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思想史(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15:0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管理思想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管理思想史》。

第一篇:中国管理思想史

论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经历了上下五千年时间的洗礼之后,中国也因此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积淀了很多先人的智慧,而我们对于这些先人留下来的精神宝藏将会受益无穷。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法家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兴盛于战国中后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思想,而这些思想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法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法家管理思想 企业管理

【正文】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导致企业间管理水平差距很大,最先进的管理形态和最原始的管理形态并存。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尽管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管理覆盖小、内容不规范、质量管理标准不高。这些都是企业管理中管理不当所引起的一些弊端,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种较好的管理方式来改善企业管理的不足之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有很多,而法家管理思想在其中脱颖而出,更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法家管理思想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一.法家思想的概况

1.社会背景

进入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在政治上,上古以来的“贵族政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周室衰微,诸侯群起,各诸侯内部“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卿大夫专权跋扈,新旧势力矛盾激发。在失去王室控制的情况下,一些诸侯国竞相扩张自己的势力,兼并他国土地,社会秩序因此也变得动荡不安起来。列国卿大夫在争霸中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攫取了政权,卿大夫的家臣也慢慢掌握到了实权,进而控制了国家的部分权力,出现了所谓的“礼崩乐坏”的局面。国家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以君主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与郡县制度取代了宗法分封制度。

在经济上,铁器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开始普遍推广,使得农业生产力迅速提高,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和广泛使用增强了农民开荒的能力,使可耕地面积增多,但随着私田的不断增多,土地逐渐变得可以交换,甚至买卖,井田制渐趋瓦解。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方式也开始转变。封建个体经济逐渐占主导地位;“工商食官”的局面逐渐破坏,出现了个体手工业者、商人。

在思想文化上,传统的神权观念和神权思想受到了“德”、“仁”思想的猛烈冲击、批判,“礼”和“法”的思想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基础。在这个时候,法治思想猛烈冲击着旧的宗法等级和分封制,法家“讲富强,重法制,尊君权,图王霸”的根本思想适应了当时建立大一统政治新秩序的需要,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制管理也由此开始形成和发展。发家的基本特色是“不别亲疏,不疏贵贱,一断于法”、“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汉书·艺文志》)

2.代表人物

法家的代表人物有管仲、子产、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根据时间先后又可分为前期代表人物--管仲、李悝等,后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等。前期法家比较注重实践,在重法的同时并不完全排斥道德教化的作用,而后期的法家则更注重理论,完全否认道德教化的作用,强调法的绝对性。

3.法家主要思想

韩非将法家的理论思想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要将“法治”,“术治”、“势治”三大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法”来源于早期的“法治”思想,由法家创始人李悝正式提出,成为法家理论的核心。它包括的内容很丰富,如广泛而具体的立法,针对“人治”的“法治”,信赏必罚等等,应该说“法”是法家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术”和“势”的理论是建立在“法”这一基础之上的。韩非对于国家的治理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外关系到国家地位,“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对内关系到国家的安定,“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韩非子·有度》)。对于如何实施依法治国,韩非强调法治的人性化,即法治要不违背规律,不伤害人的本性;应自然遵守既定不变的法则,顺应自然。但与此同时也要强调法治的严肃性,要审慎地制定法律禁令,要严格实行赏罚,通过公开法律,实现约束群众监督的双重功能,从而维护法治的严肃性,这样便可以实现国富民强的梦想。

“术”的最早起源应该是老子的某些理论,后来又发展于申不害,而韩非的“术治”理论则直接来源于申不害。所谓“术”,即权术,具体是指维护君主专制必须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君子南面之术”,才能使臣子忠于职守,严格遵守法令。“术”大致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课(考核)能之术,二是禁奸之术,三是自神之术。根据《韩非子·定法》中所说,“术”即是根据各人的才能来授予相应的职位,按照职位名分来责求,衡量实际功绩,掌握生杀大权,考核各级官吏才能的方法和手段。“术治”的实行,使得最高管理者可以很好地管理好下属管理人员,监督控制他们依法办事,从而实现了对法治的补充和保障。

“势是一切事物运动所蕴含的力量趋向”,势最早被运用在战术上,《孙子·势篇》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势”是慎到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韩非对慎到关于“势”的学说加以重大发展,并将之纳入自己的管理体系中。在《韩非子·难势》篇中,韩非将势力分为自然之势和人为之势。自然之势指客观条件既成的情况下对权势地位的继承,人为之势是指君主在可能条件下能动地运用权势。韩非重视的是人为之势,因为自然之势是天生的,它的作用是有限的,他努力通过行法用术的“人设之势”来巩固和加强君主的权势,将国家权力全部集中在君主手里,使君主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威。“势”并非单独存在,而是要依法。而法要借势,法与势是相互依托的,没有法何以保证势,没有权势,法又不能顺利贯彻执行。“抱法处势而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子·难势》)就体现了韩非法势相结合的思想。

二.法家思想与现代企业之间的关系

法家所讲的“势”是行法用术的必要条件,并贯穿于行法用术之中;反之,法和术是势的具体表现。因此法、术、势三者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韩非子主张依法治国,用术御臣,以势制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一方面也要有良好完善的管理制度,即“法”,若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那么企业内部将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下降、成本变高、基本支出变多,最后导致企业难以生存;另一方面企业领导者需要有一个好的领导方式。一个好的领导方式对于现

代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运用好的领导方式来带领员工共同为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努力,员工才会尽心尽力,毫无怨言的为企业办事,从而取得满意的效果。这也就是韩非所说的“术治”。但是再好的制度若是没有领导者的领导艺术,也不能很好的贯彻执行;而良好的领导艺术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也是镜花水月。领导艺术是领导者个人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因人而异的。里格尔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没有完全相同的领导者和领导模式,有多少个领导者就有多少种领导模式。一个领导者拥有良好的领导艺术,在员工心里自然而然就拥有了权威,塑立了一种高大、威严的形象,这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是有必要的,而这也就是法家思想中所说的“势”。将法家思想中的法、术、势有机结合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去,可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三.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1.弃人治,取法治

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不同于西方企业的发展,它经历了近百年的时间,比起西方企业管理产生时间要短很多,与当时的封建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国企业的体制和管理受到了政治和文化的双重制约。文化上主要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很大程度上的“人治”管理现象存在。中国历来重礼教轻法治,重感情而不重制度,管理者仅凭喜好办事的现象严重存在。领导者的个人权威越大,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也越大。这往往导致领导的决策代替了企业的制度,使企业的命运维系在一个人身上,加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严格说来,中国企业管理中存在着德行管理有余,则刚性管理不足的现象。刚性管理就是现代管理中的制度、机制、规则等。而企业刚性管理的思想其实就是“法家管理思想”的体现。韩非子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这强调了法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规章制度就是法,弃人治而取法治,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并实行依法经营,是中国企业走向成熟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2.法治之下重视人才

人才作为科学的管理理念、先进的营销模式和技术的载体,是企业经营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韩非,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里,尤其感悟到了“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他特别重视对各级管理人员的选拔和使用,认为只要“治吏”的问题解决了,“治民”进而“治国”的目的就不难实现。他明确指出“任人以事,存之治乱之机也。”强调把管理工作交给什么人,这是涉及国家、组织存亡治乱的关键问题。因为就“权势”而言“贤者用之,则天下治;不肖者用之,则天下乱。”所以,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使用下属。在官吏的考察和奖赏上,韩非主张以实际政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即“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所谓“名”,主要是指各种意见、主张等;所谓“实”,则就是指与“名”相对应的成绩。根据名和事实是否符合来对事实进行检验,根据其意见或主张授予职务,再根据其业绩来决定赏罚。企业为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要求各级管理者做出具体规划,这样一来,企业的经营目标层层分解,从而形成人人为实现公司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责任体系。这不仅有助于激励的效果,且也为赏罚的实施提供了依据。韩非主张“信赏必罚,厚赏重罚”,即如果许诺了却未兑现,公布了却未执行,那么奖赏的激励效用就会丧失。因此,对于考核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给予重赏,反之,则要给予相应的严惩,这样才能达到考核的公平与合理性;才能更好的激励企业其他管理人员。

3.提高领导者自身的素质

管理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忽视了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于下”(《韩非子·主道》)。这说明了领导者无为而治的重要性,所谓“虚静无为”并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在用人过程中,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下属的积极性、能力,而不必亲力亲为,事无巨细。韩非子认为,领导者在管理企业时不应逞用自己的才能,而应依据法度,这样才能使下级各展其能,达到企业治理的目的。他认为领导者的作用在于无为,不表现自己的好恶,而下级的作用在于依法办事。所以,提高领导者自身的素质也是企业可以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结:法家严格的法令制度无论是对古代的军事管理,人事管理还是现代的企业管理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家管理所注重的“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同时,它明确赞同“法治”而反对“人治”,主张时时事事都必严格遵循既定的法令、规则,而绝对不能只依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或个人好恶。以严格的奖度来治理,避免了贪污腐败的误区。针对我国企业管理中刚性管理不足的现象,法家管理思想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一方面它针对领导自身心性中的本质、动机及想法,提出了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则提供被领导者的心态,以供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些对现代企业的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书籍:

《韩非子》与中国式管理---陈东升(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01)

《法家思想的现代管理之道》---徐从根,陆鹏(北方经贸出版社,2008.02)《韩非法律思想研究》---郭春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09)

《中国管理思想史》---吴照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7)

《法家哲学智慧与企业经营谋略》---葛荣晋(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论法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方钊

《中国政治思想史》---曹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4)

C12行政1班

单杰

121321103

第二篇:中国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主线: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西晋——由儒学衍生出玄学,佛教开始大规模传播 宋元——朱熹理学成为官学 明朝——王阳明心学成为官学 分支:

两汉——古今文之争(本质为士大夫和地主贵族之争)

两晋——玄学的三次演变(中央皇权和门阀士族之争),谍谱学的兴起(士族与庶族之争,一直延续到唐朝)

南北朝:与佛教的斗争(佛教与儒生、佛教与皇权之争)

两宋——理学与心学之争(学术上的讨论,不过有自己的政治趋向——鹅湖之会)

明末清初——异端的兴起(李蛰、顾炎武等人,实质是资产阶级萌芽与封建制度的思想斗争,后期则有对清王朝的斗争)

依据思想史自身演化的内在理路及其历程,我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可以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亦即嘉道年间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为第一个时期,从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第二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又可以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又可以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样,中国近代思想史便可以分为嘉道年间到1895年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到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兴起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样四个阶段。

几乎国内所有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都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其开端。但我认为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开端不仅人为地割断了思想上的联系,而且有外因决定论之嫌。它只看到1840年鸦片战争引起的中国思想向近代的转型,而没有进一步探讨西方挑战所以能引起中国思想向近代转型的原因,忽略了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内部所孕育的一些新的社会和思想因素对中国思想近代转型的重要影响。因此,我主张以整个嘉道年间而非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逻辑起点。嘉道时期复兴的经世思潮为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提供了可能性,而发生于此时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则为经世思潮注入了新的内容,从而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正是在嘉道时期中国传统思想迈出了向近代转型的第一步,并对近代尤其是晚清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详见拙文《中国近代思想史开端之我见》,《光明日报》2007年9月19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给经世思潮注入的新内容,主要是魏源等人于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和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而开启了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嘉道之后,先是发生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接着是以“制洋器”、“采西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的兴起。作为一次旧式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并把中国传统的平等思想推到了极致。同时,它对西方新式武器的采用,尤其是洪仁?《资政新篇》的提出,又使它具有了一些不同于旧式农民起义的思想内容。而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就性质而言,是对魏源提出的“师夷之长技”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实践。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同时也成了中华民族觉醒的起点。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正是从甲午战争开始,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此之前,我们所谓的学习西方,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但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覆灭,则标志着以“制洋器”“采西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的破产,而洋务运动的破产则说明,学习西方不能仅仅只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还必须从西方学习更多的东西。于是中国从学习西方的器物文明开始进入到学习西方的制度文明的新阶段。与此同时,曾风靡西方的达尔文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民权平等思想也开始传入中国,并成了人们要求社会变革的理论依据和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在此之前,人们要求变革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易观”,人们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是传统的“民重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观”。在西方,宣传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掠夺和征服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其他民族服务的,但在甲午战争后的中国,它则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强化了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正是在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尤其是20世纪初,中国近代的民族主义开始形成。而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便是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在建立近代民族国家的问题上,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方案:一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一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提出的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国的方案。其结果,革命派提出的方案虽然战胜了立宪派提出的方案,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在形式上建立了起来,但在实质上,封建专制主义依然存在,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不引起思想界的反思,于是有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也因此而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首先,民主和科学开始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人知道西方的民主与科学并开始其追求,虽然不始于新文化运动,但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因为新文化运动不仅以民主与科学为自己的旗帜,而且就它对民主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来看,民主既是一种政治取向和思想主张,又是一种价值观念和生活原则,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学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的是一种个人独立自主和社会平等自由的精神;科学不仅仅是人们通常所讲的科学技术或科学思想,更是一种广义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种与迷信、盲从、愚昧相对立的崇尚实证的理性精神。正因为新文化运动是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的,再加上这种追求和崇尚又与对封建专制主义、迷信愚昧思想以及旧伦理、旧道德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批判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传统思想的近代转型。其次,西学传播进一步丰富和广泛。如果说1894年前传播的主要是西学中的“艺学”,亦即自然科学,1895年后是“政艺兼学”,而以“政学”亦即社会科学为主,那么,自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到中国。在传入的这些西方的思潮、学说和观念中,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西方各种思潮、学说、观念的传播,各种思潮、学说、观念之间的论争也是此伏彼起,并逐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三大思想派别。此后发生的思想文化论争,大多是在这三大思想派别之间进行的。

对于发生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长期以来学术界关注的是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矛盾的影响,而很少关注它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大。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尽管有梁漱溟、杜亚泉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认同和提倡,但从社会的主流意识来看,受进化论的影响,人们认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因而对它持的是一种批判和否定的态度。然而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生活与斗争之结晶的传统思想和文化,成了鼓舞人们士气、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武器。所以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有胡适、陈序经等个别人仍然在那里提倡所谓“全力西化”和“全盘西化”,但社会的主流意识则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持的是一种认同和维护的态度。这与九一八事变之前尤其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正好相反。与此同时,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华文化遭到摧残的严重时刻,思想学术界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不仅视作是争取国家独立、复兴中华民族的斗争,同时也视作是保卫中华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斗争,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由此兴起。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各阶级、阶层和各种政治势力结成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着殊死的斗争,当然,在统一战线内部矛盾和斗争也始终存在。抗战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又成了人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和各种思想流派都提出了他们的主张和方案,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和方案取得了胜利。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把中国近代思想史以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又以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二个时期又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主要依据的是我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演化之内在理路及其历程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正确与否可以讨论,但我要强调的是:无论中国近代思想史如何分期,它都应该具有思想史的特点,反映思想史演变和发展的内在理路及其历程,而不能以中国近代政治史的分期来代替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期。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二、所谓“存在决定意识”

依我个人之见,总的来说,思想史的框架,应该有两个方面的突破,左的方面与与右的方面,这也是我长期与王先生相处,对他的思想的一个提炼。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一个来自左面的现代思想观念,即“存在决定意识”。通过教科书和庸俗的马家店的直接或间接的建构,这个观念实在是深入人心。但是似乎没有人去想想它其实是有很大的问题。首先,迎合科技的负面的力量,火上加油。我有一个很长期的想法:本来,传统中国的意义世界是完整的,是可以提供人生的基本幸福感的,但是科技来到中国,必然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人的社会存在的一系列变化,以及人的社会意识的变化,这是事实。但是这个“存在”对“意识”的影响、改变、甚至操作与控制,不仅不能成为必然地“决定”人的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理性,而且当这一大因缘决定着人的所有意识包括精神价值的源泉,我们要有足够的警惕才行。但是正是在源泉、根本,这个问题上,“存在决定意识”,被浅薄化、被利用来作为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权力至上的理论护身。其结果就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空洞化,成为一物的崇拜的加速度发展的国度。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权力”和“金钱”就是最大的、最进步的,最能代表着人生方向的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决定着人的意识。我这里当然说的是中国一般人的思想状况。至于知识人,当然知道意识也可以决定存在的辩证法,但是第一,这只是附属于存在决定意识的,第二义的。其次,在科技、新社会、进步等大叙述的面前,知识人并没有多少自主思考的余地的。还是“存在”第一的。第三,什么意识可以不被存在简单决定掉,其实现代知识人了无资源可托,可以说是来无可藏身之地,去无可往之乡。

三、救亡与启蒙之外

这就要谈到另一个须要破除的思想框架。来自右面的思想即所谓启蒙主义。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中,中国人最有名的一个框架,即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至今,仍然是一个流行的、比较通俗的,解释力相当强的框架。譬如,我们就说矿难,一方面,肯定是对于生命的漠视问题。我在2003年写李杨《盲井》的影评,以为最后的了。可是04、05 不断出来。对生命权的麻木不仁,是启蒙不够。但是另一方面也是生存的问题,农民要生存,地方要发展,现代化的代价,农民也要铤而走险。你不可能把所有的煤矿都封了。所以生存即救亡的逻辑也很强。启蒙与救亡时时在冲突,就像四川那个地方经常发生的因载人过多而沉船的事件。过河是必然的,死人也是必然的。“过河”成为一个象征。一个思想史的框架不仅要看他是否回应了中国的问题,不仅真实关心我们生活的时代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而且分析,要多想想问题由何而来。如果只是救亡与启蒙的变奏,其实也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对这个框架的修正,如以下两点:

一,这个框架中,启蒙是未经反省的,可能也是需要进一步修正,即反思理性。

二,这个框架中,也有一个缺失,即中国文化传统的缺席,中国文化的全盘破产,这个前提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其实这两点是大家都讲到的,我就不说了。我补充一个新的意思,我认为其实二元是不够的,大家都还没有多想想,有没有可能这个二元的框架本身也是有局限的,还应该增加一元,即三元,三元,可能才是思想不停留在一种原地踏步的状态。

那么,除了救亡、启蒙而外,还需增加什么呢?我称之为“正本”。正本,“正”就是端正,挺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周易》)的“正”。“本”,就是文明与文化的基本价值。有些东西也启蒙相关相重叠,也有些东西是启蒙不能代替的,也可以校正启蒙的过于“解放”的局限。中国的文化传统,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传统与宗教哲学,很大程度,都是正本的系统。孔孟老庄释氏,不仅是忧世,而且忧生、忧万古之人心。苏格拉底的思想绝不仅是为了雅典的民主城邦。康德“头顶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也不仅是为了解放人的现代性。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也不仅是为了颠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韦伯的操心,也不仅是理性的胜利。具体说,正本的系统,就是要做中西方关于精神价值的尊重、发扬的大文章,重建中国政治与道德的基础,为现代中国固本培元。也就是,回应“存在决定意识”这一大理障,建设性地开发出一种关心:如果不甘心、不屈服于“存在”如此独断地“决定”着“意识”,那么,究竟什么可以建构我们良性的、开阔的、四海为家的、自由的意识?什么可以使我们免除悲观、危机的忧患?什么可以作为此种意识的自主

课程章节目录

专题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学科建设

(一)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题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的分期

(二)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研究理论和方法

专题二: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理论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需要进一步明确和加深了解的几个内容

(三)学术界的主要分歧

专题三:各种三民主义思想

(一)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二)戴季陶主义

(三)改组派的三民主义

(四)胡汉民的三民主义

(五)叶青的三民主义

(六)蒋介石的三民主义等

专题四:中国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演变

(二)自由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自由主义的几个个案研究

专题五:现代新儒学

(一)中国近代的文化保守主义

(二)现代新儒学的基本特征

(三)现代新儒学的几个代表人物

(四)对现代新儒学和新儒家的认识

第三篇:管理思想史

科目:管理思想史

学院:

班级:2008

姓名:

学号:20080511404

历史与社会*历史学 级(1)班 郎治伦

浅析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及对中学课堂管理的影响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类本科生,在本学期选修了“管理思想史”这门课程后,受益良多。其实,在以后的中学课堂生活中,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运用到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中,有着太多的伟人提出了纯理论的或者实践性很强的管理理论,但是在这其中,我最为推崇的是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他被人们尊称为“管理过程之父”!代表作是《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同泰勒的科学管理主张不同的是,法约尔从总经理的办公桌旁,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管理理论体系;这不仅仅适用于公私企业,也适用于军政机关和社会团体”。这是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所在。他第一次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了管理活动;提出管理活动所需的五大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这三个方面也构成一般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简介:

(一)、独立管理活动和分析管理五大职能

法约尔首先从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这6中基本的企业活动中把管理和其他活动加以区分,这成为了以后的管理过程学派和组织理论的重要基础。

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划分了五大职能,分别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就如同在课堂上,现实按照课前设想进行教学,再在课中组织学生学习,并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这个时候的班级就好比一个有了良好的管理系统的企业。

1、计划是否具有统一、连续、灵活和精确的特性,对管理工作具有首要的重要性,同时也是整个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2、组织职能则是进行管理活动的基础,组织职能就是要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3、指挥职能即运用领导艺术以推动组织业务、促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减少无效耗费的过程,使组织成员的活动得到保证。要进行有效的指挥的话,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a.对职工有深入地了解;b.对组织和职工之间的协定要很了解;c.对组织要进行定期检查,并使用概括的图表来促进这项工作;d.召集主要助手开会,以便统一指挥和集中精力;e.力争使组织成员团结、主动、积极和忠诚;

4、协调职能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即要分清主次,就是使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从而良好的协调好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进度。在课堂上也应当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学习进度,立秋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5、控制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最终手段,是用来防止和改正在执行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偏差。没有控制,其他四种要素活动的效果既得不到验证,也得不到保证。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有 :首先是要及时采取行动;其次是要检查人员应具备必要的条件;最后则是应注意控制的度,避免对各部门的领导和工作进行过多的干预。这也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良好的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变

化,控制好课堂教学的方向!

统观以上管理的五大职能,这五大职能互不干涉,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它们基本概括了管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具有全面性;管理活动浓缩为五大职能,简洁易懂,具有很强的简洁性。法约尔提出的这五大职能的三种特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后人难以取代。管理是以计划为中心的各个管理职能交替发挥作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法约尔被人们称为“管理过程之父”。其实,当课堂上能够良好的运用这五大职能过后,课堂也就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管理的十四大原则

1、劳动分工:这是合理的利用个人力量和集体量的最好的方法,这使得大规模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可能;

2、权力与责任:权力指挥与要求别人服从的力量,权力与责任二者互为因果,有权必有责;

3、纪律:纪律对于企业取得成功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几率是企业同雇员之间关于服从、勉励、积极、规矩、尊重的契约;

4、统一指挥 :一个下属都应该接收而且只应接收一个上司的命令;

5、统一领导 :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仅有一个领导和一套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组织要考虑的首要目标,获得个人利益不可以牺牲集体利益为代价;

7、合理的报酬:薪给制度应当公平,对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优良者应有奖励,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既能够奖励有益的努力和激情,又不超过合理限度,达到双方的满意;

8、适当的集权和分权:要根据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适应改变集权与分权的程度这一原则已经成为了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问题和原则问题;

9、等级制度:在取得授权的情形下,不同部门的低层级管理人员越过上级权力与信息链直接进行沟通与交流,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也是执行权力的路线;

10、秩序: “凡事各有其位”(各有其位,各称其位),即保证一切工作都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

11、公平:善意和公道.公道是执行已订立的协定,善意地对待员工,关注平等.12、保持人员稳定:任何组织都有必要鼓励职工做长期的服务,因为这是组织相对稳定的基础所在;

13、首创精神:是创立和推行计划的动力,也是企业发明和建议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的可能性的大小的关键点;

14、人员的团结:全体成员的和谐与团结是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最大的力量,努力地实现组织内部的和谐,避免组织内部的纷争和分裂!

对于这是四点原则来言,课堂中老师应当尽量的保持在教学事务中的公平、有序、团结、积极向上,并且老师也应当合适的估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以求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

二、对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分析与评价:

(一)、法约尔的贡献

法约尔是“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他对于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理论的开创性

研究,其中特别是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以及管理原则的描述,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成为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也是以后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对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历程均有着深刻的影响。法约尔系统性、理论性的提供了科学的管理理论构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适用于各行各业,给实际管理人员带去了很大的帮助。法约尔还强调要使管理真正有效,还必须积累自己的经验,并适宜地掌握合理运用这些原则的尺度。

(二)、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1、管理原则缺乏弹性,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完全遵守;

2、有些概念关系还有些混乱:如管理与领导之关系,领导之于指挥、协调、沟通等。

三、法约尔的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法约尔指出管理理论具有普遍性,因此,他认为可以把管理作为一门学科,通过进行管理教育来培养所需的管理人才。因此,法约尔的管理思想还具有计划的重要性;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的实践性。如果一个老师良好的理解的法约尔的主张过后,又能够很好的运用到中学课堂上的话,那么法约尔的主张就是一份很好的课堂管理守则!遵从这些守则,有助于良好的进行中学的课堂管理!

第四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而梁启超的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初趋于成熟,梁启超通过其文章著述对这一时期思想气候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史的过渡》一书中,作者将其作为探讨这一时期思想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对梁启超的思想变化过程及相关事物的研究来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变化。

在梁启超的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西方的冲击”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对此,作者特地提醒我们在强调外部影响的时候不能够忽视中国传统内涵。虽然晚清不像思想鼎盛的南宋或晚明时代,但晚清传统领域里的思想仍然在继续发展。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从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其思想变化的内在动力。对于19世纪末的学者们来说,儒家思想是一个巨大复杂、学派林立、彼此竞争的思想天地,所以对研究晚清思想的者来说,注意儒家传统的内部问题并探索其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努力设想自己处在儒家文学士的地位,弄清楚儒家思想作为富有活力的个人信仰在实践中向他们提出问题。以历史的观点看待这些问题及其发展来理解晚清儒家思想内在的变化动力。再根据传统固有的多样性和内在发展动力对西方的冲击作出回应,以理解中国对西方的回应。

作者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里,收改良运动的影响,思想变化的速度急剧加快,而这场运动巨大的思想意义却常被人们所忽视了。

关于思想背景,作者主要是从儒学的内在变化上来分析的。在儒家思想的实践者眼里,儒家思想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哲学体系,或一种知识研究。还有实用主义动机和作为一种人生信仰的本质。学术研究从内部对儒家思想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对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的理想的争议中,形成了各种流派的新儒学。而今文经学派中的一些成员试图将儒家赞同的经世致用和含义模糊的改制思想奉为真正汉学的核心内容,并因此企图否定汉学在经验主义研究学派的地位。最后,在通常被错误地认为是经世理想惟一的维护者的经世学派中,特别强调将行政上的革新作为儒家治国之术的一个必要成分。这些思想倾向以及它们与西方冲击的相互影响,经康有为的中间作用,成为19世纪90年代初梁启超思想发展的转折点。

康有为出生于一个新儒学家庭。从小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在1891年所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1897年发表的《孔子改制考》在19世纪的最后十年动摇了中国学者和士绅的思想基础,它们所造成的思想反响分别被比作一场飓风和火山喷发,读后感《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康有为认为真正的汉学应该在西汉占支配地位的今文经学派中寻找。他为今文经学派辩护,反对古文经学派。试图摧毁那些作为经验主义研究学派依据古文经学的阵地,从而确立今文经学为孔子教义的真正宝库。揭示今文经学派的主要理想为经世致用,以及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倾向制度改良而非维护传统教义和制度。康有为认为孔子是一个圣明的政治家和制度革新者,宣称经世理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经世理想的实现需要制度的改革。

与19世纪的许多具有改革思想的学者一样,康有为把富强理想作为中国目前历史阶段的首要政治目标。不同的是,康有为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设计了全面和大胆的改革方案,梁启超指出为什么仁的概念成了康氏人生观的核心。认为新儒学氏康有为的仁有机思想的一个基本来源。康氏思想体系不仅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而且成为政治改良运动的根源。梁启超亦受其极大的影响。

梁启超自幼受良好的教育,16岁乡试中举,此后几经波折,辗转成为康有为的学生。在万木草堂几年的思想训练和发酵奠定了他一生的思想基础。此后的运动中,在与严复,谭嗣同,李提摩太,林乐知等人的接触中其思想不断的在发展。作者认为在1898年之前两年中,梁启超思想经过康有为这一中介,成了晚清经世传统的转折点。梁启超的经世理想主要有三个倾向:政治整合,民主化和含蓄而矛盾地接受民族国家思想。在19世纪90年代末的一场全面的思想运动使得士绅精英群体产生了思想分化,从而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出现。

经过一系列的改良运动及维新变法的失败,使梁启超在改良和革命之间犹豫。他曾倾向于与孙中山的革命派合作,但最终因各种原因终告失败。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吸收了大量的传统日本思想和西方思想,这在梁启超许多实际考虑的层面上发挥了作用。

文中作者认为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梁启超代表了中华民族主义的主流。而其民族主义思想包括了以下显著的特征:它是对组织松散和缺乏活力的社会的一种反动,在这个社会里,人们没有公民感和组成统一的公民团体所必需的团结一致的团体精神;它意指无条件地承认民族国家为最高的政治共同体;它意味着一个民族国家的民主化。

作者认为,当自治的政治出现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890年后的十年里开始求助于西方的意识形态。而在这一关键的过渡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发展可以被看作是古老的儒家经世致用传统和当代寻求新的思想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就人格理想来说,梁启超的思想变形涉及从经世致用思想向国民理想的转变。而其国民理想对过去半个世纪来各个思想流派中的绝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着持久的吸引力,甚至在今天,它仍然是共产主义中国价值观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从传统到现代中国文化的转变中,19世纪90年代最初十年里发生的思想变化应被看成是一个比五四时代更为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继承了晚清思想中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同时将这一传统固有的关切转变为以他著名的国民形象为标志的新的人格和社会理想,其思想成为20世纪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第五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历史在无情的轮回,我们又在重演谁的谁?

《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台湾人,著于上世纪70年代末。恰逢文革结束,我们这边的知识分子,死的死、残的残,大多心灰意冷,不愿再著书立说。文革造成了文化的严重脱节和思想的禁锢,这不仅是当时社会和文人的灾难,更是今后文化的一种悲哀和无奈;而那边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演绎到极致,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端,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诚如作者所说,写一部思想史,无论是对知识和意志,还是对体能都是一次严厉的考验。起跑后,我们无法知道何时到达终点,心里些许仍存有半途而废的恐惧,但作者坚持下来了,前后20多年,千辛万苦,终成巨著。抛开书的内容和思想,它本身就是一次令人生畏的征程。在大学能读一读这样的书,真是好事,每读一次,心灵便会多接受一次洗礼,人生的思考便会更深一层。

纵观《中国思想史》,我最欣赏的时代还是先秦的诸子百家,那个时候思想的束缚很少,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创立自己的学派,虽有相互攻击之意,但整体呈并存之态,特殊的历史背景,兼容了所有的思想。那时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可惜太久远了,远得来那一捆捆写满人生哲理与治国大略的竹简早已被蛀虫噬空,只剩下一群墨守前言的“学者”,在政治的舞台上断章取义,思想成了他们的统治工具。辉煌之后何时再辉煌?我知道不是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史的必然,车轮碾过,只留下两行印记。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孔子绝对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自汉以来,儒学一直是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孔子被冠以圣人的名号。我们敬他、拜他、学他,用他的思想定位人生,用他的礼仪约束人生,用他的言行激励人生。他举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旗,指引中国——这个天朝圣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步步前行,他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图腾,成了中华文化的代表。然而,近代中国在遭遇到耻辱之后,却将他推向万恶的深渊:有了他,我们没有民主;有了他,我们没有科学。他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始作俑者!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潮的开端,却以全面反对孔子这样极端的方式出现,不能不让人惊愕。可能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长期的耻辱感,汇集在一起,才促成了大家当时的偏执。从敬畏、崇拜、偶像到憎恨、嘲讽、口水,我们把“孔子”两个字反反复复的写,写的来失去了他本身的精髓与意义。我们灌注了太多激进的情感在他身上,任由他接不接受。或许只有像孔子,也唯有孔子,才能配得上这些歌颂与磨难,我们对不起他,他太伟大了!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附加的历史观点,去找寻本身的孔子:自信、好学、不苟、怀德、胸襟坦荡、不惑不惧不忧、不怕贫穷、坚持理想、依义而行、成人之美、和而不同……这些才是值得我珍藏和学习的。在育人方面,特别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养,孔子相信:一个人必须先把内心的生活调理好,然后才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必须先把自己成为道德的生命,道德的存在,才足以消融旧观念,创造新文化。孔子这样耐心且很有目的性的育人方法,应该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当今教育同样应该注重道德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尚不健全,他何以成才?孔子开创因材施教的先例,现在要每个老师做到这一点实在太困难,学生多、老师少、教室少,我们就在那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下,死死轮回,在一片痛骂之后,却发现问题很难改变,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中国教育的问题太多,估计要等到人口减下去再说。本书中说孔子先于老子,这与我初一的历史知识相悖。我略感此书对道家有些地方的说明不够详细,但不妨碍我们的思考。老子最大的思想特征:正言若反!诸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这种思想也成了道家的主流、玄学的主体。老子追求自然,主张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自己的属性和规律,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这可以得出老子退出社会、隐居避难的仕途态度。这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完全不同,这两种思想深深的影响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他们挑灯夜战、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在目睹官场的黑暗和碰壁之后,长袖一摆,高傲的走向山林,种田写诗,无拘无束。这种融于自然的精神很是逍遥自在,但我总感觉有时他们还是略显清苦与寂寞,不知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当然,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老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无为而治,没有争斗,大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宁,稳定进步,这也是我们现在力图构建的社会模板,我不得不为老子两千多年前的远见折服。

比起老子、孔子,我更欣赏庄子。他的智慧,他的辩论才能,他对事物的细微观察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虽然赞同儒家对理性的思考,人性的反思,人格的提升,人生的觉悟;但也时常被庄子的逍遥所吸引,幻想有一天,我也会静钓于濮水之上,锄豆于南山

之下。一生一世一壶酒,留醉窗前送月走。一个人,不寂寞,孤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静静地思考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轻轻的闭眼,呼吸、吐纳;慢慢的睁眼,微笑、转身!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被庄子在世俗中仍保持一颗纯洁的心而感动,为自己无法挣脱而苦恼。庄子就像那一颗孤独的树,那一颗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这是我们一种无法企及的妩媚。时至今日,我还是很难真正读懂他的心境,是豁达、逍遥?还是寂寞的极限?罢了、算了,这些东西是强求不得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突然觉悟,自己成了一棵树,守在月亮的脚下,瞑目!

汉以后,道教的兴起以及佛教的流入,都对儒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释、儒、道三者却整体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尊敬、相互促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与博大。相比于道士,我更佩服那些执着的苦行僧,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毅力,向着成佛、普度众生前进。累了,依着树,闭目打坐;饿了,讨点残羹剩饭,一直往前走,风雨无阻。穿过风,穿过雨,或许你的梦想会破灭,但带着你心中的理想前进,你永远不会独行。这些人极富钻研精神,且治学严谨,口才过人,心存慈悲。他们让佛学在中华大地上万丈光芒,历史也给了他们隆重的一笔。我虽不懂佛,但看到那些苦苦求佛的人,一改从前认为他们只知吃斋、敲木鱼、数佛珠的苍白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身敝衣、执仗天涯的背影;一双坚毅的眼神!可能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我会去翻一翻那一本本艰深、晦涩的佛经,枯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页又是一页,一本又是一本,裹着自己的人生回忆,一起消化、顿化、幻化。

这的确是两本好书,深读其中,赞叹、折服、惊讶、疑惑、感慨、遗憾、彷徨、憎恨、不解、唏嘘……每翻一页,思想就会激起一层波澜,应和着他们的思想一起起伏。书合上了,却难以平静。读完厚厚的两本,完成了一次思想的旅程,有些累了。

下载中国管理思想史(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管理思想史(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 ——浅析中国人的信仰 班级姓名学历 摘要: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自然扮演着双重角色,迫使他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的......

    《管理思想史》读后感

    观《管理思想史》后感 在周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观看到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管理思想史》全套视频,使我从管理思想史的角度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关于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涵......

    中国法律思想史演讲稿

    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明朝之所以没能好好的治理,是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开始的。 2.“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

    中国法律思想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表。A30、安人宁国 B12、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B9、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42、参考古今,博稽中外 C56、春秋决狱P271 C8、 《春秋》决狱 D18、兼相爱,交相利 D63、道法自......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

    中国法律思想史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最令法学界兴奋和充满激情的,莫过于中国的法治化进程。从开始的法治合法性......

    中国思想史 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思想史:是指经过相当理论化思考的社会观念史,它是社会史与哲学史之间的概念。1926年,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正式使用了“学术思想史”一词。中国的思想史研......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题.

    中国法律思想史简答题 1.简述西周“明德慎罚”思想。 答: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提出“明德慎罚”说。“明德”,就是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的意思。周公认为统治者应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