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工作总结
**县2011年度水土保持重点治理
工程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在学习***等县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县在水保重点建设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专题研究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科学规划、保障先行、加强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一、科学规划
201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为:综合治理面积14.5 km²,其中基本农田138hm²,水保林450hm²,经济林102hm²,种草152 hm²,封禁治理607 hm²,谷坊65座,水窖37个,植物护埂30.5km,生产道路6.54km。建设地点布置在以***村为中心的15个km²内,力争建成201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秋冬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示范区。
针对我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规划选区不够科学、群众协调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县水务局对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项目区进行了实勘测结合实际,科学规划,编制完成了水保重点治理实施方案。确定工程措施以新建口粮田、谷坊为主,林草措施以常绿水保林和果树为主,加大种草和封禁力度。规划新建基本口粮田2000亩,栽植水保林4000亩,经济林1000亩,建设生产道路7km,谷坊80座,水窖40个。力求通过综合治理,能够 1
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保障先行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在实地勘测之时,即要求***乡党委、政府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经过协商,确定由水务局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方面工作;由***乡政府负责项目的用地规划、群众动员、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做到了项目未动、保障先行。
三、巡查指导
为统筹建设进度,严抓质量管理,县水务局组建了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巡查工作组,***、***、***等巡查工作组成员多次深入建设现场,指导工程建设技术,核对投入机械、劳力,检查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工程建设高速度、高质量推进。
四、效果显著
由于规划科学、动员充分、协调积极、督促严格,工程建设速度高、质量佳。
截止目前,完成综合治理面积14.5 km²,其中基本农田138hm²,水保林450hm²,经济林102hm²,种草152 hm²,封禁治理607 hm²,谷坊65座,水窖37个,植物护埂30.5km,生产道路6.54km。
尤其是***村,捆绑***乡土地流转、林业局低产果园改
造、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挖鱼鳞坑8万多个,栽植经济林600多亩,形成了水利建设民营公助的良好局面。
五、存在问题
在今年的建设中,我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财政十分困难,县级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同时,由于群众较为贫困,自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了工程进度和治理效益;工程技术人员短缺,规划尚不够科学,实施中技术指导不足。
六、下步打算
一是做好项目的储备上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用足用好国家水利建设资金;二是整合退耕还林、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投向和使用范围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整合使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三是正确引导农民采取集资、投工投劳等办法,克服资金不足的困难。四是强化技术指导。及时派出技术骨干,深入基层,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责任制,加大质量监督力度,严格中间检查和验收环节,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第二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2005-04-18
法规名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办水保[2005]67号
法规类别:规范性文件
制定机关:水利部
颁布日期:2005.04.18
实施日期:2005.04.18
修改日期:
法规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国家水保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水保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工程建设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按项目区组织实施,严格立项审批,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
第四条 工程建设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分级管理。
第二章 前期工作与计划管理
第五条 国家水保工程分期规划、分期实施,每期五年。
第六条 国家水保工程按项目区组织实施,项目区选择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项目区应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所在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重点治理区范围内;
(二)项目区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规划实施期末,每个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一般不少于100平方公里;
(三)当地政府重视,项目区群众自愿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四)项目实施县制定并出台了封山禁牧的有关政策;
(五)项目实施县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技术力量较强,能够承担工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家水保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项目区组织编制规划,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初审后联合上报水利部、财政部。
第八条 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批复各省上报的规划,规划经审批后实施,作为计划下达的依据。
第九条 项目实施县水利水保部门依据批复的规划,以项目区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组织编制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须达到施工深度,由地级以上水行政管部门审批后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第十条 国家水保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根据《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承担单位应熟悉水土保持业务,并具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
第十一条 规划设计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生态建设工程相结合,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对工程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与管护等方面的意见,优化工程规划设计。
第十二条 建设任务和资金补助申请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审批的规划编制,于当年2月底前联合上报水利部、财政部。
第十三条 水利部根据各省申报的建设任务和资金补助申请,编制国家水保工程资金补助和治理任务计划,经财政部审定后,由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下达。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工程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技术审查和审批、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申报、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验收及竣工初步验收、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统计及效益监测等工作。
第十五条 国家水保工程建设实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项目的责任主体为县级水利水保部门。
第十六条 国家水保工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由县级水利水保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且必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
监理单位依据合同,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
第十七条 工程建设推行群众投劳承诺制。在项目规划阶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经项目区三分之二以上群众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做出承诺后,方可列入规划申报立项并实施。
组织群众投劳一般只在项目受益村进行,不得跨村或平调使用劳动力。确需跨村投工的应采取借工或换工的形式组织进行。
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实行公示制。工程实施前,要把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中央补助规模、预期效益和所需群众投劳数量等向受益区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九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计划,严格按设计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建设内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如属一般性的设计修改,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开展效益监测工作,项目竣工后进行效益评估。效益监测与评估工作由县级水利水保部门组织进行,并及时将监测评价成果报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推广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所有项目实施县要明确科技支撑单位,为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
第二十二条 在项目规划立项阶段或工程建成后,必须明确工程建后管护责任。项目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或乡(镇)按国家有关政策落实治理成果产权或使用权,能落实到农户的一律落实到农户,并明确相应的责权利,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后管护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管护责任不落实或治理成果被破坏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不得继续安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第二十三条 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数据库。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到人,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管,保持档案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所有项目区包括基本情况、建设内容、投资、治理成效、管护制度等在内的图文资料数据库。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 国家水保工程实行中央补助的投资机制。
第二十五条 工程建设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金审批、使用,管钱、管账相分离的内部监督机制。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项目实施单位要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技工及机械施工费;籽种、苗木费、苗圃基础设施费;监测、封禁治理等。
第二十八条 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等费用,由地方负担。
第二十九条 中央财政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项目开工建设后,可拨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给承建单位,其余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
第五章 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 国家水保工程检查验收实行验收、竣工验收,以及不定期检查的制度。
验收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在县级自验的基础上分措施进行抽查验收,抽验比例不得少于完成任务量的15%;淤地坝、坡面水系和集中连片的机械施工工程要逐个进行验收。县级自验要对各项治理开发措施的数量、质量,对照图班逐项、逐块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并提出自验报告。
第三十一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2月底前向水利部、财政部报送上项目工作总结。
第三十二条 不定期检查由水利部组织抽查,对抽查的项目执行情况做出全面评价。抽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减少投资直至取消项目实施。
第三十三条 竣工验收在项目规划实施期满后,在县级水利水保部门自验的基础上,由水利部和财政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是否按计划完成;
(二)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建设标准;
(三)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使用是否符合资金管理的要求;
(四)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五)档案资料是否完整;
(六)工程管护责任是否落实。
第三十四条 竣工验收应由项目所在县水利水保部门提供如下资料:
(一)项目建设竣工自验报告;
(二)监理报告;
(三)项目的现状图、设计图、竣工图以及相应的数据表;
(四)竣工财务决算报告;
(五)工程管理、管护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五条 未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项目,不得通过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2005年5月12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国家水保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依据国家基本建设有关规定,结合水土保持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水保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
工程建设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按项目区组织实施,严格立项审批,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
第四条
工程建设实行中央、省、地(市)、县分级管理。
第二章 前期工作与计划管理
第五条
国家水保工程分期规划、分期实施,每期五年。
第六条
国家水保工程按项目区组织实施,项目区选择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项目区应在《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所在流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重点治理区范围内;
(二)项目区须具有一定的规模。规划实施期末,每个项目区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一般不少于100平方公里;
(三)当地政府重视,项目区群众自愿投劳参与工程建设;
(四)项目实施县制定并出台了封山禁牧的有关政策;
(五)项目实施县水土保持机构健全,技术力量较强,能够承担工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工作。
第七条
国家水保工程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按项目区组织编制规划,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初审后联合上报水利部、财政部。
第八条 水利部、财政部联合批复各省上报的规划,规划经审批后实施,作为计划下达的依据。
第九条 项目实施县水利水保部门依据批复的规划,以项目区为单位,以小流域为单元组织编制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须达到施工深度,由地级以上水行政管部门审批后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
第十条 国家水保工程规划和初步设计根据《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编制。初步设计承担单位应熟悉水土保持业务,并具有相应的规划设计资质。
第十一条
规划设计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生态建设工程相结合,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对工程建设内容、组织实施与管护等方面的意见,优化工程规划设计。
第十二条 建设任务和资金补助申请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审批的规划编制,于当年2月底前联合上报水利部、财政部。
第十三条
水利部根据各省申报的建设任务和资金补助申请,编制国家水保工程资金补助和治理任务计划,经财政部审定后,由财政部和水利部联合下达。
第三章 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工程规划编制、前期工作技术审查和审批、项目计划的编制和申报、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验收及竣工初步验收、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统计及效益监测等工作。
第十五条
国家水保工程建设实行项目责任主体负责制,项目的责任主体为县级水利水保部门。
第十六条 国家水保工程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监理单位由县级水利水保部门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且必须由具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承担。
监理单位依据合同,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
第十七条
工程建设推行群众投劳承诺制。在项目规划阶段,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征求群众意见,经项目区三分之二以上群众同意,由村民委员会以书面形式向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做出承诺后,方可列入规划申报立项并实施。
组织群众投劳一般只在项目受益村进行,不得跨村或平调使用劳动力。确需跨村投工的应采取借工或换工的形式组织进行。
第十八条 工程建设实行公示制。工程实施前,要把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中央补助规模、预期效益和所需群众投劳数量等向受益区群众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第十九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经批准的计划,严格按设计施工,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建设内容。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变更的,需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如属一般性的设计修改,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县级水利水保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
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开展效益监测工作,项目竣工后进行效益评估。效益监测与
评估工作由县级水利水保部门组织进行,并及时将监测评价成果报送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工程建设要因地制宜推广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程建设效益。
所有项目实施县要明确科技支撑单位,为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服务与技术支撑。
第二十二条
在项目规划立项阶段或工程建成后,必须明确工程建后管护责任。项目区所在县级人民政府或乡(镇)按国家有关政策落实治理成果产权或使用权,能落实到农户的一律落实到农户,并明确相应的责权利,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建后管护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管护责任不落实或治理成果被破坏的,要严肃查处;情节严重的不得继续安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
第二十三条
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建立项目数据库。项目档案管理责任到人,分类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管,保持档案的真实性、连续性和完整性。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所有项目区包括基本情况、建设内容、投资、治理成效、管护制度等在内的图文资料数据库。
第四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
国家水保工程实行中央补助的投资机制。
第二十五条
工程建设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截留和抵扣。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资金审批、使用,管钱、管账相分离的内部监督机制。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项目实施单位要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和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二十七条 中央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工程建设的材料、技工及机械施工费;籽种、苗木费、苗圃基础设施费;监测、封禁治理等。
第二十八条
项目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等费用,由地方负担。
第二十九条 中央财政资金使用实行报账制。项目开工建设后,可拨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资金给承建单位,其余资金根据工程建设进度与质量,经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拨付。
第五章 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
国家水保工程检查验收实行验收、竣工验收,以及不定期检查的制度。
验收由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在县级自验的基础上分措施进行抽查验收,抽验比例不得少于完成任务量的15%;淤地坝、坡面水系和集中连片的机械施工工程要逐个进行验收。县级自验要对各项治理开发措施的数量、质量,对照图班逐项、逐块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并提出自验报告。
第三十一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2月底前向水利部、财政部报送上项目工作总结。
第三十二条
不定期检查由水利部组织抽查,对抽查的项目执行情况做出全面评价。抽查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减少投资直至取消项目实施。
第三十三条
竣工验收在项目规划实施期满后,在县级水利水保部门自验的基础上,由水利部和财政部组织进行。竣工验收的主要内容是:
(一)项目建设任务及投资是否按计划完成;
(二)各项建设内容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建设标准;
(三)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使用是否符合资金管理的要求;
(四)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五)档案资料是否完整;
(六)工程管护责任是否落实。
第三十四条
竣工验收应由项目所在县水利水保部门提供如下资料:
(一)项目建设竣工自验报告;
(二)监理报告;
(三)项目的现状图、设计图、竣工图以及相应的数据表;
(四)竣工财务决算报告;
(五)工程管理、管护落实情况的有关文件。
第三十五条 未实行工程建设公示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的项目,不得通过验收和竣工验收。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由水利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摘要】设计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目的就在于对区域内的植被进行保护,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预防,从而实现对资源、生态和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使城市河道不仅具有河道的工程功能,还能够成为城市生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景观。文章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成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关键词】城市河道;水土保持;水土流失
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因为人为扰动而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应该做好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
1.造成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原因
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主要原因是人为扰动。在施工的过程中实施一些施工项目会对植被和原地貌造成扰动,造成水土流失,例如管线改移、清理河道淤泥、临时堆放土方、开挖回填土石方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人为扰动,引起水土流失。
2.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
在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时,要以主体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评价为依据,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进行预防和治理,方案设计的目的在于使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尽量减少,对地表植物进行保护,贯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景观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可行性。2.1分析主体工程水土保持
当前的河道治理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排涝、泄洪的工程内容,还包括生态治理、河道生态修复等。在设计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方案的过程中,一些工程项目已经具备了水土保持功能。例如在河坡种植乔灌木、生态袋护岸等,既能够起到稳定岩体和土体的作用,还能够起到绿化、抗浪蚀和抗冲刷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对景观进行美化。因此要对主体工程中的具有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量和措施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对其中水
[1]土保持措施进行完善和补充,还要减少重复设计,使水土保持的投资能够落到实处。2.2合理、利用土石方
由于城市河道往往处在人口密集区域,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平衡的调用土石方,对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市容市貌进行保护,减少水土流失现象。以凉水河、清河的城市河道治理为例,河道治理工程废土废渣的主要来源就是拆迁房屋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多余的土方。市区土地资源非常宝贵,为了节约资金往往将弃土弃渣运至建筑垃圾消纳场和城市弃土弃渣场进行统一处理,在水土保持方案中不再涉及弃土弃渣的处理和保护。2.3做好施工期的水土保持
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时段就是施工期,而城市河道往往处于城市人口稠密和环境敏感区域,对水土流失防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施工特点为依据,以临时防护措施为主,设计行之有效的施工期水土保持措施。要设计好临时堆放的回填土方的高度、角度和堆放形式,不要出现堆放角度过大、堆放高度过高的情况,以免遇到降雨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还要在堆土表面设置防尘网。在实际施工中笔者发现,如果临时堆土的堆放时间较长,可
[2]以用草垫将其覆盖,或在堆土表面播撒草籽,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护效果。在方案设计中还要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出发,优化工期和施工工序的安排,尽量不要在汛期和雨天施工。2.4利用、集蓄雨水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水资源的短缺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如果能够在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体现雨水集蓄利用理念,能够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的效果,合理利用水资源。在以往的河道治理过程中,河岸两侧的雨季汇水只能沿着地势的高低随意流动,没有做到利用和收集雨水。不仅如此,还容易造成汇水冲刷局部岸坡,造成侵蚀沟,不仅会对河道景观造成破坏,也会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在设计水土保持方案时可以将一些水簸箕设置在两岸的河坡上,在不影响周围景观协调性的基础上设置仿木桩进行挡护。使雨水能够更有序的进入河道中,还可以将小型蓄水池设置在河坡坡脚处,收集雨水作为河道两侧绿化用水,达到更[3]好的生态效果。
如果在主体工程设计中没有对河道两侧和桥梁的连接处、河道管理所广场、人行步道等区域的雨水进行集蓄和利用,则水土保持方案中就应该进行相应的补充,例如铺设汀步石、嵌草青石板、透水方砖等,以达到雨洪利用、减轻防洪压力和城市排水压力的目的。2.5做好河道建筑物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跨河闸和桥梁进行新建和改建。一般情况下新建工程中主要是设置浆砌石挡墙,在建设挡墙时还可以将种植槽设置在挡墙的顶部,并在其中填土种植土,种植一些攀援植物,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还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2.6恢复施工临时占地
在和城市河道治理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要设置施工临时占地,例如施工道路和施工生产生活区,对原有的地貌进行扰动。在完成施工后,不仅要拆除临建设施和房屋,还要做好相应的恢复工作,进行植树和植草。尽量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乡土植物品种,绿化模式应该采用乔灌草结合的模式,使其与周围景观达到协调。2.7做好施工组织的管理规范
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要明确项目监理制、招标投标和项目法人制,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投标。水土保持工程作为是河道治理工程的分部工程,要在施工承发包合同中对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明确。水土保持措施的施工用电和用水要与主体工程保持一致,按照合同中的工序和要求进行施工。水土保持工程要做到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同时投产使用、同时施工、同时设计。2.8做好工程监理监测
在整个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程监理和监测工作,发挥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保障水土流失工程的顺利进行,对新增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控制,保障主体工程能够顺利、安全、准时的完成。
3.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方案设计的合理化建议
由于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是一种线型工程,可以使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对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和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例如铁质围挡、防尘网等等。在对树草种进行选择时尽量不要选择未使用过和当地稀缺的树草种。尽量选择经过实践证明的当地适生种类,与周边的原生环境保持协调。当前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缺乏完整的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因此应该对施工中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监测,这样不仅可以有更好的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而且可以收集珍贵的城市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而且可以提供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使城市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得到不断的优化和完善。
4.结语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河道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人为的扰动,很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对河道景观造成破坏,从而影响市容市貌。因此在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中必须做好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工作,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的措施,使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的减少和控制,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城市景观和生态自然得到协调发展。【参考文献】
[1]王永喜,吴长文,胡晓静.山坡地公园式博览园建设的水土保持方案[[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4(11)[2]何衍海.浅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团[J].中国水土保持,2013(09)[3]刘佳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02)[4]何衍海.浅谈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 2013(10)
第五篇: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一、监理依据 监理合同 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规范 3 已批复的技术施工设计文件
二、工程建设概况 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社经等)2 工程规模 3 工程投资 4 工期进度安排 1)计划工期 2)进度安排 5 建设目标 1)工期目标 2)质量目标 3)投资目标
三、项目监理机构及人员 项目监理机构 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情况
四、监理过程 质量控制 2 进度控制 3 投资控制 4 合同管理 5 信息管理 6 组织协调 7 健康、安全、环境
五、监理效果 工作成效及综合评价 1)工程完成情况 2)监理情况
3)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2 工程质量评价 1)工程项目划分 2)分部工程质量评价 3)工程预验收及竣工验收
六、做法经验与问题建议 做法经验 2 问题 3 建议
七、附件 工程建设监理大事记 2 图片、图表及其他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