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5:1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第一篇: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

法律援助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人权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等法律都对法律援助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奠定了法律基础。1997年5月 26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及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正式成立;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5号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正式生效施行。

灵川镇位于县境中部,为县城所在地,交通便利,有湘桂铁路、国道322线纵贯南北,距桂林国际旅游名城仅5公里,地理位臵得天独厚。全镇下辖12 个村委会,123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农业人口37000多人,总面积 118平方公里,2006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15.1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11.01%,工业产值12.38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3838元。全镇2006年,发放救济粮62040斤。发放救济款91894元。发放城镇低保生活保障金72625元,救助困难群众99户,238人。

一、当前,我镇农村出现的法律援助事项:

一般类型有:赡养、抚养、扶养、婚姻、家庭暴力、邻里间山林、水田,宅基地纠纷和医疗、交通事故,以及因公共基础设施和其他项目开发对农村土地的征用、拆迁中对农民权利侵害产生的纠纷;

突出类型有: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报酬被拖欠,人身损害赔偿纠纷。

二、目前,法律援助的对象主要是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社会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农村,援助对象的重点要针对农民,原因有以下三点:

1、农村的贫困人口多。

农村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的生活水平和农民的人均

1收入都是比较低的,经济的落后使得教育水平无法提高,从而导致农民整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道德素质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前来咨询的农民都不愿意诉讼解决。通过调查发现,其中有因为怕伤和气的,有认为打官司很没面子,而大部份的人是由于家里穷不愿意再额外拿出一笔钱去打官司。随着物价的上涨以及诉讼成本的提高,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2、符合法律援助范围的案件多。

由于历史习惯、观念意识、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发生在农村或农民身上的案件有许多属于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比如,在农村,每个家庭普遍都有两个孩子以上,孩子多导致家庭贫困,孩子长大成家后,由于文化素质不高或因为贫困、子女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另外,现在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条件恶劣及安全措施不当导致农民工因工受伤的情况层出不穷,在大多数情况下农民工是无助的,这时候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无疑是雪中送炭。

3、在农村加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可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产生法律宣传的效应,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在农村接受法制宣传的机会要比城市低得多,相当多的农民对法律知之甚少,对诉讼敬而远之。而农村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村与村之间联系很多,李家出了什么事,过几天全村甚至外村都会听说。因此,切实地为农民办几件实事比单纯进行法制宣传的效果要好,因为当事人回去会向其他人讲述自己的事情,其他人在听的过程中不仅了解到一些法律法规知识,而且还对此深信不疑,他们再去向另外一些人讲述,这样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农民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在农村开展法律援助工作,让广大农民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可以扩大影响,消除一些农民认为法律遥不可及的偏见,改变农民对法律、诉讼的一些认识,提高农民知法、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减少因农民不懂法而吃亏上当的情况的发生。

三、现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不够。

如今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存在偏颇,在城市宣传的较为广泛,法律援助中心也多设在城市里,而针对基层农村的宣传较少,因为农村生活比较贫困,真的广泛宣传恐怕会有相当多的农民找上门来寻求法律援助,造成法律援助机构应接不暇。但这样就与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因为宣传的少,广大农民就不了解法律援助,不仅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非常困难,而且对于整体素质不高的农民,一旦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他们不知道求助于法律援助机构或者法律服务者,又缺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那么只有凭感情用事,采取其他非法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法律援助审批程序亟待完善。

当前法律援助审批权在法律援助机构,当事人只要交齐相关的证明和材料一般就能够获得免交代理费等法律援助。而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在农村,开具一份无收入或生活贫困证明非常容易,这就给一些人留下了可乘之机,难以确保全部法律援助资源都切实用于帮助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受援人,加大了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成本,降低了法律援助机构的工作效率。因此,如何进行严格且有效的审查是法律援助审批程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法律援助除了免交律师费、代理费外,还应包括减、缓、免交诉讼费,这就涉及到法院对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而对于法院来说,法律援

助案件一般仅限于或说多限于刑事辩护案件的法律援助,对于民商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要想减、缓、免交诉讼费,一般不太可能,得到法律援助的可能性很小。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而法院却没有同意其缓、免交诉讼费用,最终导致无法立案。法律服务费的减免和诉讼费缓、减、免的衔接问题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经济困难的农民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得到减、免费的律师服务后,往往由于得不到法院缓收和减免诉讼费而不能进入诉讼程序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最终落不到实处。

3、有限的法律援助资源与大量的法律援助需求之间矛盾突出。随着普法宣传的深入,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据笔者在永乐店镇的调查显示,《法治进行时》、《法制播报》、《今日说法》等法制栏目在农村拥有很高的收视率,农民寻求法律帮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越来越广,对法律援助的需求量也就越来越大。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法律援助受到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加上法律服务和运作成本在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的法律援助资源不能适应正在急剧转型和变化的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2002年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过70万件,而实际受到援助的低于18万件,受援率不足1/4.四、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宣传,让农民“知”法律援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仅仅依靠在农民赶集时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了。在当今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在有条件的农村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法律援助的相关内容;在条件落后的地区,可以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让需要法律援助的人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原则,明确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怎样去寻求法律保护,使他们“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得以解决。

2、协调配合,让农民“用”法律援助。

仅仅“知”法律援助是不够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用”法律援助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首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当事人要主动向当事人提出并积极协助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律援助的有关事宜;其次,法律援助机构要严格审查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使应该得到援助的人得到应有的援助。最后,法律援助机构应与人民法院密切配合,杜绝因无法交纳诉讼费而致使法律援助终止的情况发生,使农民能够顺利地“用”法律援助。

3、提高质量,让农民“信”法律援助。

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品质量尤为重要,法律援助工作也不例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要认真做好案件的审阅、调查和准备工作,不能因为农民懂得少、是弱势群体就敷衍了事,要确保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只有获得了信任,才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关注它,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能为维护广大

农民的切身利益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4、加大投入,让农民“靠”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该加大对法律援助的投入,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法律援助。在将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农村贫困地区以乡镇为单位设臵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工作站配备2-3名公职律师,由法律援助机构每月为公职律师发放工资,公职律师负责本乡镇的法律援助工作,免费办理咨询、代书等非诉法律事务并承办本乡镇范围内的法律援助案件,这样就扩大了法律援助的范围,使更多的农民能够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利益,真正做到让农民“靠”法律援助。

第二篇:灵川镇土地、城建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灵川镇土地城建执法工作调研报告

灵川镇位于灵川县中部,是灵川县城所在地,距桂林市中心12公里,距桂林火车始发站6公里,距桂林两江国际机场26公里。东邻灵田乡,北接三街镇,西与潭下镇交界,南与桂林接壤。全镇面积11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22个自然村。总人口16.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9万人,人口数、人口密度均居全县各乡镇之首。镇内交通便利,漓江、湘桂铁路、国道322线(桂黄公路)成川字贯穿全境,桂林至北海、梧州、湖南高速公路出入口汇集在镇政府驻地以南3公里处。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灵川镇充分发挥本镇的区位优势,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第三产业、开发甘棠江、建设大县城、打造新灵川”战略的实施,结合本镇实际,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全镇经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灵川镇土地城建执法工作的基本概况。

(一)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以大展示活动为载体,明确目标和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广大干部职工项目建设的热情高涨。扎实推进“两铁一高一网”建设和中央拉动内需投资项目以及甘棠公园、甘棠江防洪堤、污水处理厂、桂北新天地、大西南汽车城、时代广场、桂林城北现代物流配送中心、桂林市滨江北路(灵川段)、力源公司、中央储备粮直属库和各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国家、区、市、县重大项目建设。

(二)推进城镇化建设

甘棠公园项目做好了征地和拆迁安臵的准备工作。桂林市滨江北路(灵川段)基本完成前期工作,现甘棠江大桥基槽建设基本完成。八里七路、银渠路建设基本竣工,马岭路、朝阳路、绕城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

抓紧做好了灵勃、同化、莫家三个工业集中区的整体设计、项目申报、园区规划等工作,同时继续做好了已落户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

(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共扶持水泥完成30个自然村的村、巷道硬化,总长约41.73公里,其中扶持较大的有王家庄、寺边、本固、雍田、东村等的村道、村巷。村、巷道的水泥硬化改善了村容村貌,使农户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逐步实现“村村队队户户通北京水泥(柏油)路”目标。

(五)推进城乡风貌建设

2010年我镇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在县里有关部门的协助下,对高速公路500米可视范围内涉及我镇的8个自然村进行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共筹集投入资金1097万元,完成外墙立面改造485栋,改造面积20多万平方米。试点东家山村文化活动综合楼、篮球场、绿化、村道硬化等十项配套硬件设施全部竣工,并获得区、市、县领导的好评。改造后的村庄村容整洁、设施完善、民房亮丽、环境优美,勾画出了一幅幅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温馨的画面。

(六)做好卫片检查工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0年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我镇的土地管理工作,规范各类用地行为,制定灵川镇卫片执法检查及违法占地整治实施方案。

(2)下发灵川县人民政府灵通字[2010]6号关于严格禁止各类违法用地行为的通告。

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

(3)摸清违法占地企业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务工人员情况,掌握企业主的思想动态。

(4)做好违法建筑企业自行拆除的动员工作。责令违法占地企业全部停产,把工人全部辞退并合理安臵,限期自行拆除违法建筑并进行整改,拆除违章建筑并对土地进行了复耕复绿。

(七)做好土地整治工作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口和建设用地增加,人地矛盾严重。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群众农业收入。

(八)严格执法,做好土地审批、发证工作

我所会同城建规划部门做好村镇建设用地规划,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做到依法用地。在日常的土地登记工作中,对申请发证的用地单位或个人所报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现场勘察,依法报批,真正做到依法用地、依法管地,全年共报批48宗,申报发放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82宗。

(九)积极为项目用地,招商引资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推进我镇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我所认真做好项目的征地工作,为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用地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今年,我们积极协调处理了桂兴高速公路、八里街工业园区、湘桂铁路扩能及辅架基地征地工作,为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职能部门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1、进一步加强资源开发管理

近年来,我镇灵宝、双潭、双洲等村委少部分群众在漓江河道两旁的耕地上非法挖砂、取土获取暴利一现象日趋严重,全所干部职工协同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的同志起早摸黑下村加以宣传政策和制止,并找到非法挖沙、取土群众进行教育,向他们宣传土地的重要性和毁坏耕地的危害性,使他们对《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管理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有效地制止了非法行为。

2、切实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

我镇位于甘棠江、漓江畔,同化、莫家、王石灰岩地带,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及“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为主点,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1)是制定了《2011年灵川镇地质灾害防治预案》,成立应急分队。

(2)是组织人员对重点地质灾害防范区进行调查,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3、狠抓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管理的主导作用,并始终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工地巡视检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做到“两个确保”即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三、扩大执法队伍,增加巡查力度

1、扩大执法队伍

(1)近年来,为加快灵川镇城镇发展。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城乡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

别是在城郊结合部、城区工业园区、市政道路、城市土地储备用地以及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地区,违法建设和非法占地现象已较为严重。

(2)2011年3月份,为进一步加强我镇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利用的管理工作,加大全镇城乡规划与管理力度。我镇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招聘了一批年轻、有文化由大学生、复退军人20人组成的土地、城建综合执法小组,每日在灵川镇范围内巡查,对违章建筑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使违章建筑制止在萌芽状态。能更加有效的开展执法工作的进度和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3)2012年3月份,因灵川县城正在旧城改造,为加快重大项目的发展。能更加有效遏制违法用地与违法建设行为,进一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灵川镇人民政府土地、城建综合执法小组经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在增加聘请协管员30名。

2、加强队伍建设。

(1)要继续深入开展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着重在工作职能具体化、管理工作制度化、队伍素质优良化三方面下功夫,增强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能力。

(2)要建立协管员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协管员在宣传法律法规、通报土地动态、报告违法行为、调解宅基地纠纷等方面的作用,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要深入开展“完善体制、提高素质”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强化干部队伍学习培训,完善考核考评制度,发现和树立典型,及时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4)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正确带领和培训下,镇土地城建执法小组在思想上、工作业务上

迅速成熟和提高,快速进入土地、城建执法工作角色,在镇辖城乡区域内有效开展土地城建执法工作,有力地打击了蓄意抢种抢建,破坏灵川镇土地正常管理和使用秩序的违法行为,为遏制非法抢种抢建行为和保护土地资源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加强宣传法制工作,提高村民守法意识。

1、加强农村《土地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村民群众保护土地、爱惜土地,合理使用土地资源的意识。

(1)是利用宣传车和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进村入户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条例》《广西土地法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

(2)是利用各村的宣传栏张贴和摘录有关土地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知识;

(3)是对违法抢种抢建村民进行法制宣传,让违章村民认识到违法行为的不良后果,配合执法,有效整治违法破坏的土地。经过以上工作,不少违章抢建抢种村民的法制意识得到提高,执法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有效减少土地违法行为。

2、建立土地城建执法和卫片执法工作机制,确保执法工作规范性和长效性。

(1)是建立信息收集网络。在各村委、工作队设臵土地违法违章案件信息员,及时收集信息,发现违法违章用地行为及时汇报,使镇土地城建执法小组在村委干部工作组的配合下及时开展执法工作,有效遏制土地违章行为;

(2)是动态巡查、现场拆除。镇土地城建综合执法小组每天对全镇城乡区域进行土地使用巡查和卫片调查工作,对违规违章使用土地行为及时做好法律程序调查,做好土地调查卫片执法记录,及时阻止,现场拆除;对违法案件及时收集整理材料,及时上报镇领导小组和县执法大队,配合县执法大队及时阻止违法行为,并保持跟踪监察。

(3)是建立土地城建综合执法制度。首先是要求执法小组每天对重点土地违法案件易发即基本农田保护区、重要路段、重点工程建设地段,已征用土地区域等地段,进行执法巡查;其次是确定区域负责人,建立巡查档案,做好巡查记录,专人负责归档如柜,作为组织大规模依法拆除依据;再次是及时收集完善土地执法程序和资料,每月汇总土地执法情况,及时向镇土地执法领导小组汇报。

3、加大《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

利用不同方式加大《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努力营造《城乡规划法》的实施氛围,特别是针对我镇少部份村民为了私人利益,获取补偿,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区内,进行临时建设或拆旧新、扩建新房等违法、违章建设行为,我镇城建站加大《城乡规划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城乡规划法》办法的执法的宣传力度。

五、工作成效显著

一年来,镇土地城建综合执法小组在镇土地城建执法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正确的领导和指导下,积极配合镇政府完成的重大项目。

“两铁一高”项目:桂兴高速公路灵川镇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征地1225.37亩。贵广铁路灵川镇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征地800.2亩。湘桂铁路灵

川镇段共征地1129.02亩。

电网建设:今年我镇已开工建设的新建、续建电网项目共11条线路,共计塔杆345个,已全部完成了345个塔杆的征地及青赔工作。

甘棠公园项目:该项目已完成征地村的人口、土地、房屋的调查摸底工作,以及苏家、甘棠上村、湘潭的土地征用工作。

滨江北路灵川段:有12个自然村已签订了征地协议,另外7个自然村启动公证提存程序。

灵川绕城一级公路:已完成所有所涉及自然村的土地权属确认工作;完成木马、禾家铺村勘测定界和征地预公告工作;完成了9个自然村的土地调查表、征地委托书工作;

甘棠三桥:已完成征地前期的摸底调查工作以及征地边界的放臵工作,清表工作正在进行;

县土地资源管理局开展卫片执法调查取证97宗违章用地,占地面积764.6亩,拆除违章用地厂棚56亩,并开展了城区农村重点路段、重点工业商业区、农田内违章抢种抢建案件调查取证,阻止违章行为等土地执法工作,调查违章用地案件共274宗,占地面积14500㎡。

另外八里街钢材城项目、桂林时代花园广场项目、桂林城北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力源公司、中央直属粮库二期扩建、八里街1号工业园进园大道等32个项目正在顺利的推进。

迎接全国“诚信计生”现场会在桂林市召开,我镇同化村委定为现场会观摩点。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对

同化村委办公楼、同化村委的俸家、雍田、江北、鸟笼铺等四个自然村、民治村委办公楼、民法村委的木匠户自然村进行了房屋立面改造、道路硬化、绿化改造、旧房拆除重建等改造工程项目。二0一一年四月开展实施,现已全部完成工程改造项目,立面改造总面积72500㎡,投入资金290万元;完成道路硬化、绿化改造及旧房拆除重建等改造工程项目,投入资金106.2495万元,两项资金合计为396.2495万元。改造后的村庄村容整洁、设施完善、民房亮丽、环境优美,构画一幅幅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温馨的画面。

镇土地城建执法小组的执法工作成效显著,为确保镇土地资源正常使用,维护国家土地有关法律法规作出不小的贡献,但工作效果距离镇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执法小组在新的一年中将再接再厉,做好土地执法工作,为有效遏制违章用地行为,保护国家土地资源作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贫困人员、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情况,本人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就我区的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一)调研方法

这次调研工作,我们采取看、听、问、议的形式,点、面结合,突出主题,就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详实调研。

一是看:调研组直接到区司法局和法援中心实地调研,翻看案卷,查询制度,比对数字,全面了解,力求真实。二是听:在司法局、法援中心,召开了有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区司法局、法援中心的汇报,广泛征询了各界人士的意见。三是问:调研组成员除在座谈会、汇报会上详细咨询了解情况外,还主动找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和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四是议:调研组举行专门会议,充分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提出对策。

(二)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1、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律援助工作程序。区法律援助中心依照有关规定,一是制定了《辖区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须知》、《法律援助告知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咨询接待规定》、《法

法律援助专用卡,为学校和矿山发放数千份法律援助指南,为这些特殊群体建立起“绿色通道”。三是实行限时服务承诺制度,缩短申请法律援助审查期限,限时办理,加快受理法律援助的审批速度。

5、法律援助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称赞。法律援助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这些人大都经济困难又老弱病残,有些还是智障者,对法律知识相对了解不深。他们又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抱着唯一也是最后一线的希望来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全体同志敬业爱岗,把为贫困群众奉献一份爱心作为一项崇高的职责履行,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全部体现在奉献精神上,他们凭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铺就了一条法律援助的阳光大道,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尤其是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的背后,常常凝结着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从受理到取证再到法庭辩护,来回要许多次,没有工作用车就乘公交车、出租车,更多的时候是骑自行车。援助中心主任郭晓风趣地说,受援者们对他们这些法律援助工作人最好的礼物是送了一根“高档”许昌香烟。在市场金钱利益驱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的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实在难能可贵。这次调研中我们访问了几位受援对象,他们对中心援助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尽是一片赞扬,对他们负责的工作态度表示极大的满意。

二、对策建议

1、要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工作机构要充分运用各种形式,加大对《条例》和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和关心法律援助工作,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各级各部门更加认识和理解各自在《条例》实施中所担负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良好氛围,使更多需要法律帮助的困难群众了解并实际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是政府出钱维护社会公正的一项社会事业,法律援助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府要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要加大对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的投入,根据我区法律援助事业的需求,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踊跃捐助法律援助事业,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以减轻财政压力。要重视解决法律援助机构办公用房、工作用车等硬件方面的困难,设立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窗口,以便于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区政府应加大经费拨付数额,确保法援工作一切所需。区政府应牵头以法援中心为枢纽,建立法援网络体系,整合司法救助、民政救济、

第四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贫困人员、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情况,本人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就我区的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一)调研方法

这次调研工作,我们采取看、听、问、议的形式,点、面结合,突出主题,就区司法局法律援助工作开展情况做了详实调研。

一是看:调研组直接到区司法局和法援中心实地调研,翻看案卷,查询制度,比对数字,全面了解,力求真实。二是听:在司法局、法援中心,召开了有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区司法局、法援中心的汇报,广泛征询了各界人士的意见。三是问:调研组成员除在座谈会、汇报会上详细咨询了解情况外,还主动找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社会人士和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四是议:调研组举行专门会议,充分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提出对策。

(二)我区法律援助工作的基本情况

1、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律援助工作程序。区法律援助中心依照有关规定,一是制定了《辖区公民申请法律援助须知》、《法律援助告知单》、《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咨询接待规定》、《法-1-

律援助卷宗质量、归档管理》等制度,对申请人的申请实行

统一审查、受理、指派和办理,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法

律援助工作体系。

2、法律援助受援对象不断扩大。针对受援人经济困难情

况不一样的情况,进一步降低受助条件的标准,扩大法律援

助的覆盖面。对具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农村

特困家庭救助证、五保供养证、特困职工证、失业救济金领

取证、再就业优惠证、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经

济困难证明的,均可得到法律援助,让更多弱势群体得到必

要的法律服务。根据我区经济发展环境,将外来务工人员全

部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建立外来人员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据统计,外来人员的法律援助占到全部援助案件的50%以上,这个最需要法律帮助的特殊群体已成为区法律援助中心主要的受援对象。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还将援助范围拓展至因工伤、医疗、交通等事故而

追索赔偿费用以及因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下岗职工的维权等。近三年来,我区法援中心共办理各类法援案件79件,为困难

受助群众赢回合法经济利益数十万元。

4、法律援助便民措施不断完善。区司法行政部门在实践

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法律援助的便民利民的有效形式。一

是依托基层司法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以及工会、妇联、残联、社区等社会组织设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方便并及时受理群众的法律援助申请。二是向符合条件的公民和低保家庭发放了

法律援助专用卡,为学校和矿山发放数千份法律援助指南,为这些特殊群体建立起“绿色通道”。三是实行限时服务承诺

制度,缩短申请法律援助审查期限,限时办理,加快受理法

律援助的审批速度。

5、法律援助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值得

称赞。法律援助工作者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这些人

大都经济困难又老弱病残,有些还是智障者,对法律知识相

对了解不深。他们又往往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抱着唯一

也是最后一线的希望来寻求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中心的全体

同志敬业爱岗,把为贫困群众奉献一份爱心作为一项崇高的职责履行,把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全部体现在奉献精

神上,他们凭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铺就了一条法律援

助的阳光大道,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尤其是困难群众感受

到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每一件法律援助案件的背后,常常

凝结着法律援助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从受理到取证再到法庭

辩护,来回要许多次,没有工作用车就乘公交车、出租车,更多的时候是骑自行车。援助中心主任郭晓风趣地说,受援

者们对他们这些法律援助工作人最好的礼物是送了一根“高

档”许昌香烟。在市场金钱利益驱动,法制尚不健全的今天,有这样一支默默无闻的法律援助工作队伍,实在难能可贵。

这次调研中我们访问了几位受援对象,他们对中心援助律师

和法律工作者的工作作风尽是一片赞扬,对他们负责的工作

态度表示极大的满意。

(三)存在问题

我区的法律援助工作与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还不够到

位,对《条例》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深入。一些相关部门和

领导对法律援助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存在种种误解,有的认为法律援助只是司法行政部门甚至是律师的事情,与己无

关,因此配合不够默契;有的则认为,为刑事案件被告人提

供法律援助是政府出钱帮罪犯说话,不值得。《条例》在群众

中的影响也不大,不少困难人员还不知道法律援助,有的受

援人是通过上访才了解到有法律援助这一途径。由于法律援

助工作缺乏必要的宣传力度,其社会影响力较低。二是法律

援助经费依旧短缺,财政支持力度尚需加大。随着受援面的扩大和受援人的增加,援助经费的不足对援助事业的发展造

成制约。按照《条例》规定,法律援助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

拨款。我区的援助经费从无到有,从2001年开始虽然逐年有

所增加,至2007年为3万元。但这些经费用于办案补助缺口

很大,更谈不上进行宣传、培训等必要的工作。援助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援助中心职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

援助工作人员办案的积极性和办案质量及效果。此外,受客

观条件的限制,法律援助如何真正做到方便群众还有距离。

从硬件设施看,援助中心现在新华区辖区的联盟路临街家属

楼后,区畜牧站的破小三层楼上,来访和求援者很难找到,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策建议

1、要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工作机构要充分运

用各种形式,加大对《条例》和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和关心法律援助工作,使社会各界更加

关注和支持法律援助工作,使各级各部门更加认识和理解各

自在《条例》实施中所担负的职责,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参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良好氛围,使更多需要法律帮助的困难群众了解并实际运用法律援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法律援助的政府责任,建立健全法

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是政府出钱维护社会公正的一项社会事业,法律援助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

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政

府要把法律援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

事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要加大对法律援助专项经费的投入,根据我区法律援助事业的需求,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

相适应的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鼓励社会各界踊跃

捐助法律援助事业,拓宽法律援助经费来源,以减轻财政压

力。要重视解决法律援助机构办公用房、工作用车等硬件方

面的困难,设立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窗口,以便

于困难群众寻求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区政府应加大经

费拨付数额,确保法援工作一切所需。区政府应牵头以法援

中心为枢纽,建立法援网络体系,整合司法救助、民政救济、律师事务所、公证处、148法律服务所和乡镇司法所的力量,统一安排经费、人员、案件,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要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残疾人联合会等组织的法律援助力量,形成各方联动机制,做到应该救助的对象都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政府的援助。

3、要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提升法律援助质量。区司法行政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职能,加强对援助律师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管理,教育律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要积极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宣传、鼓励和表彰优秀法律援助工作者。

4、要加强配合,密切协作,为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条件。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家之事,而应该是政府部门共同之事。各有关机关、单位和个人都应当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援助人员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对援助案件,相关部门应当提供方便,对所涉及的相关费用应依法予以减、缓、免收,共同降低法律援助成本。

区政协民法委

2011年8月22日

第五篇: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越来越多,切实开展“应对金融风险,推进科学跨越”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援助暖民心工程”尤为重要。切实抓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平安株洲”、“和谐株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法律援助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人权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基本上覆盖了整个社会弱势群体,实行法律援助,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满足农村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的需求,推动了农村维权工作的深入开展。

法律援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生活比较贫困的群众和一些特殊的社会群体,因而法律援助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农村,援助对象的重点应针对困难农民,对其权益的稳护,保护其合法权益的与否,直接涉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建立健全乡镇法律援助机制,做好对农村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也已成为法援机构的重要工作。我市是农业生产大市,总人口37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0多万人,全市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20万人左右,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40%。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历史原因、观念意识、经济发展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许多属于法律援助案件的范围,而农民受自身因素与社会环境的双重制约,在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困难,给予农村困难群众更多的支持与救助,使他们平等享有和实现法律规定的权利,不仅是建设法制社会、公正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积

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基本情况

为切实加强我市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更多的弱势群体享受法律援助,市、县(市、区)两级法援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司法局的领导下,采取了切实措施,全面加强农村的法律援助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服务保障。近年来,我市经济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困难户增多,法律援助事项较多,需法律援助的对象增加,每年筹措的经费不足需求总额的四分之一。法律援助经费短缺是开展援助工作的瓶颈,制约着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的加大,全市在外务工农民总量逐年加大,劳务输出的主要在江、浙、京、津、粤地区,大多数为青壮年,文化程度偏低,主要从事建筑、服装加工等工作。劳务输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外出人员多,从事职业杂,分布地域广。二是以年轻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妇女劳动力在劳务输出中所占的比例逐年提高。三是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成为劳务输出中的骨干力量。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在农民工维权方面力不从心,还不能做到应援尽援。从近几年办理农民工维权案件情况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工资被拖欠、克扣现象较为普遍;二是劳动休息权得不到保障;三是劳动安全防护措施差、缺乏安全教育,导致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且得不到应有的救治;四是劳动保险不到位,非法剥夺农民工依法享有的各项劳动保险权益;五是缺乏合法、完备的用工合同,一旦发生纠纷,农民工的权益无法保障。

二、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农民自身因素

由于农村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低下,一旦人身、财产等权益受到侵害时,习惯于传统的行政协调,而不愿意诉诸于法律解决问题,他们往往怕“官官相卫”,自己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怕“打赢了官司输掉了钱”,得不偿失;怕复杂而漫长的诉讼程序,耗时费力。也有些农民则根本不知道可以通过法律援助途径维权自己的合法权益,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农民工依法维权成本高、难度大。

一是仲裁、诉讼环节多,农民工维权成本高。二是劳动法规定了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及一裁二审的法律程序,大量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必须经过劳动仲裁、法院一审、二审、强制执行才能完成,导致农民工维权之路过于漫长。工伤维权则程序更为复杂。三是农民工维权案件调查取证难。多数农民工不知道签定劳动合同、不懂得如何签定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拒不签定合同的情况下接受用工条件,使各方面权利得不到保障,造成农民工案件普遍存在着无劳动合同、无养老保险和无福利待遇的“三无”现象。四是农民工维权案件执行难。

3、法律援助经费不足,将制约着农村援助工作的开展。

随着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逐步了解,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随着法律援助工作的日益扩展和完善,农村人请求法律援助的将会越来越多,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机制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法律援助相对于其他案件来说,所需费用更多,特别是困难农民的法律援助。一般受援人都没有家庭电话和手机,更不要说交通工具。援助人员要询问当事人、要进行调查取证、要代写各类法律文书、要复印有关资料等,异地开庭还需要食宿费等。援助工作者在取

证和其他诉讼活动中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不仅严重挫伤了援助工作者的积极性,同时也将造成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不高,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权益保障。

4、法律援助工作者人员少,难以使符合受援条件的困难农民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服务。

三、对策及建议

做好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从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多管齐下。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对下一步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完善体制、加强沟通协调,质量监控、确保实效。

农民工维权涉及到部门很多,应当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建立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有关机构和人员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过程中,需要调取相关证据,劳动、建设、公安、安全生产管理等部门要给予支持和配合,更好地解决农民工维权中取证难的问题。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在开展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过程中,要主动与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卫生、工商以及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做到信息互通、工作互动,更好地实现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行政执法的衔接。

法律援助中心要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司法局可与公、检、法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通知》、《关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统一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标准、程序;并与民政、劳动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签发《关于对申请法律援助的当事人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几有效合作配合的通知》、与工商局、卫生局、国土资源局、档案局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法律援助的律师及其办案人员查询、利用档案资料的通知》,对完善协调机制作出规定。司法局要出台意见,明确深入推进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和加强农村法律援助工作,并制定《关于加

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法律援助中心还要严格实施质量监控,建立《援助案件质量监控制度》和《三回访制度》,将为民办实事的对象拓展到了所有民事案件的当事人,使法律援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工。

(二)援助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程序、降低标准。

对情况特殊、无法提供身份证明或经济困难的农民工,有事实证明为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援助的,或者情况紧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严重事件的,或者遇到即将超过仲裁时效或者诉讼时效的,先予受理。积极探索以非诉讼方式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模式,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要借鉴人民调解的工作流程,逐步形成一套处理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的调解机制,对婚姻家庭、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交通事故赔偿等援助案件首先以非诉调解的方式加以解决,解决不成的再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既减轻双方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又促进矛盾的化解。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要简化程序,快速办理。规定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案件,审批时间限制在3个工作日内。规定农民工申请的一般案件当天审批、当天指派。对涉及人数众多的群体性农民工维权案件,先行指派法律服务人员提供法律援助,事后补办有关审批手续。对因公致残的农民工案件优先接待、优先审查、优先办理。

同时要放宽对农民工经济困难的审查条件。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对其他案件,在审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时,基本上以“就宽不就紧”为指导原则,只要有关单位出具经济困难证明一律给予援助。结合农民工个人的收入情况和家庭整体状况及案件情形,灵活掌握经济困难审查标准,对申请人收入虽然超过经济困难标准,但其本人有慢性病,每月固定需要支出一定数额的医疗费,或者申请人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其他家庭成员有重病、残疾、长期失业等情形的,都视为符合经济困

难条件。在考察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仅略高于本地每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后,对农民工的各类法律援助申请一律免于审查经济困难条件。

(三)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力度,破解难题,依法维权。

一是统一部署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加大法律援助宣传的广度。根据省厅关于扩大法律援助宣传的要求,结合“3·15”、“12·4”等维权日、法律宣传日等活动开展大型法律援助宣传,在主要街道、社区悬挂过街横幅,村镇粉刷标语;制作法律援助公示栏。二是传统手段与立体宣传相结合,加大法律援助宣传的深度。加强农村法律援助站点建设,健全法援网络。通过在农村发放法律援助宣传资料、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传统的宣传形式和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宣传,进一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深度,努力破解困难群体“请不起律师、打不起官司”的难题。切实利用好与市电视台联合开办的《法律援助在行动》栏目,现场解答法律咨询,以案说法。

下载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灵川镇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区,是一块嵌入湖北、湖南和贵州三省之间的三角地带,包含黔江区(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以下提供一篇调研报告给大家参考! 重庆市渝东南民族地区属武陵山区,是一块嵌入湖北、湖南和贵州三省之间的三角地带,包含黔江区(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

    县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5篇]

    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县法律援助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法律援助是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获得必要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救济和保障制度,是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律援助中心调研报告

    灞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调研报告 在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灞桥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灞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稳步提高,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为弱......

    2016年法律援助调研报告

    2016年法律援助调研报告 创办《托克托法制专刊》,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和行政事业单位免费发放,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干部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认识。此外,继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在农......

    法律援助原创调研报告

    法律援助原创调研报告 法律援助原创调研报告 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其实质是法律扶贫、扶弱、扶残,是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完善社会......

    关于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区法律援助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贫困人员、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情况,本人组织部分区政协委员,就我区的 这次调研工作,我们采取看、听、问......

    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文章标题:市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我市是人口较多的农业大市,也是劳务输出大市,是全国重点劳务输出中转监测地。全市农业人口802万人,占人口总量的89.4。随着农业劳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