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5 15:03: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

【关键词】法医病理;组织病理;标准化;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d919.

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6)03—0222—0

2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要求尸体

检验的人数逐年增加,同时,社会对公安机关尸体检

验中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在我国特别是

发达的基层公安机关,法医病理检验仍存在很多问

题,笔者就几个主要问题展开讨论。

一、基层法医病理检验存在问题

问题1。没有理解法医病理中法与医的关系,只强

调医的内容,忽略“为法服务”是“医”的目的。基层的法医工作者大部分从中专卫校毕业或其他与医疗有

关的单位调入,如军队卫生队。没有严格法医专业教

育培训,且大部分至今从未参加过一次法医专业知识的培训,几乎均以“师承”的方式学习法医,所以在一

定程度上造成基层法医对法医病理学没有全面系统的理解,没有法医病理的思维和意识。例如,死因鉴定

这一最基本法医病理问题,笔者曾复核过一尸体,原

法医在头颅没有解剖的情况下,根据腹膜后血肿(血

肿不是很大)鉴定为失血性休克死亡。但从鉴定书到

尸体照片都没有大失血的证据,试问能肯定是失血性

休克致死亡吗?依据是什么?法医病理学是为解决与

案件有关伤亡专门性问题,运用病理方面的理论和技

术进行检验、分析并做出结论,为侦查、起诉、审判提

供证据。所以基层法医工作者在学习病理知识时,要

有证据意识,要有为侦查破案服务的意识,要有为解

决实际问题服务的意识。只有在这种意识下,基层法

医才能知道每一步工作的实际意义,不会造成错误。

只有在这种意识下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技能

水平才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才真正能够提高理论和

实际技能水平,才能胜任工作。

问题2,尸体现象和病理改变方面的知识不扎实,只会解剖操作,充当一名“解剖工”,缺乏在解剖中正

确认识和发现病理改变的知识和能力。例如,不认识

蛛网膜颗粒,错误认为是结核病中的结核球,并把其

定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不能把死后鸡脂样血凝块与心

腔内血栓区分开,把死后鸡脂样血凝块认定是心脏血

栓病死亡,这种错误的死亡原因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错

误的死亡方式,错误的案件性质认定,可以想象这种

后果是多么严重。

问题3,法医解剖和物证提取包装方面没有标准

化、规范化的意识。法医病理在解剖操作,病理检验,物证提取、包装、送检等方面都有严格规范的行业标

准,不同的尸体案件有不同的行业标准,这些标准是

法医顺利工作的保障。但基层法医存在的问题是:要

么不知道这些行业标准;要么知道这些标准,但错误

理解或没有严格遵照执行,主观地改变或者省略一些

步骤。这在解剖方面和物证提取、包装、送检方面表现

尤为突出。错误操作使异常现象遭到破坏或没有被发

【作者简介13~(1976一),汉族,新疆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法医病理和法医临床损伤检验和研究。e—mail:tcxzdd@163.com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6年第13卷(第3期)

现.如,把硬膜外血肿刮掉的错误操作造成不能照相

固定;失误操作导致舌骨骨折,无形中增加区分生前

或死后骨折的工作量等。随意省略一些步骤方面,如,某男和别人互相推打后突然死亡,首先基层法医尸检

未发现异常。无法肯定死因,只知道外伤轻微,不足以

致命。后提取心脏和大脑送上级检验,公安厅在常规

检验心脏冠状动脉时发现有新形成的血栓,保证了案

件准确定性。又如问题1中所举,省略头部解剖,使死

因存在疑问。物证提取包装送检方面,如笔者遇见一

存在伤与病关系的尸体检验案件,办案单位很全面系

统作了尸体病理检验。但律师提出病理检材是否存在提取准确,包装保管是否正确、是否污染等问题,公诉

机关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回答,导致尸体检验存疑。

类似这种非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在基层特别突

出.所以基层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否则不利于法医

鉴定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案件的交流,不利于案件的复核检验。更不利于与国际接轨。

问题4.基层公安机关都没有自己的组织病理实

验室.都习惯性地送往有病理科的当地医院检验。虽

然临床病理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安机关法医

病理技术不足的缺陷。但笔者认为。法医病理虽然广

泛应用一般病理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但所要鉴定的问题及其某些应用性基础理论在病理学书籍

中并不

进行论述。法医病理与临床病理是不同的,只掌握一

般病理学和i临床病理学的理论和知识,还不能胜任法

医学鉴定任务。所以,法医病理的工作为一般病理和

其他各医学学科既有关联却又不是其他学科所能取

代或覆盖的。另外,临床病理医师在死亡概念、证据意

识及损伤性病理改变等知识的认识方面与法医不同。

决定临床病理的工作态度、要求、程序、技术条件、切

片的技术标准及数量等都是不同的。运用临床组织病

理检验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对送检的检材仅是随机取样,仍然按照临

床习惯检验。没有系统的大量的检验,这样做的结果

不能发现致命性镜下组织病理改变。例如,笔者检验

一位牧民被打后4小时后死亡的案件。尸体解剖除头

部有两处小片状皮下出血外。其他未见任何异常改

变。第一次医院病理随机取了心、肺、肾和脑皮质检

验.结果未发现病理改变:第二次法医说明找到伤病

关系的病理改变对案件定性很重要后。又对脑干连续

取材。制成近乎60个片子的检验。最后发现脑干有出

血点。有力证明了死亡与外伤是有关系的。

第二。临床病理染色技术单一。几乎全部是he染

色。没有特殊的染色技术,使某些有价值病理改变没

· 223 ·

能显示出来。例如没有勒痕处皮肤检材的特殊染色,所以不能区分是生前勒死还是死后伪装悬勒。再如对

心脏传导系统的特殊染色的检验,可以区分功能性或

器质性病变等。

第三.对检材的充分利用度、节约保管度等意识

不强.有随意摆放、丢弃现象,除非法医特别提醒说

明。

出现上述不足的原因,在于i临床病理医师不了解

法医工作的态度、目的及责任心程度。i临床病理是从

病的角度发现、确诊和阐明一种病理改变。法医病理

是从法和证据角度阐明病理改变,法医病理的目的是

发现异常.区别伤与病的关系。i临床病理多数只是肯

定病的存在与否。不强调与外伤情况,更不用说病理

改变的时间性等问题了。

二、对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建议

综上。基层法医病理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

难想象。这些问题导致的后果更严重。所以基层部门

要从公安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提高基层法医病理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基层法医要做以下几项

工作:

第一。有鉴于基层目前的现状,不可能重新更换

高素质的专业法医人才,所以公安机关加强基层法医的解剖操作和病理学知识培训是当前的第一要务。同

时,基层法医工作者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互相交

流和查阅科学期刊杂志等途径来提高自己解剖和病

理学的技能

第二,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公安部、公安厅

和地区(市)三层次的法医病理实验室,并且使各级实

验室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特别强调的是加强实验室管

理。向管理要效益,这是提高办案质量和同国际接轨的需要

第三.在资金和人员无法保障建立公安机关的组

织病理检验技术情况下,基层公安机关和医院协作,笔者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法医应和医疗单

位病理医师加强交流.让他们了解法医病理与一般病

理以及临床病理的不同之外。以便在接到公安机关送

检的检材时.知道法医组织病理工作的程序和所要求的技术情况,特殊对待,特别处理。为此,公、检、法机

关应与医院协商.让其达到法医组织病理检验的技术

标准。并给予资质认证和有偿服务资金。

参考文献

【1】祝家镇.法医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

(收稿:2006—01—24:修回:2006—06—09)

第二篇:第八章法医病理司法鉴定

第八章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

本章重点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法医病理鉴定的概念、主要任务、检验对象、鉴定工和程序和鉴定方法,法医病理鉴定意见书制作要求以及法医病鉴定意见的表述方法和评价要求。

本章学习要求:

学习本章内容,应当熟悉法医病理鉴定的检验对象和主要工作任务;掌握法医病理鉴定实施程序、鉴定方法;了解法医病理检材送检及保存要求。掌握法医病理鉴定文书制作的基本要求;熟悉法医病理鉴定意见的表述方法。学时:2小时

第一节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概述

一、法医病理鉴定的概念

法医病理学是应用病理学及其他医学、自然科学等理论与技术,研究与法律有关的人死亡原因、方式和发展规律及其检验鉴定的一门应用科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

1、死亡与死亡学说。

2、尸体变化及现象。

3、各种暴力因素引起的死亡。

4、非暴力性死亡尸体(猝死及其发生机制)。

5、涉及医疗纠纷死亡的尸体。

6、涉及事故造成的中毒、伤亡或危害公众的烈性传染病死亡的尸体。

7、吸毒死亡的尸体。

8、实施人工流产或非法堕胎死亡的尸体。

9、其他可能涉及法律问题的伤亡人群。

法医病理鉴定是指法医病理鉴定人运用法医病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对诉讼过程中有关伤亡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并作出科学结论的过程,其目的是运用相关的医学专业知识解决有关暴力性和非暴力性死亡的死亡征象、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死亡时间、死亡地点、个人识别以及致伤物的推断和确定,最终为审理暴力性案件提供医学证据。

在实际工作中,法医病理鉴定人是应用医学知识和理论来解释和论证个案中的死亡过程和机制。

二、法医病理鉴定的任务

在实践中,法医病理鉴定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确定死亡原因、死亡方式,推断死亡时间和个人识别等,阐明死亡是否涉及违法事件或帮助分清导致死亡的因素。同时,还应证实或揭露隐藏在“正常死亡”中的虚假行为;区别暴力性死亡或非暴力性死亡;研究各种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或窒息的形态学改变及其特征;推断和认定致伤工具,判明不同的凶器致伤的程度;鉴别死前和死后伤;区分损伤与疾病、损伤与中毒、中毒与疾病之间关系;区分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尸体的破坏;研究在不同环境下,尸体组织器官结构的改变和体液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等。

上述问题的鉴定不仅涉及诉讼和裁定,还关系到劳保待遇以及医源性损伤和医疗纠纷等问题的处理。

由于法医病理鉴定主要为诉讼活动服务,有时根据委托要求,还需要对致伤方式、损伤经历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有时根据诉讼需要,还要依据尸检所见并结合现场勘查和调查,确定死亡当时的情况。

三、法医病理鉴定的检验对象

法医病理鉴定的检验对象主要是尸体,通过对尸体的研究获取医学证据,查清案件的真相。有时亦须对离体的器官组织进行检验。

四、法医病理鉴定的主要程序

在不同的类型的案件、不同诉讼阶段中决定委托鉴定的主体有所不同。如根据诉讼的不同阶段(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法医病理鉴定分别接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

院的委托。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进行法医病理鉴定:

1、暴力性死亡尸体;

2、各种灾害和交通事故死亡的尸体;

3、自杀死亡的尸体;

4、猝死或死因不明的尸体;

5、无名或无合法死亡证明书的尸体;

6、狱中死亡的尸体;

7、公安、司法机关监护下死亡的尸体;

8、电流、高温或低温引起死亡的尸体;

9、非法流产引起死亡的尸体;

10、断离尸体(碎尸);

11、恶劣工作环境引起中毒或疾病引起死亡的尸体;

12、涉及医疗纠纷或事故死亡的尸体;

13、烈性传染病死亡的尸体;

14、毒品滥用引起死亡的尸体。

在诉讼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有权向公安、司法机关提出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申请。鉴定委托是法医病理鉴定的必经程序。不同案件类型、不同诉讼阶段决定委托鉴定的主体。鉴定机构应当依法接受委托,并根据本鉴定机构的力量决定受理与否。法医病理鉴定需要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的,应通知公安、司法机关派人到场并要在勘验、解剖记录上签名或盖章;如通知不到场的,可根据委托要求在不影响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的条件下进行,但需要把此情况记录在案。司法鉴定人在做各项检验、鉴定时,应全面、严格、细致地进行技术操作,对鉴定过程中的每一项检验结果均应认真做好记录(必要时拍照备案)。检查记录、实验记录等不能替代鉴定文书,鉴定、检验过程的有关记录应随档案存档。

五、法医病理鉴定的档案及标本管理

法医病理鉴定的档案包括委托书、现场勘验记录、尸体解剖记录、法医病理鉴定书、照片、底片、声像材料等,必要时应附上案情调查记录、预审笔录、病史及其他有关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法医病理学档案管理已应用电子计算机将资料建成数据库,并利用摄像机、照相机或扫描仪,将照片和病理切片图像等输入电子计算机保存。

法医病理学的标本包括器官大标本、石腊组织块、组织切片、电子显微镜标本等。《解剖尸体规则》第7条规定:“凡病理解剖法医解剖的尸体,可以留取部分组织或器官作为诊断及研究之用。但应尽量保持外形完整为原则。如有损坏外形的必要时,应征得家属或死者生前所在单位的同意。”法医尸体解剖后应保留必要的标本,以备有要求时出示或供重新鉴定。大体标本由于体积较大,除某些特殊案例必须留作证据外,多在解剖后放回尸体体腔内,保存到诉讼结束或保留5年。组织切片体积较小,可以大量长期保存。作为证据的标本必须妥善保管,不能毁坏或丢失。尸体解剖后不得将其他尸体的器官放入此次解剖尸体内,这在嫌疑为他杀者或存在纠纷的案件中尤为重要。

第二节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的方法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的方法包括现场勘查、法医学尸表检验、法医学尸体解剖、法医病理学的组织取材、固定、送检及证据保存、特殊类型尸体检查。

一、现场勘查

法医病理鉴定人现场勘查的任务是了解案件的发生经过,观察发现尸体的现场情况及尸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收集包括血痕、呕吐物、服剩的药物或毒物以及其他与死亡有关的物证,进行尸体外表检查和记录。

现场勘查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发案时间、地点。参加现场勘查的人员、在场人及旁证人等。

2、案情经过。应记录提供案情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与死者的关系;目击者叙述的案件经过情况;死者临终前的情况及可能与死亡有关的因素;发现尸体的经过及尸体位置等。

3、现场情况。主要包括尸体所在环境情况的描述(注明是否原始现场),尸体在现场的状态、位置及其与周围物体的关系(应有准确的距离测量),尸体周围能说明案

情的物品情况(可疑的致伤物、电源、热源、痕迹、呕吐物、药瓶、注射器、饮料或食品容器等)。现场除尸体以外的有关物品,如药瓶、饮料或食物容器、衣袋内容物、尸体佩戴的装饰物等,均应由法医与公安、司法人员或家属共同清点列单,并共同签名,注明由何部门负责保管。

现场必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拍照,以显示尸体的情况及与尸体现周围物品的关系。

二、法医学尸表检验

在脱去衣服检查尸体之前,应仔细检查尸体的衣着情况。确定衣服上的撕裂口或其他破孔与尸体的损伤是否相符并记录所见。若衣服上有留有血迹、油漆等污物,则应规范提取备检。初检后即可解开衣扣、拉链及衣钩,脱去衣服,不能将衣服撕扯或铰断,记录并标记每一件衣服。为进一步检查,应将标记好的衣服妥善保存。

尸体外表检查应记录尸体的死后变化(即尸体现象)、尸体的特殊体位及形态变化、体表个人特征、体表附着物、体表血痕及损伤情况。头、颈、胸、腹、生殖器及四肢均需按顺序全面描述。如有多个损伤时应逐个用文字说明其大小、方向、与解剖学标志的关系以及损伤种类或程度。尸体在不同时间进行检查,应分别记录,分别照相。各次检验可能结果不同。

尸表检查的具体操作按照《法医学尸表检验》GA/T149-1996的规定进行。

三、法医学尸体解剖

尸体解剖是法医病理鉴定的基础。尸体解剖不仅包括系统的大体解剖,还应对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如需要,还应进行毒物分析、法医生物学、微生物学、尸体化学等检验。

尸体解剖的具体操作按照《法医学尸体解剖》GA/T147-1996的规定进行。

法医病理尸体解剖时应按操作程序进行规范化尸解。但因不同案件的要求不同,其操作程序可有区别。常用的解剖术式包括:直线切法、T字弧形切法、Y字形切开法、倒Y字型切开法等;尸体解剖程序主要分为:腹腔-盆腔-颈部-胸腔-颅腔,腹腔-盆腔-胸腔-颅腔颈部,颈部-胸腔-腹腔-盆腔-颅腔等。上述几种不同解剖术式和程序,在特殊情况下,尸解者可以灵活应用,以不破坏损伤和病变,有利于寻找致死原因和死亡机制、确定致死方式为原则。

尸体解剖记录是编写法医学鉴定书的依据。除体表检查所见外应注明解剖的时间、地点、在场人。解剖的步骤及所见体内情况可用事先拟定的备有空格的已成文的记录纸,按解剖所见逐项填入。

四、特殊类型尸体检查

(一)无名尸体检查

无名尸体检查与法医学一般尸体检查方法基本相同,但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1)根据尸体现象推测死亡经过时间。

(2)根据身长、发色、面部皱纹、牙齿萌出、生长情况及牙齿磨耗度,骨骼发育生长情况等推测死者年龄。

(3)根据人体穿戴衣物、随身物品,手足、皮肤状态、指甲磨损情况,甲缝、甲沟及皮肤皱壁中污垢残留物的性状和特点,局部肌肉的发育状态,有无职业病特征等推测生前职业。

(4)根据人外貌、五官特征,发式衣着特点,佩戴的装饰品的差异等特征推测生前居住地区。如南方农民常赤脚、足底皮肤厚、粗糙;风沙大的地区,面色黑;少数民族穿着打扮有民族特色;高氟地区有氟齿。

(5)其他个人特征。检查死者容貌特征,如面颅、五官形状、皮肤特征,发型,胡须特征,牙齿情况,有无口腔疾病;全身有无痣、疤痕、纹身,色素沉着、瘢痕、肿瘤及其特征及分布,有无畸形、生理缺陷,体内有无异物,取血液进行

DNA分型,捺印死者指纹等,备做个人识别用。

(二)碎尸检查

法医病理碎尸检验有种情况:(1)犯罪行为人杀人毁证将尸体离断或粉碎,隐藏丢弃,即所谓碎尸案。(2)意外灾害致肢体断离,如交通事故、飞机失事、爆炸、高层建筑灾害等。(3)动物对尸体的毁坏。(4)丢弃的手术截肢和解剖器官。碎尸检查有意义的是碎尸案和意外灾害造成的支离断碎尸体。碎尸一般为无名尸体,检查除按无名尸体检查进行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详细调查案情及现场情况,注意排除非犯罪原因所致的肢体断离,对碎尸现场特点仔细检查,重点是包装物或容器,查记有无标记,号码、绳索、结扎及特征,进行拍照。

2、碎尸的个体识别除按无名尸体检查方法外,还应根据碎尸块形态特征及断端间的吻合程度,确定其部位;尸块是否属同一个体,应进行DNA鉴定。并判断身长、体重、发育营养、性别、年龄、血型、职业、个人特征等。

3、根据碎尸断端创面特点、性状、附着物、遗留物推测碎尸的方法、手段、作案工具等。

4、检查方法按一般法医学尸体检查常规,对碎尸各部位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死亡原因。

5、根据尸体现象及其他检验,还要判明生前伤与死后伤。各尸块发现时间可能不同,各弃尸现场自然条件可能差别较大,尸块死后变化差别也较大。帮推测死亡和碎尸经过时要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

(三)尸体发掘(开棺检验)

尸体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完全或对原鉴定有怀疑时,将已埋葬的尸体挖出进行检查,称为尸体发掘或称开棺检验。

尸体发掘及检验应按法律程序进行并应注意以下情况:

(1)死者生前健康状态、病史、死亡经过、尸体当时情况、埋葬时情况,衣着、装饰、时间、地点、深度,棺材质料、形状、厚度,周围环境情况。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验重点及取材部位和数量。

(2)请参加埋葬人员及死者亲属参加,以确认埋葬地点和死者。

(3)尸体检查一般就地进行。怀疑外伤者着重检查头部、内部器官有无损伤、穿孔、破裂、出血、骨折;疑为窒息者详查颈部软组织、舌骨、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怀疑溺死者检查硅藻;疑为中毒者提取器官、组织块进行毒物检验并提取棺周泥土作对照检查;尸体软组织腐败消失时,查骨骼、牙齿、毛发有无损伤,并取材检验。

(4)从开始到结束每一过程均应照相并记录,如墓穴方位、外貌、墓碑、棺及尸体外貌,尸解发现等。

(5)结束工作前复查有无遗漏检查部位、检材、清点工具。

(四)死胎及新生儿尸体检验

死胎及新生儿体征具有特异性,有些检验方法与成人不同。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情调查及现场尸体检查了解婴儿母亲健康状况,婚姻、生育史、妊娠及分娩情况,出生时及生后情况,病史及死亡经过,查尸体包裹物及衣着情况。

2、根据肺和胃肠浮沉试验和肺组织学检查判定死、活产,死胎应查皮肤有无浸软表现,检查成熟度,判定月龄、确定性别。

3、根据肺扩张程度、新生儿黄疸程度、脐带变化等判断婴儿存活时间;根据尸体现象及其他检查判定死亡时间,尸体现象有时有助于死因分析。

4、注意调查和检查母体是否存在疾病、中毒、外伤等;若分娩时死亡应注意检查形成

宫内胎儿窒息的因素和征象,产程中有无产伤;分娩后死亡者应检查有无疾病、损伤、窒息,注意区别暴力死和非暴力死。

(五)传染病尸体检查

由于传染病的传染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性,故应引起法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既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也要防止传染他人。尸体解剖时,除应按常规进行检验外,要做好自身防护。

1、了解案情时要关注临床病史和个人生活史,分析是否可能患有传染病。

2、对任何疑为传染病死亡的尸体进行法医检验时,一定要做好有关防护准备工作。

3、尸检者应精通业务、技术熟练、动作轻柔,勿使液体、组织外溅、减少地面和空气污染,避免自身损伤;应尽量使用器械操作,减少不必要的身体接触。

(六)群体性事故的尸体检验

群体性的重大事故,由于情况复查、伤亡人员多,给法医学尸体检验增加了检验难度和工作强度。检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群体性事故因伤亡人数多、工作量大,法医检验时要统一组织安排、分工合作。

2、尸检时,除按常规方法对各个尸体进行检验并进行个人识别外,还要将所收集的不同尸块按照解剖部位拼拢查对。若死亡人数多、尸块较小难以合拼时,应将不同尸块分别包装、编号存放,并绘简图标明发现地点,这对于飞机失事案件尤为重要。

3、采取检材、物证时除应注意收集与查明死因、死亡方式有关的检材、物证外,还应注意发现和收集与事故的性质有关的检材和物证。

五、法医病理学的组织取材、固定、送检及证据保存

一个完整系统的尸体解剖除了肉眼检查外,组织病理学检查应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则上,每一例尸检的各个器官和重要组织,无论大体检查有无病变,都应取材备查。

组织病理学检材取材过程由两个步骤组成:尸体解剖时从器官上可能有病变或外伤处切下小的组织块,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从固定后组织块上再提取制片用的组织块,以适合于制片、染色的要求。

第三节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

一、死因鉴定与死亡时间推断

死因是指直接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或损伤,即导致死亡发生的疾病、暴力或衰老等因素。死因分析、鉴定是法医病理学的核心,关系到当事人(死者或嫌疑人)的名誉,甚至罪与非罪的问题。

死因可分为根本死因、直接死因、辅助死因、诱因、联合死因等。

根本死因是指引起死亡的原发性自然性疾病或暴力性损伤,如晚期恶性肿瘤致死,冠心病心肌梗死致死等。

直接死因是指直接引起死亡的原因。如果根本死因不经过中间环节直接引起死亡的,则此死因既是根本死因,又是直接死因,也是唯一死因;若根本死因没有立即致死,而是由其继发的后果或合并症致死,则后者为直接死因。在法医学中常见的直接死因主要有感染、出血、栓塞、中毒、全身衰竭等。

辅助死因是根本死因以外的自然性疾病或暴力性损伤。这些疾病或损伤本身不足以致命,但在死亡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例如严重脂肪肝患者因酒精中毒死亡,则酒精中毒为根

本死因而脂肪肝为辅助死因。

诱因是诱发身体原有潜在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的因素,包括各种精神情绪因素、劳累过度、吸烟、外伤、大量饮酒、性交、过度饱食、饥饿、寒冷等,这些因素对健康人一般不会致命,但对某些重要器官有潜在性病变的人,却能诱发疾病恶化而引起死亡。

联合死因,又称合并死因,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在同一案件中联合在一起共同引起死亡的因素,包括病与病联合致死、病与暴力联合致死、暴力与暴力联合致死等。暴力死如何得以实现,称为死亡方式。死亡方式的鉴定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定刑事侦查方向和审判中罪与非罪的重要证据,对民事调解、灾害赔偿同样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种: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不能确定的死亡方式、安乐死等。

死亡时间推断也是法医病理鉴定实际工作中常遇到的重要问题,对划定侦查范围、确定犯罪嫌疑人和排除嫌疑对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医学上往往根据死亡后尸体变化发生规律推断死亡时间。依据尸体变化发生的先后及法医学实践的需求,将死亡时间推断按时候分为早期死亡时间推断、晚期(腐败)尸体死亡时间推断及白骨化尸体死亡时间推断三个阶段。

二、损伤时间推断

操作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鉴定中的主要事项之一,是运用形态学或其他检测技术推测损伤形成的时间,主要包括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鉴别、伤后存活时间的推断。

三、机械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是指机体受到机械性暴力作用后使组织和器官的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如打、踢、咬、刺、切、砍、射击、爆炸和交通损伤等。机械性损伤常可涉及违法犯罪活动或疑有违法犯罪行为,其发生率和死亡率皆高,是法医病理鉴定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根据法医学的特点,机械性损伤按以下几个方面分类:

(1)按致伤物的种类,可将其分为钝器伤、锐器伤、火器伤、交通伤。(2)按死亡方式,可将其分为自杀死、他杀死、意外死等。(3)按损伤发生时间,可将其分为生前伤、濒死伤和死后伤。

四、机械性窒息

机械性窒息是指因暴力作用引起的呼吸障碍所致的窒息。主要包括缢死,勒死、扼死、压迫胸腹部所致窒息、捂死和闷死、哽死、性窒息、体位性窒息、溺死等。

五、高温与低温损伤

高温与低温所致的损伤与死亡属于特殊的外因性损伤和死亡,常被怀疑可能与其他死因合并存在,因此鉴定时需特别注意。一般高温损伤,包括中暑和中暑死、烧伤和烧死、烫伤和烫死;低温所致损伤主要是冻伤与冻死。

六、电流损伤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可感知的物理效应,称为电击。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皮肤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称为电损伤。因电流作用导致人体死亡称为电击死。雷电属超高压直流电,故雷电损伤也属于电流损伤。

七、杀婴及虐待儿童死亡

杀婴是指非法用暴力手段,加害分娩过程中或娩出后不久的已具有生活能力的新生儿生命的犯罪行为。胎儿或新生儿因其本身的疾病或母亲的疾病或在分娩过程中遭受损伤而死亡属于自然死亡,不属于杀婴的范围。新生儿尸体的法医学鉴定,必须确定该婴儿是否新生儿、有无生活能力,活产还是死产、分娩后存活时间以及死亡原因。其中以有无生活能力和死亡原因最为重要。

虐待儿童是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作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和(或)情感虐待、性

虐待、忽视以及对其进行经济性剥削。

八、猝死

猝死是指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机体潜在的疾病或重要器官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的突然死亡。猝死的最根本属性就是它的自然性(非暴力性)。判定猝死,必须排除暴力因素,因为猝死的根本原因在于潜在的、能致人死亡的、器质性的病理改变和生命器官的急性功能性障碍。同时猝死应具有死亡的急骤性、意外性和潜在性等特点。猝死常见的诱因有精神因素、外伤、冷热刺激、过度疲劳、暴饮暴食等。

猝死者因死亡突然且出人意外,易被疑为中毒或其他暴力性死亡,特别是案情复杂或疑有他杀嫌疑时,查明死亡原因显得尤为重要。鉴定时,应详细了解死者的既往史、家族史、死前的状态和死亡时间等;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寻找有无他人遗留的痕迹,有无挣扎、搏斗迹象,有无血迹,有无嫌疑的中毒遗留物(包括药品、食物、呕吐物)等。

尸体解剖是判断猝死、查明死因的关键。大部分猝死通过解剖均可查获病变作为鉴定依据。因此必须全面、细致、系统地进行尸体解剖工作,并取材进行组织学检查。

九、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

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鉴定是法医病理鉴定的主要任务之一。

医疗纠纷是指患方因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医疗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医方认识不一致而发生纠纷和争议,要求追求医方责任和赔偿,而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的案件。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非法行医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在没有取得当地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医生执业资格和营业许可证(执照)的情况下,擅自从事医疗活动。

为了做好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非法行医的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时,应注意:(1)尸体解剖前应向医患双方了解有关情况,同时听取双方对纠纷中提出问题的陈述,以明了尸体解剖的重点。(2)尸体解剖前要获得有关病历资料,查阅主要材料,核对双方的陈述及审查病历材料的可靠性,并复印其中重点部分以备查。(3)尸体解剖时要求双方代表见证尸体解剖全过程,以示公平、公开、公正。(4)尸体解剖时注意正确撮有鉴定价值的检材,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细菌学、免疫学、理化检验或毒物分析,必要时还应注意做相关的检查,如空气栓塞、肺动脉栓塞、气胸等。

第四节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 第五节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意见的评价

法医病理学检验意见书

法医病理学检验意见书

[20l0]法医病理XXX号

一、基本情况

委托单位:湖南省岳阳市XXXXXX 委托鉴定事项:死亡原因及与外伤的关系 受理日期:2010年2月10日

鉴定材料:委托鉴定书1页,岳阳市XX医院病历复印件22页,岳阳市XX人民医院首次住院病历复印件19页、第二次住院病历复印件10页,湘雅XX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复印件5页,岳阳市XX司法鉴定报告书复印件5页、尸体检验记录复印件3页,有关起诉书、民事诉状和答辩状6页,死者XXX的脑、心、肺、脾、肾等器官 鉴定日期:2010年2月10日 鉴定地点:XXXXXX 在场人员:XXXXXX

被鉴定人:XXX,男,52岁,湖南岳阳人

二、检案摘要

据送检材料综合:2009年2月6日,被鉴定人XXX在岳阳市洞庭湖大桥前路段驾驶三轮车时因车祸致伤头和腰部等处,伤后昏迷,醒后感头晕、头痛,被急送岳阳市XX医院住院治疗,次日转至岳阳市XX医院,住院1l6天后于6月2日出院。9月3日在湘雅XX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被鉴定为脑挫伤综合征;9月29日在岳阳市XX司法鉴定所被鉴定为轻伤(偏重)。2010年1月31日在家因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乏力伴呕吐再次入住岳阳市XX医院,抢救无效,于2月7日23时15分死亡。2月9日岳阳市XX司法鉴定所法医在当地进行尸检后,为查明死因及与外伤的关系,提取脑、心、肺、脾、肾等器官送我中心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

岳阳市XX医院出院记录(住院号6507)载:因车祸致头痛、头晕、活动性渗血1小时伴短暂昏迷、呕吐2次急诊入院。患者因车祸致伤头部、胸腹、腰部及右小腿。当时有短暂昏迷史。醒后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2次。入院查体:T36.8℃,P92次/分,R18次/分,Bpl62/110mmHg;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头顶部及右颞顶部分别可见长约5cm伤口,活动性出血,深达颅骨,伤口挫伤严重,局部可扪及血肿包块,颈部轻度抵抗感,右侧胸部平胸骨角水平压痛明显,胸部挤压征(+),全腹轻度压痛,脊柱胸腰段压痛,腰椎活动受限,右小腿后侧软组织肿胀、压痛。入院后予清创缝合、抗炎、护脑、脱水、心电监护等处理,当日仍呕吐较剧烈。经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生命体征渐平稳。颅脑CT(7476号)报告:右侧环池内高密度影原因待查,左侧颞顶部头皮血肿。X线检查(487号)报告:胸部平片未见异常,L1椎体稍变扁。出院诊断:(1)颅脑损伤:头皮挫裂伤,头皮血肿,脑震荡;(2)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3)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岳阳市XX人民医院(住院号865650)病历记录单记载:入、出院日期: 2009年2月7日、6月2日。入院诊断:(1)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2)胸12椎压缩性骨折,腰2横突骨折。患者因车祸致头部及腰部受伤后入院。查体:Bpl37/85mmHg,P90次/分,神清,精神差,头部伤口已缝合包扎,胸前区、上腹部、腰部疼痛明显。本院头部CT示: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外院X线片示:胸12压缩性骨折。入院后予完善相关检查,并给予护脑、促醒、抗炎、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中又因血压升高而予降压处理。经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出院情况:一般情况可,诉偶有头晕、头痛。出院诊断:(1)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2)胸12椎压缩性骨折,腰2横突骨折;(3)继发性高血压;(4)陈旧性视网膜炎。2月20日常规脑电图监测(2 009022003号)报告:正常范围脑电图;经颅多普勒报告单(466号)报告:双侧MCA供血不足,VBA供血不足。住院病历记录单3月18日记载:患者近2天血压控制欠佳,心内科会诊考虑外伤性高血压。3月21日记载:患者仍诉头痛、头晕,较前未见明显好转,无呕吐、抽搐等症,精神差。3月17日会诊单载:患者因车祸于2月7日入院。近2天来测血压出现145/98mmhg、181/85 mmhg、170/93 mmhg,既往无高血压史。会诊意见:心内科考虑:症状性高血压,与外伤有关。处理:镇静、镇痛,对症支持(治疗)。9月24日X线检查报告单(162078号)载:T12、L1、L2横突骨折,建议进一步检查。

9月9日,湘雅XX医院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2009]精鉴字第276号)记载:根据提供的材料悉,被鉴定人既往体健,无精神异常史,车祸前一直从事蔬菜生意。被鉴定人的家属反映,其外伤后出现生活自理能力差,吃饭需要督促,晚上易惊醒,记忆力差,常诉头晕头痛。检查时意识清晰,交谈接触被动,合作差,能理解医生问话意思,言语表达能力尚可。未查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智力检查不合作,存在近似回答,记忆力稍减退。无明显的交流障碍。鉴定意见:根据材料及检查,被鉴定人XXX目前诊断为脑挫裂伤后综合征。

9月29日,岳阳市XX司法鉴定所法医学司法鉴定报告书(XX司鉴 [2009]法临检字第388号)记载:检查情况:一般情况可,精神萎靡,少言寡语,自

诉经常头痛头昏,有时难以忍受,记忆力下降,逆行遗忘。参照《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八条、第四十三条规定,构成轻伤(偏重)。

岳阳市XX人民医院第二次住院病历(住院号888936)病程记录单2010年1月31日载:患者以“突起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乏力6小时,加重2小时,伴呕吐”入院,1月30日18时左右,患者吃饭时突发右侧颞顶部剧烈头痛,呈持续性伴右侧肢体活动乏力,行走困难,在家未作处理。晚10时左右突发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右侧肢体活动乏力进行性加重,站立困难,不能行走,有小便失禁,无头晕,四肢抽搐,急送我院。头部CT示:右顶叶出血。以“头痛待查入院"。既往史:2009年2月8日因车祸致头部受伤入院。2009年患“高血压病”,未规律服药。个人史:无烟酒等特殊嗜好,无毒物及疫水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遗传病史。查体:T36.8℃,P82次/分,R19次/分,Bp209/104mmHg;昏睡状,双瞳孔等大,双眼球向左凝视,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左偏,颈软,左侧肌张力低、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呼吸音稍粗,心律齐。入院诊断:右顶叶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补充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肺部感染。cT扫描报告单1月30日报告(76630号):右顶叶出血;1月31日报告(76596号):右顶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2月2日X线检查报告(CP3098号):右中下肺及左下肺感染。2月8日死亡记录载:入院日期;1月31日零时20分,死亡日期:2月7日23时l 5分。患者入院后即告病危,请神经外科会诊建议手术治疗,家属表示要求内科治疗。1月31日复查CT示脑出血量明显增加,血常规示WBCl 3.3×1 09/L。2月2日胸片示右中下肺及左下肺感染。2月4日15时SPO2下降(85%左右波动)。2月7日病情再次加重,SP02下降至68%左右,Bp85/4 5mmHg;22时30分出现点头样呼吸,节律不规则,口唇发绀,22时45分呼吸停止,心跳微弱,抢救无效,于2月7日23时l5分宣告临床死亡。最后诊断:右顶叶脑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蛛网膜下腔出血,肺部感染。死亡原因:脑疝形成。

2010年2月9日,岳阳市XX司法鉴定所法医在岳阳市殡仪馆对其进行尸检。其尸体检验记录载:左顶枕部见愈合伤痕长3.5cm,后枕部见愈合伤痕2cm,头右顶部见愈合伤痕长0.6cm。右下、左下中切牙脱落。腹部明显凹陷。解剖见两肺呈黑色,胸腔内有液体约300ml,切开颅骨见右侧硬脑膜下有凝血,范围5.5×6.5cm大小。

三、检验过程

检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及送检方法》(GA/T148—1996)及湖北省同济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作业指导书》(TJFY/QM3-BL-5)进行。(一)法医病理学检查

脑重1457g,大脑右颞叶7×1.5cm范围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枕叶脑买质出血,大小为10.5cm×6cm×2.8cm;基底动脉轻度粥样硬化;镜下见脑组织轻度淤血、水肿灶、片状出血,有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有的血管旁漏出性出血,有的血管壁及血管旁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蛛网膜下腔淤血、出血,有的血管壁轻度增厚。

心重366g,左、右心室壁分别厚1.2cm和0.2cm,心腔内见较多的鸡脂样凝血块,各心腔及心瓣膜未见异常;心瓣膜周径:二尖瓣9.7cm,三尖瓣10.2cm,主动脉瓣5.8cm,肺动脉瓣7.6cm;冠状动脉检查:开口未见异常,左主干长1.2cm,左前降支见3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右主支病变2级。镜下见心外膜点灶状出血,心肌纤维断裂,心肌间质淤血、点灶状出血、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膜环形加,偏心性增厚,管腔狭窄约60%,右主支内膜轻度环形增厚,管腔狭窄约40%。左、右肺分别重603g和624g。表面和切面见较多的黑色炭末沉着,切面淤血,部分切面质实。镜下见肺重度淤血、水肿,伴灶性出血,有的部位的细小支气管及周围肺泡腔内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渗出,有的肺泡内可见脱落的肺泡上皮。

双肾重242.5g,表面未见异常,切面皮质厚度0.5cm。镜下见肾重度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自溶,有的部位的被膜下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脾重103g,表面未见异常,切面淤血;镜下见脾重度淤血,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肾上腺肉眼观未见异常;镜下见淤血,皮质上皮细胞内脂质脱失。胃大体观未见异常,镜下见胃粘膜自溶、粘膜下血管淤血。(二)法医病理学诊断

1.大脑右颞、枕叶脑出血,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脑轻度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淤血、出血;

2.冠心病(心重366g,左前降支病变3级,右主支2级,心肌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多);

3.轻度支气管肺炎,肺重度淤血、水肿,伴灶性出血; 4.脾重度淤血,小动脉管壁轻度增厚; 5.肾重度淤血,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自溶,6.胃淤血,粘膜自溶。

四、分析说明

1.根据对送检XXX主要器官的法医病理学检查结果,见右颞部蛛网膜下腔出血(7cm×1.5cm),大脑右颞叶、枕叶见10.5cm×6cm×2.8cm的脑出血:镜检见脑组织轻度淤血、水肿灶、片状出血,有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其它器官除见冠心病和轻度支气管肺炎外,未见明显病变。因此认为,死者符合大面积脑出血引起颅内高压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2.通过审核送检文证资料,2009年2月6日被鉴定人XXX因车祸致伤头部等处的外伤史明确,其伤后有昏迷,头顶部及右颞顶部均有约5cm长的伤口,深达颅骨,伤口处挫伤严重;医院诊断为“中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头皮血肿),胸12椎压缩性骨折,腰2横突骨折,继发性高血压”;说明其当时受伤较重。虽经住院治疗,但仍常有头晕头痛,精神萎靡,少言寡语,记忆力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9月9日被鉴定为脑挫裂伤后综合征;9月29日被鉴定为轻伤(偏重)。提示其伤后恢复不佳。3.病理检查除见脾中央动脉管壁和大脑蛛网膜下腔有的管壁轻度增厚外,全身细小动脉管壁未见明显增厚和玻璃样变;脑组织检查未见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但在小血管壁及血管旁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提示脑血管有一定的慢性炎症病变;联系其出血主要位于右颞部和颞顶部颞枕部脑组织,与当时头部受伤部位基本一致。伤后第一次入院检查血压为l62/110mmHg:次日在岳阳市第二医院血压为137/85mmHg;2010年1月3 0日1 8时左右,患者在家突发头痛、右侧肢体活动乏力,伴呕吐再次入院,查体:昏睡状,血压209/l 04mmHg;头部CT报告为右顶叶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内科抢救无效死亡,其死亡是发生在因车祸受伤的一年后。说明其死亡系自发性脑出血所致,可能与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破裂有关,但不能排除因车祸致脑组织和脑血管损伤的影响。因此,综合分析认为,XXX因脑出血致死与生前车祸所致严重的颅脑损伤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五:鉴定意见

根据法医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案情、临床病例资料及死亡经过综合分析,认为XXX系因脑出血引起颅内高压致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其脑出血主要与高血压所致的自发性脑血管破裂有关,但与生前车祸所致的严重颅脑损伤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鉴定人:

XXX XXX 复核人:

XXX XXX

二○一○年四月七日

案例

(一):

2007年5月24日,XXX(男、58岁)在某饭馆吃饭,由于饭菜问题与饭馆伙计发生口角,随后二人发生相互拉扯动作,在此过程中,XXX突然倒地,意识丧失,急送医院抢救,抢救无效死亡。据公安人员调查:有人看见饭馆伙计用拳头击打XXX头部;饭馆伙计称二人只是相互轻微推搡,自己并无动手殴打对方;死者家属认为死者是被饭馆伙计殴打致死,因家属发现死者头部有血肿,医院急诊记录也证明死者后枕部有头皮血肿。为查明死者死亡原因,xx市公安局委托我所对死者尸体进行法医病理学检验鉴定。检验结果如下:

体表检验:死者后枕部可及片状头皮血肿,其余未见明显损伤痕迹。

内部检验:后枕部头皮血肿,枕骨无骨折,打开颅骨,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无出血,蛛网膜下腔无出血。颈部逐层暴露皮下及各深、浅肌群,未见出血等异常改变。胸腔内纵隔居中,胸腔内少量液体,左肺与胸壁粘连,气管及支气管内未见异物;打开心包,心包腔内少量淡黄色液体,心脏表面多量脂肪,心脏较死者拳头大。腹腔内脏器正常。

组织病理学检验:冠心病(冠状动脉Ⅲ级狭窄),高血压病,慢性肺炎,脑水肿,全身多脏器淤血。

毒物分析:未检出常规毒物,血液中乙醇浓度低于饮酒标准。

鉴定分析:(1)死者体表检验发现后枕部头皮血肿,但内部检验未见颅骨骨折、血肿形成及脑组织损伤表现,仅表现为脑水肿,我们分析认为其头皮血肿为濒死期跌倒形成。体表检验及内部检验,未发现有致死性外伤,可以排除外伤性暴力致死。(2)毒物检验未检出常规毒物,血液中乙醇浓度低于饮酒标准,故可以排除常规毒物中毒及酒精中毒致死的可能。(3)组织病理学检验发现死者患有严重冠心病(冠状动脉Ⅲ级狭窄)、高血压病。我们分析认为死者原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由于吵架并相互拉扯,情绪激动,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而猝死。死者本身疾患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吵架并相互拉扯是促使其疾病发作的诱因。鉴定结论:死者XXX因吵架致冠心病急性发作而猝死。

第三篇:病理检验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用DNA探针与组织切片上互补的DNA杂交,通过观察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颜色来反映相应基因的情况。

第一章 病理检验技术概述

病理学的作用:

1、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认识

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为临床诊断疾病、治疗疾病、分析预

后提供依据等。

病理检验的定义:

------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通过对患者病变组织或细胞进行检查,以协助临床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病理检验。

一、病理检验的主要任务

(一)确定疾病的诊断

(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提供有关预后因素的信息。(最正确、最可靠、最后的诊断)

(四)了解疾病的发展及分析疗效

(五)为科学研究积累资料

(六)为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服务

二、病理检验分类

(一)细胞学检验(脱落细胞、细针穿刺吸取)

(二)组织学检验---最后的诊断

活体组织检验、手术标本检验、手术中病理检验

(三)尸体剖验

病理学技术:

在病理学临床及科学研究工作中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统称为病理学技术。病理检验技术的质量和水平是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至关重要的因素。“技术是病理学之母。”

第二节、病理检验技术常规工作 收发工作

协助取材和尸体剖检工作 制作制作切片及细胞学涂片 病理资料管理及检索

药品、物资的管理及仪器维护 大体标本的收集和制作

第六章 组织制片技术 P39 常规石蜡切片制作程序 组织固定→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观察

第一节 组织块的处理

(一)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操作:

1、取材与固定:合理取材、及时固定;

2、洗涤、脱水、透明;

4、浸蜡、包埋;

5、切片、贴片(展片、捞片)和染色:

6、封片:长期保存。

一、取材:

-------按照病理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和数量的组织块,用于制作组织切片的过程。

注意事项:

部位、大小、形状、方向

二、固定和固定液

生理盐水或10%甲醛。

固定:将组织浸入某些化学试剂,使

4、蒸汽固定法:为了固定组织中可溶性物组织细胞内的物质尽量保持在生活状态时质、的形态结构和位置过程。

血液、细胞涂片等;

(一)固定目的:

(三)固定液的特性:

(1)防止组织、细胞的自溶与腐败;

1、渗透力强,迅速渗入组织内部

(2)凝固或沉淀细胞内物质;

2、不会使组织过度收缩或膨胀

(3)增加组织硬度,便于制片;

3、能硬化组织,保持细胞形态和位置

(4)产生不同的折光率,有利于染色后观

4、使组织对染料产生亲和力,产生折光率 察辨认。

(四)组织固定注意事项:

(二)固 定 方 法:

1、及时固定

1、浸泡固定法:病理外检一般均用此法;

2、固定容器宜大

2、注射、灌注法:体积过大或整个脏器或

3、固定液应足量:固定组织体积的10-20尸体的固定; 倍

3、微波固定法:应用于临床病理快速诊断,4、防止组织变形 微波固定组织温度至关重要。微波固定介质

5、确定恰当的固定时间 可用

(五)组织固定液 常用固定液: 1、4%甲醛(福尔马林):配置为市售的40%甲醛1份加水9份混合即成;

2、酒精(乙醇):高浓度组织硬化显著,先用80%固定数小时,再用95%固定;

3、中性缓冲甲醛液:可提高免疫组化阳性率。

4、酒精-甲醛液(A-F固定液):

5、Zenker固定液: 1、4%甲醛(福尔马林):

久置能产生白色沉淀(三聚甲醛),容易氧化变成甲酸,严重影响细胞核着色。固定陈旧多血脏器如肝脾,易产生黑色色素,叫甲醛色素。

2、酒精(乙醇):

高浓度组织硬化显著,先用80%固定数小时,再用95%固定;

50%以上浓度的乙醇可溶解脂肪和类脂质,也可以溶解血色素和损害其他色素。

中性甲醛液

配置:40%甲醛150-200ml,蒸馏水800-850ml,磷酸二氢钠4g,磷酸氢二钠13g。常用的固定液或标本保存液,是免疫组化最常用的固定液。

选择性固定液:

1、丙酮:广泛用于组织化学中酶的固定;

2、戊二醛固定液:广泛用于电镜标本的固定,应采用缓冲液配制固定液

3、醋酸:不能保存糖,也不能固定脂肪及类脂,5%醋酸pH2~3可抑制细菌和酶的活性;

4、苦味酸:强酸,易燃易爆,酒精溶液可固定糖类;

5、氯化汞:只宜固定薄片组织,2mm~3mm厚的组织需固定6~18小时;

6、重铬酸钾:固定高尔基体、线粒体,对酸性染料着色良好;

7、锇酸:浓度为1%~2%水溶液用于电镜制片;

骨组织脱钙液:

在脱钙前,先将骨或钙化组织锯成4mm~5mm厚的簿片,按常规充分固定,然后进行脱钙。

组织脱钙的方法及应用:

(一)酸性溶液脱钙:

1、脱钙液配制:

(1)5%~10%硝酸水溶液:浓硝酸5ml~10ml,蒸馏水加至100ml;(2)硝酸甲醛液:浓硝酸10ml,10%福尔马林90ml;

(3)Schridde液:浓硝酸20ml,10%福尔马林100ml。对组织无明显损害,迅速、安全;(4)5%~10%甲酸水溶液:甲酸5ml~10ml,蒸馏水加至100ml(5)甲酸酒精液:脱钙速度较硝酸慢,但破坏组织也轻。(6)Plank-Rychlo液:脱钙比5%硝酸液快3倍。

Jenkins混合酸脱钙液、盐酸氯化钠液、枸橼酸钠、甲酸脱钙液等

2、脱钙方法:骨片悬于脱钙液中,敞开瓶口,每日更换一次新液,最好早晚各一次。

(二)螯合剂脱钙:速度很慢,但对组织成分几乎没有损害。用于免疫组化染色较理想。

1、脱钙液配制: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5g,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氢氧化钠(NaOH)调整pH至7.0(大约加2.5g NaOH)。EDTA与钙可形成一种可溶性非离子化的复合物。

2、脱钙法:将骨片浸入脱钙液中,每周更换一次新液。一般致密骨脱钙需要6~8周,含有少量骨渣的组织约需一周。

(三)电解脱钙法: 此法即在脱钙液中通过电流,电解加速脱钙。

1、电解脱钙液配制:

25%盐酸50ml,25%甲酸200ml,蒸馏水750ml;

2、脱钙方法:直径30cm电解槽内盛大量电解液,将骨组织放在一个四周多孔的塑料小容器内放入电解液内,此容器通入白金丝或钨丝作阳极,在电解液内再放一白金丝或钨丝作阴极,通入6V直流电,电流强度1A~2A,调节两电极的距离来控制。电解液温度不超30℃~45℃,一般2~6小时即可脱尽。

脱钙后的处理

1、脱钙后的组织经流水冲洗4~12小时,除去残留的脱钙剂;

2、修去锯面的薄层组织,切成适当大小的组织块,进行常规脱水、透明、浸蜡及包埋;

3、用酸性液脱钙后的组织,苏木素染色时间应适当延长,在伊红中的时间应该缩短;

4、脱钙后组织切片在染色中较易脱落,充分烤片,染色前滴加2%~5%的火棉胶液,以使之粘贴牢固。

三、洗涤、脱水、透明

(一)组织的洗涤

1、洗涤的目的:防止组织中留有较多的固定液而影响脱水剂;

2、洗涤的方法:

(1)固定剂以水配制者:常用的固定剂是甲醛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用流水冲洗。大组织冲洗24小时,小组织冲洗2~4小时。

(2)固定剂含酒精者:一般不用冲洗,如需要冲洗必须用与固定剂中的酒精浓度相近或略低的酒精冲洗。

(二)组 织 脱 水

1、脱水的目的及原则:用某些溶剂逐渐将组织内吸收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透明剂和石蜡或火棉胶的渗入。

2、脱水剂的种类及特征:

特征:能与水在任何比例下混合;能与透明剂在任何比例下混合;

单纯脱水剂:脱水后再经二甲苯透明才浸蜡;

酒精:最常见的脱水剂。脱水能力强,但易使组织收缩、脆。

单纯脱水剂:脱水后再经二甲苯透明才浸蜡; 丙酮:脱水强,组织收缩严重,价格高。异丙醇:可代替无水酒精使用。价格贵。脱水兼透明剂:脱水后即可直接浸蜡。

正丁醇:为脱水剂兼有透明剂作用。用于植物标本的处理效果较好。叔丁醇:脱水兼透明。电镜标本制作时常用作中间脱水剂。

(三)组织透明或媒浸

目的是使石蜡能浸入组织块便于包埋。

1、二甲苯:最常用的透明剂,有毒、易挥发,透明力强,但组织易收缩变脆,小块组织以30分钟。

2、苯和甲苯:组织收缩小、不易变脆。

3、氯仿:即三氯甲烷。易发挥,透明力比二甲苯差,时间长,多用于大块组织的透明。

4、香柏油:为柏树树脂,收缩小,透明时间长,常用于染色后切片的透明。

四、组织浸蜡(透蜡)P48

(一)浸蜡的目的和方法: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而代之以石蜡,以便切片。

(二)浸蜡剂的种类:

1、石蜡:经56℃~58℃石蜡浸蜡的组织包埋,有利于组织切片的连续性,对蜡块资料保存可靠,一般为3-4小时。

2、火棉胶:目前使用火棉胶浸入组织较少,多用于染色前的覆盖液。

3、碳蜡;

4、明胶。

五、组 织 包 埋 P49

(一)石蜡包埋法:为最常用的包埋法。

1、常规石蜡包埋法:包埋过程、包埋面的选择;

2、体液标本一般不做包埋和切片。

(二)快速石蜡包埋法:

1、操作过程:全程均加热,20~30分钟完成。(1)取材、固定:薄片1cmⅹ0.5cmⅹ0.3cm,在快速固定液(95%酒精、40%甲醛、冰醋酸)内加热煮沸1~2分钟。(2)脱水:组织厚度不超1.5mm,加入丙酮5 ~ 8ml,煮沸5~6分钟。(3)透明:加二甲苯加热1~2分钟。(4)包埋:石蜡包埋冰水冷却硬化。

3、碳蜡包埋法:即聚乙烯二醇。包埋熔点为38℃和52℃左右的分子量为1500和4000两种。适用于脂肪及脂类组织的制片。

4、明胶包埋法:

5、石蜡半薄切片包埋法:常根据组织类型进行脱水、透明和浸蜡。

6、树脂包埋法:适用于不脱钙骨髓活检组织、肝、肾穿刺活检和淋巴结组织等。

第二节 切片器具与切片

一、切片机:制作组织切片的主要仪器设备。

(一)切片机的种类及使用:

1、石蜡切片机:能将石蜡包埋的组织切出一定厚薄的切片。分为旋转式、滑动式、摆动式等。最常用的为旋转式。

2、冷冻切片机:多为恒冷箱切片机用于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及病理诊断。

3、火棉胶切片机:多用于眼球、内耳、脊髓和脑的切片,切片厚度可达20µm~50µ。

二、组织切片刀 P58

(一)切片刀的种类: 其长度一般有 4cm、8cm、14cm、18cm、20cm、24cm等。

1、平凹型:一侧为直线,另一侧为凹度,大凹度刀适用于火棉胶切片,小凹度刀适于石蜡切片。

2、双平型:刀身两侧均无凹度,两面是平面。适用于冷冻切片和轮转式切片机的石蜡切片。

3、双凹型:刀身两侧均有凹度,适用于轮转式石蜡切片。

4、一次性刀片:需配置专用刀架。

(二)刀背套与刀柄:刀背套供磨刀时用,刀背套有金属和塑料两种。刀柄有木制及塑料制两种。

(三)磨刀与被刀:

1、手工磨刀法:

①磨刀前用软布试净磨刀石面尘垢;

②装上刀背和刀柄,滴磨刀油于磨刀石上;

③右手紧握刀柄,左手紧按刀背另一端,刀刃向前,逐渐推动刀片至磨刀的一端,从右到左全部磨完。

2、被刀:用被刀皮革被刀,与磨刀的动作相反;

三、石蜡切片制作 P60

(一)切片前的准备:

修整蜡块,然后置于冷水或冰箱中冷却,以增加硬度;

准备毛笔、眼科弯镊子;

载玻片均匀涂上薄层蛋清甘油,占2/3;

接通摊片机电源,调节摊片(42℃~48℃)

烤片(60-70℃左右)的温度;

(二)快速石蜡切片 P63 快速石蜡切片时,组织取材应薄,厚度一般不超过2mm,组织固定后要重新修正至1.5mm左右厚度,以利脱水,将组织块埋入预制的蜡块内,冷却硬化后方可切片(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见)。

切片捞至载波片上,用酒精灯略加烘烤,再入二甲苯脱蜡,经95%酒精后即刻入水水化,随后即可进行常规快速苏木素伊红染色。

(三)冷冻切片制作 P64 组织经过冷冻后,其内的水分结冰,使组织变硬,有利于切成薄片。

一、设备要求:

(一)冷冻切片机:一般由转轮式切片机或推拉式切片机加上制冷装置而成:

1、二氧化碳制冷器;

2、半导体制冷器;

(二)恒冷箱冷冻却片机:利用压缩机通过制冷剂循环制冷。

冰冻切片机

二、制作过程

(一)取材、固定:选取有代表性的组织制片,厚度1~2mm。一般病理急诊、组织化学显示酶和免疫病理学进行荧光抗体研究等,多数都用新鲜组织直接冷冻,切片后再进行固定、染色或直接染色或孵化。采用二氧化碳冷冻设备制作须先固定。

(二)冷冻切片方法:

1、恒温箱冷冻切片法

(1)开机预冷:切片前2~3小时,所需温度如下: 各种新鲜组织冷冻切片参考温度(℃)脑、淋巴结、肝、肾、脾、睾丸-12--16 肌肉、肾上腺、甲状腺、子宫、卵巢-18--22 乳腺、皮肤、前列腺-22--28(2)放入、速冻、修整组织,待恒冷箱内温度降至要求温度后,将组织用OT包埋,再速冻1~2分钟,装于机样本夹上,修平;(3)调节抗卷板,以与刀刃平行对齐;

(4)切片:所需厚度为4µm~8µm,用毛笔展平,贴于洁净玻片上,晾干或吹干后染色;(5)切片后处理:清洁保养。

2、半导体冷冻切片法

3、二氧化碳冷冻切片法

(三)冷冻切片粘片法

1、蛋白甘油粘片法:

按石蜡切片的粘片法处理,但温度不宜超过40℃。烤干后即取出,70%酒精和自来水洗后即可染色。

2、Lillie明胶粘片法:切片放入1%明胶水溶液数分钟,捞到载玻片上,5%甲醛水溶液固定5分钟,水洗10分钟,即可染色。

3、酒精明胶粘片法:切片浸入0.1%或0.75%明胶溶液(用40%酒精配制)数分钟,用载玻片捞起后,室温干燥,入氯仿1分钟,经95%和75%酒精洗去氯仿,再经蒸馏水洗后即可染色。

三、注意事项

1、冷冻切片的组织不用固定;

2、组织尽可能新鲜,不能用湿的盐水纱布包裹和放入10℃冰箱内缓慢冷却,否则组织内水分可逐渐析出形成水晶,造成组织结构破坏;

3、冷冻包埋剂应适量;

4、组织太小,不能做冷冻切片;

5、冷冻时间太久的组织不能马上切片,以免损伤切片刀;

6、一般来说骨组织和钙化组织不能做冷冻切片。观察

第七章组织切片染色技术

第一节 病理切片染色概述 P68

一、概念:用染液对组织切片进行处理,使组织中的不同成分被染上相应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利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三、染色的原理

染色就是染色剂和组织细胞相结合的过程。

(一)染色的化学反应: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的阳离子相结合,碱性物质与酸性染料的阴离子相结合。具有酸性的细胞核被碱性苏木素液所染色,碱性的胞质与酸性染料伊红所染色。

(二)染色的物理作用:

1、渗透作用:染料进入组织;

2、吸附作用:把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集中在界面上的过程;

3、吸收作用(溶解作用)。

三、常用染料概述:

(一)染料的性质:有色的无机物或有机化合物

1、发色团:能使染料分子产生颜色的基团,叫发色团;

2、助色团:能使染料分子颜色加深,并与被染物质分子形成亲和力的基团。

(二)染料的分类:

1、据染料来源:天然、合成染料和无机化合物

2、根据染料化学反应:酸性、碱性和中性染料

3、据染色对象:(1)组织染料: 1)结缔组织和肌纤维染料:有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和肌原纤维等染料; 2)神经组织的染料:尼氏体、神经轴突、神经髓鞘、神经胶质细胞等染料;(2)细胞染料:细胞核、细胞质染料等

常用染色剂简介见附录一。

五、常用染色术语的概念

一、普通染色:最常应用的是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

二、特殊染色:特染是为了显示特定的组织结构或其他的特殊成分。

三、单一染色:选用一种染料染色。

四、复染色:用两种不同性质的染料染色方法。

五、多种染色法:用两种以上染料的染色法。

第三节 染色前后的处理 P74

一、染色前的处理:

1、脱蜡至水:必须经过二甲苯脱蜡、各级酒精(100%、95%、85%、75%)至水洗的过程。

2、脱汞盐结晶:切片在脱蜡后用0.2%~0.5%碘酒精处理5~15分钟,使汞盐沉淀物溶解。

3、脱甲醛色素:在切片脱蜡至水后,用Verocay液(1%氢氧化钾水溶液1ml,80%酒精100ml)处理10分钟,然后流水冲洗5分钟再常规染色。

(二)染色后的处理:

1、分化作用:必须用1%盐酸酒精脱去所吸附的染料。

2、蓝化作用:分化后,用碱性水使细胞核变成蓝色。

3、染色后的脱水:低度到高度酒精逐步脱水。

4、染色后的透明:透明剂用二甲苯。

三、封固:

1、封固剂:

(1)甘油明胶封固剂

配制方法:明胶10g,蒸馏水60ml,甘油70ml,石炭酸0.25g。(用前将甘油明胶置于温箱内融化后即可封片)。(2)中性树胶(二甲苯树胶液):属油性封固剂,组织切片需彻底脱水、透明。优良封固剂,可直接封片。

七、染色的注意事项

(1)具备实验室基本设备和染色准备工作(2)正确完成固定、脱水、透明、脱蜡步骤;

(3)染色过程中,既要按书本的方法进行操作,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第八章 组织切片常规染色技术 第一节 常规染色的概念

一、染色原理

(一)苏木素染色原理:苏木红和铝结合形成带正电的 蓝色色精,带负电的细胞核与带正电的蓝色色精以离子键或氢键结合而被染色。苏木素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所以细胞核被染成蓝色。

(二)伊红染色原理:伊红Y是一种化学合成的酸性染料。在伊红Y染料液中加入醋酸,使胞质中蛋白质带正电荷,可被带负电的伊红染料染色,从而使细胞质及红细胞等染成红色或粉红色,与蓝色的细胞核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染液的配制 P80

(一)苏木素液:从苏木素的树中提炼的天然染料。

1、Harris苏木素液:最常用。

苏木素 1g 蒸馏水 200ml 无水酒精 10ml 氧化汞 0.5g 硫酸铝钾 20g 配置方法见书81页。染色3~4分钟。保存时间为一年。

(二)伊红染液:

0.5%伊红酒精染液:醇溶伊红Y0.5g,95%酒精100ml。染色时间1~3分钟。水溶性伊红酒精液: 沉淀酸化伊红Y酒精液:

2、Mayer苏木素改良配法:

(1)A液:苏木素2g,无水酒精40ml加热溶解;

(2)B液:硫酸铝钾100g,蒸馏水600ml,稍加热使硫酸铝钾在水中溶解,再将A与B液混合2分钟。用蒸馏水补足600ml,加入400mg碘酸钠充分混匀,苏木素染液呈紫红色即可。染色时间为10~20分钟。

3、Ehrlich苏木素液:苏木素2g,无水酒精100ml,甘油100ml,硫酸铝钾15g,蒸馏水100ml,冰醋酸10ml。(染色时间为10~20分钟)。

4、Gill改良苏木素液:苏木素2g,无水酒精250ml,硫酸铝钾17.6g,蒸馏水750ml,碘酸钠0.2g,冰醋酸20ml。染色时间为5分钟。

(三)0.5%~1%盐酸酒精分化液:

盐酸 0.5ml~1ml, 75%酒精99ml。此液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延长时间或更换液体,新液体分化时间要短。

(四)蓝化液:“蓝化”是指苏木素液染细胞核后,通过盐酸酒精分化,切片由酸性转入弱碱性液体,使之变蓝的过程。1、50℃温水

2、稀氨水(1%氢氧化铵液)3 蒸馏水 100ml,氨水1ml。

三、染色方法 P83

(一)人工操作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

1、脱蜡至水:

(1)二甲苯Ⅰ脱蜡(脱蜡2-5分钟);(2)二甲苯Ⅱ(2-5分钟);(3)无水酒精Ⅰ(1-2分钟);(4)95%酒精1分钟;(5)85%酒精1分钟;(6)75%酒精1分钟;(7)自来水洗2分钟;

2、苏木素染色:苏木素液染色5-10分钟;自来水洗1分钟;

3、分化返蓝:0.5%~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至30分钟呈紫红色;自来水1分钟;用温水(50℃)蓝化5~15分钟(或稀氨水蓝化30秒,自来水洗5~10分钟);

4、伊红染色:水溶性伊红可直接入伊红液,1分钟;自来水洗1分钟;

5、脱水、透明:

(1)85%酒精(20秒);(2)95%酒精Ⅰ(1分钟);(3)无水酒精Ⅰ(1分钟);(4)二甲苯Ⅰ(1~2分钟);(5)二甲苯Ⅱ(1~2分钟)。

6、封固:

(1)用中性树胶封片;

(2)附贴标签可书写病理编号。

(二)冷冻切片HE染色:

冷冻切片贴片后,用95%酒精和冰醋酸5ml的混合液固定1分钟,自来水洗30秒~1分钟,HE染色。

(三)快速石蜡切片染色:脱蜡至水、HE染色

第三节 染色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P85 HE染色结果:

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明显的蓝色;

细胞质被伊红染成红色。

第九章 组织切片特殊染色 P87 为了显示特定的组织结构或组织细胞特殊成分,采用特定的染料和方法对组织切片进行染色。第一节 结缔组织染色 P88

一、胶原纤维染色

Van Gieson染色法(简称VG染色)(书上无)

1、染料配制:

(1)铁苏木素液:见Masson三色染色(2)Van Gieson苦味酸酸性品液:

甲液:1.22%苦味酸饱和水溶液90ml,乙液 : 1%酸性品红水溶液10ml。

两液提前配制,临用前混合使用。

2、染色步骤:

(1)切片脱蜡至水(2)蒸馏水洗(3)Weigert铁苏木素液染5~10分钟(4)自来水洗2分钟

(5)据情况可用0.5%盐酸酒精分化(6)自来水洗至变蓝再用蒸馏水洗(7)Van Gieson液染色3~5分钟(8)去染液,用95%酒精分化脱水

(9)无水酒精脱水(10)二甲苯透明(11)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胶原纤维红色,肌纤维黄色, 细胞核黑色.4、胶原纤维染色的应用 P88(1)对梭形细胞肿瘤来源、性质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2)显示各种组织、器官病变时的修复情况与纤维化程度,如肝穿组织中纤维组织的含量与分布的观察;

(3)鉴定心肌坏死后疤痕的形成;

(4)鉴别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与心内膜心肌纤维化。

三、网状纤维染色 Gomori银染法: P92

1、染液配制:银氨溶液:甲液:硝酸银10.2g,蒸馏水100ml;乙液:氢氧化纳3.1g,蒸馏水100ml

2、染色步骤:(1)切片脱蜡至水(2)高锰酸钾氧化液(高锰酸钾0.5g,蒸馏水95ml,再加3%硫酸5ml)5分钟(3)水洗1分钟(4)2%草酸漂白2分钟,水洗2分钟(5)2%硫酸铁铵媒染2分钟(6)蒸馏水充分洗(7)氨银溶液染色1分钟(8)蒸馏水洗3次(9)20%福尔马林液还原5分钟(10)蒸馏水洗2次(11)入0.2%氯化金液中调色2分钟,蒸馏水洗2次(12)2%硫代硫酸钠固定2分钟,自来水、蒸馏水洗(13)必要时用VG或伊红复染(14)无水酒精脱水(15)二甲苯透明(16)中性树脂封固。

3、染色结果:网状纤维呈黑色,胶原纤维呈红色。

4、网状纤维染色的应用

(1)区分上皮性与非上皮性肿瘤;(2)区分血管内皮瘤与血管外皮瘤;(3)判断原位癌与早期浸润癌;

(4)观察肝脏病变处的网状支架塌陷或增生的情况,判断病变性质、程度及发展与转归。

四、多色染色: P93

(一)Masson三色染色法: P93

1、染液配制:

(1)丽春红酸性品红液:丽春红0.7g,酸性品红0.3g,冰醋酸1ml,蒸馏水99ml(先配好醋酸溶液后,分别溶解丽春红或酸性品红);亮绿液:亮绿1.0g,冰醋酸1ml,蒸馏水99ml。(2)苯胺蓝液:苯胺蓝2g,冰醋酸2ml,蒸馏水加至100ml。

(3)Weigert铁苏木素液:甲液:苏木素1g,95%酒精或无水酒精100ml;乙液:29%三氯化铁水溶液4ml,纯盐酸1ml,蒸馏水95ml(临用前取甲、乙两液混合即可,24小时内使用有效。)

2、Masson三色的染色步骤:(1)切片脱蜡至蒸馏水;

(2)Weigert铁苏木素染色5~10分钟;(3)流水稍洗;(4)盐酸酒精分化;(5)流水冲洗数分钟;

(6)丽春红酸性品红液染色5分钟;(7)蒸馏水稍冲洗;

(8)1%磷钼酸水溶液处理5分钟,镜下见肌肉纤维呈红色,胶原纤维呈淡红色即可;(9)不经水而直接用苯胺蓝液或亮绿液染5分钟;(10)1%冰醋酸处理1分钟;(11)95%酒精、无水酒精脱水;(12)二甲苯透明;(13)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胶原纤维呈蓝色(用苯胺蓝染)或绿色(用亮绿染),肌纤维、细胞质呈红色,细胞核呈蓝褐色。

(二)Mallory三色染色法 P94

1、染液配制:

(1)0.5%酸性品红水溶液;

(2)苯胺蓝橙黄G液:苯胺蓝0.5g,橙黄G 2g,磷钨酸1g,蒸馏水100ml。(先将1%的磷钨酸溶液配好,一半用于溶解苯胺蓝,另一半用于溶解橙黄G,加热溶解,冷却后分别过滤,可长期保存。临用前将两液混合)。(3)重铬酸钾液;

2、染色步骤:

(1)切片脱蜡至水;(2)Zenker固定液固定1小时;(3)充分水洗;(4)0.5%碘酒精处理5~10分钟;(5)0.5%硫代硫酸纳处理2~5分钟;(6)充分水洗,再用蒸馏水浸洗;(7)酸性品红液染5分钟;(8)水洗、蒸馏水洗;(9)苯胺蓝橙黄-G液染20~30分钟;(10)直接95%酒精快速分化;(11)无水酒精脱水;(12)二甲苯透明;(13)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呈蓝色,心机纤 维橘红色,红细胞呈浅黄色,细胞核呈黑色。

结缔组织复合染色的应用(1)区分各种纤维成分;

(2)判定各种组织、器官的病变程度和修复情况;(3)鉴别某些梭形细胞软组织肿瘤的来源的判断(4)用于肾小球肾炎的诊断。

第二节 肌肉组织染色 P95

(一)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简称PTAH):

1、染液配制

(1)磷钨酸苏木素:苏木素0.1g, 磷钨酸2g, 蒸馏水100ml。

将苏木素加入2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将磷钨酸溶于80ml蒸馏水中。苏木素冷却后将两液混合放置3~3月后使用。此液可保存数年。急用时可加高锰酸钾0.15g促成熟,12~24小时即可用。

(2)酸性高锰酸钾液:5%高锰酸钾水溶液50ml;

0.5 硫酸水溶液50ml。

2、染色步骤:

(1)组织以Zenker液固定最佳;如用甲醛固定则先要用Zenker液处理(37℃温箱内)3小时;

(2)切片脱蜡至水,用碘液除汞,用95%酒精脱碘;(3)充分水洗;(4)酸性高锰酸钾液处理5~10分钟(5)自来水洗2分钟;(6)1%草酸漂白1分钟;(7)自来水洗,蒸馏水洗2次;

(8)磷钨酸苏木素液浸染24~48小时;(9)直接用95%酒精分化;(10)无水酒精脱水;(11)二甲苯透明;(12)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横纹肌纤维、细胞核呈紫蓝色,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呈玫瑰红色。

4、肌肉组织染色

常用于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能显示与区分:(1)横纹肌纤维的正常与异常形态;

(2)诊断心肌损伤早期病变及全身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有一定参考价值;(3)用于横纹肌肉瘤时显示横纹,(4)用于显示神经胶质。

第三节 脂肪染色 P96 苏丹Ⅲ染色法:(书上无)

1、染料配制:

(1)苏丹Ⅲ染液:苏丹Ⅲ 0.15g,60%~70%酒精100ml。(将苏丹Ⅲ染料溶于60%~70%酒精形成饱和液,作长期备用液。临时配制时需要过滤才可使用。备用液仅用上清液。密封容器存放备用液)。

(2)甘油明胶液:明胶 5g,甘油35ml,蒸馏水 35ml。(先将明胶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再加甘油充分混合,加1~2粒石炭酸。冷却后4℃保存,用时水浴加热)。

2、苏丹Ⅲ染色步骤:

(1)冷冻切片厚8µm~10µm;(2)蒸馏水稍洗;(3)Harris苏木素1~2分钟;(4)自来水洗,盐酸酒精分化、反蓝;(5)水洗、蒸馏水洗;(6)70%酒精浸洗;

(7)苏丹Ⅲ染液30~60分钟(如置于56℃温箱中可缩短时间);(8)70%酒精分化数秒;(9)蒸馏水洗;(10)在空气中稍晾干;(11)甘油明胶液封固。

3、注意事项:采用冰冻切片染色。苏丹Ⅲ染液温浸时应加盖,防止染液中的酒精或丙酮挥发。在封固前,甘油明胶液应放置56℃温箱中加温,避免摇荡,防止封固时出现气泡。切片染色后不能长期保存,应尽快观察或照相。

4、染色结果:脂肪呈橘红色,脂肪酸不作色,细胞核呈淡蓝色。

5、脂肪染色的应用(1)鉴别细胞内空泡的性质(水样变性、脂肪变性或糖原);

(2)显示动脉粥样斑块病灶内的脂质沉积、脂肪栓塞。

(3)神经系统一些变性、脱髓鞘疾病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脂肪染色主要用于卵巢纤维瘤与卵泡膜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皮脂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第四节 糖原染色与粘液染色

一、过碘酸雪夫染色法(PAS法):P98

1、染色配制:

(1)过碘酸氧化液:过碘酸0.5g,蒸馏水100g。(此溶液应放4℃冰箱保存)。(2)Schiff液:碱性品红 1g,1mol/L盐酸 20ml,偏重亚硫酸钠(钾)1g,双蒸馏水200ml。(先将双蒸馏水200ml煮沸,加入1g碱性品红,再煮沸2分钟。冷却至50℃加1mol/L的盐酸20ml,待温度降低至25℃时,加入偏重亚硫酸钠(钾)1g~1.5g,温室2小时后碱稍带红色,5小时后为无色液体,如有颜色应加入活性炭1g~1.5g,用双层滤纸过滤,盛于棕色磨口瓶内,放入4℃冰箱保存。

2、染色步骤:

(1)切片脱蜡至水;(2)蒸馏水洗;(3)0.5%过碘酸氧化液10~20分钟;(4)充分蒸馏水洗;(5)进入Schiff液染色10分钟(如室温低于15℃可稍加温);(6)自来水洗10分钟;(7)用Mayer或 Harris明矾苏木素染细胞核3~5分钟;(8)盐酸酒精分化;(9)水洗;(10)无水酒精脱水;(11)二甲苯透明;(12)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糖原及其它PAS反应阳性物质 染成红色,细胞核染成蓝色。

4、糖原染色的应用

(1)用于显示糖原,对明确细胞空泡的性质、糖原贮积病和糖尿病的诊断及某些透明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用于中性黏液物质,对低分化腺癌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3)清楚地显示基底膜(肾炎的诊断)、网状纤维、真菌菌丝、寄生虫及腺泡状软组织肉瘤中胞质内结晶体。

(4)观察缺血缺氧早期心肌坏死或梗死区的糖原减少情况。

粘液染色

二、奥辛蓝染色法(简称AB染色):P99

1、染液配制:(1)AB液:(pH 2.5)奥辛蓝8GS 1g,蒸馏水97ml,冰醋酸3ml,麝香草酚2粒(防腐)。(先配好3%冰醋酸,然后溶解奥辛蓝。过滤后使用。pH值2.5~3.0之间.(2)0.5%中性红水溶液: 中性红 0.5g,蒸馏水加至 100ml。

2、奥辛蓝染色步骤: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2)AB液染色20~30分钟;(3)快速蒸馏水洗;(4)0.5%中性红染1~2分钟;(5)快速只能流水洗;

(6)95%酒精、无水酒精脱水;(7)二甲苯透明;(8)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酸性粘液物质(及真菌菌丝、隐 球菌的夹膜)呈蓝色,中性粘液呈红色,混合 粘液呈紫红色,细胞核呈红色。

4、粘液染色的应用

(1)黏液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黏液瘤、黏液肉瘤、脂肪瘤、胃肠道低分化腺癌、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2)用于结缔组织疾病及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的诊断。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染色 P100 石炭酸品红抗酸杆菌染色法:P101

1、染色配制:

石炭酸品红液:碱性品红 1g,无水酒精 10ml,石炭酸(5%)水溶液100ml。

(首先将碱性品红溶于无水酒精,然后与石炭酸水溶液混合,临使用前过滤)。

2、抗酸杆菌染色步骤:(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将石炭酸品红液滴切片上,文火热至蒸气出现,离火染15~20分钟;(3)蒸馏水洗;

(4)1%盐酸酒精液分化,至无红色染料流下止;(5)蒸馏水洗;(6)1%美蓝液复染2分钟;(7)95%酒精分化,美蓝脱色,以示清楚;(8)无水酒精脱水;(9)二甲苯透明;(10)中性树胶封固。

3、染色结果:抗酸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等)呈红色,细胞核呈淡蓝色。

4、病原微生物染色的应用

用于结核病的干酪样坏死灶及麻风病中泡沫状细胞(瘤型麻风)内的抗酸杆菌,其形态特点是:结核分支杆菌弯曲细长,长短粗细不一;而麻风杆菌短粗成堆,数量较多(称为麻风团)。

淀粉样物质的染色(书上无)Bennhola刚果红染色法:

1、染色配制:

(1)1%刚果红水溶液: 刚果红 1g,蒸馏水100ml。(2)碳酸锂饱和水溶液:碳酸锂 1.25g,蒸馏水100ml。

2、染色结果:

淀粉样物质呈红色,其它组织呈浅红色,细胞核呈蓝色。

3、Bennhola刚果红染色步骤:(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2)明矾苏木素染液淡染细胞核3~5分钟;(3)1%盐酸酒精液稍分化。水洗1~2分钟;(4)充分水洗返蓝;(5)蒸馏水稍洗;

(6)1%刚果红溶液染色10~30分钟或更长;(7)经碳酸锂饱和溶液处理1~2分钟;

(8)80%酒精液急速分化至无红色染液流下为止;(9)水洗1~2分钟;

(10)95%酒精脱水及无水酒精脱水;(11)二甲苯透明;(12)中性树胶封固。

4、淀粉样物质的染色的应用

(1)淀粉样物质染色能显示变性程度:如全身淀粉样变性;(2)用于全身消耗性疾病的观察:如结核病、甲状腺髓样癌等;(3)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内分泌肿瘤的间质常出现淀粉样物质沉着,又如甲状腺髓样癌、胰岛细胞瘤、肺小细胞癌等,淀粉样物质染色阳性可作为诊断重要依据;

(4)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钙化上皮瘤、声带息肉等常出现淀粉样变性,可为诊断依据。

黑色素染色

Masson-Fontana染色法:

1、染液配制:

(1)Masson-Fontana染:10%硝酸银 15ml,蒸馏水 15ml。(将浓氨水逐滴加入10%硝酸银液中直至微乳白色,并加入蒸馏水15ml,过滤后静置1~2小时后使用。4℃冰箱保存,恢复室温后使用,每次使用前应重新过滤)。(2)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

2、染色结果:黑色素、嗜银细胞颗粒呈黑色,细胞核、胶原纤维呈红色。

3、黑色素(Masson-Fontana)染色步骤:(1)10%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石蜡包埋;(2)切片脱蜡至水;(3)蒸馏水充分洗;

(4)用Masson-Fontana液室温染18~48小时;(5)蒸馏水细数次;

(6)用5%硫代硫酸钠水溶液固定5~10分钟;(7)蒸馏水洗数次;

(8)用0.5%中性红对比染色1~2分钟;(9)蒸馏水洗5~10分钟;(10)无水酒精脱水;(11)二甲苯透明;(12)中性树胶封固。

4、黑色素染色的应用 主要用于黑色素瘤的诊断,尤其是无色素性的分化差的黑色素瘤的诊断极为重要;对淋巴结内转移的肿瘤细胞,证实有无黑色素的存在对肿瘤的诊断可提供有利的证据;还有一些肿瘤及疾病中也存在色素,如色素性神经瘤、透明细胞肉瘤、黑色棘皮病、老年疣等等均可提供诊断依据。

第十五章 病理检验技术进展 P177

一、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

二、流式细胞仪技术

三、分子病理学技术

第十六章 病理档案管理 P190

二、组织制片常用玻璃器具:(1)染色缸:

(2)标本瓶:用于脱水、透明及染色;(3)培养皿:盛装蛋清甘油;

(4)配制试剂用具:量筒、量杯、烧杯、三角烧瓶、漏斗、吸管、滴管、滴瓶、试剂瓶、蒸馏水瓶、玻璃棒及研钵等;(5)酒精灯:用于染液配制等;(6)载玻片:(7)盖玻片:

3、免疫组化常用设备:(1)微波炉或高压锅;(2)微量加样器;(3)微波震荡器;

(4)恒温水浴箱或湿盒;

4、常用器械盒工具:

(1)标本巨检器械:解剖刀、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血管钳、不绣钢尺、搪瓷盘等;(2)尸体剖验器械;

三、常用玻璃器材的清洗方法

(一)新购玻璃器皿的处理: 先用洗衣粉浸泡洗刷,自来水洗后再用1%~2%盐酸水溶液浸泡数小时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洗2次。

(二)使用后玻璃器皿的清洗方法:

(1)自来水冲洗;

(2)毛刷蘸洗衣粉洗擦干净;

(3)自来水冲洗;

(4)凉干后放入清洁液内浸泡24小时;

(5)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洗2次;

(6)把器皿置于有孔架上凉干或温箱中烤干,备用。

清洁液的配制:重铬酸钾+浓硫酸+蒸馏水

(三)新购载玻片的处理:

高质量的已经处理,可直接使用。对不净的可放入清洁液浸泡5~12小时以上,流水冲洗,蒸馏水清洗,95%酒精浸泡,擦干备用

(四)新购盖玻片的清洗:

投入清洁液中浸泡1~2小时左右,经流水反复冲洗,蒸馏水洗,后投入95%酒精浸泡数分钟,再转入纯酒精中浸泡,使用前用洁净绸布擦干或在温箱中烤干备用。

(五)旧载玻片的清洗:

用洗衣粉液煮沸30分钟。

(六)旧盖玻片的清洗:

先置入1%洗衣粉液中煮沸1分钟,离火,待沸腾水泡平下后,再行煮沸,反复2~3次即可。基层医院病理科(室)应完成:

1、常规石蜡切片:按常规,在3~5天发出报告;

2、冷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3、常用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据临床病理诊断的需要。

4、诊断细胞学检查:完成临床脱落细胞学及穿刺组织涂片检查。

5、尸体剖验检查:与临床医师密切结合,开展新生儿及成人尸检,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第四篇:法医病理鉴定意见书(尸检报告)

东西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法医

病理鉴定意见书

江西医学律师网整理

东西方医大司法鉴定中心[2012]病鉴字第002号

一、基本情况。

委托人:邬东人及赣州市仁仪医院 委托鉴定事项:死因鉴定

受理日期:2012年01月04日鉴定材料:冷藏尸体 鉴定日期:2012年01月04日鉴定地点:赣州市殡仪馆 在场人员:邬心鹿,邬之城 被鉴定人:邬友渊,男,43岁

二、案情摘要。

根据委托方介绍:邬友渊于2011年12月26日上午9时许在兴国县里仁路段发生交通事故,后被送入兴国县妇女儿童医院救治,在该院行CT检查及治疗后转至赣州市仁仪医院,入住胸外科,于2011年12月30日17时35分出现昏迷,经抢救无效后于19时10分死亡。为查明死亡原因,我鉴定中心对邬友渊的遗体进行解剖及病理学检查。

三、病志摘要。

摘自赣州市仁仪医院住院病历(322243):邬友渊于2011年12月26日,因“外伤致胸痛、胸闷4小时余”入院,入院时神志清楚,精神偏差,平车推入病房,查体欠合作,痛苦面容,胸部可见广泛皮肤擦伤痕,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哕音;入院前在兴国县妇女儿童医院头颅、胸部、上腹部CT平扫提示:左侧肋骨多发性骨折;心包积液;肝挫伤?;头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行胸部B超检查提示:心包腔积液声像。胸部、上腹部CT平扫提示:

1、左下肺挫伤,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下肺膨胀不全,以右侧比较明显;

2、左侧多发肋骨错位骨折;

3、心包少量积液;

4、肝脏挫裂伤并血肿形成;

5、腹腔积液;脾周积液,不排除脾脏损伤,请随诊。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数目偏高。入院后给予生命体征监测及中心静脉压监测,给予吸氧、抗感染、止血及镇痛等对症支持治疗。12月30日17时35分患者突然出现昏迷,大汗淋漓,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经抢救无效于19时10分死亡。死亡诊断:(1)胸部外伤,双侧血胸;(2)左侧多发性肋骨骨折;(3)心包积液;(4)肝脏挫裂伤;(5)呼吸心跳骤停。

四、检验过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医学尸体解剖》(GA/T147-1996)、《法医学尸表检验》(GA/T149-1996)、《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及送检方法GA/T148-1996》和《东西方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尸表作业指导书》(NYSJ-JS-BL02)、《东西方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尸体解剖作业指导书》(NYSJ-JS-BL03),《法医病理学检材提取、固定作业指导书》(NYSJ-JS-BL04)进行检验。

1.尸表检验。

一般情况:尸长162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肤色淡黄,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尸体现象:尸斑暗红色,位于头枕部、项、背、腰骶、四肢低下处未受压部位,指压不褪色。腹部尸绿形成。头(面)部:顶部发长1.8cm,色花白。头皮未触及明显异常。双侧眼睑及结膜苍白,双侧角膜混浊,瞳孔不可透视。双侧外耳及外耳道干净。鼻外形未见异常,鼻腔干净。右下唇内侧见唇粘膜裂伤,创口不规则,长约lcm,对应体表外侧见一横行不规则裂伤,长约2cm。右下第一前磨牙缺失。颈(项)部:右侧颈部见穿刺孔。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

躯干和四肢:尸体左季肋及左上腹部见穿刺孔,腹部略膨隆。右侧腹股沟见针孔。

右手背、左手背见陈『日性针孔。

外阴部及肛门:外阴及肛门处干净,左右臀部见针孔。个人特征:男性尸体,尸长162cm,发育正常,营养一般,肤色淡黄,体表见多处针孔及穿刺口。

2.尸体内部解剖。

头部:头皮、帽状腱膜及双侧颞肌未见异常;前、后囟门闭合,硬脑膜外及硬脑膜下未见出血等异常;颅骨、颅底未见骨折。

颈部:右颈部穿刺口对应皮下及肌肉出血,余颈部皮下软组织及颈部肌群未见异常,颈椎未见骨折,舌骨、喉头软骨未见骨折。

胸腹部:胸腹部皮下未见异常。左侧第3-5肋骨骨折并肋间肌出血;右侧第3-6肋骨骨折并肋间肌出血,胸骨平第3肋处骨折。左侧膈肌高度平第5肋,右侧膈肌高度平第4、5肋间。双肺有弹性回缩,左肺与胸壁粘连,右肺与胸壁无粘连。两侧胸腔可见血性积液(左侧约150ml,右侧约200ml)(图1)。心包腔内见血液及血凝块,约160ml(图2);腹部稍隆起,腹壁脂肪厚1.2cm,上腹部腹壁内见一6cm×4.5cm范围的出血,膈肌局部出血;小肠上段肠管胀气,肠管浆膜及粘膜面未见异常;大网膜黄色透明,肠系膜及系膜淋巴结未见异常;腹腔积血,量约860ml(图3)。

主要脏器检查:脑:全脑重1420g,大脑质软,脑沟变浅,脑回增宽;蛛网膜及蛛网膜下腔未见异常。大脑切面未见出血。脑基底动脉管腔通畅。小脑、脑干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垂体表面及切面未见明显异常。

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

喉头及气管:喉头粘膜未见水肿,气管粘膜光滑,喉室及气管管腔通畅。

甲状腺:重20g,包膜光滑、完整,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胸腺:重25g,大小为11.5cmx5cmx3cm,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

心脏:重340g,心外膜脂肪增多,上、下腔静脉间见一破裂口,长度约1.8cm,三尖瓣内膜靠近心耳处见-1.8cm的裂伤(图4);左冠状动脉管壁局部增厚,管腔II-III级狭窄,右冠脉管壁及管腔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壁厚1.2cm,右室壁厚0.3cm;各瓣膜未见异常,周径分别为:三尖瓣llcm,肺动脉瓣8cm,二尖瓣9.3cm,主动脉瓣7.5cm。

肺脏:左肺重710g,大小为26.5cmx20cmx6cm,切面水肿液溢出;右肺重920g,大小为26cmx20cmx7cm,肺门包膜破裂,肺叶间、包膜下出血,切面近肺门处肺组织片状出血。气管及其分支粘膜光滑,气管内少量粘液。

食管和胃:食管粘膜光滑、苍白,未见明显异常;胃浆膜面片状出血,粘膜局部充血,未见糜烂及溃疡等病变,胃空虚,未见内容物。

小肠与大肠:肠道空虚。浆膜面有光泽,未见套叠、绞窄、坏死等异常;粘膜轻度淤血。阑尾表面及切面无炎症性改变。肝脏与胆道系统:肝脏重1690g,大小为32cmx20cmx8.5cm。肝左叶近肝门处肝包膜破裂,包膜下血肿形成,大小约10.3cmx7.5cmx5.3cm(图5、6)并破裂。肝右叶膈面及方叶多发性裂伤。胆道通畅,胆囊半充盈,切开见黄褐色胆汁流出,粘膜光滑,未见息肉、结石等异常。

胰腺:重125g,大小为21cmx6cmx2cm,胰管通畅,表面及切面未见异常。

肾:左肾重130g,大小为8.6cmx5.8cmx2.6cm;右肾重120g,大小为8,5cm×6.5cm×2.5cm,双肾包膜易剥离,双肾切面淤血,皮、髓质分界清楚,双侧皮质厚度均为0.6cm,肾盂粘膜光滑淤血。

脾脏:重105g,大小为8.5cmx5.5cmx4cm,表面略皱缩,见三个切迹,切面淤血。

肾上腺:双侧共重lOg,表面及切面呈金黄色,未见明显异常。

输尿管及膀胱:双侧输尿管通畅,膀胱内少量黄色浑浊尿液,粘膜光滑,苍白,未见异常。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脑:全脑蛛网膜及其下腔未见异常,皮髓质神经细胞及小血管周隙增宽,轴索水肿,余未见异常。神经垂体及腺垂体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喉头和气管:喉头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扁桃体:扁桃体隐窝上皮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

甲状腺:腺泡及间质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胸腺:脂肪组织浸润,淋巴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心脏:心肌间质增宽,肌纤维断裂、溶解及嗜酸性变;部分心肌细胞肥大。左冠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偏心型,狭窄程度II-III级,未发现斑块出血及管腔内血栓形成;右冠脉管腔及管壁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窦房结未见明显病理改变;房室结间质内见脂肪组织浸润,余无明显异常。心脏破口周围心内膜处附壁血栓形成,心内膜下及心肌间质内见大量单核细胞浸润及大量增生活跃的成纤维细胞分布,心肌细胞变性(图7)。肺:广泛性肺泡腔内充满淡粉色水肿液,局部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内见大量心衰细胞,局部肺组织出血。

胃、小肠及大肠:各段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肝:血肿周边肝组织大片肝细胞坏死并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肝小叶结构消失(图8)。正常部位肝小叶结构清,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汇管区见少量淋巴细胞。

脾:脾实质内广泛性脾窦扩张淤血,红髓增宽,白髓淋巴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胰:自溶,内外分泌部组织结构尚清晰,间质及周围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肾:皮髓质肾小球及肾小管各段组织结构未见异常,间质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肾上腺:肾上腺皮、髓质组织结构未见异常。膀胱:粘膜及粘膜下各层组织结构未见异常。

4.法医病理学诊断。

(1)外伤相关病理学改变:1)右下颌皮肤挫裂伤;2)多发性肋骨骨折(左3-

5、右3-6肋)并肋间肌出血,胸骨骨折,肺挫裂伤,双侧胸腔积血(约350ml);3)心脏破裂并心包积血(约160ml);4)肝多发性裂伤,肝内血肿形成并破裂,腹腔积血(约860ml);(2)自身疾病相关病理学改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左冠脉管壁狭窄Ⅱ-III级),部分心肌细胞肥大。

五、分析说明。

1.经过对邬友渊尸体的系统解剖和法医病理学检验,发现其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并管腔狭窄等,但未发现该病变有急性进展期的病理学变化,如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等;未发现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有原发性致死性疾病相关的病理学改变;故排除自身原发性疾病导致的死亡。

2.经过对邬友渊尸体的系统剖验和法医病理学检验,主要发现与外伤相关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并肋间肌出血(肋骨骨折共7根,估计出血700ml),胸骨骨折,肺挫裂伤,并双侧胸腔积血(约350ml),心脏破裂并心包积血(约160ml),肝裂伤,肝包膜下血肿形成并破裂,腹腔积血(约860ml)。邬友渊的心脏破口处可见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以及肝脏的挫伤并血肿形成部位可见大量单核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合案情邬友渊发生交通事故后导致了心脏的挫伤及肝内血肿形成,但当时并未发生破裂,随着出血加重及周边组织的变性导致了血肿突破肝包膜,发生破裂并腹腔积血。邬友渊所受上述外伤符合巨大钝性暴力(交通事故)所致的损伤特点,损伤伴有明显的生活反应,为生前伤,且损伤严重,共计出血量不少于2000ml,是导致其死亡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结合案情分析认为邬友渊因外伤(交通事故)导致多器官严重挫裂伤并出血,因肝血肿破裂等,导致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而死亡。

六、鉴定意见。

邬友渊因交通事故致严重多器官损伤,最终因失血性休克并创伤性休克而死亡。

司法鉴定人:

钟西早 副主任法医师

复核人:乐东迟

授权签字人: 2012年1月13日

第五篇:法医临床、法医病理工作汇报

法医临床、法医病理两专业

半年工作汇报

支队长办公会:

刑科所法医临床、法医病理两专业经过多年发展,通过几代人共同努力,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建设。多年来一直以热情、及时服务一线实战单位,获得良好评价。随着2010年法医人员工作的调整,目前仅有三名正式法医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法医人员仍顶着巨大压力,任劳任怨。截止六月底,共出具伤情鉴定100余份,伤残等临床法医学鉴定270余份,尚有各类鉴定50余份未发,总计420余份。各种尸体检验52具,尸体检报告。现场勘查15次,非工作时间出现场5次,同时参加各类值班备勤,如长期参加反扒、治安巡逻、交通高峰期参加治安维护,夜间治安设卡等。法医人员平均每周就要出具鉴定书,检验尸体具,这么大的工作量,已经远远超出公安部规定的法医人员人均年办案不得超过100-120起的好几倍!

法医人员一方面克服人员严重不足,事情繁重的现实,无怨无悔埋头苦干,但又深感忧虑。因为超额的工作量带来的直接负面效应就是事情积压,不能及时发放鉴定书,易引起当事人不满。鉴定质量控制粗糙。再则,根据公安部规范化实验室建设和地级市实验室仪器配备要求,两专业亦有较

大差距,在发展上存在许多困难。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一、损伤检验仪器急需补充

如对于目前损伤鉴定存在较大争议的听力问题、视力问题,本所法医对伤者提供的鉴定材料只能进行简单的审核,对其可靠性无法予以甄别。

没有固定检验损伤情况的基本设备,如照相机、摄像机、谈话录音设备等。

对于尸体的骨折检验,无便携式X光机可用,只能依靠检查者扪诊,不能作客观检查;对其内脏的损伤,也无便携式B超机可用,只能凭经验笼统下胸腹部损伤的结论。

二、未建立有效的专家顾问制度

过去针对疑难复杂的鉴定,若需解决其中专门性的问题,都是以通过熟人关系或他人介绍,才能向市人民医院、市职工总医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进行咨询;但这也仅限于咨询,因为咨询专家是不提供书面的专家咨询意见等证明材料的。

三、案件商请制度未建立

过去针对疑难复杂的鉴定,邀请市检察院、区检察院及外地专家会诊,只是电话联系,没有正规的函件,专家来会诊也仅限于案件讨论,不出具正式的专家会诊意见书。

四、办公地点人员混乱,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鉴定材料得不到妥善保管

现法医鉴定门诊部各类鉴定材料一起堆放,无专人保管鉴定材料;且社会闲杂人员及无关人员随意出入,级易造成鉴定材料丢失和产生纠纷矛盾。

六、再学习再培训落后

长期以来,再学习、再培训落后,法医人员只是啃在学校的老本,凭经验办事。对新知识、新技能只能听说了解,有些甚至都不能听到,就更谈不上掌握了。法医专业人员陷于一般的日常性工作,泛泛而为,无创造性思维,提不出独到见解,攻坚克难的本领不足。

七、法医专业人员不能固守专业岗位,荒废专业

法医人员工作量巨大,还要不停参加各种大量非专业活动,其精力必然分散。专业人员不能固守专业岗位,必然荒废专业,更不用说检验水平快速提高,整个法医队伍发展壮大了。

以上汇报不足的地方。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下载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基层法医病理检验的思考(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病理检验技术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病理检验技术 2. 诊断细胞学 3. 常规染色 4. 核异质细胞 5. 媒染剂 二、填空: 1. 常用的组织切片法有____、____、____、树脂包埋切片法、碳蜡切片法、塑......

    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法医病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医疗纠纷案的特点、主要死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室1985年至2003年12月的法医尸体解剖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存在医疗......

    临床病理检验试验室技术人员

    实验动物饲养与技术人员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人员协助研究人员做饲养管理和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协同其他员工例如兽医的工作人员,技术研究人员和部门经理等。 岗位职责: 日常......

    医院检验病理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医院检验病理实验室建设解决方案 检验科是医院中接收病人血液、体液等样本,进行检验分析,并向临床医师发出检验报告的一个临床诊断科室,一个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能为检验人员......

    基层法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

    基层法医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对策思考 摘 要 法医的鉴定结论无论是在民事诉讼还是刑事诉讼的定案过程中往往成为举足轻重的“焦点”,然而目前的法医鉴定机制不完善、法医......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完善

    想学法律?找律师?请上 http://hao.lawtime.cn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产生的原因和完善 核心内容:我国目前对法医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立法规定尚没有明确,这没有为我国法医司法鉴定......

    人民检察院法医检验鉴定程序规则(试行)

    人民检察院法医检验鉴定程序规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人民检察院法医检验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和《人民......

    医学检验、病理专业(优秀范文五篇)

    践技 能部 分1 考核实 基本操作技能 一、检验 1、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毛细血管、静脉 2、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技术的操作方法 3、血液涂片及染色方法:瑞氏染色法、姬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