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仲平:标注现代化的新高度
任仲平:标注现代化的新高度
(一)繁花满树,逶迤而来的春光,并未驱散这个世界接踵而至的挑战。
从纷纷扰扰的东亚地缘政治博弈,到跌宕起伏的克里米亚局势,再到牵动人心的马航航班失联,全球化正在将人类文明这艘大船带向一片未知海域。新的秩序在萌动,新的力量在生长,新的矛盾在产生,新的挑战在积聚。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国家都需思考:如何为我们的世界增添更多确定性?
今年年初,预测世界经济前景时,就有专家断言“最大的问题或许是,中国未来会发生什么”,并认定“全世界都将受益于中国的改革举措”。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的访欧之旅,再度为国际社会广泛瞩目,相对于“习外交”耳目一新的丰富内涵,改革的旋律在“欧洲坐标”中反复闪现。一个新兴大国活力四溢的气度、豪情万丈的雄心,为忧心忡忡的世界注入信心:为什么不能用更进取的行为,改写人类不确定的命运?
毫无疑问,世界上最难的是改变,因为改变意味着放弃陈规、丢掉积习、甚至牺牲自我,因此它考验勇气、磨砺信念,也衡量担当。对于视改革为时代精神的中国而言,在慨然行进35年后,之所以选择用全面深化改革来突破新的历史隘口,正是希望为破浪前行的中国航船,寻找一片更为开阔的水域,为风云变幻的世界版图,构筑一块更为坚实的地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去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这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所企望达到的“总目标”,从制度、改革、现代化三个维度,给出了撬动中国发展的“总支点”。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提升到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熔铸为改革的总目标,这样的跨越,不仅是一个充满战略意义的改革擘画,更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顶层设计,甚至是人类制度文明一段富有勇气的征程。
从时间表倒数最紧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伴随着总目标的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迅速拉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境界。
(二)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总目标?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我们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回望改革开放历程,赶上时代的迫切要求,决定了中国改革的现代化指向。从“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的辞典里,“现代化”与“改革”始终紧密相连。改革开放的本质,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跟上现代化的时代潮流。而对现代化的理解,我们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十年里,我们讲过很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只要把这些现代化拼接起来,一个现代化国家就自然而然地诞生了。
可是,靠什么推进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一旦落到实践层面,很多问题就冒了出来。单枪匹马的改革“新星”纵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化解众多积重难返的矛盾;那些灵机一动的“点子”即使能救活一个产品一家工厂,也终不可与成熟的创新机制同日而语;而离开了严密规范的制度设计和执行,“一放就灵”“一包就灵”的神话,很快就会褪色失灵。不断深入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会制度是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现代化才能平稳持续地向前推进。
如果说,渐进式的路径选择,“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方式,决定了我们之前的改革往往是自发、零散和独立进行的,那么改革走到今天,各项改革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越来越强,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起一整套更加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如果说,当年的改革更多是由严峻的形势所倒逼,其核心任务是克服那些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那么今天的改革,更需要从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理念、治理效率等更深的层面上全方位优化,解决好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现代化问题。
如果说,过去我们对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能力的要求时常是不平衡的,或是在执行环节重视不够,或是忽视了对制度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那么到今天,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机结合、共同完善,已是势在必行。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制度化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制度现代化作为继“四个现代化”后我们党提出的又一个现代化战略目标,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对于一个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力追赶的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悠久的文化传统、巨大的人口规模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决定了中国必须成为创新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重要参与者。这是我们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视角。从改革的进程中去观照,用广阔的历史眼光来审视,放在我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过程中去衡量,我们才能洞悉其深刻内涵、把握其重要意义。
纵观社会主义诞生以来的历史过程,怎样治理社会主义这样的全新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实践和探索。无论是巴黎公社的街堡,还是共产国际的战歌,都未能让马克思、恩格斯经历全面治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从拉兹里夫湖畔奋笔疾书《国家与革命》,到打响攻占冬宫的第一枪,列宁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立,却尚未深入探索就溘然长逝了。有英勇抗击纳粹的壮举,有党内大清洗的悲剧,也有腐败愈演愈烈的积弊,苏联在其70多年治理历程中曾写下辉煌一页,但由于没能形成有效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最终难以逆转国亡政息的命运,留下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史上令人扼腕的沉重一笔。
从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看,实现这样的总目标更具复杂性和紧迫性。自汉唐治世到康乾盛景,中国的国家治理水平曾代表一个时代的顶峰。然而自商鞅废井田、立郡县之后,“百代皆行秦政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社会观念始终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始终没有改变。当欧美国家争相改制图强之时,中国却如同一头沉睡的雄狮,固守于宗法祖制,与治理现代化的浪潮失之交臂。武昌城头辛亥革命的枪声,击碎了绵延2000年的封建王朝,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种种国家治理体系的方案都在现实中败下阵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百年梦想,并在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终于找到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路径。“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回望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到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已经走过前半程;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便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
早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而今,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落实这一战略构想恰逢其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标注现代化的新高度,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四)“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制度的设计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治理的脚步需要跟上发展的节拍。获得这样的认识并不算难,难的是何谓“适应”、怎样“跟上”?
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制度演进史、治理完善史。短短1/3个世纪里,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面对长期执政下的挑战,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党的领导体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权利意识,我们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完善信息公开机制,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开辟新渠道。面对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利益分化,我们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夯实基础,对完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治理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而今,我们又提出了更高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一个总揽全局的发展目标,也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意味着体制机制和治理方式必须向着现代化艰难转身,要求我们必须把握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制度自信与深化改革、价值体系与治理体系这几对重要的关系。
(五)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必须认识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
一方面,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从本质上说,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制度是决定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不断推进制度的变革,推进治理体系的完善,才能打破旧的社会局面,给社会生活以新方向,给现代化进程以新突破。
另一方面,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强。综观世界,各国各有其治理体系,而治理能力却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同一个国家在同一种治理体系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能力也有很大差距。有严密的制度,还要有严格的执行;有严肃的纪律,还要有严格的遵守;有严谨的设计,还要有严格的落实。不能落细、落小、落实,制度只会束之高阁、形同虚设,其作用终将荡然无存。
与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比,我们的治理体系建设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度远未成熟和定型。而在提高治理能力方面,我们的制度执行力、治理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下更大的力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尽快把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我们才能补齐治理短板,让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有效运转。
(六)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必须弄清楚坚持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命题,两者相互激荡,构成了实现总目标的方向和方式。
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往什么方向走?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有机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后一句,规定了具体方式。对总目标的理解,不能顾此失彼、断章取义,两句话都讲,才是完整的、全面的。毋庸讳言,中国是在落后的境遇中走上现代化道路的。这样一种追赶者的身份,尤其容易让人低估蕴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优势、韧性、活力和潜能,认为制度现代化,就是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制度模式看齐。
然而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正因为没有拄着别人的拐棍,坚持独立自主选择自己的道路,我们才能始终站稳脚跟,走出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发展道路,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成功制度体系,我们倡导的政治价值观念、社会发展模式、对外政策理念赢得越来越多的理解支持。不管怎么改、改什么,都不能改变走这条道路的方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制度自信。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成功的制度体系,为什么还要改革?
纵观人类历史,制度的演进和形成从来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英国从1640年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到1688年“光荣革命”形成君主立宪制,用了几十年时间;美国从1775年开始独立战争到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新体制的稳定用了将近90年时间;法国从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到1870年第二帝国消亡、第三共和国成立,用了80多年;日本也是从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形成了现在的体制。社会主义这一全新社会的治理,更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过程,需要用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来完善。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与制度自信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
(七)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必须处理好价值体系与制度体系这对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关系,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印证文化价值观念与政治制度模式的统一。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制度完善、治理推进的过程,也是价值彰显、精神构建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力量。
一个国家的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应该是高度一致的。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制度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沿着这样的国家目标推进改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通过这样的社会理想凝聚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循这样的公民准则检视行为,才能为国家治理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八)“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踏上改革新征程的中国,对现代化的认识实现了一个新的飞跃,然而世间万事,知易行难。行之所难,难就难在思想的统一,难就难在利益的掣肘,难就难在观念的束缚。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决了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整体效果的问题,但如何让统领全局的改革目标,落实为全国一盘棋的改革行动,将大气磅礴的改革蓝图,转化成全方位治理中的改革实践,考验着我们的执政水平,锤炼着我们的治理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就要坚持系统思维,防止片面理解。只讲“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只讲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讲推动国企改革;只讲“单独两孩”,不讲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只讲如何分好“蛋糕”,不讲如何做大“蛋糕”„„这种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认识,势必导致对改革目标的曲解。推进治理现代化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只有兼顾局部与整体、原则性与灵活性,各领域改革才能协调配套、齐头并进。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就要敢于触动“奶酪”,突破利益藩篱。“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从反腐倡廉到简政放权,从化解过剩产能到清除市场壁垒,深化改革难免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畏首畏尾,不敢出招,怕得罪人,必然议而难决、决而难行;固守局部利益的“一亩三分地”,必然相互掣肘,出现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敢于突破既得利益,才能让改革落地,使整体利益产生乘数效应。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现代化,就要大胆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正所谓“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果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就是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顺应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越是深入,就越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凡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九)许多时候,鲜明的时代感,是在与历史的对照中油然而生。
回顾总书记刚刚结束的访欧之旅,一个细节意味深长: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这个神权专制的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他们恒久不变的体制并不能证明他们的优越”。
旧制度的轨道上,生产力的新车轮注定行之不远,要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最根本的是在制度层面变革创新。这是中国人百余年来从落后与奋争中得来的经验,也是当代中国最突出的时代主题。
今天,身处“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以30多年的奋斗走过别人上百年历程之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物质现代化成就之后,中国的改革正在开启一条制度现代化之路,并决意用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懈奋斗来推进完成。
“现在我们干的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巨人之声,音犹在耳,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中国充满活力的制度文明与治理转型,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
第二篇: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文章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写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际
(一)当2011年的阳光照进数年不遇的寒冬,新世纪激流勇进的十年已成过去。变革中的辉煌,艰难中的成就,将我们党带领13亿人民共同创造的那段历史,熔铸成坚实的路基。带着对改革发展的坚定信心,中国,驶入‚十二五‛开局之年。
2006—2010,‚极不平凡‛的辉煌5年,出色的答卷留下这样的鉴定:‚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作出的总结,凝聚着对过去五年发展的深刻认识。
2011—2015,‚极其复杂‛的未知5年,艰辛的路程肩负这样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中全会对新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出的判断,彰显了这一时间刻度的特殊意义。
马克思说,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务,就形成人们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
从‚极不平凡‛走来,向‚重大机遇‛驶去,站在前后五年的交汇点,‚十一五‛留下的‚中国故事‛如何经久流传?它所形成的‚中国经验‛如何成为‚十二五‛的财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秉承怎样的精神内核?
(二)时间有重量吗?
2006—2010,虽然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只是11个5年建设单元中的一段正常刻度,却因为惊心动魄、跌宕起伏,让这段时间有了沉甸甸的重量。
这是一段充满惊涛骇浪的航程。从开局之年‚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三过‛考验,到半程之后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与世界,一起在巨大的经济强震中求生自救。‚雷曼兄弟破产之后的世界,已不是以前的世界了‛,失声的生产线,失业的工人,失缺的外部需求,失灵的运行机制……亨廷顿预言的‚现代化风险‛,也同时摆在这个正在急剧转型的东方大国面前。
这是一幅汇集大悲大喜的画面。‚汶川不哭‛、‚玉树不哭‛、‚舟曲不哭‛,南方冰冻,西南干渴,北方洪涝,罕见的自然灾害接踵而来;逝去的生命,残破的家园,13亿人热泪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如期而至的北京奥运会与上海世博会,百年梦圆,当姚明牵手来自汶川的小英雄走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失去7个亲人的舟曲学子杨耀词成为上海世博会的一名志愿者,悲喜交织的5年,成就了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艰苦卓绝,多难兴邦——这就是过去5年的‚中国情节‛。‚中国故事‛正是在急难险重的考验下、在疾风暴雨的跋涉中展开。
(三)我们办成了一系列大事。
在这不同寻常的5年,我们奠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的历史性基础。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5年里,从修改人大代表选举法实行‚同票同权‛,到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从提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到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日益健全;从推进大部制改革,到出台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初步形成……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抉择‛。‚十一五‛开局之年,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这种转变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20万亿元增长到接近40万亿元,世界排名从第四上升至第二;全国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一升一降‛为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5年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社会主义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5年里,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百姓的殷切期盼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从开局之年取消绵延几千年的农业税,到收官之年力度空前的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让‚十一五‛成为当之无愧的‚民生五年‛。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对单位GDP能耗设定约束性目标,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在中国发展的旗臶上。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推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5年里,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出成就,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在逐步形成。
破解‚成长的烦恼‛,驶入科学发展轨道,一个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社会主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
(四)我们办好了一系列喜事。
在这激情澎湃的5年,中华民族不断迎来为之感奋的历史时刻。
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排空巨浪中,13亿国人以无与伦比的热忱,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华章,不仅证明‚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更为危机重重的世界,注入来自东方的勇气与力量。如果说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那么奥运会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则标志着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深度对话。在世界的舞台上,今日中国节拍精彩,舞步飞旋。
我们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实现重大跨越。这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当代中国人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也是提升全体国民国家认同感的精神洗礼。60年家国天下,激发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豪情;30年改革开放,升华为亿万人民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在欢庆与自豪中,我们感受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真实存在,感受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真挚情感,感受中华民族共创未来的雄心壮志。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五)我们办妥了一系列难事。
在这栉风沐雨的5年,我们多次经受突如其来的严峻考验。
特大地震灾情震惊世界,低温雨雪冰冻历史罕见;多个省区旱情肆虐,山洪泥石流突然逞凶。灾难面前,中央领导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紧急部署,沉着应对;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以人为本的国家信念、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果敢高效的执政能力、共克时艰的社会风尚,世界看到了一个坚强伟大的中国。
从出口受阻到工人失业,从企业倒闭到经济下滑,5年中,中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最严峻的局面。国际经济波诡云谲,金融危机来势汹汹,惊涛骇浪之中,见事早、行动快、驾驭全局的‚中国部署‛,出拳重、措施实、力度空前的‚中国行动‛,底气足、视野宽、统筹兼顾的‚中国主张‛,倒逼出科技突破和产业变革,迎来了迈向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机遇。‚V‛型发展曲线,彰显年轻共和国领导科学发展的国家能力,体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水平。
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5年中,违背国家民族利益的分裂活动几度上演。分裂势力内外勾连,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挑战严峻。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不了和谐的主调。这5年,我们以发展解决民族问题,确定了西藏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文化、情感的融合,夯实了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
穿越风霜雨雪,一个从容自信、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中国,砥砺着把握未来的能力和勇气。
(六)‚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在对过去5年的朴实描述背后,是‚国家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这是国家强盛的5年,是经济飞翔的5年,是温暖人心的5年,更是脱颖而出的5年。当中国经济这辆‚总量40万亿左右的重型汽车‛,在风雨泥泞中迅速启动;当许多经济体步履蹒跚,中国却能‚打破经济学教科书常规‛,成为‚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当破坏程度远超阪神地震的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速度和效率让日本专业人士连呼‚惊人‛时,看似普通的一个历史单元,也因此注入了不同寻常的‚特殊因子‛。
‚我们这个时代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故事吗?‛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如此发问。
(七)5年讲述的‚中国故事‛,已被世界放在了聚光灯下。找寻这一‚故事‛的根源,正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如同外国观察家所言,‚十一五‛是‚中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与执政走向将得到全面考验。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面临挑战。经济转变,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过去5年的‚中国故事‛正是在这重重‚两难‛中演进。
从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从‚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到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科学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从最初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战略构想日臻完善。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循着这样的思想轨迹,人们会看到中国现代化事业落子布局的驱动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中国更加团结的凝聚力从何而来,社会主义现代化航船破浪前行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5年大考,不仅考验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也彰显着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领导力‛。
(八)发展经济学和现代政治学认为,政府领导力的强弱关乎国家发展的命脉和社会民生的福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家间政治经济等竞争日益激烈,领导力作为一种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确定国家航向的方向盘、建设有效政府的生命线、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过去的5年,在超乎预想的惊心动魄、猝不及防的风险考验中,人们看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自信的领导力。
这种领导力,表现为对国家未来的掌控力。它将科学发展的方向、和谐社会的进程,落实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统筹兼顾的发展路径中。中国正是在这5年初步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格局,在各项行之有效的改革和声势浩大的转变中,走上一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的道路,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这种领导力,体现为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力。无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抉择,还是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国经济正是在这5年,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配臵资源的有机结合。政府勇于对经济运行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善于发挥在维护经济稳定中的调控作用,优化资源和要素的配臵,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
这种领导力,反映为对社会利益的平衡力。经济发展成果如何公平分享,改革成本怎样合理分担,社会资源如何合理配臵,中国社会正是在这5年,以前所未有的扎实措施,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努力推进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这种领导力,凸显为对公共危机的应对力。这5年,我们党带领人民从容应对自然灾害的考验、经济危机的冲击、分裂势力的挑战,增强了对于突发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呈现了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执政党形象。
这种领导力,升华为对社会成员的凝聚力。这5年,我们党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最大程度地将各类社会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在大考中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难中锤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种领导力,展现为对国际事务的运筹力。这5年,面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臶。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发展中国家关系到多边事务,我们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领导人正在以灵活而成熟的领导力,赢得民众的信任,世界的尊重。‛走过艰苦卓绝的5年,世界如此评价。
(九)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细节。
61年前,新中国诞生时,国际舆论一片质疑,‚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20多年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强烈政治地震,有媒体不屑地推断,‚中国很快也会陷入囹圄‛。两年前,经济危机风暴刚从华尔街呼啸抵达中国,一家外国媒体就曾预言,‚中国开始经济衰落,也许将比美国经济还要恶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定:‚中国如何进一步拥抱全球市场将决定全球经济的命运。‛
是什么让那些从不看好中国的人们,重新打量并尊重今日的中国?
‚通过实践,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力,增强了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加深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不久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做出深刻总结。
(十)这‚两个能力‛的增强、‚两个认识‛的加深,是比任何物质成就更为珍贵的精神收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思想路标。
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结合起来,走独特的‚中国道路‛,这是改革开放对中国历史进程的独特贡献,也是社会主义中国对人类发展道路的独特贡献。但这两者究竟应当如何结合,遵循什么规律,达到什么效果,30多年来,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5年,我们之所以能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泥淖,成为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新引擎,就在于我们能发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杠杆,实行强有力的‚国家干预‛。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市场是配臵资源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发挥微观主体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从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但市场从来就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情况下,必须发挥政府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克服市场缺陷。关键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维护市场有序运转职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臵。
这5年,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海啸,我们之所以能够抗击灾难、应对冲击,就在于我们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保证了应急机制的速度效率,凝聚了亿万人民的力量信念。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
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世所罕见。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既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和政令统一,又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才能形成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正在于,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能高效集结最为广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一种精神信念,它能有效唤起亿万人民的爱国激情。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的认识,这是引领中国成功走过‚十一五‛激流险滩的精神动力,更是‚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们续写精彩‚中国故事‛的思想财富。
(十一)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五年规划‛是量度中国步伐的路碑,也是记录中国梦想的载体。
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一个又一个五年,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风雨历程,诠释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标识,‚中国故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写就。
任何发展,在成就积累的同时,也必然积累一些深层次问题。踏上‚十二五‛征程的中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和考验。
2011年的曙光已经降临。在伟大的开局之年,带着‚十一五‛留下的精神财富,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我们将创造属于‚十二五‛的历史荣耀,并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历史期待下一个‚中国故事‛。
在这里我们写下“中国信心”
——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志
(一)一场吞噬近9万人鲜活生命的8级地震过后,把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破碎山河重整为安居乐业的家园,需要多久?
在如此广阔的土地上,为遭受重创的经济重新注入活力,将震区社会发展水平提升一二十年,需要多久?
抚平千万颗心灵的创痛,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又需要多久?
3年。
这是一段浓缩的时间。从瞬间‚归零‛到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仅仅1000多个日夜,谁能有这样的信心,把一场惨烈的天灾变成新跨越的起点?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重建用了近10年。2005年美国新奥尔良遭受风灾,6年过去,还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面对恢复重建的世界难题,谁有这样的气概,将被灾难倒拨的发展时钟逆转?
中国,汶川。
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汶川,早已不只是川西崇山峻岭间一个小小的县城,也不仅指川、陕、甘那片3年前震颤不已的土地。它是一种象征,一种印证中华民族精神信念的象征;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社会主义中国的钥匙。
(二)当绵竹市失去双腿的舞蹈教师廖智跳起‚鼓舞‛,当虹口乡党支部书记马远见开始为游客的停车位不够发愁,当金花镇农妇刘小蓉费心琢磨自家餐厅推出的新菜式,我们看到了什么?
普通人的命运,是时间的尺度。3年来,廖智、马远见、刘小蓉与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走过风雨,走向新生。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社会重生的3年。汶川、北川、绵竹、青川……农房重建完成,城镇住房重建完成,‚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山川的伤痕尚未抹平,生活却已昂然前进。‚决定性胜利‛带来‚历史性剧变‛,一个生机勃发的新灾区,为巴蜀大地、陕陇高原的人民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发展跨越的3年。变压力为动力,视重建为机遇,灾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铸造发展振兴的强大引擎,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打造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突破性进步‛伴随‚长远性发展‛,一个充满力量的新灾区,为原地起跳、奋力摸高的发展注入信心。
这不同寻常的3年,是精神凝聚的3年。看得见的跨越背后,是看不见的变化。乡间里巷的灿烂笑脸,写满对未来的美好希望。整洁雅致的城乡社区,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明理念,丰富着巴蜀文化的内涵。东西部的文化交融、观念碰撞,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探索,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告别‚盆地意识‛,今日四川从历史上的‚四塞之国‛跃至西部开发的前沿。‚激情性燃烧‛变成‚持久性释放‛,一个坚定从容的新灾区,为穿越灾难、拥抱光荣的未来注入信心。
如果说3年前那场深重的灾难让世界记住了汶川,那么3年间一连串难以臵信的变化让世界再次为之震撼——
震后十天,完成1500多万人的应急安臵;震后一百天,完成1200多万人的过渡性安臵;震后一年内,355万户震损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50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万户城市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如今,震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发展速度超过震前;工业化程度提高,产业结构优于震前;居民收入明显增加,人均水平高于震前‛……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奇迹‛、‚震撼‛已经成为世人观察和评价中国的关键词,但这一次的‚中国震撼‛,比深圳、上海、北京等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人们心中激起更为强劲的冲击波——
水磨镇被联合国人居署视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美丽的羌藏村寨被赞为‚世界灾后重建的灯塔‛。加拿大原总督感慨,‚四川树立了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你们宝贵的经验可以在世界推广‛。近日走近汶川的60多个外国记者面对这些经验带来的巨变,‚震惊‛之余坦言:‚只有亲自来到灾区,才能读懂‘奇迹’的含义。‛
(三)时间为我们呈现结果,却往往省略了过程。奇迹从来就不是一时的激情喷发和瞬间的灵光闪现,而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努力中从量变到质变的积攒。看到这个过程,才能真正走近‚汶川奇迹‛的核心。
如果说,救援抢险是一个国家应急能力的集中体现,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是对国家全方位能力的不断考验。这3年中,社会主义中国如何砥砺自身,促成灾区的全面复苏?
如果说,支撑抗震救灾的是强大的动员能力,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需要的是更广泛的制度保障。这3年中,是什么样的制度持续释放沉潜的力量,让灾区岿然前行?
如果说,面对灾难需要的是迅速反应,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则需要战略布局与战略协调的综合能力。这3年中,怎样的发展模式在灾区造就了难以臵信的巨变?
如果说,灾难激活了一个民族最强烈的情感,那么,漫长的灾后重建,更需要这种情感从‚非常‛到‚日常‛的转化。这3年中,抗震救灾精神如何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思想航标?
三年重建,一个民族同生共死、守望相助的深情凝聚于此,一个国家举国携手、风雨同舟的力量倾注于此,一个政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展现于此,一种制度协同整合、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那些在汶川重新生长起来的东西,将成为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
(四)2008—2011,汶川。以人为本的国家理念在此得到深刻阐述,它告诉我们,只有激发人的自主性,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大规模的调查显示,96%的灾区群众最担忧的是重建住房,94%的群众最期待的是安臵新家,数以万计借读他乡的孩子最盼望的是重返故乡。‚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为的是群众少一年焦虑中的等待,早一年幸福安宁。中国没有美国那样的雄厚财力,没有日本那么丰富的抗灾经验,但在重建安民、重建利民的问题上,我们的努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倾听人民呼声,尊重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千头万绪的灾后重建指向‚人‛这个核心,唤起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发挥制度的整合作用,更强调群众的‚主体力量‛。信息公开、平等协商,变‚政府包办‛为‚群众自治‛,救灾物资分配由群众做主,住房重建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经济恢复与群众利益和发展愿景相结合。这3年,‚参与式重建‛推动千万民众对灾后社会的再适应,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和重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不仅关切群众的眼前利益,更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优先重建城乡住房,优先供给公共服务,优先恢复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重大产业。‚建房子还要给路子,补资金也要提素质‛,在物质援助的同时加强技能培训,在‚输血‛的同时努力提高‚造血‛功能。重建超越了简单的复制,危机变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把‚人的自主性‛放在第一位,灾区人民不仅是地震灾害的承受者,更是重建奇迹的创造者。‚坝坝会‛、‚板房夜话‛,协商式民主改变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群众意见得以充分表达。‚一事一议‛、‚一执行一监督‛,议事型民主让矛盾和纠纷大大减少。村庄重建规划、民居设计图纸供居民讨论选择,引导型民主推动政府向服务型转变。开放、民主、参与、监督的现代观念和公民意识,在灾后重建中萌发、积累、传播。
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大爱崛起碑‛,一个大写的‚人‛字,寓意着灾后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这一价值最生动的体现,莫过于3年间灾区大地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正是人民群众迸发出强烈的自主性、持久的能动性和非凡的创造性,书写了世界抗灾史上的壮丽篇章。
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人权‛,这个国际政治中高度意识形态化的字眼,在汶川震区还原了它的本意。它点点滴滴渗透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经得起任何一部白皮书的挑剔。
(五)2008—2011,汶川。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在此得到生动印证,它告诉我们,善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配臵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发展。
震后仅一个月,国务院即出台《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全国近2/3的省份行动起来,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来,中央财政在恢复重建的投入达到2200亿元,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保障、法制保障……党和国家的一系列‚顶层设计‛,为恢复重建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制度支撑。
寿光的蔬菜,在北川抽出嫩芽;江苏的草莓,在绵竹结出果实;汶川的教师,在羊城深造;都江堰的保姆,在上海找到工作。温州精神、辽宁经验,东部先进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在重建中推广传递,生根开花。3年过去,‚对口援建‛正向‚对口合作‛演进:青川经济社会发展,编入浙江省的‚十二五‛规划;广东每年异地培训上千名汶川籍农民工、山东学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北川,都将持续多年……
三年重建,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智力资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的灾害防治和建设经验在这里交汇。汶川,成为中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科技创新、观念更新的最大实验场。如此巨大的制度力量,如此炽烈的民族情感,世人惊叹:这是多么牢固的一个共同体。
当都江堰运用市场手段解决数以十亿计的资金缺口,完成农房重建;当什邡市建立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制度,保证资金效益和项目廉洁;当四川金融机构3年贷款增加量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贷款总和;当3年过后四川人民拿出这样的答卷: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人们充满敬意地得出结论——
汶川奇迹,是政府动员与市场力量的雄浑交响,是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壮丽凯歌。
美国红十字会驻中国地区代表雷伊斯感慨,‚你们确实有一个能帮助人民的强大中央政府。这十分重要。‛他只说出了一个方面。让政府力量与市场手段相互补充彼此呼应,将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服务于以民生福祉为根本的‚国家目的‛,把无私援助从个人的自由选择上升为不可动摇的制度意志,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六)2008—2011,汶川。科学发展的时代规律在此得到深刻揭示,它告诉我们,没有‚全面协调可持续‛,就没有灾区大地脱胎换骨的超越与新生。
震后两年,最高时速220公里的成灌快铁顺利发车,四川跑步进入‚快铁时代‛;震后三年,‚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首3年历程,如果没有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在神州大地贯彻落实所形成的全民共识,如果没有我们时代所秉持的‚生命至上、民生为先‛的治国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发展转型‛、‚社会发育‛与‚民生跨越‛。凤凰涅槃,灾区的新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重建史、一往无前的奋斗史、豪迈雄壮的发展史。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点内容,在统筹城乡的清晰思路中,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震区总结和推广成都先行先试的经验,首次把农村建设纳入规划范畴,结合重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联动,农村居民‚放下锄头进车间,屋后还有一片田‛,收入渠道大大拓展。城乡一体的社保制度、教育机制、公共设施,让广大农民逐步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重要方向,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宏伟战略中,发展呈现历史性嬗变。东汽跻身世界一流行列,戴尔全球运营基地落户成都,北川新县城有了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淘汰落后产能、承接产业转移,重塑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灾后的四川崛起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
把‚民生为先‛作为恢复重建的重要标准,在让灾区人民‚大踏步走向新生活‛的执政信念中,发展凸现历史性进步。从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关怀‚三孤‛人员,到做好再生育服务、为失去孩子的家庭燃起希望;从崭新的城镇丰饶的乡村,到新辟的道路崛起的园区,巴山蜀水浓墨重彩书写民生情怀。穿行震区,面对白墙青瓦的川西民居、石墙灰顶的羌寨石阁、粉墙金瓦的藏式小楼,你会理解为什么会有‚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的‚汶川巨变‛。
(七)2008—2011,汶川。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此得到广泛验证,它告诉我们,3年时间,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山河壮美的物质家园,更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故乡。
‚汶川不哭,中国加油‛‚我们都是汶川人‛,当年响彻中国的呐喊,在3年重建中依然诠释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情怀。‚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泰山压顶不弯腰‛,曾经激荡灾区的强音,在3年重建中依然传递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山东援建干部崔学选病危之际仍牵挂着灾区的‚三个家‛;北川擂鼓镇茨沟村年轻的村委会主任尹显波最后才修自家的房子,感动的村民自发为他添砖加瓦;玉树遇险、舟曲遭灾,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都,第一支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3年来,千百万干部群众的奋斗,亿万中国人民的坚守,无数建设者的奉献,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感恩,汇入社会主义中国一脉相承的精神谱系。
过去的时代,这些精神让地底的石油喷薄、让卫星遨游太空,战胜过自然领域的水旱天灾、也战胜过社会发展的风险挑战。今天,伟大的精神再次迸发出重整山河、重塑心灵的强大力量。恢复重建激发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共同理想唤起的精神体认与凝聚,灾区巨变催生的民族自豪与自信,升华为我们这个时代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铸就了党领导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又一座历史丰碑,必将长久地留存于我们民族的血脉。
(八)‚在我眼里,灾区每一幢新建筑,都是一面飘扬的国旗!‛一位去过四川的网友这样说。
此时,走过90年风雨征程,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主义中国抵达新的历史起点。飘扬的五星红旗凝聚了怎样的信念?不屈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也许这才是‚汶川奇迹‛的根源。从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出发,这个为着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政党,在历经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磨砺、抗战岁月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激荡风云、改革开放的历史考验之后,所建立的功勋,所铸就的旗臶,所探索的道路,是‚汶川奇迹‛乃至‚中国故事‛最令人信服的历史逻辑与现实答案。
人的自主性,制度的灵活性,发展的协调性,精神的创造性。3年重建不过是再次呈现了一个政党对人民的信念、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想象,再次检验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能力,再次增强了我们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心。
这种信心,源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胡锦涛总书记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一起。恢复重建3年历程中,党和政府表现出高超的驾驭全局与应对危机能力,资源整合和利益协调能力,依法执政和高效行政能力,自我调适和开放转型能力。汶川作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往前溯,承续9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60年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30年改革开放的辉煌业绩;往后看,决定着‚十二五‛开局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复兴的漫漫征程。
这种信心,源于‚中国道路‛的正确选择。安臵群众百日攻坚,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无论是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还是国家责任的持续释放;无论是民生为大的基本理念,还是包容性增长的基本模式;无论是精神信仰的强大力量,还是有统有分的统筹协调,灾区提供的样本不仅是在为自己寻找答案,也在为中国的未来积攒经验。汶川作证,恢复重建的3年,是‚中国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的浓缩版。
这种信心,源于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发展的‚主心骨‛,致富的‚火车头‛,生活的‚贴心人‛……同样经历家园破碎的苦楚,同样承受痛失亲人的悲伤,但领救济、发帐篷、住板房,他们朝后让;挑重担、克难关、解纠纷,他们往前冲。‚我们是有组织、有信仰、有觉悟的人。‛在地震中失去11位亲人的北川县委副书记瞿永安的话,道出了千万震区党员干部的心声。汶川作证,觉悟、组织、信仰,是这个有着90年历史、7800万党员的政党最坚实的基础,是凝聚力、动员力和战斗力的源泉。到汶川震区考察的外国友人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2008—2011,汶川。惨烈的地震,在中国的‚心腹之地‛划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但龙门山断裂带上,透过地震掀开的一个小角,世界得以纵览一个民族3年、60年、90年、5000年的精神脉络,窥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解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欣欣向荣的政治密码。
(九)灾害挡不住四季轮回,生命蓬勃。
当大地再次开满鲜花,新北川中学的教室里,一群学生打听如何向日本灾区捐款。在灾区,几千个失去孩子的家庭迎来新的生命。‚地震宝贝‛张震安满地跑了,‚敬礼男孩‛郎铮读学前班了,‚芭蕾女孩‛李月迈动永不停跳的舞步……
永不停跳的舞步,一个古老民族向死而生的脚步。
‚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见未来。‛2008年,《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以这样的句子,总结中国走过的这大喜大悲之年。
时间是考量一切事物的标准。3年,奔腾不息的岷江,把灾难与痛苦沉积在历史河床的深处,也把气壮山河的声响激荡在岁月的天空。面对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坚信——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
——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
(一)德国,摩泽尔河畔特里尔古镇,一座灰白色三层楼房里,常会出现一些黑头发黑眼睛的游览者。他们虔诚地拜谒,深情地凝望,上万条中文留言中最多的字眼是,‚伟人长逝,思想永存‛。
一个多世纪前年轻的马克思未曾想到,他与他的思想会成为一面旗臶,导引一个东方大国近百年波澜壮阔的挺进,红色狂飙席卷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命运就此改变。
在这面信仰的旗臶下,中国共产党,这个曾被讥为‚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创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它感染、鼓舞、召唤一代又一代人舍命相随,将信念的力量嵌入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脉,推动这个曾经山河破碎、几近亡国灭种的国度走向独立、走向富强、走向复兴。
在这面信仰的旗臶下,社会主义中国,这个曾遭遏制、封锁、包围、孤立的新型社会制度,刷新了当代国际政治的版图,以其势不可挡的崛起开辟出一条举世瞩目的‚中国道路‛,被马克思眼中那些与无产阶级‚势不两立‛的人们,不无敬意地称为‚一个崭新时代的黎明‛。
90年前,13个选择了信仰的革命者,那些平均年龄28岁的青年很难想到,1921年7月那个燥热的季节,上海法租界石库门里的秘密集会,那颗从遥远西方‚盗来‛的火种,会燃烧成光耀中华的绚丽日出,它荡涤风雨如磐的暗夜,最终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走向,改写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曾经极而言之,只有一门科学,那就是历史学。历史是现实的向导,当社会主义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们需要在历史中寻找力量。
就让我们重返1921,从那个起点开始,翻阅90载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捧读中国共产党人以青春、热血与生命的深情书写。
(二)这些场景或许早已为人熟知,但每每重温依然让人震撼。
他看着前来告别的家人神色从容,在绞刑台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他曾是生活优裕的大学教授,每月数百元大洋可养活四五十口人,但他却以生命之钟撞响旧中国的黎明。他说‚只要我们有觉悟的精神,世间的黑暗终有灭绝的一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赠给难友,在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讲后,与战友们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曾是锦衣玉食的富家少爷,有着‚鸦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人‚有五十个农民做奴隶‛,但他却在‚秉志改革‛的探寻中为救国救民英勇献身。他说‚我们共产党是代表工农人民大众的‛,‚为了我们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他神态自若地走向刑场,沿途高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他曾是才华横溢的柔弱书生,翻译则蔚然成文,治印则卓然成家,本可为渊博学者、文化巨匠,但他却振臂一呼刺向黑暗。他说‚一切新的、斗争的、勇敢的都在前进‛,‚亲爱的同志,你们去算账罢,你们在斗争中勇猛精进着‛。
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他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坚贞不屈,在养育他生命的江西莲花县,在挚爱的亲人面前,被敌人割掉舌头的他,用脚趾蘸着淌到地上的鲜血,写出‚革命成功万岁‛……
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8岁。刘仁堪,34岁。这是他们从容赴死的年龄。视死如归,义无反顾,只因坚信‚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因为这一信念,毛泽东10多个亲人献出了生命,2100万革命者慷慨捐躯。他们是理想的殉道者,社会的探索者,主义的践行者,是伟大的爱国者,无畏的革命者,无私的牺牲者。
只有从他们开始,从这些共产党人开始,从信仰信念开始,我们才能认清百年中国跌宕前行的浩荡潮流中,那无数难以解释的疑问、荡气回肠的奋斗、惊心动魄的力量。
(三)对许多人而言,这确实是种难以臵信的力量。
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一穷二白,满目疮痍。中国近代史的舞台,多少政治力量登台亮相,却终究没能让一个古老大国走出苦难,是什么样的政治信念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让一个新兴的无产阶级政党唤起工农千百万,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有过低谷、有过曲折,走过弯路、绕过远路。90年风雨沧桑,多少风险考验,却终究坚忍不拔奋力向前。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是什么样的政治素养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让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始终成为引领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90年始终如一,是什么样的政治品格有如此持久的向心力,让鲜红的党旗始终能凝聚起各种力量,把中华民族变成一个坚强的共同体?
从只有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拥有8000万党员、世界最大的执政党,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又是什么样的政治能力有如此巨大的创造力,让一个政党的成长与一个国家的重生融为一体,在动荡的百年历史中写下不朽的传奇?
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第三世界的现代化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激烈冲突的过程。一个具有现代化取向的政治组织是推进现代化进程又保持其过程稳定的关键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现代化的奇迹,密码就蕴藏于这个‚政治组织‛之中。
90年后,追寻这段历史轨迹的人坚信,最终的答案源自最初的理想,是信仰的旗臶造就了理想的传奇。
(四)什么是信仰?
从哲学的概念理解,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持有。对信仰的不同选择,体现了一个人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就政党的本质来说,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臶,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对于信仰的不同选择,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
或许马克思的这段话,最能阐发共产党人的信仰——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任何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这是怎样的选择,能如此将一个人自然的生命融入为整个人类的奋斗之中?当个体的追寻汇聚成共同的坚守,又会迸发出怎样的力量?
(五)从1840到1921,尽管长夜如晦,屈辱如山,但中国人民的抗争一直未曾停息。一次次流血牺牲,一次次惨烈失败,救亡图存的悲壮,伴随着中国从19世纪进入20世纪。
这是一个很难改写的事实。1840年后,中国的进步被强制性纳入另一个话语体系。当代中国人所思考的基本命题,科学、民主、法治乃至国家,都是从那时起才逐渐形成概念。在帝国主义瓜分豆剖的隆隆炮声中,这个被殖民者讥笑为‚劣等民族‛的古老民族,这个被西方称为‚既污秽又丑恶‛、‚存在是一种时代错误‛的国家,最急迫的课题,是何以能走出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虽然慷慨激烈,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伊谁?
这是我们理解先驱们的选择最为真切的背景,也是共产党走进中国近现代史最为清晰的坐标。为什么信仰的火炬会点燃一代人的大觉醒,为什么1921年会发生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因为,四分五裂的神州大地,呼唤解民倒悬的一线曙光;救亡图存的悲壮呐喊,催生一种新生政治力量。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四海寻觅的探索者从这滚滚而来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人类解放的前途。它与各种思想主义完全不同,立志于为大多数人民利益而奋斗,最广大的无产阶级、穷苦人民,也能翻身做主人。马克思主义惊醒了‚五千余年的沉梦‛,让无边的黑暗有了光亮,中国前进的道路豁然开朗。
20世纪的上半叶,在向着‚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奔去的人群中,有出身豪门的少爷小姐,有山野乡村的农家子弟,有满怀激情的青年学生,有离经叛道的知识分子,有一无所有的产业工人。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凝聚在同一面旗臶下,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
这样的选择看似简单,却殊为不易——生命只有一次,还有什么比生死抉择更大的考验?但他们深知只有信仰能体现人生价值可靠的落实,只有信仰能赋予短暂人生永恒的意义。正是这样的选择,让他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征程。
这样的选择看似偶然,却十分必然——‚决非为一衣一食之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有食也。亦非自安自足以自乐,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享安乐也‛。正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高尚情怀,让共产党人选择了为人民奋斗的高尚事业。
90年过后,今天的人们只有理解他们纯粹的理想,才能理解他们不朽的牺牲。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在中华大地书写出气壮山河的诗篇;这种理想,让共产党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在人民心中耸立起永不磨灭的丰碑。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六)‚马克思主义对于能理解它的人来说意味着得到了‘全能的智慧’,对于信奉它的人来讲,则等于找到了‘根本性的指针’。‛外国学者的这番感喟,算是触及了信仰的本质。
因为理解,所以能从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思想中获得‚全能的智慧‛。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坚定的立场秉持这一科学理论的武器,推动中国历史走向千年未有之变局,并在伟大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为信奉,所以能在90年岁月里坚守‚根本性的指针‛。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自觉肩负起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使命,并将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信仰,化作顽强的精神信念。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在理论上鲜明提出、在实践中明确要求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从‚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铭刻于鲜红党旗的‚人民利益‛,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信念,是我们党最为根本的政治优势。
环顾全球,世界上很少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把公而忘私、奉献牺牲作为对党员的基本道德要求,更少有哪个政党对党员进行持续不断的党性教育。从江竹筠到董存瑞,从张思德到雷锋,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邓稼先到袁隆平……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在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艰辛探索中,始终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默默奉献,为国为民披肝沥胆。回顾90年奋进历程,始终为人民而奋斗的奉献精神,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思想财富。
62年前,司徒雷登总结国民党失败原因时这样分析:‚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多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
2011年,走进地震灾区的外国友人面对令人震撼的‚汶川奇迹‛这样感慨:‚有一条‘经’我们很难取走——你们有这么多勇于献身的中共党员。‛
一切历史最终都是思想史。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信仰衍生的伟大精神,既不只是出自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只是源于向往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发展,社会才能真正走向繁荣,这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是颠扑不破的永恒真理。它告诉我们:选择为人民而奋斗,它的生命必将永恒,它的事业必将长存。
(七)一个政党信仰的生命力,体现在走向大地的实践中。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曾经有人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中共也无能为力。曾经有人评断:中国共产党军事上可以打100分,政治上可以打80分,经济上却只能是零分。曾经有人宣称:中国要改革开放,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
然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新中国用无可争议的事实击碎了这些‚预言‛。今天,那些提出‚给中国共产党打一个高分‛的人,那些惊诧‚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的人,那些赞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的人,不得不正视信仰的巨大力量。
作为人类全部实践的动机与目的,对个人言,信仰构成个人行为的支柱;对民族言,信仰构成凝聚民心的精神;对国家言,信仰构成国家意志的核心。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民族如同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能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国家不会自主强大。
回望百年中国史,几代共产党人的革命和探索,其意义不仅在于完成了救亡图存、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更在于它用‚信仰‛的旗臶将中华民族空前地组织起来,为后来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由此赞叹: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亿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这确实是最伟大的成就。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强大,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备受欺凌到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前所未有地将中华民族团结成一个整体。人民共和国的旗臶下,中国从五千年王朝之‚天下‛,成为亿万人民之‚国家‛。在传统的文化认同之外,这个新型的人民共和国有了强烈的社会认同、鲜明的制度认同,这才有了亿万中国人民危难艰险之中救国的奉献和牺牲,一穷二白之上建国的探索和激情,遭遇困境之后强国的勇气和智慧,由此造就了激荡人心的历史进步、波澜壮阔的现代转型、震古烁今的发展传奇。
凭借这种信仰,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悲惨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八)1921—2011。9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英勇无畏的奋斗史,是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这90年,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1921—2011。90年跌宕起伏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一往无前的探索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历史。这90年,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到确定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引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阔道路,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次革命,变革之广泛,影响之巨大,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绝无仅有,最终使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921—2011。90年风雨兼程的伟大历程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在信念的旗臶下百折不挠的精神史,是在走向复兴的征程中感召团结中国人民生死与共、始终相随的历史。这90年,我们经历了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遭遇过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被动局面,一批批共产党人‚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我们度过国民经济最为困难的3年,走过‚大跃进‛的急躁与‚十年内乱‛的浩劫,却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开启改革开放的大幕。我们亲历政治**的考验,直面苏东解体的冲击,面对‚红旗还能打多久‛的追问,仍然坚定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任何政党的兴衰存亡,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取决于人民群众对这种作用的认可程度。‚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一个儿子啊,送到了部队上。‛这首当年的歌谣,连同如林的担架、如流的推车,一起见证了亿万人民是如何一心跟着共产党,铸就了民族的新生、国家的新生。
什么是民心?这就是民心。什么是人民的选择?这就是人民的选择。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之所以能够承担起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重托,之所以能够在剧烈变动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自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历史为证,中国共产党人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觉悟者,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者,是‚为人民而奋斗‛信念的践行者。
(九)90年过去,一切都是新的。
石库门—天安门,空间距离1000多公里。在不远的空间里,历经多少艰难曲折,但终于洞开了一个古老民族走向世界的大门,开辟了一个国家走向复兴的道路。
烟雨小船—巍巍巨轮,时间跨度90个春秋。在不长的时间里,穿越多少急流险滩,但终于铸就一艘驶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巨轮,在汇入世界文明潮流的追赶与超越中昂首前行。
2011,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一支支追寻的队伍行走在中华大地。红色中国的源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昔日法租界的石库门,被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们一次次踏访。90年前那条由外国人命名的‚望志路‛,早已更名为中国人的‚兴业路‛。
从‚望志‛到‚兴业‛,一个政党90年的奋斗与探索。在信仰的旗臶下,那个伟大的声音如同历史的旁白——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第三篇:文明标注城市发展新高度
文明标注城市发展新高度 月 14 日,中国文明网公布了第 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 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作为往届的全国文明城市,东营经复 查确认后,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殊荣。近年来,东营市高度重视创建文明 城市工作,调动全社会各方力量,扎实 推进创建工作常态化,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2015 年、2016 年、2017 年均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全 国文明城市复审。加强价值引领 城市文化品位再提升 创建文明城市,要见事见物,更要 见思想见精神。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快 速改善,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 迫切。为此,东营市积极顺应发展要求,将创建工作的重点由 “硬件建设”向 “软件建设”转移,更加注重在人的心 灵上搞建设。全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把核心价值 观建设贯穿创建文明城市全过程,内化 为市民的坚定信念、外化为市民的自觉 行为;通过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在广大 市民中持久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同时,常年在市 内主要媒体开设“文明城市共建共享” 等专题栏目,定期举办黄河口大讲堂,每年举办读书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2015 年以来,全市在公园广场、建筑工地、旅游景区 累计设置 7 万余平方米,建设 90 多处 永久性宣传雕塑,制作海报、展架、雨伞 等精美宣传品 80 万幅(个)。公益广告 在城市公园、广场、学校、商业街区、居 民社区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已经成为 一道城市微景观。在市民素质提升方面,东营市将培 养现代文明意识融入市民群众的生产 生活、学习工作和行为习惯,在全市广 泛开展了礼让斑马线、文明旅游、文明 上网、文明养犬、文明祭扫等文明风尚 行动,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针对未 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东营在全省率先 启动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组 织开展第三届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书 法比赛、乒乓球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 加全省第三届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 示活动。东营在全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 活动,通过建好用好东营市志愿服务 网,志愿服务活动发布、运作、考核评价 全部实现网上管理,实行项目征集、评 估、发布、实施、考核、表彰“六步走”模 式,先后实施志愿服务项目 689 项,网 上公示志愿服务活动 2.2 万余次,并将 志愿服务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常态化 工作,联合新闻媒体开展“志愿服务进 社区”活动 13 场次,在城市人流密集 场所建设 200 多个志愿服务站点,先后 打造出 “善哥助学”“一米阳光”“红 柽柳”等品牌项目和团队。倡树先进典型是打造城市新名片 的重要一环。基于此,东营市积极发挥 先进典型在弘扬主流价值观方面的榜 样引领作用,广泛发现和推选道德模 范、最美人物、善行义举和身边好人,截 至目前,32 人入选“中国好人”,1 人荣 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5 人当选全 省道德模范,147 人当选“山东好人”; 同时,全市善行义举“四德”榜实现了 村村全覆盖,90%以上农村人口上榜展 示,形成了浓厚的道德感召氛围。以这 些模范人物为原型,东营还推出了一批 微电影、视频公益广告、文学作品。此 外,东营积极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 家庭、文明校园等各类创建活动,激活 城市文明“细胞”,大力开展网上精神 文明创建工作,开辟价值引领新阵地 “寻找东营最美女孩”“我为父母拍张 照” 等 100 多个重大网传活动引起强 烈社会反响,参与网民 900 多万人次,每年测评均居全国第一方阵。回应市民需求 打造美丽幸福新东营 多年来,东营市坚持“人民城市为 人民”的工作导向,把创建文明城市打 造成为造福市民的民生工程和广大市 民共建共享的民心工程,为群众带来看 得见、摸得着的进步和变化。东营每年实施一批惠民利民工程,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市统筹推进东城提升和西城改 造,生态新城、金湖银河等生态片区开 发工程相继实施,大剧院、科技馆、规划 展览馆等建成投用,建设改造城市道路 190 公里;大规模实施造林绿化工程,规划建设 2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森林湿 地公园。德大铁路、济东高速公路建成 通车,胜利机场增开优化航线 7 条;横 跨黄河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胜利电厂 三期竣工投用;市一中、二中、特校新校 区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创建为三甲医 院;东营在全省率先整合城乡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 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等制度,各 项社会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全市先后开展“四项整治”、城乡 接合部、背街小巷环境、露天烧烤、校园 周边环境、暑期网吧经营秩序等专项整 治,突出抓好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 乱丢、广告乱贴、污水乱排等突出问题 和繁华商圈、城中村、河道沿线等重点 部位的治理管控,深化文明出行专项行 动,城市环境面貌和公共秩序进一步优 化。为打造天蓝水净的宜居环境,东营 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针对水体污染、空气雾霾、扬尘噪 声等问题,全面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 补工作,大力推进绿色城市、海绵城市,让文明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 之城。实施环保重点工程 582 项,新建 改造城乡污水处理厂 45 座,淘汰落后 产能项目 122 个,重点河流水质稳定好 转,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建成生态 林场 11 处,新增造林面积 36 万亩,自 然保护区修复湿地 30 万亩,城市生态 环境明显提升。针对城乡环境改善问题,东营市每 年都将乡村文明行动列入惠民重点实 事,倾力倾情、内外兼修,在历次全省乡 村文明行动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中,东 营市始终位居前列。为推进农民素质教 育多样化,引领农民群众向善向美,东 营深入实施新农村新生活培训,推动培 训全覆盖。东营市倡导推动红白事办理 规范化,建立红白理事会,提升婚丧仪 式办理水平;同时坚决抵制陈规陋俗,开展移风易俗赶大集志愿服务活动,倡 导厚养节俭理念,党员干部签订承诺 书,带头宣传移风易俗,倡导节地生态 安葬,据统计,全市生态安葬率达到 85%以上。在革除陋习的同时,东营市大力实 施文化惠民工程,每年送戏下乡 1 万余 场次,每村每年 5 场戏、每月 1 场电影,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位 的文化大餐;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建设文化街文化墙,在显著位置制 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墙,培 育基层文化人才,完善环卫一体化工作 体系,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凝聚广大群 众共建共享的内在动力。工作有标准,基层便于遵循,每个县区都涌现出一大 批示范村和示范片区。全员联动参与 筑好创城坚强堡垒 东营市坚持高点定位,把创城摆上 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每年都把创建全 国文明城市工作列为全市惠民十件大 事。2017 年 2 月,东营市第六次党代会 将“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深化全国 文明城市建设成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 创建活动”,作为今后 5 年的主要任务 和战略举措。组建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 组长,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市长牵 头负责,50 余名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 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保持 20 人左 右的工作力量,从 2012 年开始集中办 公,已连续 6 年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各级各部门、单位长期保持创城工 作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一把手”负 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保证了创城工 作力量,形成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创 城办统筹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广大 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压实责任,东营市每年召开多次 高规格的创城工作动员会、推进会、调 度会,制定印发相关制度文件,将文明 城市建设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县区和 市直部门、单位,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 步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具 体责任人,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推行网格化管理,每年对中心城区 28 个创城网格进行优化调整,每个网 格明确一位市领导和几个承包单位,督 促协助职能部门抓好设施、环境、秩序 维护等各项创城任务的落实。市委、市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和文明单 位考核,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加 分、增加考核优秀指标,工作不力、影响大局的给予扣分、黄牌警告直至撤 销文明单位称号等处罚。截至目前,已 经对 10 多个省、市级文明单位进行黄 牌警告,有效调动了各级各单位创建工 作积极性。在推动创城落实上,东营市每年都 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市级领导 实地调研创城一线,推动解决了一批影 响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市人大、市政 协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 调研活动,为推进创城工作建言献策; 精心设计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鼓励市民 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遴选 59 名优秀者愿者组建“啄木鸟”市民 巡访团,通过手机、相机曝光占道经营、违规停车、小区卫生死角等不文明问题 图片 1100 余幅,编发督查通报 6 期。截 至目前,东营共组织创城自测 17 次,下 发督办单 748 期、督查通报 44 期,督办 各类问题 1610 余项;接听群众热线电 话 290 余个,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 140 余个。在报纸、电视等媒体设立了不文明 行为曝光台,形成全方位文明监督格局 和事件受理、分解、办理、反馈链条式的 快速运作模式,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筑 好坚强堡垒。
第四篇: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
[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正文: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责任源自爱,没有爱就没有责任,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这个爱,就是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爱父母、爱妻子、爱孩子,这是“常人之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这是“大爱”。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取得巨大成绩,深受群众爱戴,关键就在于他们把常人之爱转化为对老百姓的大爱。这个爱的转化,就是以常人之爱为发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从而衍生大爱。当对群众的疾苦感同身受,对百姓的难事深有体谅,则他们的安危冷暖怎能不时刻记挂在心,怎能不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人民日报最近发表的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对此有更深刻的诠释:对工作极端负责,来自于对人民极端热忱;对人民极端热忱,体现为对工作极端负责,心得体会《学习任仲平文章《论责任》心得体会》。只有对人民有了真感情,深刻体认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对工作才会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而衡量干部对老百姓是否有真感情,一个重要标尺就是看干工作有没有责任心。对群众虚情假意,就会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作风飘浮;对群众真心实意,就会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领导干部对百姓应有深厚感情,也应自觉培养这种深厚感情。遇到矛盾多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遇到问题多想想老百姓的难处。多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心里有没有老百姓,为老百姓做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事情没有做。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我们的心就会逐渐与老百姓贴近,再贴近,最终心贴着心,心连着心。前不久,安徽省一位领导同志提出,领导干部应该有“两情”:对人民要有感情,对工作要有激情;要通过“两情”转变“两风”:领导作风、部门行风。培养起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把责任心落实到具体岗位上,体现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和细节中,领导干部的作风、机关部门的行风就不仅会好起来,更以其表率作用,带动广大干部转变作风,转变到对群众极端负责、为群众热忱服务上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清代画家郑板桥当知县时的感怀。关切之情中,透着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当代诗人艾青的心声。他把这深沉的爱化作巨大的责任,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愿我们的领导干部,常察社情,常虑民忧,常思己责,不遗余力地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第五篇:任仲平30年改革开放-上
任仲平: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上)
(一)不平凡的2008年就要过去了。
当岁月即将翻开新的一页,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
“一切都崩溃了,价值已再难持守,世界上到处弥散着混乱。”人们开始对自由资本主义重新审视,将探寻的目光转向地球的东方,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评论“中国模式”,打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时,距离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30年。中国的复苏与崛起,曾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如今不同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又“激发了世界关于制度的丰富想象”。然而中国的改革并非一路凯歌。30年来,我们曾驱散阴霾,信心百倍;我们也曾经受考验,艰辛探索。尽管我们遭遇了众多急流险滩,但改革开放的航向始终如一。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特殊时刻,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如果我们善于从历史的遭遇中汲取智慧,于持续30年的变局中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下面的变革力量,在更大的视野里认识总结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学习并继承开拓者的勇气,那么我们对当下的一些问题就不会感到突兀和茫然,在通往现代化的道路上,也会有更大的信心和力量。
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3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变革,30载波澜壮阔的民族壮歌,从这段历史里,我们将触摸到怎样的永恒?
(二)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描述这30年?
有人说,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翻天覆地的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时代;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变革与重构交织、海水与火焰交融的时代。
1978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为人物。它用48页的系列文章介绍邓小平和打开大门的中国,其开篇之作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
当时对“中国梦”持怀疑态度的人,不在少数。有人质疑:“能让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在极短时间内来个180度大转弯,就如同让航空母舰在硬币上转圈,难以置信。”30年后,中国的发展冲破了许多预言家的设想,“航空母舰”在硬币上来了好几个“华丽的转身”。
这30年,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大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这30年,社会主义中国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中,探寻出一条生气勃勃的现代化道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新型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发展模式;这30年,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引领当代中国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并将几代中国人矢志追求的现代化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尽管每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可是,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个历史段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中国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市场经济转型。30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中国在3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创造的奇迹,足以让历史学家着迷。解析这一奇迹的根源,不仅是专家研究的学术范畴,更是我们走向未来的现实需要。
十年“文革”结束之后,中国普遍存在一种焦虑情绪。女作家谌容在小说《减去十岁》里写到,根据上级指示,全国人民一律在档案中减去从“1966—1976”这十年,全部年轻十岁,所有人都找回了失去的时间。虚构的情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集体心理。而“时间焦虑”的背后,是中国与世界潮流的“时差”,是人们对改变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急切心态。
“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在果断实行全面改革方面,邓小平同志说过几句振聋发聩的话,一句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一句是:“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还有一句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以说,改革开放既是摆脱我们党和国家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半封闭状态,实现从困境中奋起的唯一选择,又是赶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融入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探寻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这场新的革命,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之所以成为30年不变的时代呼声,有三个基本动力:一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动力;二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三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动力。
第一个动力,事关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动力,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第三个动力,事关执政党的命运。三个动力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国的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国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因为有了这三个动力,改革开放才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契合历史规律。因为有了这三个动力,改革开放的每一次重大突破,才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新的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的有力提升。因为有了这三个动力,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才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过程中,30年的改革开放既充满希望,也包含曲折;既遭遇过激流,也掀起过波澜。但因为这三大动力,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的态度面对一切,30年一以贯之,“改革开放”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国家信念。
从这三个动力出发,分析我们社会的跨越,破解我们国家的进步,总结我们党的探索,就不难理解过去我们为何经历如此考验如此曲折,依然选择改革开放道路;就不难理解现在我们为何面对诸多困难诸多问题,还是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五)30年来,人民群众始终是改革开放的主体力量。改革开放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2008年年初,在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一场继续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吸引了众多市民。有人认为:一个城市,光拼GDP缺少内涵。中山不仅要拼经济,还要拼文化,拼体育,拼环境,拼素质。有人建议:中山应该利用北接广州、南连珠海、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
1978年年初,中山也曾进行过一次大讨论。小榄公社社员黄新文一家,在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之余,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一年纯收入超过5000元。黄新文家庭副业的收入这么多,超过了集体劳动所得,这算不算资本主义?他走的这条路子到底对不对?一时间议论纷纷。
时隔30年,发生在中山的两次大讨论,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国民的进步。没有30年的物质积累和生活改善,人们就不会有这样的底气和追求;没有30年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人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眼光和胆识;没有30年对外开放的历练,人们就不会有这样的视野和胸怀。
普通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30年巨变,固然可以从多方面用多视角来观察,但其中最突出的一点,莫过于亿万中国人从僵化中觉醒、从沉闷中甦生,中国社会真正充满希望地活跃起来。
“看完蔚为壮观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后,我胸中仍激荡着中国鼓手带来的震动,这个国家的活力不可匹敌”,这是外国媒体的一篇报道。而联合国《2007年亚洲及太平洋区域经济和社会概览》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对全球增长贡献最大的,就是“中国的活力”。这种“活力”,体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的年均增速上,更体现在30年来每个中国人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改革开放30年,不仅是国家生命力迸发的30年,也是个人生存空间得以扩展、个体权利观念得以舒张、个人创造能力极大激发的30年。回望30年,留在记忆里的,不只是节节攀升的数字,恢宏壮观的篇章,更有一个个写满希望梦想、饱含时代温度的人生故事。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也是最大的民意。中国的改革,一开始就与人民“捆”在一起,一开始就认清了自己的主体力量,一开始就围绕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展开。30年竞相迸射的“中国活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对人民意愿的由衷尊重。
回首改革开放30年,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实惠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赖于人。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短短几年就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双休日走进普通劳动者生活,权利成为社会基本话题,乡村直选,户籍制度破茧,全国范围内人口大流动„„在这个“人民共和国”的国度里,作为个体的人变得越来越具体。
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条直线。30年改革开放成就瞩目,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希望在于,从当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到如今“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加快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对于人的认识日渐丰富,对于如何以改革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体会愈益深刻,“以人为本”成为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国家理念。正因为此,对于13亿中国人而言,“要不要改革”的提问,才会得到不容置疑的回答;“坚持改革开放”,才会成为30年不变的呼声。
(六)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历程的一次伟大转折,是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创举。
“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改革开放前夕,总设计师打出沉重的问号。当时,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小时起降60架飞机,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小时起降2架,还搞得手忙脚乱;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
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是因为相信社会主义能够给人民带来幸福,给国家带来富强。如果总是物质贫乏、精神封闭、科技落后,社会主义又好在哪里?只有解放思想,冲破旧体制,打开国门,在与世界的激荡交流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才能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以1978年为起点,中国开始与世界全面交流。改革开放让社会主义中国有了更大的视野,它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有了在人类文明大格局中寻找民族复兴之路的动力;它让我们更坚定地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有了走自己的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非公有制经济是“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得以最终确立,并不断完善和发展。
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社会主义找到了“中国特色”。
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这场变革几乎凝聚了我们对于时代、对于国内外历史经验、对于社会主义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认识,包容了几代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追求。可以说,这是一条用人类先进思想成果,根据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而选择的强国之路。30年前,外国媒体在介绍刚刚打开国门的中国时还不无疑惑:“让全球1/4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 30年后,他们自己作出回答:“当奥运会主火炬点燃时,全世界见证了一个确凿无误的事实:中国回来了——在荣誉的光环下。” 一个国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经多次动荡、外来冲击,“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在短短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里,一个觉醒却让她走出很长一段路程。如此鲜明的历史反差,究竟奥秘何在?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七)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用始终如一的改革自觉,不断以改革回答改革进程中的难题。
30年前改革开放航程初启,正值“戊戌变法”80周年。这个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持续103天后以失败告终,改革者付出流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展开历史卷轴,从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到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中华民族虽不乏“载入史册”的改革之举,结局却鲜有善终。20世纪70年代末中华大地开启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新的革命,因为始终有执政党的坚持和引领,而拥有最坚实的政治保证,30年一气呵成,30年依然强劲。从干部退休制度的试行,到3万多名非中共人士走上县级以上领导岗位;从村民自治在广西罗城的小山村破土,到各大城市电视直播厅局级干部公选;从依法治国成为治国方略,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入宪;从“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提出,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的践行„„30年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30年政治文明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伴随着执政党的自我完善。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事实上,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比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更窄。
回望30年,价格闯关,经济“软着陆”,“苏东剧变”,“八九**”,亚洲金融危机,世界金融海啸„„在一系列重要的历史关口,中国共产党人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大智慧大勇气,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的航船破浪前行。而今,面对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前景的种种预测,中国共产党人更加坚定地表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以自己的奋斗铸就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今日中国,改革再不是个人的孤立冒险,而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国家战略。正如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德国前驻华大使康拉德·赛茨所说,中国总是一次又一次驳斥那些悲观主义者,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层,迎战问题的力量总是要比所面临的问题还强大。
(八)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节点,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梦想从未如此接近。
1928年,有“20世纪雨果”之称的法国文学家保尔·瓦莱里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由于我们对中国人的认识困惑不解,不知道应将他们列在世界文明体系的什么位置上。于是只好把他们列为另一个领域,编入另一个历史顺序中。
80年后,2008年8月8日,在贯穿北京南北的中轴线上,在南望故宫的国家体育场里,中国画卷徐徐拉开,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史诗般开幕。那一刻,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的中国,记住了一个文明的中国,认识了一个现代的中国。
让我们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放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卷和近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加以审视——
纵向看,这30年可以说是百年中国最少干扰、最快发展、最多实惠的时期。2008年堪称现代中国的一个节点。节点的一头连着过去100年,连着跌宕起伏的民族复兴之旅;节点的另一头,则是未来2年、12年、41年,那是中国人民的新期盼:再过2年,完成“十一五”规划;再过12年,迎来全面小康;再过41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横向看,3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道路,丰富着当今世界的发展模式,让21世纪困于诸多发展难题的人类社会,在“拉美模式”、“休克疗法”若干探索之外,看到另一种可能——一种将现代化规律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可能、一种将世界文明潮流与自身发展进步相结合的可能。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 如今,他的预言正在变为现实。
(九)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人们只有借助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也只有借助现在才能瞭望未来。
三十而立。如果我们将3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结果、一个“历史单元”,我们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集中地看到成就,看到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历史进程。如果我们将30年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过程,我们就能比较充分地看到其间所经历的曲折,看到我们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改革开放,前无古人,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所能做的是从历史充满变数的发展中,寻找我们必须遵循的规律,从时代充满挑战的拷问中,坚定我们始终不渝的选择——“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