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考试经验谈
今年终于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如果从2000年毕业之后参加的律师资格考试开始算,我是“留级”四年才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我来看,要通过司法考试,复习的方法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的时候也需要因人而异,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我是一名法学本科毕业生,我主要就从法本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摆正心态。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中,因为信心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打算考过的人占到了85%以上,司考名师李建伟博士曾经对这一现象有过很精辟的分析。实际上,没有抱着必过的信念,怎么可能会付出全部的努力?觉得自己复习的差不多,模拟练习成绩都在及格线上下,如果运气好就能考过,这样的考生也不在少数。其实,侥幸心理实不足取,每年220-229、230-239是人数最多两个分数段,239和240就是地狱和天堂,真要是仅差那么几分就只能徒唤奈何了。有的考生抱着练兵的目的,说考不考过都无所谓。我想即使是如此最好也还是定下必过的目标,认真准备,即使没有考过也为以后的复习提供准确的参考,毕竟,没有全身心投入而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偏差。
通过司考的人当中,非法本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他们当中许多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法律可一次考试就通过了,反观我们这些所谓的法本生却没有这么幸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出来的“正规军”还比不过那些土枪土炮武装的“杂牌军”吗?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法本的考生特别是刚刚毕业第一次参加司考的考生,往往认为考试内容都是以前上学时学习过的,自己的理论基础扎实,不需要费太大的功夫,不自觉的产生轻敌思想。我在第一次参加2000年律考的时候,就犯了这样的大忌。我当时的复习也算是比较全面,可确确实实始终有一种浮躁的情绪,背法条的时候静不下心,觉得东西太琐碎,虽然翻来覆去看了不少遍,但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加上没有经验,对第四卷的案例分析准备不足,结果以四分之差遗憾落榜。现在想起来,虽然四年当中所有的理论和科目都曾经学习过,期末考试也都考察过,可是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毕竟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这些被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司法考试的考察方式与学校考试有很大的区别,司考注重的是实践,学校教育侧重在理论;司考每题都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学校考试多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形式;司考考的就是对概念的准确和熟练运用,而学校考试要求的是理论深度与宏观的把握.法本考生在角色的转换上不如非法本的考生,容易在惯常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导致复习出现偏差.所以,踏下心来,稍安毋躁,按部就班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二、掌握复习方法
复习是件苦差使,应该说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14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杂揉到四张卷子里,复习的工作量是如此之大,通过率又是如此之低,所以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是不行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参加司考,除了自己看书作题之外,有必要报一个口碑好,指导性强的辅导班。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通病,但也是屡试不爽的过关良方。有几个举办多年的辅导班,长期研究司考,掌握了很多考生个人无法获得的资源,学员的通过率是很高的。我去年考前三个月上了一个辅导班,感觉针对性很强,尤其他们对考试走向的把握上非常准确,老师的讲课带动了复习,获益颇多。
很多通过司考的人说从何时开始复习为好的答案都不一样,或长或短,我个人认为从考前半年开始动手比较合适。当然,我属于基础比较差,笨鸟先飞的类型,如果连我都能考过,相信大家复习半年一样都没有任何问题。复习并不是都要一股劲,一样的密度,始终保持冲刺的状态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保持循序渐进会很有好处,有必要作一个整体性的安排。我从考前半年开始看教材,这种看法时比较仔细、比较认真的看,目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力求搞清,每一个基本概念。这时不用高度紧张,只要能保证每天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就可以。如此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整个教材看了一遍(第一册看了两遍)。期间,找一些历年的真题练习,对自己现有水平有准确的定位。考前三个月上辅导班,在上辅导班的这一个多月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平时接触少,印象不深刻记忆,同时开始法条的复习。上完辅导班还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就是大面积的背法条,同时对教材粗线条的反复看,每天作一定的练习题,提高熟练程度。最后要留出考前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冲刺,这时就大面积的作题,可以完全抛开教材,只留法条。
以上说的是复习时间的安排,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对复习内容的有效安排了。李建伟博士有句名言“司考是门放弃的艺术”,说得很有道理。每门法在司考中的比重不同,如民法能够占到100分左右,历来有“得民法者得天下”得说法,而像法理、法制史只占到10分左右,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要贪多嚼不烂,每个部门法都想看个明白、记个清楚,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分值较小、又不容易得分的部门法上实在不符合效率原则。
我个人认为,第一卷中的法理和经济法是完全可以舍弃的,每时间不看,又时间简单看看。因为法理题目灵活,而经济法太多太碎,背了不一定能得几分。重点看的应该是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合三国法中的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因为法制史和法律职业道德没有什么理论问题,完全是教材上的内容,不用理解全凭记忆,只要背了就有分,这样的分数应该说是最好拿的。三国法的分值在35分上下,其中得分难度最大的是国际法。有人认为国际法最容易,看起书来也有兴趣,其实国际法的10分内容分散在教材的10章当中,一章一分,出题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内容也是极其琐碎,所以这10分最不好拿。而三国法中的国际私法是最容易得分的,除了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比如转致、反致之处,所考察的内容全在民法通则、民通意见、民诉法、民诉意见等关于法律适用和管辖的几十个法条当中,把这些法条全背下来,国际私法的分数就全部拿到手了。国际经济法很多考生平时接触很少,内容繁杂,理论难度较大,但实际上其15分左右的考点主要就分布在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货物运输、贸易术语、运输保险这四大部分里面,其他像国际支付、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法等几章总共只有1、2分,可以算作“垃圾章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第三卷的合同法内容基本一致,放在一起复习即可。上面这四大块各自独立,内容互不相干,只要分别下功夫各个击破,国际经济法也就算是搞定了。
第二卷中的易得分部分是两个诉讼法,完全是法条,不仅要背刑诉法和行政诉讼法,还有刑诉解释、六机关规定、检察院规则、行政诉讼法解释等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当然,这部分法条实在太多,如何记忆是个问题,但如果手中有《重点法条解读》这本书就好多了。我觉得开始看教材和法条要快速,不要翻来覆去看一块内容,想把它记住之后再往下看。不管是教材还是法条,第一、二遍不要指望能记住多少,从记忆的规律上说,开始遗忘的总要比记住得多,但通过不断的强化记住的会越来越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这个道理。反复看、通过做题加深记忆,如果能看四遍以上,那么印象应该就很深了。第二卷中的刑法部分最不容易得分。我一直就从事刑事工作,去年考前还自以为刑法学得比较好,可是最后刑法部分得分最低。原因就在于刑法理论难度最大,各种罪名繁杂,出题最灵活,对刑法没有别的什么好办法,只有在熟练掌握总则理论的基础上多做练习题,达到熟能生巧。行政法很多考生也很头疼,因为平时接触不到,理论和具体规定生疏。我建议主要以看教材为主兼顾法条,只有弄明白基本的理论才能记清楚。好在行政法分值不是很多。
第三卷每年都普遍是得分最高的一卷,我以为商法中的三资企业法、破产法和票据、保险、海商可以不作重点,其他都是重中之重。第三卷的教材可以少看一点,出题基本上是依法条而设计,所以背法条是主要的手段,没有其它的好办法。
第四卷没有什么好说的,主要是做题的技巧问题,如果前三卷的内容复习到家,第四卷应该也不会出大的问题。
三、重视总结技巧
不论是复习还是考试,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意总结并发现一些窍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复习,我在背书之途找一些口碑比较好的练习题,复习到哪个部分就同步做那个部分的练习,不等到把书都看完了再做题,趁热打铁效果比较好。背书的时候我习惯交叉进行,也就是看
一、两个小时教材,看
一、两个小时法条;看一会刑法,看一会民法。我感觉如果长时间看一个内容精力不容易集中,效率反而降低。我经常还在一些司考网站上进行浏览,和别的考生交流交流经验,探讨一些难题,这样比自己在家闭门造车要好得多。有的网站上为大家共享的一些资源是很不错的。通过三次考试,我逐渐感觉到第一卷的重要性。要达到240分,每卷平均应该60分,但第四卷历来普遍很低,平均分都在30—40分之间,而且考试到判卷等因素还是不要把宝押在第四卷上,如果能够保证前三卷达到200分,那么通过司考就会非常轻松。在前三卷中我感觉由于第一卷题目基本以死记硬背为主,如果确实下到了功夫,那么分数最容易提高。去年的第一册教材我反复看了四遍,结果第一卷考了73分。如果第三卷中有一卷能上70分,另外两卷都在60分左右,那么基本就可以过关了。第三卷对于法本学生来讲应该不会太低,因此在努力提高第一卷分数的情况下,对第二卷的内容花些力气,这样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应该会有一个满意的效果。
最后,我想谈谈在考场上的一些心得。在前三卷的选择题中,很多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因为每张卷子有40%左右是难度最小的送分题,不要因为做了大量难度大的练习题,就把司法考试的题目全看成是陷阱,前思后想、犹豫不定,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在做练习题的时候想得越多越容易出错。许多题目都是依法条而设题,分析题和时候尽量去寻找相应的法条而不要盲目就事论事。不知所措,再纷繁复杂的法律关系,只要能找到它在法律条文上的依据那就会迎刃而解了。在多选题中我觉得排除法的效率很高,每题有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四个备选答案中只要能排除一个难度就大大降低了。当然,在单选和不定项里也可以适当运用这个方法。不定项选择往往是一个中型的案例而引出的数个相互有关联的问题,这一点和第四卷的案例分析有些相象,如果第一问就答错了很可能导致后面的所有设问一分不得,所以一开始一定要慎重。如果第一问就拿不准,不妨后面的问题选择与前面截然相反的思路得出的答案,以提高保险系数。提起第四卷的案例分析总让很多考生感到头疼,我也不例外,经历三次考试,我到现在还是对第四卷把握不太准。去年考前我给自己第四卷定的目标是50分,考完之后自己估分是65分,可最后成绩只有56分。考场上总的感觉是时间紧迫,十几道大题平均用时应该在15分钟左右,所以一定要掌握好时间。关于每题的设问方式都不尽相同,答题的时候切忌洋洋洒洒,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阅卷老师不会给你仔细寻找得分点。作答要有针对性,问什么答什么,每一问的序号要写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如果某题只问了应该怎么样,而没问为什么,那么要不要写理由?我个人认为应该写,抓住重点、言简意赅,而且要用法言法语,只要让阅卷的人明白你的思路就可以了。
以上只是我个人司法考试的一点点心得,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大家的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不一样,我把自己曾经的经验和教训拿出来,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我想念只要坚定信心,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司法考试经验谈
给你点经验,我09年也是在职复习,通过了,建议你不管有没有法律基础,都要看一遍三大本的教材,因为司法考试的出题角度与我们正常法学学习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与司法实务的角度也不一样,一定要先看一看三大本,了解司法考试的角度与观点。
下面的话是我在知道通过之后总结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1、三大本的教材是一定要看一遍的,上学时候学的东西和现在辅导书上内容不完全一致,看一遍三大本,是有好处的。如果你有基础,现在的时间有很紧张的话,三大本就不看吧
2、要有一套好的提高教材,今年我用的是中法网笔记,一套8本,都看一遍,不理解的看两遍,三遍,这个在三大本的基础上看是很有好处的。能够把知识从散乱的点给串成线,变成网,基本上都是骨头,但是讲的很透彻。
3、要有一套真题。今年我用的是网上好评的万国真题,一套5本,这套书的好处就在于他把很久以前的题拿出来后按照现在的法律给出了答案,当然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正确,不过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不会影响大局的。还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
4、有一套练习题。我用的是精典的白皮书,一套8本,虽然答案不准,但是这是司法考试中心的,代表的是司法考试的一个态度,做一做,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理解出题者的思路,答题的方向。
5、要有一套法条。用的是法律版的口袋书,一套8本。随时看随时记,很方便的。
6、最后一周买了一本法律版的《好记通》,里面全是表格,一下子能把这一个学科的东西都能串起来,很好用的。
第三篇:司法考试经验谈
今年终于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如果从2000年毕业之后参加的律师资格考试开始算,我是“留级”四年才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我来看,要通过司法考试,复习的方法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的时候也需要因人而异,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我是一名法学本科毕业生,我主要就从法本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摆正心态。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中,因为信心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打算考过的人占到了85%以上,司考名师李建伟博士曾经对这一现象有过很精辟的分析。实际上,没有抱着必过的信念,怎么可能会付出全部的努力?觉得自己复习的差不多,模拟练习成绩都在及格线上下,如果运气好就能考过,这样的考生也不在少数。其实,侥幸心理实不足取,每年220-229、230-239是人数最多两个分数段,239和240就是地狱和天堂,真要是仅差那么几分就只能徒唤奈何了。有的考生抱着练兵的目的,说考不考过都无所谓。我想即使是如此最好也还是定下必过的目标,认真准备,即使没有考过也为以后的复习提供准确的参考,毕竟,没有全身心投入而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偏差。
通过司考的人当中,非法本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他们当中许多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法律可一次考试就通过了,反观我们这些所谓的法本生却没有这么幸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出来的“正规军”还比不过那些土枪土炮武装的“杂牌军”吗?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法本的考生特别是刚刚毕业第一次参加司考的考生,往往认为考试内容都是以前上学时学习过的,自己的理论基础扎实,不需要费太大的功夫,不自觉的产生轻敌思想。我在第一次参加2000年律考的时候,就犯了这样的大忌。我当时的复习也算是比较全面,可确确实实始终有一种浮躁的情绪,背法条的时候静不下心,觉得东西太琐碎,虽然翻来覆去看了不少遍,但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加上没有经验,对第四卷的案例分析准备不足,结果以四分之差遗憾落榜。现在想起来,虽然四年当中所有的理论和科目都曾经学习过,期末考试也都考察过,可是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毕竟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这些被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司法考试的考察方式与学校考试有很大的区别,司考注重的是实践,学校教育侧重在理论;司考每题都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学校考试多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形式;司考考的就是对概念的准确和熟练运用,而学校考试要求的是理论深度与宏观的把握.法本考生在角色的转换上不如非法本的考生,容易在惯常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导致复习出现偏差.所以,踏下心来,稍安毋躁,按部就班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二、掌握复习方法
复习是件苦差使,应该说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14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杂揉到四张卷子里,复习的工作量是如此之大,通过率又是如此之低,所以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是不行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参加司考,除了自己看书作题之外,有必要报一个口碑好,指导性强的辅导班。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通病,但也是屡试不爽的过关良方。有几个举办多年的辅导班,长期研究司考,掌握了很多考生个人无法获得的资源,学员的通过率是很高的。我去年考前三个月上了一个辅导班,感觉针对性很强,尤其他们对考试走向的把握上非常准确,老师的讲课带动了复习,获益颇多。
很多通过司考的人说从何时开始复习为好的答案都不一样,或长或短,我个人认为从考前半年开始动手比较合适。当然,我属于基础比较差,笨鸟先飞的类型,如果连我都能考过,相信大家复习半年一样都没有任何问题。复习并不是都要一股劲,一样的密度,始终保持冲刺的状态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保持循序渐进会很有好处,有必要作一个整体性的安排。我从考前半年开始看教材,这种看法时比较仔细、比较认真的看,目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力求搞清,每一个基本概念。这时不用高度紧张,只要能保证每天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就可以。如此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整个教材看了一遍(第一册看了两遍)。期间,找一些历年的真题练习,对自己现有水平有准确的定位。考前三个月上辅导班,在上辅导班的这一个多月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平时接触少,印象不深刻记忆,同时开始法条的复习。上完辅导班还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就是大面积的背法条,同时对教材粗线条的反复看,每天作一定的练习题,提高熟练程度。最后要留出考前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冲刺,这时就大面积的作题,可以完全抛开教材,只留法条。
以上说的是复习时间的安排,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对复习内容的有效安排了。李建伟博士有句名言“司考是门放弃的艺术”,说得很有道理。每门法在司考中的比重不同,如民法能够占到100分左右,历来有“得民法者得天下”得说法,而像法理、法制史只占到10分左右,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要贪多嚼不烂,每个部门法都想看个明白、记个清楚,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分值较孝又不容易得分的部门法上实在不符合效率原则。
我个人认为,第一卷中的法理和经济法是完全可以舍弃的,每时间不看,又时间简单看看。因为法理题目灵活,而经济法太多太碎,背了不一定能得几分。重点看的应该是法制史、法律职业道德合三国法中的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因为法制史和法律职业道德没有什么理论问题,完全是教材上的内容,不用理解全凭记忆,只要背了就有分,这样的分数应该说是最好拿的。三国法的分值在35分上下,其中得分难度最大的是国际法。有人认为国际法最容易,看起书来也有兴趣,其实国际法的10分内容分散在教材的10章当中,一章一分,出题没有规律可循,而且内容也是极其琐碎,所以这10分最不好拿。而三国法中的国际私法是最容易得分的,除了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比如转致、反致之处,所考察的内容全在民法通则、民通意见、民诉法、民诉意见等关于法律适用和管辖的几十个法条当中,把这些法条全背下来,国际私法的分数就全部拿到手了。国际经济法很多考生平时接触很少,内容繁杂,理论难度较大
第四篇:司法考试经验谈
今年终于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如果从2000年毕业之后参加的律师资格考试开始算,我是“留级”四年才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我来看,要通过司法考试,复习的方法至关重要。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的时候也需要因人而异,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我是一名法学本科毕业生,我主要就从法本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经验。
一、摆正心态。
根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没有通过
司法考试的考生中,因为信心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打算考过的人占到了85以上,司考名师李建伟博士曾经对这一现象有过很精辟的分析。实际上,没有抱着必过的信念,怎么可能会付出全部的努力?觉得自己复习的差不多,模拟练习成绩都在及格线上下,如果运气好就能考过,这样的考生也不在少数。其实,侥幸心理实不足取,每年220-229、230-239是人数最多两个分数段,239和240就是地狱和天堂,真要是仅差那么几分就只能徒唤奈何了。有的考生抱着练兵的目的,说考不考过都无所谓。我想即使是如此最好也还是定下必过的目标,认真准备,即使没有考过也为以后的复习提供准确的参考,毕竟,没有全身心投入而得出的结论会有很大的偏差。
通过司考的人当中,非法本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他们当中许多以前从没有接触过法律可一次考试就通过了,反观我们这些所谓的法本生却没有这么幸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我们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出来的“正规军”还比不过那些土枪土炮武装的“杂牌军”吗?其实,我们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现象。法本的考生特别是刚刚毕业第一次参加司考的考生,往往认为考试内容都是以前上学时学习过的,自己的理论基础扎实,不需要费太大的功夫,不自觉的产生轻敌思想。我在第一次参加2000年律考的时候,就犯了这样的大忌。我当时的复习也算是比较全面,可确确实实始终有一种浮躁的情绪,背法条的时候静不下心,觉得东西太琐碎,虽然翻来覆去看了不少遍,但是背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加上没有经验,对第四卷的案例分析准备不足,结果以四分之差遗憾落榜。现在想起来,虽然四年当中所有的理论和科目都曾经学习过,期末考试也都考察过,可是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毕竟还有许多模糊的地方,这些被我们很容易就忽略了。司法考试的考察方式与学校考试有很大的区别,司考注重的是实践,学校教育侧重在理论;司考每题都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学校考试多是名词解释、简答题形式;司考考的就是对概念的准确和熟练运用,而学校考试要求的是理论深度与宏观的把握.法本考生在角色的转换上不如非法本的考生,容易在惯常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导致复习出现偏差.所以,踏下心来,稍安毋躁,按部就班的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二、掌握复习方法
复习是件苦差使,应该说没有什么取巧的方法。14门法学专业主干课程杂揉到四张卷子里,复习的工作量是如此之大,通过率又是如此之低,所以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是不行的。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第一次参加司考,除了自己看书作题之外,有必要报一个口碑好,指导性强的辅导班。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通病,但也是屡试不爽的过关良方。有几个举办多年的辅导班,长期研究司考,掌握了很多考生个人无法获得的资源,学员的通过率是很高的。我去年考前三个月上了一个辅导班,感觉针对性很强,尤其他们对考试走向的把握上非常准确,老师的讲课带动了复习,获益颇多。
很多通过司考的人说从何时开始复习为好的答案都不一样,或长或短,我个人认为从考前半年开始动手比较合适。当然,我属于基础比较差,笨鸟先飞的类型,如果连我都能考过,相信大家复习半年一样都没有任何问题。复习并不是都要一股劲,一样的密度,始终保持冲刺的状态既不科学也不现实,保持循序渐进会很有好处,有必要作一个整体性的安排。我从考前半年开始看教材,这种看法时比较仔细、比较认真的看,目的是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力求搞清,每一个基本概念。这时不用高度紧张,只要能保证每天按自己的计划进行就可以。如此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整个教材看了一遍(第一册看了两遍)。期间,找一些历年的真题练习,对自己现有水平有准确的定位。考前三个月上辅导班,在上辅导班的这一个多月里,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在课堂讲解的基础上对一些平时接触少,印象不深刻记忆,同时开始法条的复习。上完辅导班还剩下两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就是大面积的背法条,同时对教材粗线条的反复看,每天作一定的练习题,提高熟练程度。最后要留出考前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冲刺,这时就大面积的作题,可以完全抛开教材,只留法条。
以上说的是复习时间的安排,在合理分配时间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对复习内容的有效安排了。李建伟博士有句名言“司考是门放弃的艺术”,说得很有道理。每门法在司考中的比重不同,如民法能够占到100分左右,历来有“得民法者得天下”得说法,而像法理、法制史只占到10分左右,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不要贪多嚼不烂,每个部门法都想看个明白、记个清楚,把大量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分值较小、
第五篇:司法考试经验谈
司法考试经验谈
以下经验只是个人的总结,不知是否适合大家,仅供参考之用。我参加过两次考试,第一次考了308,第二次考了408。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心得:
我在本科学习阶段就给自己设定了较高的标准,要学的好、学的扎实,其实这样的标准与考试是相矛盾的,我们现在仅仅是为了完成这场考试,而非学成一个有扎实法学基础的人,因为那是需要很多年才可以完成,甚至需要大量的实务经验才可以修炼成功,所以考试成功的第一点要定性在,我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非把法学学好,不要太钻研偏僻的知识点,不要贪图对知识点的全面掌握,对重要知识点要做到很好把握,其他的知识点根据时间去决定掌握的程度。
第一 资料准备篇
资料无非是三样:录音讲义、法条、辅导资料,不要使用三大本和以往上课的教材,因为教材繁杂的语言太多,不便于记忆和掌握知识点,只有使用高度凝结的讲义才适合像司考这样大容量的考试的记忆。以讲义为纲,结合录音和辅导资料、法条,把讲义上缺少的东西补上,可以记载讲义的背面空白处或附上便纸条,丰富自己的讲义,对后期的反复复习记忆非常重要。
法条:目前市场上的汇编书目很多,较为出名是指南针的那套,众合也有一套法条,但是我的建议是不要使用汇编法条,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买书看好了,不然可以直接自己打印,用文件夹夹起来使用,我想几张纸和一本法条书给人的感觉会大不一样,打印的法条需要注意不是全部的都打印,要是有选择性,选择最新出台的法律文本和司法解释,还有一些重要性的法律文件。或者买小本的法条,几元钱一本,便于每门课复习时翻阅和携带。
辅导资料:仅推荐众合教育的那套专题讲座,总体上还是不错,民法、诉讼法、三国法都写的还不错,但是拒绝使用刑法部分(只得张明楷老师理论其形,没有切实掌握德日刑法理论)
录音讲义:网上现在有很多,大家有需要可以去自己去下载,我只是给大家一些建议,关于听谁的录音吧,这个每个人的喜好不太一样,差异蛮大。我就说说我了解的情况吧。
民法
听说牛人丁绍宽很厉害,具体我没听过,我听过马特的法条串讲很精彩!(补充一句其实谁的录音,并不是太重要,既然可以上的了辅导班的台面,就不会是太逊色的,我们要做
到的不要太重视对老师的那种喜好,而是坚持把一课的录音从头到尾,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我第一次复习司考时,一份30小时的录音,在90个小时内也未必可以听完,第二次复习由于在辅导班的原因,虽然同步跟老师走难免有些吃力,但是最关键是完成了这个体系的梳理,这点很重要,不要纠结在一些点上反复反复掌握它,应该先做到通篇的体系学习,然后在反复复习,这种逻辑很重要)建议大家下载2010年众合有套录音是由3个老师讲解的民法录音课程(民法总则部分是由李建伟、合同法和婚姻家庭由丁绍宽、侵权部分由马特)在网上搜索“2010众合专项教程民法”
另外就是可以买本众合教育出的李建伟的民法60讲,这本书的确很不错,也是这个系列中评价最高的一本。如果不是报班的同学不建议买整套,有选择性的买。
综上,民法的复习靠李建伟的民法60讲和2010众合专项教程民法的一套录音和讲义,好像时间总共是43个小时,也就是大概5天半的时间。这个录音如果是脱产式的复习,不能超过11天的时间,也就是半天听,半天消化并看专题讲座。如果基础好点的,看专题讲座速度很快的,因为写的很简单,举了很多例子,便于理解。
刑法
我推荐刘凤科,刑法也是整个司考中大家争议最多,学习难度最大的一科。关于张明楷老师的问题,我在司考班的时候就听到大家沸沸扬扬的谈论,但是很少了解他的学术风格和人品,对于我们这一代法学学子,他足矣让大家膜拜了,有兴趣的可以上网了解了解清华楷哥的介绍。不要认为人家是把司法考试作为他自己学术观点宣扬的战场,老师是站在对我国刑法理论的目前的严重缺陷和缺乏学术之争的角度,利用司法考试的形式,宣扬新的刑法理论,一改由于早期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留下的偏苏式的刑法理论体系。
每门课的学习不可能仅靠大家听一遍录音,刑法的录音一般也是在5天左右,就可以完成对所有知识点的掌握,刑法的学习亦是如此,在我08年的时候接触韩友谊的录音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耳目一新,很多问题在我们的红皮版的刑法教材中根本找不到。第一次听刘凤科的录音、第二次听刘凤科的录音,给自己的感觉都是不同,兴奋度也在不断提高,学习都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第一点不要太急于求成,对于复习时间很紧张的同学来说,这点很容易犯错误。第二点要安排好学习的时间,保证复习的成效。
建议:资料准备刑法法条、韩友谊的刑法系统强化班录音和讲义(包括总则和分则部分)、刘凤科的系统强化班录音和讲义,要注意的是可以先听韩友谊的,后听刘凤科的。虽然韩友谊出道很早,但是刘凤科是张明楷的博士生,对老师的知识体系和出题意向把握的很好,体系性很强,如果看过张老师的刑法学第三版的同学会发现,讲义基本上是按张老师的教材模
式来编写的,所以先听韩友谊的后听张明楷的,由浅入深。
另外刘凤科还一套历年的刑法真题讲解,这个很不错,因为现在很多老师给的答案虽然是正确的,却在答案解答上与出题老师的意思相差甚远。
另外要重视刑法分则的学习,我在刑法的复习中,受到一种观念的影响,必须把总则学好了,分则才可能学好,但是我觉得从考试的角度来说这点未必成立,大家要做到最分则的重点罪名熟悉把握,例如侵犯财产罪、贪污贿赂罪、侵犯公民人身犯罪,复习要讲究次序,从重点罪名开始整理。
民诉和刑诉
诉讼法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司考中较容易拿分的科目,尤其在后期复习的时候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民诉,给大家推荐郑其斌和韩波这两位老师,我个人倾向喜欢郑其斌老师,众合出品的郑其斌的民诉专题讲座也不错,可以配合郑的录音讲义使用,把讲义上缺少的东西补上。另外民诉的法条也是非常重要,民诉法典和民诉意见、证据规则还有一些司法解释都很重要。除司法解释可以打印学习之外,其他的买红本小法条即可,要把法条翻熟。
刑诉,推荐王海燕和谢安平的,法条一般可以忽略,但是要重视真题,刑诉的知识点重复率在80%,另外一位马明亮,专题讲座写的还不错,但是讲座我在辅导班上感觉一般,不过也有人反应不错的。
行政法与行诉,这课难度比较大,一般很难拿高分,但是策略上要拿到基本分,名师定当属林鸿潮了,这块法条法条的重要性还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公务员法、行政复议、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主要从主体、责任、救济、赔偿几个方面展开。有时间可以看看林鸿潮的众合讲座内容,写的也相当不错
商法和经济法
这块是涉及的法条最多,也最让人感觉茫然的地方,名师属张海峡。我个人认为还是需要自己的平时学习的积累,商法部分主要涉及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破产法、保险法、票据法即商事主体法、商事行为法等,需要有较好的法条学习的基础,否则上课后效果会很差。经济法内容就更庞杂了,涉及几十个法条,每年重复率也总让人难以琢磨。除了公司法的法条较多之外,还有三个司法解释内容非常丰富,其他的相对来说要容易些,最好先通读2遍法条之后,根据录音和讲义进行复习。
法理学,宪法,法制史部分
这块不用太早开始复习,个人感觉,因为记忆的内容较多,过早遗忘率很高。在6月左右开
始第一轮复习,这块的老师我也不太熟悉,投入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法理学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也不用过早开始担心,内容实际并不多,但要充分的掌握,前面几道选择和最后一道论述,就占了很大的一个比例的分数了。
第二心里篇
准备司考的人,离考试时间越近内心的恐惧都会逐渐增加,有些人直到内心崩溃以至找借口让自己放弃考试。面对庞大的知识点和9年的司考真题,不禁让人发怵,我第一次在复习的时候,那么是大四因为对考试的难度错误估计,导致在8月就放弃了复习,花一个月看刑法学,去啃最理论最深的刑法总则。结果以308分收场,因为内心感觉还有一个多月,面对如此多的内容我已经无力回天了。
第二年我依然无法回避这样的心里负担,在8月底的时候越来越感觉自己没底,从辅导班回家复习,效果并不明显。居然在考前的那个晚上找到了点状态,心里有种声音在告诉自己,不能放弃,完成最有一次的努力,或许这两晚上的复习真的会改变些什么,当时我知道至少增加十几分没问题,所以我第一晚认真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全部搞定了,差不多只睡了3个小时,2天考试准备了6瓶红牛上场。中午回来也一样看下午考试的科目讲义,翻翻之前的讲义,尤其是民诉和刑诉部分,临场的复习还是效果不错的。
等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卷一好像90多,这个不奇怪;卷二100多点,卷三110多,卷四116,我卷一的经济法部分基本没怎么掌握,卷二刑法分则掌握的不好,卷三民法基础还不错,这归功于毕业论文期间的民法基础理论学习和之后的侵权责任法和民法60讲,物权法等重要内容的系统学习。卷四的分数是出乎了我意料,当然我估分最多90分这样,总体评分还是蛮松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分理想。
这个分数既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也有扎实的学习基础,也有那考试的2个夜晚的努力,那种不放弃的想法让我挺过来了。所以想告诉大家的是,一定要有坚持,不到考试完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退步的人是懦弱的,失败的人是勇敢的。
第三 时间安排篇
一、关于是否报班的问题
报班需要根据个人的学习自制能力,以往复习失败的原因复习,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考虑。报班肯定首推封闭式的暑假班了。如果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一般结果不会令你失望,我见过辅导班上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不同,有人喜欢喋喋不休的相互提问式的记忆、有人喜欢用真题来复习、有人讲义反复来复习等。辅导班的最大的优
势是氛围,基本上认真的人,每天都是处在每天8个小时上课时间,晚上5个小时左右的学习量,一天13个小时。我记得那会我是8个小时上课,晚上从7点多到2点,超负荷在学习。
在辅导班上,每个人应该重视自己讲义,把自己的讲义合并,详细化,反复反复去记忆。真题的知识点覆盖率估计平均是什么数字我也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讲义的知识点可以覆盖到80%以上的知识点了。每天晚上回去这是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二、自己独立学习备考的充足的时间是通过考试的必备,具体的时间没有准确数字,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基础也不同。我举民法的复习来说
民法的复习肯定要按几部分来完成:侵权法及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民法总则(主体(包括自然人(出生与死亡,民事权利能力行为能力,监护等等),法人,其他组织)、客体、民事法律关系、代理、失效);物权法篇和担保法、担保法解释,区分所有权司法解释,物业管理等司法解释;合同法和合同法相关的城镇房屋租赁,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婚姻家庭部分;知识产权部分。要做好简略笔记,逐个突破,反复复习,记忆的唯一方法就是反复,自己对着镜子去回忆重述。
其他科目我学习的也不扎实,不敢论述过多误人子弟。方法很多可以类推适用,分割学科的内容体系,逐块消化,减轻压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另外对一些重点的法条应该给与足够的重视,打印成法条,然后用夹子整理好,经常翻阅。去年我考试的时候就把合同法解释
二、侵权法、城镇房屋租赁、物权法的两个司法解释等翻阅了很多次,每年这些新出来的法条或者解释都是当年考试的必考或者重点考察区。在复习的后期应该重点把握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