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名师档案
语文名师档案(3)于永正(小语四大天王之一)
于永正老师在4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人民的委托,辛勤耕耘,开拓进取,成绩卓著。他是江苏省继斯霞、李吉林之后涌现的又一位具有可贵探索精神和鲜明教学个性的特级教师,也是国家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第一位名师。1 人物简介
于永正1941年生于山东莱阳,中共党员。1962年从徐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现任鼓楼区教研室主任.2 人物履历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足迹踏遍了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送课到大西北贫困山区,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教育生涯
艺术教育丰富了于永正的的情感,使他有很强的感受力、想象力,使他颇有灵气。
一、学艺生涯:
于永正的家乡是“京剧之乡”胶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父老乡亲都懂京剧,几乎人人都能哼上几句,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极大地影响了于永正,他爱听戏、爱唱戏,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上小学三年级时,于永正师从张敬斋老师学习拉京胡,唱京戏,十几个穷孩子,一人一把京胡,张老师逐个指点。于永正天资聪颖,悟性好,嗓音清亮甜美,张老师特别喜欢他,便耐心地、一字一句地教他,在张老师的栽培下,于永正学会了唱戏拉胡琴,小小年纪,居然在村里唱出了小名堂,村里人都称他是“小梅兰芳”。上中学时,学校里有一批喜欢京剧的老师和同学,大家常聚在一起谈戏,唱戏,有时还到广播室里唱,于永正大嗓小嗓都有,这期间学了不少唱段。半个多世纪以来,于永正一直以戏为伴,以琴为伴,一把刻有“民国三十一年,杨宝忠监制”的京胡和他同庚,是有力的见证。
于永正在语文教学上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艺术教育。正如于永正所说:“每学一段京剧唱腔,每唱一遍哪怕是很熟悉的唱段,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洗礼,都会增加一次感情上的积淀,京剧使我懂得了爱,懂得了恨。京剧教会了我喜,教会了我怒,教会了我悲,教会了我乐。总之,京剧使我懂得了人世间最重要的一个字——情。感谢张老师教会我唱戏拉胡琴,引我走进艺术殿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而艺术给人带来的想象是无限的„„”
二、走进师范:
于永正为何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是不是从小就立志当一个老师呢?很简单,就是因为师范不要钱,不收学费,管饭吃。家里很困难,就选择上了师范。有空就到学校图书室去,凡是鲁
迅、郭沫若、巴金、茅盾、叶圣陶。我边看边做摘抄,只抄写感受深的句子和优美语句,和现在的学生一样,有时也抄写名言。从这位名教师身上看到的是平和,是直率,是坦诚。
三、走上岗位:
于永正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搬运小学呆了两年,65年调到大马路小学,一待就是18年,76年到83年担任教导主任,83年底调到教研室。有四个习惯一个爱好,四个习惯是:读的习惯、看和听的习惯、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操笔为文的习惯,一个爱好是唱京戏。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孔子、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叶圣陶等教育家对他影响最大,对他启迪作用大的著作有《教育诗》、《论语》、《给教师的建议》等。他每天报纸必读,订的刊物必读,好书必读,而且恪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训,读到精彩处必记。于永正还是一位爱思考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爱“琢磨。读书看报爱琢磨,备课爱琢磨,上完了课爱琢磨,听别人讲话爱琢磨,听别人上课也爱琢磨,有时真是思得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但是,琢磨,出智慧;琢磨,出思想。于永正有操笔为文的习惯,天天记日记,坚持了好多年,每年保存7、8本。从一节课写起,从点滴小事写起。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成为一个优秀教师;认真写三年教学札记,一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说不定还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四、逐渐成名:
于永正最早上出名的是《燕子》,84年区里搞活动,开区研讨会,听课的是区里的老师和全省名校的名教师,当时上课的还有徐善俊、张冠珑等老师,于永正上了《燕子》一课,引起很大轰动。他在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段时,巧妙地将课文与音乐相结合,使学生受到了语言艺术和音乐艺术的双重熏陶。课文最后一段写得很有诗情画意:”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个环节,老师弹奏钢琴,学生和唱《小燕子》之歌,使课文与歌曲相得益彰,学生语言得到发展,感情得到陶冶,取得了完美的教学艺术效果。后来,常州的老师邀请于永正到常州的钟鼓楼小学上课,在这所实验小学的阶梯教室里,有100多人来听课。后来又到苏州上了《草》一课,听课的有300多人,《草》是于永正执教的一堂十分经典的课,借助简笔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理解古诗,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于永正把简笔画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至“,学生读读、画画、看看、说说、议议、评评,于永正引导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全面启动学生的感官,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达到了让学生自读自悟的语文教学新境界。80年代以后,于永正应邀到各地授课、讲学,深受各地师生的欢迎,反响强烈。凡是听过于永正上课的人都说于永正的课上得真好,设计新颖,具有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教师教得自由,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极好,确有一种艺术的魅力。
五、评上特级:
1985年,44岁的于永正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此时的于永正已经在教研室工作近两年了,按说,他应该可以休息一下,放松一下了。没想到,他又有了新的决定:一边负责全区的语文教学,一边在徐州市鼓楼小学带作文实验班。认为,当特级教师不是句号,应该是分号。要负责全区的语文教学,要下到学校听每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尤其听骨干教师和有困难的教师的课。但是我每周至少一天在鼓楼上课,主要带作文、阅读课。艺术教育能丰富人的情感,使人感受力强,产生灵性,开发想象力。席勒说:最终而言,有道德的人不是国家工具造就的,只有打开艺术之泉,通过艺术之泉的灌溉,才能养育出有道德的人,通过创造和欣赏美好的事物和艺术品,人的情感就会结晶成美好的形式,这一美好的形式对人的行为起规范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有道德的行为。事实证明,于永正的辛勤付出得到的是累累硕果,于永正所带的实验班的学生成绩相当优异,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六、形成特色:五重教学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2000年5月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徐州联合召开了”于永正教学经验研讨会“,会上集中研究讨论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概括总结了于永正的”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又一新高度。”五重“教学的提出,抓住了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育的一次回归,标志着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成熟和进一步完善。于永正”教无定法“的阅读教学、生动活泼的作文教学对陈旧的教育理念、封闭的教学思想都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他将传统与现代巧妙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色。主要著作
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
2002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5 备课观点
观点一:备课不等于写教案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观点二:隐性备课最重要
我把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写得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如我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无不手舞足蹈。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要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也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我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我先努力去做。如《水上飞机》一课,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如:“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
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我都造了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但我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观点三:要思考教法
在思考教法的时候,必然“备学生”、“备学法”。上边说了,课文钻研好了,教法往往也随之有了。即使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找到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朗读好了,读出文章的妙处和味道来了,也能把课上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人请教一位台湾的教授怎样教语文,该教授说:“跟我读。”这话真是说到根本上了。
观点四:教案一定要写
隐形实际上并不隐形,它指的是在写教案之前的准备工作。当然其中包括无形的思考。备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显性备课。所谓显性备课指的是写教案。教案一定要写,但不要拘泥于形式。教学目标要记,过程要记,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记,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先写一写,造一造;重要的参考资料也写下来。想每课都让学生喜欢,所以更多的是“备课于心”和“备课于书”。教案往往只写个过程,更细微的东西在书上。
观点五:讨论与自读尤为重要
钻研教材时,我喜欢和同事讨论。同事间的讨?特别是上公开课),很有作用,有时会使我豁然开朗。自己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会被别人一句话点破。听别人上课,也有助于对教材的把握,即使上得不成功,但至少帮助你熟悉了教材。个人贡献
于永正老师勇于革新,敢为人先,以语文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为小学素质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的风。他把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作为主要研究课题,形成了“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情趣、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在小学作文教学上,他实践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中国教育电视台、山西教育电视制作中心、吉林教育电视台将有关教学实况拍成电视片向全国发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于永正老师多次应邀赴外省、市讲学,他的足迹踏遍了除台湾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特别是送课到大西北贫困山区,他的课和报告受到专家、老师们的赞誉。
6.1 主要事迹
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了三集报道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教改实验的电视片,并向全国播出;
1991年初《人民教育》发表了报告文学《徐州有个于永正》;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和《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等刊物先后报道了于永正的教改事迹;
1992年12月14日-16日,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讨会”,推广于老师的“五重”教学法。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
1995年8月,于老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
1999年出版《教海漫记》;
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
2002年12月出版《于永正文集》,在全国、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7 社会评价
作为教育部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永正的名师历程始终蕴藏着这样一个主题——爱的智慧。
老顽童
于永正对学生的爱,随着岁月的增长,已经一点一滴地渗透到了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他在课堂上全无一点师道尊严的架子,十足一个大孩子,这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又翩翩起舞。只晓得他京剧唱得好,谁料他还有这个本领?一到孩子们中间,他就和“老顽童”一样,全乱了套了。可是,孩子们偏喜欢他这样把他们带入神奇的语文艺术殿堂。他不仅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他了解儿童,研究儿童,与学生同唱、同跳、同喜、同悲,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好朋友。为写一篇教学论文。因有一个数据拿不准,9点过后,他来到教研主任家询问。无论教哪一届学生,他都能在很短的时间记住全班每个学生的名字;一说起语文教学方面的事,他随口就能说出课文中的内容。原来,他满脑袋天天都在琢磨语文课该怎么上。为此,他的朋友张庆为他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这也忘那也忘惟上课不忘,下联是:此亦长彼亦长数语文最长。人是在思考中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
庖丁
多年来,在许多语文老师都津津乐道于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这样烦琐的分析时,于永正的课堂却总是用活教材,在字词句段篇上精心构思,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快乐学习。人们常用“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比喻技能上极高的境界。有人说,将于永正比喻为语文教学的“庖丁”,绝非言过其实。
教科书
有人问于永正:“你当了特级教师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他说:“最大的感受是觉得——我应该是一本写着一个大大的‘人’字的教科书。” 在他看来,当学生用稚嫩的小手轻轻翻开语文书的第一页时,也就翻开了“老师”这本书的第一页。所以,他总是要求自己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写上新的内容,一方面不断修改过去已经写的那一部分。可见,“老师”这本书,多点知识性、趣味性,学生读起来就会有味道。但是,在于永正看来,一本书光有知识性还不够。中国人更看重的是“道”。所谓“文以载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次班里大扫除,他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劳动;发现学生的桌子下面有纸屑,他总是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腰捡起来。他时刻从“学”和“身”这两个方面写好自己这本书。
第二篇:语文名师档案
语文名师档案(1)斯霞
斯霞(1910年12月—2004年1月12日),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当代初等教育女专家。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2004年1月1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主要著作有《斯霞文集》、《我的教学生涯》、《斯霞教育经验选编》等。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
人物简介
斯霞,曾名碧霄,1910年12月出生于浙江诸暨,1922年就读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1927年毕业后,先后在浙江绍兴、嘉兴、萧山、杭州及江苏南京等地小学任教。1932年起在中央大学实验学校小学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前身)工作,后分别在绍兴第五中学附小、嘉兴县集贤小学、肖山湘湖师范、南京东区实验小学、中央大学实验小学、南京师院附属小学等任职。解放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2004年1月1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她教导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小学教育界首屈一指。六十年代,经专家学者总结、论证,斯霞的“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把识字、阅读、写话三者结合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新华社1963年播发的通讯《斯霞和孩子》向国内外传扬了她的感人事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回到教学岗位的斯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精心培育青年教师。她主张通过生动活泼的授课,提高教学效果,来增加教学内容和识字量,反对延长教学时间,主张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的去满足学生多方面需要,帮助他们打开知识闸门,点燃智慧火花。退休后,她仍一如既往地每天到学校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学校、学生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育生涯
2.1 甘当孩子王
1927年 17岁的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教国语、算术、常识。她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努力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去照亮那些幼稚的孩童,于是把从师范学来的本领全部拿了出来。
当时,这个学校比较落后,很多地方令斯霞看不惯。学生们只会说一口绍兴土话,她便试着用在杭州学到的“官话”来教学。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较差。男学生还象鲁迅小说《故乡》中的闰土那样,留着小辫子,戴着银项圈,女学生的手腕上也套着银镯子。斯霞便把杭州学生们的打扮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除掉这些,做游戏、上体,就会怎样的方便。她又把这些道理向家长宣传,家长们都觉得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说得有理,纷纷给孩子剪去了辫子,脱掉了项圈和镯子。她还让每个学生胸前挂一块手帕,用来擦鼻涕,学生们也照办了。当时,斯霞的这一套是个创举,在学校影响很大。她班上的学生不但秩序好,而且穿戴整齐,讲究卫生,同事们不觉对这个新来女教师刮目相看。
学校根据学生们喜欢小动物的特点,买了几只兔子,委托斯霞班上饲养。斯霞虽没有喂过这种小动物,还是乐意地接受下来。因为她觉得这样做既可以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动植物的知识,又能从小培养他们爱劳动的习惯。她亲自参加喂养,同时也叫学生轮流带一些青菜、萝卜、豆渣来。学生们课后常来逗兔子玩,看着它们雪白的绒毛,红红的眼睛,走起来一蹦一跳,吃起来嘴巴一动一动的,大家都乐不可支,斯霞也感到莫大的快慰。
然而在旧社会里,小学教师的地位是很低的。所谓“家有二斗粮,莫当孩儿王”,就是说稍有办法的人,是不愿当小学教师的。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一些教师也看不起自己的工作。与斯霞一道分到绍兴五中附小的那个同学,两年后就改了行。
也就在这年的暑假,斯霞从绍兴回诸暨,雇了一辆人力车。车夫是位忠厚老实的中年人。当他听说斯霞是小学教员后,叹了口气说:“好端端的一个姑娘,怎么去当一个小学教员呢!”语气中带有无限的惋惜。
听了这句话,斯霞当时真想和他辩论一场。当小学教师怎么啦,有什么不光采的?!可想到这是世俗的偏见,怎么能完全去责怪这位老实的体力劳动者呢?再说,她也很难说出多少道理来。她只知道,小学教师总要有人去干;自己读了师范就应该当小学教师,当了教师就能自食其力。虽然她有很多颇为阔气的亲属,介绍她到机关当个秘书、录事什么的,完全可以。这是比当小学教师轻松得多,可她不愿依附于人。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她觉得自己很适宜当教师,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也颇有乐趣。因此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她始终没有动摇,也从不见异思迁。
2.2 教学改革
1949年4月,解放军的隆隆炮声震动了国民党的老巢。显贵达官们纷纷卷起家产,逃离南京。当斯霞看到国民党逃离时肆意破坏,她便和在校的几个老师自动组织起来,担起了守护学校的任务。23日清晨,雄纠纠的解放军部队进城了。巡逻了一夜的斯霞顾不上休息,也挤在欢迎的人群里。年近40的斯霞,仿佛年轻了许多。编剧、演戏、跳舞,样样都来。如果说解放前当小学教师是为了谋碗饭吃;现在小学教师被尊为“人民教师”,自己的工作和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了,斯霞感到振奋和欣慰。她要把自己的光和热全部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她和孩子们在学校吃包伙,节省下大量的家务劳动时间,都用到了教学上。
这时,斯霞开始了有目的的教学研究,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字、词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实践和总结,对于课文中字词的出现、讲解和巩固都有独到的见解。她认为字、词的出现,要看教材的内容,教材的需要,字、词的多少和在课文中的地位,以及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决定;对于字、词的讲解,她主张尽量利用直观,通过实物、图画、模型、动物的观察演变以及形象化的语言,使儿童理解。她还认为,学生单纯死记硬背,或不动脑筋地去读读写写,达不到巩固字、词的要求;她主张组织多样化的有意义的反复练习,把学和用恰当地连结起来。这样学生学习不但轻松愉快,而且记得牢,用得活。
1956年 8月,斯霞在《江苏教育》编辑部召开的低年级语文字词教学座谈会上谈了自己的体会,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该刊还专门发表了她的《字词教学的方法要多样化》的文章。1958年,斯霞爱人病重,住进了南京市工人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斯霞没有请假,只是到晚上才去医院陪伴他。她也想在医院多待一些时间,这对病人无疑一个安慰。但斯霞想到,学生们更需要她。当时学校正在进行推广普通话教学的试验,斯霞为探索汉语拼音教学的规律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她想让学生尽快地掌握这个武器,将会给识字带来很大帮助。于是,斯霞每天晚上来到病房,料理好病人后,便开始了办公。为了不打扰爱人,她来到走廊上,在路灯下看书,做笔记。一连几个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只有斯霞还在写着、写着。一份几千字的汉语拼音教改的总结,就是这样搞出来的。
终因病情过重,她爱人的病无法医治。在他弥留之际,工人医院给南师附小发去病危通知。此时,学生们都放学了,而斯霞正在一个学生的家里访问。傍晚,当她返回学校,得到通知赶到医院时,爱人已经不能言语了。此时,她难过地流下了一串串热泪,心头充满了内疚。丈夫永久地离去了,五个孩子中除老大已在清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外,其余四个还在读中学和小学。家务的重担主要压在斯霞一个人身上。她没有被压垮,硬是挺挺腰杆顶过来了。教学工作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人们看到,东方刚亮,别人尚未起床,她已买菜回来了。晚上九、十点钟了,别人早已坐在场上吹风乘凉,她还在刷碗、洗衣。时间,就是这样被她挤出来的。
1958年 9月,江苏省教育厅经省委批准,决定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和扬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在秋季开学的一年级班进行小学六年改五年的试点。斯霞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担任了试点班的班主任。
当时目标虽然明确,但具体怎么搞却谁也说不上。根据以往的经验,斯霞觉得,既要缩短一年学制,又不能增加教学时间,只有在教材和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她把解放后使用的教材都找了出来,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进行改编,删掉重复的部分,适当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她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先教学生掌握拼音这一工具,接着通过看图,教给他们一些简单易识的字。在学生识别一二百字后,便开始结合学习短文,来提高识字量,并注意把识字、阅读、写话三方面结合起来。这种由她总结出来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的方法,教生字新词比较自然,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易于接受,易于巩固。
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识字量,斯霞不是采用延长学习时间的办法,而是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的效果,力求把课讲得生动活泼。听她的讲课,无异于一种艺术欣赏。她那活泼的神态,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巧妙的提问,简直使孩子们入了迷。她吐出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无不具有无形的魅力,牵动着每个学生的情思,牢牢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里。
在课堂上,斯霞从来不把学生当作一只空口袋,拼命往里灌知识。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启发诱导上,主张丰富学生的想象和理解能力,即使对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也不例外。一年级课文中有“笔”这个生字。上这一课时,斯霞带了一支毛笔走进教室。她拿着毛笔,首先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竹子做的”,下面齐声回答。于是,她在黑板上恭恭正正地写下了“竹”字。她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大家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个“毛”字,并告诉学生,“竹”字在上,“毛”字在下,合起来就是“笔”字。接着,她又让大家注意“竹”头的写法。孩子们发现笔划有了变化。斯霞解释说,这是因为“竹”字下面要让出地方来给“毛”字,写出来才好看。学生们的眼睛里立刻闪出了光芒。这时,斯霞又问大家,除了毛笔,还看见过哪些笔。大家争先恐后地例举了铅笔、钢笔、园珠笔、蜡笔……学生们转着眼睛,还在想着。斯霞用手举起一支粉笔。“还有粉笔!”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这样,一个“笔”字,以它各种具体的形式,深深地留在了学生们的脑海里。
斯霞善于根据儿童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唤起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她觉得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注意力才能集中,新的知识才能轻松愉快地接收进去。譬如读书,斯霞经常采用的就有好多种。有教师或优等生的领读,有指名读,有分组读,有好生差生搭配读,有分角色读,有对读,齐读……这样虽然读了多遍,由于变换了花样,学生们仍然感到新鲜,并不觉得厌烦。如此下去,读多了,成熟了,课文中的语言自然而然地进入到学生们自己的语言中去。
凡是听过斯霞讲课的人,还有一个共同感觉,那就是她和学生自始至终融为一体。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教学的主体。在她的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比讲述多,学生的发言往往比教师多。用斯霞的话说,这样就把学生的精神提了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组织他们去思考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一次讲“笑嘻嘻”这个词。她让学生看她脸上的表情。学生们见斯霞咧着嘴,咪着眼,都说老师的脸上笑嘻嘻的。受了老师的感染,一个个小脸上也绽开了笑容。斯霞接着问大家,除了“笑嘻嘻”,还有什么词表示笑的?有的说“笑咪咪”,有的说“笑哈哈”,有的说“笑呵呵”。斯霞又问,“笑哈哈”和“笑呵呵”有什么不同?立即有学生回答,“笑哈哈”是张开嘴在大笑,“笑呵呵”嘴张得没那么大。她最后又问,这两个词与“笑嘻嘻”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说,“笑呵呵”和“笑哈哈”都有声音,“笑嘻嘻”没有声音。这样一连串生动的引导、提问,使学生们不但理解了“笑嘻嘻”这个词,而且对笑的各种形式有了系统的认识。
这样一堂堂生动活泼的讲课,一层深一层的提问,可以看出斯霞花费了多少心血!为了朗读课文的真实含义,她常常一大早就来到校园里,手捧着课本,一遍又一遍地试读;为了讲透每一个生词,人们已经入睡了,她还在电灯下设计着一个又一个教案。
2.3 母爱教育
斯霞不只是一个教书匠,在她的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她的床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
1962年 深秋的一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仍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不很合身,但却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第二天,一个姓吴的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衣还给老师,说了声“谢谢”就离去了。斯霞打开毛衣一看,里边还包着一个鲜红的苹果。
南师附小的校门口原先比较低洼。每到下雨天,校门口便成了一个大水塘。这对于七八岁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上学时,斯霞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一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又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去,直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去。
那是1963年的晨会课,斯霞发现有个学生扒在桌上。她走到那个学生身旁,摸了摸他的额头,头上都是冷汗。斯霞轻声地问他是怎么回事,学生说他们家搬家了,刚才上学急呼呼地走了半个小时,现在感到浑身很累。斯霞让他安静地伏一会儿。下午放学后又亲自到这个学生家里去,他的新家离学校确实很远。斯霞向学生的父母说:“如果你们放心,就让孩子住在我的宿舍里,行吗?”“怎么不行呢?”,学生的母亲激动地握着斯霞的手,连连表示感谢。就这样,这个学生在斯霞的房间里住了几个月,直到毕业后才搬回家去。
斯霞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也都把她看成知心的母亲一样,爱戴她,尊敬她,有话愿意向她说,有事愿意找她讲。毕业离校了,学生们还保持着和她的联系。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原则就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个原则表明教师热爱教育、立志从事教育的态度,体现了人民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斯霞丈夫逝世后,家务的重担都落在斯霞一人肩上,但斯霞无怨无诲,默默地承受一切。她挺起腰杆,坚定地走在教改的道路上,她在日记写道:“当我在党的教育下,逐步树立了一切为着孩子的成长,一切为着祖国的未来这样的信念时,我千方百计地去钻研我的工作,如饥似渴地去补充我的知识,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了这个信念,个人的安逸、家庭的幸福,如有必要,我都能牺牲;有了这个信念,什么样的屈辱我都能忍受,什么样的磨难我都不怕;有了这个信念,所有那些瞧不起‘孩子王’、瞧不起小学教师的世俗观念,都不能使我动摇,我都可以象抹去一缕蛛丝一般地把它丢在一边……有了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执着的热爱,再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主要著作
《斯霞文集》
《我的教学生涯》
《斯霞教育经验选编》
《迅速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读写能力的经验》
教育格言
斯霞: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泼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工人能掌握机器,农民能掌握土地,可是机器和土地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他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很好的掌握儿童的思想感情,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斯霞:有些教师把公开课上成表演课,我很不赞成。我认为课要上的朴实、扎实,讲究实效。弄虚作假的教学思想应当制止,哗众取宠的教学手段应当摒弃,可有可无的教学步骤应当删减,要把精力集中到教会学生学习上来。
斯霞:学生说话时的仪态也应注意指导。我们不是常会看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搔头摸耳,答错时吐舌头、拧衣角或是眼睛向下不敢看人等现象么?这些,经过教育都是可以改变过来的。我训练学生站在讲台前,面对全班同学用普通话讲述、朗读、背诵,表扬那些说话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的学生,为大家树立榜样。
斯霞:有的教师上课过于严肃,搞的学生精神紧张。事实上,在严肃紧张的环境里学习,效果远不如在活泼愉快的环境里好。变师生关系为“猫鼠关系”,应当看作教育的最大失败。
斯霞: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
斯霞:我备课的基本方法是:先反复阅读教材,仔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吃透课文,掌握重点、难点,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在此基础上,再翻阅有关参考资料,写出教案。听说有的青年教师有了参考资料就不去研读课文了,这不好。我觉得,教学参考书写得在具体,也不能代替自己钻研教材。
第三篇:语文名师档案(8)
语文名师档案(8)王崧舟
王崧舟自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
人物简介
从一个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特级教师、知名校长,他坚信“人品、师品、官品、学品”的统一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他所追求的是这样一种事业境界: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教育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人物概述
2.1
1、醉心教改
王崧舟自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1998年评上特级教师以来,他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份16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800多节次、讲座200多场次,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
2.2
2、一校之长
王崧舟从事学校管理20多年。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应该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专业导师。实践中,他贯彻“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精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策略。2001年,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系统第一位引进的人才,他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立足学校的区域实际和文化背景,借鉴“成功教育”的合理思想和经验,提出“新成功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战略,并开始全面实施旨在重塑以“成功心态”为核心价值的学校文化、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整体教育改革。他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倡导“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学习而教”的教育观念;弘扬“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精神;建构“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教育机制。
在王崧舟的领导下,拱宸桥小学由一所区内的普通小学一跃成为杭城的一所新兴名校。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红旗大队、浙江省心理辅导一级站、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杭州市优秀心理辅导站、杭州市城乡结队互助共同体先进学校等。
主要成就
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音像专著工程。他先后应邀赴北京、上海、西安、武汉、福州、广州、太原、南京、济南、郑州、杭州等100多个城市开设教学观摩课200多节次。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1]
3.1 代表课例
《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普罗米修斯》、《与象共舞》等。
3.2 主要课题
《电化教学和语感培养》、《“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课堂语感教学策略》、《小学生成功心理辅导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新成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省部级立项课题,其课题成果多次荣获省部级一、二等奖。[1]
3.3 主要作品
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小学语感教学法》、《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等6部教育教学论著,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天地一课堂》、《语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诗意语文,追寻生命化教育的境界》、《磨你千遍也不厌倦》等论文100余篇。
3.4 教改措施
在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期间,先后策划组织了《学生权利保障公约》、《选师制》、《成功银行》、《家长视导制》、《母亲学校》、《学习型家庭培育工程》、《新成功教育讲堂》、《人人成功节》、《365成功喜报制》、《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小学生成功心理辅导》、《课外阅读考级制》、《硬笔书法考级制》、《少儿才艺拓展俱乐部》、《校园新闻发言人》、《教师充电工程》、《教学智囊团》、《精品课堂》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第四篇:语文名师档案
语文名师档案(7)靳家彦(小语四大天王之一)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40年来,靳家彦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是“导读式教学”的创立人之
一。在课堂教学上,倡导“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导读法,主张“生活—认识—表达”的作文训练程序,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曾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主要著作有《导读式教学新探》、《导读原理与艺术》、《导读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导读论》等。
1简介
靳家彦,男,1944年12月生,语文特级教师,曾任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40年来,靳家彦不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是“导读式教学”的创立人之
一。在课堂教学上,倡导“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的导读法,主张“生活—认识—表达”的作文训练程序,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曾荣获天津市模范教师、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学专家。主要著作有《导读式教学新探》、《导读原理与艺术》、《导读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导读论》等。
2经历
靳家彦老师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从事语文教育四十余年。他是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国家授予他“人民教师”的金质奖章,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天津市劳动模范、拔尖人才、模范教师、十佳学科带头人等。他曾任天津市南开小学校长,同时还有多项社会兼职,兼任全国小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天津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职务。
3成就编辑
在课堂教学上,他倡导“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突出“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努力做到“文品、人品、师品”三者完美统一。优秀课例曾荣获天津市一等奖,全国整体改革课一等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项目一等奖。代表课《跳水》、《田忌赛马》、《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等多次在中央及地方电视台播放。应邀赴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及大专院校讲学、作示范教学。在教育科研上,他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研究,构建了“导读式”教学模式。先后出版了《小学语文导读法》、《导读式教学新探》、《导读原理与艺术》、《导读理论与实践》等专著18部,发表《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教语文》、《语言训练操作性研究》等论文200多篇。
从靳家彦老师取得的这些非凡成绩来看,除了具有勤奋的天性、广博的学识、创新的意识等条件外,他独具倾向特征的思维素质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种思维素质的倾向特征可以先简单地用一个“活”字来概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思维的“活”,《跳水》一课在全国20多个省市做示范教学200余场,是不可能场场情趣盎然的。
第五篇:语文名师档案
语文名师档案(4)孙双金
孙双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理事。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和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事迹收入《江苏教育名人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录》和《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精品录》。
人物简介
孙双金,1962年11月出生,本科学历,研究生结业,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实验小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首创情智语文教学,1988年江苏省青年语文评优课活动获第一名,1989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首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曾应邀赴全国几十座大中城市讲学近500场。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近200篇文章,出版有《孙双金语文教学艺术》、《孙双金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孙双金与情智教育》等。
人物故事
2.1 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孙双金,小学语文教育战线上一位标杆式的普通教师。作为全国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他独树一帜的“情智教育”,正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和实践。他几十年如一日,在属于自己的讲台上耕耘着、奉献着。
已过不惑之年的孙双金,现任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在谈到当今教育现状和教育难题时,他认为,老师不该只是“教书匠”,而要去做教育家,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
2.2 自创特色教育课堂
学生需要创新的课堂,枯燥的课本知识在孙双金的讲解中变得丰富生动起来,学生们也在此过程中发现了知识的魅力。1985年,年仅22岁的孙双金在讲古诗<<春望>公开课时,江苏省丹阳师范附小能容纳500多人的礼堂座无虚席。为了突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孙双金大胆突破,补充了诗人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春望》作对比性教学。两首诗,一忧一喜,正反对照,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孙双金回忆这堂课时不无感慨地说:“老师们看到的是精彩的教学场面,实际上,一节课教学效果好,不是源于上课老师一时的灵感,而是其长期的积淀。”为了备好这一课,他一连几天泡在办公室和资料室,查阅了12本相关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春望》的特色教学,成了孙双金有别于其他老师的标志,至今被学校的师生所称颂。
2.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曾经有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引导孩子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着力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然而,在孙双金的课堂上,爱提问题的人是最受欢迎的人。
2001年6月的一天,孙双金应邀到江苏省常熟市讲示范课。
这天讲的是《我的战友邱少云》。在学生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他说:“现在提出你们不理解的问题,如果你提的问题老师也答不上来,那我就拜你为师。”学生跃跃欲试。
一位女生率先发问:“老师,课文第二小节说‘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第五小节又说‘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前面说必须‘纹丝不动’,后面怎么能‘扭转头一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问得好。”孙双金称赞之余并不急于回答,而是问大家:“谁能回答她的问题?”一个男生站起来说:“燃烧弹烧着之后有烟雾,在烟雾的掩护下扭转一下头,敌人是看不见的。”又有同学提问:“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谁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案。”一个女生举起手回答:“因为邱少云周围有茅草,‘我们’周围没有。”“不对,课文明白地说‘我们’都潜伏在茅草丛里。”一个同学反驳道。
这时,一个男孩突然兴奋地说:“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在下风处,‘我们’趴在上风处,火往下风处烧,所以没有烧到‘我们’。”听课的老师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孙双金不单单鼓励学生提问,而且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批判精神,这大大促进了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
2.4 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这个小舞台展示的是老师的才华,学生唱配角。在孙双金的课堂上,他把自己巧妙地“隐藏”起来。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去找,整个课堂是学生自己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2002年11月,孙双金在杭州讲《天游峰的扫路人》示范课。学生自读课文之后,他安排了一个质疑的教学环节:“在读书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许多疑问,请大胆提出来。谁能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我就请他把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请他署上自己的大名。”孩子们这下来劲了,纷纷提问。
面对写满黑板的问题,他高兴地说:“这么多问题,课怎么上呢?你们帮我出出主意。”
有孩子提出,围绕问题阅读课文一个个解决;有孩子提出,把问题分给几个小组。这时,一个男生兴奋地说:“挑出几个重点问题讨论,重点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就解决了。”孙双金热情地握住这个孩子的手说:“金点子来了!抓重点,抓要点。”学生们笑了。
这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孙双金扮演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他看来,教师的职责就是更多地激励学生思考。
教学的成功决非偶然。孙双金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质,尽量去挖掘他们的潜能。他深深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寻求适合每个孩子的教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是靠着平日教学中的潜心思索、长期积淀,孙双金才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人物主张
以情智改善教育
关注人的情感发展是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根基性的问题。因为情感是属于个体的,它是内在的、独特的,是真实意向的表达。实施情智教育,其核心要素是:情感、智慧及情智共生。
长期以来,教育的现实是学生的情感服从于认知,服从于知识,服从于分数。情感无形中被逐出了教育,教育显得有些荒凉、枯躁。因此,课堂上不该是老师的表演、炫技,而应是老师们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必定要传授知识,但有一个东西更伟大,更居主导地位,人们把它叫作智慧。知识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但智慧未必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情智教育并非否定知识,而是把智慧置于知识之上,用智慧去统率知识,让知识化作智慧。不在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在乎对知识的态度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心智之门,被好奇心、想象力开启,这本身就是智慧,又是生长智慧的秘诀。
在教师启发下,学生内在力量被唤醒,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从学生发展的动力、目标和内容等,开发学生各种情感资源,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培育他们的幸福感。学生本质力量的被认识、被开发,这才能触及到教育的本质核心。
智慧与情感是密切相关的,智慧是人生命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力是智慧萌发的前提,因为智慧就隐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心智之门,被好奇心、想象力开启,这本身就是智慧,又是生长智慧的秘诀。在此基础上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智慧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落在能力这一载体中,而能力的核心又是思维能力。培养能力,尤其培养思维能力,必定会让学生的智慧有附着能力。
只有在课堂上能和老师有效交流的孩子,才是真正会思维、会学习的孩子。要让学生快乐起来!学生心灵自由,心情快乐,定会获得智慧真知。
情智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学生情智的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创造性发展。情智教学就是有计划地让情与智走到一起来,让二者共生、共长,显示各自的色彩,消解感性与理性的对立、智慧与知识的分离,让教学从有效走向优质。
教学风格
孙双金有其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潇洒不失严谨,灵活而又扎实”。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学”在全国广有影响,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近500场。
所获荣誉
曾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首届十大明星校长”、“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基础教育专家”和“2007中国十大小语人物”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