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14:1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

第一篇: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

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

表现浅析

内容摘要:《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长征路上取得娄山关战役胜利之后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诗词。后来,作曲家陆祖龙为该诗词谱了曲,使其成为了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文章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文学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在演唱中表现其艺术特色,从音乐表现、语言表现及声音表现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

关键词:艺术歌曲 忆秦娥 娄山关 总体特征 艺术表现

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结合,它不是常规的叙事,它的意象是跳跃的。艺术歌曲没有像歌剧那样长长的声乐线条和各种炫技的机会,演唱者需要通过声音和钢琴一起去表现音乐和诗歌中的意境、情感和戏剧性。因此,艺术歌曲的演唱思维完全不同于歌剧演唱,它是一门极其精深微妙的诗的艺术。诗歌是艺术歌曲的核心,正是从诗歌中,艺术歌曲赋予自身以色彩。每一位诠释艺术歌曲的演唱者的目标都是要反映和再创作曲家自身所激发出的最初的冲动。“拉·佛尔格主张,学习唱歌应该以对诗的研究作为出发点。菲力普认为:歌唱者除非在歌唱时有着清楚明确的思想目的,否则技艺的才能是没有方向的。”[1]

关于对《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艺术歌曲研究的文献,笔者通过中国期刊网及其他途径进行了查找,仅找到了一些有关对毛泽东诗词《忆秦娥·娄山关》研究方面的文献,却没找到对同名的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进行研究的文献。因此,为了能更深层次地认识、理解艺术歌曲,更好地把握、诠释这首艺术歌曲,更好地理解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作品,同时牢记这段光辉的历史,对这首艺术歌曲进行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笔者仅从自己的演唱、学习的经验出发,拟从对《忆秦娥·娄山关》总体特征的把握和艺术特色的表现两方面进行分析,来探讨这首艺术歌曲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

一、总体特征的把握

(一)词牌忆秦娥

忆秦娥是词牌名,词牌名即词的格式的名称。“忆秦娥这个词牌名,据传系起自李白于唐明皇奔四川以后所作之词,因其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之句故称。”[2]

(二)娄山关

娄山关,古名不狼山,位于遵义北面大娄山峻拔山峰之间,北据巴蜀,南据黔桂,两侧群峰险峻,壑底山路陡立,易守难攻,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闻名中外的娄山关战役而著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娄山关上竖立了毛泽东手书《忆秦娥·娄山关》的诗词大理石碑刻。

(三)《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背景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城红军总司令部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1月29日,红军第一次渡过赤水河,从这里北渡长江,遭到川军阻拦。毛泽东和军委领导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恋战,便立刻指挥各军团避实就虚,摆脱川军,进入云南省威信县扎西地区。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于2月8日进驻扎西镇,出席在这里举行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总结并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的主张。当川军从南北两个方向进逼扎西时,红军在2月20日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回师黔北,集中主力进攻桐梓和娄山关以南的黔军,乘胜夺取遵义。这次战役,先后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约三千人,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诗词“是后来追写的”。[3] 作曲家陆祖龙对《忆秦娥·娄山关》的谱曲,又赋予了这首诗词新的内涵。从其音乐形态来看,其结构严谨、旋律舒展、节奏变化丰富、音域宽广、力度变化大,对这首诗词有了更深刻的渲染与表现,使其成为了一首更具深厚内涵和魅力的艺术歌曲。

(四)诗词的文学特色分析

这首诗词慷慨悲烈,雄沉壮阔。诗词的上阕,写向娄山

关进军途中的情景;诗词的下阕,写的是红军傍晚跨越娄山关,向遵义进军的情景。

这首诗词在我们的脑海里涌现出的是那种悲壮的画面: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然而,红旗不倒,依旧飘飘,在夕阳中显得格外鲜红。至此,一股豪情油然而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擂响的战鼓,是摇旗的呐喊,激发我们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在这首诗词里,作者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寥寥数笔,便将激烈的战斗场面勾画得淋漓尽致,产生了极大的感染力。

二、艺术特色的表现

对作品的艺术表现也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要靠演唱者自己来完成。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必须建立在对作品的正确分析与深入理解之上。同一首歌,由于演唱者在经历、经验以及对事物感受方面的差异,必然对作品理解存在差异,因此表现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作品从曲式上看很简单,结构也不复杂,但经过一个好的演唱者恰到好处的处理,会非常感人。

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表演流派盛行的时候,人们对歌唱的要求不仅是歌唱技术,更要求歌唱要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甚至要求包括严肃歌剧歌手在内的演唱者离开乐谱而

自由发挥,“人们期望他离开乐谱上的音符,甚至要求他这样。人们根据他的创造性想象力、趣味、勇气和创新是否优美来判断他的才能,歌手的这种创造特权和义务一直持续到19世纪。”[4]曲谱中作曲家所提供的各种速度标记和要求,是演唱时所要遵循的主要依据。对于演唱者来说,不仅仅是表面上快一点、慢一点、紧一点、松一点、强一点、弱一点的问题,而是在曲作者所提供的主要依据基础之上,还要从作品的风格出发,再加入个人的艺术处理,使演唱更加富有感染力和特点。

作品的艺术表现通常包括语言表现、音乐表现、声音表现和表演能力等方面。下面,笔者主要从音乐表现、语言表现及声音表现三方面,对如何在演唱中表现《忆秦娥·娄山关》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音乐表现

表达艺术歌曲的思想感情,要善于运用音乐的节奏、速度、强弱、力度等的变化去表现作品。旋律是外表、力度是脉搏、节奏是灵魂和动力,没有了它们就没有了音乐。在演唱时,在音乐表现上一定要做恰当的处理。

这首声乐作品可分为三部,在总体的音乐表现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部分共有10小节(见谱例1)。

旋律的张力较强,线条多变,在声乐旋律与歌词的结合上,体现了将旋律节奏与歌词的朗诵性相结合的特点,强调了情绪的波动与节奏重音的重合。演唱时,在音乐上要体现出曲调的雄壮有力,节奏的舒展自如,通过悲壮而激越的情调,表现红军在晓月寒霜的夜晚,去征战娄山关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共12小节(见谱例2)。

这一部分的音乐,在旋律线上体现出先下行,然后再上行,节奏短促有力、先紧后松,曲调富于弹性的特点。这一段表述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这句话在这一段中出现了三次,但音乐的旋律各有不同,尤其在节奏上的变化很鲜明。第一次出现,音乐要连贯,气息要深沉,要表现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第二次出现要注意音符和进行曲的节奏感要鲜明,声音要结实,要表现出革命的坚定性。第三次出现,音乐要舒展,要特别注意音乐上的渐慢和“真如铁”三个字上加强音的使用,后半句加强声音的力度,要表现出冲破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在整段音乐上,要表现出红军战士迈着坚定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向前挺进的豪迈气概。

第三部分共14小节(见谱例3)。

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在音乐上也体现出旋律的张力很强,线条多变,句法结构长短不一,节奏舒缓而无明显规律。而且,总是把二分音符放在中间,又造成节奏上的重拍转移,这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安排,形成一种新的抑扬交错,产生一种丝丝相扣、连绵不断的感觉,更增强了抒情性。演唱时,在音乐上要表现出感慨的色彩、威武的豪情,抒发红军战士取得胜利后的豪迈气概和必胜的信念。

(二)语言表现

语言是声乐作品表现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演唱者通过语言与观众直接地、具体地进行感情表达与交流。歌唱语言比生活语言要夸张,歌唱中首先要把字读得清楚准确,要做到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字尾轻收,元音纯正。其次,要有语气,不能为了声音的统一而没有语气。有了语气,语言才会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只有突出语言的表现力,才能把歌曲的内容表现得更清楚、更生动、更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这首歌曲,第一部分 的“西风烈”三个字,在咬字上要有喷口。第二部分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咬字应字头清晰、字腹饱满、富有弹性,在元音的表达上要更为清晰有力。“雄关”虽像铁一般牢不可破,不可逾越,但我红军如今迈开大步又重新跨越过去了,“而今”和以往相比较,大不相同,咬字时要突出“雄关”和“而今”。第三部分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咬字上要做到清晰、饱满、大气、沉稳,来表现广阔无边的起伏山峦,在如血的西下残阳的照耀下放射出夺目光彩的壮观图景。

这首作品中的用词非常生动、鲜明,如一个“烈”字,表现了西风的猛烈;一个“长”字,表现了无边无际的天空;一个“霜”字既点出时令,又显示了战地情景;一个“碎”字,使人似听到马蹄之声;一个“咽”字,使人萦绕于耳;一个“铁”字,充分地表现出雄关的坚不可摧;一个“越”字,形象地表现了红军翻越的雄姿;一个“海”字,显现出苍山之重重叠叠,广阔无边;一个“血”字,残阳之本色跃然纸上。这些都足以构成一幅壮观的图景,令人难忘,演唱时值得细细品味。

(三)声音表现

发声技巧只是歌唱的工具,充分掌握技术有助于歌唱,但并不能因此就产生伟大的歌者。拥有了稳定的技术,诠释一首艺术歌曲时,还必须要有音调语气的变化。歌唱的声音要明亮、圆润、优美,但音色在歌曲中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表达什么情绪都是越亮越好。音色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有柔的、刚的、亮的、暗的、强的、弱的。声音的变化要从歌曲的表现出发。

如:的“烈”字,表现了西风的猛烈,演唱时要在强有力的气息支持下,把音唱得饱满,坚定有力,使听众犹如置身于凛冽的西风中耸然动容,平添悲壮。这句是最扣人心弦的,演唱时发音容易逼紧,难度较大。在演唱前,意识、状态要有所准备,并赋予其准确的色彩和表情;在演唱完“声”字后,声音突然收住,偷一口气后,在强有力的气息

支持下,喷发出“碎”字。“碎”字极具表现力,在力度上前强后弱,并且自由延长,此时声音位置一定要统一,收放要自如,要有良好的声音控制能力,来表现红军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急速行进时的心境。

“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演唱时要使每个音有充分的爆发力并富有弹性。在反复时,要与前面形成对比,要唱得较弱、稳健、深情,尤其是在演唱“越”字时,要逐渐加强音量,把蕴藏的深厚感情迸发出来,把全曲推向高潮,形象地表现红军翻山越岭的雄姿及冲破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第三个把全曲推向高潮。演唱时,应注重高潮到来之前的铺垫,即唱好“海”字之前的几个音。许多著名歌唱家在演唱实践中体会到,在唱高音的时候,它前面的那几个音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声音的基础,需要做特殊的安排。如果在低音处没做好准备,高音是难以很好地唱出来的。在唱这句前要从容自然地吸好气,蓄势待发,不要由于高音的即将到来而紧张,造成强迫性地吸入过多的气,形成发声器官的僵硬,使声音紧而无弹性。演唱“海”字时,下颚、喉头很容易发紧,从而影响声音。男高音歌唱家乔·斯布瑞格利亚(giovanni sbriglia)曾说过,“要想得到具有良好泛音的声音,你的口唇和下颚永远要放松。”如果喉腔是处于紧张的位置,就不可能唱得放松自然。因此,应特别注意在放

松的基础上打开喉咙演唱。中,“血”字演唱时要用轻声,与前面形成对比。但轻声演唱时仍要注意气息的支持和高音位置的准确,轻声不能唱成虚声,并注意节奏准确。其实弱音在音乐上更能表达情感的极端化,弱音的感染力往往比强音更集中、更内在、更生动、更深刻。

结语

《忆秦娥·娄山关》是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是一首诗与音乐完美结合的作品。每部分都有不同的内容和意义,要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处理。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整首作品中的感情变化,要找出音乐与歌词以及音乐处理与感情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用美的声音、完美的节奏、清晰而富有韵味的语言、真实而细腻的感情以及熟练的技巧,把这首音乐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薛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2:59,2版.[2]李新魁.实用诗词曲格律词典[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11:59,2版.[3]http://,2005.6.[4]李维勃.西洋声乐发展概略[m].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9.6.

第二篇:主旋律电影论文: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主旋律电影论文: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

【中文摘要】时代进步、技术发展、经济转型、多元文化、市场竞争、观众审美趋向……,所有这一切造就了主旋律电影创作市场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也激发了创作者求新求变的艺术创作灵感。如何理性应对当下境况,国庆60周年的献礼影片为我们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审美源泉,研究这些范本对于提高作品艺术质量,启发创作思维将不无益处。本文以此为起点,立足于当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实际,以国庆60周年优秀献礼影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片美学表现的分析解读,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当下主旋律电影的美学特征表现实际,并尝试就其成因做系统分析和探究,期望能对主旋律电影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论文共分绪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言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并对主旋律电影的相关研究做了梳理和比较。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历史,并分别简述了对应时期的主要审美特征表现,阐释了主旋律电影审美具有传承和流变的特性。第二章从主题价值取向、影像语言表达和结构类型变化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国庆60周年献礼影片的审美表现。第三章则从四个层面探析了导致这些审美表现的因素。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当下主旋律电影表现对我们...【英文摘要】The progress of ages,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economic transition, multiple cultures, market competition, aesthetic tendency..., all these bring up

unprecedented chanc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Thematic Movie market and inspire the creators’ willingness to change and progress.To cope with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rationally, the movies greeting the 60th National Day provide us a fresh and rich aesthetic source.The study of these movies help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rtistic works and inspire creative t...【关键词】主旋律电影 电影艺术 审美表现 【英文关键词】Theme Movie Film ar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目录】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探析6-71011言16-1919-33Abstract7

绪言10-16

中文摘要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10-1

1四、研究综述11-1

4三、研究方法及论文基本构架

五、概念约定14-16

引第一章 传承与流变: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概说第一节 主旋律与电影19-20

第二节 主旋律电影创作观念的形成20-2121-27

第三节 主旋律电影内涵演变过程

二、主旋律电

一、主旋律电影产生的根源21-23影概念的内涵演变23-2626-27

三、当下主旋律电影创作境况第四节 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演变历程27-3

3二、建国前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

一、审美表现的概念27

27-28

三、建国后十七年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28-29

第二章 第一节

四、改革开放以来主旋律电影创作及审美表现29-33创新与多元: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及探析33-49主题价值取向33-3933-36

一、主导民主和谐,宣扬爱岗奉献

第二节

二、崇尚积极进取,期盼和平自由36-39影像语言表达39-4439-40

一、视听效果震撼,意境氛围浓郁

三、影

二、镜头表达灵活,意义转向明显40-42调层次多变,影片主旨明确42-4444-49

第三节 结构类型变化

二、故

一、情节编排得当,强化戏剧张力44-45事链条新、奇,层层推动剧情45-47刻画入微47-49现影响因素49-60态影响49-

53三、结构紧凑自然,人物

第三章 分析与思考: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第一节 思想层面:审美表现受主流意识形第二节 市场层面:审美表现与多元文化、观众审

第三节 艺术和技术层面:电影艺术创作第四节 历史层面: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的第四章 当下主旋律电影审美表现启示美趋向的关系53-55的自身规律55-57自我反思57-6060-6360第一节 贴近生活,融主流意识形态于大众文化之中第二节 文化自主创新与多元协调发展60-6

1第五章 结语

一、著作类

后记第三节 遵循市场规律、完善体制建设61-6363-6465-6771-72 附录64-6

5参考文献65-7

1二、论文类67-70

三、工具类70-71

第三篇:陈远鑫论文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油画艺术的审美表现

陈远鑫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油画艺术形象性是审美表现性中的首要特性,不同时代艺术家对油画媒介的研究应用,使油画能更好地发挥媒介的完美性,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艺术家的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作品的灵魂,又是艺术家灵感之火得以点燃的火种。艺术家在油画艺术追求中,就是在不断创新地展现油画艺术审美表现性的过程,推动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形象性、再现性、创造性。

审美性、规律性、价值性。

一种艺术类别的成就和发展,往往综合了众多因素,其所传达出来的视觉感受,离不开它所构成的形式和内容。每个画家自身的媒介性作用,又把所具有的形式和内容发挥的更加充分,更加独具特色。艺术家在掌握了这种媒介后,在主观情感表达中,使艺术作品以完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愉悦于观众,也体现了自身的视觉审美性。油画艺术作为西方绘画艺术的代表,经过了几百年的继承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从西方引进油画以来,在短短百余年内发展迅速,在继承,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走向成熟,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油画艺术。油画艺术在造型艺术中是一个大画种,为世界各国艺术家所重视,他们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综合本国传统文化,使油画艺术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油画艺术就其媒介特性来说,它主要是用油质颜料在布、木板或厚纸上画成,其特点是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使描绘对象逼真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力,同时,油画颜料又有较强的覆盖力,易于修改,为画家提供了艺术创作的便利条件。正因为如此,油画艺术是众多画家所选择的绘画表现手法。从油画媒介改造、发展来看,由早期坦培拉接油画技法再到扬凡、爱克对油画材料的改造,不同时代艺术家对油画媒介的研究应用,使油画能更好地发挥媒介的完美性,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回顾西洋画历史,油画艺术早在文艺复兴以前,就有艺术家用矿物质材料在木板上作画,这就是油画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做了大量的探索,创作了许多油画精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拉斐尔的《圣母子》等,都是当时的杰作。随后油画艺术经过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

实主义和印象主义等发展时期,到20世纪,出现了现代主义油画艺术运动,这时期画派众多、名家辈出、媒介和制作手段非常丰富,灵活,新颖,使油画艺术的发展呈现花团锦簇的景象。如艺术家把油画材料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毕加索开拓了油画作品与拼贴艺术相结合,以及艺术家对油画特质肌理的追求等等,丰富了油画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表现性。

由此可见,媒介的充分应用,对艺术作品审美性的展示与完善具有直接关系。更好和更深入地对油画艺术媒介的探索应用,一直都是油画艺术家们面对的首要任力务之一。

油画艺术最突出功能就是能给观众美的享受,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美首先是形象的,它表现在任何事物中,凡是能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它就是美的。油画艺术体现的真谛正是在于真和美。艺术家们追求对象的真实和环境的真实为了达到美的艺术效果,讲究比例、明暗、透视、解剖、色度、色性等科学法则、充分运用光学、几何学、解剖学、色彩学作为科学依据。这些法则和借据都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作品的形象,因此,形象塑造表现是构成油画艺术审美的首要特性。形象是艺术家传达给观众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思维和品质,既是客观事物在艺术家心中的映象,又给予观众直观认识。油画艺术作品中,不管抽象形式还是写实艺术都有其形象性。尽管有些抽象油画艺术作品的形象难以辨认,但观众在面对作品时,潜意识的体会就已反映了作品形象的要意了。从一切艺术作品来看,包括油画艺术合作品,可以肯定,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也就没有审美性。因此油画艺术形象性是审美表现性中的首要特性。

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第二方面是再现性和创新性。油画艺术的再现性既是艺术情感的再现,也是事件和事物的记录,它包括瞬间的反映和永久的凝固。我们听过人们评价罗丹和作品是凝固的绘画和音乐,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罗丹艺术的高峰和作品的再现性。

油画艺术家也通过生活感受和个人的情感体验,以及瞬间的灵感冲动,用画笔再现人物或事物的状况,如著名艺术家大卫所画的《马拉之死》,就生动地再现了马拉垂死时的情景。杰出的艺术家不满足于对事物的表面再现,优秀艺术家作品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心灵艺术的表达,艺术功力厚积薄发的再现。

创造性是油画艺术审美特征中最富生命力的表现,在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一直伴随着艺术家的创造性,创造性既是作品的灵魂,又是艺术家灵感之火得以点燃的火种。创造性体现了艺术家作为主体对客体反映的能动性,通过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分析,构建新的艺术形象。任何艺术品都应是独特的审美创造,每一件油画作品都应该是新颖的,即不雷同他人,也不重复自己。油画艺术作品表现的是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和独特审美个性。作品的风格样式也应该是他在审美过程中独特的发现和创造。在历史长河中,油画艺术大师们无不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开拓新风、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表现,使油画艺术富有活力,向前发展。有现代艺术之父之称的保罗·塞尚就是一位勇于探索的油画艺术大师,即超越自我,又敢于超越前人,把油画艺术推前了一大步。

油画艺术的审美独特的第三个方面是在于它的潜在规律性和存在价值性,油画是艺术是一种“有韵律的形式”,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如构图的形式美法则,色彩的构成与协调等要素,都影响和制约着油画艺术的发展。在千奇万变的艺术作品中,完全“无规律”、“无意识”、“无目的性”的作品是没有的。如果一幅油画艺术作品不符合艺术创造规律,实际上就否定和取消了其它艺术的审美特点。再抽象的作品都会在艺术的基本规则中运行,如抽象大师波洛克的作品,表面看似无所顾忌,其实他在创作进行时都会考虑色彩的协调与构图的完美,很多作品完成后都会在构图的与要需要上进行剪裁。

油画艺术作品最终归结在它的艺术价值上。大浪淘沙,油画艺术要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艺术家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揭示了艺术家的追求和表现,正确地理解油画艺术的审美本质,有利于精品的产生。

综上所述,油画艺术富有审美表现性,艺术家在油画艺术追求中,就是在不断创新地展现油画艺术审美表现性的过程,正是有了这一过程,才能使我们能更深刻地了解油画艺术,即推动了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又有益于广大观众进入油画艺术殿堂。

油画艺术家们无不遵循着油画的审美特性而努力创作。时代在变化,尽管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意识也会有所改变,但美的事物始终有它存在的价值。很多不同时代的油画经典作品,尽管过去了几百年,但依然魅力逼人,既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创作的标志,又是今天我们吸取

和鉴赏的精神食粮。这些作品能在人类文化史上如此放射光芒,正是由于作品充分体现了油画艺术的审美特性。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艺术表现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求知欲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起。

即使是刚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人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如“密度”教学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实验探索”,教师对教材可作创造性的处理,而不必完全形式化的依据教材展开和进行。密度是初中力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个教学难点。本节课可以用实验——探索贯穿全课。首先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拿出两块大小不同涂上颜色的金属块,问学生能否很有把握的判定它们是否属于同种物质?当学生感到困难时,教师指出:鉴别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特性来鉴别,只凭气味、颜色、软硬等这些物质的明显特性来鉴别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探索物质的一种更隐蔽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中发现。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出研究几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方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诱导启发:每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能够改变(如分别取几块大小不同的铁、铝等固体,几杯体积不同的水、酒精等液体),分别测出每一种物质几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再来研究质量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接着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开展全班讨论,确定出最佳实验方案,让学生自选器材,分组实验,得出数据,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让学生猜想,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什么关系,估计学生会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教师指出:质量与体积究竟是不是成正比关系,必须通过数据处理才能下结论。当学生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是一个恒量(成正比),不同种物质其比值不同,便可找出物质隐蔽着的重要特性m/v,其大小是由物质种类所决定的,反映了物质种类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上把物质具有这种特性叫做密度,这样紧紧围绕密度这个概念,创设情景置疑,让学生大胆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善于启发诱导,丝丝人扣,让学生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发现物理规律,当实验探索发现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化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而展现和谐美,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物理科学美的体验不关是视觉或听觉的,更多的是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促进学生发展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1.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学校教育失之偏颇,引向应试教育的误区,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应试机制和模式,只注意到教学要依赖于学生发展的一个方面,忽视了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取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使教学处于教师“给”与学生“收”的单调局面,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处于被动随从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毫无神益,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景,故事借景,习题情景,漫画情景等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三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景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景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独立的学习。

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时我们教学思想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如:教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艺术表现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成和手段,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篇:剪纸艺术的表现方法

导语: 剪纸艺术的表现方法有哪些?:剪纸艺术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剪纸艺术的表现方法,欢迎借鉴!

1.变形剪纸和一般绘画不同,由于剪纸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而决定了它固有的特点,无论是表现人物、动物、花草、山峰、云雨等各种物象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这种方法,使剪纸别具风格。而形成剪纸风格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就是变形。

要把变形掌握好,除了要多看一些有关变形图案和好的剪纸作品外,最重要的是深入生活,在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的基础上,对要表现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提炼和夸张,掌握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极其简练而有力的线条和块面把它概括地表现出来。

在变形的手法上,要灵活巧妙,刻画对象时,要注意整体形象和特征,而有些细部要大胆省略。一幅变形成功的剪纸作品,看起来耐人寻味、强烈而富于美感。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剪纸的变形,现将人物、动物、树木、花草、山峰、云雨以及其它物象的变形图样各列举一些,以供参考。从这些图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变形的基本规律:它是根据物体的形、体、动态、性格、习性等特点加以概括、集中、夸张,使之较原来物象更典型,更强烈,更鲜明。

2.剪纸的线条和块面

一幅剪纸是由无数线条和块面组成剪纸的线条,指的是阳线和阴线,剪纸的块面指的是大块空处(即被大块剪掉的部分)和大块实处(即被大块留下的部分)。这些线条和块面之间可以构成虚实、疏密、粗细、阴阳等对比关系。而线或面的无穷无尽的变化、对比、统一、调和、均衡构成了千变万化的画面。因此剪纸的线条与块面的运用是剪纸艺术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剪纸的阳线条和阴线条的表现,实际上就是空处与实处的处理,如果是单一黑颜色的剪纸,也就是黑白关系的处理。阳线条就是剪刻后被留下的线条。阴线条与阳线条正相反,是被刻空或剪空的线条。

在剪刻的时候,究竟采取阳线条表现,还是采取阴线条表现,主要是根据剪纸的内容和画面的处理情况而决定的。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用阳阴线条相结合的方法。例如,刻一个人物形象,头发用阴线条表现,脸部用阳线条表现,衣服又可用阴线条来表现。这样在黑白关系上,就形成了黑、白、黑,既有变化,又有对比的效果。

要把阴阳线条应用好,除了要多看一些好的剪纸作品外,还可从剪纸的特点出发,在好的黑白木刻作品中吸取养料。而更重要的是要多实践。在创作实践中掌握它的规律。

下载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歌曲论文艺术表现论文:歌曲《忆秦娥.娄山关》艺术表现浅析(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摘要]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

    艺术分析论文

    马琦对话前言:与画家马琦的交流使我再一次认识到,所有的词语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言说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词语,当一种言说从虚无之中为我们召回,或者说,更清晰地呈现......

    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源于生活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艺术生活及思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相信这种力量,就如同相信河流中的水一样,任它把自己带到想去的地方,逆流而动,只会带来灾难,无......

    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概论作业 ————艺术修养与人才培养 84070101班 李明娟 2008040701004 艺术素养对人才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

    艺术概论 论文

    艺术概论 论文 “艺术”一词汉语中最早出于《后汉书》他泛指各种技术才能。 儒家讲古人要学习六种技能“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御:驾车) 古希腊人把凡凭专门知识来学会......

    论平面设计民族化表现论文(最终定稿)

    摘要: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平面设计呈现出了民族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带入了世界,这种充分体现本民族文化的平面设计深受人们的......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

    小班艺术表现区活动:贴五官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加深对脸部主要五官的认识,掌握各种五官的生长位置。 2、引导幼儿一边照镜子,一边进行粘贴五官的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3、鼓励幼儿在粘贴的过程中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