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公 告(第八号)
《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13年10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11月4日
安徽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2013年10月31日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通航水域从事航行、停泊、作业以及其他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实施综合治理,保障水上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将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海事管理机构依据职责权限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渔业行政部门负责渔业船舶和渔业养殖水域、渔港水域的安全监督管理,调查处理从事渔业活动的渔业船舶以及渔业船舶之间发生的水上安全事故。
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体育活动船艇的安全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相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船舶、浮动设施、渡口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制定相应的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第二章 通航保障
第七条 通航水域的航道、航标和其他标志的规划、建设、设置、维护,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安全要求。
航道发生变迁,水深、宽度发生变化或者航标发生位移、损坏、灭失,影响通航安全的,有关机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使航道、航标保持正常状态。禁止损坏航道、航标、导航等设施。
第八条 通航水域内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标志,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在海事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所有人、经营人不能及时打捞清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没有所有人、经营人的,由海事管理机构打捞清除或者采取其他相应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第九条 水库、水电站、节制闸等管理单位进行调水作业前,应当在因调水作业导致水位急剧变化,可能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区域内,及时发布水情信息。
第十条 在通航水域或者岸线上进行可能影响通航安全的作业或者活动,应当依法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批准或者备案手续。
水上水下工程设施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通航标准和技术要求。工程设施的建设施工单位、管理维护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和维护助航、警示标志以及防撞设施。
第十一条 设置水上加油(气)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划、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水域污染的要求,经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后,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禁止在航道内流动加油(气)。
第十二条 利用船舶、浮动设施从事水上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划,符合国家有关船舶、浮动设施和船员管理要求,遵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和防治水域污染的规定。
第十三条 船舶、浮动设施应当依法检验、登记,取得船舶检验、登记等证书,保持适于安全航行、停泊、作业或者从事有关活动的状态。
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对船舶、浮动设施的交通安全负责,不得擅自改装船舶、浮动设施。确需改装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认可的船舶检验机构重新申请建造检验。第十四条 禁止利用内河、湖泊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第十五条 船员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规定,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驾驶不具备载客条件的船舶载运旅客;
(二)超限、超载、超速、超越航线或者航区驾驶船舶;
(三)在浓雾、暴雨、大风和其他达不到适航要求的条件下航行、作业;
(四)在不具备夜航的条件下夜间航行;
(五)在船在岗工作期间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第十六条 船长在保障水上人身财产安全、船舶保安、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具有独立决定权,并负有最终责任。
不设船长的船舶,由履行相应职责的船员对人身财产安全、船舶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方面负责。
第十七条 乘客应当遵守水上交通安全规定,服从安全管理。
第三章 渡口管理
第十八条 设置或者撤销渡口,应当经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前,应当征求设区的市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并听取当地居民意见;渡口跨县级行政区域的,还应当征求相关县级人民政府意见。
批准设置渡口,应当组织渡运安全论证;撤销渡口,批准机关应当公告。
第十九条 设置渡口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选址应当在水流平缓、水深足够、坡岸稳定、视野开阔、适宜船舶停靠的地点,并远离危险物品生产、堆放场所;
(二)渡口两岸建设有码头、道路、标志以及候渡、系缆、防碰、防滑等安全设施;
(三)配备必要的救生、消防等安全设备和专门管理人员。
禁止在有他船过往的水域设置缆渡。
第二十条 长江、淮河干流的渡口码头上下游各一百米范围内,其他河流、湖泊、水库等渡口码头上下游各五十米范围内,禁止游泳、停泊船筏、捕捞、采砂、堆砂以及其他影响渡运安全的行为,并设置警示标志。
第二十一条 渡口工作人员应当经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渡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
第二十二条 渡口经营人应当按照核定的渡船装载定额和规定的技术规范渡运,不得指使、强令船员违章操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渡运:
(一)非汽车渡船载运汽车、拖拉机的;
(二)机动渡船未配备人力助航工具的;
(三)未按照规定配备适任船员的;
(四)未按照规定配备救生、消防设备的;
(五)旅客与危险物品混载的;
(六)载运超限、超载车辆的;
(七)达不到适航要求条件的。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财政资金保障公益性渡口渡船和安全设施的维护、更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公益性渡口工作人员予以经济补贴,并按规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四章 水上救助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上救助工作的领导,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专业水上搜救队伍,并将水上救助纳入政府应急保障体系。
鼓励社会力量组建专业队伍参与水上搜救。对在水上救助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奖励。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健全水上救助应急反应机制,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公布求救专用电话,并保持二十四小时畅通。
第二十五条 船舶、浮动设施遇险,应当采取措施自救,并迅速将遇险时间、遇险地点、遇险状况、遇险原因和救助要求,向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和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报告。
第二十六条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碰撞等事故,任何一方应当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救助遇险的他方,不得逃逸。
遇险船舶、浮动设施所有人、经营人以及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水域污染的货物所有人,应当组织水上救助。
船员、浮动设施上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或者获悉其他船舶、浮动设施及其人员遇险,应当救助遇险人员,并报告遇险地海事管理机构。
第二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水上险情报告,应当立即组织救助,并向遇险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级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遇险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接到险情报告,应当组织力量救助,并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根据需要实施救助现场的水上交通管制,组织、协调相关船舶、设施参加水上搜寻救助行动。
第五章 事故调查处理
第二十八条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海事管理机构提交事故报告书和有关资料。
第二十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对水上交通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如实陈述事故的有关情况和提供有关证据,不得谎报或者隐匿、毁灭证据。
根据事故调查的需要,海事管理机构可以要求事故所涉及的船舶到指定地点接受调查。当事船舶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不得驶离指定地点。
第三十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事故调查、取证;期限内不能完成的,经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事故调查必须经过沉船沉物打捞、探摸,或者需要等待有关当事人员核实情况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三十日内,依据调查事实和证据作出调查结论,并书面告知水上交通事故当事人。
第三十一条 海事管理机构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水上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一方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负全部责任。
第三十二条 水上交通事故成因无法查清的,或者因不可抗力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海事管理机构出具水上交通事故证明,载明水上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和调查事实,送达当事人。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督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协调解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打击各种危害水上交通的违法行为。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对渡口和渡运的安全检查,责令责任单位和个人消除安全隐患。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督促乡(镇)人民政府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村民(居民、社区)委员会和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船舶安全责任制;
(二)落实渡口安全管理责任制;
(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镇自用船舶登记和管理工作;
(四)确定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专门人员;
(五)督促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第三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
监督检查重点应当在港区、锚地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水上交通安全检查站进行。海事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表明身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三十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水上交通安全隐患,应当依法作出处理。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告知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将处理情况反馈海事管理机构。
第三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水上交通运输繁忙、水上交通事故多发地段,设立水上交
通安全技术监控设施;设立技术监控设施的,应当标识公示。
海事管理机构可以根据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对水上交通违法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
第三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对有违反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治船舶污染水域法律、法规行为的船员,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计记分制度。对累计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船员,扣留船员适任证书,责令其参加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船员适任证书。
第三十八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海事管理机构收到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处理,并答复举报人。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六条、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
(二)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开展应急演练的;
(三)未定期组织对渡口和渡运安全检查的。
第四十条 海事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法定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在航道内流动加油(气)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擅自改装船舶、浮动设施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吊销其船舶检验、登记证书。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以下罚款,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六个月以上直至吊销船员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禁止船舶进出港口或者责令停航,并可以对责任船员给予暂扣适任证书或者其他适任证件三个月至六个月。
第四十四条 渡口经营人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航。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非通航的水库、湖泊、风景名胜区水域、自然保护区水域、城市园林水域等的水上交通安全,由其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十六条 渔船的检验、登记,渔船船员的考试、发证,渔船之间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进出渔港签证、渔港水域内渔船的交通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乡镇自用船舶,是指用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非营业性船舶。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上海洋山深水港区
及其附近水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2010/06/28 21:1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的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改善通航环境,促进航运发展,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 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内船舶、设施的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与海上交通安全和防止船舶污染相关的活动。
本规定所称洋山深水港区及其附近水域,是指A点、B点、C点、D点、E点、F点、G点、H点、I点、J点、K点、L点、M点、N点、O点(含大治河口)联 线间的水域,包括内河河口第一座水闸或桥梁向外一侧的水域。
上述各点的坐标见本规定附件一。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上海洋山港海事处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航行
第四条 下列船舶、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或代理人应当在每日1600时之前,将次日船舶进出港区、移泊或通过东海大桥的计划按照规定格式书面向主管机关报告:
(一)国际航行船舶;
(二)500总吨及以上油船、散装化学品、液化气船;
(三)客船;
(四)主机额定功率750KW及以上拖轮;
(五)1000载重吨及以上的拖轮船队或者顶推船-驳船组合体;
(六)1000总吨及以上其他国内航行船舶。
第五条船舶在航道内航行时,应当尽可能靠近其右舷的航道一侧行驶。
船舶穿越航道,应当尽可能用与航道中的船舶总流向成直角的船首向穿越,并及时通报本船动态。船舶应当以不危及他船或设施安全的航速行驶。
禁止船舶在航道内调头。
第六条 以北纬30°33′33″,东经122º 11′26″为圆心、2海里 为半径的圆形水域为警戒区。船舶进出和航行于警戒区时,应当极其谨慎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船舶应当备车航行;
(二)禁止追越他船;
(三)在警戒区内航行的船舶,主动避让沿洋山港主航道进出洋山深水港区的船舶。
非机动船禁止进入警戒区。
第七条 主航道人工疏浚航道段内实行单程航行,限于吃水船舶和载运危险货物船舶应当在抵达该航段30分钟前向上海洋山港海事处报告船位,并提前发布本船的航行动 态。
穿越洋山港主航道的船舶应当避让在航道中正常行驶的船舶,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非限于吃水的船舶不得妨碍在洋山港主航道内航行的限于吃水的船舶。
第八条 除通航孔航道水域外,非大桥维护作业船舶不得驶入桥区安全水域。
禁止船舶在桥区安全水域范围内的通航孔航道内交会、追越及并排航行。
第九条通过东海大桥的外国籍船舶,必须申请引航。
通过东海大桥的船舶,应当保持 4米 以上的富余高度,根据本船的吨位和当时水面以上的最大高度,按照本规定附件二公布的各通航孔的技术尺度,选择适合本船安全通过的通航孔航道,并尽可能选择 缓流时段通过。
船舶通过东海大桥时应当备车航行,船长应当在驾驶台指挥、轮机长应当在机舱值班。
第十条 禁止载运爆炸品或易燃性危险货物船舶在夜间通过东海大桥。
禁止1000总吨及以上的载运爆炸品或易燃性危险货物船舶通过东海大桥。
禁止吊拖船队、总长度超过 120米 或者总宽度超过 22米 的其他拖轮船队通过东海大桥主通航孔。禁止拖轮船队及顶推船-驳船组合体通过东海大桥辅通航孔。
视程小于 1000米 时,禁止船舶、设施通过东海大桥;有关气象部门发布本海区海面风力达到8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通过东海大桥辅通航孔;海面风力达到9级及以上时,禁止船舶 通过东海大桥主通航孔。视程小于 500米 时,禁止船舶航行。
第三章停泊
第十一条船舶、设施应当在码头、泊位或者依法公布的锚地、停泊区、作业区停泊。
船舶、设施停泊时,应当留有足以保证船舶安全的船员,保持有效值班和通讯畅通。非自航船舶、设施还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和功率的机动船值守。
船舶、设施停泊不应妨碍或者危及其他船舶航行、停泊或者作业以及大桥、港口、海底管线和其他海上施
工构筑物等的安全。
第十二条 船舶、设施所停泊的泊位,应当满足其安全离靠泊条件。
船舶、设施的系缆应当数量足够、坚韧牢固,系带受力均衡、松紧适度。
第十三条船舶、设施应当在相应的锚地锚泊,所选择的锚位,其底质、水深和水文等条件,应当符合安全锚泊的要求。
船舶、设施遇有紧急情况确需临时抛锚的,应当避开航道、海底管线及东海大桥桥区水域锚泊,并及时发布船舶动态,同时向上海洋山港海事处报告。船舶、设施遇 有紧急情况确需在航道中抛锚的,应当立即招请救助船舶拖离航道。
第十四条靠离泊位的船舶应当及早发布本船动态,显示规定信号,并向上海洋山港海事处报告。
第四章作业
第十五条 施工作业者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应当依照交通部《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在施工作业前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按照主管机关核准的施工 水域、方式和期限作业。其他与施工作业无关的船舶、排筏、设施不得进入主管机关核准的安全作业区。
第十六条参与施工作业的各类船舶,应当满足本水域航行和施工作业安全要求,并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造成污染。
第十七条 施工作业单位应当配备具有海上驾驶资历的专职人员负责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施工作业单位应当保持施工船舶和陆岸施工调度之间24小时的通讯联系,维护施工作业区域的作业安全秩序。
施工作业船舶应当保持连续值班并在规定的VHF频道保持值守。
第十八条 敷设或修理海底管线施工作业,其所有人应当在适当的位置设立昼夜醒目的标志,并保证其完好、有效。敷设或修复完毕后,其所有人应当向主管机关报送管线路由 等相关资料,并申请发布航行通(警)告。
在海底管线附近施工作业,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施工作业船舶在锚泊作业时,其锚泊位置应当及时予以记录。
第十九条船舶、设施在进行疏浚作业时,应当避开船舶交通密集时段。
疏浚物应当在规定的区域倾倒,或者按照核准的方式进行吹填。
第二十条 施工作业单位在施工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除遗留在施工作业水域内的碍航物。
航道、锚地、桥区安全水域和洋山深水港区码头前沿 1000米 水域内的碍航物,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立即组织打捞。
其他影响安全航行沉没物、漂浮物,其所有人、经营人应当在主管机关限定的时限内打捞清除。
上述碍航物在未妥善解决之前,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负责设置规定的标志,并将碍航物的名称、形状、尺寸、位置和深度准确地报告主管机关。
第五章通航保障
第二十一条 船舶应当配备覆盖本水域的最新有效的航海图书资料。
第二十二条经洋山港主航道进入洋山港的外国籍船舶及需申请引航的其它船舶应当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引航待泊锚地检疫1号锚区内等候引航员上船。
引航员应当在指定的区域上船引航。
第二十三条 船舶、设施应当按规定配备VHF和AIS等通讯导航设备,在航行、锚泊和作业时,保持VHF在规定的频道有效值守。配备船载AIS的船舶应当准确输入 AIS的相关信息,并保持AIS在任何时候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禁止在安全频道和船舶报告频道上进行与水上交通安全内容无关的通话。
第二十四条 业主单位应当对航道、泊位、锚地水深定期测量。
航标等助航设施发生位移、损坏、灭失等异常情况,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负责维护的业主单位,应当及时恢复。在恢复之前,有关单位应当及时申请主管机关发布 航行通(警)告。
第二十五条 禁止在航道、桥区、锚地、码头前沿、施工作业区及其他通航水域内从事渔业捕捞、养殖。除桥区维护和应急救助外,在桥区安全水域内禁止其他作业。
第二十六条停靠泊位或并靠的船舶,应当有足够的安全设施、照明设备和防护措施,确保人员上下和通过安全。
客滚船在人、车上下时,应当确保车、客安全分流。
第二十七条有关气象部门发布本海区大风或热带气旋警报后,船舶、设施应当做好防风、防台的各项准备工作,听从主管机关的统一指挥。
第二十八条船舶、设施应当制定并落实防抗恶劣天气、防范海上交通事故、污染事故等水上应急预案。施工作业单位应当制定并落实防抗强风、热带气旋和大雾,以及防范海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并向主管机关报备。
第二十九条船舶、设施发生事故时,在自救、互救的同时,应当以最迅速、最有效的方式向主管机关报告。
第三十条东海大桥管理单位从事可能对通航环境产生影响的大桥维修、养护作业,应当将维修、养护方案提前5天向主管机关备案。
第三十一条进行水上庆典、体育竞赛等有碍航行安全的活动应当提前5天将活动方案、保障措施等报主
管机关核准。
主管机关发现或收到船舶、设施可能危及到东海大桥安全的险情时,应当及时向东海大桥管理单位通报。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通航孔
东海大桥设置四个通航孔(见附件二),自南向北依次为1号通航孔、2号通航孔、3号通航孔、4号通航孔。
(二)桥区安全水域,系指东海大桥轴线两侧各 1000米 之内的水域。
第三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
二○○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责
任
书
管理机关:乡(镇)人民政府执行单位:村委会(单位)代表:代表: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200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书
为了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运输秩序,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杜绝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结合本乡(镇)的实际,特签订此责任书。
一、全年水上交通安全死亡控制数0人。
二、村委会要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救援体系,明确村水上安全管理员,认真落实与渡工(船员)责任书签订工作,其签订率为100%。
三、村委会要建立村级水上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做好平时的宣传教育工作。
四、依法对渡口和辖区水域进行督促检查,未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的渡口不得随便迁移和另行设置渡运。
五、督促本村、组客船、货船、渡口船、旅游船到乡镇和海事部门办理船舶登记手续,并组织人员,加强管理,取缔“三无”船舶和无证人员,自觉接受上级安全管理部门监督检查。
六、在赶场天、节假日以及重大的集体活动,组织人员维护运输秩序,杜绝事故发生。
七、加强辖区的通航安全管理,取缔在境内水上非法挖沙、掏金的船舶,确保航道通畅。
八、不得随意更换渡工,如必须要更换时,事先要向当地政府和海事部门报告,取得同意后再进行更换。
九、每季度要以书面向乡镇人民政府汇报辖区水上交通安全情况。
注: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乡(镇)政府、村委会各一份。
第四篇: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一年来,全县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海事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县交通局直接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执行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水运安全管理的职能作用,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纠正水上运输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严厉打击取缔三无船舶,大力宣传水上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切实加强现场监督检查,认真做好各项业务管理工作。我处紧紧围绕杜绝重特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为目标,突出重点水域、重点渡口、重点船舶、重点时段的安全监控,定期开展了春运、六月安全月、汛期、十一黄金周水上交通安全大检查工作及隐患排查、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强化现场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工作,真抓实干,全年水上交通未发生一起大小事故,为创建平安和谐**再创新功。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江流经我县168.2公里,有渡口22道,有营运船舶11艘:其中有客渡船10艘,滚装船1艘。总吨位337;主机功率362.2千瓦;138客位。有海事执法人员4人,签单发航人员10人,全年完成水上运输客渡运量12万人,货运量4.3万吨,滚装船完成渡车量1300辆。
二、落实组织领导机构
今年,我处为切实加强管理好全年的水上交通安全工作,以永海字[2009]1号文件成立了以孙定学处长为组长、刘智副处长为副组长、办公室及各有船乡镇船管员为成员的安全领导组。明确了安全领导组管理职责,目标任务,其主要任务是负责实施对全县水上交通安全工作及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监督检查。
三、强化管理,落实责任
今年年初,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会上与各有船乡镇政府领导签证了大安全生产责任书。为切实当好政府的参谋,全面落实水运安全四级责任制,我处代县人民政府拟订水运安全四级责任书文本,并督促各有船乡镇与村、渡口签订完善另外三级水运安全责任承包书,截止三月底已完成乡(镇)对村民委员会责任书9份,村对渡口的责任书11份,签订率100%。
四、突出重点,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监督
(一)、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活动。根据部、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我处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认真开展渡口渡船专项整治。一是精心组织,积极依靠政府,落实渡口渡船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加强教育培训,对签单发航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对渡口实施渡运安全知识的强制培训;对乡镇船管员进行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了乡镇船管员和渡工的水上安全意识。三是强化渡口安全管理,加大对渡工、渡船、渡口设施及渡运安全检查力度,对渡口渡船实施了强制维修保养,打击和取缔了非法载客的鱼船,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二)、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根据交通部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年活动。按照市海事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的通知》(昭市海电【2009】3号)文件安排,我处《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永海字【2009】4号)文件下发各船乡镇,明确了这次整治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治理内容、职责分工、工作步骤及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渡口船舶,全面排查事故隐患,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建立隐患跟踪监控机制,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严格控制隐患转化为事故;三是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隐患,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真正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全年共整改隐患6起,打击取缔三无船舶1艘。
(三)、进一步加强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我处十分重视抓好春运、六月安全月、汛期、十一黄金周期间的水上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坚持提前介入,制定监管计划,抽调人力,集中力量实施现场检查,同时,督促各渡口船舶签单员认真履行签单发航职能职责,确保船舶安全渡运。针对汛期水位高涨的情况下,我处及时发布封航封渡令,确保了水运安全。
全年共出动检查210天,出动车辆40次,查船113艘,整改隐患6起,打击取缔三无船舶1艘,发放宣传画册25份,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
五、大力推进海事行政执法工作
我处在水上交通行政执法中,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执法机制,从严管理,连续多年未发生一起,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即三乱现象的发生,错位、移位执法得到有效遏制,打击和惩处了一些违法、违章船舶。2009年共办理行政执法案件3起,行政警告2起,强制销毁三无船舶1起。
六、配合上级业务管理部门认真开展运输船舶核查和船员审验培训学习工作
为了确保我县水上交通安全,进一步提高船员安全生产意识,使船舶经营合法化。6月23日至29日,市航务处、海事局派人到我县组织全县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持证船员开展运输船舶的核查和持证船员的审验学习工作。我处积极配合,参加核查的11艘船舶也全部过关,参与培训学习的船舶驾驶员和司机员28人全部合格,有6人参加五等船舶驾驶员升四等船舶驾驶员的考试培训学习。学习期间,我处还督促船舶经营人办理过期保险手续,确保我县水上营运船舶证照手续齐全有效,合法经营。
七、认真开展全国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
今年六月为全国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港口普查调查月。我处在市航务管理处的业务指导帮助下,于6月1日至6月30日对全县11艘渡船进行了运输量祥查。我处调查人员顶烈日、抗酷暑不辞辛劳深入渡口船舶开展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为水路运输调查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一个月的不协努力,顺利完成了该项任务。
八、努力抓好移民工作
为做好包户移民的思想和维稳工作,我处工作人员曾多次深入移民家里了解移民生产生活状况,帮助移民群众讲解移民补助的相关政策,使移民群众的思想上、认识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保障了我处的包户移民政治思想稳定。
九、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渡口大多数分布在山沟谷深的**江上,监管难度大;
(二)船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
(三)我处包干经费严重不足,财政划拨的专项整治经费不足,致使工作难以开展。
(四)个别乡镇签单人员工作不到位,监督不力,未切实履行职责。
(五)、我处人少事多,现有在职人员4人(在岗3人),许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十、2009年工作打算
(一)、完成我县青胜乡六马厂渡船的更新改造和务基乡大糖房渡口小码头建设的改造工作;
(二)、按照上级要求,继续抓好渡口渡船专项整治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对重点渡口、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重点人群的安全监理。认真研究分析辖区内水上安全管理的特点,组织调研,全面排查,寻找规律,科学监管。
(四)、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在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现有工作实际,制定一套责任明确,考核定量、管理科学、操作性强的单位管理制度。
(五)、狠抓廉政和作风建设,切实保证海事队伍的健康发展。
(六)、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以文明执法示范窗口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提升海事执法形象,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窗口建设的立足点,务实地推出一系列为民服务措施,创建质量优、满意度高、特色多的最佳服务环境。
第五篇:从化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从府〔2006〕76号(关于印发从化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的通知)
发表时间:2006-12-30 10:30:37 来源: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从化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从化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
为加强我市辖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广东省乡(镇)运输船舶安全管理规定》、《广州市小型客运船舶运输管理办法》等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责任制度。
一、责任原则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便群众、依法管理”的原则,保障内河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实行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场负责制为核心,以市交通局管理为重点,以市安监局、市公安局等执法监督为保证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二、适用范围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是指对辖区内船舶(镇运输船舶和镇非运输船舶)、渡船、自用船等船舶、渡口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
三、市交通局职责
市交通局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水上交通行业安全管理,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草拟《从化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从化市船舶安全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发布,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场建立、健全《镇(街道办事处)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镇(街道办事处)场船舶安全应急预案》,并督促其落实。
(三)负责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对受训人员进行考试、发证。
(四)负责建立辖区内乡镇船舶、渡船、自用船等船舶的档案;负责对辖区内自用农船的登记造册、发证和安全管理工作。
(五)负责落实本市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机构、人员、职责和经费;并督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场具体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机构、人员、职责和经费。
(六)定期组织开展各类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检查,督促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场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防止水上交通事故发生。
(七)协助市安监局、市公安局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相关职责。
四、市安监局职责
负责辖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
五、市财政局职责
负责落实辖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经费。
六、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场职责
(一)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二)制定并落实《镇(街道办事处)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镇(街道办事处)场船舶安全应急预案》。
(三)具体落实本辖区内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机构、人员、职责和经费。
(四)组织辖区内船员(渡工)、船主及工作人员的有关培训、考证工作。
(五)加强辖区内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防止事故发生;加强辖区内船舶、自用船的管理,建立各类船舶管理档案。
(六)指导各村(社区、居委)工区建立、健全《村(社区、居委)工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村(社区、居委)工区船舶安全应急预案》,并督促其落实。
(七)协助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相关职责。
七、村(社区、居委)工区职责
(一)宣传并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对船主(驾驶员)进行水上交通安全教育,杜绝非法搭客和无证驾驶行为,防止事故发生。
(二)制订并落实《村(社区、居委)工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村(社区、居委)工区船舶安全应急预案》。
(三)负责自用船船主(操作员)的建档、管理。组织辖区内船员(渡工)、船主及工作人员的有关培训、考证工作。
(四)协助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相关职责。
八、船主(船舶所有人、经营人)职责
(一)执行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有关法律、法规,遵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不无证驾驶,不超载滥载,不违法载运易燃、易爆及其它危险品,不非法搭客;加强船舶保养和安全性能检查,遵章守法航行,确保航行安全。
(二)按规定建立、完善内部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加强内部安全生产管理。
(三)配合各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相关职责。
九、责任制落实
(一)市交通局主要领导为水上交通行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局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局组织镇(街道)场与市政府签订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状,督促镇(街道)场、村(社区、居委)工区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经费;建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开展1次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考核;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在运输繁忙水域、气候恶劣季节和交通高峰期间,加强对维护交通安全的组织监控。
(二)市交通局(会同市安监局、市公安局)切实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的行业管理,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市安监局应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纠正违规生产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市财政局应确保经费保障;市交通局依法查处渡运违章行为,及时调查处理渡口渡船交通事故;各相关街道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指定部门具体负责辖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并具体落实人员、职责和经费。
(四)村长为第一责任人,村应指定1名安全员负责本村范围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村安全员为直接责任人。
(五)船主(船舶所有人、经营人)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依法承担民事和刑事等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