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大会盛况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大会盛况
第一辆汽车下线
一汽建设过程中得到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大力支援。工程整体规划当年,木工厂、辅助工场和热电站相继动工兴建,1954年进入土建高峰。来自祖国各地建设大军,为实现三年建厂忙碌着、奋斗着。满载各类物资的列车和浩浩荡荡的劳动队伍在工地上沸腾,他们坚持寒暑两季施工,在历史的空白处,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1955年,土建工程基本竣工后,安装工程也齐头并进,创业者用汗水浇灌出一串闪光数字:三年完成建筑面积702480平方米,铺设各种管道86290米,安装设备7554台。长春市党政军民对汽车城的建设给予大力支援。1951年至1956年,连续二年把市政建设投资的94%和84%用于汽车厂服务基础设施上,开辟了贯通厂区的创业大街、锦程大街、东风大街3条平行主干道,修筑了跨越长沈铁路与联接市内和厂区的宽平大桥。施工紧张时,长春有3万多人都曾义务献工,包揽全部临时用工,为长春建设新兴工业城做出巨大贡献。当初苏联方面要定汽车厂的名字,有人提议叫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汽车厂等等,后来请示了一机部部长黄敬,他说还是叫第一汽车制造厂吧。
1956年7月一汽正式建成投产,7月13日,在长春一汽崭新的总装线上,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7月14日,当装配出的第一批12辆4吨解放牌汽车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徐徐驶出装配线。这标志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三年建厂目标如期达到,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批量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壮举,7月14日上午,在汽车工人俱乐部举行的庆祝建厂三周年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向党中央、毛主席的报捷信。庆祝会后,400多名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坐上新装配成功的解放牌汽车,组成报捷车队,与全厂职工见面,驱车向省、市委报喜。全厂职工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中央大道,来观看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许多人抚摸着车上刻着中国字的国产汽车,感到无比的喜悦和自豪。驾驶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老师傅马国范非常激动,女司机王立忠更是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
12辆报喜车绕厂一周后,浩浩荡荡驶向市区。长春市也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人站在道路两旁,争先恐后地目睹国产汽车的风采。人们不断向车队抛洒五彩缤纷的纸花,没有纸花的就拿高粱、苞米、谷子往汽车上抛洒。在市政府门前,人们的感情达到了更为炽热的程度,路被人海堵住了,连一道缝都没有,汽车走不了,只好在维持秩序同志的指挥下,用最慢的速度前行。此后,第一批下线的解放牌卡车,还参加了1956年的国庆阅兵式,之后一部分汽车在天安门被展出,无数群众争相目睹国产汽车。
第二篇:大会盛况
大会盛况:
“慕课风暴”席卷全球,我们已经在路上
席卷全球的“慕课(MOOCs)风暴”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2013年10月26日,“C20慕课联盟”(初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召开。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与该院考试与评价研究院主办,“C20慕课联盟”成员——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承办。大会设南山实验集团中学会场(麒麟中学)与小学会场(南头小学)两个分会场,分别由陈玉琨教授与吴志鋐教授主持观摩研讨。除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联盟(初中/小学)秘书长吴志鋐教授与该校慕课中心副主任田爱丽博士、中央教科院驻南山专家组组长卿素兰等专家学者外,前来参会的还有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南山区副区长曹赛先、南山区教育局局长刘根平等市、区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与全国46所知名学校校长、副校长与实验教师。据陈教授介绍,“翻转课堂”观摩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召开还是第一次。与会代表称赞会场简朴大气,会议紧凑高效,圆满成功。
“C20慕课联盟(初中/小学)”成立于2013年9月,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和全国知名中学、小学各20所学校共同发起。本次大会以“慕课”建设与“翻转课堂”为主题,旨在全面贯彻联盟大会精神,执行会议决议,推动全国中小学开发大规模在线公开微视频课程,促进“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专家引领:
与“C20”同行,破解基础教育难题
上午,南山实验集团中小学为大会呈现了四节“翻转课堂”观摩研讨课,课前都进行微视频播放及说课,课后点评互动。陈玉琨教授称赞四节实验课很令人震撼,点燃了大家的激情,说明南山实验集团在数字化时代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吴志鋐教授评价说,南山实验为C20联盟盟校翻转实验做出了示范,好评如潮。下午,陈玉琨教授与吴志鋐教授分别为大会做专题报告,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与南山区副区长曹赛先对大会表示祝贺,对C20联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表示欢迎与感谢。范副局长说,南山区是深圳教育的改革先锋区域,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面旗帜”。南山实验学校是全国名校,一直走在教改前列,要继续为全国课改做示范,争当深圳教育与全国教育的领跑者。曹副区长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介绍了南山区作为高新科技区的战略部署、发展现状以及对教育的展望,高度赞扬了南山实验的课改业绩。南山实验集团程显栋总校长为大会做“翻转课堂”实验经验介绍,随后开展优秀微视频展播,实验教师代表在大会发言。最后联盟秘书处总结及部署安排下阶段工作。
陈玉琨教授在《慕课: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革命》报告中指出,慕课的到来是一场教育革命,掀起了教育变革的新浪潮。在基础教育领域,“慕课”是继班级授课制以来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变革,让优质
教育全民共享,全球共享。“慕课”建设和“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谁抓住了这一机遇,谁就有可能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吴志鋐教授《教学微视频制作中常见问题及建议》的报告,从知识呈现、语言表达、录制效果三方面说明如何制作高质量微视频,他以可汗学院在线课程为例阐述如何使视频与教师的语言更具亲和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网络学习氛围。在《MOOCs、翻转课堂、可汗学院:掀起教育变革新浪潮》报告中,吴教授阐明了大学“慕课”与基础教育领域“慕课”、“翻转课堂”的区别、联系及其各自的特征,指出大学“慕课”全在网上,而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则是网上学习与课堂结合的产物。两位教授认为,中小学“慕课”是和“翻转课堂”联系在一起的。在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的前提是要有大量可供学生自学的视频,因此,高质量在线课程的开发将是“C20慕课联盟”的主要任务。
观点聚集:
“慕课”与南山实验“未来教育”不谋而合慕课”(MOOCs)是“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的简称,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与会代表认为,“慕课”与南实集团“卓越发展,接轨未来”核心办学理念、与2012年就已开展的云计算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实验研究不谋而合,很值得思考和借鉴。事实上,作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深圳南山实验,“翻转课堂”早已经从理念转为操作。该校2012年就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办学理念,学校以“四会六能”为具体培养目标,以“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为抓手,以未来的眼光谋划现在的教育,致力于把学校办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并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未来教育”实验校和示范校。学校通过“云管理、云课堂、云学习” 的信息化建设,推动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创新。2013年3月下旬,程显栋校长在中国教科院于大连主办的全国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名校长特邀论坛上,作《云计算环境下的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专题发言,受到中国教育科学院袁振国院长以及与会嘉宾的高度赞扬。这位对教育改革充满激情和实践经验的校长,早在2012年就提出“未来教育”这一思想,并决定于2012年8月在集团范围内开展“翻转课堂”实验。他说,我们开展“翻转课堂”实验的真正目的要改变“满堂灌”“添鸭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并努力实现在大班额背景下“一对一”的个性化学习。
程校长《未来学习在”云“上》经验介绍中,谈了南山实验“做好项层设计--课题助推实验--信息技术创新--常态度校本研训--协作才能共赢”的实验推进操作模式,也介绍了学校成果推进中的“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憧憬了学校的“云”之梦--成为“云时代”的教育领跑者,描述了学校的教育梦--让教育回归人的常态生活,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未来。他说,未来是最美的希望,未来学习在“云“上。代表们一致认为,南山实验集团“翻转课堂”成果成效明显,可操作性强,是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与成功范例。深圳
市区领导说,本次会议是对南山实验2012年以来进行的“翻转课堂”实验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与推广,它为实验研究登上新台阶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对该校“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唱响未来:
东方风来满眼春,“未来教育”唱响主旋律
南山实验2012年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新课改成果,学校在创新项目翻转实验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验探索与成就颇受教育界瞩目,多次得到国家各级行政领导、专家学者同仁的高度赞誉,各大媒体相继报导。可以预见,目前该校与“C20”同行,其翻转实验与未来教育将会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深圳市、区领导与“C20联盟”都对深圳南山实验集团寄予厚望,期待南实在大会东风的吹拂下,借力“慕课”平台,推进“翻转课堂”更快前行,唱响这所九年一贯公有制学校“未来教育”的主旋律,喜迎创新教育的春天。
东方风来满眼春,当南山实验与“C20”同行,再次吹响“翻转课堂”跨越发展的号角时,这种实验创新也被赋予了更高的平台、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内涵,南实人的目光正投向更加波澜壮阔的时空。程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翻转实验正在南山实验生根发芽,但课改之路还有很长,我们仍需脚踏实地努力赶路,才能看到对面丛林的美丽风景。”目前,南山实验集团在南山区“树国际城市标杆”战略思想引领下,在新一届局领导班子打造教育的“南山质量”价值引领下,继续落实南实集团《三年规划》,立德树人,对标国际,改革
创新,站在“云”端追求卓越,大踏步地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求实创新中弹奏“未来教育”的壮美乐章。
全球一场新的变革已经开始,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已经在路上,“C20联盟”正抱团迎接“慕课”来袭。(通讯员:陈一芹)
第三篇:汽车制造厂实习报告
实习是学校本科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必要环节,是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形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汽车制造厂实习报告,欢迎阅读!
一、实习目的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二、实习任务
1、较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较深入、详细地了解企业生产的设备、工艺、产品等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
2、在专业比较对口的实习岗位上,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并能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
3、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027art。com逐步掌握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实习基本要求:
1、学生在实习企业必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劳动纪律,不能无故请假和擅离岗位。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改变实习企业的必须征得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同意。
2、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工作责任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必须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公民的社会公德,不得从事法律法规、厂纪厂规、校纪校规所不允许的各项活动。
4、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实习单位指定的工作任务,虚心学习,主动、诚恳地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求教,刻苦钻研。
5、应多与指导教师联系交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
四、实习内容
(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学习的目的:
二、事故的发生及其预防:
1、事故发生的因素
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 物的因素——不安全因素
2、发生事故的认为因素
1)、管理层因素; 2)、违章: a。错误操作 b。违章操作 c、蛮干 3)、安全责任(素质)差。
三、入厂主要安全注意事项
1、防火防爆
2、防尘防Du
3、防止灼烫伤
4、防止触电
5、防止机械伤害
6、防止高处坠落
7、防止车辆伤害
8、防止起重机械伤害
9、防止物体打击
10、班前班中不得饮酒。
四、设备内作业须知:
1、在各种储罐,槽车,塔等设备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是其他密闭场所内部进行工作均属于设备内作业
2、设备上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等均应与外界有效的隔离
3、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
4、应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
5、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取采样分析,采样应 有代表性
6、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应有入抢救的措施及有效保 护手段
8、《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该项目的负责人或是技术员填写作业证,上检修作业单位应填写的各项内容。
(二)流水线生产特点的简要介绍:顾名思义,流水线就是团体的工作,每个员工必须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整个流水线的每个工序都是紧密联系的,可能会因为某个工序的错误而造成整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为废品。
(三)学习和了解电子器件的结构型式、结构种类和作用。
(四)学习和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生产工艺等等。
五、实习过程
1、安全教育 在实习开始时,学校组织我们到公司由专业人士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讲解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在实习中所要遇到的种种危险和潜在的危险等等。
2、车间实习我们在车间实习是生产实习的主要方式。我们按照实习计划在指定的车间进行实习,通过观察、分析计算以及向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请教,圆满完成了规定的实习内容。
3、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车间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结合了所学的书本知识与实习的要求,将理论与实际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也更加的促使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
4、实习日记 在实习中,我们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和图表、所听报告内容等均记入到了实习日记中。随时接受老师们的检查与批改。
六、其它活动
在完成好我们所实习业务内容的同时,常常利用现场学习的机会,开展向社会、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实习的活动。在空余时间里还组织球赛、踢毽子、乒乓球等活动,并加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等。
七、实习感悟
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车间管理、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工厂车间的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从事这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手电筒组装与测试时,发现的好几个短路的焊盘都被我维修好了。
对于我们四个实习生来说,刚进Xx时,抱着能耐心学习的态度,能锻炼自己的心理,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圈的思想,才进去的,能不能被留用,我们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所分配到的部门的工作自己是不是喜欢,是不是擅长,是不是感兴趣。
23号的面试,我们都有些措手不及,一轮轮的面试,日语和中文双面夹击,这对于我来说,虽经历不少,但也有些紧张,那时的我们连自己几个伙伴都不怎么了解,就算名字,也记不住,大学四年,虽不在同一个班,但却是同一个专业的我们,竟然是如此的陌生,只因为接触不多,只因为我们都忙着干自己的事。总经办,总务课,会计课,后面加了一个资材库。四个部门,除了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的会计课之外,我都愿意,只是面试当天,当问及:你知道总务课是干什么的吗?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挺无知的,只是觉得有总字的总比没没总字的要好,要高级的多,知道总经办是总经理办公室的简称,因当时总经办主管给我们面试的时候,给我的印象是那种特有礼貌,有修养,反正就是一好上司,所以就努力进总经办,第二次面试之后去公司得知自己进总经办的时候,真的很开心,当一个优秀上司的下属,我想我学到的东西会很多。
换上工作服的我,开始我新的实习计划,和去年年末实习的国企工作环境大不一样,这里的大家都穿上一致的工作服,不管上司,下属,不管是办公室的,还是车间的,大家都一样,没有高级写字楼的职业装,没有攀比,没有炫耀,没有门,大家待在同一个办公室里,四五十个人,随时窜窜部门,说说新闻,谈谈笑话,很温馨,很和—谐的画面,上司没上司的架子,下属没下属的拘束,一样的工作服,不一样的工作。我喜欢这样的工作环境,这样,同事之间的距离感就不会很大,关系也会很和—谐,不是吗??当然,不止这样,当大家结束一早上的劳累,冲进公司食堂,排着长队,期待着午餐的饭菜是否有自己喜欢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待遇呢,像学校一样,坐在一起,有种回家的感觉,只是这个家庭的成员很多,顿时觉得ta们都好可爱的,就算盛菜的阿姨,也一样的有礼貌,一样的笑脸相迎,一样的和蔼可亲!确实,似乎我的人生没什么追求,公司的饭菜真的很美味,哈哈,比学校食堂的实惠,美味。这是我对Xx轮胎的最深刻的体会!
接下来谈谈我的实习内容吧,进来的第二天才发现,总经办其实事情并不多,工作内容也不多,田姐把我介绍给办公室的每个人认识,因为大家接下来都会每天见面,所以提前的认识与介绍是必要的。
自从进去到实习结束出来,我做的最多的是翻译,当然是书面翻译(中翻日),其中包括:
1、商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统计局外汇局关于开展20xx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的通知
2、关于20xx年外商投资企业网上联合年检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
3、关于举办20xx年外资企业网上联合年检培训的通知4、20xx年Xx市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公告
5、Xx市20xx进口贴息资金申报工作要求(预通知)
6、进口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关于Xx市20xx进口贴息资金的申报通知
通知类文件的翻译主要是上述几类,上述通知均为官方性文件,由于平时接触不多,所以陌生在所难免,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查电子词典,问边上总经理翻译罗姐姐,或上日本雅虎搜索,我工作内容的原则变是把自己不会的变成会的同时,希望自己能学到点什么,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正确的学习态度,当然除了翻译的工作之外,对excel等基本办公软件也有了一定的利用,原来以前在学校学的东西,只有真正利用,才会有它应有的价值,一切的纸上谈兵皆是浮云,O(_)O。另外便是一些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的使用,这些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是必修课,没想到这必修课是Xx给我上的!
在这里,日子过的很快,大家一起打的去公司,下午一起坐班车,一起回寝室,工作内容虽没有自己想象的有趣,但认识了很多同事,很多朋友,他们各个都很善良,很朴素,因为你们,我们很开心!
第四篇:长春汽车名人
汽车名人
江泽民
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
李岚清1932年5月生,江苏镇江人,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大学文化。1952年至1956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科计划员、副科长。1956年至1957年赴苏联莫斯科利哈乔夫汽车厂、高尔基汽车厂实习。1957年至1959年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计划处科长并被东北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聘为兼职研究员。1959年至1961年任一机部秘书。1961年至1969年任国家经委秘书、企业管理局科长。1969年至1972年下放国家经委“五七”干校劳动。1王洪军1972年至1978年任第二汽车制造厂计划处副处长、发动机厂党委第一书记。1978年至1981年任第三汽车制造厂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重型汽车厂筹备处负责人。河南人,1965年6月3日生。11岁学棋,12岁进体校,14岁进集训队。获1987年全国个 人赛第六名,进入1990年名人战循环圈。1982年定为四段,1988年升为七段。王洪军身材不高,貌不惊人,他参加工作16年,一直在一汽-大众焊装车间一线工作。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却有令人想不到的一番作为。17年来,王洪军发明制作了钣金整修工具40余种2000余件,提炼出123种钣金修复方法,创造了“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培养和带出了一支200多人的高技能钣金整修队伍。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快速修复法对车身表面钣金修复和调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居于国际先进水平。
郭孔辉,男,汉族,福建福州人,1935年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拖拉机专业,1991年评为博士生导师,1993年10月调吉林工业大学任副校长,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吉林大学汽车学院院长、汽车动态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辆动力学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曾任美国密执安大学运输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际太平洋汽车工程第五届学术会议技术委员会主席、世界汽车工程学会(FISITA)第25届年会技术委员会主席、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机械部长春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等职。
王振从第一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的试制和成批生产到现在,王振已经在一汽工作和生活几十年了,精神矍铄的他永远是乐呵呵地以他朴实的幽默方式向你讲述过去的故事,尽管曾任一汽轿车厂副厂长的王振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但是他看起来远远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这主要归功于老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精神矍铄的王振永远是乐呵呵地以他那朴实的幽默方式向你讲述过去的故事。在接受《汽车人》采访的时候,他的夫人一直在旁边做提醒,那种夫唱妇随的默契程度,似乎只有一同携手走过大半个人生的知心伴侣才能拥有。从第一辆“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的试制和成批生产到现在,王振已经在一汽工作和生活几十年了,可当年职工参加试制与生产的那种为国争光、忘我劳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相互支援、相互关心的荣辱与共精神,却依然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1966年4月20日,轿车厂职工经过了5个月的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提前10天制成了20辆新型“红旗”三排座高级轿车,4月21日全部发往北京。至今回忆起当时的场面,王振依然兴奋不已,作为一个老红旗人,这段历史无疑意义重大。
赵立信1942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铸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后,一直在第一汽车制造厂(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工作。先后任铸造工艺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和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汽第二铸造厂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的身份,组织相关单位和广大技术人员承担了二铸厂这一大型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艺设计、工厂设计、土建与公用施工、设备与工装制造及安装、调试、联调、试生产直至投产的全程技术工作。江泽民生于1926年8月17日,江苏省扬州市人。1943年起参加地下党领导的学生运动,194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上海解放后,历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副工程师、工务科科长兼动力车间主任、厂党支部书记、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一机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1955年赴苏联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1956年回国后,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
徐建一,男,汉族,1953年12月生,籍贯江苏南京,生于山东福山,1970年4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工业大学汽车系汽车专业毕业,1998.09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综合与战略管理专业(总经理战略管理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郭力(1916——1976),原名高崇岳,大城县大高庄子村人。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他的巨大贡献、卓绝德行,难以磨灭。
1950年2月,中央重工业部设立汽车工业筹备组,4月任命郭力为第三筹备组主任,时年34岁。
一无人力、二无阵地、三无经验,郭力率筹备组的同志,招人才,选厂址,翻译苏方提供的资料、图纸,配合专家修改、补充„„中央批准了初步设计,郭力作为“一汽”的第一任厂长,离京赴长春上任。当时的厂区荒野一片,只有日军留下的细菌工厂和几座建筑物的残垣断壁。郭力果断采取自营与外包并进的办法,短短几个月,修复建筑面积50338.4平方米,恢复了通水、通电、取暖,还开设了培训干部的汽车工业学校(今长春工业大学),各项准备工作加紧进行。
郭力认为,建设汽车厂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援,调一位熟悉东北情况的干部当厂长,自己做副手,能加快工程进展。于是他亲赴沈阳和北京,向东北局和党中央汇报。中央同意了他的请求,调饶斌同志担任厂长。“郭力让贤”成为佳话。
耿昭杰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器自动化专业,1954年 —1971年在第一汽车制造厂技术处、工艺处、中央设计室、机械处、机电分厂等单位担任技术员、设计师,1971年 —1981年任第一汽车制造厂秘书处副处长、铸造厂党委副书记,1981年 —1985年任第一汽车制造厂党委副书记、副厂长兼汽车研究所所长,1985年 —1999年任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
张德庆生于1909年,卒于1977年。汽车专家。上海吴淞县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36至1939年赴美国、德国留学和实习,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任重工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汽车实验室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长春汽车研究所所长。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汽车科研机构,积极支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重视规划和标准化工作,重视产品开发和发展柴油机,结合国情,潜心研究汽车代用燃料,主持研制“代用机油”,主持领导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作汽车燃料的研究。曾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第三届政协和长春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10月21日病逝。
饶斌生于1913年,卒于1987年,企业领导干部。吉林省吉林市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成功地领导建成两座大型汽车厂——一汽和二汽。带领一汽的第一代创业者,用三年的时间,高速度、高质量建成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结束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任一机部部长期间,主持并推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中外合资经营,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方案,加速产品换型,结束了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退居二线后,仍然为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入基层,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7年8月29日病逝。
孟少农生于1915年,卒于1988年,汽车专家。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考取留美研究生,曾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194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教授,创办了汽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一汽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二汽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一汽,主持和组织引进前苏联技术和消化吸收及人员培训,为解放牌汽车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为一汽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为军用越野车的研制,为“东风”、“红旗”高级轿车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在二汽,以渊博的常识和丰富的经验,大胆决策,攻克了产品质量、产品滞销和工厂组建三大难差。总结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许多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中央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
耿昭杰生于1935年,企业领导干部。安徽巢县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起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董事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主持中国一汽工作以来,在不停产、不减收的情况下进行产品换型,解决了老解放牌车30年不能换型的难题,通过采用“横向联合、有偿兼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办法以及合资方式,使一汽从单一的中卡生产厂发展成为中、轻、轿全面发展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跻身于全国500家最大企业。为发展中华民族汽车工业,为一汽有长足的发展后劲做出了贡献。使一汽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管理和国家一级企业等荣誉称号。1989年被省、市政府授予省、市特等劳动模范;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是第七、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和中共十五大代表。
吴畏生于1948年,企业领导干部。辽宁省沈阳市人。1968年参加工作,197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中国一汽铸造厂厂长兼党委书记;一汽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书记。带领党委一班人探索并形成“一个中心,两手抓”、“一个中心,三个支撑点”的指导思想,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突出抓工作落实,更好地实现党的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创造性地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开展“一封信”大讨论,“党旗在一汽飘扬”活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进了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启动“901”工程,培养选拔高素质后备人才队伍。培养宣传于永来、李黄玺等一批劳动模范,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2001年一汽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李黄玺生于1950年,全国劳动模范。山西省忻县人。中国一汽集团公司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维修工人,高级工人技师。20多年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高新技术。拿出家里全部积蓄自费购买计算机,建立起第一个设备维修家庭计算机系统,掌握引进设备控制原理。1991年以来,运用机、电、钳、液压、气动和计算机等方面的技能,先后攻克国际上刚刚兴起的伺服驱动系统等63项技术难关,成功改造了4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造型自动线,为企业创造了数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为中国汽车工业做出了贡献。先后被授予一汽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模范党员、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十大能工巧匠、模范党员、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竺延风生于1961年,企业领导干部。浙江奉化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汽)总经理,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997年被任命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一汽轿车股份公司总经理。针对资产严重短缺的矛盾,积极参与了一汽轿车股票上市的工作。狠抓精品工程,对原有产品进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红旗轿车的技术含量。努力开拓市场,发展了98新型小红旗。1999年初,任一汽集团公司总经理,领导公司全体员工奋力拼搏,产销汽车32.8万辆,有史以来首次突破30万辆,销售收入418亿元,实现利润2.5亿元,填补了过去遗留的3亿元赤字,偿还了陈欠的1.3亿元财务费用和3亿元管理费用。重视群众意见,支持公司职工代表检查、讲评行政中心工作,主动推行厂务公开制度。曾荣获机械工业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200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中共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
第五篇:长春汽车租赁(精选)
长春市赢时通汽车租赁公司是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汽车租赁公司,属赢时通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全额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集团总部设立于深圳,全国连锁直营分公司遍布中国各大省会及一、二线城市,目前在全国已拥有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杭州、苏州、昆明、南京、哈尔滨等100多个城市的100多个直营分公司,为客户提供独特的综合服务方案。
在中国,随着企业、个人客户用车的需求迅速发展。赢时通汽租赁作为赢时通控股集团的主打服务品牌,代表着国内先进的管理水准。集团拥有2000多名员工和5000多台100%产权(非加盟)租赁服务车,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分公司网点最多、各类服务功能最全、客户满意度最高的全国著名专业的直营汽车租赁供应商。赢时通秉着“诚信为本,协作共赢”的企业宗旨,借鉴国际化的连锁租车模式,率先将免担保、免押金,刷信用卡租车的先进模式引入中国,仅凭身份证、驾驶证、信用卡即“两证一卡”即可租车的运营模式,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租车行业的束缚,为客户提供了全新的租车服务体验。专业化的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400-658-1658,不仅可以随时满足客户的租车服务需求,更将为客户的安全行车保驾护航。
赢时通汽服进入中国后,选择的是一条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道路,以其立体化、网络化、技术化的服务建立了中国汽车租赁业的新标准,同时也开启了中国汽车租赁的新时代。集团以“因为用心、所以专业”的经营理念,围绕客户的核心价值为中心,打造成中国汽车租赁服务的第一品牌。
参考资料:长春汽车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