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时间:2019-05-15 14:0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大学生情绪型心理障碍较为常见。采取一般资料收集、主诉和个人陈述、观察和他人反映、评估与诊断咨询目标的制定、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及咨询效果的评价,完成了对一例大学生自卑引发的情绪型心理障碍咨询治疗的全过程。对个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整个治疗过程以消除错误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主。,并评估认知模式转化的程度,突出行为改变强化、促进和巩固新建立的认知模式为核心展开咨询治疗,获得成功。

一、一般资料

小宋,女,20岁,大学一年级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姐弟三人,排行老二,身高1.63米,面目清秀,体态正常,有痛经史,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亲为司机,高中文化,母亲为农民,初中文化,无精神病家庭史。

自述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家中一直是母亲管教子女,母亲在家中处于权威的地位。由于家庭环境不是很好,母亲对子女“过于批评从无鼓励”,且母亲的“唯分论”倾向严重,即子女中谁学习好她就对谁好。在三个孩子中,弟弟由于学习较好且又乖巧,比较得宠。在初一时,有一次在班级考了前十名中的第八名,回家非常高兴的告诉母亲,母亲则讥讽道:是倒数的吗?

在与母亲的关系上,认为母女之间有很深的代沟,很难沟通,认为母亲给予的只有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很少。记得在家中初装电话时,母亲反复强调家中的电话主要是用于接听的。而小宋由于好奇心驱使拿起电话给同学打了个电话,母亲回家后被弟弟告密。母亲责问小宋:电话费你掏啊?小宋深受伤害,从此在没摸过家中的电话。

从初中二年级起,学习时精力不集中;高中时是在压力中学习,学习效率低。进入大学后,被老师委任为班级的生活委员,在工作中,由于自己心直口快,免不了好心半坏事,感到付出很多却没有回报,很想辞职,却感到如此又辜负老师的信任。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差,感到抬不起头来,学习时精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很低,非常烦恼。

情绪不是很稳定,易受环境的影响,有时就哭一场,要好的同学的劝解虽能起到安慰的作用,但又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如此反复情绪就更坏了。心理测试结果:

1、UPI 心理筛查结果(在咨询前测试,请来咨询):满足第一类筛选标准。12、EPQ测验结果,T分:E55分;P71分;N70分。

3、SCL—90测验结果:总分=128,阳性因子=39,人际关系因子=2.1,抑郁=2.3,焦虑因子=1.4,敌对=1.9等。

4、SDS测验结果,T分:61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小宋称,“我长的不好看,并且很胖”;“我做什么必须作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我不能让别人说我,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再说一下,我受不了”;“当生活委不等于丫鬟,不是做奴隶”;“我能力很差,自卑,抬不起头来”;“我面对着河流时,有时想,这就是我的归宿”;“死是永生的门”。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通过与班主任的了解,小宋平时工作认真,塌实肯干,能力还可以。由于痛经,跑操时向老师请假时,因为老师是男老师,在诉说请假理由时还很是闪烁其词,让老师费解。据同寝室的同学反映,小宋近期情绪较为低落,有时哭泣,平时比较爱管一些小事,有时爱发脾气。

四、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个性追求完美,不易适应外部环境,自卑、抑郁,情绪不稳定。整体心理健康状态较差。根据郭念峰教授关于心理健康十标准论及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三原则[1],该求助者的情绪问题不属于重性精神病,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

根据许又新教授心理冲突与神经症的理论[2],求助者的冲突为常型冲突,不属于神经性冲突。

综合分析所获得的临床资料,对求助者问题持续的时间长久(童年的负性经验导致自卑)、内容充分泛化(自卑导致自我的消极评价,影响到生活和学习)并已形成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负担(抑郁的心情不能缓解)等,根据郭念峰教授关于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的程度分类要求[1],诊断为自卑引发的情绪性心理障碍。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经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其当前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效率。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接纳自我,接纳现实,克服自卑,增强自信,建

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㈠方法选择与原理

根据对求助者的评估诊断,选择认知行为疗法[3]。其原理是:求助者有早期形成的不良经验,并形成了相对稳固的错误认知模式,求助者后来的痛苦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都与错误的认知模式相关。整个治疗过程应以消除错误认知模式,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并评估认知模式转化的程度,突出行为改变强化、促进和巩固新建立的认知模式。

㈡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1、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和义务:

⑴权利:

①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意愿选择咨询师;

②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③对咨询方案、咨询费用、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⑵义务:

①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③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定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⑴热爱本职工作,坚持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⑵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歧视求助者。

⑶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⑷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的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⑸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⑹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作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

⑺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㈢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对本校学生实行免费。

心理测验:《UPI》《EPQ成人版》、《SCL—90》、《SDA》。

七、咨询过程

㈠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2、心理帮助阶段。

3、结束与巩固阶段。

㈡具体治疗过程:

1、心理帮助阶段:

按照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具体矫治阶段分为:自我观察阶段、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阶段、有关变化的认知阶段。

⑴自我观察阶段:在这一阶段对求助者进行指导,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原来的概念系统,意识到它的不合理性,并试图去改变。求助者对早期母亲的“打电话”事件和“成绩通知”事件记忆深刻,并对母亲成见颇深;自认为能力很差,抬不起头来;长的不好看,并且很胖;做什么必须作好,这样才能问心无愧;不能让别人说我,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有很多缺点,再说一下,我受不了等。指导求助者回忆母亲在抚养她的过程中的温馨往事,通过换位思考让其理解母亲独自在家抚养三个子女的困难,她意识到母亲是爱她的只是有时表达的方式不是很好。通过进行分析和比较,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善良、坦诚,乐于助人,还是比较可爱的;有时做事时越是刻意想做好,反到适得其反。

评估效果的指标:采取谈话法,通过外部语言表达,让求助者说出自己对认知模式的理解。

⑵不相容的思想与行为阶段:指导求助者通过自我观察的内部对话,建立与原有不适应行为不相容的行为。通过自我观察阶段已经影响求助者的认知结构,使其根据新的概念以一种更有效的应对方式组织自己的经验。在这一阶段,强化新建立起来的认知模式,并以新的认知模式指导行为。帮助求助者自己认识到,应改变对母亲不能进行沟通的假设,尝试用调整后的认知模式去对待;改变消极的、负性的自我评价,不给自己贴标签,不过分概括,不以偏盖全。

评估指标:①通过外部语言,让求助者说出新的认知模式;②观察求助者的行为,看旧有行为模式是否发生改变,是否按新认知模式行事。

⑶用新的认知模式指导行为改变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要求求助者每天都按新的认知模式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在新的行为塑造中,可使用认知重建法,其基本步骤有:帮助求助者识别消极思维以及它们出现的场合→帮助求助者识别情感反应,不愉快的情绪,或紧随消极情绪之后的问题行为→帮助求助者制止这些消极思维并建立理性的或积极的思维。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求助者的良好行为,进行鼓励和引导,使其不断得到正向的强化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求助者开始和母亲尝试性地沟通,了解到母亲对子女学习的看重是由于希望孩子们将来不向自己这么劳累,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积极的、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增加心理的自由度;学会合理情绪的宣泄。

评估指标:观察求助者行为,看求助者是否有效实现每阶段目标。

2、巩固提高阶段:

对求助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的强化和巩固,使新的行为模式在新的认知模式的指导下,逐步内化成为求助者的自然行为动机,进而改善求助者的基本症状,改善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八、咨询效果评估

㈠评估指标:

1、访谈法:求助者自述咨询后的行为模式、情绪状态及行为状况良好。

2、观察法:观察求助者的情绪、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有建立稳固的合理的行为模式,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缓解。

注释:认知重建发适用于行为过剩的案例,行为过剩是指行为者希望减少的非希望的认知行为过多,如偏执思维、自杀思维以及低自信等[3]。而本案例自卑引发的心理障碍正适用此种方法。

3、测验法:使用SDS对求助者抑郁情绪进行测量,对比咨询前后情绪变化结果。

㈡求助者自我评价:

对母亲的态度和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能理解她,对她的做事方法还是有所保留。认为自己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具备一定的能力,不高兴时会找好朋友聊聊天、散步等方法排解等。

㈢咨询师的评价

6次的心理咨询结束后,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心理障碍基本消除,能正确对待现实和接纳自己。情绪改善后,睡眠也有很大改善。能以较高热情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九、咨询总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对自己作出公正的全面的评价,既不沾沾自喜,又不顾影自怜。不要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如若不然,就很可能形成自卑。不过,青少年的自卑完全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调适而最终消除。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心理疗法;向你信赖的人吐露你的内心以增强你的自我价值概念;寻找你自己的良好品质与成绩以引起自信;积极从事社交活动以使你自我感觉良好;确定力所能及的目标以增加自我成功感。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临床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2 月第一版,179~185。

2.许又新,神经症,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第2版,23~25。

3.RaymondG..Miltenberger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420~424

第二篇:大学生心理障碍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障碍案例分析

第2期

[编首语]: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生理、心理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大学新生而言,这些心理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统计,因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案例一:小梁(化名)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虽不非常聪明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高考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大学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自信心突然坍塌。一个学期过去了,学习越来越吃力,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生活变得没有规律,食欲不振,经常失眠,到后来竟然想退学。家长实在没办法,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看心理医生。

原因分析:其实,小梁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此类病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烦恼、抑郁,也有生理功能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导致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一般来说,能挤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一突然的变化使一些新生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便袭上心头,一些学生甚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

除此,同学们还要自己认识到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案例二:小张是个内向的姑娘,中学的时候就知道埋头读书,很少参加班级的集体活动,也几乎没什么朋友,但是因为成绩好,还不时有同学向她请教。到外地上大学后,她觉得自己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尤其是同寝室的人,故意孤立她、挤兑她。下课了,寝室的另外几个同学结伴回去,但从来不叫她;周末她们几个出去玩,也从不邀请她。不仅如此,她觉得同学老在背后说她的坏话,连她穿漂亮衣服也遭她们的非议。上课的时候,她在专心听讲,同学故意在旁边讲话,干扰她。到后来,甚至睡觉也睡不好,因为同学老是在半夜三更发出很响的声音,干扰她睡觉。小张在电话中多次向家里哭诉,家长觉得事情严重,专程赶到了学校,找到了老师。可是,经过老师的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同学们说小张沉默点内向点,但是大家根本没有故意孤立她,相反还经常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后来,还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家长把小张送到了医院。

原因分析:经检查这位小张同学患了精神分裂症,经过休学一学期的治疗后,目前情况已经稳定,又回到了学校。由于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学生的“异质化”程度很高,地区的差异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容易发生冲突。那么在大学里学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学会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无疑会有利于今后走入社会。首先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你与别人生活在一起,你就应该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一起接受。如果感觉别人的生活方式有碍于你,可以与其进行沟通,委婉地提出,并适当地进行自我的调整。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给别人提意见一定不能当着众人的面,以免使对方难堪、丢面子。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还要做到对人宽,对己严,切忌以我为中心。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会不会报答你。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以增加同学们对你的好感,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案例三:张某,郑州某高校大一新生,由于不太会理财,张的生活费总是不到月底就花完,又不敢一直向父母要钱,就找各种借口向同学借。今年6月份,张的债主们陆续找上门来,他有点急了。一次,张发现隔壁宿舍的同学毛某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就起了偷窃的念头。7月5日,他乘学校组织考试的时间,借口肚子疼离开考场,携带准备好的作案工具潜入毛某宿舍,将电脑及两个电脑包盗走(共计价值1.1万余元)。7月7日,公安机关将张抓获,赃物追回,发还被害人。原因分析:虽然从参加高考到进入大学,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大学新生的生活费却是成倍地增长。有同学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每月零花钱只有一二十元,上大学时家里都要给几千元的生活费(供一学期用),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笔“巨款”。刚入高校时,同学们都没有太多“理财”的经验,有的同学在最初的时间里大手大脚,逛街、旅游、聚餐„„两个月就把钱花得差不多了,以后的日子只好节衣缩食或向父母索要。

在大学里不少同学因为不会理财,日子过得“前松后紧”,甚至到学期末要借债生活。因此,大学新生要树立“理财”观念:在刚入学的两三个月中,有计划地进行消费,钱要花在刀刃上,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每个月初都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消费计划”,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尤其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切不可盲目攀比。

案例四:小王,18岁,成都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来自北方某城市。小王是家中的独生女儿,在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中长大。中学时期一直在父母身边,家中的生活琐事均有父母料理,父母只要求她努力学习,不需要承担家中的任何家务劳动,甚至连衣服鞋袜也不用自己洗。进入大学后,非常想家,不适应大学生活,无法安心学习,后悔不该来成都上大学,还产生了转学回家乡的想法。她对所在班级的辅导员说:“我简直呆不下去了,成天想家。早上一睁眼就想到不是在自己的家里,真不想起床,不想吃饭。但又怕身体垮了父母着急,便强迫自己起床锻炼、吃饭。在操场上跑步,听见广播里放的音乐里有‘妈妈’之类的歌词就要哭,一边跑,一边哭。课间休息和课余在宿舍,到处都听见这本地人的口音,总觉得是被抛弃到异地来的外乡人,总感觉到是别人的地方,好不自在,孤独极了。班上组织出去玩,我无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反而愈玩愈伤心,觉得到处都不如家乡。而且,看到落叶想到归根,想到归根又想到家。每天晚上熄灯后都在被窝里哭,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入睡。周末,看见寝室的本地同学回家了,更伤心,更难过。”对大学生活新环境的严重不适应以及强烈的思想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小王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原因分析:小王的情况很典型,属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的一种反映。大学新生适应问题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有的新生随着对大学环境的了解、熟悉以及自我调节,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便能基本适应大学生活。但是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在外独立生活的经验,独立性较差,情感依赖强烈,心理脆弱,适应起来比较困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有意识的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努力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每个人最终都需要自己独立地面对自己的生活,不可能永远在父母和家人的关爱和呵护中过一辈子。大学生活为我们最终独立走向人生旅途提供了适应和锻炼的机会。当然,如果自己实在无法适应新环境,还应该及时和同学和老师沟通交流,寻求帮助,切忌任由自己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针对小王的情况,班级辅导员对她进行了及时的开导和劝慰。辅导员告诉小王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是普遍现象,并不是只有她一个人才存在这种心理状况,只是不适应的程度不同而已。重要的是自己努力去认识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王终于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还爱上了成都这座美丽的城市,不再要求转学回家的事情,学习进步了,性格也恢复了过去的开朗与活泼。

案例五:成都某高校的一个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

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目前,有不少中国年轻人像这位大学生一样,长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发现自己身心上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络游戏玩家人数已达700万至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

网络游戏成瘾引起的社会问题已经出现。今年2月,湖北一名16岁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竟半夜持刀砍伤母亲,抢走8000元钱;3月,湖南沅江一名14岁少年因网络游戏入魔产生幻觉,从4楼跌落身亡。

原因分析: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有正确的网络观念:学习网络知识主要是为我们的学习、工作服务,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不是在网络上消遣,干那些无聊的事情。可是,偏偏有许多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沉湎于这些低级趣味的东西,整日通宵达旦。姑且不论其是否违反校纪校规,但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是勿庸置疑的事实,而且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也无任何裨益。最终只会成为阻碍我们成才的桎梏。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我们提倡对网络有个正确的认识,并不意味着不要学习网络,甚至禁止与限制。否则,只会让人嗤之为“现代文盲”。恰恰是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不要过犹不及。此外,还须要有认真鉴别、筛选信息的意识,自觉地潜意识地抵制登录黄色和反动网站,杜绝不健康的信息。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网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确理解网络中的真、善、美,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让“网络”为我所用,成为我们走向成才道路上的助推器,而不是前进中的绊脚石。

[结束语]: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先生这一名言震荡着一代代年轻大学生的心灵,我们大学生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迎接未来的挑战,为国家的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障碍案例分析(范文)

大学生心理障碍案例分析

艺术1104班心理健康委员 张蔷 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于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生理、心理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大学新生而言,这些心理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据统计,因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个体心理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过渡期,从中学刚刚升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正确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案例一:小梁(化名)是个自尊心极强又多愁善感的男孩,虽不非常聪明但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在班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过高考的拼杀,他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觉自己站在“山顶”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众星捧月”的地位变了,升入大学后不久的一次新生摸底考试竟然还不及格,自信心突然坍塌。一个学期过去了,学习越来越吃力,他对自己越来越没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生活变得没有规律,食欲不振,经常失眠,到后来竟然想退学。家长实在没办法,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看心理医生。

原因分析:其实,小梁患的是一种称为适应障碍的心理疾病,其特点是存在长期的不良刺激或对环境的难以适应。此类病人都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症状是情绪障碍:烦恼、抑郁,也有生理功能和行为方面的改变,导致社会功能不同程度地损害。一般来说,能挤过高考独木桥、考上大学的同学,在高中阶段都是学习的佼佼者。老师的青睐,同学们的羡慕,使他们成为同龄人的中心,无形中可能会产生某种过高的自我评价。进入大学后,全国各地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汇集一堂,相比之下,很多新生会发现自己显得比较平常,成绩比自己更优异的同学比比皆是。这一突然的变化使一些新生措手不及,无法接受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巨大差距,一种失落感便袭上心头,一些学生甚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老师和家长要教育他们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今后的路还很长。除此,同学们还要自己认识到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四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报告

【摘 要】当代大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多重的选择。眺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父母期望与自身梦想的差异,大学生们又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本文通过对张同学案例的剖析,阐述了面对多样化选择时,大学生应如何测试自己的职业性格,理性地考虑自己的职业生涯。

【关键词】职业咨询 生涯规划 职业选择 职业性格

一、研究背景

现代人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社会,不少人对节奏快、竞争强的生活越来越感到迷茫、困惑。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面对种种挑战,更易感到压力大、适应难。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大学生对本科毕业后是否进入单位工作,或考研或出国深造或自主创业等等难以抉择,同时也会因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而困扰不已。下面我们选取了一个面临两难选择的学生的案例。

有些人可能会碰到更困难更复杂的情况,这里我们选取了比较普遍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可以给从事职业生涯咨询的人员提供一些可借鉴的资源。

二、案例背景

张同学,女,20岁,山西人,是在上海某大学就读的本科生,目前就读大学二年级。生物工程专业,成绩较好,语言表达流利,能够清晰描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对此所做的思考,比较听从父母意见,身体健康,家境一般。在今后是选择考研还是出国的问题上出现了困惑,通过与其面谈交流,引导其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发展前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使其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价值取向,为其作最后的抉择提供帮助。

三、操作步骤

第一步:建立关系

(一)与咨询者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

(二)咨询过程中确保谈话的私密性,对咨询者的信息保密

来访者:在开始咨询之前我还是有一点问题。我有些顾虑,不知道怎么跟您说。

咨询师:作为咨询师我明白你的顾虑。你的顾虑是不是关于你的个人隐私问题呢?

来访者:是啊,总归是自己的事情,不太希望别人知道。

咨询师:请你放心,作为咨询师我会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会向你说明保密例外。我们的谈话只会在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房间进行,只有经过你的允许我才能对谈话内容进行录音和录像的。

来访者:您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第二步:深度探索

(一)职业兴趣角度分析咨询者“人格类型”(Personality Types,by JOHN L.HOLLAND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是针对职业兴趣分析极其有效的方法,每个人都会在通过测试后得到代表自己职业兴趣的代码,每个代码都有着相应的较为适合其性格的工作,测试者可根据职业兴趣酌情考虑自己的工作选择和生涯规划。

(二)性格角度分析咨询者“人格类型”(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表征人的性格,该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类型为基础,加以扩展,形成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就是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这个人就有哪方面的偏好。四个维度如同四把标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落在标尺的某个点上,这个点靠近那个端点,就意味着个体就有哪方面的偏好。如在第一维度上,个体的性格靠近外倾这一端,就偏外倾,而且越接近端点,偏好越强。

(三)澄清咨询者非理想客观环境条件

来访者:父母一直希望我出国,现在大二,还有一些时间,他们希望我好好学习英语,把出国需要的英语证书考下来,我从小到大都是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的,如果不听从他们的意见,我们的关系会很僵。

咨询师:从你的话里,似乎让人感到你之所以不想出国,是因为不想再听从父母的安排,想自己做自己的决定,我能这样理解么?

来访者:不全是。我觉得出国要费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考GRE等,而且各方面要求也很高。我们家目前也不是很有钱,如果我真的出去了,我的父母生活会很拮据,我会觉得很对不起他们,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我想要的。

(四)综上澄清咨询者价值理念

来访者:如果我考研,他们可能也不会阻拦到底吧。

咨询师:你既然喜欢读研,家人也不反对,那你还有什么顾虑呢?

来访者:可能就是对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怕自己的选择没有父母选择的好,让父母失望吧。

咨询师:看来,你是一位挺顾家、孝顺父母、很懂事的孩子。那么,与职业发展机会相比,你更注重哪方面呢?哪些因素更重要哪?

来访者:学会独立,而且我对将来的挑战也有信心。我很希望自己以后能学习好配制香料这一学问,学好后到相关的工作,而且这一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会比较好的。

第三步:合理规划

(一)PDCA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获得了经济成效。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1.PLAN,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计划。分为以下5个步骤:

(1)自我评价。通过做测试,与咨询师交流,包括自己对自己的反思等,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2)确立目标。一个合适的目标是计划的核心,通常目标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

(3)环境评价。环境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的评价自己所处的环境情况,对自己制订计划是十分有利的。

(4)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应注意:① 依据客观现实;②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的职业;③勿要追求完美;④要酌情考虑实际情况。

(5)实施方案。计划制订过后着手制定执行行动的时间安排,准备及时执行。

2.DO职业规划方案制定出来,立刻付诸实际行动。在落实行动期间,及时进行总结,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改进。CHECK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严格落实你的职业规划方案,并对每一步进行仔细的分析。

4.ACTION即刻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步:结束咨询

四、个案分析

问题点:本案来访者是一名大二的本科生,在读研还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出国这一问题上犹豫不决,希望能得到帮助。通过与该生的面谈,了解到该生以前是一个比较尊重父母意见的学生,父母一直期望其出国,能比其他孩子更优秀,但是其对出国不是很感兴趣。自己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希望在研究香料的配制上有所发展,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

援助点:通过对考研和出国的利弊权衡,帮助来访者作自我分析,认清问题。获得对自己的个性、职业兴趣、价值取向以及家人对其工作的态度的重新认识,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鼓励其树立生涯动态平衡的观点,在实践过程中,做好灵活应对,及时评估和调整。

咨询辅导策略:咨询师在为其进行咨询辅导的过程中,灵活地将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中的主要观点、职业兴趣角度分析咨询者“人格类型”、性格角度分析咨询者“人格类型”、PDCA等理论技巧运用于咨询中。包括:身体、社交、性、感情、喜好、理智、职业、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等方面融入职业选择的历程。

下面对本案例中的咨询辅导策略做具体的分析:

(一)首先,以和蔼可亲的态度询问来访者来访的困惑,并且以感同身受的态度来理解来访者的困境。例如,在本案例中,在来访者说到自己不太想出国的原因时,咨询师并没有鲁莽地说出自己推断的内容,而是委婉地回问来访者“我能这样理解吗?”,这就是一种询问技巧,既用自己的推测内容使得来访者进一步自我挖掘问题的关键,也使得谈话得以自然流畅地进行。

(二)在咨询辅导过程中,咨询师的关注点应该在来访者本身,将其作为突破口,从而了解其家人的期望以及周边的其他因素的影响。正如本案例中,咨询师以来访者与其父母在考研还是出国问题上的分歧为切入点,将话题重心由来访者自身的感受及思考转入父母的期望和考虑。这是因为影响一个人职业生涯类型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的需求、兴趣、价值与自我概念,所以,我们不能忽略其他因素的作用,应从全局把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咨询师总是用发问、探究的语气和语句同来访者进行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谈话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由于生涯发展论特别强调必须要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的发展状况,且需要咨询师通过重述、反应、澄清、摘要、解释、面质、提问,包括封闭式的提问、开放式的提问甚至挑战质疑等技巧,给予指导及非指导式的咨询。指导的方式主要用于咨询过程中汇集资料和进一,步探索主题,并进行现实考验,非指导的方式强调与个体共同探讨行动方向与计划。

五、收获与启发

(一)与来访者亲切的沟通、认真的交流,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问题受到了关注与重视,从而建立积极的咨询关系;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思考,注意交谈过程中的细节与来访者语气和表情的细微变化,掌握来访者的态度转变,使得咨询师能紧跟来访者的思路,及时地做出相应的指导。

(二)在咨询的过程当中,尽可能使用容易让人理解的词语,同时缩小来访者与咨询师之间的距离,避免来访者将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使得咨询关系陷入尴尬。

(三)咨询的过程中,亲切的交谈让来访者敢于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提出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调动起来访者的主动性,让来访者自己去思考和发现自己内心的选择,更加有助于来访者的生涯规划。

(四)回答来访者的问题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让来访者自己思考做出选择,不替来访者做决定,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否则可能会让来访者违背自己的真实心意;谈话中可以从来访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揣摩来访者的心理,从而提出合适的建议和意见。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关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一、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认识和评价应遵循人生发展的心理学观点

人类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是在人类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通过身体的发育、认知的学习和经验的获得这一过程逐步完成的。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经历和感受的不同,因此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形成的人格特征也都有一定的差异。

奥地利学者埃里克森对人生的心理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指出每个人在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心理的发展顺序是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他认为人的一生应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在校大学生年龄在18-24岁,正处在青年后期和成年前期阶段。这一时期是在儿童期的基础上向成人(具备自觉地独立地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过渡。大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任务表现为自我人格的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其外在表现为“延缓”或“暂停”生理上已经成熟却承担不了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法律上已经是成年人却承担不起自己的经济责任),而这种外表的“延缓”或“暂停”,实质上是为成为一个真正的成人而积蓄内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是人生走向独立与成熟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有所成、准备就业,还要学习和积累各种社会知识和经验,进行交友、异性接触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学习和尝试,为自己进人社会,适应社会,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做好准备。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趋向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初步形成,情感体验丰富深刻而情绪激昂动荡。大学生是青年中优秀分子,是时代的“骄子”,学校和家长的“宠儿”,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自我期望比一般青年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成就动机、高自尊与高自我实现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趋向;

(2)较强的自主性,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身心发展;

(3)对新事物感知敏锐,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超前意识较强;

(4)情感丰富多彩、复杂微妙,情感体验和情绪变化的频率和张力较大;

(5)思想深刻,思维活跃,对人生,对世界自觉地进行深人的思考和探究。

由于上述原因,他们的内心很容易产生矛盾和不安、焦虑和恐慌,影响情绪,进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的症状。而正是这些症状才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内在的心理磨练,引起深刻的领悟,恢复和建立起更大的勇气、自信和自尊,心理上得到更进一步的成熟和发展,完成从“旧我”走向“新我”的超越。有人曾这样形容:“青春,本就是一场破茧化蝶的过程,成长,就是充满了蜕变中的甜蜜与苦涩,而这所有的滋味,都必须亲自挣扎着走过,梦,就从这里开始……”。

因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高是人生处于这一阶段的必然现象。当然,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并不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志,它只是提醒我们要注重大学生在这一

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状态,指导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引导和防范。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排除的对策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支持性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提炼的是优秀的心理品质,是心灵的“养育”,需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因此,除了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开展心理咨询外,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括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人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把人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课更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2.大学生对抗挫折、磨难方面普遍存在着缺陷。应根据大学生成长的需要,通过不同形式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

首先,要教育大学生认识生活的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成功与失败都是财富。其次,要接纳大学生倾诉、宣泄挫折,帮助消除压抑,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第三,帮助他们正确看待挫折。例如对于交友、恋爱的挫折,对于考试失利,对于考研落榜,对于就业的悲观失望等要泰然应对,不要因挫折而否定自己的能力。

第四,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感受挫折,领略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复杂。通过转移、升华、补偿等方法,帮助大学生理智地走出挫折的阴影,从而锻炼培养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

3.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人际关系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消除抑郁、焦虑、孤独等消极情绪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大学生看不J惯世风又无力改变,于是有的大学生走向自我封闭的孤独境地。这种不良的人格因素严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实际上,大学生年龄相近,志趣相仿,朝夕相处,容易达到心理上的沟通,这对于克服心理障碍,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是极为有利的。因此,第一,大学生要改变社会观念,不要把必要交往看作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而应看作是扩展视野、增强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第二,要扩大社交范围,只要对学业、思想有所启发,都要乐观接触,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三,要多渠道交往,利用业缘圈、地缘圈、趣缘圈以及郊游、联欢、寒暑假、社会调查等加强交往实践;第四,要注意交往对象的筛选,注意与良师、益友、学者、专家、事业有成的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换位思考,克制忍让,宽容待人。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施行适应性教育。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调适心理,把自己融人到社会中,培养协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吸收大学生主动参与各项工作和活动。如负责组织学生心理健康协会,邀请相关专家来校讲

座,组织心理教育宣传,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使大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5.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指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高品位的精神作品感化大学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精神环境,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二是校园公德环境。包括文明礼貌、爱护公物、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卫生、同学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尊重、正常交往等。

三是校园物质环境。主要指校园文明设施和教学生活条件,这是校园精神建设的硬件部分。校园的布局、绿化美化、建筑风格、各种装饰宣传物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文明素质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引导大学生顺应环境、适应发展、构建正确有益的应对方式,改善自己不良的行为方式、不合理、不健康的心理定势,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091郁黄

下载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心理障碍咨询案例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

    浅谈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对策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

    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的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具备种种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因而盲目自信,择业胃口吊得很高,到头来往往会由于对自己估计......

    大学生求职失败的心理障碍

    求职失败的心理症结在最近举行的一次人才中心招聘会上,记者接触了多家公司的招聘主管,他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存在着很多误区,而这些都是直接导致自己求职失败的心理......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摘 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将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带到人际交往中,形成交往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

    着名管理咨询案例报告558个

    QQ:602429086 谨献给珍惜时间的精英! 以比朋友你自已找更低的成本,几乎赠送! 索要网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10400468977 著名管理咨询案例报告558个目录: | 安盛......

    个别咨询案例

    个别咨询案例 案例1:厌学 小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不良,爱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进入初中之后,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节奏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于是厌学 分析:学生厌学是中小学生最为突出......

    咨询案例过程

    咨询过程 (注:我们组只有两个人,扮演咨询师的同时也扮演者记录员) 咨询师:你今天想咨询什么问题?(探问技术,开放式问题) 来访者:这个学期在学校觉得很累。 咨询师:再具体说说,让我更清楚......

    心理健康咨询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淮滨县张庄小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一) 一、背景介绍: 葛子俊,张庄小学五二班学生,男,12岁,比较自由散漫,父母工作比较忙,虽然对孩子的教育很关注,但是因为缺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