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分析论文

时间:2019-05-15 05:0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艺术分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艺术分析论文》。

第一篇:艺术分析论文

马琦对话前言:

与画家马琦的交流使我再一次认识到,所有的词语都是平等的,所有的言说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词语,当一种言说从虚无之中为我们召回,或者说,更清晰地呈现了真理,那么,这样的一个词语,这样的一种言说,因真理在这一刻的揭示,而获得了那高贵的磁性。

泉子:性别就像我们的故乡与时代之于我们的,它既作为一种馈赠,又是一种宿命;它既为我们提供了眺望世界的一个支点,同时,又构成了一种限制。作为一个女画家,你怎样看待你的性别角色?

马琦:我对性别没有分别心,因为在艺术领域,只有好画家和不那么好的画家的分别,没有男画家和女画家的分别。通常我也不喜欢用女画家来定位自己,不喜欢当下经常有的什么女画家联展之类。(从来就没有以男画家来定位的画展,不是吗?)

性别,正如你所说,是一种宿命,我别无选择。它将我禁锢在她之中,然而我绘画中的思想(或者说视角)也从中产生。从不同性别出发的眺望世界的不同的支点,确实使得男女艺术家的作品有差别,这在电影,诗歌,小说,绘画中都可以轻易地看出。同样敏锐的男女艺术家,他们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敏感类型是不一样的。我最近非常感兴趣于一位女性艺术家,美国的基基?史密斯,她的作品大气,诡异,相当独特,然而一看就很女性。她有一件作品是用透明的玻璃做成许多硕大的水滴形(上端是尖的),杂乱地摆放在水泥地上,署名“泪”。玻璃水珠的投影有光带,在地上交错,似真似幻,令人心碎不止。艺术家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宿命地带有性别的烙印,就像其带有个人经历的印记一样自然。所以,对于我来说,作为一个女画家,就只是作为一个画家,要关注的只是一个画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泉子:对现代艺术以及“现代性”的争议从来没有停止过,近来来,对“五四”的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我的朋友,诗人柏桦说,“现代性是一个令人颤抖的词。”但我们又能回到哪里呢?重新回到唐,回到周,这又显然是不可能。那么,以怀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会成为一种终极的艺术形式吗?我们是否有重回一种新的“信”的认知体系的可能性?

马琦:现代艺术及“现代性”曾经是先锋和进步的代名词。它破坏、创造,义无反顾,确实“令人颤抖”。但是,在现代艺术蓬勃开展100年后,在世界范围内却开始了对现代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现代主义的普遍怀疑。进入后现代以来,更是大大丧失了贯穿在现代艺术进程中的乐观主义精神。原先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对进步的信仰等,今天却变得很模糊。人的精神失落,艺术也是一派混沌状态。如果“怀疑”是现代艺术的主要特征,我想它会继续的,正如它会不断反过来怀疑自身。所以,我想今后的艺术一定也还是怀疑的艺术,永远怀疑下去,是不可能重回一种新的“信”的认知体系的。既然艺术早已经和生活融为一体,而人们始终不断地在质疑和反思文明、文化,那么艺术又从哪里能获得一种“确知”,一种“信”呢?

泉子:一种真正的怀疑一定是那最坚定的部分,他同样源于某种确信的力量。

如果从微观上去观察,艺术一直在离开,在反对,而当我们从宏观上去考量,艺术一直走在回去的路上,那是一条重返传统的路,并在返乡的旅程中,成为传统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获得一个恰倒好处的支点,我们将发现,艺术史呈现出的是一个螺旋式的曲线。它向上,或向下生长都是不重要了。向上的道路恰恰是向下的道路。

同时,在宏观上,所谓的后现代也依然是“现代性”的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它们都以批判、破坏以及否定为特征,或者,它们共同作为另一次“信”的确立的准备阶段。我们当下艺术呈现出的“混沌状态”,只是我们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结出的一个果实。而我对艺术将重归一种新的“信”的认知体系充满信心。只是我们“生不逢时”,我们处在一个过渡的时代,在一种“信”的体系坍塌,而一种新的“信”的体系得以重建的间隙。

马琦:你对艺术将重归一种新的“信”的认知体系充满信心,这点令我莫名感动。从学画以来,我们就相信艺术具有神圣的力量。以后年岁稍长,阅历渐丰,又觉应以西西弗斯的精神来坚持艺术的理想。但是,我不认为我们终究会回到一个“信”的时代,艺术会一直分崩离析下去,会一直追问“艺术是什么”,难以有聚拢的一天,而我认为这恰恰就是艺术的精神。西方过去的古典主义时期,艺术的“信”的认知体系是和宗教信仰的一统天下分不开的,将来的情形会不会如此呢?信仰缺失的人们真的能期盼一个可以投身的宗教,哪怕是艺术的宗教?

泉子:我是在近年才渐渐理解歌德提出的诗歌“使世界重回一个整体”的命题。世界从来是那同一个,就像一棵树的根,而只有枝叶才会如此的不同。世界在我们眼中的破碎与分崩离析仅仅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被那纷繁的枝叶所蒙蔽了。但诗人与画家都是那被赋予特殊的使命的人,并为更多的人群带回更多事物深处的消息。我更愿意这样来理解与描述宗教,宗教是一种使世界重归一个整体的力,而科学与艺术同样是这样的一种力。信仰缺失的人们当然不能、也无法期盼一个可以投身的宗教,“哪怕是艺术的宗教”。这也是我以为以梵高们为代表的现代艺术是一种相对的艺术,或者说是一种失败的艺术。但这并非是梵高们的失败与局限,而是一个时代的局限与失败。不,我并不是在否定梵高们的价值,他们同样在积攒,并通往那同一种力。

马琦:不错,宗教是一种使世界重归一个整体的力,但是我认为艺术恰恰相反。如你所言“从微观上去观察,艺术一直在离开”,我认为艺术本质上一直在离开。如果宗教是正面地向上地去接近真理,那么艺术是以不断背叛的方式,反面地向下地在接近真理。一个最简单的看法:宗教是超越现实生活和超越个人的,而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和展现个人的。宗教是一个宏观境界,而艺术是一个微观世界。宗教排斥相异性,而艺术崇拜相异性。诗人与画家,由于他们个个感觉殊异,才“带回更多事物深处的消息”。(精彩的句子!)从浪漫精神,我愿意相信那都是被赋予了特殊使命的人,可是从理性上我更觉得那是些自愿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的普通人,他们创造经营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微观世界,一份属于自己的祝福。

泉子:艺术可能不仅仅是反映现实生活,它同样需要超越现实生活和个人。诗人保罗?策兰曾说,诗人必须穿透时代,而不是越过时代。一方面,时代是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支点;另一方面,时代又是不重要的,因为我们必须透过与超越时代,以抵达一种普遍的情感,那千古不易之处。同时,我还认为,艺术首先是求同,是我们向真理再一次的出发,而所谓的异是因为我们的所处时与地的不同,在向真理那持续的抵达中呈现出的差异。

谈到这里,我有一种真正的感动。因为我们言说的分歧只是在无限接近中呈现出的鸿沟。就像你说出的,“如果宗教是正面地向上去接近真理,那么,艺术是以不断背叛的方式,反面地向下地在接近真理。”它们同时构筑出了我们接近、认识真理的通道,那么,它们是“以正面向上”,还是以“反面向下”就已经不重要了,“向上的道路恰恰是向下的道路。”

第二篇: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概论作业

————艺术修养与人才培养

84070101班

李明娟

2008040701004 艺术素养对人才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同时人才市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逐渐趋于一体化,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发展。人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要求人才多元化发展。

多元化人才培养有许多方面因素,其中既有学校的、也有家庭的,还有社会的,但学校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大学四年正是我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的教育对于我们今后的发展影响显著。但人人往往忽视艺术素养对于人才多元化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艺术有着以偏概全的理解,认为艺术是空虚的不实际的,只有艺术系的学生才需要学习,这些观点很明显是错误的。我们应认识到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创造力都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大量事实证明,许多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都怀有某种审美情感,而这大都与他们青少年时代所受过的艺术熏陶有很大关系。

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同时艺术修养所特有的对心灵的松弛作用和自由感还可以适当消除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过度的紧张与疲劳,从而为创造性想象的充分展开提供了条件。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最激烈、最难把握的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心态情绪最不稳定、最容易冲动的时期。艺术教育对于疏导人们情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能够产生明显的作用。

情感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而美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当人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美的内蕴如甘甜的雨露滋润着人的心田,使人的精神得到愉悦,情感得到净化,心理紧张得到放松,心理负担得到转移,从而促进情绪调节和稳定,保持或恢复心理平衡。

其次,艺术教育能够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活动与艺术教育是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因为,艺术欣赏与创造,要求接受者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偏于感性的、综合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它是一种诗化的哲思,是一种顿悟,是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世界的真谛。就像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艺术教育并非局限于几门艺术类的课程,它是融合了相关人文艺术的精华,在融通的基础上,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在拓宽大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了创造力。

此外,艺术素养还有利于大学生集中精力,在轻松愉快中解决难题。我们通常提到的“乐学”是在重视广大大学生有限发展的潜在性前提下,通过创造学生学习兴趣的环境,培养大学生成功的心理,发展自我学习的内部机制,帮助大学生取得成功。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重要的内部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主动愉快地去接受它、研究它。以兴趣入手进行艺术教育能使大学生产生乐学,创造成功的心理,产生主动学习的因素,特别是面对非艺术类大学生,在艺术方面培养学生的成功心理更为重要。艺术教育中欢乐、宽松的教学气氛可以激发大学生内在的自发力,产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唤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认为,科学和艺术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综合的一对范畴,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其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他一贯主张,未来人才培养必须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而作为未来人才,钱学森认为,应具备大成智慧,即“量智”(科学知识、利,学思维)和“性智”(文化知识、艺术思维)的结合,其素质结构应是真、善的统一,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

首先,从杰出人才的成长轨迹和成就来看,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他们的成功之路,理应成为未来人才培养之路。钱学森时常兴致勃勃地谈起中外历史上以至当代许多杰出人才,在他看来,尽管这些杰出人才从事的具体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是集科学技术、艺术、哲学于一身的“大成智慧者”,表现为多才多艺,因而能够找到智慧之源、创新之路、成功之奥秘,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如鲁迅,他弃医从文,著有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8个杂文集,这些作品鞭笞封建制度和礼教,倡导科学和民主,融科学性与形象性于一体。国外的,如爱因斯坦,既创立了相对论,而且又十分钟情于哲学、艺术,几乎每天拉小提琴,且弹得一手好钢琴,科学、艺术、哲学交织在一起,成了他一生的精神支柱和智慧源泉,等等。从以上这些杰出人才的诸多成就来看,他们的成就不只限于本专业,而是在多个领域。究其原因,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使他们获得广泛的成就,走向了成功。

其次,从钱学森自身成长的经历来看,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指明了道路。翻开钱学森的历史,可以从中看出,科学和艺术在他身上,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促动,协调发展,成就了他辉煌的人生。钱学森出生于名门世家,从小就受到绘画、音乐和文学等多方面的熏陶,得到了很好的艺术方面的启蒙教育。北师大附中文理知识兼顾、科学和艺术兼容的教学机制,不但教给他许多科技知识,而且培育了他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塑造了他全面的素质。尤其是他与从事德国古典音乐专业的妻子蒋英教授的结合,使科学和艺术在这里得到联姻,妻子的艺术思维方式、浓厚的艺术气质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给了他在科学技术上的启迪和帮助,极大地激发了钱学森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使其避免了机械唯物论、死心眼,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由此,可以看出,父母的启蒙、学校的培育、妻子的艺术熏陶,培养了钱学森科学和艺术特质,拓展了他的思维空间,为他的成功注入了科学的方法。同样,他的成功也为未来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专业课,博闻强识是我们的理想目标。学校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特意开设了与艺术有关的一些公共选修课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于艺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知识积累方面也收获颇多。从西方流行艺术到中国传统艺术,从街头音乐到昆曲、歌剧,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很少接触到的。平时我们也不会去看西方歌剧《猫》,更不会去看中国传统昆曲《牡丹亭》,上了艺术课程才知道日本除了艺妓还有一种传统艺术叫做“能”,也认识了中国天才小提琴家李传韵。

这些知识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意义,有些同学可能过耳就忘,但是以后如果别人跟我们谈论起这方面有关知识时,我们虽然谈不上侃侃而谈,至少知道谈的是什么,一个人内在的修养与知识的渊博比外表更吸引人。

参考文献

1.《平凡造就的伟大:钱学森传》,郭梅, 张宇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2.《艺术概论》,杨先艺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第三篇:艺术概论论文

艺术源于生活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但却又高于生活。艺术生活及思考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我相信这种力量,就如同相信河流中的水一样,任它把自己带到想去的地方,逆流而动,只会带来灾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艺术上,只要闭上眼睛,下自己的心灵之河,它就会把自己带到应该去的地方,当感知到它的时候,就不需要再闭着眼睛了,就会感到来自心灵之河的推动力,睁开眼睛,随心而动就可以了。

关键词:艺术

生活

灵感

引言

艺术,迄今还没有公认的定义。通常认为,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来把握和反映互联网纾,表示对互联网纾及自身,对二者关系的看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其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及客体的相互对象化。通俗的说,艺术也就是人的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表现。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

这里所说的艺术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换句话说,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艺术与政治、宗教、经济、道德等相联系,而且积极地反映着社会生活,它是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并且反映世界的真实性。艺术不但反映了现实美,而且也创造着艺术美;它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让人们从中体会到了世间的真、善、美,提高着人们的道德和审美。生活和艺术一样是有生命的,生活本身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人们和生活相处,你若想维持一种关系的话,那么双方都应是平等的,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会怎样对待你。所以应该互相给予、互相接受、互相尊重、互相倾听。

正如艺术概论中所说,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国家,一定的民族,一定的社会制度、教育背景下成长、成熟、发展起来的,他们的艺术源泉来自生活所给予的能量(包括艺术家的成长经历、情感历程和情绪因素等,这些因素或欢乐或悲伤,或感性或理性),这些能量带个了他们的创作冲动。生活是任何一个人、一个艺术家生命中的重要因素,它是生命和智慧得以延伸的源泉,更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源泉。只有艺术家对事情深切地经历过、感受过,才有可能把其思想和精神注入到绘画中,否则将功亏一篑。每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的区别于其他人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也在此行

成。这当然还需要刻苦的磨练绘画技巧方可实现。艺术作品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外在的物质形式方面和内在的精神内容方面。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一种精神性的内涵。而作品的形式也要顺应作品的内容。所以社会生活对艺术家带的成长,和其艺术作品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有着巨大的魅力,是因为艺术家们凭借着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对人生的积极地态度和怀着对艺术的兴 趣和崇高理想而满腔热血的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创作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当时的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不仅给人以真实感,而且艺术作品也给人美的享受,他们共同为人类艺术史谱写了美丽的诗篇。

生活中有许多的因素影响着我们,每一个元素都很重要,就像美术,就像音乐。它们和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情感交织,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而创作呢,也就正呼应了生活中的灵感,从根本意义上说,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才使人类社会的艺术得以发生,并且促进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灵感是美学范畴的一个命题,也是心理学特别关注的现象。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他对生活的感悟。不同设计师的作品高度不同、风格各异。灵感源于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可以是某场音乐会的高潮瞬间、某个画廊尽头驻足的瞬间、亦或是花样。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长期潜伏于艺术家的潜意识中,在无意中触及,在突然间顿悟,成为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的源泉。艺术灵感,是指在艺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艺术家在经过一段长时间“踏破铁鞋无觅处”、在“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漫长过程中,突然发现了所急切需要的信息的顿悟。艺术灵感沉浸在整个艺术创作的主题里,不把它表现为完美的艺术形象绝不罢休的一种创作情感。灵感是美学范畴的一个命题,也是心理学特别关注的现象。灵感具有三个特征。其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往往出乎作者的意料之外;其二,它是不由自主的,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其三,它是逝之无形的。正因为灵感有这样的特征,故此有一些文艺理论家将之神秘化。最早谈及“艺术灵感”的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柏拉图,他认为“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代言人,由神凭附着”。“天才说”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解释文艺源泉的观点,他认为灵感是“天生的心里秉赋”,既不能凭摹仿别人而得到,可又不能把它传至他人,甚至连艺术自己也不知道。近代德浪漫派作家们对这种说法十分推崇。“神灵感召说”、“天才说”完全否定了创作的理性作用,将艺术灵感神秘化,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但是这些说法肯定了灵感在艺术创作中的巨大作用,我国西晋时期的陆机对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作

了生动形象的说明。他指出灵感到来之后,创作便进入高潮。“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陆机这段话揭示了灵感所具有的创造性特征,是颇具价值的。

结语:在一学期的学习中,对艺术的起源了解到了艺术的起源指艺术发生的根源,亦即最初的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众多艺术家的眼光里对艺术的起源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都拥有着相同的观念,艺术起源的主要因素的人类生命的向力,还只是一种内在的、潜在的精神冲动。这种力量必然要转化为人的外在行为,转化为实践活动。在艺术创作的灵感中,是一种来源于众多方面,可以是音乐会的瞬间、某幅画、亦或是某些风景。因为灵感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所以需要无意中的触碰才能产生突然地顿悟,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因为灵感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不由自主的,逝之无形的。因为灵感有这样的特征,故此有一些文艺理论家将之神秘化。但又是真实存在我们身边的。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学会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事物,产生自己的感悟,并加以一定的创作。拥有一些自己的艺术品是对自己的一种欣赏,是别人对自己的一种赞美。

第四篇:艺术概论 论文

艺术概论 论文

“艺术”一词汉语中最早出于《后汉书》他泛指各种技术才能。儒家讲古人要学习六种技能“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御:驾车)古希腊人把凡凭专门知识来学会的工作都叫做“技艺”

音乐,雕塑,诗歌,骑射,烹调。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动态。其特点是生产者把主体强烈的主体艺术—思想,情感,心境,愿望等渗透到生产过程中,主体将自己的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渗透到产品之中,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梵音,可以说“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反映。”

艺术家直接描写社会生活状况,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评价,认识感情。

通过各个阶段艺术家的描绘,对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都会有一定的了解。艺术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总管艺术的发展,最突出的印象是,“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

如下的例子:

子虔《游春图》

“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经由六朝以来的萌芽状态而趋向成熟。画面取俯瞰式构图,重叠的山冈,平远的河水,确实取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以前只在理论上探讨过的山水画技法,这时已经能够部分的作到了,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显著提高了。

从画面所呈现出来的风格特点等方面可以明确看出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与面貌,给后世以深重的影响,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倪”

“盛唐期间,山水画出现了重大变革,有异于青绿山水而出现了吴道子笔迹豪迈和王维水墨简淡的山水画。

王维以诗入画,创造出简淡抒情的意境。特别是他首先采用“破墨”山水技法,大大的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对山水画的变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王洽画松石山水则以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唐中期画家张璪,作品多以水墨作山水松石,意趣追摹王维。其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强调的在于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摘自中国美术发展史》

青绿山水画,基本上是用细笔勾勒山石树木,用石青石绿填染为主,既表现了对象的固有颜色,又绿带主观化装饰意味的手法。这是较早的山水画样式,因为使用青、绿为主的颜色而被称为“青绿山水”。

隋入唐生活气息逐渐浓郁。唐朝更加注重了对人物的主观表达重视情感的融入,在艺术作品中的自然乃是“人化的自然”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和愿望的寄托。

各民族美术间的交流;文学与美术的关系较之魏晋时期更加紧密与自觉;同时除人物画之外,山水、花鸟、鞍马等画科开始出现并且独立成科。绘画形象和表现技巧经过不断探索改进而更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实性题材逐渐增多也曲折的表现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郭熙对山水画主张,经其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全书共分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开篇首先阐明山水画要表现林泉之意,使位居朝堂的士大夫通过山水画欣赏能“不下堂筵,坐穷泉壑”,满足他们“泉石啸傲”的精神追求。郭熙强调对真山水进行深入的观察体验,要“身即山川而取之”,要注意不同季节,角度,气候各条件所形成的变化,对山水远观近觑,四时之景,朝暮之变态可使一山而兼数十百山之仪态。画家必须“神于好,精于勤,饱游沃看”,才能胸有丘壑。他还强调画“可游可居之境”,画出士大夫渴慕林泉的理想佳境。画论中还论及如何创造生动优美的意境,多方面谈到山水形象及章法结构,笔墨技巧。《林泉高致》的出现标志着山水画理论已进入成熟阶段。

“米芾借鉴了董源的山水画法,又根据他对江南山水的感受,以水墨挥洒点染表现烟雨掩映树木,信笔作画而不求工细;这种以落茄(即墨点)表现江南烟雨景色的山水,不求修饰,崇尚天真,充分表现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

------《摘自宋代绘画史》

宋代的绘画多为寄兴谴情之作,题材偏重于墨梅、墨竹,山水树石以及花卉,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形似的描摹,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而趋于平淡素雅,力畅天真清新的风格。

两宋时期是中国绘画的鼎盛时期。一方面,绘画自身的形式意义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现在人们的生活在客观的表现画风的变异,现在更加注重于现实的生活的作画。

“元代中晚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推数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文人,都擅长水墨山水,又兼工竹石。

“元四家”山水重于笔墨,讲求风格,但仍然有一定的山水根据。他们在作品中通过山水抒发一定理想,并题跋诗文加以阐述。形式上重水墨,或稍加淡色浅绛,形成不同面貌。但情感上多流于伤感、淡泊、孤独,反映了时代**中无可奈何的情绪。他们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仆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四家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一带的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摘自中国美术史》

在元代绘画中,画家们重视主观情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水墨山水和花鸟竹石的兴盛,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绘画推向新的高潮。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在元代绘画发展中已跃居重要地位。

元代,文人士大夫绘画成为画坛主流,书法与绘画的关系结合的更为紧密、自觉。从真正意义上,绘画第一次成为“为主体情趣服务的工具”。同时,绘画自身的审美趣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自身的形式意义得以彰显。

说明元代的思想更加开放,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偏向与享受,由于元代的时代背景不同,导致与文人政坛上不受欢迎,于是在绘画界文人士大夫变成为了花坛的主流,元代花坛的转变就是体现了当时的政治背景。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特殊变化。“明中期以后,以古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波澜日壮的吴门派吴门派画家大多属于诗、书、画三绝的文人名士。致力于宁静典雅、风流飘逸的艺术风格,进而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成为他们山水花鸟画的普遍特点。

徐渭他往往赋予花卉以强烈的主观情感,并且一反吴门派恬适的意趣,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赋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他把中国写意花鸟画推向了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充分表现并且随意控制笔墨的表现力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四僧”他们十分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独抒性灵,不以再现前人意境情调上的成就为满足,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分别以激情洋溢或深情凝蓄的个性鲜明的艺术以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以主客观结合,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且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他们的风格虽各不相同,但在当时都是新颖大胆的创造。”

——《摘自中国美术发展》

明清的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人们的意识开始发生转变,时代背景十分复杂,人们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艺术家的创作要从生活出发,必须深入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涉及养分。优秀的艺术家总是紧跟时代的脉搏,艺术来源与生活,但是艺术中反映出来的生活不等于实际生活,而是经过人的头脑加工制作的产物,“来源与生活但跟高于生活”

艺术家都是依据自己的体验经过艺术的概括,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体现出具体的感官和艺术画面,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古代的山水画的进程就是艺术者们通过对时代社会的概括联想创造出的形象,欣赏者通过想象就能获得可感性和间接性的理解,我们通过山水画的改变知道了社会的进步和社会背景的改变,导致人民思想和个性的改变,反映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情感是在艺术创造中有重要地位的,说明艺术都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感情的,艺术在表现情感的同时也渗透着思想,如果不好的艺术形象是不能达到清理交融的效果的。对生活要有强烈的感情和理解,如果不是真正的融入生活是很难创造出动人的形象的,无法让人与艺术家产生共鸣,从而读懂艺术家心中的想法。

艺术家的作品都是有想法和生命的,间接的描写了心中的想法和情感。看到山水画的变迁可以知道艺术发展的变迁,艺术的发展能反映当时社会的新要求的改变。艺术家的生活时代总能对艺术的风格和思潮产生必然的影响,也必然在作品中打上时代的烙印。所以我们看到了艺术的变迁,便可以理解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实质。

第五篇: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艺术教育论文

[摘要]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以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关键词]创造力、艺术教育环境

广义的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是人才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起巨大的“催化”作用,具有育人的综合功能。它是技艺性、智慧性及愉悦性兼具的基础文化课。主要有音乐、舞蹈、戏剧、诗歌、书法、绘画、摄影等,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们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那什么是创造呢?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曾说过:什么是创造?我想只要是有一点新意识、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是创造。

现代创造学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得以开放和发展的,没有适当的条件,人的创造力就会被扼杀。学校教育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能够使学生便捷而有效地获得创造美的能力。

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应包括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我们把其归结为显性艺术教育环境和隐性艺术教育环境。显性艺术教育环境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的、听觉的,和艺术学科直接相关联的环境;隐形艺术教育环境随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却看起来和艺术学科无直接联系,在潜移默化中会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如教师的衣着、言谈、政策„„显性环境和隐形环境并不独立存在,他们是相互关联的统一体。

一、在艺术化的校园环境中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

小学生创造力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的动态进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创造力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进行,小学生创造力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好奇心强,喜欢提出问题。正是有了好奇心,才体现出对事物探索的热情。(2)善于大胆幻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创造力更多的带有幻想型的特点,同时,小学生创造想象和思维大多是由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或困难情境激发的,思考问题是表现出一定的主见。(3)直觉思维和灵感在儿童创造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校园是学生长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对学生的艺术素质有极大的影响,艺术化的校园环境是艺术教育的隐形课程。因此我们遵照儿童教育规律、儿童的身心发展及认知特点,对艺术内容充分挖掘,创造性的营造艺术教育环境。

1、在音乐、美术教室的墙面张贴一些古今中外音乐美术大师的照片、生平介绍、代表作以及他们的一些名言、观点,让孩子们从小与大师对话,从中吸取营养,接受艺术的熏陶。

2、在音乐美术教室开辟一块学生艺术专栏,专门展示孩子们自己的创作,如:儿童画、泥塑、工艺品、作曲作品、自己歌唱的磁带、表演节目的照片、录像等,还可以放一些自制的乐器,让他们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保持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动力。

3、在教室的外墙上、走廊上定期更换,本校最有代表性的最突出的学生作品及作者简介,使小作者得到鞭策、鼓舞,给其他的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指明努力的方向。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在课间为学生播放精品音乐、诗歌,还有每天大课间的美文诵读活动,都受到学生的喜爱,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体验到美,获得了美的享受。

5、走进我们的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艺术化和现代化的氛围。绿的操场、黄蓝相间的教学楼、立体绿化、做工精致的宣传招牌„„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以上这些方式能够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奇的空间、一个七彩天地,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培养了他们的艺术感知力,激发了他们创造美的意识。

二、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创造美的本领

艺术教育必须进行必要的技术训练,不能停留在单纯的知识传授、感受美、鉴赏美的层面上,而是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因为学生的任何创造都是在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开始的。一般来说,基础知识掌握越扎实,基本技能越技巧越熟练,思维就越灵活。思路就越开阔,创造和发展能力就越强。

1、抓好艺术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为确保艺术教育质量,我校严格按部颁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为培养学生创创造美的能力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平台。

我们在艺术学科的课堂中坚持基础的技能与情感并行发展,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广泛地了解、学习艺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形成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我们坚持把音美课作为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严格按课程标准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重审美教育,培养学生不断提高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兴趣,尤其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美的心灵的启迪和美的行为的培养,增强教学内容的内化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艺术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教师调整师生关系,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以新的教育观念来影响学生;改变传统的整齐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思维活跃、表现风格多样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很轻松地获得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2、抓好艺术兴趣队组,发展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为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丰富和发展学校办学的内涵,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我们开设了艺术兴趣小组,让孩子们在完整的艺术活动中掌握艺术知识,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1)结合我市、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开设了合唱、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多个艺术队组,学生根据本人兴趣自由选择一个班参加艺术活动。

(2)把兴趣队组纳入课程管理,集中在每周五下午两节课专门用于艺术活动,打破班级、年龄界限参加艺术活动。

(3)为确保辅导的质量,我校广纳名师,面向社会招聘有名望的艺术人才,长期负责兴趣队组的辅导工作。

学校艺术队组的开办,为学生营造了艺术教育的最佳环境,它使艺术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活泼多样,使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更自然更容易。

三、在艺术化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每学期,学校都会有几个重大的活动。如开学典礼、散学典礼、特长展示活动、歌咏比赛、少先队大队干部竞选等等,在每次活动中,不管它与艺术活动有无直接关联,我们都应该让它艺术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比如:

1、在每次活动开始前,进行拉歌比赛或播放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或跟唱;

2、舞台布置艺术化。如特长展示活动的舞台可布置或活泼或欢快型的;少先队入队的舞台可布置成庄重型的;竞选的舞台可以布置成严肃而活跃型的„„

3、活动主持艺术化。主持人的衣着、谈吐、站姿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使学生的成长受到影响。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或出点子或参与实践,这样就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了。

四、构建艺术教育网络形成具有创造力的群体

吕百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油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先生在《艺术教育》一文中指出:艺术教育是综合的教育,综合社会、家庭、学校三部的教育。我们也依此构建了以学校为主体的三结合艺术教育网络,全方位开展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实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如:通过家长会或《家教导报》向家长宣传艺术教育方面的新理念、新方法,改变家长陈旧的艺术观;请家长同孩子一起参与艺术活动,家长或担任孩子的艺术老师,或与孩子一同参加艺术训练,既提高了家长的艺术素养,又培养了孩子们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发展了孩子们的意艺术能力;在每学期一次的校际“特长展示”活动中,我们都会请社会人士对孩子们的表演进行真诚的评价与鼓励;和家长一起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美、欣赏美,带到社会中去寻找美,或进行艺术方面的探访等活动,真正构成了一个家、校、社会联动的艺术教育网络,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形成了一个有创造意识,有创造力的群体。

总之,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使孩子们从小就对艺术方面感兴趣,激发孩子不断探索,从而使他们的艺术能力特别是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升华。因此我们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尽力营造出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品位的教育环境,给孩子们以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环境的育人作用。

参考:《现代教育》高等师范大学公共课教材(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一期P44

张章标:《试论中小学创新教育》

下载艺术分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艺术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视鉴赏课程论文 《饮食男女》艺术特征分析

    一、 什么是电影? 答: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大众传播媒介飞速发展并日臻完善的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得科学技术不但极大的压缩了人类交际的时空,而且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一方......

    初中班主任管理的教育艺术分析论文

    摘要:组织活动、管理班级是初中班主任的主要作用,班主任管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甚至学习能力。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用正确的眼光看待社会现......

    艺术导论论文(五篇)

    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艺术 指导老师: 学生: 学号: 班号: 谈到艺术,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的名词,它的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高高在上的神秘面纱,它就如同夜幕中的星辰,明明知道它......

    校外艺术教育论文

    校外艺术活动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作用 摘要: 在当今时代,校外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主渠道之一。艺术教育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的兴趣,有利于提......

    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

    谈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 摘 要: 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很久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对小学生的艺术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的艺术教育问题,与此同时《深化教育改......

    艺术赏析课论文

    2013学年第一学期《设计艺术赏析》课程考察作业 学号:12132110 姓名:金露东 班级:自动化121 1.请写下你课外自主学习本课程内容的方式、途径以及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 王老师......

    音乐艺术鉴赏论文

    论文: 音乐艺术鉴赏 姓名:学号:学院: 音乐艺术鉴赏 摘 要:音乐是美好的,欣赏者可从中品尝到音乐家的内心与生活。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

    幼儿艺术教育论文

    幼儿艺术教育论文:幼儿涂鸦 小班的孩子处于涂鸦后期,是向单线条绘画过渡的关键时期,需要成人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而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更多的教育工作和教育契机需要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