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时间:2019-05-15 14:4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第一篇: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陈远鑫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油画艺术形象性是审美表现性中的首要特性,不同时代艺术家对油画媒介的研究应用,使油画能更好地发挥媒介的完美性,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艺术家的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作品的灵魂,又是艺术家灵感之火得以点燃的火种。艺术家在油画艺术追求中,就是在不断创新地展现油画艺术审美表现性的过程,推动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形象性、再现性、创造性。

审美性、规律性、价值性。

一种艺术类别的成就和发展,往往综合了众多因素,其所传达出来的视觉感受,离不开它所构成的形式和内容。每个画家自身的媒介性作用,又把所具有的形式和内容发挥的更加充分,更加独具特色。艺术家在掌握了这种媒介后,在主观情感表达中,使艺术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愉悦于观众,也体现了自身的视觉审美性。油画艺术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代表,经过了几百年的继承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以来,在短短百余年内发展迅速,在继承,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走向成熟,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油画艺术在造型艺术中是一个大画种,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所重视,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综合本国传统文化,使油画艺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油画艺术就其媒介特性来说,它主要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上画成,其特点是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逼真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正因为如此,油画艺术是众多画家所选择的绘画表现手法。从油画媒介改造、发展来看,由早期坦培拉接油画技法再到扬凡、爱克对油画材料的改造,不同时代艺术家对油画媒介的研究应用,使油画能更好地发挥媒介的完美性,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回顾西洋画历史,油画艺术早在文艺复兴以前,就有艺术家用矿物质材料在木板上作画,这就是油画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做了大量的探索,创作了许多油画精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圣母子》等,都是当时的杰作。随后油画艺术经过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等发展时期,到20世纪,出现了现代主义油画艺术运动,这时期画派众多、名家辈出、媒介和制作手段非常丰富,灵活,新颖,使油画艺术的发展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如艺术家把油画材料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毕加索开拓了油画作品与拼贴艺术相结合,以及艺术家对油画特质肌理的追求等等,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表现性。

由此可见,媒介的充分应用,对艺术作品审美性的展示与完善具有直接关系。更好和更深入地对油画艺术媒介的探索应用,一直都是油画艺术家们面对的首要任力务之一。

油画艺术最突出功能就是能给观众美的享受,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美首先是形象的,它表现在任何事物中,凡是能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它就是美的。油画艺术体现的真谛正是在于真和美。艺术家们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美的艺术效果,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充分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作为科学依据。这些法则和借据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形象,因此,形象塑造表现是构成油画艺术审美的首要特性。形象是艺术家传达给观众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思维和品质,既是客观事物在艺术家心中的映象,又给予观众直观认识。油画艺术作品中,不管抽象形式还是写实艺术都有其形象性。尽管有些抽象油画艺术作品的形象难以辨认,但观众在面对作品时,潜意识的体会就已反映了作品形象的要意了。从一切艺术作品来看,包括油画艺术合作品,可以肯定,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就没有审美性。因此油画艺术形象性是审美表现性中的首要特性。

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第二方面是再现性和创新性。油画艺术的再现性既是艺术情感的再现,也是事件和事物的记录,它包括瞬间的反映和永久的凝固。我们听过人们评价罗丹和作品是凝固的绘画和音乐,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罗丹艺术的高峰和作品的再现性。

油画艺术家也通过生活感受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瞬间的灵感冲动,用画笔再现人物或事物的状况,如著名艺术家大卫所画的《马拉之死》,就生动地再现了马拉垂死时的情景。杰出的艺术家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再现,优秀艺术家作品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心灵艺术的表达,艺术功力厚积薄发的再现。

创造性是油画艺术审美特征中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艺术家的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作品的灵魂,又是艺术家灵感之火得以点燃的火种。创造性体现了艺术家作为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能动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分析,构建新的艺术形象。任何艺术品都应是独特的审美创造,每一件油画作品都应该是新颖的,即不雷同他人,也不重复自己。油画艺术作品表现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和独特审美个性。作品的风格样式也应该是他在审美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创造。在历史长河中,油画艺术大师们无不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新风、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表现,使油画艺术富有活力,向前发展。有现代艺术之父之称的保罗·塞尚就是一位勇于探索的油画艺术大师,即超越自我,又敢于超越前人,把油画艺术推前了一大步。

油画艺术的审美独特的第三个方面是在于它的潜在规律性和存在价值性,油画是艺术是一种“有韵律的形式”,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构图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构成与协调等要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油画艺术的发展。在千奇万变的艺术作品中,完全“无规律”、“无意识”、“无目的性”的作品是没有的。如果一幅油画艺术作品不符合艺术创造规律,实际上就否定和取消了其它艺术的审美特点。再抽象的作品都会在艺术的基本规则中运行,如抽象大师波洛克的作品,表面看似无所顾忌,其实他在创作进行时都会考虑色彩的协调与构图的完美,很多作品完成后都会在构图的与要需要上进行剪裁。

油画艺术作品最终归结在它的艺术价值上。大浪淘沙,油画艺术要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艺术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揭示了艺术家的追求和表现,正确地理解油画艺术的审美本质,有利于精品的产生。

综上所述,油画艺术富有审美表现性,艺术家在油画艺术追求中,就是在不断创新地展现油画艺术审美表现性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一过程,才能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油画艺术,即推动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又有益于广大观众进入油画艺术殿堂。

油画艺术家们无不遵循着油画的审美特性而努力创作。时代在变化,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意识也会有所改变,但美的事物始终有它存在的价值。很多不同时代的油画经典作品,尽管过去了几百年,但依然魅力逼人,既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的标志,又是今天我们吸取

和鉴赏的精神食粮。这些作品能在人类文化史上如此放射光芒,正是由于作品充分体现了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

第二篇:主旋律电影论文: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主旋律电影论文: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

【中文摘要】时代进步、技术发展、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市场竞争、观众审美趋向……,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主旋律电影创作市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激发了创作者求新求变的艺术创作灵感。如何理性应对当下境况,国庆60周年的献礼影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审美源泉,研究这些范本对于提高作品艺术质量,启发创作思维将不无益处。本文以此为起点,立足于当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实际,以国庆60周年优秀献礼影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片美学表现的分析解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当下主旋律电影的美学特征表现实际,并尝试就其成因做系统分析和探究,期望能对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论文共分绪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并对主旋律电影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比较。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史,并分别简述了对应时期的主要审美特征表现,阐释了主旋律电影审美具有传承和流变的特性。第二章从主题价值取向、影像语言表达和结构类型变化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的审美表现。第三章则从四个层面探析了导致这些审美表现的因素。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当下主旋律电影表现对我们...【英文摘要】The progress of ag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 transition, multiple cultures, market competition, aesthetic tendency..., all these bring up

unprecede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Thematic Movie market and inspire the creators’ willingness to change and progress.To cope with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rationally, the movies greeting the 60th National Day provide us a fresh and rich aesthetic source.The study of these movies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rtistic works and inspire creative t...【关键词】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英文关键词】Theme Movie Film ar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目录】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6-71011言16-1919-33Abstract7

绪言10-16

中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10-1

1四、研究综述11-1

4三、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构架

五、概念约定14-16

引第一章 传承与流变: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概说第一节 主旋律与电影19-20

第二节 主旋律电影创作观念的形成20-2121-27

第三节 主旋律电影内涵演变过程

二、主旋律电

一、主旋律电影产生的根源21-23影概念的内涵演变23-2626-27

三、当下主旋律电影创作境况第四节 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演变历程27-3

3二、建国前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

一、审美表现的概念27

27-28

三、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28-29

第二章 第一节

四、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29-33创新与多元: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及探析33-49主题价值取向33-3933-36

一、主导民主和谐,宣扬爱岗奉献

第二节

二、崇尚积极进取,期盼和平自由36-39影像语言表达39-4439-40

一、视听效果震撼,意境氛围浓郁

三、影

二、镜头表达灵活,意义转向明显40-42调层次多变,影片主旨明确42-4444-49

第三节 结构类型变化

二、故

一、情节编排得当,强化戏剧张力44-45事链条新、奇,层层推动剧情45-47刻画入微47-49现影响因素49-60态影响49-

53三、结构紧凑自然,人物

第三章 分析与思考: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第一节 思想层面:审美表现受主流意识形第二节 市场层面:审美表现与多元文化、观众审

第三节 艺术和技术层面:电影艺术创作第四节 历史层面: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的第四章 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启示美趋向的关系53-55的自身规律55-57自我反思57-6060-6360第一节 贴近生活,融主流意识形态于大众文化之中第二节 文化自主创新与多元协调发展60-6

1第五章 结语

一、著作类

后记第三节 遵循市场规律、完善体制建设61-6363-6465-6771-72 附录64-6

5参考文献65-7

1二、论文类67-70

三、工具类70-71

第三篇:浅谈对油画艺术的审美认识

浅谈对油画艺术的审美认识

摘要: 审美,这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复杂而高级的精神活动。它的复杂是因为它包含着感觉、心里、思维、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统一的精神活动。它的高级是因为除了人类以为,再没有任何其他生物也具有自觉的审美意识了。而油画是人类历史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它以独具的魅力使得人类的视觉和精神世界大大丰富了,也使人们的艺术审美与思想境界获得巨大的启迪。油画在再现自然美以及理想美、形式美的探索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审美境界。

引言:美术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生活课题,还是博大精深的学术课题,它反映着民族的历史积淀,也预示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状况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状况的标志。

美就有了艺术,难怪一切艺术形式都要强调美的 重要性。但是,与其他艺术形式比较起来。美可视得在美术体现得更为突出,显示得更为重要。美需要体现具体感觉在形式中。所以高尔基说:“美是各种材料如,声调,色彩和语言得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术的创作品,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能唤起人对自己的创作才能感到惊奇、骄傲和快乐。艺术作品毕竟具有客观性的一面,创造美和表现美,是艺术所要表达的目的。美的创作先与美的观念。没有了在美术的创作中,原本在于头脑中的审美意识是通过色彩,线条,形象以一定得物质材料来表现出来。但在不同时期注重点不同,有的比较注重色彩,有的注重线条,有的注重形式和瞬间的感觉等等。在不同文化的族群存在观念和审美趣味性,而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结果。

一、再现自然美

人类是在对自然的不断认识和交流中进步和发展的,作为人的意识形态的艺术更是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绘画再现自然的能力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科技的发展逐渐完善的。油画的出现将整个绘画史在再现自然的深度上推进了一大步。油画创造三维空间幻觉的能力和表现自然对象的真实程度以及丰富、深入程度都大大超越了其它画种,画家们利用高超的油画技巧有力地创造出自然之美以及人的精神之美。如达.芬奇,他强调只有认识自然,忠于自然,人才能理解人,才能激发人对于自己有着复杂矛盾的世界给与更大的关心,他要求绘画应该表达光、空气、地质和人的内心世界。像《蒙娜.丽萨》一画中对人的内心的捕捉,已成了千古之谜。画面上她优雅地侧坐在阳台的椅子上,背景是欺负的远山,蜿蜒的小路和溪水,使人感到在心灵视野的空间。

培根说过:“艺术是人与自然相乘,”凡高也说:“艺术是人加自然、解放自然。”确实,这是公认的艺术创造的两大支柱。黑格尔说:“艺术的难点在于使外在的现象成为心灵的表现。”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因此,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为艺术作品。总而言之,自然物之所以美,是由于主体在其中获得了一种自然理性秩序的发现。二这种超自然理性的深层结构,却来自人类的文化意识。因为缺乏这种文化意识的人,就不可能感受到自然物中这种内在和谐统一的理性结构,就不可能感知自然美。而同样的“油画审美”也需要人的发现、体会生活、感受自然草有好的作品,给与人欣赏。而这种超自然理性的深层机构,却来自人类的文化意识。如果缺乏这种审美文化意识的人,就不可能感受到它的美了。

实际上,所有关于自然美具有实体性的说法,都在于自然物形式上具有某种特征,像整齐、对称、有序或者色彩缤纷,普遍为人们喜爱。材料在形状、颜色等方面都产生美感。例如,天空的纯蓝,空气的透明,平静如镜的湖以及宽阔的海面,也因为同样的缘故而使人愉快,也产生美感。

二、理想之美、形式之美

艺术中的理想美是对自然美提炼、规范后建立的一种符合人们主观愿望的美。理想美的规范化表现形式即是形式美。在油画中再现自然和追寻理想美是同时并进的。古典油画注重现实与理想的分寸把握,是人类唯美情怀的标准化反映,它讲究匀称的比例、流畅的线条、圆润的形状、和谐的色彩、典雅的情调。如古典主义时期,画家安格尔的作品《泉》,少女矗立在崖前,左肩越过头顶扶着瓶底,右手半弯曲向上托着瓶口,刚盛入的泉水又倾倒入清澈的山泉中。人体左侧从肘到足有着微弱的起伏,与右侧大幅度的曲线美形成柔和的对照,在简约而富有变化的线条中,显示着她的文静、丰满和成熟,暖色沉着的背景,色彩和谐鲜明。在加上典雅的情调,更能衬托出人体的艺术之美。这也是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技巧和古典主义美学观点的最高表现。

同时,理想美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艺术家个性的差异而变化的。除了程式化的美,还有巴洛克风格豪放艳丽的理想美,巴洛克和洛可可都是不同历史时期上流社会审美趣味性的反映。巴洛克是具有雄伟磅礴的气魄,讲求富丽堂皇,奇行怪诞。而洛可可追求的是柔美轻窕,讲求的是小巧玲珑,光滑润洁。前者趋向壮美,后者趋向秀美。如鲁本斯的画《玛丽.美狄奇的一生》,但手法而言,构图之博大,气势之巍然,色彩之金碧辉煌,至今仍可使人感到其艺术的魅力。于巴洛克相比,洛可可的比较小巧,如夏尔丹的《厨桌上的餐具》虽然静物写实逼真,但是比较娇媚轻佻,比较渺小。亦有简朴、厚重的自然之美。理想美的追求带来了形式美的开掘。

形式美不是艺术美的全部,这正是黑格尔得指出的“美得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内容就是借以出意蕴和特殊性,如果说作品得内容就是借以构成艺术形象得一切因素得总和。那么,美术作品得艺术形象是可视得构成这一形象得形式要素也主要是可视艺术。近代得学者说过;"一切的美皆形式之美。”如果在美术当中用是很符合实际的,以造型的手段创造丰富得视觉形象以满足审美得需要。

实际上,在艺术中,通常被看作内容的东西,其实只是艺术借以表达自身的真正形式。而通常认为只是形式的东西,即艺术家对于美的表现能力和技巧,恰恰构成了一件艺术品的真正内容。例如,拉斐尔<《圣母》像就是这样的。在大家早已表现过千百遍的旧题材形式中,他以自己精湛造旨为之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内容。从而使这个已死的形式获得了新的灵魂和生机。他的这种艺术表现是如此的深刻啊!在拉斐尔的圣母像中,还有什么样的女性的形象能比她被表现得更真实、更感人的呢?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我们确实可以说,凡是妇女都可以有这样的情感,但却绝不是每一个妇女的面貌都可以完全表现出这样深刻的灵魂。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在艺术里精神内容和形式表现是不可分割的。

三、油画审美意识

美学家赫伯特.里德进而强调指出:我们对艺术的许多误解,主要由于长期以来把艺术与美混为一谈了。“我们总以为凡是美的就是艺术,或者说,凡是艺术就是美的;凡是不美的就不是艺术,丑是对艺术的否定。”殊不知这种陈腐的观念是妨碍我们鉴赏艺术的根本原因,甚至对于那些美感十分灵敏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艺术作为自然与人的理想化,除了其形式价值之外,还应具备意境和精神内涵,心理和哲理情感。事实上,艺术并不一定都是美的。即是说美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现实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例如,在罗丹的雕刻名作《美丽的欧米哀尔》(又名《老妓》)中,现实的丑神奇地转化成艺术的美。罗丹自己解释说:“平实的人总以凡是在现实中认为丑的,就不是艺术的材料——他们想禁止我们表现自然中使他们感到不愉快的和触犯他们的东西。这是他们的错误。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委拉斯贵支画菲力浦四世的侏儒赛巴斯提恩时,他给他如此感人的眼光,使我们看了,立刻明白这个残废者内心的苦难——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他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而变成一个玩物,一个活傀儡,这个畸形的人,内心的苦越是强烈,艺术家的作品就越显得美,在作品中,现实丑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

事实上,艺术品就是具有审美价值的人工技术制品。有这里可以得到一点启示称赞一幅作品优美时,往往是蕴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作品的表现形态非常优美;二是作品的制作技艺非常优美。前者是对物,对作品;后者是对人,对作者——艺术家。为什么美的艺术可以表达丑恶?对于艺术来说,问题并不在于对象的丑恶,而在于必须对丑恶做出反应。实际上,丑陋只是题材的丑陋,它构成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而优美却来自艺术家的智慧和表现力的高超。

例如:乔托的油画作品《犹大之吻》这是当时人们经常谈到的一个圣经故事,说的是耶稣有十二个门徒,其中有个叫犹大的为了30块银币做了叛徒暗暗的把耶稣出卖给反对耶稣的罗马传教士总督。反映的是现实丑陋的一面,但通过画家的描绘,画面有宽敞明净的前额,严肃而宁静的目光注视着叛徒犹大,深色的胡须使人物造型更加完美。还有弗拉戈纳尔的《秋千》反映的是当时社会比较放荡的生活方式,心花意乱油头粉面的青年绅士和画面的主角荡在空中秋千上的少女肆无忌惮的风情卖弄。尔现实的丑陋经过画家的表现神奇般地转化成了艺术的美。在作品中,现实抽的本质范畴转化了,其现实性削弱了,艺术性加强了。作品中的形象已经不是原来在现实中丑的事物或人物,已经渗透到了创作主体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从而成为一个典型形象,它反面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即艺术的美。

四、油画艺术审美

油画审美有多层性。油画发展后期主要以形式美的探索为目的,油画技法的改进使形式的变革多姿多彩,从而使油画作品面貌纷呈。浪漫主义重自然、重感情、重形式。到后印象派主要是把注意力转向主的再创造,着重表达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感情个性。他们追求的更多是表达性的笔触,用色彩去塑造物体的体积感、量感,以及绘画的装饰性和造型性。像凡高的《向日葵》画面上浮雕似的笔触非常明显,它后涂的颜色不但丰富了视觉触感,而且展现出画家热爱生命的激烈情感和强烈的艺术个性。到现实主义时期野兽派,它们以粗狂的线条、强烈对比的色彩来逆反对自然物象于色彩的纯客观模仿的传统。马蒂斯的《舞蹈》在一片纯蓝与纯绿的背景上,画家以极其简练的线条,夸张的形体,具有节奏的动态,单线平涂的色彩,塑造出装饰意味极浓的红色人体,表现得很优美。表现主义主要强调绘画必须透露某种感情和体验,传达作者的“内在信息”常表现为造型的扭曲和夸张,色彩的强烈和主观,视觉上的冲击和粗放,故给现代艺术以有力的推动。如蒙克的《呐喊》画面中央一个有几张变形的人正捂着耳呼叫呐喊,在惊吓的情况下感受到人类在苦难中紧张、恐惧、不安和绝望。作者准确地反映了青年的失落感和内心的激烈冲突。这就是油画艺术能很好的反应现实生活的美,让人回味和感受自然感受生活之美。

在中国艺术里,形式主要靠线条来表现,但凭线条,用单色来描绘,就能表现许多实实在在一副画。而西方则不然,他们靠空间来表现,靠多样化色彩的来表现。如塞尚所说:“有丰富的色彩,就有完美的表现形式,审美价值也会随着得到体现。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在伦勃朗的作品和17世纪的荷兰风俗绘画中,一些琐事的生活细物,如一枝冒烟的烟斗,一杯咖啡,一缕散射在紫天鹅绒上的光,一幅肮脏的扑克牌等等都作为题材描绘。就这些细物本身来说,它们在任何意义上并不具备审美的特性。但对于画家伦勃朗来说却是很重要的。艺术的审美活动,实质是使人类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解放的方式。

艺术家的审美意识,情感,思想是渗透 并影响绘画。画家罗丹说过:“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自然中的一切都具有其性格,这是因为他坚决而直率的观察。他还有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达芬奇说:“智慧是经验之女,那么让我们不断熏陶和积累审美经验,在实践中训练出一双艺术的慧眼吧!”

第四篇:舞蹈艺术及审美论文

[摘要] 舞蹈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是以展示心灵与情感世界为宗旨的人体文化,且具有以人体本身为质料的特性。在现象学的维度与层面上,舞蹈的审美相关于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其所关涉的质料-形式、身体性及旨趣等特质,遮蔽了舞蹈自身。舞蹈自身就是一个世界。唯有通过去蔽,通达舞蹈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敞开。

[关键词] 人体审美舞蹈艺术

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人体为质料,以动作姿态为语言,在时间的流程中以占有空间的形式来表达思想与情感”。[1]情感是舞蹈的核心,舞蹈是审美情感的载体。本文基于存在论现象学的视野,对舞蹈展开审美关切,使之去蔽,从而走向舞蹈自身的世界,显现舞蹈艺术自身的本性。

一、人体的存在及其游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境域下,舞蹈的选材、表现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不相同,它的存在与发生具有社会性。

舞蹈自身所持有的社会性,单从舞蹈本身,我们难以直观。我们需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境域中加以关照,才能获得某种社会性。不同的舞蹈作品相关于特定历史境域中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状态和技术水平。如原始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敞开的是一个茹毛饮血,人类与大自然、猛兽搏斗,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远古时代;而盘鼓舞、巾舞等的出现则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社会世界的反映;软舞、健舞及龟兹乐舞展示的乃是一个国力强盛、社会充盈、外交发达的社会世界。

在现象学的语境下,舞蹈的社会性受制于历史性此在。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结构形态和不同的人的生存方式和表现样态”。[2]舞蹈产生初期,自然对人的规定是绝对性的。这一时期的舞蹈(狩猎舞、劳动生产舞等)一般都是对狩猎及劳动生产过程等的再现与摩仿,充满着粗犷与野性的特征。恐怖、血腥、残酷、昏暗的场面喻示以神的方式出场的自然的强大,人的微不足道及人对自然顶礼膜拜。商周时期,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生发和觉醒,人试图冲破自然对人的规定性,人开始思考自然及人自身。如巫舞,先前只是娱神的舞蹈,此时也成为娱人的舞蹈,并越来越看重舞蹈技艺本身。至汉,天下一统,社会稳定,反映在舞蹈上为盘鼓舞的出现,盘鼓舞的场面壮观,舞蹈动作难度高,既要掌握好力度,又要控制好身体,以达到高纵轻蹑的舞蹈要求。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宗教盛行,舞蹈成为宗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缺乏生动向上的气象,舞蹈的发展趋向于形式和细部的美感,注重舞蹈的精雕细琢。工于技巧、服饰华丽、舞风柔曼、缠绵婉转是这一时期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

唐朝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政治、经济、文化与外交等全面发展。舞蹈也以独立的表演艺术形式呈现于历史舞台之上,既不像周代乐舞那样依附于政治,也不像汉代舞蹈融于“百戏”。它形成了自身的分类法,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界。按照舞蹈的风格特点区分,有“软舞”、“健舞”两大类。“软舞”动作抒情优美,节奏比较舒缓;“健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明快。“软舞”、“健舞”,多为独舞或双人舞,动作技术水平要求颇高。唐代也是古代“燕乐”舞蹈最为繁荣的时期,“燕乐”用于宴享典礼活动,具有娱乐欣赏和礼仪性双重作用。此外,唐代还无所顾忌的吸收了外来舞蹈艺术的精华,如龟兹乐舞,其特色体现在体态造型上:上身裸露、丰乳细腰。自宋以降,舞蹈走上了盛极而衰的道路,越来越难以撑起独立的旗帜,逐渐衰微,并且最终被戏曲艺术发展的潮流所吞噬。明清是不作为的时代,独立表演性舞蹈已基本销声匿迹了。

尽管如此,舞蹈的艺术生命还没宣告结束。其历史性主要表现于它的具体存在形态和方式随历史境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异样的风貌。当下,舞蹈的存在形式表现为现代舞。现今,我们把古典舞蹈作品称之为艺术品,这本身也是历史性的。即古典舞蹈作品本先不是艺术品,只有当我们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它才成为艺术作品。

此外,舞蹈的创作主体也具有历史性。古典舞蹈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两种,但对某一具体的舞蹈而言,我们不可能指出它的具体制作者。舞蹈艺术的历史性此在在本性上规定了舞蹈作品的创作主体,也即说,舞蹈的创作主体在时间与历史的维度及层面上被消解了。

二、质料、形式及其在身体游戏中的合一

在古典美学与传统艺术理论中,一切艺术无不关联于质料和形式这一重要问题。质料和形式的问题不仅相关于美的敞开,还关切于物之显现。质料和形式这一对范畴,是艺术创作和审美鉴赏的概念框架和重要维度。一般而言,质料与形式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品。舞蹈也不例外,它以人体为质料,在时间的维度与层面上,以占有空间的形式实现思想与情感的通达。

舞蹈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手前之物变为手上之物的过程,它相关于物之物性。舞蹈的制作起源于远古先民与大自然、猛兽搏斗场面的摹仿,在这一制作过程中,牵涉到人与物的关切。“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物的因素,没有物因素的艺术作品是不可能的。”这些物因素包括狩猎过程、生产过程及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杀戮的场面以及用于摹仿这些场面的质料。制作者依凭自己的阅历基于特定的审美手段,从选材、形式、构图等方面完成其制作。当然除了摹仿外,还融进了制作者的想象。舞蹈作品的种类繁多,不同的主题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舞蹈作品。但是,西方传统美学的“质料”与“形式”等范畴并不能有助于我们去通达作品与物性自身。

物被设置于舞蹈作品之中,这些物在进入舞蹈作品之前,是客观存在的对象物,即手前之物。在制作中,道具和人体等被制作者摆弄、把玩与欣赏。这时,物的对象化被消解了,物不再是手前的对象物,而是手上之物。手上之物是与此在共在之物,是人沉沦于世所关切之物。同时,手上之物是制作者的把玩之物,是供人玩赏之物。并且,物与人都被遮蔽在世界之中。进入舞蹈作品之后的物,已成为作品,它既不同于自然物、器具,也不同于手前之物、手上之物。舞蹈作品中的物,为物性的敞开提供了前提条件。

当然,舞蹈自身形态、构图与观念的新变化,都会在作品中得以表征。“物以各种形态存在,这些不同的物态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人打交道,都从特定的维度去关涉物之物性。这种关涉既有遮蔽,又有显现。”人们在制作舞蹈作品的活动中,却极难把握物性自身。传统美学的质料和形式等范畴也不能切近物性,因为“质料和形式绝不是纯然物的物性的原始规定性。”〔3〕

三、舞蹈的审美特征及其身体性

物品、器具即器物的实用性规定了其世界是一个实用的世界,在器物实用的世界里,一切器物作为工具都为了一个目的即为人所用。一切艺术品在其起源与本性上,都与实用相关联。这突出地表现在,原始先民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而是同时想使它在实际的目的上有用,而且后者往往还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例如原始舞蹈就大体上不是作为娱乐或观赏性之用,而是当作实用的象征和标记。当然,这关涉于人类当时的生存状况。

但是,纵观舞蹈的历史沿革,我们不难看出,其作为娱乐或观赏性的功用愈加明显。其审美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舞蹈的审美性具有以人体美为主要内容的形式美。舞蹈的形式美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美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是舞蹈采用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动作作为构成形式美的物质手段。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画面队形这些舞蹈形式美的要素,都是以有生命的、运动中的人体作为质料的。

(二)舞蹈的审美性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舞蹈的艺术形象是直接为观众所感知的。如我们观赏一个舞蹈作品时,人幕一拉开,呈现在舞台上的舞蹈队形、画面的不停顿流动,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一下子就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输入人脑,形成一种舞蹈形象的表象感知。这一般不必经过理性的思考和逻辑的判断,就可以使我们得到美的感受。这种舞蹈自觉性,表现为一种不假思索的、立即做出的审美判断,好像完全是一种感觉的自接反应。其实每个人的这种自觉的审美判断都是建立在他过去审美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性积累的自然结果,这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舞蹈文化素养、舞蹈审美能力和舞蹈审美水平。

(三)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由于舞蹈是以人体为主要表现工具的艺术,因而也就决定了舞蹈的审美性具有虚拟性。它以人体形式美为媒介,来抒发和传播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形式美的表现目的完全不在于炫耀技巧,取悦观众,而在于完美地体现内容,并与内容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塑造出动人的艺术形象。如果片面地追求形式美,那么势必导致走上为艺术而艺术的形式主义邪路。舞蹈作品的核心是舞蹈形象。正是通过舞蹈形象,抒发出编导家的感情,体现出本阶级、本民族、本时代的审美理想。舞蹈家在进行创作时,要竭力把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审美理想“外化”为可以感知的舞蹈形象。这个形象是动态形象,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它是物质的,建立在知觉(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它又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此时此刻,转瞬即逝,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在观众的接受过程中最后完成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四)舞蹈的审美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凝练性。舞蹈既然是采用人体为主要表现手段,那么就决定了舞蹈动作必然追求高度的概括与凝练,一抬手一投足都应具有宽泛的涵义。从历史上看,舞蹈动作姿态大都源于生活,有着一定的生活依据,但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写实的、再现性的动作姿态逐渐演变为抽象的、表现性的符号,成为一种凝练着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的“有意味的形式”,进而规范化产生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舞蹈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和成果三者都是人本身,都离不开人体。舞蹈作品是编导和演员共同创造的,而每一次表演又都是演员舞蹈美的再创造。舞蹈中的游戏之于人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舞蹈审美游戏里,“人成为了自由的人和真正的人”。〔4〕在舞蹈作品中,这离不开艺术,因为“艺术的本性是诗”。〔5〕人戏于天地间、诸神前。非本真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常态,在这种生活方式中,物之物性自身被遮蔽,人之本性偏离了人的本性生存境况。因而,人处于被束缚状态,这些被束缚状态涉及众多方面与层次,人也与真正的自由相去甚远。舞蹈就是在非本真的日常生活中,寻找自由的一种游戏方式。

四、舞蹈艺术世界及其在遮蔽中敞开

舞蹈作品既不是纯物也不是器具,而只是艺术作品自身。舞蹈作品既克服了纯物的幽闭性又克服了器具的实用性。因此,舞蹈作品使世界的敞开成为可能。艺术和真理都相关于世界的敞开,而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一切艺术和真理的本性前提。在现象学的视域里,大地是大地自身是作为大地的大地,世界是世界自身,也即世界之作为世界。大地是幽闭的,它孕育、化生万物。世界则是对大地之幽闭的一种敞开,它使遮蔽之物得以显现。世界与大地之争执是艺术发生之前提和基础。

因此,舞蹈也是在世界与大地的争执中的一种敞开,但其敞开不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世界是在遮蔽中敞开的,世界的敞开时常就是一种遮蔽。作为敞开的遮蔽,在敞开世界时又以另一种方式遮蔽了世界。舞蹈艺术也同样关联世界自身的敞开与遮蔽。舞蹈艺术自身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切近世界性的世界。

世界的开放性界定着人类。因此,世界的敞开对人类极其重要,被遮蔽的有待于敞开,以实现其本性的通达。舞蹈作品正是对世界与大地之争执的一种敞开,并让真理和存在得以显现。舞蹈艺术对世界的敞开,是在不断的去蔽中实现的。只有通过去蔽,走向舞蹈艺术自身的存在,舞蹈的本性及与其相关切的、被遮蔽的世界才能得以显现。

参考文献:

[1]吴中杰.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2]董志强.消解与重构——艺术作品的本质[M].人民出版社,2002.[3]张贤根.存在·真理·语言——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4]张贤根.民间工艺审美的现象学阐释——以土家织锦为例[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04.[5]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作者简介:尚端武,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设计美学及设计文化研究。

第五篇: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一)教学方式:欣赏、评述

目的要求:使学生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挖掘其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要点难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上学期我们已经感受了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语言,而优秀的美术作品,在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现象之中,大多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深层意蕴。“意蕴”就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包括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新授

1、跃马(霍去病墓石雕,西汉)

请的学谈谈你所了解的霍去病。

师: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汉武帝最爱的青年将领,18岁开始率军出征,先后六次大获全胜,无一败绩;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公元前117年英年早逝,年仅24岁。霍去病墓占地6600多平方米,南北长101.5米,南面宽56.7米,背面宽58.4米,冢高18.38米,“冢像祁连山”,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

2、故宫 提问:

1)故宫是按照什么样的建筑形式来作布局的? 前朝后寝,中轴对称。

2)故宫的建筑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意蕴?(课本中找)

充分张扬了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有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3)你看到故宫有什么样的感受? 威严、气势磅礴„„

4)有哪些细节表现了帝王的威严?

色彩、高墙、金水桥、丹陛„„(dān bì 【释义】 “丹”者红也, “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

师: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 为明、清两代的皇宫, 有24位皇帝相继在此登基执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 占地7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 拥有宫殿9000多间, 其中太和殿(又称金銮luán殿), 是皇帝举行即位、诞辰节日庆典和出兵征伐等大典的地方。故宫黄瓦红墙,白玉雕栏, 宫阙(què)重叠, 巍峨壮观, 是中国古建筑的精华。故宫以中轴线对称的建筑形式分为三组建筑群。午门至乾清门为外朝,由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等组成,处理内外政务、举办重大典仪活动。自乾清宫至御花园,西半部为西六宫是后妃居住地,东半部为乾隆花园是太子居住场所和乾隆晚年生活地。外廷建筑风格气势宏大、庄严肃穆;内廷类似江南园林,北京四合院,御花园和乾隆花园更是古木森森、山石雄秀、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3、苏州园林

请到过苏州园林的同学谈谈感受。

提问:苏州园林怎样安排设计,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

因地制宜,布置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采用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划分景区。师: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是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和艺术美于一体,构成了曲折迂回、步移景换的画面。苏州园林面积均不大,大的四、五亩,小的不足一亩,但造园艺术极为讲究,在布局结构上更是变化万千,创造了在生活境域园林中体现自然的技巧,以身居城市,却也能享受山林野趣。苏州园林一般在布局上以水为中心,充满江南情趣;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以小见大,移步易影;色彩上粉墙黛瓦栗柱,顺应自然;空间处理上时而开明阔郎,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市内布置配以红木家具,名家书画,缀以对联,盆景,显得秀丽淡雅。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

4、交流赏析

请学生从P1~2教师没有谈到的几幅作品中,任选一幅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

思考: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意蕴和审美价值?

下载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word格式文档
下载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文 冷军油画艺术特色及特色

    1 冷军油画艺术的】风格及特色 摘 要 冷军先生是当代中国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在我国他的声誉很高,他深居简出,过着朴素的生活,很少举办个人画展,但是他......

    陆机、刘勰论艺术表现与审美形式

    陆机、刘勰论艺术表现与审美形式 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张晶 ‚神思‛作为作家、艺术家的艺术思维,无论如何活跃,如何充满灵性,最终要形成作品的文本,是离不开艺术家以相应的艺术语言......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说课稿姚吉刚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板书......

    从图像艺术的审美和表现看绘画与设计

    从图像艺术的审美和表现看绘画与设计 文章根据艺术家在对形象题材的创作规律和方法上探讨在其艺术实践创作过程中经由思维到精神表现形式呈现出来的图像艺术形态,展开图像艺......

    结合作品分析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结合优秀的美术作品分析,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 主要摘要; 丑是与美对立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丑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它常引起人们的心理抗拒和情感排斥,从而被排除于审美视野......

    七年级美术《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教案 新人教版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教学目标 1.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美术教案-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第一单元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单元总目标 1. 通过本单元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

    (论文)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油画创作中的艺术个性(推荐阅读)

    (论文)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油画创作中的艺术个性 论文摘要:艺术创作是一种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精神活动,艺术的无尽魅力就存在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之中。油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