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泰安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泰安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秋高气爽,硕果累累。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新泰市迎来了“泰安市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暨教学研讨会”。更让我庆幸的是,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一直以来,我的课堂教学模式总不能走出自己对自己的束缚,有时对自己的课甚至“自以为是”。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因此,我非常真是这次学习机会。再此,我先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机会,感谢对我的信任。
这次学习总计两天半的时间,9月17日上午,听了五节课,分别是: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自我介绍》、三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三年级上册《掌声》、四年级上册《搭石》、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在9月17日下午听了四节课,分别是:二年级上册《识字一》、五年级上册《长征》、六年级上册《自然之道》、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同时还对以上九节课作了评课活动。在9月18日上午,听了人教社专家、廊坊市教研室主任张占国关于《让每位儿童都成为读者》的报告。在9月19日上午听了一节课,这节课是一节重量级的课,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党兆虎执教的《军神》。同时还听了泰安市教研是孙善利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性化解读》的报告。最后,我们泰安市教研室刘旭主任作总结报告。这次学习内容充实、亮点繁多,真如一股秋风送进我的心田,化作丝雨,滋润着我这棵正在成长的小树。
在本次研讨会上,我领略到了泰安市小学语文教师顶尖高手的风采,听到了当前教育理论最前卫的声音。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在9月17日上午第二节课,听了徐杰老师的《我要的是葫芦》。徐老师在第一自然段上下了深刻的功夫,从字——词——短语——句子——段,整个过程有简单到复杂,以美读为主线,自然而然的把重难点突破。同时徐老师在指导朗读方面可谓是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的,正是由于他的这份坚持,学生才由一开始的拖音到课堂临结束时能有感情的读、带表情读,学生的这种进步是质的进步。我总能体会到,徐老师的课是不花哨、实用性强、富有实效的课。
二、通过听范老师的《盘古开天地》,我体会到,在小学阶段,生字的教学是自始至终的重点,不管是哪一阶段,在课的呈现上都应有“指导书写”这一环节并且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要细致、持久。在处理课文上不能面面俱到,逐段逐段去讲,应该抓重点段、重点句、重点词去讲。
三、《长征》这一课是东平实小的杜冬梅老师执教的,杜老师上课激情四溢,全身心陶醉于课堂之中,以及对学生那信任的目光,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想起一句话:执教、乐教、善教、因材施教,育得桃李满天下。
四、给我印象最深的课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党兆虎执教的《军神》。党老师从视觉上给我的感觉是:心宽体胖,有韩红般的特质,从听觉上给我们呈现的央视主持人
男一号朱军。听党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从党老师对这节课的处理上看,最大的亮点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会后,我又和党老师作了深刻的交流,我就问他:“本文由三部分内容:拒绝麻醉、一声不吭、说出刀数,是不是依照大多数学生的体会进行课的安排?”他语重心长的说:“对于文本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体会,但是从我们老师的教而言,必须回归到“一声不吭”这部分内容上来。”听了他的话,我茅塞顿开,正像刘主任所说,教师、学生都是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
五、听了张占国主任的报告,更是让我心潮澎湃。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始于阅读,而不止与阅读。他对我们当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作了细致的分析。同时指出“2011版新课标”即将实施。新课标更加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三多”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语文学习是“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阅读是教育的核心,阅读是儿童精神成长的食粮。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儿童阅读挤进课堂。这应该是我们当前教育形式的当务之急。张主任还给我们介绍了文本分析的方法等等。张主任的报告栩栩如生、娓娓道来,使我豁然开朗,对语文教学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泰安市教研室教研员孙善利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们诠释了《小学语文教材的人性化解读》。他明确提出,如果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学生是动态的,那么教材就静态的。我们要学会自己解析文本,有时是不需要跟着文本走的。当然,他也对我们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作了披露。听了孙老师的报告,我感到很震撼。
七、最后,刘旭主任的总结把本次研讨会推向了高潮。他的讲话朴实、幽默。赢得了同志们阵阵热烈的掌声。关于三维目标,他不提倡堂堂都预设,堂堂都打成三维目标。有时我们的课堂也需要一种残缺的美。关于拼音教学,刘主任不提倡反来复去的写,要求学生会认,并知道拼音是学习生字的工具,就可以了。关于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刘主任主张教师不能教条化,要灵活驾驭课堂。关于写字教学,刘主任更是提出了严格要求,今后的语文课必须有十分钟写字时间,否则视为不合格。关于作文,刘主任也有独到见解,提倡孩子从低年级就坚持写话,由一句到两句,到一段,到篇章,要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关于阅读教学刘主任主张终生与书为友,并且加强对非延续性文本的阅读。刘主任的话句句饱含了对我们教师的殷切希望,我们会以此为契机,努力钻研、加强学习,更上一层楼。
八、这次研讨会是在新泰一实小举行的。我不光在研讨会上有深刻体会,还对一实小有着深刻印象。通过这两天在一实小的学习,我发现这儿的学生精神面貌非常好,在课间操期间,虽然他们学校的音响设施不是很清晰,但学生的动作依然那么默契,这不是装的,假的,是他们长期坚持造就的。在这期间,我总能听到同学们美妙动听的歌声,这说明这所学校重视了音乐的教
学。透过一幅幅精美的美术作品 可以看出他们重视了美术教学。再看看他们的教师,个个都精神焕发,无处不洋溢着我们教师的自豪。再和我们农村小学比比,这也许就是我们的期待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在这收获的季节,就让我们铭记这次盛会吧!
马存超 2012年9月22日东邱联小
第二篇:泰安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泰安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
安庄中学
戴杰
泰安市初中物理教学研讨会于2012年3月9日至10日在博文中学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物理教学研究会秘书长”张宪魁教授作了物理教学研究专题报告;齐鲁名师王玉斌作了澳大利亚教育考察报告;岱岳区实验中学、省教学能手薛翠琴和新泰市教育局初中物理教研员、省优质课一等奖石军清分别作了物理教学经验介绍。博文中学课程教学处主任、博文名师仇道路详细介绍了博文中学“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博文中学教师发展处副主任、博文名师武茂钦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示范课。泰山区教科研中心副主任张宝河主持会议并对“五环节”课堂教学予以充分肯定。博文中学校长王冲与会并致辞。泰安市教育局基础教研室董茂寅副主任、泰安市各县市区物理教研员及物理教师200余人出席了会议。整个会议内容丰富、详实,研讨气氛热烈,意义深远,效果显著
泰山博文中学开学伊始,校督导室、教师发展处组织了“五环节”高效课堂研讨活动,旨在向课堂要效益,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把知识传授、练习、检测均放在课内,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整个活动共分三个阶段,历时三周:第一周:组织发动,学习深化、准备阶段。第二周:约定的训练阶段,研讨课教师人员确定及备课阶段。第三周:研讨课观摩及评课。在讲课中,由于准备充分,收到良好效果。课堂约定,可操作性强,师生配合默契,教师收放自如。同时,又强化了“过程性检测”的内容,把问题解决在课堂内。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受到家长认可,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肥城市中考物理研讨会心得体会
3月16日,我有幸参加了在王庄中学召开的2012年物理中考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两部分组成:听刘功金老师的复习课和张丽老师、桑猛老师和刘功金老师如何做好初三复习以及市教研室范老师对全市毕业班物理老师提出的要求。
上午我们听了三位老师的如何做好复习,很好的为我们引领了如何上好中考前的物理复习课:一节好的复习课,课堂也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而不是老师的讲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抓住中考的脉搏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在以后的复习中我们要及时吸取他们的物理复习对策与建议:
一、分析以前试卷,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看,看题不仔细,不准确,不全面,不能按要求做题,看不出隐含条件等;不会说,表述问题语言阐述能力欠佳;不会想,思维方法上存在问题。
二、2012年的试卷形式和结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试卷主题将体现注重基础和体现能力两个主题,内容仍是以力学和电学为主。(难易程度:6:3:1)
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确了复习的目标,也为我指明了复习的方向:(一)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1、强化思维方法,解题规范化训练。
2、训练审题,根治马虎。(二)重视复习方法,提高效率。
明确目标,注重思维和综合训练,系统复习,注重拓展。
初三物理组 戴杰 2012年3月19日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今天,我参加了小学语文教材培训,通过听贾敏老师对这次培训的学习,给我们做了,深刻的讲解,成效显著。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即如何把信息知识同其他课程整合起来,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整合的意识,在备课、上课、课余的辅导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应教学生如何正确应用信息资源,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学科之间如何融合贯通,学以致用,如何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来,这和老师的学习与引导是分不开的。
从四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教学要做到回归本位,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要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观——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师生关系民主、合作、和谐。
有的学者指出,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型的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相互尊重,师生的相互理解,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的角色也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变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学习气氛的营造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学习信息的交流者和学习探究的协作者。
(2)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要做到:树立并体现“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使全体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程度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应是全程参与,要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流向的调整、教学效果的评价;保证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教学,以充分的学生个体学习为参与的主要方式,辅之以小组学习、全体学习的方式;切实保证学生参与的程度、时间,避免形式主义的肤浅的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力求做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学到什么呢?”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读了这篇课文,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解决,“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呢?” 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我想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我们小组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自学、质疑、探究、合作、汇报、品读、体验等都让学生来参与。
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我读懂了这个问题。”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老师,我想汇报这个问题。”
(3)切实保证学生充分、自主、独立的语文实践。实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将学生的语文实践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2.阅读观——从“还原”到“建构”。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读者,对于他们,阅读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学生要通过阅读,解释本文话语的结构方式,从词到句到篇章,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于恰当的解释。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要透过语言的结构方式探求本文的话语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过程观——从“传话”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其主要形式是“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对话过程,其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对话的主体,彼此接纳与分享,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方式观——从“肢解分析”到“整体感悟”、从“理性分析”到“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关注的是文本的局部细节,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段。学生学完一篇课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词、句、段的意思以应付考试而外,对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思想和生动的形象缺乏整体的把握和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和感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就教学方法而言,整体把握和感悟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可以采用思路教学的方法等等。
总之,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我一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题记:
《纯真的预示》
布莱克
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将无限紧握你的掌心,到“世界”“天堂”。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每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总是会保持着这样的“纯真”的浪漫,从一个词中看
触摸小语世界放飞孩子梦想
----小学语文培训学习心得
姜影
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使我有幸参加了《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读与课堂教学展示研讨会》。怀揣着无限的期盼与好奇。11月17日我们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这次研讨会上让我再一次零距离的接触了小学语文教育论坛——陆志平、支玉恒等语文教育界的前辈,他们为我们演绎了精彩的课堂,呈现了专业水准的学术讲座,让我惊叹,而他们总能走在语文教学的改革最前沿引领语文的前进方向,他们的孜孜不倦地钻研精神所致,更让我钦佩。王文丽与小语教育的新秀张龙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语文教师。那种儒雅的风度,深厚的素养,谦逊的态度,独特的语言气质,流畅清晰的语言风貌幽默风趣的教学,这一切都是不断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出来的过硬的基本功。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真是如沐春风,让我受益终生。虽然来去匆匆,但是此次合肥之行在聆听了大师们的课堂教学和讲座之后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很好的指引作用。也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要有
自己的教学理论。
通过陆老师对《新课标》解读,使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才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教育。从课标上讲我们的语
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教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出“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
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学习了新课标的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那从四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上,名师课堂的魅力和其个人的风采也让我至今意犹未尽。而提到观摩课不得不提到王文丽老师的那节高年级阅读课——《迎接绿色》。
一、“自然主义”的诠释。
王老师给人的感觉非常随和,褪去了老师那高高在上的形象,却在她亲切地举手投足间见到一种威严,那可能是知识的神圣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显现出来的一
种不可抗拒的尊重吧?总之,正如王老师自己所说的,自然就是美的。她的课如同她的人,带有她的品味和魅力。一切显得那么随意却又是那么严谨,那么轻松愉悦却又那么中规中矩。她自然的教态使每一个环节都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丝毫不露雕琢的痕迹。也正如她所说,自然的就是合理的,这样的课堂学生不用费劲心思揣度“老师到底想要什么?”,不用附和老师的思想,真正甩开思想的束缚和教师无形权威的压迫,发表自己最真实也最真诚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和大胆的创造,只有这样才是一节阅读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实现学习主体与文本本身的对话。教师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学生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完整清晰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这样的课就是舒服的,自然而流畅,将“教师的教”不露声色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中去,顺着思想的交织和碰撞,不断前进。这样一节课,不光是学生,就是在后面的老师,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被这和谐而奇妙的气氛所吸引呢?
二、无处不见的“语文”特色
王老师的课上得很“语文”,即使是枯燥的“读词”环节都充满了语文的韵味。王老师巧夺天工地将描写丝瓜与表现作者感情的词汇分别提炼出来,使生活的平淡灰暗与这株绿色所带来的惊喜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词语使人窒息压抑,而另一组词语则使人愉悦,温暖,从词汇开始,课堂就开始有了生命的色彩和情感的基调,为学生理解文本做语言和情感的双重铺垫。这使“读词语”这个原本枯燥乏味的环节变得鲜活而充满语言的魅力与教育的力量。
三、文本思想的深度剖析
我原来一直认为,一节语文课不可能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体现。但听了王老师的课后,却改变了之前的看法。一节《迎接绿色》,王老师不仅使学生从语言文字本身感受到文本的美,而且更深刻地挖掘了其内在的含义,给学生春风化雨般的精神的充实。《迎接绿色》,讲述的是在嘈杂的都市生活中,邻里之间各自忙于生计,少有来往,而一株丝瓜却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他们不期而遇,这株象征生命的绿色渐渐成为纽带,成为打开“心锁”的钥匙,将这些走在平行线上的人们牵连到一起。从对这样情节的这之中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株绿色的顽强生命力,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心与心碰撞的需要,甚至是对别人命运的关怀等等。当学生的思想被激活,无数的火花闪现,无数的感悟流淌,学生的这种状态有时常常会让我激动不已,因为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正借助文本与自己心灵对话。这也是让给无数教育者燃起希望,充满力量的精神源泉。
总之,这几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中,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我一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
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我想仿写《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的几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学习交流。此次合肥之行,名师们的话语依然在我的耳畔回响,我的内心充满着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也让我触摸到了语文教学的脉搏。我想谁都有创造的权利,只要我们用好教材,发展学生,完善自己,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缤纷的小语世界,让我们一同走在行知路上!放飞自己的梦想,也放飞了孩子的梦想!谢谢!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学习心得
——老湖镇中心小学 侯庆荣
10月21——22日我参加了三年级语文教材培训,通过听课、评课、聆听专家报告,深刻地体会到本次培训培训模式的新颖,交流互动频繁,反馈及时,体验深刻,成效显著。通过学习,听专家们的讲座,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
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条捷径。我们教师在新的课改中任重而道远,即如何把信息知识同其他课程整合起来,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整合的意识,在备课、上课、课余的辅导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资源。其次,教师应教学生如何正确应用信息资源,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学科之间如何融合贯通,学以致用,如何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贯彻落实到教学当中来,这和老师的学习与引导是分不开的。
从四节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我深刻体会到阅读教学要做到回归本位,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要集中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观——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
(1)师生关系民主、合作、和谐。
有的学者指出,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成为开放型的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的关系,其基本要求是:师生的相互尊重,师生的相互理解,师生的交互作用。教师的角色也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变为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学习气氛的营造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学习信息的交流者和学习探究的协作者。
(2)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参与要做到:树立并体现“差异参与”的教学观念,使全体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程度参与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应是全程参与,要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流向的调整、教学效果的评价;保证学生以不同方式参与教学,以充分的学生个体学习为参与的主要方式,辅之以小组学习、全体学习的方式;切实保证学生参与的程度、时间,避免形式主义的肤浅的参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保护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力求做到:目标尽可能让学生确定,“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学到什么呢?”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出,“读了这篇课文,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 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解决,“有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呢?” 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我想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问题。”“我们小组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问题。” 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自学、质疑、探究、合作、汇报、品读、体验等都让学生来参与。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我读懂了这个问题。”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老师,我想汇报这个问题。”
(3)切实保证学生充分、自主、独立的语文实践。
实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将学生的语文实践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有充分的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练习的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
2.阅读观——从“还原”到“建构”。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的读者,对于他们,阅读具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是学生要通过阅读,解释本文话语的结构方式,从词到句到篇章,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给于恰当的解释。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要透过语言的结构方式探求本文的话语意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3.过程观——从“传话”到“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间言语与精神的沟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对话教学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话教学改变了儿童作为工具、手段、奴隶的处境,使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的一部分。三是对话教学顺应了开放教学的需要。开放教学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其他学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沟通。这样,教师作为知识垄断者的权威被消解了。“对话”的本质不是用一种观点来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授的过程,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过“对话”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阅读对话”,其主要形式是“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教学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其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对话的主体,彼此接纳与分享,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4.方式观——从“肢解分析”到“整体感悟”、从“理性分析”到“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关注的是文本的局部细节,忽视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将完整的课文肢解成字、词、句、段。学生学完一篇课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词、句、段的意思以应付考试而外,对课文中蕴含着的深刻思想和生动的形象缺乏整体的把握和感悟。这样的阅读教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把握和感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就教学方法而言,整体把握和感悟的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课文可以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整体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品味美妙的语言文字。有的课文可以采用思路教学的方法等等。
总之,这几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中,为我们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在教学中,作为一名实施者,我一定积极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新路子,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脚踏实地,让我们的教育落到实处,为推动我校语文阅读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