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愤怒的葡萄》读书笔记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愤怒的葡萄》。《愤怒的葡萄》是一部深具社会意义的小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且是如此细腻而又深刻。很久以来,一颗心没有被文字给这般震荡过了。
《愤怒的葡萄》所描的是在当时经济不景气时,中小农户在大企业财团的垄断兼并下朝不保夕,纷纷破产。成千上万的家庭顿时没了土地,到处流离失所,此时正好收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徵工人的传单,上面的薪资也叙述得相当诱人,大家都对於这个”西部〃相当的憧憬,於是家家偕老携幼挤在一辆车中便前往”美丽的〃加利福尼亚开创另一番新天地-约德一家人便是最佳代表。汤姆(约德家中的次子)方从狱中假释,高高兴兴的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事后才知一切原委,於是他们便决定要到西部去重新生活,在颠簸的旅程中汤姆的爷爷和奶奶相继逝世,他们的破烂卡车也常出状况,幸亏在一次寻找服务站的过程中遇到了威尔逊夫妇,从此两家子在路上彼此照顾。终於,经过了非常艰苦崎岖的路程后,一大片果园、成行的柳树、桃树一列列整齐的排开,他们以为幸福的日子已到,孰不知还有一波波的难关即将迎面而来。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汤姆的母亲。在她丈夫的眼里,在他们结婚后,她的个性非常温驯,但是在一次的车子抛锚中,他毅然决然地要留下来修理车子,为的是不希望拆散全家人,这不正是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团圆”的观念一样?最让我敬佩的莫过於在卡车穿越沙漠那一幕,奶奶因身体老迈,经不起坎坷的路途而身死异乡,而在当下汤姆的母亲因不愿影响全家人,他独自忍受巨大的悲痛躺在尸首旁,半途又假装发火蒙骗检查站人员,这才使全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就因为她把爱化成无尽的力量,才能使全家渡过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难关。这种坚毅果敢、临危不惧之精神若在现今时代,必能有一番惊人的成就,但她生不逢时,在当时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连养家糊口都有问题了,何况是创造一番成就?这真是使我深深惋惜。
在《愤怒的葡萄》中最让我憎恨的莫过於包工头和果园主,他们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勾结警察压榨流动的农业工人,为了”钱”,什麼事都做得出来,这种行为真是让人不齿。
第二篇:《愤怒的葡萄》读书笔记
《愤怒的葡萄》读书笔记
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愤怒的葡萄》。《愤怒的葡萄》是一部深具社会意义的小说,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且是如此细腻而又深刻。很久以来,一颗心没有被文字给这般震荡过了。
《愤怒的葡萄》所描的是在当时经济不景气时,中小农户在大企业财团的垄断兼并下朝不保夕,纷纷破产。成千上万的家庭顿时没了土地,到处流离失所,此时正好收到西部加利福尼亚徵工人的传单,上面的薪资也叙述得相当诱人,大家都对於这个”西部〃相当的憧憬,於是家家偕老携幼挤在一辆车中便前往”美丽的〃加利福尼亚开创另一番新天地-约德一家人便是最佳代表。汤姆(约德家中的次子)方从狱中假释,高高兴兴的回到家中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事后才知一切原委,於是他们便决定要到西部去重新生活,在颠簸的旅程中汤姆的爷爷和奶奶相继逝世,他们的破烂卡车也常出状况,幸亏在一次寻找服务站的过程中遇到了威尔逊夫妇,从此两家子在路上彼此照顾。终於,经过了非常艰苦崎岖的路程后,一大片果园、成行的柳树、桃树一列列整齐的排开,他们以为幸福的日子已到,孰不知还有一波波的难关即将迎面而来。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汤姆的母亲。在她丈夫的眼里,在他们结婚后,她的个性非常温驯,但是在一次的车子抛锚中,他毅然决然地要留下来修理车子,为的是不希望拆散全家人,这不正是和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团圆”的观念一样?最让我敬佩的莫过於在卡车穿越沙漠那一幕,奶奶因身体老迈,经不起坎坷的路途而身死异乡,而在当下汤姆的母亲因不愿影响全家人,他独自忍受巨大的悲痛躺在尸首旁,半途又假装发火蒙骗检查站人员,这才使全家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就因为她把爱化成无尽的力量,才能使全家渡过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难关。这种坚毅果敢、临危不惧之精神若在现今时代,必能有一番惊人的成就,但她生不逢时,在当时经济大萧条的时代,连养家糊口都有问题了,何况是创造一番成就?这真是使我深深惋惜。
在《愤怒的葡萄》中最让我憎恨的莫过於包工头和果园主,他们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勾结警察压榨流动的农业工人,为了”钱”,什麼事都做得出来,这种行为真是让人不齿。
第三篇:愤怒的葡萄翻译
凡能卖的东西都装上奥尔开的车走了,整整的一车。汤姆便在原地到处走动起来。他垂头丧气地踱到仓棚里看看,又踱到空洞的马厩里看看,到他所记得的各处去看看。阴影刚刚漫上台阶,汤姆坐下于是阴影紧跟着罩上他的心。要难以想象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过未来的生活。妈坐在他背后给孩子洗着满满一桶衣服;肥皂水不时地从她那长着雀斑的粗臂上滴落下来,她深情地朝汤姆望了很久,说:“汤姆,我希望加利福尼亚一切都好。”
“妈妈,甭担心,会好的”汤姆说。“哦,不要紧,我听人家说那边有许多工作好干,工资又高,人家需要有人去摘葡萄、橙子和桃子,又是在树荫底下干活,很荫凉,很舒服。说得这么好,我反而不敢相信了,实际上是不是与实际相差太远了?”汤姆盯了妈一眼说:“妈,假如对任何事情都不存太大的奢望,也就不会犯嘀咕了。”“是《圣经》上说的?”妈妈问道。“我想是的。但是,妈妈,我读完了《博得巴布拉的欢心》
那本书后,我就不信《圣经》了。”汤姆骄傲地说。妈嘻嘻地微笑了一下,继续涮洗着衣服。她拧干了衣服,放在桌上说;“汤姆,听说我们要去的地方有两千多哩路,你说,咱们要多少天才能到啊?”“妈,你不要发愁,大概得走两个星期吧。如果我们运气好,可能十天就走到了。妈妈,我们只要过好今天就行了,别想那么多,这样,你每天都可以自由自在地混过去。”“你说的可能是个不错的办法,”妈说着继续做着事。汤姆看着她做事,他的两眼也微笑了。然而汤姆的笑容却给她的脸上抹上一道阴影,好像有什么不详的预兆。“啊,不能这样,”她说。“你父亲拿到过一张黄纸传单,把那边说得好极了。要是真有了工作不用传单大家也会知道,花钱印传单,可别是逗人的?”汤姆苦笑了一下,摇摇头说:“我也弄不清楚,妈。也许人就是在这样骗与被骗中生活的。”说完,他望了望外面热辣辣的太阳照耀着的红色大地。“什么也许啊,你倒说说看,那边会是什么样的呢?”“也许那边是真好,但愿是这样。”汤姆说着,忽然又想起牧师来了。这时,背后响起一阵懒洋洋的脚步声,一回头,只见爷爷一边摸弄着裤裆口上的钮扣,一边从卧室里走出来。妈正在铁丝前晾衣服,看见爷爷又在摸裤裆口,便急步上前说:“让我来帮你扣,别再老出洋相了。”不管爷爷怎么挣扎,她还是揪住他,把他的内衣、衬衫和裤裆口都扣好了。妈说:“爷爷倚老卖老,最近越来越不像样了,好像要疯了。”爷爷听了,伸出那长着短胡子的下巴,用他那狡猾、顽皮和快活的眼光看着妈妈:“得啦,我们要到那边去,那边到处都是葡萄,一直垂到路上来。你们知道我想干嘛吗?我要摘一澡盆的葡萄,用葡萄汁来洗裤子。”汤姆大笑起来。老头子一屁股坐在木箱上面,又说:“四十年前有我的一个兄弟去了那儿,然后就无影无踪了。我心里觉得到了那边会变成一个新人,马上到果树林里去干活儿,那多好呀。”妈点点头。汤姆也示意地点点头。他们正说着,牧师从仓棚后边绕过来了。神色发呆的牧师向他们求情,“我想同你们一家人去西部,行吗?”说完,他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为自己的话觉得尴尬。妈妈看着汤姆,见他什么也不肯说,只好自己开口:“哦,我们很高兴有你同去。可是我现在当然还说不准,只要安插得下就好办了。”“也许,我能高高兴兴地在田里干活,”牧师边说边叹气。
“你不打算传道了吗?”汤姆问道。“嗯。那没什么意思。”牧师的语气坚定。
“阿门”,妈妈合手做祷告。牧师坐在门边的砧板上。“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真的没什么意思。”“一个不再传道的人⋯⋯”汤姆轻轻地咳了一声说。“啊,我只是个空谈家!虽然我对这个老毛病有些无能为力,但我决心以后只向人讨教,不再传道。”牧师把声调高了说。汤姆却说:“传道是观察事物的态度,传道是⋯⋯”整个下午,汤姆的嘴巴没有离开传道的事。一路红尘的卡车在傍晚时分颠簸归来。大地叫落日的余辉染成了血红的颜色。奥尔俯身在方向盘上,既严肃,又得意,荣誉座上的爸爸和约翰伯伯紧靠着奥尔,家长的身份显露无遗。十二岁的路西和文飞尔德同行。路西穿着一件长过膝下的淡红色女童装,稍稍有点装正经的小娘们神气。文飞尔德却还脱不了一副拖着鼻涕的寒伧相和愣头愣脑的野孩子相。罗撒香则轻轻地抓住车横档,踮起脚尖站着,她那带着身孕的胖胖的身子显得稳重而端庄。罗撒香的眼里是一个怀孕的世界。她的丈夫,一个只有十九岁的男人,一个具有得克萨斯人气质的尖脸、瘦身材的青年,那双淡蓝色的眼睛有时凶狠,有时和气,有时惊恐。善良勤劳的他身兼好工人和好丈夫的职位。这时,他静静地坐在人群中,只能勉强让人家知道他在场。
约翰伯伯已有五十上下。丧妻后的孤独使他在神态上始终露出内疚和羞惭,他的内心更是有了一种不能去除的孤独感。卡车载着各有心事的三个男人在尘埃中飞驰。他们一切可以搬动的东西都卖掉———马匹、大车、农具和家具———全部卖掉了,仅仅得到十八块钱。为了这十八块钱啊,他们费尽了口舌跟买主讨价还价;为了这十八块钱,他们向买主屈服。他向来在他们眼中神秘莫测的生意买卖今天居然有些得心应手。
终于,这沉闷的空气被奥尔打破了,说:“爸,有人谈到汤姆,他们说他是假释出来的,不能离开这一州,如果犯规了,抓到要关三年的。”爸突然睁大了眼睛吃惊地问:“不会是真的吧?你一定是开玩笑?”“不知道事实到底怎样,”奥尔说。“所有的人都在谈这件事,却没人知道我是当事人的兄弟,我记下了他们的话。”
爸说道:“天哪,我希望这话说得不对!我要汤姆!人家把我们逼得丧魂落魄,我希望这话不确实。我们要问问汤姆,把这件事弄个清楚。”“汤姆应该明白的”伯伯说。卡车吃力地向前开行,他们又沉默了。
不一会儿,卡车抵达屋前。刚一停下,路西和文飞尔德便喊叫着爬过栏杆,跳到地上嚷来:“汤姆,你在哪里?”守候屋前的汤姆盯着卡车和车上的每一个人。当路西他们真的看见汤姆时,又不知所措了,只是慢慢地、怯生生地朝汤姆走去,望着他。还是汤姆先说话:“喂,你们这两个小家伙好吗?”“啊!好呀。哥哥。”他们站在一边,偷眼望着这位杀过人、坐过牢的伟大的哥哥。她们想起了小时把鸡栏当牢房,大伙争当犯人的情景。
康尼·瑞夫斯把罗撒香扶下车,这一对的亲密从罗撒香那幸福的笑容和嘴角泛起的笑意中充分显露了出来。“你好,罗撒香,看到你特别高兴”说着,汤姆忙上前握住罗撒香那胖胖的手。“我没想到你们会跟他们一道来。”“我们步行,是卡车帮了我们的忙。”罗撒香说着拉过康尼,把他介绍给汤姆。“来,看看我的丈夫康尼”罗撒香显出一幅得意洋洋的样子让汤姆大开眼界。
汤姆和康尼握握手互相打量了一下,片刻间,互相都感到满意。接着,汤姆又说道:“咦!罗撒香,我知道你是有喜了。你想到橙子园里去养孩子,呃?要在充满橙子味的那种白房子里生孩子吧?”罗撒香摸摸肚子笑了。残阳的光芒闪射在西方地平线上,傍晚的天气仍旧很热。大地在黄昏余辉的映衬下隐隐发亮,显得深沉,周围的景物都比白昼深沉得多、坚实得多,人心随着深沉起来,黄昏给人的感觉要好得多。
一片微光,给卡车增添了若干神奇的意味。在靠近卡车那块
最重要的地方,汤姆一家人正在聚会。房屋和田野都死气沉沉,有生气的卡车成了生命的主要因素。这辆高边的、笨大的、一半客车一半卡车的旧汽车,就是他们新的家,新的生活中心。黄昏的光线越发柔和了,一家人有的坐着,有的站着。奥尔第一次在家庭会议上向亲人汇报卡车的概况。爷爷是名义上的家长,这地位只是习俗上的挂名地位。他虽然昏庸老朽,却还是保持着首先发言的权利。“干得好,奥尔”爷爷说,“虽然你像我小时候一样自高自大,跟乱放屁的公狼一样,但真干起什么事来,还做得挺好的,你一定会成为有出息的 人的!”他的语气中带着祝福,奥尔高兴得脸上有些发红。
爸爸接着夸耀奥尔对汽车是个内行。汤姆夸奖弟弟事情办得漂亮。奥尔的脸上不断泛起红云。一番细致的商量后,牧师凯绥被他们接纳成为去西部的伙伴。凯绥十分高兴,他积极地参与全家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没有一个人空着。
当黎明的最初一片灰白开始涌现在天空时,所有的工作已经完毕———他们准备了两大桶猪肉,还有不少可啃的猪肉留在那堆被烤得又黄又脆的骨头上。
突然,几只狗从尘沙里跳起来汪汪直叫,随着狗叫声,一阵脚步声传来。怯先生的慕莱压低
了帽檐走过来问好:“早呀,老乡们。”“你也一样,快来吃点肉吧!”爸爸挥挥手中的腿骨招呼慕莱。”慕莱有礼貌地推让着。“喂,请吧!”爸说着从屋里拿出一把排骨来。“都准备好了,我帮不上什么忙,我知道你们要去西部了,我来送你们吧?”慕莱望着那装好行李的卡车问道。瞧着慕莱那副模样,爸不禁问道:“慕莱,和我们一道去吧?”
慕莱从骨头上啃下一块肉,边咀嚼边说:“起初我很矛盾,现在矛盾消失了,我决心不去了。到了最后关头,我就会像坟场上的野鬼一样,跑到别处藏起来。”诺亚说:“慕莱,你早晚有一天会死在田地里的。”“我知道,”慕莱边说边在地上跺脚。“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说说这件事———你们要是在加利福尼亚遇到我家里人,请美言几句,别把我这儿的情况抖出去。对他们说,我有了钱就去找他们。”
大家思考着慕莱的话。黎明的曙光强烈了些。
两眼呆滞的爷爷望着装好行李的卡车大声地说:“你们大家尽管走好了,我不走啦,昨晚,我认真地想了一整夜,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还是死在这里算了。我不能离开我的家乡、这个从小生长的老地方。”说完,他死死地坐在台阶上。大家都拥到他身边。爸说道:“那不行呀,爷爷。拖拉机会把这片土地铲平没有人照顾你的生活是不行的。”“慕莱能过下去,我为什么不能!”爷爷发火了。
爷爷给大家出了难题还是汤姆给了急坏的父母一个办法。于是,大家暂时平息了这件事,由妈煮了杯掺有药酒的咖啡给爷爷喝。爷爷吃完早餐,便昏昏沉沉地睡去了。阳光迅速地照遍了大地。奶奶、路西和文飞尔德先后起床。一家人都停止了活动,谁也不愿意对这次远行先作出积极的行动。要走的时候,每个人都体会到了爷爷的恐惧。提灯的光暗淡下去,不再投射出黄色的光圈了,星星也一颗接一颗地朝西面隐没下去。一家人丢了魂似的站在那里注视着眼前的一切,注视着整个黎明、整片大地、整个原野。慕莱正徘徊着。他望望车架,用拳头捶一捶挂在卡车后面的备用轮胎。最后,他走近汤姆问道:“你怎么办啦,保结规定你不可以越过州界,你要违反吗?”
汤姆甩脱了麻木状态,喊道:“天哪,太阳快出来了,我们该走了。”这声叫喊将大伙从麻木状态拉向卡车。汤姆和奥尔一块将醉未醒尚在打呼噜的爷爷抬上车。
慕莱收养了无法带走的狗和剩下的所有活鸡。一切都准备好了,奥尔一步跨上驾驶座。发动机响了,六个汽缸发出了轻松的吼声,车后,升起一股青烟。“再见,慕莱。”奥尔喊道。全家人都对慕莱喊着:“慕莱,再见了!”车轮,载着汤姆全家的所有,在红色的尘沙中慢腾腾地转动着。全家人的眼睛个个朝后面望去。太阳照着屋子窗户,红红的一片,冷清清的院子里只剩下慕莱,目送卡车消失在他的视野里。
第四篇: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最近几天,一直在读《愤怒的葡萄》这本小说。在读之前,我对这个题目深深的怀疑,老师怎么会推荐我们读这本书呢?带着这么一种疑问去读,只是读了一遍,文章还算不短,最后略懂一点点,原来老师推荐这本书的目的不仅是去读一个关于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理解这则故事。
从这本书的整体脉络看来,它是以乔德一家的逃亡或者说是寻找“幸福生活”的过程为主要思路来描写整个故事的。真实的反映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社会和处在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另外,作者还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了人与土地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与思索。
在第一章的时候主要是以自然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让人们不知不觉的产生一种对当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自然环境)理解。如:“风又吹着干枯的玉米,还一阵紧似一阵。大路上又尘土飞扬,而后的玉米地里卷起一股股灰色的烟雾。夜间,凤贴着地面跑得更快,它挖松了玉米根四周的泥土,玉米秆一根根横倒在地上,标志着风向。”,“一到夜晚就一团漆黑,星光透不过风沙,屋里的灯光也透不出窗户。”这些对玉米,对大路和对夜晚的描写,似乎是在说上帝对这片土地不是那么的公平,给它们的尽是一些风和沙尘暴,殊不知是另有原因的,从而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兴趣。往下看,我们能够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小说的主人公之一乔德出场了,然后着重写汤姆具结释放之后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样子完全变化了,原来的人都不见了,包括自己的家人,后来在慕莱的解释下,才知道家人去了哪里,村子里的好多人都去了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洲去求生了,而自己也经历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最让他恨的莫过于看着整片的土地被拖拉机无情的摧毁吧。“为了这块地,爷爷消灭了印第安人,爸爸消灭了蛇。我们也许可以消灭银行——银行比印第安人和蛇更可恶呢。”农业资本家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不断地增加机器。在美国,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对土地的威胁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拖拉机毫不留情的把房屋铲平,把土地占领,使得原本住在这片土地的中低级佃农们纷纷破产,流离失所,之后不得不去西部的的加利福尼亚洲去寻找美丽的生活的故事。他们一路上历经挫折,好不容易到了加利福尼亚,却发现那里的生活远不如理想中的好,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也只能够安于现状去为别人干一些廉价的劳动力的活,所得却只能够他们一家糊口,根本没有一点点的富余可言。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美好生活吗?从文章中主人公们的表现以及所表现的心情看来,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说到这则故事,确实是感人的,而且很具有批判与讽刺意义,但是从生态角度来分析这篇文章,似乎意义会更大一些。
书中的人与土地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现代化的农业用拖拉机把他们赶走时,他们愤怒地抗议:“地是我们量出来的,也是我们开垦出来的。我们在这地上出生,在这地上卖命,在这地上死去。”土地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母亲,是他们的一切,他们不愿离开这里的土地。当土地受到蹂躏,被大型拖拉机碾过时人们会感到撕心裂肺般难受。”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来土地死亡的原因既有人类的无知和贪婪,又有现代技术和现代工业的蹂躏。悲哀的土地和悲哀的自然很需要人类的同情和关爱!但是事实往往是相反的,对土地无限的开垦和无限的索取最后带来的只是肆虐的沙尘暴和无边的沙漠。我想这不是人类想要的结果吧!有
一段话描写的很好:人坐在这机器里,既看不见土地的真面目,也闻不到土地的气息,两脚踏不到泥土,也感觉不到大地的温暖和力量,人与土地的关系便消失了。“庄稼生长起来和收割的时候,没有人用手指头捏碎过一撮泥土,让土屑从他的指尖当中漏下去。没有人接触过种子,或是渴望它成长起来。人们吃着并非他们所种植的东西,大家跟面包都没什么关系了。土地在铁的机器底下受苦受难,在机器底下渐渐死去,因为既没有人爱它,也没有人恨它;既没有谁为它祈祷,也没有谁诅咒它。”人与土地的自然关系被割裂,不仅土地遭受磨难,而人们也变成了空有躯壳的机器。
同是生态系统中的必要元素,人类必须依赖于自然,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这就要求人类务必要尊重自然的价值,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的时候做到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共赢。
然而在作者笔下,他虽然严厉的谴责了人类的无知和贪婪,但是还是向读者展示了自然的生命与活力的。他满怀深情地描述在阳光照射在草地上,草地是暖洋洋的,草的阴影里有各种昆虫在活动,蚂蚁和蚁狮忙着布置扑捉昆虫的陷阱,蚱蜢向空中跳起,轻轻地拍一拍翅儿,潮虫用许多细脚像犰狳一般慢腾腾地踱步。”在作者眼里,尽管尘暴带来了灾难,自然界里的生命却是那样美好可爱。自然赋予人类的东西是那么美好,人类还有什么理由去破坏这种和谐和平衡呢?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原本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数以万计的自然资源,也足够这些流浪农民生存延续下去的加利福尼亚洲,却因为大农场主、大资本家贪婪的开发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伴随着农产品大丰收,价格受大地主、大银行家的控制大幅下跌,许多当地的小农场主们连采摘的工钱都出不起,只能眼看着果子在枝头上腐烂,眼看着债务像潮水一般涌来。等到第二年,资不抵债的小农场主们也会加入到失业的行列。而他们的农场或是果园,就要被吞并到大地产里去。但是这种大农场里面产出来的果子,农场主们不可能完全免费的去供给那些无家可归的人去吃,他们宁可这些果子烂掉,也不愿意拿一个去拯救受苦的农民,这个世界的性质已经变化了。变成了一部分人的世界„这是人类对自然无限的贪婪的后果。
以上就是我读了这篇小说之后的感受,怎么说呢,人与自然还是和谐一点好,尊重自然的同时也是尊重自己,我是这么想的。试看,近十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受到的重创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酸雨、臭氧空洞、温室效应„以及他们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都是我们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对她的伤害,也有说法说那些后果就是大自然在报复人类,或许真是这样子。如果人类一直这么无节制,一直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那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局面一旦被打破,就一定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这种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是我们人类的共同责任。”这句从小听到现在的话,还是要被提到重要日程的。为了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被提到重要的日程。
第五篇:愤怒的葡萄 读后感
《愤怒的葡萄》读后感
这部小说真是充满了太多的不幸和太多的悲哀,以至于我读完后还久久不能释怀。
美国的农民原来也有这样的血泪史,我想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美国三、四年代的经济恐慌对农民来说真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被迫流浪,而流浪的过程充满了多少的血与泪。
这部小说有3个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汤姆、奶奶和妈妈。汤姆是一个正直,善良,很率真的人,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即使付出代价也会去做,他不会为邪恶势力低头,这样的汤姆不止被家人所爱,更被我们这些读者所爱,尽管这个形象似乎有些理想化。奶奶是个顽皮的孩子,他固执,他天真,他可爱。我真的是爱死这个奶奶了,他的死让我难过了好久。妈妈是这部小说里刻画的最传神的角色,尽管她只是一个家庭妇女,但她是一家之主。她有强大的气场去维护这个家的完整和尊严,同时她拥有超乎常人的接受苦难的能力,再大的灾难也无法击垮她,也就无法击垮这个家。
美国中部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浪,他们所梦想的仅仅是能够吃饱穿暖,能有自己的一个家,但这样的卑微的愿望也被无情的现实狠狠的撕碎。他们斗不过那些狡猾的资本家。大资本家的狡猾与丑陋在这本书中显露无疑,而更深层次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这个制度是牺牲那些穷苦人的利益来维护大资本家的利益,而这也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英国的圈地运动同样如此。书中有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那些农场主把堆积如山的橙子和葡萄拿来烧掉,把很多猪活埋掉,为的就是保持住这些东西的价格,而有千千万万的流浪者却因为吃不到东西而饿死,连葡萄都变得愤怒了。记得小时候经常听父辈灌输这样的思想: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奢侈和腐烂的,把大量打牛奶倒掉,把大量的水果烧掉。当时还小,听后还蛮震惊的,这不是暴殄天物吗,这资本主义国家真是他妈的浪费啊。其实细细想来,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试想那些农场主也需要生存,如果没有了利润,意味着自己的辛苦也白搭了。那为什么不把东西送给穷人或便宜卖给穷人呀?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做了,不仅自己会亏的血本无亏,同样还会受到同行的排挤与谴责。因此,没有人是救世主,每个人都只会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问题,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
这部小说也许更多的是想表达穷人们在关键时刻应该团结一致,才能共渡难关。“在你需要帮助时,永远只有穷人才会对你伸出援手”。同时还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承受苦难的能力。这也是本书带给大众感动的地方。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面对众多的苦难,我们能选择的是怎样去面对。如果面对苦难我们能勇敢接受,那就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打垮我们。
即使我们不幸成为失败者,那就怎样,生活还不是在继续前行,前方还有多少美丽的风景在默默的等着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