良玉副总 理多次强调要提高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新时期气象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天气预报工作提出的明确、具体要求,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是天气预报工作发展的根本方向。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天气预报工作提出了更多样化的需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气象的敏感性以及对气象灾害的脆弱性不断增加,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都对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防灾减灾对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准确率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特别是中小河流和水库防汛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范对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的时效性、灾害影响评估的针对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气象为农服务使天气预报向农村乡镇、农业生产一线延伸,对天气预报的精细化、专业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气象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在不断增长,要求天气预报更有针对性和通俗性,社会公众对天气预报更加严格的监督评价,使传统的天气预报面临着创新变革的迫切要求。此外,能源、交通等专业领域对气象服务越来越多样化需求,也使天气预报面临着更加多样化发展的新形势。
(三)频发的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对天气预报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大气运动、变化和影响的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今年以来,西南地区特大干旱、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和超强台风“凡亚比”、“鲇鱼”等灾害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充分反映出极端气象灾害复杂多变、难预难防的新特点。极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难度大,凭传统的经验和现有的技术手段难以做到有效的预报。这既对现代天气业务提出了重大挑战,也对气象现代化水平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天气预报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数值预报是天气预报的核心技术,正处在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综合遥感探测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模式的高分辨率化和天气气候模式一体化成为现阶段数值模式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将为天气预报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及快速同化分析预报技术将成为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和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的技术基础;天气气候模式的同步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延伸期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能力的提高;集合预报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将推动灾害性天气和高影响天气预报由确定性预报逐步 向表征预报不确定性的概率预报方向发展。多种专业模式(模块)的进一步发展,是天气业务向满足行业用户需求方向拓展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预报技术和方法的进步以及预报业务系统的完善,也将对现代天气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推动天气业务体制将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三、科学谋划新时期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
(一)充分认识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中天气业务发展面临的任务要求
近年来,我国的气象现代化水平和业务服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关键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没有明显缩小。我国气象业务发展还较多地体现在靠投入、靠硬件建设,核心技术发展、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业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气象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就是要更加注重天气业务领域气象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核心技术的发展,要将过去注重硬件建设和发展规模的方式转变到注重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因此,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靠科技和人才,切实提高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能力。
(二)充分认识新时期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内涵与客观要求
我国天气业务已经走过六十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建国初期天气预报工作起步的天气学经验预报阶段,到改革开放时期伴随雷达、卫星、数值预报和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预报技术现代化发展阶段,以及进入到新世纪以来受气象服务需求快速增长推动的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展阶段。建立在现代预报技术基础上的天气预报精细化发展,使天气业务具有了现代化的特征。天气业务现代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天气业务始终围绕着不同时期气象服务的需求,紧紧依托气象现代化和气象科学的发展与进步。由此,我们可以概括总结出新时期现代天气业务的科学内涵,即现代天气业务以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发展为基本特征,以提高精细化预报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为根本要求,以数值预报等现代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多种资料和方法的综合应用为科技支撑,以能够驾驭现代科学技术的预报员为关键要素。
发展现代天气业务,需要科学地认识其客观要求。现代天气业务以数值预报为核心技术支撑。从预报技术的发展看,数值预报已成为构建现代天气业务技术体系的基础,成为预报员构建现代天气业务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的重要内容。数值预报是决定现代天气业务能力的核心因素。
发展现代天气业务要走专业化的预报技术路线,这是天 气预报精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化的预报技术路线包括专业化的预报技术和业务体系。专业化的预报技术是在对大气运动规律更深入地把握和对预报业务细分基础上,更具有针对性的预报技术方法,通过预报技术的专业化发展促进预报业务的精细化发展。专业化的预报业务体系,是与预报技术体系相适应,按照预报技术特点布局业务分工,设置业务岗位,体现业务流程的集约化。
现代天气业务更加重视预报员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精细化预报基础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要求预报员具有更为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和更强的驾驭现代预报技术的能力。发展专业化的预报业务和技术体系,需要预报员对某一领域预报技术的“精”和“专”。因此,发展专家型预报员队伍,是现代天气业务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全面把握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 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客观要求,决定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要以提高预报精细化和准确率为核心目标,以发展预报核心技术、加强专业化的业务技术体系和专家型预报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任务。
1.发展数值预报核心技术,提升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持续快速发展新一代GRAPES数值预报模式,实现数值预报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现代天气业务的首要战略任务。要立足GRAPES模式的战略发展,在模式框架、物理过程、资料同化等重点技术领域,加强科技攻关,培育核心技术优势。既要注重学习引进先进的模式技术,更要重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形成模式的自我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立足GRAPES模式的战略发展,既要求在短期内实现业务化,体现业务应用效益,更要立足于追踪国际一流模式水平的长远发展目标。要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组织模式的研发,加强总体规划和设计,围绕目标定任务,基于效果做评估,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GRAPES模式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面向业务需求,不断完善数值预报模式业务体系。进一步推进T639模式的业务应用,持续改进完善以T639和T213模式为基础的全球台风数值预报、集合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针对模式的应用需求,进一步提高模式产品的后处理和分发服务能力。为适应精细化天气预报和专业气象服务的需求,要加快发展高分辨率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依托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气象保障服务的科研成果,选择先进的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尽快在区域气象中心建立起高分辨率的区域数值预报模式业务系统,为区域内各省级气象台提供应用服务。
加强数值预报的应用能力建设。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业务数值预报模式产品检验评估,提高预报员对模式 产品的误差订正和模式性能的综合诊断能力。要加强数值预报的动力统计解释应用技术研发,提高国家级和省级台站数值预报的释用水平。发展模式检验新技术,建立确定性模式和集合预报检验业务系统,构建业务模式全国统一检验平台,加强业务模式评估对比工作。加强数值预报模式业务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级、区域级、省级数值预报系统业务化标准,建立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准入机制。
2.完善专业化预报技术体系,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天气预报关键技术。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发展针对不同类别预报业务的技术方法和分析应用手段。研发基于多种资料的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特征识别技术,建立实时天气监测分析业务。开展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天气分析及热力动力诊断技术研发,强化天气分析基础业务。发展多种资料实时综合分析和外推预报技术,以及基于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动力诊断技术,提高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能力。发展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报技术,提高精细化定量降水预报能力。加强数值预报产品的动力统计释用技术研发,发展基于格点和站点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加大集合预报技术的应用研发力度,发展建立基于集合预报的灾害性天气和重大天气过程的中期、延伸期概率预报业务。
推进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加强统一组织,以集中研 发基础平台和本地化应用相结合,推进基本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集约化建设。继续发展完善天气预报业务基础平台MICAPS系统、短时临近预报业务SWAN系统、气象要素客观预报MEOFIS系统和全国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产品数据库NWFD系统,不断完善业务功能,提高业务系统统一研发的标准化水平,推动针对各级台站业务需求的本地化开发应用。
强化气象资料的综合应用能力。认真推动《气象卫星应用发展专项规划》的落实实施。突出重点,加强卫星资料在数值预报和实时天气监测分析中的应用。有计划地开展卫星、雷达和地面自动站资料的质量评估和数据集建设,为数值预报资料同化和天气业务应用提供支持。
3.完善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促进天气业务的集约化发展
探索专业化的岗位设置。以预报技术体系的专业化发展为基础,通过业务组织结构的专业化设置,带动业务分工的细化。要完善国家级专业化业务中心建设,加强区域气象中心、流域气象中心和海洋气象中心的建设,推进实施省级专业化业务岗位设置。
合理布局预报业务分工。认真分析各级台站的业务优势和技术特点,合理布局国家、区域、省、市、县五级台站的业务任务和资源配置,突出国家级的技术引领和业务指导,加强区域级的技术指导和辐射,强化省级的业务组织和业务 指导。通过合理的业务分工,建立集约化的业务流程,减少多级台站预报业务的简单重复。通过上级台站对下的预报指导和下级台站的本地化预报分析订正,发挥各级台站的业务技术优势,形成多级台站优势互补的业务流程。要继续开展与指导预报流程相适应的下级台站相对上级台站的预报质量检验评估,促进各级台站业务优势的充分发挥。要将预报技术总结交流的制度化作为业务流程建设的一项内容,不断丰富业务流程的科技内涵。
4.建设专家型预报员团队,不断提升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的核心作用。
分领域组建专家型预报员团队。以全国百名首席预报员为骨干,组建暴雨、台风、强对流预报等领域的国家级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培养分领域的天气预报专家。省级气象台要组建以全国百名首席预报员为核心的预报员团队,培养有专长的预报专家。要充分发挥专家型预报员团队在各类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技术把关、业务指导作用和预报技术总结、新技术应用方面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加强对专家型预报员团队的组织管理。要建立完善预报团队的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必要的经费投入,支持专家型预报员团队的业务、科技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
四、扎实落实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任务
(一)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持续推进指导意见的实施 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今年启动了现代天气业务发展与改革试点工作。力求通过抓试点建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推动以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为目标的现代天气业务发展。通过近一年的业务试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6个“专项指导意见”提交此次会议讨论。
1.稳步推进各项指导意见的落实
各单位要根据6个“专项指导意见”,结合本省实际,稳步有效地开展中尺度分析、强对流天气实时监测及短时临近预警、强对流天气落区短期预报、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和海洋气象预报业务的实施,要稳妥有序地推动省市县三级天气预报业务集约化布局工作的试验和实施。充分借鉴试点经验,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
2.进一步强化国家级和省级的业务指导能力建设 国家级和省级气象台是建设专业化预报技术和业务体系、实现天气业务集约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丰富国家级指导预报业务的内涵,在全国天气预报业务的组织、预报质量的提高和预报产品的改进完善、新预报技术的应用以及预报技术总结交流等方面发挥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带动示范作用。要强化省级台站对下的业务指导意识,各省气象台要在全省预报业务的组织、精细化预报业务的实施、以及市县预报业务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增强责任意识,发挥指导和带动示范作用。省级指导预报业务要不断提高定量化、精细化和可视化水平,支持市县级台站预警服务能力的提升。
3.继续开展现代天气业务建设试点工作
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试点工作也将持续地开展。结合气象服务需求的发展,2011年的试点工作将在延续今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精细化天气预报的试点。一是全国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服务试点,重点突出大城市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适应公众服务需求的预报产品表现形式的改进。二是开展农业农村精细化天气预报试点,支持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对精细化天气预报的需求;三是开展防灾减灾需要的精细化预报试点,探索和改进针对防汛抗灾需要的台风、暴雨等预报在内容和产品表现形式上的改进。重点结合国务院关于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等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的试点工作。
(二)切实发挥人才科技和科学管理的保障作用 1.强化气象科技创新的保障作用
依靠科技进步是天气业务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已经被天气业务发展的实践所证明。新时期现代天气业务的发展,更 需要气象科技创新发挥有力的保障作用。扎实落实好《天气研究计划》,完善气象科研计划安排和组织方式,不断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要围绕不同阶段预报业务发展的重点任务组织科研立项,对数值预报、预报系统研发等关键领域,要形成持续科研支持的机制。要高度重视和有力地加强对科研成果业务应用的考核评估,提高科研面向预报业务需求的研发效率。各级台站要将天气业务作为一项“研究型”业务,加强对预报业务的科技和人才投入。
2.强化人才支撑的保障作用
要继续将现代天气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重点任务,通过《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双百计划管理办法》等有关政策的实施,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专家型预报员骨干队伍。要培养学习型的预报员队伍,建立常态化的岗位培训和集中轮训机制,不断促进预报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各级台站要高度重视预报员的岗位实践锻炼,注重在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实践和预报技术总结交流中发现和培养骨干预报员。同时,也要将预报系统开发和技术研发人员作为预报业务队伍的一部分,加强队伍建设。
3.强化科学管理的保障作用
要在总结近年来预报业务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天气业务的科学管理。要强化按照业务发展规划组织 实施天气业务的发展建设,实现天气业务持续有效发展。要强化整体设计、集中组织、突出重点的业务建设实施原则,推进天气业务的集约化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业务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天气业务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检查评估,推进各级台站天气业务的协调有序发展。
同志们,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多样化发展,决定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发展现代天气业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改革创新,以务实的作风、勇于探索的精神,大力推动现代天气业务的改革与发展,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开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
本期发: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成员,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本期编辑
林琳
第四篇:铁路运输改革与现代物流发展
铁路运输改革与现代物流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现代物流从概念产生到形成理念,从理论研究到进入实质操作阶段,人们亲身经历和目睹了物流业的快速进步和巨大变化。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中坚,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铁路部门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伟大实践中,积极探索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加快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重要改革。铁路为构筑货畅其流、方便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现代物流环境,建设和完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网络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铁路具有明显优势
我国铁路现有营业里程7.4万公里,年发送旅客11亿人次,发送货物25亿吨,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发送量两大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ie5x1k 铁路运输的综合指标换算周转量达25000亿吨公里,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4%的运输量,铁路平均运输密度遥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铁路客货运输量在国内运输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5%和55%左右,也居世界同行首位。铁路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运力支持,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发展现代物流,铁路具有五大优势:一是统一的全国铁路路网体系,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二是遍布全国的铁路仓储设备,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三是发达的路网通讯能力和具有丰富市场信息的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共享的信息资源。四是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重要的职工队伍。五是大运量、低运价、全天候、持续均衡运输,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最重要的经营基础。
现代物流是经营者运用系统思想对物资流动的全过程及相关环节进行全面优化和调整的过程。实践证明,发展现代物流离不开运输系统的大力支持,铁路应当在发展现代物流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现代物流领域里大有作为、一展身手。
改革铁路运输方式主动融入现代物流
物流企业对运输部门的核心要求是方便、快捷和准时。近年来,铁道部加快运输组织方式改革,以各种类型的货物列车作载体,组织开发了多种货运新产品,千方百计满足物流需求。
开行行包快运专列。整列装载行李包裹等小件物品,固定发到站、发到时刻、车辆编组和运行路径,按照旅客列车组织管理,以时速120公里运行。目前,铁路共组织开行14对行包专列,且全部由物流企业承包经营。行包专列的开行,发挥了铁路在小件零散货运市场中,长距离、全天候、安全正点等方面的优势,在运输组织和管理上实现了多方面突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5月,铁路又推出了行包专列的升级产品———行邮特快专列,最高运行时速达到了160公里,再次成为物流界的新宠。开行货运五定班列。从始发站至终到站间实行直通运输,运行线和车次全程不变,五定班列始发、终到日期和时间固定,实行以列、组、车或箱为单位的报价包干办法,即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货运列车,创出了“送达速度快捷、运到时限确定、途中信息可知、运输价格透明、服务承诺保证、违约赔付损失”的品牌形象。最近,铁道部对五定班列开行方案进行了四方面优化:扩大了开行范围,联结起70多个大中城市,覆盖了全路的主要货源集散地;增加了开行数量,跨局运行线已从初期的28条增加到96条;提高了开行密度,其中50%以上的达到了每天一列;推行承包经营,进一步明确承托运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提高了货源稳定性和运行正点率。2004年,五定班列运输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全路跨局五定班列开行列数首次突破10000列,达到10932列,同比增加2590列,增长31%,是近5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组织开行列数最多的是上海铁路局,上海到天津专线共组织2353列,占全路总量的21.5%。
开行集装箱专列。整个列车全部由集装箱组成,按五定班列运行和管理。自2000年6月起,中国铁路开行北京、上海、温州到莫斯科的集装箱专列,15天内就可到达,快捷、准时、安全,在国际物流界引起很大反响。天津至二连间、连云港至阿拉山口间、上海至成都间、深圳至成都间的集装箱专列,呼和浩特至上海、至广州间的牛奶集装箱专列,也都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4月起,在北京至上海间开行了双层集装箱专列,全部使用专用凹底平车,每车装载两层2到4个国际标准箱,使运输能力非常紧张的京沪铁路集装箱运行线利用率提高35%以上。2004年是中国铁路集装箱实施公司化运作的开局之年,全年共发送集装箱311.2万TEU,发送5952万吨。
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对发到站间年运量在40万吨以上的煤炭、石油、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按照“管理规范、定时发到、一站直达、承诺服务”的原则,组织发货人、收货人和发到铁路局签订四方互保协议,纳入跨局开行方案。直达列车的开行,稳定了供需关系和供货质量,减少了企业库存和物流成本,加速了物资流通和车辆周转,提高了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实现了“多方共赢”。跨局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开行数量增长很快,1999年每天开行24列,到2005年,每天增加到272列,年递增50%以上。2004年,共开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26055列,其中运输煤炭直达列车15923列,杂货直达10132列,兑现率达到72%,成为大宗物流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货运产品。铁路在为客户提供货运产品的同时,逐步融入供应链管理,进行物流系统综合设计和供应链全面优化,保证了客户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有效降低了客户的物流成本,由传统运输融入了现代物流。
改革铁路货运管理推动发展现代物流
近年来,在不断改进铁路货运产品的同时,铁路货运管理部门还围绕物流企业关心的运输价格、服务质量等问题,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整顿规范货运收费。铁道部明确规定,取消一切未经国务院批准的代其他单位收费,上海到天津专线延伸服务必须执行货主自愿的原则,到站一律不准搞延伸服务收费,对大件运输收费进行重点整顿等等。同时,有禁则止,加强督查,对违规违纪者,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提高运价透明度。在全路推行集装箱运输“一口价”。所谓“一口价”,是指托运人从发站把空箱提走的那一刻起,回去装货、送来重箱、运达到站、取走重箱、还回空箱的那一刻止,全部过程的所有费用以一个数字表示出来。在全路各集装箱站,都可以看到该站到全路各站五种箱型、三种状态的集装箱“一口价”,客户按此交费,提高了运价透明度,遏止了价外收费。
下放运价下浮权。允许各铁路局根据市场变化、竞争需要和运输成本,实行灵活的运价下浮政策。自实行这一办法以来,铁路每年争取空车方向货源和轻浮货物货源2000万吨以上。
提高服务质量。完全尊重用户意愿,专运线和货场作业,用户根据需要可以任意选择。加固材料只要符合铁路安全标准,用户可以自备自购。他们调整货物作业流程,实行一个窗口、一次收取费用、一张支票结算,并开办货运信息服务项目,利用电传、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为用户提供进货、到货、运费等信息服务。他们还从保价理赔角度作出硬性规定,坚持“先赔付后划分内部责任”的原则,从货物交付之日起,车站和铁路局要分别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将货运保价理赔完毕。这些措施的出台,大大提高了铁路货运质量,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毕节: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情况总结(2012年9月20日)
毕节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情况总结
毕节市气象局
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一)专业化的预报业务技术体系
1.预报技术
在工作中开展了中尺度天气、定量降水估测技术、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在“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方面,开展了数值天气预报产品释用和订正工作,结果显示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的结果不理想,不能用于实际工作。
在“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方面,毕节市气象台和县气象局非常重视天气尺度和中尺度分析业务,已充分利用上级的分析产品,做好本地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补充订正工作。通过调阅分析上级的分析产品,结合当地预报经验会商后进行本地天气预报和(或)补充订正,实际效果较好,现在上级分析产品在市县预报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各地依赖性越来越强。
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检验、评估及订正工作中,多年来的结果表明形势场的预报比较准确,要素场的偏差较大,2011年也是如此。从主要天气系统的误差规律看,48小时以后的预报误差不论是强度还是时效都较大。
在临近预报业务(0~2小时)和短时预报业务(0~12小时)中,除了将常规的云图、雷达资料、乡镇点资料用于临近预报业务外,还充分利用SWAN、EC细网格、雷达拼图等预报工具或预报产品进行临近预报预警业务。在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分析技术上
获得一定突破,具备了一定的经验,识别能力有所增强,今后仍需加强这项工作,加强对龙卷等特殊天气的识别。
研发的“外推预报和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相结合的预报技术开展以来,其可用性不大,也许这是山地气候的特殊性吧。毕节局在“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中研究的成果也不理想,误差较大。
2.预报系统平台
SWAN系统(县级预警平台)应用和本地化开发
在全国系统的规范和标准功能体系下,结合地方灾害性天气特点建立了贵州省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在2010年、2011年以及今年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
MICAPS的应用和本地化开发
精细化预报用户支持环境FUSE系统应用和本地化开发 MICAPS系统在我市气象部门运行良好,并且已经实现本地化开发。但是没有开展“精细化预报用户支持环境FUSE系统应用”
海洋气象共享平台(未开展)
3.其他系统平台
结合毕节实际,开发了“区域自动站监控预警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各站点的温度、降水信息,必要时进行报警。
另外又开发了“毕节市自动站雨量分析统计处理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各站点的降水信息进行汇总统计,任意时段的雨量累计,能自动填写进WORD文件、统计级别雨量数、绘制雨量空间分布图等。
开发并完善了毕节市气象网页,将各类工具图表、规章
制度、预报服务信息、乡镇气象员信息、雷达回波、数值预报产品等信息切换到网页,非常方便查找使用。
4.强天气监测预警预报
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未开展)
强天气监测和短临预警:监视、跟踪天气变化,发现征兆立即进行会商,开展强天气监测和短临预警工作。
强天气落区短期预报:以短期预报为基础,在分析有强天气时开展落区预报工作。
定量降水估测预报:根据卫星、雷达等观测资料为基础开展定量降水估测预报工作。
5.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开展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主要是温度和降水,另外还开展了相对湿度的精细化预报运用于林业部门。
6.台风强度路径预报和精细化风雨预报(未开展)
7.海洋气象预报(未开展)
8.面向重点领域的气象预报业务(未开展)
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未开展)
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预报(未开展)
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预报:在省局指导预报的基础上,我市开展了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气象预报,多年来的实际经验表明,预报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与实际的灾害程度有关联,但是不成正比。
(二)集约化天气预报业务流程
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布局分工与流程
省市县三级预报业务岗位设置
(三)专家型预报员队伍
预报员培养
预报员团队建设
(四)预报业务管理
业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预报业务质量考核评估
其他
(五)天气预报业务能力
灾害性天气短临监测预警能力:三年来,灾害性天气短临监测预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不论是影响时间还是影响区域都比较准确,这得益于广大预报工作者的认真负责,更得益于各种监测设备的增加,使得用于预报分析的基础资料更加精细。
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水平:三年来,毕节预报的准确率存在着季节变化,夏半年准确率相对较差。在精细化后面,由于贵州山地的特点,只能预报到乡镇一级,一些地方误差较大。
预报服务产品的针对性、表现形式等:预报服务产品的针对性是比较强的,有针对林业、针对防汛抗旱、针对农业等相关部门的产品,也有专门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内部决策信息等。产品的表现形式也比较多样灵活,可以通过电话、传真、广播、电视、邮件、QQ等多种方式进行。
(六)天气业务建设成果发挥效益
重点是对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和对重大活动的保障
毕节天气业务的建设,在试验区经济建设、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大量及时、可靠的重要气象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气象工作的作用,得到当地领导和民众的好评。
(七)科技支撑
研究单位对天气业务的支撑
科研项目的支持
二、现代天气业务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计划
四、工作建议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