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时间:2019-05-15 15: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第一篇: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李先波

2013-3-21 5:15:12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1日 15 版)法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无法可依”问题逐步解决,国家各项事业都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然而,在具有两千余年封建历史和人治传统的中国要实行法治,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迄今,“领导的看法比法大”在某些地区还很有市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循私枉法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极少数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部分地区执法司法标准不统一,司法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下大气力,用新思维、新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变革,才能解决。

“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局势良好,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容易失调、社会规范容易失序、心理状态容易失衡、人文精神容易淡漠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法治发展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快速建立”的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缓慢生长”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对加强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已经迈入以全面提高法治水平为中心的法治建设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奋斗目标,切中时弊,是全面提高我国法治水平、建设法治中国的攻坚令。实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这主要体现在:

其一,各级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者。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的法律、法规都是由作为执法机关最重要主体的行政机关实施的,因此,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依法行政能力,而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强弱和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

其二,自上而下推动的法治建设模式,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被人类历史反复证明并为当代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了的先进的治国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的党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自觉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主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党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直接关涉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法治水平。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其三,法治的本质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依法治国本质上是依法治权,主要是依法治官。操作国家机器,行使权力的是遍及全国的各级政府机关。依法治国,实质上是国家权力与法律的一种配置和关系,各级领导干部的行政活动是法治的治理的对象。历史表明,诱惑性、腐蚀性是权力运行的内在属性。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约行政权力重在“治官”、“治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约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是否遵法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韩非子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现代化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必须靠法治予以保障;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奉法,在遵法守法执法中发挥表率作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切实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应领导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历史经验表明,领导干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然会促进相应国家、地区的法治实践,提高其法治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是全面提高法治水平的助推器。

(作者为湖南警察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第二篇:领导干部当作读书表率

领导干部当作读书表率

李 斌

《 人民日报 》(2013年09月27日05 版)

领导干部读什么书,照见其知识涵养和精神追求,反映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和价值情怀

近日,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公布了2013年下半年推荐书目。这项开始于2009年4月的“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截至目前已向中央国家机关司处级干部推荐了110多种图书。

开卷当破万卷,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读什么”却也是个问题。据统计,2012年,全国出版图书多达37万种,仅靠逛逛书店、淘淘网络,难免会让“开卷有益”的古训打个折扣。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工作忙碌、节奏飞快,“静下来读点书”几成奢侈品的信息时代。如有人所说,“读书像汽车加油,得知道加哪一号汽油,去哪里加油”。像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这样有选择、有侧重地荐书,才能确保所读之书是真正开卷有益之书、量身打造之书。从中央领导亲自荐书,到广东打造为干部介绍书情的《尚读》,都是为了让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深化思考、丰富精神。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领导干部来说,书籍的给养如空气般不可或缺。读书学习水平怎样,工作和领导水平就怎样,不读书,肯定会落后,甚至会落伍。从此次的荐书看,像《大数据时代》、《3D打印》之类畅言时代趋势、介绍未来科技的书籍,可谓领导干部观念更新、思维创新的必读书、必修课。而最受欢迎的《苦难辉煌》、《曾国藩》等,也能让人以史为鉴,更好地认清现实的方位。

领导干部读什么书,这虽是一个个人旨趣问题,却能照见领导干部的知识涵养和精神追求,也反映着一个政党的执政能力和价值情怀,在群众眼里,也是观察干部的一个风向标。一份由媒体整理的“最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书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甫一传开,立即引发高度关注。这并非特例,每每有高层领导人荐书,总会再现“洛阳纸贵”,即便多次印刷仍会脱销。领导干部读书所产生的“风成于上,俗化于下”的强烈示范效应,可以影响一个部门、一个城市甚至全社会的阅读风气。从公众角度看,阅读习惯的培养、读书热情的凝聚,离不开适当的引导和指点,而领导干部恰恰是引领全民阅读的“旗手”。

读书决定人的知识水平和修养境界,也关乎民族整体素质和国家兴衰前途。有网友评价,“推荐读书,对官员和社会都是正影响、都有正能量”。领导干部好读书、荐好书,必能让学习成为整个社会的风气所尚,涵养出一个文明昭彰的书香中国。

第三篇:勇于担当作表率

旗帜鲜明讲政治 勇于担当作表率

徐 斌

通过近期对“讲重作”专题的系统学习,我认为,作表率既是行为标杆,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对党员干部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总体要求。做表率,就是要以“四讲四有”为标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处处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作表率。作表率,如何落到实处,就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党性修养,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带头加强学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争作忠诚坚定的表率。面对考验,我们要做到绝对忠诚。要坚守信仰,把牢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忠诚。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任何情况下都要与党同心同德,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提高实践能力,学以致用、推动工作作表率。衡量党员干部理论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更要看能不能把掌握的知识主动运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做为一名财政工作者,不仅要提高财政业务知识,还要经常的思考,如何在工作中得以运用。

三是强化大局意识,争作团结协作的表率。大事要讲原则,小事要讲风格,在工作中增进团结。在小事小节、个人问题上,多做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使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工作生活更加舒心。同志们之间多理解,互相体谅,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同心同德同向,形成舒心共事、快乐工作、优势互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四是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担当,争作能干事,干成事的表率。当前,工作任务艰巨繁重,尤其需要强化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以优良的作风、过硬的能力履职尽责,为全市保障和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搞好服务。在工作上要充满激情,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工作上,做到兢兢业业。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要责无旁贷地做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对需要协调解决的事,要积极主动作为,不等不靠,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对于工作中难题,要迎难而上,以不懈的钻劲和执著的韧劲把任务完成好。

五是增强纪律观念,在遵章守纪、清正廉洁中作表率。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纪律严明、清正廉洁,历来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前提条件。党员干部必须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纪律和廉洁从政等各项纪律,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展现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第四篇:领导干部要做弘扬法治精神的表率

领导干部要做弘扬法治精神的表率

历史的车轮发展到今天,依法治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治理体制发展的根本趋势和方向。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能力是对当代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根本考量。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曾经鲜明地指出:“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法治意识,遵纪守法,学会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作为组织部门,更应该把能否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用法治的标准选人用人。“法治精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其分量不容小觑。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做群众的引路人,做做好群众工作的表率。“法治不彰,努力不止”。在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我们要切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没有比用法治方式依法治国更重要的了。习近平同志曾引用古语,强调为官者“打铁还需自身硬”“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带头弘扬法治精神的重要。

领导干部的“法治精神”,看似无形为有形。因为领导干部是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法制观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规范、矛盾的化解、社会的和谐。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靠能力与水平,也要将法制作为准绳。领导干部有表率作用,以身作则,依法办事,会有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并形成依法办事的氛围和习惯。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在干部群众中有着非常大的 影响,因此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法治精神,做依法办事的楷模和典范。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领导干部也不可能十全十美。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增加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领导干部只有坚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务,提高社会法治管理水平和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以此弘扬法治精神。习近平同志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当好标杆、做好表率。

作为领导干部,要重学法,筑牢法治信仰。坚定的信仰是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根本,也是领导干部法律知识、意识、观念表现为外显素质的桥梁。目前,领导干部对法制的认知和实践中坚持依法办事之间落差较大,其根本原因就是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对法治坚定的信仰。美国法学家伯尔曼说:“法治必须被信仰。”领导干部要将这种信仰转化为学习动力,从知法懂法做起,让每一位干部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领导干部要深入学习法律知识,领会依法治国方略,用法治思维时刻警醒自我,使之成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去思考问题、作出决策、处理矛盾、正面强权,始终坚守法治,真正对法律持虔诚、信赖和认同的态度。

作为领导干部,要严守法,践行法治精神。国无法不立,民无法不治。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这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频发,作为领导干部,应时时处处在法律关系中遵守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毛泽东 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实践证明,一些领导干部有时会放松警惕,降低标准,这需要引起每一位领导干部的警示。领导干部一定要牢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逾越法律底线,肃清自身“官本位”风气,才能真正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作为领导干部,要善用法,恪守道德准则。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依法行政,是用好法、善用法的关键,也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课题与挑战。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奉行“权大于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必然会造成法律意识淡薄和法治观念缺乏。领导干部应明确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进行决策,坚持依法科学管理,坚持依法推动工作,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守法”,不断增强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上,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带头依法办事,坚守依法治国理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

第五篇: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试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推动。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法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一、法治文化素质的含义

1、法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崇尚法治、服从法治、遵循法治、维护法治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

2、法治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对法律及其内涵的价值、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在行为方式中自觉地将法律规定、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准则。

总之,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之舟、沟通之桥、立国之基,人们的法治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法治观念能否得到树立、法治原则能否得到遵从、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扬。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1、一方面, 法治文化建设的成就显著。一是大力构建联动机制,培育法治文化。二是积极推进形式创新,繁荣法治文化。三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结合的道路。五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另一方面, 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法律的权威还未完全树立。在政府管理层面,还有为数不少的领导者认为权比法大、文件比法律管用,各方面干扰司法等一些现象还常见。二是法治文化宣传较为单一。一些地方的法治文化缺少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 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三是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参差不齐。目前, 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中懂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和文化宣传的专业人才不多。

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素质是当代领导素质的构成要素。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者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任务,因此领导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除具备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外,法治文化素质成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依法治国方略、变人治为法治历史使命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率领者、引导者,在公权力的行使中负有重要职责。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法治的原则和精神,更好地执行、实施法律,自觉将权力行使置于法律制约之下,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职责的要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维护社会稳定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责任。领导者没有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就无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就不能做到善用法律定纷止争,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具体环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推动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牢固树立人权观念,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推动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掌握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统筹兼顾。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途径

在法治文化素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尤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素质,必须把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一)塑造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能够尊重法律、信任法律,进而自觉遵守法律。对领导干部而言,依法

行政,公正执法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根本。

1.塑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应该深入领导干部的内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领导干部是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应该对公民权利予以肯定与保护,将保障公民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领导干部塑造这种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2.塑造法律至上的信仰。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应当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保证宪法和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这样才能使宪法和法律落到实处。

(二)强化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作为新时期肩负使命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善法之治理念。社会要法治,首先要有善法和良法,要有反映公平、正义,维护民主的法律。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应该是恶法,不应该背离人类理性,不应该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不应背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集中意志。

2.人权保障理念。领导者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切实谋求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必然通过法律作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这种利益。

3.权力制约理念。权力具有双重性作用,领导干部若正确运用权力,可以有序科学地管理社会,造福于人民;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人民。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而且也是个人避免少犯错误、不犯严重错误的重要保证。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和途径达到预期目标的本领就是法治能力,法治能力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评价干部法治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要依法行使决策权,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在决策过程中,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民智民力参与决策,确保决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2.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到正确用权、廉洁从政。

3.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塑造法律信仰,强化了法治理念,还要把这种信仰和理念切实的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依规定执行,不断提高法治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国家管理的法治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我国的法律体系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管理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依法行政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下载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决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

    提高决策水平建设法治政府——银川市政府法制办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几点做法政府决策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过程,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银川市政府坚持推行......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合集)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徐遥 领导干部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决定依法治国成效和国家的治理水平。笔者认为,真正形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找法依......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80分)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3)(80分)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十一五”规划设计城市形象时,李兴国教授提出。 A.创造绿色的城市 B.创造和谐的城市 C.创造美丽......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模版)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一)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领导干部如何提高脱稿演讲水平。延绵新生,善言美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中国古代有一个说法,叫“三寸不烂......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共五则)

    兵团干部在线学习2014年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单选 1.( )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单选 2 分) [A]合法......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试卷80分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 试卷80分 1、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当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很重要。 正确 2、领导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潜能逐渐变成一个显能的过程。 正确 3、......

    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

    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段喜中书记指出:“靠领导带头求持续”。“带头”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要做好表率。我认为,要想当好“一把手”,......

    领导干部做好“五个表率”

    新城镇中心小学领导干部做好“五个表率”近日,新城镇中心小学,要求领导干部要做好团结、奉献、执行、服务、自律“五个表率”。1、做团结的表率,要求管理团队有宽广的胸怀和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