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台州市城区河道规划治理中的河岸绿化设计
台州市城区河道规划治理中的河岸绿化设计
陈林
(台州市椒江E水利局,浙江
摘要:在城镇河道治理中、河岸的绿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关系到河岸的稳定和环境的美化。
州市三才泾城区段河道的规划治理中,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既保证了河道的应有功能,又使河道达至
周围城区各建筑物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河道整治t城区河道;环境绿化i设计
中图分类号:W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删—70lx(219)股—D017—03 工程概况
三才泾北起台州主城区的椒江区海门河,经台州开发
区,南通路桥区的金清港,达温岭市陡门问,纵贯温黄椒
平原、全长23km。河道平均宽度别m。最大宽度职m,最
小宽度28m,底灾约3.5m。正常水深2.5m,最大泄水流量
7—35m2/s,凋蓄能力25.1万m3,受益农田O.31万阶;该
河道是内河大航道,称“新椒线”,系温岭新河通往海门的主要河道。其中,台州市区范围内的三才泾河段8Lm列入
首批治理。要求该河段疏浚、砌石和绿化河岸:根据三才
径实际测量的河道断面,进行多次多方面的讨论,作出河
道整治的疏浚、砌石和绿化的设计断面图(图1)o
柠—丁畸
c20D
图1台州市三才泾城区河道治理断面设计图
(1)从图1看出。正常水位在v4.om时、河岸下部分的坡比为1:3,常年在4.om或以下的时间有10个月,基本
解决了河道两岸的灌溉、供水和内河的航运等,6月份到8
月份中有27d左右是非常水位,最高水位6m,接近于河岸的地面高程.这时,主要是泾集上游和本地区的来水量,通过迟蓄,以至往北排出岩头闸,往南排出金清间。通过
设计计算、加深河床的深度,使河道的底部增加蓄水量,正常水位以下的断面从原来的7—5m219加到11.oml
部分主要是清除淤泥和垃圾。
(2)正常水位高程v 4.om以上的边坡原河道1:2.5—
1:3.
8、这主要是三才径河床有的地段含沙量很高,多年以
来造成河岸的塌方,引起河岸的宽度不一。通过资料分析,设计保持三才泾河口的加宽度不变,采用浆砌块石的直
立墙,增大了河道上部的断面面积,增加了非常时期的过
水和蓄水能力,提高防汛的要求。
(3)高出正常水位2km形成的一个平台,进行了两种
方案的工程类比:一是采用温凝土浇平,形成平台i二是
采用种植草皮。从经济上看,混凝土挠平比种植草皮造价
高出15倍之多,而且加重了河床边的重量。种植草皮让市
区有更多的绿色,如马尼拉的草皮,长势最高只有15cm,而且,它具有抗淹性能,既不影响非正常时期的过水,又
增加了城市绿化,在1年中,5月份至8月份修剪3次即
可,在管理上很方便。
绿化设计思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的河岸绿化是人们美感享受和
净化环境、保护河岸的需要。河岸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c
特别是城市区域的河岸,把河道两岸的绿化作为一项重要
工作来抓,从整体规划和设计到施工和管理都在进一步完
善,使河道的水面、河岸的保护范围更加整洁、美观。台
州市在城区河道整治过程中,提高认识注意河岸的绿化、美化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在设计中着重考虑了以下几上结人平和之感。因此,从整个城区的基本色彩出发,确
定河道两岸以绿色为主调,占最大面积,其它颜色的树木
花草只起点缀、对比、丰富的作用:选择的草皮是马尼拉
草。同时,还选用了一批绿色无公害的农作物,选取的树
木是小叶女贞、海桐、柏树等油绿树木。由于海桐和女贞
一类的树木很系发达,这不但对河岸的土壤坚固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使植物的色彩与河道水面的色彩也统一起来。
(2)注意河岸植物与其它环境的协调c城区的河道离
不开与房子、桥梁及各类立面建筑物的自然结合。城区河
岸一殷还要结合休闲的活动场地,装点的亭台、廊树、凳
椅、假山、奇石等c河道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体环境。
因此,种植花草树木时要在整体上做文章,顾及方方面面。
2.2注意植物本身色彩和图案的和谐
对树木、花草色彩的认识。如翠黄色的金叶女贞、黄
格、金叶镕;鲜红色的红背桂、红枫;油绿色的火棘、小
叶女贞、海桐等,多彩多姿,令人尝心悦目。绿化工程和
其它的色彩效应一样,不同的色彩结人以兴奋、沉静、活
泼、忧郁、华丽、朴素,还有冷暖、软硬、轻重的感受,要考虑到人们的色彩心理因素。
(1)注意植物本身的色彩美。河岸绿化的类型基本是
条带型,要使人感受到清爽的效果,就不宜种植大片的红、黄色的植物,否则,烈日当头,人们面对暖色植物,只会
感受到更加炎热和顿燥。暖色的花木比例过大,就会喧宾
夺主,破坏色彩的统一性c在河岸种植的花草树木中.除
了运用植物的色彩冷、暖来烘托气氛外,还可以利用植物
叶子与叶子的鲜明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高审美的效
果。如用黄色的金叶女贞与绿色的海桐配植成块的图案,能使绿色更亮,黄色更艳o
(2)色彩纯度高的植物不宜单一大面积种植。例如,纯黄或纯红等植物成片种植,因其色彩单一,容易引起人
们的视觉疲劳。在这些高纯度色彩植物色块中间,宜种植
一些协调的不同色彩的植物来起调和作用。
3方案比较与选择
河岸绿化设计与其它的水利建筑工程设计一样,要善
于比较分析选用最佳的实施方案,三才泾城区段河道的两
岸有学校、工厂、机关和民房,也有农田,很大的地段是
市开发区的河道。从地质上看,河岸的土质含沙率很高。
规划要求的起步也很高。要首先作出各种分析,尽可能地
要求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的所在河岸砌石和绿化布置:
在农田的河段尽可能地种植绿色无公害的作物,统一规划
设计,有区别地对待c根据实际情况,拟用以下方案。
3.1传统的数点式
在长条形的河道两岸铺设草皮,覆盖河岸的表面土质,再种上柳树、朴树、女贞等树木见图2。
5皮蛋g皮
图2传统的散点式方案图
从图2中可看出,河岸3.om宽的条带和正常水位高程
74.Dm以上平台的两处,都铺设了草皮,并在河岸的条带
中间种了树木,间距2m。此方案简单又经济,投资少,但
没有新意。
3.2图案组台式
在工厂、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河岸的布置见图3I
069tJ9t。6bM
图3图案组台式方案图
从图3可以看出,河岸的3m绿化带中,靠河边的1M
种植草皮,余下的2m种植树木并进行图案布置,丰富了色
彩的可视性。造价虽然要高些,但是,可以根据环境和要
求来设计,从而达到美的效果c
3.3密实排列式
在河岸的3m条带上采用小柏树密种,不露河岸的地表
土,需要种植15至20株/m1,再按间距5m种上红枫:这种
方案适合于学校等单位的河岸,河岸管理的距离短,造价
要高些。
3.4无公害的作物种植
河道沿线长,两岸涉及的农田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
土质较好的河段,应该规划种植一部分的经济作物和果树,如种植桃树、梨树等,间距在4m以上,再在条带形的河岸
种植黄豆、绿豆等。这种方案一般是离城区较远的农田区
块的河岸:
实际效果
4.1经济分析
(1)三才泾河道的规划设计工作是从整体上进行的.
要求满足河道河岸的稳定和非常运行时朗的过水能力,又
强调河道的环境美:两岸的河岸砌石从计算上应满足河岸
稳定。在种植树木花草时,应考虑布局和经费。法市场和
种植的情况,可以看出,暖色调的树木花草要比冷色调的贵,不可能种植于河道两岸。各地的植物花木价格不一,要善于比较。
(2)河道治理工程的经费,一般是国家、地方、集体、所在单位等各出一部分来解决工程款。在政策上,要顾及
大局,对有些有团难的企业,在规划设计时,选用经济型的树木,如海桐、女贞等,同时要求便于管理。
4.2河道景观
(1)三才泾城区段通过河道规划治理的绿化设计、施
工和运行管理,已经韧见成效。在长8bx条带型的两河岸,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既提高了河道的蓄水和过水能力,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长5比的河道两岸在建筑物中形
成统一的整体,不管近景还是远景,建筑物倒影在河面,河岸绿化似飘带、构成了人为的自然美;长3比的河道两
岸虽然与农田、公路和桥梁组合,河面的洁水、河岸的绿
化和天公害作物,与农作物平整的、大面积的统一色彩组
成宁静致远的景观。
(2)在首批长8比的河道治理中,台州市十分重视三
才泾与其它河道相交的各条河道口的治理。高闸浦、洪家
场浦等6条中小河道与三才泾十字相交,增加了工程量和
造价。在设计上,进行了整体的考虑。在各个河道口区的4
个面统一安排,形成整体的景观。种植的树木在高度、色
彩构成的图案上不孤立i河岸砌石上首先考虑稳定河岸,多留出河道的水面积,在结构上4个位置构成圆弧形,增
加过水能力和方便道航。
(3)三才泾治理是台州市河道建设的一部分、全市其
它河道、如海门河、水宁河、一条河等的绿化工作也都收
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篇:城区河道环境治理岗位责任制(共)
城区河道环境治理岗位责任制
一、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河道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治理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
二、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对所属辖区内河道的环境养护水平和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和跟踪监督,使河道环境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建立河道治理管理制度、做好日常巡查、检查和监测,对巡查、检查记录和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建立健全河道环境治理档案。
四、加强对河道环境工程单位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治理责任单位并监督执行情况。
五、做好河道表面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为汛期的防汛工作做好准备。
六、监督河道环境治理养护单位的合同执行情况。逐步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七、对破坏河道环境治理的违章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并协助执法机构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八、对河道环境治理达不到规范和合同要求的,责令治理单位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及时向领导汇报。
第三篇: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摘要:城市河道的治理,是城市步入现代化必要条件之一。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加大,但是我们的水资源紧缺与污染的现状加剧了矛盾的发生。因此,对城市河道的景观生态环境的污水治理,景观的建设,都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城市河道;污水治理;设计;生态景观;污染引言
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科学进行水环境治理设计和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下面笔者将结合某城市河道污水治理设计谈谈自己的经验,以供参考。
2项目概况
北塘河位于新区与开发区市北区块结合部,西起滨江区,东至杭环线,全长11280米。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水流自西向东,沿途与多条河道交叉。该河系人工河,面宽35米,流经多个街道、乡镇,目前航运发达,也是农业灌溉用水的重要水源,水质一般,沿河景观杂乱,需整治开发。
北塘河作为萧山境内的主要交通航道,污染主要来自于来往货运船只及沿河沙场等工业为主的码头,另外就是为数众多沿河而建的以加工业为主的工厂。
3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污水治理设计
3.1北塘河水污染总体控制方案
北塘河一期水污染总体控制方案,包括植物选育、生态护岸、表面流湿地、湿地功能区、南岸景观带等,具体实施位置见图1。
3.2植物选育
北塘河南岸污染以初期雨水面污染为主,点源污染较为集中,拟在北塘河南岸规划60m绿化带。
南岸现状多为绿化,建议保留并进行适当调整。增加初期雨水截留与处理设施,沿河沙厂和临河建筑建议拆除,进行绿化改造,通过绿化带将现有分散绿地结合起来,并设置河道慢行系统将沿河绿地串联起来,形成生态走廊。
本方案涉及植物种类有:
(1)浮水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水蕹草(lpomoea aquaticaForsskal)、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des)、满江红(Azollapinnata);
(2)挺水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L.)Trin)、茭草(Zizania latifolia(Griseb.)Stapf)、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菖蒲(Acoruscalamus L)、香蒲(Typhya L)、蔗草(Scirpus tripsueterL),小花灯心草(duncus lampocarpus)、水花生(Alternantheraphiloxerl ides(Mart.)Griseb);
(3)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pus L.)、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伊乐藻(EIodea canadensi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久Bennett)、篦齿眼子菜(Potamogeton pectinatus L.)、苦草(Val I isneria spirales L.):
(4)灌木与草本植物弯叶画眉草、白三叶、高羊茅、马蹄金等;
(5)边岸乔木杨树、纸皮桦等
3.3生态护岸
生态护岸是联结水、陆生态系统的重要媒介,对两者之间的物流、能流、生物流发挥着廊道、过滤器和天然屏障的功能,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加固堤岸,提高动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调节微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建议北塘河南岸沿线根据现有护岸形式,分段修建不同形式的生态护岸。
(1)自然缓坡型
根据河道边坡情况,河道从常水位至设计标高采用缓坡形式,在缓坡各位置根据景观设计种植水生植物及绿化植被,护岸的坡度由岸坡整体稳定计算确定,一般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坡度缓于1:3,洪水位标高范围以上坡度缓于1:4.3,同时在常水位与洪水位范围内设置硬质结构进行防护。
(2)毛石挡墙+斜坡型
在北塘河沿岸已有直立护岸河段,建议采用毛石挡墙+斜坡型护岸,在河道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垂直过渡,块石挡墙可用黄石堆砌生态处理,洪水位标高以上护坡种植草坡,坡度缓于1:4.3。
(3)生态挡墙+斜坡型
建议北塘河南岸沿线新建居民小区,跨河道路等需要新建硬质护岸河段,在河道常水位与洪水位标高之间采用生态挡墙垂直过渡,洪水位标高以上种植草皮,见图2。
图2 生态挡墙+斜坡型
3.4湿地功能区
前家潭社区的生活污水直排工人河,为北塘河南岸一处集中的点源污染,建议沿工人河两岸修建污水截留管收集沿线排入的生活污水,自流至工人河东岸靠近北塘河处的空地(现有绿地占地面积约为5000m2),结合现场场地条件,拟采用厌氧+组合流人工湿地工艺(生物―生物联合技术)进行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北塘河,方案拟采用工艺路线如下:前家潭社区生活污水――调节池――厌氧池――组合流人工湿地――北塘河处理设施。
3.5表面流湿地
表面流湿地通常用于处理各种废水,在初期雨水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作用,表面流湿地系统尤其适合于净化低污染浓度的大量废水,因此建议在北塘河文化公园内适当增加水域面积,并通过适当的地形调整,将其作为表面流湿地使用,种植大面积湿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充分发挥湿地的净化作用和截污功能,从而有效控制该区域初期雨水的面源污染。由于湿地系统接受BOD氨氮和TSS算污染物的量有限,因此建议在表面流湿地中修建一定数量兼性塘,以其中对初期雨水取得更好的净化效果。表面流湿地系统主要处理对象为文化公园及附近地带的初期雨水。其中市心北路雨水排放口在降水初期污染物含量较高,建议将其设置在表面流湿地中距离北塘河较远的地方,湿地系统在旱季可以引入部分北塘河河水进行深度净化,提升河水水质后汇入北塘河。
表面流湿地系统的详细设计如下:
(1)设计参考:
拟建北塘河文化公园与地面积约为36600m2,表面流湿地设计面积(A)约为2000m2,湿地边界地带设计水深(h1)范围0.3-0.5m,兼性塘设计水深(h2)范围0.5-2m,设计水体容量(V)约10000m3。
(2)形态设计
表面流湿地形态与功能设计充分考虑景观因素,结合植物特征与水体污染物的净化要求,湿地植物以挺水植物为主,适当在拦水坝上种植景观水生植物,在湿地水域小岛上种植湿生植物。表面流湿地与兼性塘上方设1.0m以上的保护高度,以便在行洪期间起到排洪防涝的作用,塘内植物以浮水植物为主,塘两岸辅以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3)边坡设计
表面流湿地边坡设计有自然边坡和硬质边坡两种形式,植物的配置与自然缓坡型生态护岸类似,从水域到坡岸依次为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湿生植物、草皮与灌木等,具体形态结合文化公园的景观方案进行。
(4)底部设计
为了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有效保护地下水系统,保持湿地系统内的水量,湿地系统需铺设衬砌,通常用做衬砌的材料主要有氯乙烯(PVC)膜,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E)膜,土工布、土壤、压实粘土等。目前以土壤和粘土作为衬砌是湿地建设过程中最为常用,但必须进行土壤测试和夯实。
3.6南岸景观带
(1)下凹式绿地
对于河流周边入渗系数较低的绿地,为了更好的消纳地表径流可采用下凹式绿地,通过绿地改造,使绿地局部高度低于周围地表10cm左右,保证周围硬质地面的雨水流入绿地,绿地表面种植草皮和绿化树种,保证一定的景观效果,绿地下层的土壤改造成系数最大的透水材料,由地表到底层依次为表层土、沙层、碎石、可渗透的底层土,增加土壤的存水空间。
(2)透水砖(见图3)
结合北塘河景观规划,透水砖主要用于南岸景观带的线型道路铺装面层。
图3 透水砖典型剖面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的生态景观污水治理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从整个城市水环境的范围出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相结合,从综合方式考虑,以达到水环境的最优管理和运行。
参考文献:
污水处理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07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第四篇: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简介: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恶劣。其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洪枯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的大部分城镇、村庄、良田又恰恰集中分布在江河溪沟两岸,洪灾损失逐年增加,河道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关键字:山区 河道规划 治理 探讨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恶劣。其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洪枯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的大部分城镇、村庄、良田又恰恰集中分布在江河溪沟两岸,洪灾损失逐年增加,河道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工作尤其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治理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治山治水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分项分部门分阶段逐步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河道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项目,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治理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镇乡村建设的目的。
山区河道由于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水流速度快,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危害性不容忽视。轻则河岸坍塌、淤塞河床,重则损毁耕地、摧毁城镇村庄,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巨大。实践证明,要治理好山区河道,无论在规划设计阶段,还是在实施阶段,都必须根据山区每一条河道的具体情况,如历史洪水、成灾的原因、灾害性质、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地形地质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基本完整、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达到河道治理费省效宏,事半功倍的目的。在规划治理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一、掌握河流特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山区河流,水文条件、水力要素情况复杂。一般情况下,流域面积都比较小,流程短,汇流时间短,河道比降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期流量很小,有的基本断流,河岸或河堤承受高水位压力的时间不长,但一遇洪水,水流速度快,冲刷力特强,推移质多,有的河流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槽,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所以在规划治理中,要因地制宜,综合考察上下游、左右岸、甚至整个流域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一方面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沉沙库,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导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其次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
在规划中,还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自然规律,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保护天然河道的作用。尤其是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要特别慎重。河道截弯取直后,既改变了洪水流向,增大了河槽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又加剧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河槽的下切,使原有堤防和河岸垮塌更为严重,往往前功尽弃;扩宽河道堵口,虽然能够增大下泄流量,减轻上游的淹没损失,但对下游的淹没损失可能更大,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时,必须认真调查,充分研究,结合水能、水文计算成果,客观分析下泄流量和经济损失,采取多方案比较,确定出科学的方案,设计合理的断面尺寸,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
二、平面布置问题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中的平面布置,直接影响一个流域、一条河流的总体规划,必须做到点、线、面、体的合理布局。点就是要确定治理的重要河段和重点部位,一般以城镇、集镇、村庄、耕地面积集中成片的河段为重要河段,以易垮塌易冲刷一旦决口损失较大的地段为重点部位。线就是对河道的岸线、堤线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布置,调整好河势和流向,充分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为了避免新建的堤防、护岸工程侵占行洪断面,阻碍行洪,抬高水位,加重损失,一是最好不要建丁坝,对确定需要建丁坝的地段,其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最好控制在三十度以内,这样建成的丁坝阻水很小,既能保护耕地和自身的建筑物,又能防止挑流时影响对岸,同时对堤坝的安全、稳定有利;二是河道转弯半径不能太小,应成一光滑的抛物曲线,并注意上下游提线的衔接和左右岸的协调;三是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沙洲可以适当缩窄河道断面,用抽心束水归槽的办法来增大流速,减少推移质淤垫河槽。面就是处理好整条河流的平面、断面和挡水面之间的关系。平面上可利用航测万分之一地形图或实测二千分之一地形图布置,以达到整体效果;断面上既要确定河床断面即堤距,又要拟定河堤护岸的断面型式,还要提高堤防护岸迎水面的防冲能力。体就是要达到治理河道的整体效果,结合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项目,统筹规划,协调布置,互不干扰,分步分项逐步实施。做到规划中与治理后的效果一致。
三、确定堤防的高度问题
山区河道堤防高度的确定,主要应根据保护对象、堤防等级先确定设计洪水标准,按照设计标准,确定洪水流量和洪水位,再加上一定的堤防安全超高来拟定堤防高度。我国《防洪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工矿区、保护耕地面积小于三十万亩的采用十年到二十年的设计洪水标准。但堤防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山区河道水文资料短缺,有的根本无资料,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其计算成果精度差。实践中,加上历史调查洪水,结合实际,综合平衡考虑。因此,在我国要求对堤防设计采用一个洪水设计标准,加上安全超高来确定,不需校核标准。在山区保护耕地面积都比较少,一般在千亩左右,上万亩的很少,根据山区河流的特性、社会经济状况和效益情况,首先考虑以防冲为主,设计标准不宜过高,一般按五到十年的洪水标准设计,结合保护对象的地面高程加一定的超高确定堤顶高程,比较适宜,可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
四、堤身的结构型式问题
山区河道堤身结构和型式,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交通条件,因地制宜地选取,既要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山区河流水土流失严重,推移质多,大部分河道内都有充足的卵石材料,河道两岸岸坡灰岩分布较多,都可以就地取材。在结构上可选用重力式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简便,有利于群众施工,但工程量大,水流条件差,最好选用仰卧式或梯形结构,这两种型式水流条件、稳定性均好,投资省,同时减少了工程量,但施工技术要求高,需要专业队伍施工。在条件好的地方,还要推广堤防新型结构,如拉筋挡墙等。
五、基础处理问题
山区河流修建堤防,基础是关键,从多数冲毁的堤防看,与基础处理上的好坏直接相关。不少堤防是前一年建成,第二年洪水就掏空堤脚,开始垮塌,形成了年
年修堤,连年受灾。所以一般都应把基础嵌进完整的基岩50公分以上,对冲击层较深的河段,必须清到1.5米以上。对排水困难的河段基础,应运用水下施工技术,同时对堤脚趾加固保护,防掏脚、抗冲和增加堤防稳定性。
六、施工质量问题
堤防工程施工,首先要制定严密的施工计划,要切合群众施工和专业施工相结合的实际,充分利用群众力量投入治河建设,但必须注意施工安全,搞好施工管理。其次是工程质量问题,应重点做好关键部位的施工,一是基础一定要嵌进新鲜完整的基岩或者超过不冲深度,通过技术检验合格后才下基础;二是砌筑砂浆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搭配,并拌合均匀,保证砂浆强度;三是对河道转弯的凸岸浆砌时要提高砂浆标号或增大河堤断面尺寸,提高抗冲强度和稳定性;四是要把堤身建成一条光滑的曲线或者直线,不能成为折线,影响流态。财力许可的地方,还可对堤顶以砼压顶整平,迎水面勾缝或抹面,以改善水流条件。工程结束后,还应清除残留在河槽内的废弃物,恢复施工中坡面取石造成的创面,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搞好堤防工程绿化,保护生态环境。
第五篇: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对山区河道规划治理问题的探讨
摘要:本文阐明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意义,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指标选取的原则、方法和依据。制定了滨海滩涂型、河谷滩地型和山地丘陵梯田型三种地貌型,水田一等、二等、三等和旱地一等、二等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可供土地开发整理立项、规划设计和检查验收发展的最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人口的日益膨胀,以及对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经遭到相当严重的损害。为此,联合国提出了“拯救土地,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口号。我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特别是人均耕地资源相对贫乏,要以占世界不足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中的首要问题。而今土地资源退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2001年全国耕地面积仍比2000年净减少61.73万公顷,耕地面积12761.5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1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国2800多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警戒线的有666个,占总数的23.7%,这666个县级行政单位中人均耕地低于0.5亩的有463个,耕地的不足与对富裕生活的热心向往,使人们形成了一种跨世纪的深切忧虑。
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对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这个事关全国大局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于1997年4月特发出了“中央1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通知指出:从我国国情出发,我国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措施必须十分严格的,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必须采取治本之策扭转人口继续增加情况下,耕地大量减少的失衡趋势。通知强调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管理法》的核心任务是保护耕地,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依据土地资源稀缺原理、人地关系原理,集约经营原理,动态平衡和持续利用管理原理,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讲耕地数量持续性、耕地质量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生产力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核心是耕地质量的持续性。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不均,耕地的总体质量比较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扩大和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对城郊、平原、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的生产水平低下,粮食单产与发达国家或者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相差100公斤以上。为此,土地整理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管理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所谓土地整理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既有的耕地追加投资和劳动,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因此,加强土地整理,对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产出率,确保我国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农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在“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土地复垦力度,适度开发未利用土地”的方针指引下,我省各县、乡(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掀起的“土地开发整理”热迅猛发展。为了加强我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项目的管理,统一工程等级,提高工程质量,确保耕地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特制定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标准和耕地质量指标体系。供市、县级立项规划设计、施工检查和验收参照使用。摘要: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恶劣。其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洪枯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的大部分城镇、村庄、良田又恰恰集中分布在江河溪沟两岸,洪灾损失逐年增加,河道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关键词:山区河道规划治理探讨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质结构十分复杂,气候差异悬殊,各方面条件都十分恶劣。其河道坡降陡,洪水位高,洪枯变幅大,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而山区的大部分城镇、村庄、良田又恰恰集中分布在江河溪沟两岸,洪灾损失逐年增加,河道治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山区河道的规划治理工作尤其重要。我们只有不断地对山区河道的洪水特性、洪灾类型、灾害成因、治理措施进行认真探索,密切结合防洪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土地利用与防洪规划,城乡建设与河道整治,治山治水与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全面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分项分部门分阶段逐步实施,合理开发利用河道滩涂,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重复建设项目,把河道治好管好,达到治理河道,防治洪涝,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城镇乡村建设的目的。山区河道由于集雨面积小,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汇流时间短,水流速度快,挟沙能力和冲刷能力强,其推移质和悬移质多,危害性不容忽视。轻则河岸坍塌、淤塞河床,重则损毁耕地、摧毁城镇村庄,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巨大。实践证明,要治理好山区河道,无论在规划设计阶段,还是在实施阶段,都必须根据山区每一条河道的具体情况,如历史洪水、成灾的原因、灾害性质、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地形地质情况等,进行具体分析,制定出基本完整、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达到河道治理费省效宏,事半功倍的目的。在规划治理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研究:
一、掌握河流特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
山区河流,水文条件、水力要素情况复杂。一般情况下,流域面积都比较小,流程短,汇流时间短,河道比降大,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枯期流量很小,有的基本断流,河岸或河堤承受高水位压力的时间不长,但一遇洪水,水流速度快,冲刷力特强,推移质多,有的河流一次洪水后,推移质就填满了河槽,再遇洪水,灾害损失迅速扩大。所以在规划治理中,要因地制宜,综合考察上下游、左右岸、甚至整个流域的相互关系,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一方面在流域内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拦截地面径流,减少泥沙进入河道。另一方面进行河道整治,采取上堵下排,修建堤防、护岸工程。上堵就是在河道上游修建一定的拦挡坝、沉沙库,拦截泥沙;下排就是疏导河道,清除阻水障碍,使河道畅通。其次在关键河段修建堤防护岸工程,约束水流,保护岸坡。
在规划中,还应注意河道的生态平衡问题,充分遵循规律,不宜过多改变河道自然特性,尽量保护天然河道的作用。尤其是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要特别慎重。河道截弯取直后,既改变了洪水流向,增大了河槽比降、流速和水动能,又加剧了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和河槽的下切,使原有堤防和河岸垮塌更为严重,往往前功尽弃;扩宽河道堵口,虽然能够增大下泄流量,减轻上游的淹没损失,但对下游的淹没损失可能更大,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对河道进行截弯取直和扩宽河道堵口时,必须认真调查,充分研究,结合水能、水文科学的方案,设计合理的断面尺寸,达到治理的最佳效果。
二、平面布置问题
山区河道规划治理中的平面布置,直接影响一个流域、一条河流的总体规划,必须做到点、线、面、体的合理布局。点就是要确定治理的重要河段和重点部位,一般以城镇、集镇、村庄、耕地面积集中成片的河段为重要河段,以易垮塌易冲刷一旦决口损失较大的地段为重点部位。线就是对河道的岸线、堤线进行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布置,调整好河势和流向,充分发挥天然河道的作用。为了避免新建的堤防、护岸工程侵占行洪断面,阻碍行洪,抬高水位,加重损失,一是最好不要建丁坝,对确定需要建丁坝的地段,其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夹角最好控制在三十度以内,这样建成的丁坝阻水很小,既能保护耕地和自身的建筑物,又能防止挑流时影响对岸,同时对堤坝的安全、稳定有利;二是河道转弯半径不能太小,应成一光滑的抛物曲线,并注意上下游提线的衔接和左右岸的协调;三是对河道弯曲形成的浅滩。沙洲可以适当缩窄河道断面,用抽心束水归槽的办法来增大流速,减少推移质淤垫河槽。面就是处理好整条河流的平面、断面和挡水面之间的关系。平面上可利用航测万分之一地形图或实测二千分之一地形图布置,以达到整体效果;断面上既要确定河床断面即堤距,又要拟定河堤护岸的断面型式,还要提高堤防护岸迎水面的防冲能力。体就是要达到治理河道的整体效果,结合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田改造项目,统筹规划,协调布置,互不干扰,分步分项逐步实施。做到规划中与治理后的效果一致。
三、确定堤防的高度问题
山区河道堤防高度的确定,主要应根据保护对象、堤防等级先确定设计洪水标准,按照设计标准,确定洪水流量和洪水位,再加上一定的堤防安全超高来拟定堤防高度。我国《防洪标准》规定一般城市、工矿区、保护耕地面积小于三十万亩的采用十年到二十年的设计洪水标准。但堤防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目前尚不成熟,还处于探索阶段,加之山区河道水文资料短缺,有的根本无资料,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设计洪水计算,其计算成果精度差。实践中,加上历史调查洪水,结合实际,综合平衡考虑。因此,在我国要求对堤防设计采用一个洪水设计标准,加上安全超高来确定,不需校核标准。在山区保护耕地面积都比较少,一般在千亩左右,上万亩的很少,根据山区河流的特性、社会经济状况和效益情况,首先考虑以防冲为主,设计标准不宜过高,一般按五到十年的洪水标准设计,结合保护对象的地面高程加一定的超高确定堤顶高程,比较适宜,可避免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结构施工
50公分以上,对冲击层较深的河段,必须清到1.5米以上。对排水困难的河段基础,应运用水下
和专业,一是基础一定要嵌进新鲜完整的基岩或者超过不冲深度,通过技术检验合格后才下基础;二是砌筑砂浆应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搭配,并拌合均匀,保证砂浆强度;三是对河道转弯的凸岸浆砌时要提高砂浆标号或增大河堤断面尺寸,提高抗冲强度和稳定性;四是要把堤身建成一条光滑的曲线或者直线,不能成为折线,影响流态。财力许可的地方,还可对堤顶以砼压顶整平,迎水面勾缝或抹面,以改善水流条件。工程结束后,还应清除残留在河槽内的废弃物,恢复 欢迎到访:http://hi.baidu.com/%BA%CE%B3%B1 更多资源查看:http://www.xiexiebang.com/hechaoscut 4.1河道清淤施工方案
4.1.1清淤施工方法
本标段淤泥厚度约为0.2m~2.9m,河道清淤断面约22m~25m,根据本标段河道具体情况,经过施工调查及清淤方案论证,我标段确定采用机械直接下河作业挖出淤泥,分部分段进行疏浚,长臂挖机配合转土的施工方法。
1、施工顺序为:从本标段河道中点里程HO+600作为清淤起点,向上游和下游分两个施工段同时开挖。利用现有的三条临时下河路(分别位于项目部门前、宝荷桥下及惠盐高速路桥下)作为机械设备和渣土运输量的下河马道。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2、机械准备,长臂挖掘机1台,普通挖掘机6台。河道清淤按照两个施工分段同时进行流水线施工、按照先中央后两侧的顺序施工。首先在河道淤泥外边一侧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使河水归槽。用土方堆在槽边形成土埂,使少量的河水通过水槽排水。在疏掏时分别自上而下或自下向上依次清理。先进行河道中央的淤泥挖掘,我标段现状河道清淤断面宽度在22米至25米之间,施工时挖掘机不能一次将河道中央的淤泥挖至围堰或装载车上,故河道中央的淤泥需经过2次倒运方能至河道两侧,由于采用水中清淤,淤泥含水量大,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道路及周边环境污染,因此淤泥清出河道后需经过晾晒方可外运。本次河道疏掏地段地处宝荷路和惠盐高速路之间,白天、夜晚车辆均可通行。因此需根据淤泥量和施工工期合理安排疏掏施工。由于本段清淤工程量大工期紧,考虑安排夜间清淤施工及渣土外运施工。
4、清淤过程中由于河底标高无法清楚的检测到,故需准备探杆一套,在一定区域内清淤完成后,检测人员立即用探杆检测清淤深度,避免出现漏挖或开挖深度不够的区域。
4.2渣土运输及弃土场管理
4.2.1淤泥运输
本标段渣土运输将严格按照深圳市有关渣土运输的有关规定,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做到运输车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用篷布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渣土散落污染市区道路及周边环境。
为防止渣土在运输过程中的乱倒、乱弃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我标段将采用开挖现场与弃土场双向签票的办法,坚决杜绝渣土乱倒、乱弃。
根据深圳关于防治扬尘的有关规定,为了保证在此次河道清淤及渣土外运工作进行的同时,不给周围已形成的环境造成影响,我方将在清淤运输过程中作好清扫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各施工段分别配备5名杂工。负责保护沿河已形成的设施,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市区环境造成污染,施工现场两个出入口分别设置洗车槽,同时铺设草垫,并安排专人进行车辆清洗工作,对每辆运土车须经打扫车轮、车厢后方可放行。在渣土运输的区间段内安排清洁人员,随时对车辆散落下来的土块、泥块进行清扫,并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值班、组织路口交通。4.2.2弃土场管理
本标段河道工程弃方,土方:50000 m3、淤泥:80000 m3,共弃方量 130000 m3。
为了配合将挖运出的河床淤积土顺利清运出去,拟定弃土场位于机场飞行区扩建红线内的北侧规划预留区,即深圳市河道淤泥福永处理场。运输车辆进入交通道路后路途交通顺畅。
运输距离:从标段的中点到弃土场沿行车路线总共距离为:65公里。为配合弃土场管理,安排普通挖掘机一台在弃土场,协助运输车到土、平整土场等。弃土高度严格按照规划高度,禁止超区域、超高度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