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9课民主与法制建设(学案)
主备人:___________课时安排: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__第______节校审核人: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
民主与法制建设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展情况,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2、知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和农村分别设立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意义,培养学生客观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了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重要法律,感受“文化大革命”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4、了解党和国家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所作的努力,培养学生用口头和书面语言陈述问题的能力。
重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难点:对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等概念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
法制的关系的理解
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
同步训练册42页,自主整理
三.课堂展示学案:
(一)导入:
阅读课本51页小字部分导入课题
(二)小组交流展示:
知识点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1.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成立后,制订了_________,建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发挥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总结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掀开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城市设立________________;在农村设立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3)1982年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1.我国是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1)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
(2)1979年7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_______年,又对这部刑法做了重大修订。
(3)1979年以来,国家制定了有关_____________方面的法律法规。
从1985年起,在全体公民中开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
(三)拓展延伸:
1.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新时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当堂达标:
同步训练册43页
一、单项选择题
五、课外作业:
同步训练册43页
二、想一想同步训练册46页自主整理
六、教学反思:
1.教改成功之处:
2.教改失败之处和改进措施:
第二篇: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2013年中考题》栏目按课标分解(北师大版)
15.新时期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材料解析题
9.(2013·湖北鄂州·37)(9分)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
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2分)
(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2分)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1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1分)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1分)
【答案】(1)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2分)
(2)三权分立(或民主共和政体)。(2分)
(3)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分)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1分)重大成就:1982年新宪法、《民法通则》、《刑法》(任答一例)(1分)
(4)趋势:由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或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1分)启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加快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等。(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1分)
第三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仁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下面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川教版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学习主题的一部分,讲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主要讲解了民主的发展和法制的加强两方面的内容,课文表面上把两个内容分开来讲,实际上隐含了民主与法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在将近两年的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已经基本掌握了理解、分析和联系运用知识的技巧。并且本课主题“民主与法制”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掌握该部分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知识上:
①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发展的表现;
②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 ③识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包括的主要内容;
④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保证和作用;
⑤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作用;
⑵、能力方面:
①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发展内在联系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掌
握历史的联系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这一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析的方法,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给学生
讲解,让学生温故知新的同时,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
⑵、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能深刻领会课文知识点所在,也能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方法。
⑶、通过列举现实中发生的实例讲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法治社
会的概念以及锻炼学生作为社会一员的社会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学习,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主与法制观念。
四、说重点与难点
1、重点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
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加强的表现
2、难点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⑵、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五、说教法学法
1、我主要以讲述为主,讲解“民主”,“法制”的内涵以及相
关的法律知识和案列。
2、若条件允许,我会播放相关的图片、影片,综合授课,让
学生更直观的领会知识。
3、在时间及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指导学生展开 “学习活动调查”,让学生深入领会“民主”的内涵。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会以文革为引,指出国家各项建设均遭到破坏,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坚持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项建设,才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今中国是坚持社会主义民主的国家,那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正式讲课】首先,我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标题,解释“民主”,与 “法制”的含义。
㈠、讲解课文第一部分内容;(15分钟左右)
1、我会先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并给出问题 “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表现”,让学生思考。
2、学生基本看完书后,我给学生讲解课文民主发展和基层建设情况的内容,然后抽学生回答以上所提的问题,并作相关讲解。
3、抽学生起来回答“想想”和“说说”所提的问题,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来,做好相关笔记。
㈡、讲解课文第二部分内容;(15分钟左右)
1、我会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并思考我国法制建设加
强的表现有哪些。
2、等学生看完书后,我会先讲解课文,再指出法制包括:法律
体系和依法治国。
3、接着抽同学回答所给问题,并作出讲解。
4、然后指出我国法律体系框架的具体内容(纵横两个方面来看),并要求学生识记。
5、让学生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订的时间和会议名称,做好重点标记。
6、在讲解依法治国的内容时,我会先讲课文理论,再联系实际,并讲述文中所提三人的事迹,并让学生对“议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回答。
㈢、讲完课文内容后,我会进行总结提升; 先引导学生看黑板板
书,回顾总结;然后让学生看“史海拾贝”,并做学习评测的练习题。
㈣、最后我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发散学生思维;
1、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发展与法制建设加强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表现: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农村、城镇基层民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1、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①时间:1982年
②会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
③3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核心:宪法
⑤包括: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
2坚持推进依法治国
原则: ①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副板书】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法制:法律和制度
中国历史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说课稿
学生: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第四篇:10.民主与法制建设
第10课民主与法制建设
【温故知新】
宋代经济的发展
1、农业:从越南引进,已有“”的谚语。
2、手工业:发展为著名的的瓷都;居于世界首位。
3、商业:时的地区出现的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最终完成。
宋代经济的繁荣,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努力有方向!
1、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的颁布和施行,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大进展。
2.认识古今物质文化生活的异同,增加对历史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自主学习】(学习要求:读课本第一目大字内容,明确答案,横线处重点读读背背。
有疑问,主动向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相信你能收获很多!——15分钟。)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1、衣饰的变化:
(1)北宋初年,崇尚,到后来之风盛行。统治者的衣饰,劳动者多穿。
(2)宋朝衣饰受少数民族影响,有“”的说法。(3)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出。
2、饮食特点:
(1)宋朝饮食相当丰富,东京城里的食品有多种,上的小吃很多,夏季还有。
(2)北宋肉食以为多,南宋吃多。
3、住房情况:
(1)宋代农村住房简陋,多为低矮的,富裕人家以和相结合,构成一组住宅。
(2)城市平民住房屋顶以或覆盖,讲究些的外建,内为。
(3)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前后,以相连,两侧还有和。
4、交通工具:
(1)人们出行多用,也有,达官贵人出门也很普遍。士大夫一般骑、。
(2)宋朝交通发达,很多,兴旺。
合作探究一: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东京城。想一想,你怎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们的生活?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读第二目大字内容,完成题目并记住。6分钟)
(1)随着,宋代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2)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这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3)今天的传统节日,、、、等,在宋代都有了。
合作探究二:想一想,今天的春节和宋朝的元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自我总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了解了宋代由于经济的繁荣,社会生产的进步促使人民的日常生活发生新的变化,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生活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四项内容,如;二是精神生活方面,包括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两项内容,有了专门的娱乐场所,叫,、、等传统节日,宋代也都有了。【当堂检测】——我能行!
第五篇: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潘恒2009330040 09国政0班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国各族人民对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这一新的重大战略部署表示坚决拥护,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未来前景充满了胜利的信心。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正确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尤其是各级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应带头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学习贯彻中努力做到把握一个主题,抓住一条主线,突出一个重点。
把握一个主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十七大所提出的会议主题,就是我们今后工作中所要把握的主题和坚持的方向。能否把握住这一主题,是关系到我们今后到底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完成什么任务、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根本问题。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的这一科学论断,已被29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证明,并由此再次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抓住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贯穿于十七大报告始终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特别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因为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因此,明确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就要坚持把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我们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就是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出新的辉煌。
突出一个重点。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他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胡锦涛同志的这些论述,在指导思想上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方向。我理解,这就是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同时,要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证公民合法权益,从而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因此,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地方人大,应义不容辞地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点,当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搞好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努力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具体工作中,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事关发展全局的关键事项、关键环节依法实施监督;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紧紧围绕关心民众、关注民生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实施监督;以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重点,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依法实施监督。为了增强监督的实效性,还应努力做好结合文章,即把人大监督与信访办理工作相结合,把人大监督与决定重大事项相结合,把人大监督与代表议案办理相结合,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通过突出监督重点,搞好监督结合,进而更加坚定地坚持正确方向,强化发展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和谐意识;坚持与时俱进,强化创新意识;坚持群众路线,强化民主意识。
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各级地方人大任重而道远。而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精神上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民主法制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