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共五则)

时间:2019-05-14 00:28: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

第一篇: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

兵团干部在线学习2014年第三季度必修课参考答案: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单选

1.()是指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单选 2 分)

[A]合法性思维 [B]权利义务思维 [C]公平正义思维 [D]责任后果思维

2.在听证会结束后,由()人民法院审委会对听证会结果进行评估,综合各方意见和建议提出客观、公正的处理意见,并最终由主管领导签署非正常上访终结意见书。(单选 2 分)

[A]最高 [B]高级 [C]中级 [D]基层

3.党的()提法更进一步,不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还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4.2011年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同志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单选 2 分)

[A]吴邦国 [B]胡锦涛 [C]温家宝 [D]习近平

5.()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单选 2 分)

[A]邓小平[B]胡锦涛 [C]江泽民 [D]毛泽东

6.()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A]2006 [B]1999 [C]2010 [D]2007

7.现场办公与其说是“亲民”,更多时候可能是扰民,甚至是漠视基本的行政程序。(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8.多年来,尽管党和政府不断强调法治建设,但法治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9.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非正常上访行为,则依法予以()。(单选 2 分)

[A]取缔 [B]逮捕 [C]打击 [D]罚款

10.从法的一般原理出发,权责一致原则是()的要求。(单选 2 分)

[A]最高 [B]合理 [C]基本 [D]不合理 11.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治国。(单选 2 分)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经济法

12.()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

选 2 分)

[A]六 [B]七 [C]八 [D]九

27.在科层制的行政领域,处理问题需要尊重最基本的规律和原则,即行政程序和相应的责任制度。

[A]正确 [B]错误

28.()认为法治就是对法律的普遍服从,同时法律本身应该是良法。(单选 2 分)

[A]亨廷顿 [B]丹宁勋爵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9.依托(),各省级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采取听证会的形式,召集上访人、办案人、各方代表面对面沟通。通过各方代表各抒己见,达到明辨是非、化解矛盾的目的。(单选 2 分)

[A]“信访一级终结机制” [B]“信访二级终结机制”

[C]“信访三级终结机制” [D]“信访四级终结机制” 30.()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单选 2 分)

[A]德治 [B]法制 [C]人治 [D]法治

31.()报告明确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密切联系在一起了。(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32.()是党的宗旨在法治领域的具体贯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3.()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单选 2 分)

[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34.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在法律上是权利义务主体,而不是可以随意侵犯的客体。(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5.()是国家根本大法。(单选 2 分)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36.领导干部在视察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到各在其位、各谋其职。(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37.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提出了“()”的思想。(单选 2 分)

[A]以法治国 [B]以人治国 [C]以德治国 [D]以政治国 38.()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单选 2 分)

[A]法律 [B]经济 [C]文化 [D]政治

39.单纯发展经济,有时候并不一定能完全解决社会秩序问题。(单选 2 分)

[A]正确 [B]错误

40.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

[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阳光政府

41.党的()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单选 2 分)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58.()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单选 2 分)

[A]执法公正 [B]立法公正 [C]司法公正 [D]全民守法

59.从执行党的文件,履行党的义务角度出发,需要把()放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单选 2 分)

[A]领导干部 [B]人民 [C]法治 [D]道德

60.理论界对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及走出目前依法治国的困境等问题,都做了深刻的理论阐释。

[A]领导干部 [B]人民 [C]法治 [D]道德

二、多选

1.法治具有()价值,是法治与人治最重要的区别。(多选 2 分)

[A]平等 [B]秩序 [C]安全 [D]公平

2.执法为民是我们党“()”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多选 2 分)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依法行政 [D]以德治国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就要()。(多选 2 分)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C]崇尚人治和法治相结合

[D]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4.所谓平等包括()。(多选 2 分)

[A]起点平等 [B]结果平等 [C]机会平等 [D]规则平等 5.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多选 2 分)[A]唯一可以实现的是规则平等

[B]平等主要是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不是指法律内容上的相等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不排斥差别对待 [D]平等还应当包括空间上的平等与时间上的平等

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是要把()有机统一起来。(多选 2 分)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依法治国 [D]社会主义制度 7.允许公民旁听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有利于()。(多选 2 分)

[A]进一步密切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B]人大更好地行使立法权

[C]加强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监督 [D]人民直接决定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事务

[A]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推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各项立法,特别是行政程序立法,也包括健全保障法律执行、运作、实施的各种具体制度,如保障行政公开、公正、公平的各种制度

[B]注重行政执法和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C]注重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权利的落实

[D]注重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0、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人员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C]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第二篇: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

作者:封丽霞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1782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依法治国发表重要阐述,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专门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明确法治建设整体推进、共同发展的努力方向,对进一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作出工作部署,强调要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这些阐述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和法治国家建设的关注和期待,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庄严宣言,为我们指出了新时期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总体任务,对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深水区、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冲突频繁、社会矛盾凸显。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民主法治意识、政治参与意识、权利义务意识也得以普遍增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对于真正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期待。

尽管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政务的能力与民众日益增长的依法治国的需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个人意志至上、法治观念淡薄,以权压法、以言代法、“法外特权”思想根深蒂固,常常习惯于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代替法律手段来管理经济与社会事务,甚至人为干预正常的执法和司法活动,依权不依法、以权压法、以情扰法。可以说,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作为执掌国家权力和治国理政的重要主体,各级领导干部是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决定党依法执政理念的落实、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效果,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成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较高的法治思维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就像其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思维、战略眼光、辩证思维能力一样。反之,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培育起法治思维、没有养成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老百姓势必“上行下效”,“民以吏为师”,自然也就不把法律当回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无从谈起。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能力是关键。为此,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就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改革、发展、维稳中的棘手问题的能力,必须树立宪法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

线不能逾越的法治观念,始终对宪法法律存敬畏之心、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关键是依宪执政。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

要充分认识到,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仅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法治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成为法治精神的践行者、捍卫者。唯有他们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才能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示范和感化作用。唯有他们事先正己,用行动作出表率,才能将依法治国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具体行为中去,才能对全社会形成法治氛围起到滴水穿石之效。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能不能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把遵纪守法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标准,把依法行政状况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指标,这样才能强有力地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带头知法、带头用法、带头守法、带头护法,才能促使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

第三篇:浅析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试论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和推动。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法治文化素质直接关系着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一、法治文化素质的含义

1、法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崇尚法治、服从法治、遵循法治、维护法治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面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文化建设。

2、法治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中对法律及其内涵的价值、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并在行为方式中自觉地将法律规定、法治原则作为行为准则。

总之,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之舟、沟通之桥、立国之基,人们的法治文化素质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法治观念能否得到树立、法治原则能否得到遵从、法治精神能否得到弘扬。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1、一方面, 法治文化建设的成就显著。一是大力构建联动机制,培育法治文化。二是积极推进形式创新,繁荣法治文化。三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相结合的道路。五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另一方面, 当前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法律的权威还未完全树立。在政府管理层面,还有为数不少的领导者认为权比法大、文件比法律管用,各方面干扰司法等一些现象还常见。二是法治文化宣传较为单一。一些地方的法治文化缺少适合群众喜闻乐见的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 不能有效的吸引民众。三是法治文化建设队伍参差不齐。目前, 法治文化建设队伍中懂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和文化宣传的专业人才不多。

三、领导干部提高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法治文化素质是当代领导素质的构成要素。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者肩负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任务,因此领导素质面临着新的要求,除具备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外,法治文化素质成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素质。

(一)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依法治国方略、变人治为法治历史使命的要求。领导干部作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率领者、引导者,在公权力的行使中负有重要职责。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法治的原则和精神,更好地执行、实施法律,自觉将权力行使置于法律制约之下,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干部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职责的要求。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维护社会稳定是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责任。领导者没有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就无法理解公平正义的价值内涵,就不能做到善用法律定纷止争,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具体环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法治文化素质是领导推动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民生的基本条件。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法治文化素质,才能牢固树立人权观念,更好地运用法律手段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推动建立健全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科学发展;才能进一步掌握多方面的法律知识,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统筹兼顾。

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途径

在法治文化素质中,有三个构成要素尤为重要——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因此,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文化素质,必须把法律信仰、法治理念和法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

(一)塑造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人们能够尊重法律、信任法律,进而自觉遵守法律。对领导干部而言,依法

行政,公正执法不仅需要法律知识,更需要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根本。

1.塑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信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应该深入领导干部的内心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仰。领导干部是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应该对公民权利予以肯定与保护,将保障公民的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责任。领导干部塑造这种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

2.塑造法律至上的信仰。社会主义的宪法和法律应当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保证宪法和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和尊严,按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办事,这样才能使宪法和法律落到实处。

(二)强化法治理念

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是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核心。作为新时期肩负使命的领导干部,必须强化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是促成现代法治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善法之治理念。社会要法治,首先要有善法和良法,要有反映公平、正义,维护民主的法律。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不应该是恶法,不应该背离人类理性,不应该背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不应背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集中意志。

2.人权保障理念。领导者要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必须切实谋求与保障公民的各种利益。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里,人民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必然通过法律作出具体的和明确的规定,并运用法律的权威来保护这种利益。

3.权力制约理念。权力具有双重性作用,领导干部若正确运用权力,可以有序科学地管理社会,造福于人民;如果权力被滥用,就会践踏社会公共秩序,贻害于人民。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权力受到制约,不仅于国于民有利,而且也是个人避免少犯错误、不犯严重错误的重要保证。

(三)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

领导干部通过法律的形式和途径达到预期目标的本领就是法治能力,法治能力直接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依法履行职责,是评价干部法治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

1.依法科学民主决策。领导干部要依法行使决策权,坚决防止越权决策、违法决策。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在决策过程中,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集中民智民力参与决策,确保决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2.自觉接受监督。自觉接受监督是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只有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时刻将自己置于党纪国法的约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才能做到正确用权、廉洁从政。

3.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塑造法律信仰,强化了法治理念,还要把这种信仰和理念切实的落到实处。在日常工作中,依法办事,依规定执行,不断提高法治能力。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国家管理的法治原则就是依法行政。我国的法律体系中,80%以上的法律法规由行政机关负责实施,行政管理覆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依法行政不仅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第四篇:法治思维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是我们党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对***一案的审理充分表明,惩治贪污腐败,我们有党纪之严,更有国法之束。反腐败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用制度约束权力,使权力正确规范地行使;在法治框架下查处腐败,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近期查处的一系列大案要案都表明,对于贪污腐败,不管涉及谁,不管涉及哪一级,我们都会坚持一切皆断于法。这种对法治的共识,贯穿于治国理政的每一步,体现在反腐倡廉的每一个环节。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我们就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能从源头上、根本上遏制特权思想、预防权力腐败、维护法律尊严。

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廉洁性,始终做到思想不变质、信仰不改变、信念不动摇;必须保持组织纯洁,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以自身努力保持党的队伍纯洁;必须保持作风纯洁,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深入实际,始终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保持清正廉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良好的执政道德形象取信于民,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党员干部要努力做到节制私欲、坚守公正,拒绝各种诱惑、清白做人,安守节操、洁身自好,做到为政清廉。党员干部必须保持自律性。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让党纪国法内生于心、外化于行。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纯洁性、廉洁性和自律性的有机统一。要以每名党员保持自律性,推动党员干部保持廉洁性;以党员干部操守廉洁性,确保党始终保持纯洁性。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不仅要在大是大非上把握好自己,还要在小事小节上谨慎处理。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五篇: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提高法治水平,领导干部当作表率

李先波

2013-3-21 5:15:12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21日 15 版)法治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无法可依”问题逐步解决,国家各项事业都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然而,在具有两千余年封建历史和人治传统的中国要实行法治,无疑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迄今,“领导的看法比法大”在某些地区还很有市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循私枉法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极少数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部分地区执法司法标准不统一,司法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下大气力,用新思维、新方式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变革,才能解决。

“十二五”时期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局势良好,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容易失调、社会规范容易失序、心理状态容易失衡、人文精神容易淡漠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法治发展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快速建立”的法律制度与法律秩序“缓慢生长”之间的矛盾。这不仅对加强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也预示着我国已经迈入以全面提高法治水平为中心的法治建设的攻坚阶段。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奋斗目标,切中时弊,是全面提高我国法治水平、建设法治中国的攻坚令。实现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责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能力。这主要体现在:

其一,各级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者。众所周知,我国绝大多数的法律、法规都是由作为执法机关最重要主体的行政机关实施的,因此,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形象和依法行政能力,而各级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强弱和法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

其二,自上而下推动的法治建设模式,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是被人类历史反复证明并为当代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了的先进的治国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的党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自觉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主要是自上而下推动的,党的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能力直接关涉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和法治水平。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其三,法治的本质决定了各级领导干部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吏治清则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依法治国本质上是依法治权,主要是依法治官。操作国家机器,行使权力的是遍及全国的各级政府机关。依法治国,实质上是国家权力与法律的一种配置和关系,各级领导干部的行政活动是法治的治理的对象。历史表明,诱惑性、腐蚀性是权力运行的内在属性。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权力的滥用,就必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制约行政权力重在“治官”、“治权”。因此,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否受到有效制约以及各级领导干部是否遵法依法行政,直接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韩非子说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现代化中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必须靠法治予以保障;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带头奉法,在遵法守法执法中发挥表率作用。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切实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党组织应领导和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历史经验表明,领导干部自觉和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必然会促进相应国家、地区的法治实践,提高其法治水平。发挥领导干部的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是全面提高法治水平的助推器。

(作者为湖南警察学院副院长、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下载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答案(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合集)

    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 徐遥 领导干部法治水平直接关系权力能否得到正确行使,直接决定依法治国成效和国家的治理水平。笔者认为,真正形成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找法依......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试卷80分

    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中) 试卷80分 1、领导干部的成长过程当中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都很重要。 正确 2、领导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潜能逐渐变成一个显能的过程。 正确 3、......

    法治思维学习体会

    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 为贯彻落实海门市普法办的有关文件精神,我认真学习了《开展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学习宣讲活动》的所有内容,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

    法治思维讲稿

    法治思维及其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2014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

    法治思维调查表

    洛阳市基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现状调查表1、你认为现在的官员有没有法治思维?() A有B、基本有C、基本没有D、没有 2、你认为大多数官员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是否运用法治的方式?() A有......

    在提高全市法治思维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 和法治方式能力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27日) 刚才,XX、XX作了很好的发言,听了很受启发。XX同志围绕加强法治政府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

    如何培养和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学习心得体会

    如何培养和提升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学习心得体会 十八大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党代会报告,说明了法治在当今社会主义中国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法治思维的培养必须作......

    申论热点剖析: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精选5篇)

    增城中公教育 一、热点事件 事件1:山东济宁兖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兖州公安13日称:5月4日,曹某某因违法停车被贴罚单,后曹某某为泄私愤在网上发帖称“车刚停在那里,就被贴条了,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