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14: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

第一篇: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

四期扩建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证书 证 书 等 级 :乙级 编号 :山东省工程测绘院 二零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执行的规范标准

三、水准基点的设立及检测

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五、沉降观测周期

六、观测精度及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七、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八、监控报警值、监控预警值

九、结论

附录

NO:1水准基点位置示意图

NO:2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点间高差检核成果表

NO:3沉降观测点位置示意图1NO:4沉降量统计表1NO:5沉降量、荷载、时间(S-P-T)关系曲线图

张 张 张 1张1张

1一.工程概况

四期扩建工程新建项目位于济南市舜耕路院内。建设用地地势平坦。本工程为一新建筑物,建筑高度为180.00米。基础持力层为石灰岩石层。

我院受建设方委托对该建筑物进行了沉降观测工作。

二.执行的规范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T50026-2007。

三.水准基点的设立及检测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布设了供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YZ1~YZ2),在施工现场南侧稳固的管架水泥墩上选择一个固定点YZ1,在南侧已稳固的原有烟囱上选择另一个固定点YZ2。其具体位置见附图NO:1“水准基点位置示意图”。

高程系统为独立高程系,分别由以上水准基点构成水准闭合环,于

2010年9月16日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其后分别于2010年5月17日、2010年7月5日、2010年11月8日、2011年2月24日、2011年6月15日对水准基点进行了5次检测工作,其检测及稳定分析结果见附表NO:2“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点间高差检核成果表”,从检测成果分析来看,所有水准基点在观测期间均稳定可靠,未发生任何失稳现象,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检测精度统计:对各检测周期的平差资料进行统计,水准基点水准线

路测量最大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1012mm(2010年9月13日观测数据),统

计数据表明检测精度完全满足二级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我院根据该建筑物的结构、地基及荷载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对

本建筑物共布设了16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具体位置见NO:3“沉降观测点位置示意图”。

五.沉降观测周期

我院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于2010年9月9日对本建筑物进行了初始

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5米观测了一次,于2011年9月9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本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15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7次观测工作,目前共计进行了22次观测,共历时356天。

六.观测精度及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4条表3.0.4规定: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等级定为二级,观测精度按二级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即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

2.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

(1)水准线路闭合差定为:f△h≤±1.0

(2)各测站视线长度≤50m;

(3)测站前后视距差≤2米;

(4)前后视距差累积≤3.0m;

(5)视线高度≥0.6m。

3.观测仪器:采用瑞士产徕卡数字式自动安平精密水准仪-DNA03,配合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施测,仪器标称精度: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nmm(n为测站数);

±0.3mm/km,外业视距限差均由数字式水准仪机载软件进行自动控制,对限差超限的数据已由仪器对该站超限数据删除,当场对该站数据进行了返工重测。

4.观测值的平差计算

每次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将仪器内存中的外业观测数据下载进计算

机后,用南京河海大学开发的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 “建筑沉降分析系统ST4.3”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各点的高程和精度。对平差后水准线路测站高差中误差不满足二级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0.5mm)的观测数据,立即返工重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其后将各观测点平差后的高程填写在已定的统计表格中,计算累计沉降量及本次沉降量,并填明日期和施工情况等资料,最终形成沉降量统计表(附表NO:4)。

5.观测精度统计:对各观测周期的平差资料进行统计,观测点水准线路测量最大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1012mm(2010年9月13的观测数据),统计数据表明观测精度完全满足二级沉降观测变形测量精度要求。

七.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1.截止2011年6月15日最后一次观测止,最大累计沉降量为

9.2mm(1-14#观测点),最小累计沉降量为4.2mm(1-7#观测点),最大沉降差为5.0mm(1-14#观测点~1-7#观测点),平均累计沉降量为5.8mm。

2.在最近2个观测周期之间,可计算出最近时间段内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速率,经计算在2011年2月23日~2011年6月15日,时间间隔为112天,其平均沉降量为1.0mm,平均沉降速率为0.009mm/天。

3.经计算至最后一次观测(2011年6月15日)止,相邻柱基的最大沉

降差为4.7mm(1-14#观测点~1-15#观测点,该两点相邻柱基的中心距为7510mm)。

4.沉降量、荷载、时间(S-P-T)关系曲线图分析

从沉降曲线的分布情况来看,1-14#观测点沉降曲线与其余观测点沉降曲线相比存在一定离散现象,表明该观测点区域地基土压缩模量小于其余观测点区域地基土压缩模量。

从沉降曲线的沉降趋势来看,观测点沉降曲线在2011年4月中旬以后开始逐渐趋缓,表明建筑物基础在2011年4月中旬以后开始逐步进入稳定沉降阶段。

八.监控报警值、监控预警值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规定:对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相邻柱基的沉降差,变形允许值≤0.002L,取规范变形允许值为监控报警值。取监控报警值的70%作为监控预警值,即建筑物相邻柱基的沉降差监控预警值≤0.0014L(0.002L*70%=0.0014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mm)]。

九.结论

1.由沉降分析可以看出:在观测期间该建筑物的相邻柱基的最大沉降差为4.7mm(1-14#观测点~1-15#观测点,该两点相邻柱基的中心距为7510mm),建筑物相邻柱基的沉降差监控预警值为:0.0014×7510mm=10.51mm;监控报警值为:0.002×7510mm=15.02mm,最大沉降差约为监控预警值的44.7%(即4.7mm÷10.51mm≈44.7%);约为监控报警值的31.29%(即4.7mm÷15.02mm≈31.29%),由此表明本栋建筑物在整个观测

期间,建筑物地基变形值小于监控预警值及监控报警值。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规范要求:“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天,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根据本工程基础情况,取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2mm/天作为进入稳定阶段的标准,即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2mm/天时才能停止观测工作。最后一次观测时(2011年6月15日),建筑物装修结束已有112天,即静荷载加载完毕112天,且在最近两个观测周期内(即2011年2月23日~2011年6月15日,时间间隔为112天),本栋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速率为0.009mm/天,小于0.02mm/天的停测标准,表明本栋建筑物已完全进入稳定沉降阶段,根据规范要求可以停止本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工作。

第二篇:沉降观测报告

沉降观测报告模板

一.工程概况:

简述工程规模,结构形式,地基,高度,建筑面积,抗震烈度,抗震设防等级,设计的沉降观测要求,观测点建立时间,观测周期,观测等级等。二.沉降观测采用的规范及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4.《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变形测量规程》GB/8-2007

7.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三.沉降观测依据及要求

依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及沉降观测施工规范、规程做观测详细说明。四.观测目的及要求: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构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建筑沉降观测能测定建筑及地基的沉降量、沉降差及沉降速率,并根据需要计算基础倾斜、局部倾斜等数据。

五.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1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埋设沉降观测水准基点,所埋基准点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07中的规定进行建立。基准点的个数,可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合理布设。本建筑共埋设4个基准点,高程系统采用假定高程BM1=?m,也可采用施工区域内国家高程系统,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绝对高程值。基准点的建立必须用高精度水准仪引测,经过闭合、平差计算而来,并定期检验基准点的稳定性。至提交报告时基准点稳定可靠,符合规范要求。

2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中的规定,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进行,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位置。点位设置的高度应有利于观测,且不影响施工的原则,并有利于长期保存。变形观测点均设在建筑主要受力点上。每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平面图上,都合理设置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和个数,并设计出沉降观测点的详图和做法、使用材料等。各观测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沉降观测资料必须附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六.沉降观测

1仪器与观测: 观测仪器精度是满足沉降观测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保证沉降观测成果,必须使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本次观测采用DSZ2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FS1光学平板测微器、N3铟刚水准标尺,精度要求可以达到0.1mm/km。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等精度观测,最大限度减少误差。建议使用以下高精度水准仪:

A科力达DL07 电子水准仪及其配套的铟瓦条形码标尺

B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按几何法观测

C日本拓普康AT-G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测微仪,同时水准测量专用的精密铟钢尺

D DS3型水准仪及2 钢尺

C 苏州一光DS2动安平水准仪和测微仪配合2M精密铟钢尺

2观测级别及精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第3.0.4条及表3.0.4规定,当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时,对应的变形测量级别为二级,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并以其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3观测方法及精度分析: 在该测量工作中我们采用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定水准点、定观测日期、定观测方法、定观测线路等措施的观测方法,选用天宝DINI03电子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按几何法观测。基点与工作点按观测周期进行检验。观测点采用单程双测站的观测方法。观测精度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2007要求进行。

按照《国 家一、二 等 水 准 测 量 规 范》GB/12897-2006中二等变形观测(国家一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时读数取至0.01mm根据《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GB 50007-2002)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允许值,若Hg≤24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4Hg,若24m<Hg≤60m时,建筑物整体倾斜不大于0.003Hg,其中Hg为室外地面起算的建筑物高度(m)。

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的有关规定,二等沉降观测的技术要求:基准点往返观测校差、附合或环线合差≤±0.3nmm,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每站高差中误差≤0.15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0.4√nmm,前后视距累计差≤3m。观测时间,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在第一层结构施工完成后设置观测点。建立第一次观测,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或增加一次静荷载观测一次。依照设计图纸观测要求进行观测。七.沉降观测数据分析 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表 各观测点数据分析,最大沉降量,最小沉降量,最终沉降总量进行比较,汇总绘制《沉降观测成果数据表》 时间-荷载-沉降关系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层(荷载)的增加和沉降量的增加为对应发展关系,说明沉降量比较均匀,同时,在观测过程中没有出现反常现象(即大的波动和反复),从沉降曲线的沉降趋势来看,XXXX年X月X日以后所有沉降曲线开始逐渐趋缓,表明建筑物在XXXX年X月XX日以后开始逐步进入稳定沉降阶段。详见附录3(P-T-S曲线图)。八.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最终百日降速率为0.004 mm/d,《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5.5.5项第四条规定:“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根据本工程基础情况,取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d作为进入稳定阶段的标准,即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d时才能停止观测工作。同时倾斜度也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表5.3.4 规定的控制值3‰,满足设计要求。综合判定本栋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沉降阶段,按照规范规定可以停止沉降观测工作。九.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建筑物最大沉降量为X.XXXmm,最小沉降量为X.XXXmm,最大沉降速度X.XXXmm/d,累计沉降量为X.XXXmm,累计沉降速度为X.XXX/d,最大平均沉降速度为X.XXXmm/d.该建筑施工阶段沉降均匀。

2建议:

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按规范应继续进行沉JIA降观测。

附表和图

沉降观测成果表;参见资料软件沉降观测记录 表10-2沉降曲线图; 图10-3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表10-2沉降曲线图;

沉降量曲线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沉降量(mm)

时间(天)

点号

通过对

*********** 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较小且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第三篇: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交底内容:

1、一般路段纵向每 100m 设一个观测断面,仅在路堤中心布设 1 个观测点;在跨 度超过 30m 的桩基结构物的两端设置一观测断面,跨度小于 30m 时仅在一段设置;路 堤高度大于 4.0m 及软弱土层横向有倾斜的软弱土路段纵向每 50m 设一个观测断面,在 路堤中心及两侧路肩布设 3 个观点。

2、观测点底板设于 90 区,并在观测点地面平铺宽 40cm,长 40cm,厚 20cm 的黄 沙,整平压实;

3、将沉降板平放在沙内,保证板面水平,并回填砂整平压实,沉降板底座采用 400 mm×400 mm×10 mm 的 A3 钢板,沉降管外套内经φ 70 mm 保护钢管,钢管用套丝接 长;

4、将套管垂直套进沉降板竖杆上,随填土加高,测杆和套管相应接高,每节长度 不宜超过 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 5280 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宜大于 50cm;

5、如有问题及时与项目部工程部联系。沉降板埋设技术交底 交底编号 交底里程

交底人 接底人

复核人 日 期


第四篇:沉降观测设计书

辽宁科技学院B座

沉降监测设计书

系别: 资建学院

班级: 测绘BG092 学号: 0911109230 姓名: 周涛

日期:2012年3月12日

辽 宁 科 技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

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辽宁科技学院A座教学楼位于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建筑结构为框架结六层建筑物,现状场地较平整。此建筑物为U形状,中间有一片草地,为为砖混结构。场地附近属草地和甬路,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便于测量。

二、水准点的布设

1、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水准点必须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的变化,水准点应尽量不少于3个,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2、水准点在已有房屋或建筑物上设置标志作为水准点但这些房屋或结构物的沉降必须证明已经达到终止。

三、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1、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应根据永久水准点引测,采用II等水准点测量的方法测定。往返测误差不得超过±1√nmm(n为测点数)或±√L。

四、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1、由于本工程基础的结构,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的情况,每隔15~30米设一个水准点,房角,纵横墙连接以及后浇带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因在基础对称轴线上布设观测点,观测点应设置在能表示出沉降特征的地点。

观测点要求如下: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安全,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立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五、观测点的形成与埋设

把观测点设置在柱子上(牢稳点),或者建筑物的围裙上。

六、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沉降观测的时间:按设计要求,工程投入使用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

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此,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

七、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如下几点: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5、仪器要经过国家认可有证书编号及标定书。

6、必须在测定临时水准点调高程的同一天内同时观测其他沉降观测点。

7、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

8、视距一般不应超过50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

9、前视各点观测完毕后,应加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八、成品保护

水准点安好以后,要不定期检查防止物体碰撞和人为的损坏,发现问题以后及时改正。

九、测量成果及时上报:

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提交以下资料:

(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图(3)地下水位观测成果表,时间、变形量(T-S)曲线图;(4)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5)基坑监测分析报告。

(6)基坑开挖进度(T-S)曲线图;

每次测量完成以后,应及时整理,并上报监理单位核查。

辽宁科技学院实习报告

评阅教师评阅意见

评阅成绩:

评阅教师:

年3

日 月

第五篇:001-沉降观测方案

建业百城天地

沉 工程名称:建业百城天地施工单位:上海九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降 观 测 施 工 方 案

2018年5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沉降观测点布设----------------------1

四、沉降观测方法-------------------------2

五、沉降观测资料-------------------------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巩义新城置业有限公司的巩义建业百城天地,场地位于河南省巩义市紫荆路与伏羲路交叉口西南角。

本工程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地上商业部分为三层,局部夹层。高层四层以上为公寓,共22层。

本工程地下一层层高为5.7m,局部6.8,一层层高为5.6m,二、三层层高为5.1m,四层以上公寓层高为3.3m,屋面标高75.8m,局部83m。

本工程室内地面±0.000所对应的绝对高程为207.800m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施工测量手册》

4、施工图纸 三.沉降观测标点布设

3.1.沉降观测水准基点布设

3.1.1.作为后视的水准基点必须牢固稳定,不允许有沉降、位移变化,据此达到对沉降观测标点的控制作用。

3.1.2.在现场于商业楼的南北两侧侧布设2点,即可满足施工测量要求。

水准基点的布设须达到下述要求:

①水准基点点位布设选择距沉降点不大于80m,且安置1-2次仪器即可直接成沉降观测。

②水准基点点位布设要安全、稳定、不受冻胀影响,通视良好。

第 1 页3.1.3.施测记录时,水准高程值可取绝对高程,也可取相对高程。3.2.沉降观观测标点布设

沉降观测标点采用成品沉降观测点,呈“L”形。一端焊接在带铯埋件上,灌孔浇筑于砼结构外墙内,出露段长100mm,端部磨圆,涂刷红色油漆。

3.3.沉降观测标点埋设要求

3.3.1.沉降观测标点埋设必须稳定牢固,以利长期使用。对标点需加强保护,不得遭到破坏,在工程竣工时移交给建设单位。

3.3.2.根据沉降观测要求,及时建点并编号,以便及时测记到原始数据。

3.3.3.沉降观测标点的位置要避开障碍物,通视良好。标点位置距砼结构阳角不小于200mm,距砼结构边缘不小于500mm,这是考虑到与墙边有一定距离,以便立尺时不致受到上部结构的障碍。

四、沉降观测方法

4.1.沉降观测精度

本工程沉降观测据测量规范以二等水准测量施测,其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为0.40/n mm,其中n为测站数。

沉降观测所用仪器,其望远镜放大倍率≮24倍,气泡灵敏度≯15"/2mm。水准仪精度等级S3即可满足上述要求。

4.2.沉降观测时间

4.2.1.作为单体建筑,第1次观测在沉降观测标点安设稳固、1F结构墙体施工之前进行。

第 2 页4.2.2.作为高层住宅楼,主体结构施工每增高1层即观测1次。4.2.3.本工程竣工时,观测1次。

4.2.4.若工程因故停工(如冬季施工休歇期),在停工时和复工前应予观测沉降量。

4.2.5.若工程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逐日或间隔几天连续进行观测。同时应对裂缝展开宽度进行观测,以提供进一步分析、处理的依据。

4.2.6.据本工程地质勘测和地基处理情况,建筑物沉降预期2~3年即趋于稳定。本工程在主体结构封顶后,第1年内观测4次,第2年内观测2次。

4.3.沉降观测方法

4.3.1.各沉降观测标点首次高程值的确定必须测量及时、准确,这是建筑物沉降观测要求的基础。这些起始数据将是后续数据作以比较的依据。

4.3.2.沉降观测所用仪器须经过检测校正,有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

4.3.3.每次观测时应按固定的后视点和计划的观测路线进行。前后视距相近且≮50m,以减少仪器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4.3.4.各沉降标点观测完毕后要回归到原后视点闭合,其闭合误差<1mm。

4.3.5.建筑物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时间的系统观测作业。为求得数据准确可行,宜采用固定人员、固定仪器,按预定时间和计划的观测路线

第 3 页进行观测。

五、沉降观测资料

沉降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并妥善保存。作为工程技术档案、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在工程竣工时移交建设单位。

5.1.每次沉降观测均需认真、翔实地填写“水准测量手薄”和“沉降观测记录”。

5.2.沉降观测最终成果,含:

a.建筑物平面图,含永久沉降观测标点位置和编号; b.建筑物沉降量统计表;

c.建筑物沉降曲线,系沉降量、荷载、时间3者变化曲线。5.3.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沉降观测结构按生产月度随工程统计报表同时递报建设单位。

第 4 页

下载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书(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

    湖南交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顶岗实习报告 系 部: 交工系铁道工程 班 级: 0807 班 姓 名: 周 昭 曲 实习单位: 中南检 测中心 2011年 05 月 26 日 沉降观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名称......

    沉降观测验收标准

    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沉降观测在建筑物的施工、竣工验收以及竣工后的监测等过程中,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等的职能。通过现场监测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对施工过程......

    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一、概述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情况。 二、建筑物的基......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

    :结合高速铁路对路基沉降的严格要求,提出了沉降测量的重要性,详述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技术与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可为今后路基沉降测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浇支架沉降观测方案

    现浇箱梁施工测量方案 一、 箱粱施工测量方案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和规范要求,制定测量点位的布设、观测周期、观测技术要求等(结合施工图纸)。 二、 箱粱施工形变测量方案 包括点......

    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5篇

    工程封顶、竣工时,应沉降观测一次,并填写沉降观测汇总表(后附),其中包含每次观测的沉降点的高程、各次沉降量和累积沉降量,绘出沉降点的沉降曲线图,曲线中横坐标表示时间,上下两部分......

    高层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高层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上12层,地下1层,剪力墙结构,基础为筏板基础。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

    沉降观测分析报告5篇

    *************************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分析报告一、概述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沉降数据,从而掌握该建筑物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