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完善汽贸行业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
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发展迅猛。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经营汽贸行业的纳税人2003年底只有57家,2006年7月底已发展到121家。与火热的市场销售相比,汽贸行业实现的税款却不相称。2006年1月~7月汽贸行业的营业额35285.4万元,占整个批发业和零售业营业额的6.4%,而该行业实现的税收仅为131.2万元,占全市国税系统批发和零售业入库税款的1.8%;全市国税系统汽贸行业的增值税平均税收负担率为0.37%,与全市国税系统批发零售业综合税收负担率1.32%相比,低了近1个百分点。68%的汽贸经营纳税人甚至出现了常年亏损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滁州市开发区国税局对汽贸行业进行了专项纳税评估。
经调查、分析发现,汽贸行业税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销售滞后申报。部分企业通过滞后开具机动车销售发票、开具机动车销售发票滞后入账等手段,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二是人为调节实现税款。一些二级直销公司,只负责销售汽车,进货时不需支付现款,凭进项发票即可扣除税款,一旦月末有应纳税额实现,就要求公司总部增发汽车,从而增加库存汽车、加大进项税额,导致增值税长期留抵、商业环节增值额与实现税金相背离、实际税负与理论税负相脱节。此外还有企业费用支出不规范,应计销售商品未做销售等问题。
为加强汽贸行业的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汽贸行业分类管理。可将汽贸行业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厂家设立的直销公司(即一般只经营一种品牌,财务由总部统一核算),第二类是当地人自己成立的经销公司(即可以经营多种品牌车辆,资金财务与供应商无关),第三类是机动车生产企业。在目前的税收政策条件下,直销公司税款实现不正常,容易产生异常申报现象。直销公司可以调节自身税款实现的时间与数额。因此,在目前抵扣政策不调整的前提下,对直销公司税收管理的重点应是对库存商品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变更、注销过程监管。经销公司一般经营和实现税款较为正常,应重点监控其使用的发票和日常相关费用。对机动车生产企业要注意把握开票征税环节,以免税款应申报未申报、征收不到位现象发生。
2.加强汽贸行业分类税收负担率测算。经本次评估,初步测算各类汽贸经营户税收负担率为:汽贸行业总体税负在0.6%左右。主管国税机关要据此分析汽贸行业加强管理的重点对象和纳税评估范围,同时向纳税人提供税负偏低预警提示,并要求纳税人在税收负担低于预警值一定比例申报时,必须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相关情况说明。
3.完善汽贸行业税政规定和征管措施。一是确定行业预警值。税负预警值作为管理服务的一类指标,一旦确定,可由征纳双方共同遵照使用定期调整。二是对商业企业进项税抵扣政策进行调整,如实施实耗扣税制度,使得增值额与增值税额相配比,减少库存对税款实现的影响等。
第二篇:要完善汽贸行业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
要完善汽贸行业税收政策和征管措
施
要完善汽贸行业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2007-12-12 16:11:14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
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各地的汽车经销商发展迅猛。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经营汽贸行业的纳税人2003年底只有57家,2006年7月底已发展到121家。与火热的市场销售相比,汽贸行业实现的税款却不相称。2006年1月~7月汽贸行业的营业额万元,占整个批发业和零售业营业额的%,而该行业实现的税收仅为万元,占全市国税系统批发和零售业入库税款的%;全市国税系统汽贸行业的增值税平均税收负担率为%,与全市国税系统批发零售业综合税收负担率%相比,低了近1
个百分点。68%的汽贸经营纳税人甚至出现了常年亏损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滁州市开发区国税局对汽贸行业进行了专项纳税评估。
经调查、分析发现,汽贸行业税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销售滞后申报。部分企业通过滞后开具机动车销售发票、开具机动车销售发票滞后入账等手段,少缴或不缴应纳税款。二是人为调节实现税款。一些二级直销公司,只负责销售汽车,进货时不需支付现款,凭进项发票即可扣除税款,一旦月末有应纳税额实现,就要求公司总部增发汽车,从而增加库存汽车、加大进项税额,导致增值税长期留抵、商业环节增值额与实现税金相背离、实际税负与理论税负相脱节。此外还有企业费用支出不规范,应计销售商品未做销售等问题。
为加强汽贸行业的管理,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汽贸行业分类管理。可将汽
贸行业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厂家设立的直销公司(即一般只经营一种品牌,财务由总部统一核算),第二类是当地人自己成立的经销公司(即可以经营多种品牌车辆,资金财务与供应商无关),第三类是机动车生产企业。在目前的税收政策条件下,直销公司税款实现不正常,容易产生异常申报现象。直销公司可以调节自身税款实现的时间与数额。因此,在目前抵扣政策不调整的前提下,对直销公司税收管理的重点应是对库存商品的监管,特别要加强变更、注销过程监管。经销公司一般经营和实现税款较为正常,应重点监控其使用的发票和日常相关费用。对机动车生产企业要注意把握开票征税环节,以免税款应申报未申报、征收不到位现象发生。
2.加强汽贸行业分类税收负担率测算。经本次评估,初步测算各类汽贸经营户税收负担率为:汽贸行业总体税负在%左右。主管国税机关要据此分析汽贸行业加强管理的重点对象和纳税评
估范围,同时向纳税人提供税负偏低预警提示,并要求纳税人在税收负担低于预警值一定比例申报时,必须向主管国税机关提供相关情况说明。
3.完善汽贸行业税政规定和征管措施。一是确定行业预警值。税负预警值作为管理服务的一类指标,一旦确定,可由征纳双方共同遵照使用定期调整。二是对商业企业进项税抵扣政策进行调整,如实施实耗扣税制度,使得增值额与增值税额相配比,减少库存对税款实现的影响等。
要完善汽贸行业税收政策和征管措施
第三篇: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和管理的思考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政策和管理的思考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一直是税务部门密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审计部门执法检查的重点。本文从调研角度出发,通过对调研案例中发现的政策及实际管理问题进行解剖分析,揭示出问题发生的成因并提出完善政策及管理的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费用 税收管理 Reflections To Perfect New And Hi-tech Enterprises Tax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on Abstract: The tax administration of new and Hi-tech enterprises has been to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ax authorities, the law enforcement emphases of National Audit Offices as well.Studying and analy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new and Hi-tech enterprises tax administratio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cause and introduces some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perfect the tax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ons on new and Hi-tech enterprises.Key words: new and Hi-tech enterpris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se, tax administration 1 作为国家鼓励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享受着国家的各类税收优惠。《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上,此条规定将原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扩大到了全国范围。新法实施后,高新技术企业也由原来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转变为了产业优惠政策。2008年4月国家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08]172号,以下称《认定办法》)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08]362号,以下称《工作指引》)并配套制定了《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这些政策进一步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门槛、加大了优惠力度,加强了扶持的针对性,扩大了扶持范围。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部分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批准范围过大,认定过多过滥,审批不够严格。造成税务机关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管理方面处于被动局面,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被滥用,导致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以及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和宏观经济的扭曲。本文在分析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如何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管理。
一、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 题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是15%低税率、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减免转让技术收入等。这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寻求各种途径,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税收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现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存在的缺陷
1、现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重直接优惠轻间接优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促进力度不足。主要体现为对企业经营获得税收利润后的支持,对于企业经营期间发生的技术研发投入失败等风险,现行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作用较弱,这样使得企业在研发创新的过程当中得不到风险补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难以达到国家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2、高新技术企业税前列支不合理,名义利润与实际利润差距大,增加了企业负担。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智力、高风险、高竞争的特点,其研发能否成功不确定性很大,即使形成技术后获利能力也未可知。而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除了规定研发费用按50%加计扣除、设备加速折旧(缩短设备折旧年限)外,对工资列支、无形资产摊销等实行统一的列支标准,较难激发企业的研发创新的热情。高新技术企业给与核心员工高薪外,还需提供较高的福利待遇。由于福利费的扣除规定,虚增了应纳税所得额,增加企业的实际税负,压缩了企业的实际利润。
3、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缺乏系统性。作为促进国家产业升级的税收优惠政策应该体现其系统性,而不应是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简单发布。不同行业领域、企业规模的适用政策没有区别;缺乏基础科学研究、传统制造技术等方面优惠政策;如何鼓励企业积极革技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方面缺乏系统性。
(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企业所得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机关在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缺乏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初审联合机制。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一般先按属地原则交各市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进行核实,并会同当地税务、财政部门商同形成统一意见后,在规定时间内向省认定办公室报送核实情况。市科技、财政、税务等部门在初审阶段的具体工作中如何形成合力缺乏一个有效的机制,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项目申报、税收、财务研发评价上缺乏一个清晰的标准尺度,一定程度上存在共 识与合力之间的盲点与困惑,使认定前的初审程序流于形式。
2、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财务性指标不足,导致研发费用等归集核算不规范。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企业在研发费用归集、科技人员比例方面均存在问题。一是研发费用核算指标不足。例如某企业申报了三个项目,经费预算各为150万元,事实上三个项目的科技含量是有明显差别的,而该企业在核算研发费时一律采取先归集再除以三,而且该企业的研发人员的工薪所得为人均1500元,如此不符合常规的做法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头衔明显不相称;二是科技人员与研发人员比例不足。例如:有的企业将没有文凭人员全部转为劳务公司人员,派部分人员火速函授拿文凭,再到外面聘请部分人员,有的企业干脆重金买文凭。
3、外购专利装门面,束之高阁获优惠。我们在调研过程中还发现有的企业所购买的专利与企业产品或技术毫无关联,有的企业准备每年外购一些专利来撑住高新技术企业的门面。例如:某企业2009年一共有十个专利,而其中只有三个专利是可用于自己的产品。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4、关联企业利用技术研发费避税的问题。调研中发现,关联企业之间利用研发费避税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关联企业一方委托另一方开发或直接购进技术。按照税收政策,对委托方和购买方而言可以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对受托方和卖方而言可以享受技术转让所得免税,经科技部门认定后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技术的差异使得税务部门很难对转让定价提出质疑,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二是合作开发,即关联企业就一项技术联合开发,进而共同享受该项成果的收益,达到收入和利润转移的避税目的。
5、参与高新技术企业鉴定工作的中介机构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参与高新技术鉴定工作的中介机构在为企业整理资料、统计数据时,未按照《工作指引》和《认定管理办法》要求规范操作,鉴定报告存在虚假成分。有的企业申报材料中所附大专文凭人员是指公司所有具有大专文凭职工,并没有限定于科技人员范围内;有的企业其研发费用单
一、额度小,特别是土地租赁费,企业的申报材料及数据均为中介机构一手操作。中介机构的“没条件创造条件”做法造就了一些“伪高新技术企业”。
6、高新技术企业后续管理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由于人力资源的有限性,在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后续管理方面,基层税务机关存在调查核实不及时,政策把关不严的现象。例如:有的企业账务核算不规范,税务机关鉴定其企业所得税征收方式为核定征收,按照《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国税发【2008】30号)以及《关于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77号)的规定:核定 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是不能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而当地税务部门却未予制止。
二、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加强税收管理的思考
(一)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思考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完善涉及面很广,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税收间接优惠力度
加大税前优惠的减免力度,侧重于对企业税基的减免。这样可以充分提高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的资金来源,充分体现国家支持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意图,达到国家产业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根本目的。
2、恢复对研发设备一次性扣除规定
对高新技术企业专门或直接用于研发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比照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规定,凡直接用于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一定金额以下的,可一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较高的,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
3、允许高新技术企业计提技术研发风险基金,但不能作为研发费加计扣除的内容
具体可以作如下规定:在申报高新企业之前的一年就允 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所确认的收入计提技术研发风险基金,计提当年允许税前列支。但如果申报不成功,允许连续保留二年,第三年一次性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如果申报成功,则必须每年按照一定的增幅加大研发经费的有效投入。
4、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再投资抵免
凡通过第二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境内居民企业)可以享受再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前提条件是必须货币投资或增资,而且必须要确保三年内不得减资,否则又会出现假增资实骗税的结局。
5、其他一些优惠政策
比如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在有效期内,享受由重大交易如对外投资或资本运作中产生大额税款的可以延期纳税等措施来调抵税基。还可以规定每年新增研发费用(符合税收政策规定的研发费)可以享受一定幅度的税收抵免。
(二)加强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管理的建议
1、明确要求,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
一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一些指标要求进一步明确,使得企业和基层税务机关在认识上不产生歧义,以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规范、高效的运行。二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政策宣传,使企业全面了解《认定管理办法》中的具体规定。三是开展培 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水平。举办由科技、税务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的业务政策及操作实务培训班,解读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管理重点和操作实务,以便进一步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工作。
2、制定方法,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复审有效机制 建立健全科技、税务等部门联合审核机制,把好入口关,制定详细的包括程序、时间、内容、分工在内的认定审核方案,各个部门责任明确,认真落实。上级部门终审时对疑点企业及时开展实地复核,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源头上及时遏制。对在复审期间发现企业存在问题的,对已享受的税收优惠应自减税、免税条件发生变化的起开始追缴税款,上级税务部门应当进一步明确此方面的操作办法。
3、督促企业加强和完善研发项目制度化建设
按照《认定办法》及《工作指引》的规定,企业在进行高新技术认定后,如果科技、税务、财政等管理机构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及其相关税收政策落实产生争议的,有向认定机构申请复核的权利,以确定企业是否应继续保留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和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因此,企业在取得高新资格后,仍应继续保持企业认定高新的各项条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为三年,期满后重新复审时,仍需要提交研发费用等各项资料。通过认定的企业应当及早对研发活动、研发费用等予以制度化,使得有关高新认定的要求能 够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得以体现。
4、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工作的后续管理 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一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台账,主管机关应不定时深入企业了解生产经营、人员变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台账;二是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关联企业及关联业务往来台账,对关联业务往来价格、费用标准等实行备案管理;三是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时要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四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纳税评估和检查。
5、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
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征管过程中,应加强对从事鉴定工作的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如发现高新技术企业未达到高新技术标准,而中介机构与企业共同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查实后,逐级上报省认定办公室,建议取消其参与认定工作资格。
6、规范执法操作,创建公平纳税环境
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监管,应从源头堵住漏征漏管的漏洞,从企业的资格备案到经营轨迹的全程跟踪到最后的审核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创建了公平纳税秩序,切实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也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参考文献:
1.武汉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税务研究,2012,(2):71-74
2.孙伯灿、陈卫东、范柏乃.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证研究[N].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6.3.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法[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
4.易寒冰.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税收管理.的思考
及
建
议
[
DB/CD
]
.http://.2011.11 赵薇薇,涉外税收编辑,***,010-63584607。Jindong@njds.cn 3831001, 3831008.
第四篇:试论完善和规范税收政策服务的重要性
纳税服务的实质是征税人为方便纳税人纳税所提供的活劳动,它贯穿于税收立法、执法的全过程。在纳税服务的全过程中税收政策服务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是在目前的征纳体系中这个环节往往容易被税务部门忽视,从而形成阻碍税务部门纳税服务工作以及纳税人经营活动良性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税收政策服务在当前征纳体系中的现状以及对其规范和完善的必要性,提出了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服务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税收政策服务在当前税收征纳体系中的现状
所谓税收政策服务在我国的税收法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新《征管法》第七条规定: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咨询服务。本条是对税务机关税法宣传和为纳税人服务的原则规定,我们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税收政策服务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即:税收政策服务就是税务部门向纳税人传达税收政策,帮助纳税人运用、享受税收政策的活动。在当前的税收征纳体系中,税务机关在税收政策服务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利用税法宣传月提供政策服务。利用每年4月的税法宣传月和11月份的个人所得税税法宣传月,采取发放税收政策法规资料、知识竞答等形式宣传国家税收政策,接受纳税人的咨询。
(二)在办税大厅进行相关法规公开。随着办公条件的日益提高,很多税务部门都在办税大厅设置了政策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服务设施,滚动宣传税收法规政策,或在办税大厅设立税务咨询窗口,为纳税人解答税收政策。
(三)通过新闻媒体传递税收政策。《中国税务报》、《政策法规公报》等报刊是国家总局和各级地方税务机关编篡的税收知识方面的期刊,纳税人以自愿的方式征订,从中了解与税务有关的法律知识。有的税务机关内部也编写了政策汇编向纳税人赠阅,或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传达税收政策。
(四)通过纳税辅导的过程传达税收政策。目前,在我市的地税系统都开展了纳税查前辅导,税务人员通过纳税辅导的方式把有关的税收政策传达给企业的财务人员。
(五)通过互联网传递税收政策。有的税务机关在互联网上建立了税务网站,设置了税收法规库、政策咨询栏目,方便纳税人查询、了解有关的税收政策。以上这五种方法是当前传达落实税收政策的主要手段,也是纳税人获得税收政策的主要途径。多年来,税务机关基本上主要采用这五种工作方法来进行税收政策的服务工作。但是通过我们对一部分纳税人的调查发现,纳税人对税务机关服务工作意见最多的恰恰就是在政策服务上的不到位。调查采访发现,纳税人对办税大厅的硬件建设关注的占11%,对税务人员的优质礼貌服务关注的占32%,而对税收政策的传达落实关注的占57%。在税收政策服务方面,四分之三的被采访纳税人都反映不能即时了解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而更多的被采访者提到了因为不了解税收优惠政策而阻碍经营活动的良性发展。由此可以看出纳税人真正在意的就是即时、准确的掌握税收政策,其中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二、税收政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法宣传形式大于内容每年的4月和11月份,税务机关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筹办税法宣传月活动。平心而论,在这项工作上我们确实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付出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各种形式的宣传也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一定的宣传目的。但是,这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原因是税收政策宣传缺少针对性,没有结合不同类型的纳税人进行宣传;税法宣传资料固定单一,其内容也主要是税法的基本条款,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有的纳税人并不理解税收专业术语,使得实际宣传效果并不理想。
(二)政策公开缺乏互动性办税大厅是纳税人办理涉税事宜的主要场所,在办税大厅通过电子显示屏和电子触摸屏进行政策公开确实是把税收政策传递给纳税人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许多纳税人并不注意屏幕上的内容,总是把手头上的相关事宜办理完毕就匆匆离去。也极少有税务人员去提醒纳税人应当关注上面的内容,造成了税务人员的主观愿望并没有被纳税人所接受。再加上税务人员对公告内容没有及时进行更新的维护,使诸多硬件设施成为一种华丽的摆设。
第五篇:浅谈经济危机下汽贸企业的现状和应对措施
浅谈经济危机下汽贸企业的
现状和应对措施
2008年,源自美国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给全世界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时隔四年,欧债危机又将全球经济拖入下行通道。其来势之猛、影响之深,已经超出最初的意料,说明我国正遭遇一场多年未遇的经济危机考验决非危言耸听,目前我国经济危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生产能力过剩,内部需求不足,企业开工不足,失业问题凸现等方面,形势不容乐观。在这场剧烈的金融风暴中,中南汽贸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正在困境中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危”字的:“在高处而畏惧”。但是,高处同样可以看的更远,看到更好的机会。因此,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遭遇危机后作出错误的决策。在这场经济漩涡里,信心的强大和精神的坚定显得尤为重要。中南公司面对的不仅仅是企业销售额的减少和工人工资的降低,公司客户群的流失和新客户的减少更是制约公司长远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情况下,中南汽贸公司的职工首先要团结起来,树立信心,顽强拼搏,与企业同舟共济,力克时艰。一千个公司可能有一千种解决方案,针对处于汽车维修行业中的中南公司来说,寻找适合其长远发展和市场上出现的潜在机遇成为当下必须面临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得到了飞跃的成长和发展。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私人汽车消费,在未来20年将持续高速增长。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向汽车维修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汽车维修行业已不能再凭借传统的经验和方式来投资、经营维修企业。因此,汽车维修企业如何顺应时代的潮流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是企业今后生存的关键。
目前,国内汽车维修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维修企业拼服务、拼质量、拼速度、拼价格,以求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但是,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汽车维修服务的实际运作中,往往面临着供给和需求难以达到平衡的状况。在需求高峰期,由于服务设施的能力有限,造成顾客流失;而在非需求高峰期,服务能力又大量闲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相对平衡(绝对的平衡很难达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收益能力。
一、汽车维修行业和中南汽贸公司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
1、维修服务队伍整体对高新技术、高新装备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由于轿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已经高科技化,而且更新换代很快,再采用“手艺修车”的方式已行不通。所谓“手艺修车”指的是以经验来指导修车。“经验”通常指感性经验,即感性认识,是通过对总成的解体寻找故障得来的,适用于维修传统的以机械传动、机械控制为主的汽车,不适用于现代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汽车。现在中南汽贸公司虽然有一些高端维修设备如奥迪A6轿车故障检测仪等,但应用仅限于部分修理工,普及程度不高。
2.、维修技术工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目前,在中南汽贸公司从业的技术工人中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学历以上或具备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的人员比例较低。由于工人文化素质较低,也不容易将这些经反复拆检实践得来的“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始终脱离不了要大拆大卸。由于文化底子较弱,这些工人面对现代汽车新工艺、新技术的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有限,从而导致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跟不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
3.维修技术更新受生产厂家技术封闭的制约。我国汽车生产厂家所生产的汽车都有相应的4S店经营同一类品牌的汽车,这些新车的维修手册及专用的检测诊断仪器对身处综合维修企业的中南汽贸公司来说很难取得。对这些新车型,中南汽贸公司只能依靠参照维修资料市场上提供的相关维修资料对车辆进行维修,只能使用汽车保修设备市场提供的通用检测设备对这些车辆进行检测诊断。因此,其技术相对于专营店落后,很难做到与现代汽车技术发展同步,是制约中南公司发展的重大因素。
4、小型汽修厂和个体业主的无序价格竞争。目前,维修行业没有统一的汽车维修收费标准,各企业维修项目价格是依据企业自身利益及发展需要制定后报当地的物价管理部门审批的。收费标准是上限控制,因此很多经营业主为了企业眼前的利益尽可能地将维修费压低以增加自己的业务量及短期利润,而不考虑企业的长远规划与发展。而中南汽贸公司作为平顶山地区大型汽车维修企业和平煤集团内部企业的特殊身份,其收费标准都是按照规定制定的,形式上不如小汽修厂灵活。
5、汽车维修行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为保证维修质量,国家行业管理部门为规范行业行为,颁布了许多相应的维修生产技术标准及维修质量检验标准。但小型汽修厂和个体业主无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在具体实施中至车主利益于不顾,常利用车主与维修企业间对维修技术及维修项目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实,在维修工作实施过程中不按标准要求施工,不按标准检验,甚至随意减少维修项目、减少检测内容或只换不修、以次充好、延长工时、偷换旧件等,不保证维修质量,进而压低维修价格,与中南汽贸公司等大型正规汽车修理厂形成恶性竞争。
二、面对危机,中南汽贸公司应采取的一些措施:
1、做到派工方式机动灵活,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车间调度室和奥迪A6调度室的派工安排,和两调度室班组长讨论两车间每个维修工的长处和短处,制定最佳可行计划。补充完善现有工作流程,通过工作不断查找其中不足,并逐步完善,严格执行,避免内部部门相互推诿,影响正常工作。
2、在经营中有一种理论是“:省钱就是赚钱。”多省下一分钱,就为企业增添一分钱的利润。中南公司作为汽车维修行业,每天都会有废旧配件出现,对这一区域加强监管,杜绝私自留存买卖配件现象,对收集的配件统一管理回收,既为企业创造了利润,又实现了环保,可谓一举两得。同时号召全体职工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增砖加瓦。实行比价采购,责任到人,同时加强监督检查,遏制价高质次现象,从源头上降低材料成本,提升配件质量。采购好的商品要及时开票挂账,避免疏漏。另外公司现有采购量和消耗量持平,库存没有减少,说明仓库配件储备结构不合理,提货成本居高不下。下一步合理储备仓库资源,对易损配件和常用配件批量采购及时补缺,并且及时调整季节需求配件的储备,确保备件供应不留缺口。对长期滞发备件到一定时间必须反映出来,统计后交主管领导安排处理。
3、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形象。严格核定工期,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和及时转结维修单等措施可以减少用户等待时间。及时对用户的回访可以在第一时间倾听到用户心声,进而增强用户的满意度。对二线工作人员加强管理,奖罚分明,要求举止文明穿戴得体,工作时间不允许串岗聊天,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对门卫着装和素质教育进行改良,提升公司整体形象。加强优质服务,在公司上下倡导热情、主动、积极、热心的服务态度。各部门要精诚协作,团结一心,形成团队意识,避免相互推卸责任。
4、“安全重于泰山”,经济效益和企业的发展等课题都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不安全不生产”是中南公司的一贯作风。中南公司通过安全生产月、绩效考核、四员一站、群监员回报、安全员巡查等等一系列措施铼确保生产安全,并且做好设备保养维护检查工作和人员上岗安全教育工作,多次对各类隐患加以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还要保证资金安全。财务部门主管着公司的经济命脉,公司的各项经营指标从财务部门一览无余。因此,财务部门必须及时加强成本控制,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要谨慎留意。经济危机还造成各用户单位资金紧张,使回款变得困难,必须加大清欠力度,确保我公司资金正常运转。
5、员工培训定期化。现代汽车技术、汽车检测诊断设备、维修工艺技术日新月异技术更新及产品换代很快,同时企业管理模式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所以,员工的技术、管理理念、服务意识等相关知识都需要定期更新与提高。因此,员工培训定期化应成为维修企业经常性工作,可通过外培与内培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储备人才。
6.营造企业文化,完善分配制度。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生命力是由作为细胞的广大员工来共同维持的。细胞的生命力依赖企业环境的养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企业环境的营养液。一旦营养液变味、变质,细胞的生命力将受到伤害,企业环境就会恶化直到瘫痪。因此,制定合理的、公平的、具有激励性的分配制度,经常性地开展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团队凝聚力的活动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之举。
7、维修工艺组织标准化。汽车虽然是一种复杂的高度机电一体化的机器,但是它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有其不可替代的结构特点及组成规律。再高级再先进的汽车都是由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行驶系统、安全系统、舒适系统所构成。虽然各系统因车型不同其技术含量也不同,其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也不一样。但是,任何系统都有其技术标准,都有相类似的检测维修方法。我们应根据技术标准结合自己所经营的汽车范围间存在的共同点制定出适合于本企业维修组织工作的维修工艺规程并严格实施。这样既有利于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8、设备更新换代。及时化现代汽车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快捷的、准确的检测诊断设备,以保证正常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复杂机器,没有高精尖的检测诊断设备,维修人员很难对待修车辆进行静态、动态的检测与诊断,更难以正确地寻找出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原因,制定出排除故障的方案。因此,必须及时更新自身的检测设备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不能因高新技术检测设备价格偏高,或维修人员不会使用,就不添置或不更换,这样会直接影响到中南汽贸公司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如:对轿车发生碰撞事故后,车身变形的检修与校正,现在还是采用凭眼睛看或用尺子量的人工方法(包括敲打、拉、氧焊加热等),很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汽车维修技术规范。如使用现代微机控制的轿车车身整形设备,它通过车身上的14个对称点,用激光扫描并确定事故碰撞后车身的变形量,再通过配套的施力装置,进行拉伸或压缩校正,则可确保维修质量。
9、维修资料收集及维修企业管理软件升级专门化。中南汽贸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技术人员对现有车型的相关维修技术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为企业整体技术提高保驾护航。如:“全球汽车互联网”的维修资料数据库汇集了几百种车型的维修资料,国内也有很多专门的汽车维修技术服务或咨询公司同样也具备多种车型的技术服务支持,中南汽贸公司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完善的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软件,是完成全面质量管理、客户全方位跟踪服务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