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文化软实力[五篇]

时间:2019-05-15 14:17: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汕头文化软实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汕头文化软实力》。

第一篇:汕头文化软实力

变文化软实力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硬”支撑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政治文明的“导航灯”,也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最根本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答案是毋庸置疑的,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也就是说,竞争到最后,必将以文化论胜负。当前汕头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应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汕头文化在粤东三市中的相对优势,努力寻求文化对于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支撑点,并将其做强做大。

一、汕头文化在粤东三市中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建国以来,汕头一直是粤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近年来,汕头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发展块头居粤东各市之首,当前又恰逢国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我省加快推进“双转移”、台海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等机遇,加快汕头打造区域中心城市,既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正面临难得机遇。但也要认识到,汕头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从经济辐射功能看,虽然汕头在粤东四市中块头较大,但增长不快,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和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从城市功能布局看,虽然汕头城市规模较大,但目前城市的功能分区还不突出,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能力还有待提升。从社会事业辐射作用看,虽然汕头是粤东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但对周边地区辐射服务的优势也在弱化。

汕头文化涵容于传统潮人文化之中,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地域性群体文化,又是一种刚柔兼具、动静相济的典型的岭南文化,特色浓郁,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相得益彰。从汕头城市文化的演绎看,汕头与潮州、揭阳的城市文化内涵不同,汕头城市文化与市民生活、当代元素结合得更紧。

二、创新性是汕头文化的特点也是其生命力之所在。

①汕头文化的特点是“新”。

从三市的文化特色来看,汕头文化的特点是“新”。汕头文化根植于两千多年的潮汕历史,又具备近代品质,历经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洗礼,海洋、开放和创新风格明显,传统文化、华侨文化、特区文化、海洋文化汇合,相得益彰。是一种刚柔兼具,动静相济的典型的岭南文化。

潮州文化的特点是“长”,潮州历史上长期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文化在形成过程中,积累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文化名人历史古迹。潮州加强了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推进经济和文化融合。保护古城和潮学研究是其特色。

揭阳文化的特点是“古”,揭阳是潮汕文明发祥地,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形成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和风格独特的地方文化。景观文化、民艺文化、民俗文化、古建文化、戏剧文化等,量多而面广,是粤东地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较多、层次较高的地级市。揭阳学宫修缮工程和建设规划“岭南水城”是其特色。

不管揭阳文化的 “古”,还是潮州文化的 “长”,这些都可以作为汕头城市文化发展的依托,充分挖掘,形成聚焦效应。在调研中,我们认为汕头市并不缺乏文化积淀资源,关键在于缺乏整合文化资源的眼光,缺乏文化资源市场化、产业化运作的能力。

因此,创新应该成为汕头文化的发展常态。我们建议,要挖掘传统优秀的潮汕文化资源,并给予繁荣和创新;把一些具有好的创意的设计理念通过由政府支持,联系企业制造生产,推广潮汕文化;从过去政府投资只看重拿取了多少个奖,到现在要更多考虑文化投入产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行,让文化产品具备自身的文化特色。

②要把创新因子积淀为创新创业文化。

城市文化的发展,必须寻找新视角、新视点、新动力。汕头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是汕头所依托的是两千多年的潮汕文化大背景,传承揭阳、潮州的文化脉络,具有现代城市的品格,从开埠到经济特区的开放到现在具有文化品格的开放城市,其文化土壤深厚,根源在于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因缘际会,汕头率先开埠,率先开放。

整个潮汕文化以什么走向复兴?依托的是海洋,潮州和揭阳的内陆城市性质决定了汕头的使命所在,这是汕头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这一城市文化定位也是汕头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要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把我们城市文化中的创新因子积淀为创新创业文化。汕头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首先要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突出打造一代新潮商的“创新”形象。我们建议,要在全市组织开展推进创业创新解放思想大讨论,举办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高峰论坛、“创新创业”论坛、创业精英大赛等系列活动,评选一批创新创业先进典型。

三、文化能够为汕头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支撑。

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增强文化自信力。文化的力量应该建立在文化的自信上。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找到它的自信力后,人文实力才会在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力量。从传承和塑造汕头精神到致力于挖掘和培育潮汕文化,实际上都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具体而微的表征。汕头通过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拥有了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重塑提升了自信。

①弘扬城市精神,引领和谐发展。

文化需要灵魂。一个地方的城市精神就是这个地方的文化灵魂。城市精神,是城市的文化特色、人文气质和性格特征的集中融合,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的立市之魂,是城市市民共同的人生价值,也是城市创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城市精神,它体现在城市市民创业观念上;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它又体现在创业环境和创业机制上。

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汕头只有塑造城市精神,强化人文特色,才能确立竞争优势和特色,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升自身在区域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如果说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那么精神就是文化的核心力 “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政通人和、加快发展”16个字,浓缩了汕头这座城市自我认定的品格形象,也反映了汕头人

面向未来的精神境界;不仅准确概括了现实,而且恰当地展望了未来,反映了新世纪汕头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它维系了城市的根,凝聚了城市的灵魂,并已内化于汕头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过程,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成为核心的文化竞争力。

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文化综合竞争力。

何为文化创意产业?简言之,就是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战略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经济“硬实力”,归根结底要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凭借自身的产业优势,逐渐成为大多数国家振兴城市、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进而成为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汕头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很好。在汕头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规划中,已把动漫产业和影视制作列入重点扶持发展的项目,明确提出要发展壮大动漫业、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8年澄海区政府与央视动画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央视动画项目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澄海区成为央视动画形象玩具产品的指定生产基地。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第一家以制作动漫片和配套动漫玩具生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从整个区域的发展看,汕头在这方面的相对优势还比较明显。接下来,汕头有必要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敢于善于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力,确定发展重点,搭建发展平台,积极推进文化内容和形式、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体来说,澄海区政府已计划投入1800万元,作为扶持动漫产业的专项资金,为动漫与玩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根据汕头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动漫玩具等动漫业、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投入力度,争取设立市扶持动漫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参照国家、省的做法,由文化部门牵头建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支持和鼓励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原创产品的播出、演出、出版,通过举办各种动漫展览等活动,推广文化创意原创产品。支持澄海建立动漫玩具生产基地,促进“产、学、研”一体发展。

四、要让文化为汕头的产业发展注入灵魂。

理解文化,从泛化的“文化”概念推向文化事实核心,从广义到狭义,如茶从一种绿色植物到茶叶到采摘到制作到冲泡到饮用到成为茶文化、茶道的过程,有一个产业加工深化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认识深化的过程。因此,应该从文化的广义认识作为起点去理解更多的狭义内涵,只有通过认识宏观的文化内涵,用广义文化作为支撑,才能提升狭义的文化,文化产业提升才有广阔的出路。从文化产业看,有了文化,原来冷冰冰的工业产品便有了灵魂,就会进入一个价值大幅提升的领域。文化产业要追求最精致,就要看到产业所处的文化场,做文化产业时,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到文化是一个场,不是孤立的。文化产业内在要求产品应精,才有市场,才有人消费,低档没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最后只能是摆地摊。只有真正文化内涵的产品才能掌握行业的话语权,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产业选择的产品是精致有文化内涵的样品,然后通过现代技术拷贝再进行推广。

汕头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场,应该是汕头这座城市,是汕头这座城市的历史积淀和城市的现代技法。文化要为产业发展打开一条罗马大道。因此,汕头文化产业必须依靠创意,依托汕头的文化土壤,依托汕头的文化氛围。同时要把握文化产业有跨界作用的特性,如潮汕小菜乌橄榄菜,当把乌橄榄菜仅仅看成是一种简单的潮汕小吃,那么乌橄榄菜所依托的潮汕风物、人文、生活习惯等等独特的地理标志的丰富内涵就没有了,那么也就无法把它当作文化产业去经营。

1、加强以文化反哺注入灵魂,使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水乳交融,强化金平和龙湖的印刷业、潮阳的音像业、澄海的玩具业、潮南的文具业等四大聚集度高的区域性文化产业的优势,提升产业文化含量,夯实文化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必须植根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反之文化要素更是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从调研中了解到奥飞动漫是汕头文化产业与制造业水乳交融的典型案例。公司自主制作动画片,在制作动画片过程同时对其中的动漫形象系列产品进行设计,动画片在电视台播出的同时推出新开发的系列产品,起到很好的轰动效应。动漫通过文化与玩具制造业 “联姻”,提升文化产业的文化含量,这种做法值得汕头相关文化产业的借鉴。今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就提到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肯定,汕头以文化创新来提升区域优势产业大有可为。

2、增强汕头文化产业核心层广电报业传媒的影响力,打造全球潮人的资信中心。汕头广电报业传媒在粤东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发展还是滞后。必须抓住3G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给传统文化出版业传媒业带来全新发展契机,开辟了移动互联网阅读和广告新市场。

3、用潮汕文化底蕴注入美食、茶文化、兰艺、文化艺术和文化旅游等潮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形成汕头的文化标识。在美食、茶文化、兰艺、文化艺术和文化旅游等方面,汕头要利用好地域特色的优势,借助潮汕文化底蕴注入文化产业,形成汕头的文化标识。比如培养兰花,兰花、兰市、上升到兰艺的故乡,我们要充分展示在这一过程中传递出的关于汕头的地理信息,能够对汕头城市文化氛围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兰花市场的发展和提升,想到兰花就离不开汕头,就会想到汕头,那么兰花、兰市、兰艺就是依托汕头城市文化的文化产业。又如潮汕功夫茶早已成为潮汕人这一族群的印记和符号,最近汕头茶文化学会着手设立潮汕功夫茶成为汕头的地理标志工作,既可以提升潮汕功夫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引导茶消费,又能够为本地茶商打造品牌提供平台,发展文化产业。

4、集聚人才,为文化产业提升,市场拓展提供人力资源

实施人才聚集战略,着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一批熟悉文化工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需要创意,灵感和理念,整合文化资源需要眼光,要靠文化人才去策划和运作,因此,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是关键。要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吸引文化产业人才到汕头创业,努力构筑汕头的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第二篇: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软实力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文化软实力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国也将文化软实力作为重大课题提了出来。

在国际政治中,一个国家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获得它想要的结果:其它的国家追随它,欣赏它的价值,模仿它的榜样,热衷于它的繁荣和开放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国际政治中设置吸引其它国家的议程,其重要性不亚于通过军事或经济力量来迫使别人改变。这种让别人想你之所想的力量,我们称之为软实力,这种力量吸引人,而不是压迫人。

“软实力”一词是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词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约瑟夫.奈提出此概念。1990年,他在《外交政策》杂志发表《软实力》一文,首次提出软实力概念,并对其基础地位和作用做了详尽的论述,这标志着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的诞生。同年,他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等系列论文,并出版了专著《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对软实力进行了初步地研究。

软实力这一概念虽然不是由我国提出的,但对软实力的描述确是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曾说过的一段话对于我们理解软实力的作用不无启发。他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意。”老子的意思是说: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战胜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无形的力量能穿过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知道无为的益处。再就是在中国传统战略思维早已认识到了国力构成中非物质力量要素,例如儒家对“仁政”和“王道”的倡导,对“贵和慎重”思想的阐释,把道德伦理上升到治理国家的高度;兵家之集大成者孙子提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战略理论,据此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著名军事论断,从而把战争中的非物质因素提高到大战略的高度,以上表明我们的先人在很久以前就意识到软实力的存在和力量,并且十分重视软实力的作用。

在“软实力”理论中软实力存在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与以物理资源等为代表的硬实力相对的柔性力量。第二个维度是软实力以国家为载体存在的。前者规定了软实力的内涵,后者使软实力与国家权力相结合而成为软权力。并且软实力是由文化魅力、政治价值观、制度、外交等因素整合完成的,而文化是软实力构成因素整合的纽带,因此,文化软实力不再仅仅是软实力的一个子概念,它也已成为软实力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和竞争力。也就是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精神以及文化的视域、气魄等形成的独特魅力对物质世界产生独特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最大特征就是它非强制性的吸引性,本质就在于人的发展,在于培养且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全面发展的人。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这说明,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衡量国际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对中国而言,文化软实力就是中华文化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创新力、凝聚力、传播力和感召力的共同集合体,这涉及到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吸引力、亲和力以及文化产品的传播

力、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文化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胡锦涛同志也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第一次进步,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前进的烙印。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的创造力之中。”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力的积极引领,就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富足,就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就没有文化的向心力与影响力,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长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必将战胜种种困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我国国民文化意识的缺失便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而实践文化自觉是突破这一瓶颈的内生性动力,就是在文化价值选择和建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在理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好地认识自己文化的过程,更好地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这是一个熏陶和积淀的过程,一个修养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只有率先提高文化的自觉意识,才能为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近年来,人们欣喜地看到党和国家已将提高文化自觉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来对待,这标志着我国从思想观念方面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又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十七大报告则全面体现了文化自觉在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文化自觉的实践总结与升华。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把握方向和提供坚实的基础。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要把全社会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都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 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何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考要求和自觉行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在文化产业增长值、文化产业从业人数、文化消费结构等方面还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总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中国发展模式正在引发全球性争议和辩论,并毋庸置疑地转化为中国的重要软实力,根据历史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中国软实力能否持续

提升并且最终获得普世意义。中国模式显示了我国发展的独特性,但我们应该意识到中国发展模式的内在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已经为此付出了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社会不稳定等严重代价,中国决策者也正在实施应对其负面效应的经济社会战略。中国模式还是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处于不断创新之中,迄今我们对它的认识才刚刚开始,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

所以,清醒地认识中国模式所存在的各种严峻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并对此加以重点研究,优化和完善中国模式,事关中国软实力的未来。

第三篇:文化软实力

当今时代,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作为思想文化重镇,肩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则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力军。

推进思想文化建设

思想文化建设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发挥着先导作用。大学是各种思想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前沿阵地,在推进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大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关专业与课程设置,让大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凭借强大的学术研究机构与研究力量,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从中提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当代文明相协调。

借鉴和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实践表明,一种文化只有在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中才能不断获得新鲜血液和发展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是东西方思想文化的汇集地,是吸收和传播有益的外来文化的主阵地。大学可以通过学术讲坛、国际学术会议、互派研究学者等多种形式,与各个国家和各类学术机构开展广泛的交流合作,既努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又积极接触新思想、新知识、新观点,加大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力度,汲取不同文化的优点与精髓,使中华文化更加适应世界发展与进步的潮流。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发展文化事业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事业,就是通过一定的机构和载体,使先进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对于大学而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树立道德标杆是其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从自身实际出发,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是文化教化与文化启蒙。它把先进的文化与价值理念通过各类教育形式传授给大学生,使之具备基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确立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正确理解。因此,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才。伴随着一批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踏入社会,大学所培育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扩散至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学所倡导的文化与价值理念由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地扩散到周围人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促进文化产业繁荣

一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成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文化产业是文化与科技、信息、经济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的经济发展形式。大学集合了知识、人才、科技等高端元素,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大学是一个智力密集、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专家库,汇聚了一大批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管理人才、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营销人才。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在人才集中的地区特别是大学周围,比较容易形成各种创意个体乃至创意群。目前,我国也有一些城市依托大学科技园区等创意人才基地,充分利用其创新人才和创意人才资源,为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一部人人,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受益者。广大青年学生在受益的同时,也应当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者,应当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抓住难得机遇,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中华文化、迎接新挑战的重担,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百年来的文化强国梦想做出贡献。

第四篇:文化软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大战略意义。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第三,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第四,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中央提出的这个目标,是党和国家第一次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文化发展做出的战略部署,对于拯救我国社会道德和信仰危机注入了强大动力。

提升软实力,首先要明白何谓“软实力”。援引百度百科的解释是:软实力指的是一种能力,它能通过吸引力而非威逼或利诱达到目的,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硬实力之外的另一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它提高到了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比其更为重要的位置。

以往,一些人总以为文化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如发展经济来的实惠。正因为有了这样的错误思想,才使得社会文化生活萎缩,封建糟粕沉渣泛起,国外不良文化趁机而入,社会信任逐渐丧失,民众和官员道德问题频出。因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提升文化软实力,任重道远。具体实施起来,也许并不比发展经济更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还要更难。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用发展经济的思维研究社会问题,提升文化软实力,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新课题。继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好,创造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也好,都不会旦夕可就,要做好长期打算。

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是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工程”,也应该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第一要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各种社会问题频出的实质,是民众价值观念的矛盾,是社会道德取向的碰撞。先进文化弘扬高尚道德,道德庸俗追逐低级趣味。当道德滑坡越来越干扰民众生活的时候,就必须下大力提升了。

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是抓弘扬先进文化,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打造现代中国文化,大力培树道德模范,为先进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先进文化滋长的沃土;一手要抓清除糟粕文化,改造腐朽观念,反“三俗”、反封建,严厉打击各种社会“潜规则”,这是决定文化生命力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绝不能手软。我国民族文化悠久灿烂,积淀深厚;改革开放成果丰硕,为打造文化强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然而,文化软实不会“自动生成”,还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实践。只有民众真正认识到了文化繁荣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的重要性,才会循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生产、去生活,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起烹制并共享和谐社会的文化盛宴。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且这一重要性在将来将会尤为提高。深一步的探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更有着重要意义。

一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的软实力也成为了国家强大与否的另一衡量指标。

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而且,它不仅生产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和丰富社会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将文化优势转化精神能源,转化为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在国际社会上,每个国家都在追求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国际上的问题都要有所决策,这时这两种实力的影响就表现出来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时对方的硬实力,在硬实力绝对不对等的条件下做出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选择。但也会考虑软实力,但这时的软实力是次要的,可以说对决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硬实力被屏蔽或者实力相对均衡的时候,这是软实力是主要考虑因素,这时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是一种决定因素,在软实力因素作用下,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情况下。

二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美国大片、法国时装、日本动漫、韩国连续剧等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再令我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软实力的作用,经济的硬指标是体现文化软力量的重要标志。现在,中国电影在票房上节节攀升,截至2010年6月下旬,有8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票房在1000万到1亿之间的国产电影超过15部,比历史同期水平大大提升。如此可见,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渐提升着。但是在与西方国家甚至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韩剧《大长今》婆婆妈妈、缠缠绵绵之中,中国人认识了韩人性格和韩国文化,与此同时,韩国手机和汽车更热销了;日本政府也早已提出,21世纪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单凭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拼斗,已难赢得各国尊重。日本饮食业更提出“软实力”战略,希望以“生鱼片”和“寿司”为先导,开辟外交新局。而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军事霸权,也掌握着最大的媒介和文化霸权。西方的媒体“软实力”远超其经济“硬实力”。

《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打开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之门》中写到“全球文化态势与格局“西强东弱”,其主要原因是西方经济实力和传播手段拥有绝对优势,导致信息和文化单向流动。我国虽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因文化传播能力相对薄弱,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可见度和竞争力,从而无法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统计表明,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248.04亿元,比2007年增加49.08亿元,同比增长24.67%。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连续2年保持26%以上增速,增幅居全球之首。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在外国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化软实力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一些其他方面的的文化软实力对我国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如中国人的信誉,数百年没有侵略过别国和欺负过弱小。中国的儒教在亚洲影响较大,为我国中国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再如,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更为开阔的市场、人才以及劳动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软文化上的优势。

三 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1,尊最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文化经营战略;

2,以市场为向导,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

3,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文化自主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6,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文化产业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8,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9.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

10.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例如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都以说汉语、穿唐装、吃汉菜为时尚,武术、京剧、书法、国画也成了他们的宠儿。北京奥运会完美地展现了古老又独具魅力的汉文化,将其推广到全球。尽管中国文化软实力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北京奥运会为国家提供了绝佳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契机,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感召力,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为进一步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和新途径。

大学生如何为提高国家软实力做贡献

1、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提高自身技能。

2、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有意义的公益事业,做文明先锋。

3、思想上严于律己,时刻不忘党的教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立志为国做贡献。

4、团结帮助周围的同学,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文化软实力

第五篇:文化软实力演讲稿

汇报讲稿

说明:汇报的引言部分由一个人讲,引出主体部分,然后在主体部分采用习总召开文艺座谈会的形式,一个同学代表习总,另外四人扮演参加座谈会的代表,与习总展开互动,通过PPT进行汇报,PPT的放映由其中扮演代表的一名同学负责。

引言部分:

2014年10月15日上午,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中,***谈到了读书、电影、艺术形式和建筑等,***的一句“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将一些曾经饱受争议的建筑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先来看几组奇奇怪怪的建筑(图片见ppt): 第一部分:“时装版”

(1)北京,中央电视台“大裤衩”(2)苏州,秋裤“东方之门”(3)上海,LV大厦“马靴” 第二部分:“象形版”

(1)湖北,宜宾—五粮液大楼,宜昌—稻花香大楼(一对失散的兄弟)(2)贵州,湄潭茶文化陈列馆

(3)安徽,淮南奥林匹克公园(打乒乓球哪家强?)(4)河北,燕郊天子大酒店(寿桃里边其实是个包间)

以及整体外观像铜钱、马桶盖等的一些建筑„„

当然也不乏不断突破高度的超高层建筑,如被大家戏称为开瓶器、注射器和打蛋器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上海中心。

现在来看看国外的几个公认的优秀建筑,是不是觉得造型非常优美?

这样的建筑在当初建成之时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更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其中不少也成为了当地的城市新地标。但是大家觉得这样“奇奇怪怪的建筑”真的可以称之为好的建筑吗?

我们暂且不从建筑的专业角度去评论它们,单单从结果来看:设计更有新意、外形更加别致、高度飞速增长的这些“夺人眼球的奇奇怪怪建筑”的建成,使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跻身于全世界领先水平了吗?我们有好的想法是国外同行想借鉴的吗?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了吗?仅仅在外观上动脑筋不是创新,采用其他国家在几年前就已经运用的技术不是创新,一味的进行建筑高度的攀比不是创新。创新是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外观的提出,是建造出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关乎百姓切身利益、有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建筑。而这就是我们国家在建筑行业的文化软实力。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软实力呢?

针对这个问题,总书记觉得应该评估一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于是决定召开一次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座谈会,下面是座谈会的现场直播。

主体部分:

习总:大家好,之前我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效果十分不错,当今中国的文化软实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所以今天由我来主持这场有关文化软实力的座谈会,希望听听大家对于文化软实力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

代表1:习总好,由于很多人不清楚文化软实力究竟是什么,所以我先来介绍一下文化软实力的概念。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中新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约瑟夫•奈首先提出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核心理论是:“软实力”发挥作用,靠的是自身的吸引力,而不是强迫别人做不想做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也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习总:那么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

代表2:这个由我来说明吧。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常常更注重的是物质生活,而忽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崇洋媚外,这样的现象令人堪忧。(停)从这张图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来学习中国文化,可见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其影响力。(停)这些图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世界政治格局、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人们的精神世界,一个国家需要发展,就必须平衡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从具体方面说,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当今世界,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水乳交融。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的斗争主要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其次,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历史和现实都说明,大国崛起的过程,不只是经济力、军事力不断兴起的过程,更是文化软实力不断成长的过程。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来格局的排序。另外,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生活的物质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表面是经济之争,深层次是文化之争。从过去流行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到当前盛行的“市场搭台,文化唱戏”,这是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由配角陪衬向主角登临的一次重大转变。最后,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也遭遇到失控、失衡、失序、失范所带来的精神之痛。事实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正在重塑民族的精神家园,丰富民族的精神库存。

习总:看来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那么,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是什么样的情况?

代表3: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社会核心价值观缺失,这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近几年“两会”期间,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关注国人核心价值迷失的问题,加紧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促进社会和谐与国家建设的呼声再度高涨;第二个问题是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大量的文化结晶,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念、琴棋书画的艺术才能,四大发明更是令世界为之惊叹。然而,事实的情况却是:人们渐渐记不起《道德经》,传统的文化节日受不到人们的重视。中国虽然拥有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成果,但却没有把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竞争力;第三个问题是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

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多年来,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大约是10∶1的逆差,出口的图书主要是销往一些亚洲国家和中国的港、澳、台地区,面对欧美的逆差则达100∶1以上;第四个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中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国文化,加上文化经纪人的匮乏,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严重制约;最后一个问题是国际话语权微弱,随着20世纪末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发生,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遭遇重大挫折。与此同时,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开始实施不争论、韬光养晦政策,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遥遥领先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以绝对优势把控了各个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在这一格局之中,我国掌握的国际话语权微乎其微,世界各国的人们长期听不到我国的声音。这些因素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进一步发展。习总:从你的说明中来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面临的问题相当严重,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代表4:文化软实力这个问题很大,为了更好地研究它,我们着重从中国传统节日方面进行了调查。

习总:好的,请你来介绍一下你们的调查。

代表4:好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停)接下来这些图片都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这一张显示的是春节、元宵节和头牙,(停)这一张显示的是寒食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停)这一张显示的是七夕、中元节和中秋节,(停)这一张显示的是重阳节、腊八节和除夕。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还是很多的,并且形式也多种多样。代表1:没错,前面一位代表给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那我来对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作一个对比。(停)这是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传统节日的几个区别,中国的传统节日, 基本是封建社会时期形成的, 不可避免地留下封建社会的痕迹,节日无不以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西方的传统节日不同, 更多的是表现出人们的互动性、集体性和狂欢性, 以自我为中心, 崇尚个性张扬。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其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包含了农耕文明的社会特征, 主要是从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西方文化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 其传统节日起源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如情人节(纪念名

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万圣节(纪念教会所有圣人)、圣诞节(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 这些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系。另外,中国的传统节日注重饮食文化,比较具有伦理性,而西方的传统节日注重感情文化,具有娱乐性的特点。

习总:那么你能具体对比一下中西方的传统节日吗?

代表1:好的,下面我就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一下对比。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中西方有着极大差异的庆祝方式。首先是春节和新年,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源于秦朝, 定于每年农历的一月一日, 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 人民开始开展各种庆祝方式, 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春节的习俗繁多,不论是大街小巷, 都笼罩着一股浓浓的喜庆气氛。而西方, 他们崇尚的是过公历新年, 即元旦。相比之下他们过年的方式就浪漫多了, 在12月31日晚, 各地区的人民涌上街道, 进行盛大的狂欢, 到了深夜接近零时时, 数十万人会聚集于一起, 诚心地祈祷, 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倒计时。当大钟敲响12下, 顿时, 优美的乐曲奏响, 揭开了华丽舞会的序幕, 人们通宵达旦地庆祝。接着是万圣节与中元节,万圣节作为西方的重要节日之一, 颇受人民的重视。那一天, 每户门前都要挂上一盏南瓜灯, 人人都穿上奇装异服, 据说有辟邪之用。其实,他们多半是为了寻开心而已。同时, 人们还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他们可以任意去左邻右舍讨吃的, 绝不会受到惩罚。最著名的就是“trick or treat。”在中国, 传说中元节是鬼门关打开的日子,迷信色彩浓厚的中国人, 对鬼神是极为敬惧的。那一天, 他们会当街烧香祭祖, 祈求鬼神不要降祸于他们。接下来是除夕和平安夜,中国的除夕夜一般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不会邀请外人。这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风俗。西方的平安夜则不一样。圣诞老人会在这一夜降临,给每个人带来礼物和美好的祝愿。这一夜也和中国人一样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不同的是,他们经常会邀请友人甚至外国朋友参加。每到除夕,中国的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西方的平安夜时,人们聚集在教堂、街头或广场,唱诗、祈祷、祝福、忏悔,并一同迎候那除旧更新的一瞬。午夜十二点整,全国教堂钟声齐呜,乐队高奏有名的怀旧歌曲。在音乐声中,激动的人们拥抱一起,甚至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互相亲吻。最后是七夕和情人节,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来源于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不但具有缠绵悱恻的情调,而且充满罗曼蒂克的韵味。中国个性比较含蓄,心中

情意婉婉流出,借着节日,互诉衷情。西方的情人节是为了纪念罗马基督徒Valentine与他的情人没有结局的恋情。在这一天,情人们彼此借着写信及送卡片、糖、花或者其他各种礼物,互传爱意,让爱长久。

习总:从你说的节日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节日都有其历史意义,都反映了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宗族家庭观念和社会群体观念,西方的节日受宗教尤其是基督教的影响,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幸福的追求。只不过面对西方的节日中国的节日显得有点拘束。

代表2:是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没有外国那么开放和现代化,所以已经渐渐地有衰落的趋势。近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变化。(停)这是几个具体的例子,有中秋节商家会卖各种各样的天价月饼,而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过春节时,小孩子会比拼谁得到的压岁钱多,大人则会比拼谁送的礼多和好;另外,在过节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类似这张图片上的令人啼笑皆非的炒作现象。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衰落。

习总:那么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代表3: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我来讲讲内因。首先是农业社会形成的节日传统在信息社会的“水土不服”,传统节日有些教条主义,在文化内涵和风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虚空,其精神内涵在当代未能够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比如城市很多年轻人就对传统节日中总离不开“吃”感到厌烦。节日饮食固然是传统节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当节日只剩下“吃”的时候,不得不引人深思。第二点是当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是家人团聚的节日,而没有一种社会的气氛,例如古代元宵节的全民赏花灯,猜灯谜,到如今已经难觅踪迹。第三点,部分节日主题模糊化,趋同化,如西方的感恩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主题鲜明,以节日的名义,一件小小的礼物,密切了亲人与朋友之间的沟通。而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没落,除了肠胃大聚餐之外,连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都沦为旅游节了。

代表4:前一位代表讲了传统节日衰落的内因,那我来讲讲衰落的外部原因。首先是随全球化的进程,传统节日受到了西方节日的冲击。这是由于部分国人古怪

心态作祟,赶时髦、跟潮流、相互攀比、面子问题造成的。其次,媒体商家进行了大规模的推波助澜。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第三点,家庭观念淡薄、社会倡导不足。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渐失去了人心。第四点,传统节日时间不固定。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第五点,缺少深入人心的立法与教化。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一时一刻的事情,如果没有一种深入结合的信念进行引导,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建立一种较为刚性的机制来保证这种热情的持续。日本、韩国分别于1950年和1960年就通过了专门的《文化财产保护法》,而直到目前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稿)》才进人到立法计划。在日本和韩国,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他们会将民俗文化内容写进课本,甚至连课外活动都穿插民俗内容,我们在这方面却做得很少。第六点,现代生活节奏块,压力大,导致很多人没有时间过节。第七点,传统节日所组织的娱乐活动太少,由政府或单位举办文娱演出,又普遍缺乏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感。从前的春节游艺、端午竞渡、中秋拜月都是娱乐性强、参与者众的民间民俗活动;而现在春节看“电视晚会”,中秋购买月饼,端午节吃粽子—这一家一户的闭门过节,使人们感受不到过节的乐趣。最后一点,人们的观念与意识上存在问题。传统节日有很多特色活动,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往往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在“反封建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历史上很多传统节日屡屡遭到破坏,到了现在,很多人都对传统节日表示淡漠了。

习总:你们总结的原因都很到位。我们今天开的会是关于文化软实力的会,那么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软实力有什么关系?

代表1:传统节日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化的概念很虚,很抽象,需要具象的载体,而传统节日就是载体之一。传统节日不仅是展示民族文化生活画卷的一扇窗口也是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一个重建载体。其次,传统节日是维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纽带。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典书籍,另一方面则是

亲身体验,后者又比前者来得重要得多。而传统节日,从古到今,跨越了几千年,囊括了丰富的民俗活动,更包含了生动的历史故事、以及有益的思想哲理。人们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能事半功倍地了解与学习传统文化。第三点,中国传统节日里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如重阳节提倡尊老,清明节与寒食节提倡缅怀先人,下元节与端午节提倡敬重贤人。这些节日对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后一点,庆祝传统节日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庆祝传统节日,使得国民为中华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能够培养国民的爱国情操。

代表2:前一位代表总结的传统节日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很好,我在他的基础上再补充两点。第一点是保持中国传统节日可以促进区域间、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以中元节为例,日本、朝鲜、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也有庆祝中元节的习俗,但各国的习俗又不尽相同。学者可以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而加深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我国国民到这些国家旅游中也会为其有类似的节日而产生共鸣,他国国民到中国旅游亦然,这些都会增进双方对彼此文化深入了解的兴趣。第二点是传统节日可以带动经济发展,是一种文化生产力。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特色产品,是一个巨大的象征系统,比如人们提到元宵节就会想到吃元宵、团团圆圆,提到端午节就会想到划龙舟、包粽子、纪念屈原等,在传统节日上能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寄托人们的情感,同时衍生出文化生产力,如节日旅游、节日食品、节日服饰、节日吉祥物、节日文艺展演、信息服务、交通服务等,成为拉动经济的元素。适当开发传统节日的一些特点,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同时也能够提升传统节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

习总:看来传统节日与文化软实力确实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传统节日衰落的原因,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吗?

代表3: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点,传承与保护。传统节日的新生首先要做的就是传承与保护,这是一切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和基础。不必急着去发扬、去创造,由表及里,我们先保护住传统文化的外在形式,才会更深刻地体

会到它们的内在含义。第二点,政府应该提高其重视力度。首先重视传统节日应该首先从政府做起,应积极向联合国申报民族传统节日这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上把我国传统节日确定下来,从法律的角度有效的把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来,避免出现文化流失的问题。其次,国家制定法定节日要充分考虑到传统节日的比例。现在,我国的法定节日有了很大进步,增加了清明节、端午、中秋节,但这个比例应该还不够,其他的一些节日,如寒食节,七巧节,重阳节也应该得到重视,相应的减少十一长假的时间。第三点,要去粗取精,展示传统节日文化的厚重与精采。脱胎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传统节日,往往有着约定俗成的形式和深蕴其中的深刻文化内涵。比如,春节的年夜饭、放爆竹,清明节扫墓、踏青,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等等。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传统的应节活动已经少之又少了,传统节日已离我们越来越疏远和陌生。很多城市里早已禁放炮竹,更毋论在十二点钟声敲响的时候燃起祥和的开年炮竹了。第四点,加强传统节日的对外输出,增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对外吸引力。历史上有四次传统文化的对外输出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第一次,西汉丝绸之路;第二次,盛唐时期国际开放性对外政策;第三次,蒙元时期;第四次,明清时期四大发明传播与世。所以传统节日也一样,应该走出去,增强中国传统节日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海外媒体传播传统节日,增强海外华人对祖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使之成为传播节日的排头兵。第五点,把传统节日现代化,合理进行商业开发。从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大行其道可以看出,传统节日与现代并不是格格不入的,如果适当地开发传统节日,必定会在文化和经济上带动传统节日的发展。第六点,寓教于乐。要想让春节、重阳这样的中国传统节庆不被现代人抛弃,必须发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是其发展,并重新壮大,必须要结合它的当代价值让人们接受。最后,积极发挥高校在提高传统节日影响力的作用,即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与传播,要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科学研究工作,要创造富有大学特色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通过高校的影响力和研究能力来推动传统节日在现代的发展。

习总:这些措施的可实行性都很强,相信通过不断实践与完善,传统节日必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我宣布,这次文化软实力的座谈会到此结束。

下载汕头文化软实力[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汕头文化软实力[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软实力之我见

    文化软实力之我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受崇敬的文化,其起源远远早于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绵延数千年不间断地传承下来,至今仍然强盛。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个国家的建筑、绘......

    国家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其概念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

    文化软实力现状

    三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就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不少学者都结合国内外的环境来研究,表示了相当的担忧,认为存在着许多问题。刘洪顺《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几点思考》一文认......

    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

    浅谈文化软实力

    浅谈文化软实力09金融 曾小芬“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流行关键词,它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与“硬实力”相对应的。“硬实力”是指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

    文化软实力5篇

    论文化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任重道远 单位:政法学院 姓名:顾敏玉 摘 要: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

    文化软实力论文

    【摘 要】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世界各国正抓紧利用这一战略机遇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