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19-05-15 14:4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第一篇: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供稿)

2009年5月19日

油茶树是我国特有的本木食用油料树种,其茶仔经过加工制成的茶油,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发展油茶产业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湖南作为全国油茶林面积和茶油产量最大的省份,省委、省政府已将发展油茶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农业产业化的战略重点。为加大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并以此探索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方式、方法,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以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动湖南省信用联社以油茶林权抵押贷款为切入点,选择有“全国油茶之乡”称号的耒阳市进行试点,对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障碍

受油茶种植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十分必要。然而,从耒阳市的情况看,截止2008年末,全市仅发放油茶加工企业贷款7500万元,主要是用于油茶籽收购及加工的流动资金需求,种植油茶的林农贷款余额仅22万元,金融支持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对此,人民银行长沙中 1

支多次深入耒阳市调研,考察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生产经营情况,会同财政、发改委、林业等部门召开振兴油茶产业专题调研会,全面掌握金融支持油茶产业特别发展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的障碍。

一是林农对油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期限长,与农业贷款期限管理规定不匹配。根据油茶林生产周期,油茶树从栽种到挂果需要5年时间,期间只有投入没有任何产出,进入盛产期则需要8年时间,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因此,林农对油茶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的期限为9-10年,但根据有关监管规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3年。

二是林权证尚未全面发放到户,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缺乏基础。自2008年6月中央发布10号文件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耒阳市林业部门积极推进林权证发放工作,但由于勘界发证工作量较大,林权证尚未全部发放到户。林权证的缺失不仅使林权抵押贷款失去了基础,也抑制了林地经营权合法有序流转以及油茶林集约、规模经营。

三是油茶林权价值评估存在技术难题,林权流转缺失交易平台。在价值评估上,缺乏权威性的评估机构,主要依靠试点银行单方测评估算价值,缺乏可持续性和权威性;在林权流转上,未建立政府主导的林权流转机构,不利于林权的处置变现。

四是未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补偿、转移机制,金融机构积极性难以调动。由于油茶林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火灾、有害生物等自然灾害影响,金融支持油茶产业的不确定性较大,需要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转移机制,提高金融机构试点积

极性。

五是未建立林权抵押贷款担保机构。目前,耒阳市用于抵押的油茶林均是新茶林、价值较低,授信额度有限,新油茶林抵押贷款在缺乏担保机构支持的情况下,林农有效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二、以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切入点,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

为破解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人民银行长沙中支以人总行、银监会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为契机,按照以推动油茶林权抵押贷款促油茶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将耒阳市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作为直接对口联系工作,重点探索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方式、方法。

1、精心组织,建立创新试点工作机制。为加快推进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加强与衡阳、耒阳两级政府的沟通协调,推动成立了由政府主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市县两级创新试点领导小组,建立了试点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加强对耒阳市创新试点工作的督促、指导和评估。耒阳市联社成立了以理事长为组长,联社主任为副组长的工作小组,其辖内乡(镇)信用社相应设立了油茶产业信贷服务组,形成了领导负责、专人专办的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机制。

2、建章立制,探索开展油茶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耒阳市被确定为创新试点地区后,省农村信用联社认真落实创新试点工作,重点指导耒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对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进行探索和尝试。耒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及时制订了《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管

理办法(试行)》,确立了“林业局提供种植大户名册和确权发证,借款户自愿申请,信用社审批授信、发放贷款”的信贷流程,明确了茶油林抵押条件及贷款用途,规定贷款期限原则上为5-7年,并实行相对优惠的贷款利率,对5年期以上的贷款,执行5年期贷款利率,且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仅上浮15%,低于其他种类贷款利率。同时,对符合贷款条件,暂时没有取得林权证,又急需资金支持的林农,比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或农户联保贷款执行。

3、务求实效,提升创新试点金融服务水平。为改善油茶产业金融服务,在人民银行、省农村信用联社等部门的指导下,耒阳市联社制定了《关于设立油茶林产业贷款“绿色通道”的通知》,按照“四快”要求,优化金融服务,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受理快。信用社设立了油茶林权抵押贷款“绿色通道”,要求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客户申请贷款的各项受理工作。二是调查快。要求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贷前调查和贷款项目的实地考察,并出具贷前调查报告,对符合贷款条件的予以授信,并将授信与贷款资料上报审批。三是审批快。审批部门收到贷款资料后,对单户授信额在50万元(含)以内、单户贷款金额在20万元以内的即审即批,超过权限的提交贷审会后,要求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程序。四是发放快。贷款按程序报批获得同意后,在两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

4、落实配套政策,激发试点机构创新积极性。在推动创新试点工作中,人民银行长沙中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建立财政补偿机制,引导保险资金介入,较大提高了试点信用社开办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一是推动耒阳市政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3月,耒阳市政府制定了《耒阳市油茶产业发展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决定地方财政每年将拿出不低于1000万专项资金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对新造油茶林每亩补助高产良种苗木款200元,对新造油茶林和老油茶林改造项目林权抵押贷款,按户每年贴息50%。二是耒阳市林业局特事特办,做好林权证颁发工作。根据优先发展大户(种植100亩以上)的原则,耒阳市林业局在较短时间里组织专人,做好林地堪界发证工作,目前已向金融机构推荐40多户种植大户,其中已颁发林权证10户,为林权抵押贷款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三是保险公司将油茶林火灾纳入保险范围。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衡阳市分公司制定了《油茶林火灾保险方案》,明确老油茶林保险金额为300元/亩、新垦油茶林800元/亩,保费按每亩保险金额的1%收取。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保费分担与筹措方案。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引导下,自2009年初开始试点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到4月期间,耒阳市农村信用联社已对42户种植大户授信1640万元,其中,对已取得林权证的16户种植大户发放贷款173万元,支持新造油茶林4814亩。

三、金融支持林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从耒阳市油茶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看,耒阳市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信贷管理、改善金融服务,并依靠本地财政资金和商业保险的介入,较好的撬动了信贷资金投放油茶产业,金融支持力度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加强。但从建立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长效机制来看,仍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部门在放活林业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加快林权证发放的基础上,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建立全国、省、县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平台,促进林权合规流转。同时,加快建立林权评估机构、交易与收储中心,为抵押担保品的评估、流转提供规范化专业服务。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等部门要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配套措施,建立林业抵押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减轻农户利息负担,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以财政资金分担保费的方式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林业保险业务,并以财政出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方式成立林业贷款担保机构。

3、制定金融支持林权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要对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当中的金融服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个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层面引导金融机构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金融支持工作,加大林业有效信贷投入。同时,要根据油茶林生产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适当放宽一些特殊农业贷款的期限约束,调整农业不良贷款比例监管要求,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4、着力改善信贷服务。金融机构要针对林业贷款期限长的特点,创新贷款期限管理方式,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并采取展期等方式满足农户资金需求,加快推进贷款试点工作。同时,要及时总结、归纳林业抵押贷款在流程管理、风险防范、激励机制设计等方面的经验,提高创新信贷产品的可复制性与可操作性。

第二篇:柘荣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柘荣油茶产业发展对策与思考

油茶是原产我国的乡土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我国油茶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现有油茶林面积约5000多万亩。福建是油茶的中心产区之一,除东山、平潭以外,全省各地均有种植。全省现有油茶林面积126万亩,宁德市约占四分之一强,其中福安、柘荣两县市保存面积18.48万亩,占宁德市的75.2%。油茶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油茶产业对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柘荣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柘荣县位于闽东北部临海内陆山区,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境内气侯温暖,水热资源丰富,为油茶适生区,油茶栽培历史悠久,曾是全省重点油茶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油茶林保存面积6.15万亩,分布于8个乡镇62个建制村,其中宅中、富溪、楮坪、黄柏、英山等5个乡镇曾为全省油茶生产基地乡,油茶林保存面积5.17万亩,占总面积的84.1%,宅中、楮坪、富溪等3个乡镇油茶林面积均超过万亩。

由于油茶政策的不稳定,我县油茶生产曾几起几落。据普查,1979年时全县油茶林面积曾达10.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6.92万亩,历史最多向国家交油700多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油茶林分产到户,由于农户长期粗放经营,大面积油茶林处于失管状态,造成荒芜,有的逐淅被马尾松、檫树、杉木等树种更替成混交林,有的改为种粮。至1989年全县油茶林面积仅存7.0万亩,其中采摘面积4.4万亩。1989~1997年在全省木本油料林生产项目和国家一、二期油茶低改工程的带动下,我县油茶生产得到了迅速恢复,耕作水平有所提高,林分结构不断优化,油茶林面积增加到7.3万亩,采摘面积达5.6万亩,常年产籽量达78.8万公斤,年产油约400吨,油茶单位面积产油量7.5公斤。并建立了240亩优良无性系采穗圃,补植更新良种苗木35万株,嫁接换冠更新油茶林860亩。

近年来,由于缺乏政策和资金扶持,油茶生产普遍出现下滑,大面积油茶林再度失管返荒。全县现有6.15万亩油茶林中,可采摘面积约4.5万亩,其中油茶纯林仅存2.8万亩,混交林达1.7万亩,抛荒失管1.65万亩。全县仅富溪镇富溪村保存榨油坊2个,年收购茶籽约1500担,榨油600担。

二、柘荣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混杂,良种面积少,增产潜力小。我县油茶品种较为混杂,绝大部分是解放前遗留下来或70年代及80年代初新种植的立冬籽、小果油茶、大果油茶等普通品种,虽能适应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但产籽能力和出油率普遍偏低,增产潜力有限。全县良种油茶仅在90年代油茶低产林改造中预栽更新35万株(约2300亩),嫁接换冠更新860亩,合计约3160亩,仅占现有油茶林面积的5.1%,且因长期失管,其优良性状也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2、树势衰退,纯林锐减,垦复难度大。我县现有油茶林按龄级分:初产期0.5万亩,占8.1%;盛产期2.1万亩,占34.1%;衰老期3.55万亩,占57.7%。按树种组成分:油茶纯林2.8万亩,占45.5%;混交林1.7万亩,占27.6%;抛荒失管1.65万亩,占26.9%。具备生产潜力的油茶林不足总面积的一半,且由于长期失管,逐渐荒芜,产量不断下降,大小年差异越来越明显,重新垦复的难度较大。

3、加工能力不足,经营效益难以体现。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茶籽采摘量急剧减少,全县目前仅有富溪镇富溪村保存土法榨油坊2个,年收购茶籽约1500担,榨油600担,且由于与市场严重脱节,产品销售范围小,价格低,现价每斤仅32元,按亩产油10斤测算,亩产值仅320元,油茶林的经营效益无法得到真正体现。

4、投入严重不足,产业发展难以为继。自1997年国家油茶低改工程二期实施结束后,我县油茶产业已有10多年未得到很好地扶持、发展,油茶生产、科研、投入均已停滞,特别是科技人员严重不足,使油茶的良种选育和推广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油茶产业发展后劲不足、难以为继。

三、加快柘荣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茶油市场景气度的不断上升,以及中央到地方对油茶产业的重视,特别是今年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对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以及9月在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对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强调部署并提出将加大对油茶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情形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油茶产业迎来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应把握良好时机,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把它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一项产业来抓,加大扶持力度,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1、加强宣传引导,解决认识问题。当前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对油茶产业发展存在几种认识:一是“无关论”,种不种油茶是农民的事,政府及其部门无须干预过多,发展油茶既不是创新工作,也不是重点和中心工作,现在都讲工业化了,谁还回到传统农业上去。二是“无效论”。对农民来讲一年种几亩油茶,不如出去打几天工,认为无利可图。三是“无力论”,油茶生产投入大,没有一定实力难以发展成产业。四是“无益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值。这些认识问题严重阻碍了油茶产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在领会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引导,统一思想认识,聚集社会力量,推动产业发展。

2、组建领导机构,解决工作力度问题。县委、县政府要成立高规格的发展油茶产业领导小组,要确定一名县领导专门负责,发改、财政、农办、林业、民政、税务等部门参与。要把发展油茶纳入县、乡(镇)两级的经济发展计划,要列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作一级对一级重点工作考核的指标,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一把手负责的目标考核制。县政府要出台加快我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意见、决定,科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3、深入调查研究,解决产业布局问题。我县应尽快组织林业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以求全面掌握全县油茶生产现状,建立健全资料档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科学制定我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以指导全县油茶产业发展。要根据油茶树生物学特性,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结合各乡镇传统种植、加工等情况,合理规划布局,确定种植和加工区域,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增加经济效益。

4、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解决资金问题。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国家油茶产业政策、产业导向的研究,积极捕捉重要信息,为项目资金争取服务。要把握今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透露的“国家将设立专项资金并安排不少于20亿元的贴息贷款,用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等重要信息,立即着手包装、策划项目,积极向上争取支持。重点做好福建三本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油茶新品种种植及深加工项目的包装、策划及申报工作。同时要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要创新投入机制。通过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油茶产业发展。要积极支持企业和农户利用各类信贷资金发展油茶产业。县政府还要制定政策,加大对良种选育、良种推广等技术方面的扶持,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5、搞好林地资源配置,解决好集约化问题。油茶要形成产业必须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只有集约经营,才会有人投入,有科技进入,最终才会实现效益,形成产业。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要在明确山权的基础上,加速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实现集约经营。为此,建议:一是实行公司化运作,通过工商合法程序将各类油茶开发公司转变成合法主体,享受银行贷款、税收的优惠政策。二是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和不侵犯林农利益的前提下,乡(镇)、村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让集体山权顺利实现土地流转。对既不造又不准通过流转方式让别人造林的集体山,政府要通过一定经济、行政手段予以制约。三是政策性资金不撒胡椒面,重点扶持上规模的生产经营户。四是每年对油茶生产大户和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6、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一体化问题。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有实力、有规模的油茶加工企业,加快产业的发展。今年,楮坪乡引进“福建三本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我县开发油茶产业,企业注册资金3188万元,拟建设油茶加工生产线三条,年可产油5000吨,油皂素2000吨,年产值达到3亿元。计划2009年建设第一期一条生产线。对该项目,政府要予以全力支持,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难题与问题,争取企业早日投产,发挥带动示范作用。同时,要建立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楮坪、富溪等乡镇建设油茶生产示范基地。在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7、依法保护资源和各方权益,解决投资环境问题。要按照“谁投资、谁造林、谁受益”原则,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由于油茶生产周期长、面广、矛盾多,乡(镇)、村要主动承担优化发展环境的责任。为保护投资者和林农的利益,凡林地流转须通过县林业产权机构予以登记备案。同时,投资者必须按照我县油茶发展规划要求,不得毁林造林,不得占用耕地造林,不得侵犯林地所有者利益非法造林,以确保我县油茶产业健康发展。

第三篇: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思考

关于对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 的思考

西峰区地处甘肃省东部,坐落于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的董志塬腹地,是庆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5年,西峰成立县级市,2002年撤市设区。全区现辖5乡2镇3个街道办事处、100个行政村、856个自然村、15个社区;总人口37.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31万人);总面积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24万亩,山、川地14.8万亩),境内沟塬交错,植被稀少,年均降雨量不足500毫米,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是一个典型的靠天吃饭的雨养旱作农业区。

一、扶贫开发工作背景及现状

西峰区自1986年开始扶贫攻坚,1996年整体解决温饱;2002年国、省扶贫政策和资金中断后,全区上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革命老区精神,坚持不懈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2年我区被列为六盘山“天窗”县(区)之一,2013年被列为省级“插花型”贫困片带扶持范围。目前仍有贫困户4585户,贫困人口1.83万人,贫困面7.12%。今年以来,在省、市各级领导关怀支持及上级业务部门精心指导下,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上下全力开展扶贫攻坚,走精准扶贫之路,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初显成效。

二、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现状

由于我区不是国扶省扶重点贫困县区,贫困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资金短缺。去年以来,为了破解这一制约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同时积极学习兄弟县的好经验好做法,决定在10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强领导,政策护航。区上成立了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扶贫办设立互助资金监管办公室,乡镇设立了扶贫工作站,各试点村均成立了村级扶贫互助协会,配备了大学生干部。讨论出台了《西峰区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扶贫贷款资金管理细则》、《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规划》、《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7)》。区政府向国开行兜底承诺,区财政列支100万元作为担保金注入担保公司,由市经投公司在国家开发银行甘肃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为我区贷款1000万元。

二是严格选村,精准定户。按照“1+9”试点模式和5个选择试点村的标准,选定新庄村为区抓试点村,罗杭、湫沟、左咀、铁楼、沟畎、东坪、老山、芦子渠、田畔等9个村为乡抓试点村,实现了乡(镇)试点工作全覆盖。贷款资金拨付我区专户后,我们在1个工作日内将贷款资金拨付到试点村扶贫互助协会专账,由乡村负责投放到467名农户手中,主要用于扶持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其中贫困户占60%以上。单笔贷款2万元及2万元以下433户,单笔贷款2-5万元34户(大户带小户)。

三是多措并举,降低风险。紧密跟进贷款资金后续管理工作,安排专职人员进乡驻村严格抓好扶贫互助协会财务管理及跟踪问效。聘请种植、养殖专业技术人员,采取了田间、地头、圈舍现场指导为主,集中授课、座谈交流同步开展的方式,结合试点村产业特点,持续开展“143”技术到户培训,共培训养殖户300余人,种植户450余人,技术员、防疫员30余人,使受训农户掌握了致富产业技术技能,确保贷款户在春耕生产中利用培训过的技术技能科学经营,取得经营实效。

一年的实践证明,建立“一体系四保障”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机制,采取五户信誉联保、“双联”干部担保,“143”技术到户实保,风险防控措施强;贷款条件优惠,按年结息,贷款审查效率高,农户使用便捷,放款速度快;充分发挥了政府组织优势,实行全程公开透明公示制度,可复制性强,易于推广。金融支持产业扶贫不是简单地发放贷款和扶持产业,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政府“一头热”的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调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变政府过去包办代替为指导服务,实现“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为“今天主动参与我要干”的思想观念大转变,从而彻底根除群众“等靠要”思想,引导群众树立“借鸡下蛋、下蛋还鸡”的创业意识,推动群众依靠贷款资金自主创业、自我发展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今年,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扶贫攻坚暨“双联”行动推进大会上对我区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部署,计划4年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4.9亿元,把这项工作作为我区今年减贫摘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即知即改的重要任务。继续按照“先抓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示范带动、全区推广”的工作思路,争取落实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新增24个试点村,共在34个行政村开展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占全区行政村总数34%,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三、西峰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资金来源仍显单一。一方面,我区2014年计划争取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2000万元,按照单户贷款额度在2万元及2万元以下计算,仅能覆盖1000余户贫困户,而我区现有贫困户4585户,覆盖率约为22%。另一方面,全区直接面对贫困农户的准金融组织仅有村级扶贫互助协会,扶贫贷款资金来源局限于国开行,没有其他银行的资金投放。二是金融支持深化程度不够,到户贷款贴息覆盖率不足。一方面,我区金融扶贫产品缺乏,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近年来金融扶贫的主要抓手仅有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同时由于我区属于“插花型”贫困县区,也没有双联惠农贷款的投入,多年来处于财政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资金“双缺”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较为缺乏,今年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为我区整村推进项目村配套了到户贷款贴息资金,贴息期限只有1年,而国开行扶贫贷款最长期限为2年,且仅涉及8个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覆盖率24%。

三是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风险防控机制有待加强。一方面,尽管我区村级扶贫互助协会严格按照金融行业财务管理标准运行,使用互助资金管理软件进行财务管理,但未与业务主管部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担保手段较为单一,“5户联户信誉担保+双联干部担保+财政工资担保”的“三选一”担保模式,虽然降低了农户贷款“门槛”,也降低了贷款资金风险,但是双联干部的数量毕竟有限,财政工资担保更是“一人难求”,大多数贷款户只能依靠本村亲朋好友联户担保。按照每村有50名贷款户计算,需要担保户250户,而我区部分规模较小的行政村,全村户数不足300户,面临担保力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143”技术到户培训、公办担保公司担保、农业保险推行等风险防控机制虽然已经健全,但进展程度不平衡,如农业保险介入深度不够,覆盖产业种类较少。

四、几点建议

一是加大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贷款总量,拓宽贷款资金来源。通过突出抓好34个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的产业增收、能力建设、技术到户、民主管理、参与式扶贫等体制机制创新,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国开行扶贫贷款资金”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进一步增强国开行加大贷款资金投入的信心,坚定其他银行向我区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试点村投放贷款资金的的决心。

二是优化金融支持产业扶贫贷款供给,争取贴息资金扶持。探索改进扶贫贷款资金投入方向,重点支持农户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贷款资金优先投向扶贫对象,优先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行以“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扶贫贷款资金”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以贷入股,使贫困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受益,丰富增收渠道。支持家庭农场、明星示范户等“职业农民”的信贷需求,通过适当放宽产业大户的贷款限额,提高他们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同时将帮扶效果与第二年申请贷款限额挂钩,建立奖惩制度,推广“大户带小户”及“致富一户,带动一片”发展模式。努力向上争取国、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扩大到户贷款贴息受益面,降低贷款户使用贷款成本,提高贷款农户收益率,激励农户利用贷款资金脱贫致富的信心。三是提高扶贫互助协会服务水平,强化风险防控措施。进一步探索建立健全扶贫互助协会贷款资金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电子化、网络化财务管理与手工账务管理同步运行,逐步实现担保措施合理化、多样化,逐步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加大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保险的补贴额度和范围,积极开发保险品种,将保险责任扩大到包括暴雨、暴风、洪水、冻害、常见病虫害、大规模疫病等主要大灾,丰富种养业保险品种,切实降低贷款资金风险。

第四篇: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是湖南广泛分布的优势资源,具有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和显著的经济价值。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载“员木,南方油食也”,员木即油茶。油茶的果实榨取的茶油,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 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等。据权威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50%来自湖南。作为油茶大省的湖南,如何乘势而 上,进一步做大做强油茶产业,走出一条兴林富民的油茶强省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势拔五岳掩赤城”:发展油茶产业效益显著

油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油茶产业,意义重大,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油茶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一次种植,长年受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据测算,每亩油 茶的产值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新造高产油茶林第三年可投产,第八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每亩产值超过1000元,是活跃农村经济、提高 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油茶是林业建设的一大优势资源,结合退耕还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实施,可以拓展林业生产的多种效益,不仅能够有效搞好生态建设,发展 生态经济,而且能够满足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优质食用油的需求,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所以,发展油茶产业既可以促进林农增收,又能够实现林业增效,是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有利于维护国家油料安全。近年来,由于全国油料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产量徘徊不前,国内食用植物油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为解除油料市场供给的紧张局 面,去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粮油安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如何破解我国食用油供应紧张、保障 国家油料安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充分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挖掘木本油料植物的生产潜力,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湖南油茶面积分布广、增产提质潜力大、在全国 地位突出,发展好油茶产业,可以逐步提高油茶等木本油料的比重,改善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对维护国家油料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利于构建现代生态文明。油茶是常绿阔叶树,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抵御冰雪等恶劣自然灾害的侵袭,不宜种其它树木的地方基本上都可以 种油茶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它不与粮棉争地,且具有数倍于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不但可以保护耕地“红线”不受侵占,而且对于发挥 土地的边际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还有较强的抗二氧化碳、氟和氯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是很好的 防火树种;油茶花深秋季节盛开于南方的低丘原野,洁白灿烂,既是观赏树,又是蜜源林,能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犹抱琵琶半遮面”:湖南油茶产业亟待振兴

湖南是我国的油茶大省,除安乡、南县两个纯湖区县外,县县有油茶。在全国13个“中国油茶之乡”的行政县中,湖南独占6个,位列第一位。虽然处在这样一个优越的资源条件下,但湖南油茶产业的发展却不十分理想,未充分发挥出其应有效益和作用。

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响应国家“开展油茶生产运动”的号召,掀起了油茶垦复高潮。改革开放后,全省大搞油茶科学研究,积极选育良种、营建采穗圃、培育嫁接苗、推广“三保山”造林垦复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我省油茶低改项目的援助和90年代初开始的国家农业 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在湘的实施,选育成功的油茶优良新品种的逐步应用,全省油茶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 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油茶丰产林建设规模正在逐步壮大。湖南现有油茶林面积1778万亩,年产茶油10万吨,均居全国第一位。其中,面积在10万亩 以上的油茶县有49个,30万亩以上的县有21个,耒阳市是全国油茶林面积最大的县。油茶的加工利用也大部分从作坊式土榨炼油向机榨和浸炼提油方式转变,全省茶油加工企业达到2000多家,涌现出了“金浩”、“金健”、“福临门”等精制茶油品牌。此外,湖南进行的茶皂素、脱脂粕、茶油高级化妆品、茶素生物 农药等产品的深加工,为油茶的综合利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存在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湖南油茶产业虽然走在全国前列,但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潜力着眼,其规模化发展尚“待字闺中”,远不止现有的水平,还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不成规模。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部分油茶林分山到户,经营者单兵作战,既不愿意投入,也不垦复施肥,绝 大部分油茶林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遭受着病虫害的威胁。茶油产品生产企业也大多偏小,资金不足,设备陈旧老化,开发能力受到限制。二是产量和效益不大。我省油茶平均亩产茶油只有5.6公斤,油茶利薄以致长期经营粗放,整体效益低。全省约有30%的油茶林是建国前就存在的,属于多代萌生,产量不高或根本没 有产量。产值低下、效益不高也就严重挫伤了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导致油茶生产整体上长期停留在原始水平。三是科技含量不高。目前,全省真正使用良种更新造林 的面积仅占油茶林总面积的9%左右,而且良种推广应用处于不规范的自发状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经营也远远不够,产品精深加工的竞争力也不强,严重阻碍了油 茶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发展潜力。油茶因其适生范围广、增产潜力大、产品质量优,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木本植物油料树种,尤其是在湖南这一油茶大省的表现更为突出。一 是资源潜力。现在,湖南的油茶林面积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强。虽然油茶林面积因自然演替等原因较历史上最高水平减少了600多万亩,但近年来新造的150万 亩良种油茶林,加上改造的700万亩低产林,已陆续发挥效益,总产量呈递增趋势。而且,现有油茶林经过提纯、复壮、嫁接和品改,亩产茶油可由5公斤左右提 高到50公斤以上。如果湖南实施1600万亩高产油茶林建设,按亩产30公斤计算,全省茶油年产量将达到48万吨;以油菜亩均产油40公斤计算,相当于置 换出1200万亩耕地用来种植粮食,并可为农民增收200亿元。二是价值潜力。油茶全身都是宝。从中提取的茶油是食用植物油脂中的上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医

药原材料。茶籽枯饼深加工提取的茶皂素,可制作高蛋白饲料、生物杀虫剂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茶壳能提取糠醛、栲胶和木糖醇等。通过深加工,油茶的价值可以 增加几倍甚至数十倍。三是市场潜力。我国食用植物油供应严重不足,每年缺口达到700万吨,都需要通过大量进口来解决。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 决食用油的主要渠道和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发达国家人均20公斤,而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占有量仅0.1公斤。茶油作为木本食用油主要 品种,又是联合国粮农组织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深受消费者亲睐,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而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三、“而今迈步从头越”:进一步做大做强湖南油茶产业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油料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湖南省委、省政府对油茶产业的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张春贤书记、周强省 长多次考察油茶产业,并强调指出,要坚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业。油茶作 为湖南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把握有利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实行战略性发展,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加大扶持力度。要制定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尽快出台《湖南省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建立油茶发展专项基金,为油茶产业提供有力的资金保 障。加大项目投入的整合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荒山绿化、生态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加快油茶林业建设。要以规划整合扶贫资金、移民项目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政策性资金,重点投入油茶开发。要扩大信贷投入,农业政策性金融加大对油茶产业化经营力度。要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实行以奖代投、以补代投等 方式,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提高油茶经营和投资效益。

优化产业布局。要树立产业化经营观念,在宏观管理、规划布局、政策措施等方面加大对发展油茶产业的资源配置。充分发挥我省油茶资源优势,优化油 茶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建立区域化、规模化的产业格局。要坚持用“三产”(产业带、产业群、产业链)的理念来布局,即打造油茶科研、油茶种植、油茶加工、产品销售产业链,在京珠、长张、上瑞、衡枣等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建设油茶产业带,通过大力发展5万亩以上的县级油茶产业区形成特色和优势明显的油茶产业 群。规划到2015年,全省重点发展油茶高标准丰产林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茶油年总产量30万吨,油茶产业年总产值150亿 元。强化科技支撑。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科技攻关。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及加工企业要密切合作,并借助外部科技力量,针对油茶产业发展 中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联合攻关,力争短期内在良种选育、快速繁育、配套栽培、加工工艺、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标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大对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油茶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力度,努力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争取在湘成立国家油茶发展研究中心,为开发油茶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提供 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培育产业主体。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把培育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结合林权制度改革,以

“金浩”、“苏仙”、“金拓天”和“南天”等具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油茶加工、种植企业为主体,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和股份制合作参与的经营模式,引 导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并争取在湘成立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油茶分 会,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为油茶生产注入健康活力。通过项目支持、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合理林地流转等,调动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大户造油茶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油茶产业上的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加强行业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行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原则发展油茶产业。林业部门要努力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指导、信息服务、种苗监管、市 场监督,促进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要大力宣传油茶及其产品,扩大社会认知度,增加消费群体和市场竞争力。要研究市场变化规律、消费趋势、市场竞争等状况,有 针对性地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和措施。要向林农提供生产资料、技术应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使其真正得到实惠。要加大种苗管理和加工贸易执 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生产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切实保证油茶种苗和加工产品质量,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第五篇: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分析

【摘要】文章站在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角度上,对云南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实证分析。通过对1991-2011年的数据检验,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具有协整关系,金融支持是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方式,目前还是云南旅游业的一种主要渠道。另一方面,文章认为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充分运用产业内在要素的投入,同时,从融资模式来看,间接融资依旧在发挥主要的作用,属于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云南 旅游产业 金融支持 协整关系

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作为云南省的特色产业,正在迅速突起,旅游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的研究将针对以往文献中的不足之处,从金融支持对云南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来展开分析,在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现状的基础上,希望对未来的实践提出一些有益的想法。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内有众多学者对旅游业的金融支持展开了大量地研究。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由于我国旅游产业目前尚处于快速成长期,各地在旅游业发展上投资冲动强烈。鉴于本文研究的地域性,文献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归纳:一方面,多数文献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特点,主要论述影响旅游产业金融支持存在融资问题,并探讨如何充分运用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繁荣发展的有效措施。例如,胡永政,胡庆龙(2007)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存在一个金融支持乏力的“规模瓶颈”[1]。叶春明,赵宇华(2009)认为我国旅游金融支撑存在政府投资、银行信贷投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旅游市场投资效率、金融服务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问题[2]。郑才林,林明恒,胡峰(2009)提出了金融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措施,他们认为海南需要创建更具活力的金融体制机制,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良好金融环境[3]。饶文津(2010)通过实证的角度认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存在相关性,探讨了金融支持江西旅游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4]。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0)以武夷山旅游经济区为研究基础样本,就当前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地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如何助推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如何加强两岸合作等问题展开讨论[5]。那铭洋(2012)认为旅游产业由于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导致相关发展面临大量问题。寻找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必须抛开传统的放贷模式,在金融创新中寻找增长点[6]。

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文献从云南的角度论述金融支持对当地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郑云波,沈鹏飞(2008)通过分析迪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金融支持与旅游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观点[7]。中国人民银行丽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2012)以云南丽江金融支持旅游文化产业为例,认为当地应当拓宽完善旅游文化产业筹融资渠道,推动创新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信贷支持方式,着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融资配套服务体系[8]。

从以往的研究来看,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产生的作用,大都是集中于商业性金融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等方面。现有文献对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研究日趋增多,但是,对云南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却相对有限,对云南特色旅游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仅限于简单描述,并没有从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理论与实际承接模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实证研究的数量较为有限。

二、云南旅游产业金融工程支持的现状

近年来,云南旅游业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从图1中可以看出,1990年,云南旅游总收入为5.87亿元,而到了2011年,旅游总收入为1300.3亿元,这个数字比1990年增加了221.45倍。2011年,云南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395.4万人次,同比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6.1亿美元,同比增长21.5%;接待国内旅游者1.63亿人次,同比增长1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95.7亿元,同比增长30.4%;旅游业总收入1300.3亿元,同比增长29.7%。①

可见,“七彩云南、旅游天堂”呈现姹紫嫣红的喜人景象。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为了实现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的思路,云南旅游产业正在不断推进“大项目带动大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让云南旅游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买进,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是提升旅游项目吸引力、拓展云南旅游市场的关键。

但是,就云南当前的旅游产业金融支持模式现状而言,一方面,云南省的金融机构依旧是工、农、中、建的这四大银行占有重要地位,保险业务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中并没有很好利用证券行业来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关于云南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产品,基本上是存款、贷款和某些中间业务,资源开发整合不够(何树红,刘玉清,2011)[9],金融业对旅游产业的支持比较乏力。

三、云南旅游业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为金融业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另外,金融支持模式的多样化也必定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升级。本文试图分析云南旅游产业与金融市场之间的关系,建立旅游产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模型。在实证分析中,为了比较的一致性,采用了旅游总收入来衡量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程度,金融深化比率来表示金融规模地增长情况。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本文运用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之和与GDP的比值来反映云南金融资产的配置状况。本文运用模型(1)来表示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长期数量关系。

Tourismt=α1+β1Financet+μt(1)

Tourismt表示旅游总收入,Financet表示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α1表示常数,β1表示金融市场发展对云南旅游产业的影响程度,μt代表随机误差项。在这部分实证分析中,模型(1)中的所有数据均是云南省的数据,来自于199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以及《中国旅游统计年鉴》。

(一)平稳性分析

本文对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判断数据的平稳性,在这里,本文运用Eviews6.0来对所有变量展开ADF检验,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异方差性,在对所有变量取了对数之后,再进行实证分析。

从表1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中的所有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而言,其一阶的差分序列ADF检验值均小于5%的临界值,说明各个样本序列存在明显的1阶单整现象,也标明云南省1991~2011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和金融市场两个时间序列表现出突出的非平稳特征,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分析中,需要展开协整分析。在以上验证旅游产业发展程度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均为之后,本文需要继续检验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现象,这样,本文打算运用方法来进行讨论。

(二)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的长期数量关系

1.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之间的协整检验。首先对模型(1)进行回归,可以得到表2的结果:

从表2回归的结果中,可以发现,模型(1)的常数项和对于被解释变量呈现出明显地显著影响,其参数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值。从回归系数来看,系数均为正数,同时,系数值较大,金融市场深化对旅游业发展的回归系数为6.167308;说明每当金融市场深化1%,旅游业的收入就会提高6.167308%。另外,靠近于2,而的值较大,达到了0.922375,说明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是非常好的。

接下来,本文在保留上述回归残差序列之后,展开,其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也就意味着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是一种特定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之后,来证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它是协整分析的一个延伸内容。本文的误差修正结果如下:

从表4分析的结果中,可以发现,变量的符号与其长期均衡的符号表现为一致性,而值也没有问题,其误差修正系数为负号,说明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而对于模型的显著性而言,短期内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是不显著的;而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却是显著的。从影响系数来看,滞后一期的旅游业发展规模每增加1%,本期旅游业发展可以显著的提升0.526284%;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市场深化程度对本期旅游业发展却存在阻碍作用。此外,由于短期调整系数都不显著,这说明金融市场深化与长期均衡值的偏差的修正效果不好。另外,回归的值较低,标明模型实际值与拟合值的效果不佳。

3.旅游业发展和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在格兰杰因果检验中,如何确定因果关系检验中的滞后期数是一个关键的内容。一般而言,滞后期数量的多少会对因果性判断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这里,本文打算运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做出判断。

根据表5中计算结果,滞后期数量应当确定为4阶。

从表5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旅游业发展不是金融市场深化的格兰杰原因,而金融市场深化却是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发展而言,云南当地金融市场的变化明显领先于本地旅游业市场的改变,这和前文模型(1)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云南本地金融市场深化可以显著的提升云南旅游业的发展程度。

四、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从长期来看,云南省金融市场深化程度与旅游总收入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但是,短期而言,金融支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却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可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具有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它们应该具有均衡关系。

同时,本文还得出金融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这些都说明金融资产规模地扩大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强助推力之一。但是,关注云南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必须重视金融对旅游产业的支持,为了更好的支持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云南需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而又与国家金融发展和云南省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协调关系的金融组织体系。这样,可以很好的对云南省旅游产业提供“支持”,做到最好的给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就是最优的。从金融支持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部分云南旅游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势头较好,金融业对于以丽江为代表的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智勇,赵越,2007)[10]。但是,从云南整体的状况来看,旅游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较为分散,产业竞争力不强,旅游企业资产组合中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缺乏可供用作银行贷款担保的固定资产,且旅游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中介机构发展滞后。

第二,云南的金融业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必须体现在推动产业内相关企业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的优化,做好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云南旅游产业也可以从创新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旅游文化市场营销,提出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品牌设计和推广创新、强化区域整合营销创新等创新策略(何池康,2010)[11]。

第三,云南必须大力拓展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直接金融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云南通过间接融资对旅游产业产生的推动作用是非常明显地,但是,云南现代化的金融市场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而旅游企业也不能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筹资形式来改变企业内部的融资模式和融资结构。从中国现在旅游企业的融资结构来看,大部分的知名企业均集中在中国东部及中部地区,例如锦江酒店、宋城股份、北京旅游以及黄山旅游等。而云南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旅游上市企业,但数量始终非常少,仅有云南旅游和丽江旅游存在一定的影响力。这也间接表明云南旅游业还没有运用直接融资形式来对旅游业形成支持作用,利用资本市场筹措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节奏依旧较为缓慢(王智勇,赵越,2007)[10]。可见,云南当地的旅游企业在积极开拓融资方式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建立适应旅游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来达到多样融资方式并存的目的。

下载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7209210金融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天柱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摘 要:近年来,天柱县县委、县政府将油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油茶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

    油茶产业发展座谈讲话

    油茶产业发展座谈讲话尊敬的x主任,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今天,我们在x举办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再次推动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在此,我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x油茶产业发展的x老部长、新......

    油茶产业发展汇报(稿)

    邵阳市油茶产业发展汇报 油茶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极高营养、健康及经济、社会价值的国宝级特色资源,油茶产业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

    乡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油茶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油茶是山茶科常绿小乔木,为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油茶全身都是宝,用途广泛。种子榨取的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各种食用油之冠,,是......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建阳市财政局 (2010年8月1日) 建阳油茶产业在国家、省、市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结合发展油茶产业政策,建阳油茶由低产、低效、少面积种植逐步走......

    油茶产业发展研讨会发言稿

    油 茶 产 业 发 展 研 讨 会 发 言 稿***有限公司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代表**有限公司,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下发展油茶的一些经验。***作为公司在省外的首个油......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林业局副局长李育材到湖南考察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8月20日,国家林业局李育材副局长率领计资司姚昌恬司长、造林司魏殿生司长、科技司胡章翠副司长,在徐明华副省长和邓三龙厅长、......

    担保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担保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司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1122”发展战略,紧扣生态茶叶“双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