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法律素养
浅谈法律素养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国民素质和法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对国民素质的关注主要在于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方面,对法治问题的关注主要在国家的立法和依法行政方面,很少有人关注到国民的法律素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在国人眼中,法律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国家是否立法或者立了什么法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国民的法律素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应该是专家学者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问题极为重要,必须引起高度关注。
一、法律素养的含义
法律素养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法律知识,即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第二层含义是指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即对法律尊崇、敬畏,有守法意识,遇事首先想到法律,能履行法院的判决。只有这两者都具备,才可称得上有法律素养。有法律知识的人,虽然知道法律的相关规定,但不一定有法律观念,不一定守法,甚至可能利用懂 法而去违法。而如果只有法律意识但没有法律知识,对法律规定不清楚,违法了可能还不自知,这也不能算有法律素养。法律、民主、现代化是三个不可分离的词语,有法律才有民主,有民主才有现代化。所以,法律素养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修养。
二、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
我国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素养的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如
下几方面:
(一)法律知识少
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高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这是一门课程是公共必修课,有统一的教材,但内容过于简单、课时也很少。近几年来,我国立法步伐加快,立法数量较多,但由于篇幅和课时的限制,法律基础课只能作一些原则性的介绍,因此学生学到的具体法律知识并不多,不能满足其在生活及工作的需要。
(二)规则意识差
对于学生而言,规则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等。规则意识差在行为上表现为违法违纪现象发生较多,且明知故犯,有些甚至是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规则意识差在观念上表现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膨胀,对国家法律规定和学校规章制度视若无睹,标准是对自己有利的就遵守,对自己不利 的就不遵守。
(三)违法违纪行为有增多的趋势
大学生违法的问题自2002 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和2004 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4 名同学的事件发生后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犯罪的人数增多,比例增大,犯罪领域扩大,影响面广,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一大因素。„„大学生犯罪的种类几乎无所不有,涉及了《刑法》条文的大部分,涵盖了政治、经济、刑事等各方面。”[1]大学生违纪的行为也不少,主要表现在违反学校考试纪律、宿舍管理规定等方面。
(四)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很多大学生还意识不到法律及法治的重要,还认识不到法律、法规对市场经济及现代国家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能赚到钱就可以了,懂不懂法不重要。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第一,认识不到位,高校法律教育薄弱。虽然高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课,但对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法律基础课的内容过于简单、课时过少,尤其是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后,大大削弱了法律教育的地位,“根据我国官方的有关文件精神及实践做法,学校的‘法制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并没有自身独立的地位。„„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2]第二,社会现实的冲击。社会上有很多胆大妄为、甚至违法违纪的人赚了大钱,而又钻法律空子逃避法律制裁的例子,使人感到法律形同虚设,对法治缺乏信心,因而对学习法律也缺乏热情。
三、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阶层,又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法律素养对于国家、社会、个人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
社会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社会制度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治理国家的制度,其核心问题是人治还是法治。东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速度虽然与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制度。世界上实行法治的国家能得到较快的发展,原因在于法治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激发国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曾经辉煌,但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从传统来看,我国是一个人治的社会,而且历史久远,影响根深蒂固。从现实来看,我国人治的痕迹并不模糊,国民的法治观念还有待增强。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从世界先进国家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法治是中国必然的选择。但法治社会的实现不是国家制定了法律和政府下发了文件就可以解决的,国民法律意识不强,国家就不可能实现法治。“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3]实现法治的关键是人人有法律意识,国民信仰法律、敬畏法律、唯法律是从。发达国家的成功在于法治,中国的落后在于体制,在于人治色彩浓,人情关系重。要将中国这样的大国治理好,只能靠法治,靠制度去管理社会、治理国家。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的法律素养决定了国家是否能够实现法治;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社会走向法治的希望在于青年大学生,因此,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对于国家富强稳定非常重要。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手段来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的活力、动力源于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有赖于竞争和交易的公平合理,公平合理只有法律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秩序要靠法律来建立和维持,市场经济主体的 权利要靠法律来确认和保障,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要靠法律来进行规范,市场经济的管理也需要依靠法律来进行。因此,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法治经济。[4]市场经济中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大学生毕业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其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市场经济,大学生是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因此,大学生的法律修养对于市场经济有秩序的运转至关重要。
(三)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
在每个国家中,大学生都因其科学文化水平较高且是国家未来建设的重要力量而成为倍受社会关注的一个社会阶层,其言行举止对社会风气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对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修 养,成为社会中遵纪守法的楷模,成为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引领者。
(四)个人维护权益的需要
在我国,人们的权利意识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强,人们开始懂得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有遇到权利被侵犯的可能,因此,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大学生不管在校读书还是毕业后走向社会,都必然参与社会活动。他们也有可能遇到侵权行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也需要保护。如,1998 年3 月1 日,浙江
某大学生金某持卧铺车票在郑州乘火车往杭州,金某仅因未主动找乘务员换票而被剥夺卧铺使用权。因在火车上交涉未果,到杭州下车后,金某即委托律师起诉该列车所属单位——郑州铁路局。3月11日,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这起全国首例因为铁路部门违约引起乘客状告铁路部门的民事纠纷案。最后,经调解,郑州铁路局向金某赔礼道歉,退还金某车票差价款并赔偿金某经济及精神损失费571 元。[5]在案例中,如果大学生金某没有法律素养,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强势的铁路部门面前就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了。在现代社会,维护合法权益最重要的武器是法律。如果大学生有良好的法律修养,则既不会随意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纠纷的发生。因此,良好的法律修养对于大学生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的高度去认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2]巫建忠.构建和谐高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J].法制与社会,2007,(1).
[3]赵小平.市场经济与法律意识[J].社会科学研究,1995,(3)
第二篇:师德法律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法律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杨柳雪怀周学校 牌立珍
通过教师师德法律素养学习,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在师德法律素养学习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高尚师德的践行者。
二、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和处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是非曲直,做到防微杜渐。
四、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屡增不减,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作为人民教师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是必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时期,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社会上对青少年诱惑的东西太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些非主流文化,网络上负面消极的东西,虚拟的网络世界,扭曲的价值观等。
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得法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所以应当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使学生将来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第三篇: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养
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 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
今年是实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关键年,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我们从“德育立校 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出发,结合学校“做人教育为根本”的美育教育课题,以师生道德素质建设为抓手,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我们确立了以“学法、知法”为内容的宣传教育为主线,以践行守法行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用法能力为重点的活动思路,活动中注意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宣传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实施法制教育课程制,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学生维权意识,让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坚持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突出文明礼仪教育,挖掘学生思想根源,逐步提高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预防违法犯罪,是保证我们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我校对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以法制副校长为龙头,政教处、教导处为主体,班主任、政治教师为骨干的法制教育工作机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详细的普法教育实施方案,立足实效,突出“观念上的法制教育”“行 动上的法制教育”,不断将普法教育推向深入。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专题法制宣传教育,丰富学生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
(一)、我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普法教育的主渠道,实施法制教育课程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法制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评价”五到位。
1、结合普法教育的要求,我们制定了《丽湖学校普法教育实施方案》,分年级分层次提出了法制教育的总体要求。各年级根据实施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活动措施等方面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计划;
2、开设法制教育课,将普法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全校1—8年级每学期分别拿出10节校本课作为法制教育课;
3、在普法教材的使用上,各年级从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上选取6节教学内容作为主体教材,再根据学生实际编写4课时的补充教材,使普法教学能够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4、学校抽调一部分法律知识丰富,责任心强的中青年教师担任法制教师,并邀请校外法制副校长、辅导员每月定期到校进行法律辅导,提高师资水平;
5、我们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学生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教师能够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课堂教学。
(二)、通过品德与社会、思想政治等课程以及其它学科教学内容,将法制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日常的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心理。充分发挥好班队会、晨会的育人功能,本学期我们在班级中开展“净化心灵 远离黄毒 赌”、“马路不是游戏场”、“别让地球哭泣”等主题班会、晨会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根据法制教育的学科特点,我们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中高年级逐步形成了个案引路—探讨交流—点拨提高—拓展应用的“四步”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改变了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搜集整理了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建立了法制教育资源库。真实的案例,丰富的资源,有效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效果。
(四)、丰富宣传形式,开展专题法制教育。
1、开展普法教育宣传。根据我校实际制定了普法活动宣传计划,并利用校报、网站、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宣传渠道,以“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为主题,宣传相关法律常识和普法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
2、开展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根据近年来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邀请公、检、法等法制辅导员举办专题讲座4期,全校1700多名学生聆听了报告,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了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能做。
3、举行法制教育图文展。绘制了30多幅法制教育图片,配以醒目的文字,制成法制教育展板。展现了误入歧途者的悲惨生活,违法犯罪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使学生意识到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4、组织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学校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编写了普法教 育读本,购买了法律方面的书籍,规定了必读书目,组织各班利用晨读、午读等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法律知识。
5、通过QQ群、博客建设,实现共同提高。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学校分班级创建了法制教育QQ群,引导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通过群和博客渠道让学生自由交流学法心得,探讨疑难问题。一些好的普法歌谣、文章,被学生争相传诵,遵纪守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
二、以活动为载体,践行守法行为,提高用法能力。
举行学生“展示法制”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从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到自觉远离不良侵害,我们分别在低年级开展了“珍惜生命 遵守交规”绘画展示活动,在中年级开展了“我们要守法”普法歌谣背诵展示活动,在高年级开展了“从自我做起,远离黄毒赌”演讲展示活动。通过展示活动,检验了学生前期学法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了守法用法的信心。
树立法制意识,积极打造用法平台,在实践中提高法律素质。
1、开展“送法”实践活动,在低年级开展“我给爸爸妈妈讲法制故事”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进社区、进家庭宣传普法知识,帮助周围居民解决一些简单的法律纠纷。利用节假日、双休日等时间,组织精干学生,在社会上开展“做遵纪守法好公民”、“综合治理”志愿者宣传活动,引导学生不仅自己要遵纪守法,还要宣传法制,维护社会稳定。实践活动共发放法制材料1200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8个。
2、开展模拟法庭教育。模拟法庭每周开庭一次,法庭上,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等全部由学生担纲,审理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模 拟法庭经过“原告”提起公诉、“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当庭宣判”等庭审程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增强了用法的信心,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设立学生维权信箱,开展法律救援活动。我校在初中部和小学部设立了两个学生维权信箱,成立了以法制教师为首,法律素养高的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法律救援中心。救援中心会及时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一一给予解答,对需要帮助的,实行“一对一”服务,至今共帮助16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4、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建和谐家园”监督活动。我们利用在校生人数多,分散广的特点,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守法监督活动。学生们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违法经营的的店名、容留未成年人游玩的网吧记录下来,学校分类整理,联系工商、城管等部门不断进行依法整治。监督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学生明辨是分的能力,极大提高了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今年十月份的一天,我校04级1班的郭艳和妈妈一起到某超市购物,付完款走出超市大门的时候,被两名保安拦截住。一名保安声称郭艳妈妈带包进入超市,违反了超市规定,要求打开包检查,不行的话还要搜身。面对保安的无理要求,郭艳站了出来,挡在妈妈面前和保安理论,告诉保安他们的行为侵犯了人身权利,是违法的。双方争执不下,郭艳妈妈报了警。赶来的民警了解情况后,对双方进行了调解,超市方面意识到错误,向郭艳妈妈道了歉,直夸小姑娘了不起。这是我们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中,学生学法用法的一个缩影。学生应用法律武器不仅保护自己和家人,还为社会一方的长治久安和谐幸福贡 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校05级3班的一名学生家长在河东农贸市场销售自制的熟肉食品。今年中秋节前夕,她给维权中心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前几天,我发现爸爸把做好的烧鸡装进印有“龙大”字样的包装袋里进行销售。法制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违法行为,我和爸爸说,不能这样干。可他说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少插嘴。”得知这一信息,救援中心的同学联系了工商部门的辅导员,到该店实地了解了情况,向家长讲解了问题的严重性,该家长意识到错误后,主动到工商局交代了问题,接受了处罚。根据家长提供的线索,招远市工商局还一举捣毁了一个以销售印刷假冒包装袋的犯罪团伙,维护了市场秩序。
在普法教育中,我们注重法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探究法制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在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生守法用法实践,切实上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第一课”。
三、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文明程度,学法律讲道德,促进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
我们不断提高教育要求,让学生学法律讲道德,注重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加强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结合法制教育,抓好“两个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育人环境。一是建好一个高标准德育室,使之成为陶冶学生情操,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二是在初中部建好一个法制教育文化长廊,以“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为主题,制作了30 块展板,精美的图片,详实 的事例,使师生从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法律熏陶。
牢固树立德育首位观,坚持德育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德育基本内容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把掌握道德知识和进行道德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用生动典型的事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把道德学习与道德行为融为一体,坚持“学”与“行”相统一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地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加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促进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着眼,从学生每个细小的行为入手,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进而形成优秀品质。加强诚信教育。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精神,以培养“诚信师生”为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培养学生以诚待人、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道德品质。
加强“感恩”和“献爱心”教育。利用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进行“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少年儿童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通过“每天节约一分钱,爱心救助小伙伴 ”、“红领巾爱心助学”、“手 拉手共进步”等活动,教育学生关爱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礼仪文化是人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学生对此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我们在全校8个年级开设了文明礼仪课程,确定每学期第二周为“文明礼仪周”,从让学生懂礼仪、讲诚信、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起逐步提高道德修养。
道德教育的大力实施,使法制教育成了有源之水,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了,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四、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格局,形成合力。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在法制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学校的法制教育和社会大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与公、检、法、司等部门通力合作,构建以学校为主阵地,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齐抓共管的教育模式。做到两个“重视”:
(一)、重视家庭法制教育,开展“法进家庭”,“家庭教育讲法制”活动。
在家庭普法教育中,做到既普及全面,又突出重点。(1)印发《普法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家庭法制教育》等宣传材料,使法制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让家长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学校还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提高家长的法律意识。(2)学校确定了留守儿童、单亲家 庭、外来务工家庭为重点的“30个”家庭作为家庭法制教育的试点,深入调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家庭教育的特点,帮助他们进行家庭法制教育。(3)聘请优秀家长为家长委员会委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法制教育实践,及时总结典型经验,交流心得,促进家庭法制教育不断深化。学期末学校将评选普法教育好家庭,进行总结表彰,以此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家长关心子女的全面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家庭法制教育的效果。
(二)、重视社会法制教育,积极创建法制教育基地,构建法制宣传教育网络。
(1)建立法制教育基地。在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了6个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分批分期到基地开展法制调研,开阔他们的眼界,通过举行现身说法,以案说法和法律咨询等活动,提高他们以法论事的能力。(2)建立学校、街道、辖区法制教育网络。学校与周边街道、辖区派出所签订《街、所、校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共建和谐校园的协议》,聘请了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法制教育辅导员。三方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生法制教育工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参与后进生的帮教。(3)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活动。组织公、检、法等共建单位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的专题研讨,交流法制教育的信息和经验,举办法制教育讲座和开展教育活动,使法制教育融入新鲜血液,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我校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合力,使法制教育收到良好的实效。
五、认真总结普法教育中的经验和做法,抓点带面,以典型推动工作面。
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普法教育体系。
1、我们在初中部设立了德育办公室,成立普法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普法教育的整体规划、工作指导与监督改进;分管法制的副校长负责定期召开法制教育总结会议,分析工作得失,提出改进要求,使普法教育做到常态化、系统化;
2、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教育机制。制定了评教制度、座谈会制度、经验交流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促进法制教育规范化。
评先树优推动普法教育不断深入。
1、开展“三个一”评选活动,学期末学校评选一个普法好方案、一名普法好教师、一个普法好基地;
2、开展“四个十”评选活动,即评选十节法制优质课、十部优秀普法节目、十个守法好班级、十名维权小卫士;
3、开展“五个百”评选活动,即评选百篇普法好征文、百部绘画好作品、百张好手抄报、百名遵纪守法好队员(团员)、百个普法好家庭。
全校师生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树立了守法观念,提高了法律素养,学生言行文明,得到周围群众的一致称赞,建校至今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事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譬如部分教师普法意识不到位,对普法教育遵循旧框框,缺乏创新;一小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等等。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使普法教育成为丽湖学校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让学生终生受益。
第四篇:教师法律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读教师依法执教和学习指导策略有感
凤台关店中学胡尹
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常常受到监护人、教师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严重伤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通过教师法制教育学习,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在教师法制教育学习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
一、(1)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们一心只为学习,一直以来,学生们考完试后的轻松完全被等待排名揭晓的紧张所代替。因此,对于考试他们总有着本能的畏惧。考得好则万事大吉,考得不理想则像“过街老鼠”到处被人数落。幸好法律中规定,学校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对于这样明智的举动,孩子们感到学习踏实多了。我认为,学生当然有必要知道自身的学习状况,但学校如果公布分数,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特别是一些不善于面对挫折、或是屡“试”屡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方式,肯定会承受不了这个压力的,同时也会造成学生之间的歧视,以至于伤害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而事实上,即使不公布分数和名次,只要这个学生自己本身有上进心,也能把握好尺度如何去学习就可以了。
(2)、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
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3)、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二、初中英语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包括有效听的策略、流利读的策略、轻松说的策略以及正确写的策略。在听力方面注重听前的预测,做到有备而来,善于在听中抓住关键信息,听思同步进行,听后积极反馈。在读的方面注重模仿跟读策略、强化朗诵策略,读的过程中注重语音的学习,并且采用多种训练法比如儿歌训练法、角色训练法以及故事训练法等等。在说的方面注重口语模仿策略、情景交际策略。在写作方面提出比较策略和学习迁移策略的运用。
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包括语音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句型
学习策略、对话学习策略以及语法学习策略。语音学习策略重点介绍了以旧引新策略、语音渗透策略和划分音节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重点介绍了联想记忆策略、语音记忆策略、复数记忆策略,并根据遗忘规律和记忆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对学习英语单词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句型学习策略包括句型理解与句型表达,句型理解注重关键词理解、同义句转换与语境学习;句式表达包括句式模仿、句式组织与句式纠错。对话学习策略包括对话理解与对话表演,对话理解注重整体性学习与信息深加工;对话表演重在创设真实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对话表演,指导学生根据话题内容进行有效的对话改编和创编,以及指导学生将对话表演延伸到课后,积极开展课本剧表演。语法学习策略包括语法理解与语法运用,语法理解重点介绍语境理解与比较归纳;语法运用介绍情境运用与反思修正策略。
情感态度养成策略重点在于兴趣培养、动机强化、自信提升与合作探究策略。兴趣培养策略重点介绍主动参与和学以致用策略。动机强化策略包括合理预期策略与目标分析策略。自信提升策略重点介绍积极暗示与评价体验策略。合作探究策略包括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助,自主探究策略重点介绍情景预测与比较发现策略;合作互助策略包括合作与互助策略。
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包括外国文化学习认知、外国文化学习资源以及跨文化交际策略。外国文化学习认知策略重点介绍了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策略、情境学习策略与延伸拓展策略。外国文化学习资源策略包括拓宽资源渠道策略和资源整合策略。跨文化交际策略介绍了外国文化知识积累策略与情境交际策略。
本书从各个方面来解说如何运用策略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给我们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了很大的理论支持与教学指导。让我们分析和透视学习策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把英语学习策略教学落到实处,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第五篇:教师法律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法律素养研修》心得体会
宫集中学 李敏
通过教师法律素养学习,使我坚定了学法与用法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学生的信念。在教师法律素养学习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高尚师德的践行者。
二、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学好法、用好法的关键。学法是前提,用法是目的。只有将学法与用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依法解决问题。学生出问题是正常的事情,一旦问题出现,必须严格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教育和处理,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明白是非曲直,做到防微杜渐。
四、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尤为重要
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屡增不减,是法制观念淡薄的结果,作为人民教师帮助
学生了解一些法律常识是必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时,生理和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心理上充满着独立性、依赖性、自觉性、反抗性的矛盾,起伏比较大、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事情欠缺考虑;而且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社会环境却又非常复杂,社会上对青少年诱惑的东西太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也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一些非主流文化,网络上负面消极的东西,虚拟的网络世界,扭曲的价值观等。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得法的引导,他们很容易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作为教师,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所以应当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使学生将来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学习《法律素养研修》心得体会
宫集中学 李敏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