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

时间:2019-05-15 14: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

第一篇: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

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

王再堂

2013-3-7 14:54:43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36期

摘要:通过对当前中国汽车税收政策现状评析,借鉴发达国家汽车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汽车购买、拥有及使用三个阶段设置税种科目,在税种的设置上将车辆购置税与消费税合并为消费税,并采用分级税率,降低购置阶段税负、提高保有和使用环节税负并开征燃油税等具体建议,从而使汽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税收政策,汽车,税收优化

一、当前中国汽车税收政策评析

目前中国现行的对汽车整车产品所征收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主要的收费项目有新车牌证费、新车检验费、年度检验费和保险费等;进口汽车还要缴纳关税。一些地方还收取牌照费数万元,增容费或消费附加费,有的城市有临时性集资,此外,还要收取行驶证工本费、车辆移动证费、工商验证费等等。在使用阶段,要缴纳车船使用税、车辆管理费(车管部门征收,包括车检费、管理费、排放检测费等)、过路过桥费。中国汽车税费加起来有20多种,有的地方多达40多种。车辆购置阶段占车价的比重,美国平均为4%,日本为6%~11%,德国为14%,英国为23%,中国为30%~67%(增值税17%,消费税1%~40%,购置税10%)。这里还不包括停车费、保险费、营运车辆的税收及管理费。与国外相比,中国汽车消费税费结构在购置、保有、使用各阶段的税费比例不合理。与国外相比,购置税偏高,而使用费却偏低。此外价外税,完全由消费者负担,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对市场销售负面影响极大,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就燃油税而言,外国汽车税收的重头在燃油税,中国的情况正好是倒过来的,在车辆购置阶段所交的税款所占比例很大,由于这样的税收政策,虽然油价在不断上涨,仍然有很多购车者通常只考虑购买的一次成本,所以很难起到靠税收来调节消费和使用的效果,汽车税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就无从谈起。

二、发达国家汽车税收政策借鉴

(一)美国的汽车税收制度

美国的汽车相关税收体系错综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进口关税、汽车生产的税收优惠、消费者的购车优惠以及替代燃料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美国汽车进口环节的税费主要是指美国政府在汽车进口时征收的关税和其他费用,对于大多数进口商品,都是从价征收的。税收优惠是鼓励早期购买者的重要手段,能够部分地抵消先进技术车辆的成本增加。美国政府现在正研究将“油老虎”税扩展到SUV车,进而使其从原来只影响少数车的税种转变为针对大多数燃油经济性水平低的新车的普遍税。

(二)德国的汽车税收制度

德国汽车相关税收制度较为复杂,主要有:汽车税收、燃料税收以及基础设施占用等几个方面。汽车相关税费收入,在德国联邦预算中,是继增值税和工薪税之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约占10%。德国汽车相关税费主要包括:燃料税、车辆所有权年度税、燃料增值税和商用卡车通行费。在德国,除了燃料净价外,消费者还需支付增值税以及燃料税。而燃料税几乎占据燃料价格的1/2。同汽油相比,柴油的税率相对较低,天然气的税率则更低。

(三)日本汽车税收制度

日本的汽车税收约占日本总体税收的10%。日本的汽车税收有多达9个税种构成,涵盖了汽车的购买阶段、保有阶段和行驶阶段。具体来说,在购置阶段,主要有汽车购置税和消费税两种。在保有阶段,主要包括汽车税和微型汽车税两种。在汽车行驶阶段,政府还征收挥发油税、地方挥发油税、轻油交易税和石油天然气税。显然,日本的汽车税收不仅复杂而且繁重,纳税人只要保有车辆,即使不行驶,亦需缴纳高额税金。

(四)丹麦的汽车税收制度

丹麦政府将汽车消费市场的门槛定得很高,从购买和使用两个方面对汽车消费都课以重税,但对低能耗的节能汽车则予以税收减免,从而严格控制汽车总量和排放总量,抑制汽车消费和促进环境保护。一方面,高昂的汽车购置税使得消费者在丹麦境内购买一辆小汽车,通常要付出比在其他欧盟国家高出两倍的价格。在丹麦,消费者购车时需要支出的费用有消费税、注册税和牌照税等。另一方面,丹麦还对所有注册上路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征收一些常规汽车使用税。其中包括绿色所有者税(即环保税)、燃油抵销税、能源税等。

发达国家针对汽车购买环节设置的税率一般较低,使用环节税率一般较高,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在汽车购买环节的税费负担相对较重。因此,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税收优惠手段刺激汽车消费,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国实施的车购税优惠政策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效果比较好。

三、优化中国汽车税收政策

汽车税收政策应能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使汽车产业结构向节约能源的方向调整,并引导节能型汽车的消费,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要对汽车节能产品的研发、生产等予以税收和财政上的支持。要优化中国汽车税收政策,才能使汽车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改革税收制度

对中国的汽车产业税收制度进行改革,在税种的设置上将车辆购置税与消费税合并为消费税,并采用分级税率,对大型车采取高税率,小型车采取低税率,经济型家庭用车采用优惠税率。在征收环节上,将税收的征收环节由生产环节征收逐渐向使用环节征收。对环保汽车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生产企业进行生产,鼓励消费者进行消费。在调整汽车产业税制的同时,要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加强汽车产业反避税的研究,避免形成应用中国廉价劳动力生产,通过转移定价或关联交易将税收转移到境外,要通过反避税,为中华民族汽车产业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综合实力,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改革税收政策

中国涉及汽车的税收政策较为繁杂,主要税种为,增值税、消费税(国税税收),车船使用税(地税税收),且大部分税收征收都集中在车辆购置阶段。以北京市为例,涉及到汽车产业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增值税、消费税,增值税主要来源于产品出厂、购置环节;消费税主要来源于成品油,成品油的比重占到40%~50%,在保有和使用环节的车船使用税不到1%。

按汽车购买、拥有及使用三个阶段设置税种科目,降低购置阶段税负、提高保有和使用环节税负是目前各国涉及汽车产业税收政策的改革趋势。以较少的税种覆盖三个阶段,并实行全国统一的税费政策,汽车购买阶段的税费是车主为获得新车合法拥有权所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购置税、注册税等。汽车购置阶段税费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国家都通过调低汽车购买阶段的税费标准来达到鼓励汽车工业发展的目的。在保有和使用阶段,提高保有和使用阶段税负,提高目的税税率,充分体现道路交通公平受益、低碳环保的理念。由于汽车只有在行驶时才涉及对道路的使用和消耗,根据用户付费原则,国际理念为道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费用应当由汽车的使用者来承担。中国的税收政策应广泛参照各国先进经验对涉及汽车的税收政策进行彻底改革,在税种、税目的设置上,遵循简化易行的原则,将购置阶段税收合并为一个税种,采用分级、分类税率体现国家税收的调控作用,在保有和使用阶段上,实施细化的税收政策,按车型实施税收差别对待,对一些特殊用途的车辆实施减免税政策。

税收按阶段征收,不但能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而且也是鼓励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机动车发展呈现出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的“三高”特点。造成“三高”的原因有“四低”:车辆购买门槛低、小汽车使用成本低、市民绿色出行意识低和替代出行方式的服务水平低。北京人交通选择次序为:小轿车、地铁、地面公交。北京市私人小汽车年平均行驶里程1.5万公里,是东京的2倍多,年均使用费用为10 681元,5公里以下出行占私人小汽车出行总量的40%以上,私人小汽车使用存在明显的过度使用现象。由于路网的建设速度赶不上汽车消费速度,所以道路拥堵是北京交通的特色。实行分阶段税收政策,提高保有和使用阶段税收,提高目的税税率,可以有效地减少轿车的空驶率,提高道路的使用率,促进节能环保措施的实施。

(三)开征燃油税

现阶段,中国成品油含税零售价格中包含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在费改税后,燃油税将依附在“加油”环节,按耗油量的多少来纳税,多耗油者多缴税、多跑路者多缴税,因此,开征燃油税,不仅更公开、公平、公正,而且更节能、降耗、环保、养路。从国际上看,欧盟等发达国家油品的税负较重,美国较轻,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税负为国际中等水平,中国现行的汽、柴油税负水平是比较低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燃油税费改革后,中国的税负水平,仍低于欧盟国家的水平,也低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日本汽车税收中最大比重是燃油税,接近总税负的50%,体现了“谁用路谁负担、多用路多负担”的合理原则,并促使了厂家研制节能汽车,推广经济型轿车的使用。在实施燃油税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道路收费,必须收取的路、桥费,应该经国务院批准,并明确公示收费的标准和期限,在标准制订上亦应考虑对节能环保、经济型轿车实行优惠政策。燃油税的开征,对重构全国统一的汽车产业大市场,保护和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公平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王再堂(1978-),男,吉林长春人,系副主任,讲师,从事税务信息化研究。

参考文献:

[1]付于武.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趋[EB/OL].制造业信息化网站,2008.[2]程雪松.运用税收政策促进中国汽车产业发展[J].税务研究,2009,(9).[3]俞雯,方重.借鉴发达国家汽车税收制度,优化中国汽车税费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0,(2).(作者单位: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

第二篇:土地补偿费有关税收政策问题

土地补偿费有关税收政策问题

一、在城市旧城改造和城市规划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到单位和个人的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对于该项拆迁工程涉及到的拆迁人、被拆迁人、拆迁公司相应的涉税处理,各地规定不一。

二、企业和个人的搬迁大致可分为政策性搬迁和商业性搬迁。政策性搬迁因为涉及到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其他主导原因,会有许多税收优惠。而商业性搬迁是由企业之间或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自由协定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市场行为,政府不参与其中。在税收上适用各种不同规定。根据国税函〔2009〕118号的规定,政策性搬迁是指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税务对此类搬迁的认定是审核有无政府搬迁文件或公告。如果没有,则一般不会认同为政策性搬迁,从而将此类涉税处理界定为商业行为。根据渝地税发〔2007〕207号,重庆对此类政策性搬迁范围规定为:搬迁企业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或由重庆市土地储备中心、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重庆渝富资产管理公司等将土地收回,支付给搬迁企业的搬迁补偿收入,也包括从受政府委托实施片区开发的开发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收入。

下面就搬迁补偿有关的涉税问题做梳理分析。

一、政策性搬迁

1、营业税

由于政策性搬迁是政府收回企业或个人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上建筑物等不动产)的行为,因此根据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被搬迁企业“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国税函(2007)969号规定,“对国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规划需要而收回单位和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标准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包括不动产)的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同时,根据渝地税发[2002]156号规定,属于旧城改造项目范围内的此类补偿,“在拆迁原房过程中,被搬迁企业选择货币补偿(安置)方式,所取得的货币补偿(安置)价款,暂不征收营业税及附加税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5日修订)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国家出让的土地,一种是国家通过收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一种是通过征收的方式取得的集体土地。无论收储还是征收都是一种国家行为。因此,在收储或者征收过程中支付的所有资金,都应属于补偿性款项。对于被拆迁者来讲,都不属于营业性收入;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公布)第四十二条规定“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2001年6月6公布)第四条“拆迁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安置”。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补偿收入不属于生产经营收入;再根据《征管法》第二十一条“单位、个人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经营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应当按照规定开具、使用、取得发票”。因此补偿收入不需要开票,原土地使用者取得补偿款开具的收据可以作为税前扣除的凭证。因此,受政府授权或委托的开发企业在支付被搬迁企业的补偿款时,只需取得收款收据,并以搬迁、补偿的有关文件作为附件入账即可。

2、土地增值税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因此,被搬迁企业因上述政策性原因拆迁房产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得到的拆迁补偿费,免征土地增值税。

3、企业所得税

被搬迁企业取得拆迁补偿费,根据国税函〔2009〕118号规定,重置、重建或改良的,以其补偿收入扣除支出后的余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此类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没有重置、重建或改良计划和立项报告的,应将搬迁补偿收入加上各类变卖收入扣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国税函〔2009〕118号第二条第四款规定,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4、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税[2005]45号第一条规定,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果个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超过标准部分,应属于个人所得税纳税范畴,按“财产转让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商业性搬迁

根据以上的政策性搬迁文件知道,被搬迁的企业和个人,都是因为政策性原因归还土地使用权而得到相应补偿。那么,如果不属于政策性搬迁,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市场收购转让行为,则属于商业性的搬迁,对此类补偿费的涉税问题分析如下。

1、营业税

根据国税函[1997]87号文件规定:对于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青苗等土地辅助物的补偿收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销售不动产——其他土地附着物”税目征收营业税。对于具有该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同样适用于该文件,因为没有政府搬迁文件,因此得到的此类补偿,不属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应得的补偿费,它属于一种财产转让的经营行为,被搬迁企业或个人接受的补偿费,实际上是财产转让收入。接受补偿的单位或个人在取得收入是,应给付款单位开具营业性发票,并交纳营业税。

2、企业所得税

由于非政策原因搬迁,被搬迁企业取得补偿费(转让收入)后,如果重置、重建、改良发生的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类的,只能通过折旧或摊销形式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而不能像政策性搬迁那样将重置、重建、改良支出全部抵扣;如果属于费用性质的,则可计入当期损益扣除。

3、土地增值税

由于非政策性搬迁,被搬迁企业或个人取得补偿费(转让收入)后,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其增值额由补偿费(转让收入)减去扣除额后确定。扣除额则根据以下文件处理:财税字(1995)48号第十条,转让旧房的,应按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以及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作为扣除项目金额计征土地增值税。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未支付地价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价款凭据的,不允许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财税(2006)21号第二条,纳税人转让旧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经过当地税务部门确认,按增值税条例第六条第(一)、第(三)项规定的扣除项目的金额,可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起至转让止每年加计5%计算。对纳税人购房时缴纳的契税,凡能提供契税完税凭证的,准予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予以扣除,但不作为加计5%的基数。对于转让旧房及建筑物,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35条的规定,实行核定征收。

4、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参照土地增值税的扣除项目确认余额后按“财产转让所得”交纳个税。

第三篇:中国汽车4s店现状问题分析

中国汽车4s店现状问题分析姓名:### 学号:## 班级:##

摘要随着汽车业的飞速发展,国内4s店也突飞猛进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过速的增长也导致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不到位,遍布全国各地大城市的4s店也相继引起连串的问题。就国内的整体情况来看,国内的4s店普遍存在以下的现状和问题,这也是众多汽车专业人士开始思考的问题:汽车4s店如何走持续发展之道。

关键字:品牌,经济,目录:(一)4S店的现状分析

(二)4s存在问题

(三)总结

(四)参考文献

一、4S店的现状分析:

1、高档品牌、主流品牌的4S店尚可维持,市场保有量小、知名度低的品牌4S店是举步维艰,进退两难。

像宝马、上海通用、广州本田等强势汽车品牌由于经营多年具备了市场基础,在整车销售利润下降时,尚可通过规模效益和售后维修继往开来。而另一些知名度较低的品牌4S店则门庭冷落,由于缺乏足够多的汽车消费群体和服务客户而难以为继。

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国内4S店除宝马、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本田等几个畅销品牌还可以保证有利可图外,其他4S店正在艰难度日。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的2900多家品牌经销商中,盈利的只有1308家,有487家退出汽车市场。

2、汽车4s店发展已走到拐点,汽车销售方式趋向多样化

北辰亚运村汽车市场总经理迟亦枫近日表示,“如今,4S店的发展已经走到拐点了,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在很多二三线城市,销售网络形式已越来越灵活,汽车大卖场,汽车超市这样的灵活和低成本的网络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自主品牌和其他经济型轿车品牌采用,在这些消费潜力还不大的城市或区县,传统4S店投入大,风险高的弊端就更加凸显,投资人的兴趣也在不断降低。”

二、4S店的问题

1、有“四位”无“一体”。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维修服务和配件经营难以为继

目前4S店超高的维修、保养和配件价格使部分车主一过汽车的保修期,就选择在外维修保养。一项调查显示,有83%的被调查者表示,汽车过了保修期之后不愿再到4S店维修。4S店的维修部若要正常运转,每月的维修量要达到1000辆以上。但很多经销商的月平均修理量只有200到300辆。越来越多理性的消费者选择自己去汽配城买配件,去快修店维修.所以4S店的配件经营又难以为继。

(2)信息反馈形同虚设

4S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反馈,信息是决策的基础,4S店每天在销售、保养、维修等服务过程中接触到大量极具价值的信息,但由于信息反馈创造效益的不明显性,实际上多数4S店极少注意发挥4S店的信息反馈的功能。意识落后,缺乏长远的规划致使信息反馈功能形同虚设。

(3)“四位”未协同

多数经销商对于整车销售、零配件经营、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四位”如何整合为“一体’缺乏长远的战略运筹。

2、有“形”无“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的经销商

4S店对厂家有极为明显的依附性,其经营的优劣,除了经销商的努力外,更受汽车厂商品牌的影响力、市场策略的灵活性、经营管理的支持度等因素的影响。经销商的被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4S店模式的僵化。

(2)管理层次低,销售凭经验

目前的4S店大都是人治式的、随意性的管理,营销队伍专业化程度较低.对现代汽车营销更是知之甚少.我国汽车营销是一种新兴产业,在迅速发展过程中,汽车销售业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现状越来越显现出来。据调查显示,品牌专卖店销售人员中虽然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经占80%,但接受过系统汽车营销专业培训的人也不到20%,一般销售员仅接受过厂家针对自己品牌的销售培训。

卖车是一门学问,无论是汽车市场分析,还是汽车推销技巧,处处都存在着学问。目前我国的汽车营销还是一种粗放型的营销,还只是一种简单的卖车。

这些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引起汽车经销商的高度重视,在欧、美等汽车市场成熟国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汽车营销体系,销售人员都是专业化销售,而非像我们的经验型销售。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第四篇:中国汽车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汽车消费信贷需求不足。据统计,目前汽车信贷的渗透率平均水平仅有7%左右,不但与国外70%的渗透率水平差距巨大,与2002年—2004年汽车金融快速发展时期20%的渗透率相比也有大幅回落。除了受宏观经济环境和车价不断下探影响外,消费者贷款购车不踊跃最主要的因素是汽车贷款利率偏高、贷款购车手续烦琐。

二是汽车金融公司服务能力不强。目前,中国汽车金融公司的注册资本很低,缺乏长期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发行企业债券的难度也很大,融资难是制约中国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掣肘因素。

三是汽车金融的法律政策环境亟待改善。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汽车金融服务的部门规章,但相关配套措施尚不够完善。2008年新修订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已明确了汽车金融公司可以从事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等业务。但是,目前还没有一家汽车金融公司获准发行金融债。同时,受部分法规和政策制约,融资租赁业务也难以开展。

汽车金融服务发展的对策

面对这些障碍,鼓励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发展的对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从宏观上,尽快消除制度性障碍,即把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的障碍,为汽车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从微观上,在目前的市场和制度条件下,汽车制造商、经销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交通管理部门应通力合作,为汽车信贷消费提供各种便利条件,共同分担汽车信用消费的风险,扩大汽车金融服务业的总体规模。

1、树立现代消费观念

提高居民消费信贷承受能力,一方面,应加快发展经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收入预期,调整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抑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使公众的收入水平稳定提高;另一方面,还应帮助居民树立现代信用消费意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形成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已根深蒂固,“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这种消费方式对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还比较陌生,普通老百姓还难以接受,这就需要汽车生产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好汽车消费信贷的宣传和市场营销工作,通过成功的汽车消费案例,形成广大的现代消费示范效应,从而激发汽车消费的积极性。

2、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的征信有两种模式:一是欧洲模式,即由央行与政府携手深度介入,征信机构多以银行同业工会、协会或政府部门的背景出现,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政府政策目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局限于同业征信范围内:二是美国模式,即征信体系的运作充分体现高度市场化的原则,从最初的寥寥几家征信公司发展到全美300多家,最终通过兼并,形成目前的三大联合征信公司。这三大公司各自拥有一个覆盖全美的数据库,完全以第三方信息服务中介的身份为金融机构、授信商业机构和消费者提供服务。鉴于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情况,最初可以采用以政府为主导的欧洲模式,用行政手段推动联合征信的创建和发展,然后逐步向美国模式过渡。

3、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汽车消费贷款的主要服务对象为个人,但目前我国对个人消费信贷尚未有一套完整的法律规范和配套体系。例如,金融机构或者经销商不能用汽车本身作为贷款担保。目前,作为汽车所有权的惟一证明就是车牌号,但它是由公安局颁发的,这就使汽车信贷被视为高风险的行业。经销商和汽车金融机构都面临一个收回贷款的问题。目前,在处理汽车贷款的“呆、坏”账和汽车赎回方面几乎还没有一个成文的法律规定或者可行、有效的操作。由于这些原因,使所有汽车信贷的条款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友好的,这也造成了部分经销商、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提供贷款时的犹豫,从而造成更多的“官样”文件和程序。因此,我国应尽快制订与汽车消费信贷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开展此项业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削减汽车消费的税费负担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按照“入世”协议逐步降低汽车关税、放开汽车经营分销权和汽车金融服务领域,但我国许多地方仍然实行外地车征收额外的牌照费、单双号限制等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因此,政府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取消各种地方保护主义政策,让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在竞争环境中学会生存,这也是发展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的重要步骤。另外,针对汽车消费中的高额税费负担问题,实行将养路费、附加费、运管费等改为燃油税,改一次性高额支付为长期性支付的办法,减轻购车者的负担,从而把各种限制消费的措施变为鼓励消费的政策。

5、积极推进与汽车金融服务相关的金融、保险业改革

中国在未来的几年内将迎来一个汽车消费的高潮,汽车消费主体也在由公款购车转向大规模私人购车。这就要求推进与汽车金融服务相关的金融、财税、保险等改革和创新,这就需要有金融业改革的支持,诸如金融信贷、分期付款、购车储蓄、租赁销售等国际通行的销售方式,促进消费方式从自我积累型向信用支持型转变。

6、加快培养国际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

中国缺乏汽车金融服务专业人才,这大大制约了汽车金融的竞争力。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服务的从业人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具备良好的金融服务营销知识,但缺乏技术专业知识:二是属于技术专业型,但不懂金融服务营销。这种人才结构,需要通过专业化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可以在高校增设国际汽车金融专业,培养熟悉国际汽车金融的复合型人才,也可以加强对现有从业

人员的培训,还可以借鉴国外跨国汽车公司的管理经验,在大型企业设立汽车配件售后服务培训中心,培训汽车维修、售后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提高汽车金融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

7、落实中国银监会精神,完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治理结构

根据我国汽车业及金融业发展的总体要求,适应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汽车业及相关金融服务业的竞争需要,中国银监会出台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提出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目标:通过组建专业化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推动汽车金融服务业的适当超前发展,并以此促进汽车市场的培育和汽车业的联合和重组,从而提升我国汽车业的整体竞争力。

建立中国专业的汽车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利用3种模式:一是独立模式;二是联合模式;三是中外合资模式。①独立模式是独立于单一企业集团的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这类机构在资本金、运营资金来源和运用方面不受现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制约。设立这类机构的优点是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从而促进这一市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且通过金融服务的联合也有利于推动国内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从而增强汽车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整体竞争力。在设立标准方面应先高后低,初始阶段应制订较高标准,目的是形成专业机构和银行互相竞争的态势。随着市场的发展,市场需求得到充分开发,可降低设立标准,以造就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竞争,推动市场的专业化发展。②联合模式。这一模式下的汽车金融机构仍然隶属于单一企业集团,随着其业务逐渐转向单一汽车销售融资,其资金来源与运用方面应逐渐突破单一企业集团的限制,赋予其平等的竞争条件。③中外合资模式。鉴于合资企业是我国汽车业的生产主体,在销售和金融服务方面也可借鉴这一模式。这一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发挥双方在汽车金融服务领域的互补优势;二是通过金融服务的联合,强化双方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利益关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资推动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第五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研究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研究

[摘要] 通过十年的实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原有的税收政策已不能满足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需要,税收政策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根据西部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以及资源禀赋,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使之形成相对于东部的优惠“落差”,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政策 西部大开发 区域发展

党中央下发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定位,即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目前我国实施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与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战略相比,西部大开发战略处于优先的位置。这说明,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将更加注重公平目标,实行公平优先。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前10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时期,面对西部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调整税收政策,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以宁夏为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西部开发十年宁夏税收成效分析

(一)提供了财力保障 西部大开发以来,宁夏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速连续9年超过10%,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千亿元,达到1098.5亿元,是1999年的1.94倍(按可比价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892元,是1999年的3.65倍,居西部12省区第5位;全区财政总收入达到178.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4.6倍,年均增长18.8%。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宁夏国税累计组织各项税收入529亿元,年均增长19.6%;宁夏地税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30亿元,年均增长21.7%,我区税务部门有效筹积了财政资金,为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二)减轻了企业负担

全区税务部门利用西部大开发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主要落实了对属于鼓励类的内、外资企业,在2010年以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新办的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其主营业务收入占70%以上的内资企业,可自生产经营之日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外资企业可从获利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自2000年至2010年8月,通过优惠税率、直接减免,累计为3377户(次)企业减征、减免企业所得税55.6亿元,其中,享受15%优惠税率的企业192户,减免所得税额23.26亿元。在增值税方面,主要落实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民政福利企业和软件企业等减 免税优惠政策,共为企业减免税28.1亿元。落实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优惠政策,减免了1.9亿元,办理出口退税46.9亿元,共计减免退税132.5亿元,占宁夏国税总收入的 25%。10年来,宁夏地税各项减免税额度由2000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8亿元,增长了180倍,年均增长68%,累计减免地方各税42亿元,相当于近10年宁夏地方税收总量的13%。

(三)促进了宁夏发展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对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持了我区煤炭、电力、化肥、交通、旅游、通讯、精细化工、医药、农副产品加工、水利、新材料、装备制造业中的仪表、机床、轴承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宁夏特色产业优势的科研、开发、加工和市场占有的速度;羊绒、葡萄酿酒、枸杞、蔬菜、牛羊肉、清真食品等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相继进人国内和国际市场,促进了这些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二是吸引了全国知名企业集团落户宁夏,神华、国药、京能、万达等一批大的集团加入宁夏的开发,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煤矿、煤化工、冶金、电力等项目的投产,已成为推动宁夏工业发展和产业调整的龙头,提高了宁夏的企业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能力。三是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全区风力发电企业的建成发电,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发展,优化了能源结构。同时,运用环境治理不达标不予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硬性调控手段,迫使高耗能企业加大环保设备的投人和环境治理措施的改进,确保排放达标,加快了高耗能 企业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的步伐。四是涵养了后续税源,为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加快了一些优势企业技术改造、科研投人、设备更新的速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帮助企业扩大了生产经营能力,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五是惠及民生促进和谐。通过落实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待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等优惠政策,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十年的实践,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原有的税收政策已不能满足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当前,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税收政策惠及产业范围较窄

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角度讲,现行优惠产业范围还比较窄,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门槛偏高,难以适应西部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需求,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尤其是地方优势与特色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与力度有限。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是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规定的鼓励类产业作为享受15%优惠税率的范围,且享受优惠的企业其主营业收入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0%以上;对新办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只限定在交通、电力等五大产业范围。其限制性较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等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相比差距较大,惠及面较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产业,是面向全国范围制定的,没能充分合理体现西部特色产业和发展需求,因此不利于西部地区广泛吸引资金、改善生产技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不利于西部地区培育扶持适合本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使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如原来国家在执行产业政策上,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政策上是一刀切,没有考虑各地发展水平差异和产业特点,节能减排把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西部省区和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东部省区放在一个平台上考核,确实不太合理。对于我们宁夏这样一个高度依靠于资源开发的产业结构来说,节能减排的压力更大,已对经济发展形成了约束。煤炭资源开发是我区工业的龙头,并与下游的发电、高载能工业形成联系密切的共生关系。2008年,全区生产原煤4235万吨,60%的煤炭用于发电,发电量462.5亿干瓦时,90%的电力用于工业,其中60%用于高载能工业,形成了以煤炭开发—火力发电—冶金—化工为主体的高载能产业群。但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至今没有形成能够替代其主导地位的新产业。目前,我区重工业仍是工业经济的大头,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进一步上升。如果国家在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政策上继续一刀切,宁夏和其他西部省区所受的束缚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会越来越窄。

(二)优惠税种少,优惠形式单一

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而就企业所得税而言,是基于企业利润而征收的税种,享受减免税实际意义的前提是企业能够有所盈利。但西部地区现实情况是企业由于规模、资金、技术等原因,企业经营效益总体状况不好,亏损面较大。2008年宁夏企业所得税汇算户的亏损面为57.97%,形成一些企业名义上享受减免优惠,名存而实不至的状态。还有很多企业尽管实现了盈利,但多数为微利企业,经过弥补以前亏损,利润也非常低,即使享受了税收优惠,其实际受益微乎其微。现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税率、税额式的直接减免,体现的是事后调节,只有盈利的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缺少税前扣除、加速折旧等税基式间接优惠,事前调节较少,形式过于单一。税额式的直接减免,不仅不利于培植税源,普遍提高企业经营能力,而且容易造成财政、税收收入起伏波动大,不稳定,政策难以普遍落实等弊病,影响税收优惠的实效,与国家的预期相差甚远。远不如税基式税收优惠减免那样较容易贯彻落实,也更加实惠,使广大企业普遍受益。

(三)地方财力弱,难以落实税收减免政策

西部地区大多数省区处于经济欠发达、财政较困难的状态。2008年,西部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本级收入为1413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4.5%,东部地区的40.5%,上海市的11.3%。这种财力状态使得在贯彻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因对财政收入影响有较大的顾虑,时常会出现地方领导不积极的现象,影响全面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目前,西部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离中央要求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三、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对策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现代化新西部目标,今后仍将任重而道远。税收政策也面临新一轮的调整、充实和完善,应建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符合西部实际,与西部产业和区域紧密结合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一)指导思想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1.税收优惠与西部实际情况相适应。西部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土地、矿产、水利等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定促进西部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应有利于西部资源优势的发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2.产业导向性和向西部倾斜相结合。当前,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税收优惠政策应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税收优惠政策应突出国家产业政策目标,明确产业方向,使税收产业政策区域化,引导资金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其次,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应与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相协调。为构造西部地区税收优势,一定程度上抵消东部发达地区地理、投资环境上的优势,应实行向西部倾斜的税收政策,但同时西部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应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协调。

3.实现税收调节手段的多元化和规范化,增强宏观调控功能。首先,应实现税收优惠方式的转变,从直接性优惠为主转向间接性优 惠为主,即由降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为主转为以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间接优惠为主。其次,为使税收优惠政策效果最大化,应将税收优惠纳入国家预算管理,使税收优惠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在遵循以上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税收优惠政策可通过如下调整,以利加快建设新西部的步伐,实现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政策建议

1.在西部地区实行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西部地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适当降低优惠门槛,扶持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具体体现在扩大两个目录上:一是扩大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二是扩大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这两个目录,在上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就存在,其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是按省区分别制定的,一个省区一个目录,列出中央支持当地发展的产业名单,一定10年,享受相应优惠政策。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是统一的,没有地域差别。产业目录是制定实施产业政策的依据。《意见》提出“实行有差别的产业政策”是这次西部大开发产业政策中的一个新提法。由于西部各省、市、区地理人文经济环境差异较大,各地有着不同的优势与特色产业需要做大做强,可这些产业及企业目前规模不够大,生产研发技术不够先进,中小型企业又偏多,他们都很难享受较高“门槛”的西部大开发财税优惠政策措施。因此建议国家适当降低这些需要大力扶持的西部特色产业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门槛,以充分帮扶这些优势与特色产业快速 健康发展。如扩大税收优惠的行业范围,将西部各省、市区的优势与特色产业也列人享受范围;将企业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且其主营业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调整降低为51%以上,以使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得到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摒弃现行按照所有制差别给予税收优惠的办法,逐步实行以产业差别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国家对西部地区的税收优惠应把重点放在战略性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上。

对宁夏来讲,一是应体现区域性少数民族特点。作为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具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特色 ,而且随着宁夏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与中东合作范围在逐步扩大,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产业方兴未艾,税收优惠政策应大力给予支持。二是应体现区域性农业的特点。应给予葡萄种植深加工、枸杞深加工等具有宁夏特色的农业产业以税收优惠,带动当地的种植业和具有宁夏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三是应体现区域性矿产资源的特点。四是应体现区域性循环经济的特点。

2.增加优惠税种,转变税收优惠方式,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我国税收结构特点是流转税比重较高,这在西部地区更为突出。2008年,宁夏流转四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车辆购置税)累计入库85.4亿元,占税收总额的86.1%,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累计入库13.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13.3%。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应考虑拿出一定比例的增值税、消费税与营业税对一些急需发 展扶持的产业项目进行优惠扶持。如凡符合国家鼓励类产业和经国务院核准确定的西部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与特色产业,可给予适当比例减免的优惠;对在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工程,可给予一定的营业税优惠减免,加速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对符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本地和引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科技研发人员、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可在个人所得税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减免。如给予定期定额的补贴减免,以利广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事业的快速进步与普遍发展。

在现行税率、税额式直接减免的基础上,增加税基式优惠形式,提高税收优惠的整体效能。如对部分产业行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可采用快速提取折旧、对投资购置机器、设备和无形资产(专利、商誉)等准许五年分摊,提高西部地区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在所得税前列支的比例,并实施再投资抵免所得税的政策。多施行税基式减免,将大大提高经济、社会效益,降低税收征管成本,也有利于服务型政府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

3.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税收返还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在共享税中的比重,以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

对依据国家宏观规划,并经国家核准的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吃干榨净”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免征或绝大部分返还资源税,免税或返还部分作为国家投资;将现行的税收返还区域化,即适当提高对西部地区的税收返还系数,如由现在的1:0.3提高到1:0.5左右,以缓解西部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状况,以利调动其增收的积极性;返还税收用于 西部地区有关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产业资源开发与保护。在西部的每个省区应设立保税区,吸引民间资本投向战略性产业。同时, 考虑到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可以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分成比例,提高西部地区的分享比例,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4.加快制定资源税改革政策,提高开发地留用比例。目前世界市场上利润分配已经向资源国倾斜,而西部地区现在已是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生产地。西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我国的西部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和巴西发展经验制定资源税改革政策,以资源开采与生产为最主要的支柱产业,通过资源开采公司所有权的收益,或资源税的地方分成来获得良好的地方收益,并刺激资源开采业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地方的资源优势。《意见》对资源税改革政策,进一步凸显了中央优化资源利益分配的意图。目前,中央已明确在新疆自治区率先进行试点,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实施改革,从价计征,税率均为 5%。而我区主要的优势资源是煤炭,原煤产量从 2000年的1581万吨增至2009年的5509.53万吨,10年增长了3.48倍,这将是我区最大利好因素。加快资源税改革,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提高资源开发地分成留用比例,实现专款专用,一方面促进开发商进行科学开发、综合有效利用资源,避免和减少有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以妥当补偿资源开发及输出地区的社会经济利益,适当解决资源开发地的财政困难问题。5.赋予西部地区省级政府适当的税收减免调控权限。各地方政府拥有税权的不同,本身就意味着中央在地区经济利益上的倾斜。对西部落后的地区而言,如果拥有的税权更大、更多,则对本地经济的调节力度更大,区域开发力度也大,因而经济发展更快。西部大开发涉及的省份多、地域广、发展差异较大,所以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应符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发展需要,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建议国家适当给予西部地区一定权限,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状况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发展的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增加或减少税收优惠的具体范围和形式,上报国务院及财税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如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一些切合西部各省市区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的税收优惠范围,解决单纯依靠全国产业目录扶持不足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调减个别产业(如对稀缺、不可再生类资源开发及对资源垄断性暴利开发的产业)税收减免额度,确保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能切实落实到当地最需要发展的产业上来,真正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全面和谐快速发展。

就宁夏来说,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我国富煤省区之一,煤层气储量相对较为贫乏,探明储量较小。现行政策仅对一般纳税人抽采销售煤层气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建议对煤层气发电和以煤层气为原料进行生产制造的行业给予一定时期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照顾。宁夏属于我国太阳辐射高能区,太阳能大型光伏电站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区建成、在建及开展前期工作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95万千瓦。为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应对太阳能发电比照风电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照顾。

6.进一步具体化国家鼓励产业、项目及标准,以便于企业与税务部门操作,简化税收优惠减免的申请、审批程序,以利快速高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和完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将进一步减轻西部企业的负担,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民间资本大规模西进,有利于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三个大台阶,即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参考文献: [1]魏后凯.我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展望http://weihoukai.blog.163.com [2]温来成.西部大开发与财政制度安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刘尚希.构建和谐社会:财税政策的调整与取向[J].税务研究,2006,11 [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创造更加和谐的税收环境.宁夏日报2010年9月23日

[6]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宁夏日报2010年2月8日 [7]宁夏统计年鉴2009 [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8]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尚元君(1964-),女,宁夏税务干部学校高级讲师,经济学博士。

A Study on The Tax Policy of The New Round Western Development 13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through ten years practice, the current tax policy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romoting the new round western developmen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of tax policy.The tax policy can work well only when we form the tax preferential “gap” compared with eastern region through paying special tax preference according to western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ocal financial and resource endow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ax policy, and forwards the proposals mainly taking the Ningx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Key words: Tax policy,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Regional development

下载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汽车税收政策优化问题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汽车租赁

    中国汽车租赁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租赁市场也日益活跃。中国乘用车保有量预计将从2010年的4600万辆增长到2014年的840......

    中国汽车发展前景

    中国汽车发展前景 湖北理工学院 汽车文化 中国汽车文化 浅谈中国汽车发展前景 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 10级水本班 学号: 201040320239 姓名:......

    中国汽车发展史 - 中国汽车发展史

    中国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1956年7月14日,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汽车从长春一汽总装线上盛装下线,中国的汽车工业从此开始起步,开启了中国汽......

    中国汽车市场分析

    [摘要]:2010年产销目标肯定要达到1800万辆,大局已定,从各方面的情况看,2010年的产销高峰有可能在2011年难以延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其复杂的。 一、当前汽车销售市场汽车......

    扶持工业企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思考

    加速工业化进程,是我州确立的六大战略之一。近几年来,我州工业企业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也面临不少问题。作为税收职能部门,如何运用税收政策,扶持我州工业企业发展,是摆在我......

    对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探讨(★)

    对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问题的探讨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且在增加社会就业、加快社会化进程等方面都发挥着特有的功能。目前,中国中小企......

    浅谈运用税收政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浅谈运用税收政策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财政11-1 曾洁 摘要:我国当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它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养老压力,老年人也面临着生活质量下降的问题。税收政......

    优化环境问题自查

    优化环境问题自查1、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一方面体现在公开招录工作中,虽然我局在近几年中,多次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成功的推行了逢进必考,择优录用的路子,并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