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这些论述,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之路,就是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坚持立足于中国实践,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然而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国际上,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西化和分化,破坏社会的稳定,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在国内,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大至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有关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规范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们的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作出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第四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期。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
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的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三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四是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
五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六是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七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公众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
三、目前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在司法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法治的稳步推进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两审终审制原则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两审终审制,是我国宪法以及程序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于确保各类案件快速及时高效的审结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司法过程中,案件通过一审二审审结后,往往有很多途径进行再审,有的案件甚至多次“翻烧饼”,多达十余个判决书仍未结案,导致案件长期不能结案。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一是严重浪费了审判资源;二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三是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四是助长了当事人胜诉的饶幸心理,拖延诉讼。现在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严格了案件再审的条件和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
2、对司法职能的扩大化,造成一些案件社会效果不佳。有一个时期,我们片面的扩大司法的职能,强调依靠诉讼来解决社会矛盾,把一些属于国家政策调整的问题如城镇拆迁、普九教育欠款、村级债务等问题都纳入诉讼解决途径,但实践证明,这些案件虽然法院判决了,但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有的虽执行了,却形成了涉法信访案件,社会效果不好。
3、社会的法律意识,远未达到法治国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仍然停留依靠行政命令等手段管理行政事务。司法机关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懂法,更有甚者,一部分当事人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风险,通过诉讼方式转嫁给法院,向法院讨债要帐已习以为常,一旦案件不能执行,便到处上访告状。目前大量的法律文书白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权威。
4、坐堂问案,以判代调,使调解这种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被谈化。无可否认,通过这几年审判方式的改革,使法官摆脱了奔波调查取证的困境,全心地投入到案件质量上,大大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推动了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是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明显,在证人作证环节表现犹为突出,证人不作证、不敢作证问题屡见不鲜,一个案件的证人向当事人双方提供两个截然相反的证言也十分常见,使坐堂问案的法官真假难辩。二是法官对案件认识的不同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使一些案件的判决结果迥然不同,上诉案件和上诉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数量的增多,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三是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激烈言词辩论,有利于查清案情,但不利于当事人化解矛盾,这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表现明显。
调解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的法制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诞生了马锡武审判方式。调解作为一种解决案件的方式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是,目前调解制度逐渐淡化,调解结案在结案方式上所占比重也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是调解工作费时费力,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做大量的工作,也相应延长了办案时间,因此,我们的法官不喜欢用;二是法官数量不足、人员少、任务重,无暇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调解案件;三是调解机制不健全,影响了调解效能的发挥。因此探索和运用调解方式解决人民群众的诉讼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坚持“三个至上”,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法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清形势,肩负使命,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不断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明确方向,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法治不等于政治,但法治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实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服务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服务的。全体法官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要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和领会精神实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动力,转化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推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稳定的活力。
2、立足国情,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要。我们不能动摇司法制度的根本,决不能以西方国家的司法理念、司法模式来评判我国的司法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要结合国情,用符合现阶段实际的司法制度解决现阶段的问题,不能超越阶段提出过高要求。
3、以民为本,把维护人民的权益放在司法实践的首位
要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发出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因此,要切实转变作风,把维护人民权益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鲜明地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更进一步强化调解职能,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定分止争为目标,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重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民事案件和执行问题,积极推行行政诉讼案件的协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转化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要积极探索为民、便民、惠民的法院工作机制,实行诉讼救济,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要求,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高效;要坚决克服法院工作特殊的片面认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需要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4、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法院队伍能够担当历史使命
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性的发挥。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队伍建设。要做到抓住关键,把握灵魂,提高能力,健全机制,完善组织。要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表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表率;严于律已,廉政勤政的表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表率。把握灵魂,就是在法院干警队伍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五个意识”,做到“四个忠于”,守住公平正义的生命线。提高能力,就是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水平,使干警成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行家里手。健全机制,就是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政务管理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审判权的运作得到有效监督,“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反腐倡廉机制得到有效发挥。完善组织就是要建立适应审判执行工作要求组织机构,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法院的各项事业,忠实地履行好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2015年2月2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2015年3月24日)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016年12月9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4年10月23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一条贯穿全篇的红线,这就是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恩格斯说过:“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推进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我们党旗帜鲜明了,全党都行动起来了,全社会就会跟着走。一个政党执政,最怕的是在重大问题上态度不坚定,结果社会上对有关问题沸沸扬扬、莫衷一是,别有用心的人趁机煽风点火、蛊惑搅和,最终没有不出事的!所以,道路问题不能含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又明确的信号。
这次全会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是在别人压力下做的。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我们要树立自信、保持定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重大课题,有许多东西需要深入探索,但基本的东西必须长期坚持。
第一,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提出来的,把依法治国上升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提出来的,而且党一直带领人民在实践中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题中应有之义。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坚持党的领导,不是一句空的口号,必须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上。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依法治国各领域工作,确保党的主张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既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又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依法治国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要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第三,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方面。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现在,一些党员、干部仍然存在人治思想和长官意识,认为依法办事条条框框多、束缚手脚,凡事都要自己说了算,根本不知道有法律存在,大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这种现象不改变,依法治国就难以真正落实。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首先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引导各级干部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
我们必须认认真真讲法治、老老实实抓法治。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如果在抓法治建设上喊口号、练虚功、摆花架,只是叶公好龙,并不真抓实干,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什么大的危害,一旦问题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后果就是灾难性的。对各级领导干部,不管什么人,不管涉及谁,只要违反法律就要依法追究责任,绝不允许出现执法和司法的“空挡”。要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依据。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只有那些合乎道德、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法律才能为更多人所自觉遵行。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可以通过强制性规范人们行为、惩罚违法行为来引领道德风尚。要注意把一些基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使法律法规更多体现道德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强化道德作用、确保道德底线,推动全社会道德素质提升。
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再多再好的法律,必须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才能真正为人们所遵行。“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在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为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第五,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我们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探索如何驾驭人类自身这个重大课题,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自成体系的成文法典,汉唐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典。我国古代法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智慧和资源,中华法系在世界几大法系中独树一帜。要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和传承中华法律文化精华,汲取营养、择善而用。
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不等于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这次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的重大举措有180多项,涵盖了依法治国各个方面。全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善作善成的作风,扎扎实实把全会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第一,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贯穿决定全篇的一条主线,既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又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意义。
依法治国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全面推进总目标来部署、来展开。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落实全会部署,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要坚持立法先行,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要加快建设包括宪法实施和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确保宪法法律全面有效实施。要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我们要增强依法执政意识,坚持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开展工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各级政府必须依法全面履行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者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权威,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自觉抵制违法行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
第三,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出发,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有序推进。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优化立法职权配置,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提高法律法规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要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及时反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人民群众关切期待,对涉及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抓紧制订、及时修改。
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要严格执法资质、完善执法程序,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确保法律公正、有效实施。
推进公正司法,要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重点,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制度安排。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要旗帜鲜明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绝不容许利用职权干预司法。“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司法人员要刚正不阿,勇于担当,敢于依法排除来自司法机关内部和外部的干扰,坚守公正司法的底线。要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公信,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杜绝暗箱操作,坚决遏制司法腐败。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第四,着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先要把这几支队伍建设好。
立法、执法、司法这3支队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都十分重要。立法是为国家定规矩、为社会定方圆的神圣工作,立法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遵循规律、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凝聚共识的能力。执法是把纸面上的法律变为现实生活中活的法律的关键环节,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教育和引导立法、执法、司法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恪守职业道德,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律师队伍是依法治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大力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第五,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法治领域的突出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如果完全停留在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用老办法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用零敲碎打的方式来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大问题的。在决定起草时我就说过,如果做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决定,那还不如不做。全会决定必须直面问题、聚焦问题,针对法治领域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回应社会各方面关切。
这次全会研究和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虽然不像三中全会那样涉及方方面面,但也不可避免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涉及面、覆盖面都不小。这次全会提出了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许多都是涉及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调整的“硬骨头”。凡是这次写进决定的改革举措,都是我们看准了的事情,都是必须改的。这就需要我们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法治领域改革涉及的主要是公检法司等国家政权机关和强力部门,社会关注度高,改革难度大,更需要自我革新的胸襟。如果心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拘泥于部门权限和利益,甚至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讨价还价,必然是磕磕绊绊、难有作为。改革哪有不触动现有职能、权限、利益的?需要触动的就要敢于触动,各方面都要服从大局。各部门各方面一定要增强大局意识,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跳出部门框框,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把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只要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有利于维护人民权益、维护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不管遇到什么阻力和干扰,都要坚定不移向前推进,决不能避重就轻、拣易怕难、互相推诿、久拖不决。
法治领域改革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多问题都涉及法律规定。改革要于法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正所谓“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需要推进的改革,将来可以先修改法律规定再推进。对涉及改革的事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认真研究和督办。
同志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必须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履行对本地区本部门法治工作的领导责任,找准工作着力点,抓紧制定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意见和实施方案。要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教育引导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把全会提出的各项工作和举措落实到基层。
——这是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2015年2月2日)
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一起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不断见到新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比较淡薄,有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徇私枉法等问题,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领域的正常秩序。所有领导干部都要警醒起来、行动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各种危害法治、破坏法治、践踏法治的行为要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对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从其踏入干部队伍的那一天起就要开始抓,加强教育、培养自觉,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准确把握我们党处理法治问题的基本立场。首要的是学习宪法,还要学习同自己所担负的领导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各级党委要重视法治培训,完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党纪国法不能成为“橡皮泥”、“稻草人”,违纪违法都要受到追究。
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用人导向最重要、最根本、也最管用。法治素养是干部德才的重要内容。要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要抓紧对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实绩的考核制度进行设计,对考核结果运用作出规定。要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此提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其早日形成,早日发挥作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向要正确,政治保证要坚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们要坚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法治问题上的理论成果;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我们就是在不折不扣贯彻着以宪法为核心的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我们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
——这是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要点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2015年3月24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司法体制改革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坚定不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我国司法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总体上与我国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适应的。同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司法活动中也存在一些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司法腐败以及金钱案、权力案、人情案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司法体制改革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紧围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抓紧落实有关改革举措,取得了重要进展。
司法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要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司法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把解决了多少问题、人民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准。要紧紧牵住司法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凡是进入法官、检察官员额的,要在司法一线办案,对案件质量终身负责。法官、检察官要有审案判案的权力,也要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制约,把对司法权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落实到位,保证法官、检察官做到“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把司法权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人民心田,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效。
司法体制改革必须同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保持我们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要借鉴国外法治有益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国外司法制度。完善司法制度、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遵循司法活动的客观规律,体现权责统一、权力制约、公开公正、尊重程序的要求。司法体制改革事关全局,要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有序推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司法机关实际情况积极实践,推动制度创新。
问题是工作的导向,也是改革的突破口。要紧紧抓住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司法体制改革任务,都是看准了的事情,都是必须改的,要坚定不移落实到位。中央政法委和各牵头单位要规划好各项改革出台的时机、方式、节奏,不断推出一批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中央政法单位要带好头,无论是制度、方案的设计,还是配套措施的推出,都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各地区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司法体制改革,抓好工作任务落实。对已经出台的改革举措,要加强改革效果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注意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要下功夫凝聚共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力量。——这是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016年12月9日)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条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要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坚持严格执法,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要坚持公正司法,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
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要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
要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使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良好风尚的维护者。
要发挥领导干部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中的关键作用。领导干部既应该做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也应该做道德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示范者。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这是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第三篇: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做到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 起抓,“两手都要硬”,这一方针已深入人心。但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还必须建设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优势和特点
我国人民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必须适应本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也必须同本国的历史、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相适应。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使我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框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二、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文明建设道路
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中国的政治文明,中国的实际是惟一的出发点,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
(一)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一切有益成果。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由发挥。例如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不能认为等于
民主+集中,各级党的常委会上的由各常委热烈讨论最后却由书记拍板决定,民主讨论氛围很好但却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民主】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各人民团体的关系,这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各级政府中一把手与二把手的斗争,我党提倡在斗争中求团结,在团结中求发展。】
三,应运而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政治文明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政治文明以和谐社会为理想追求,和谐社会则以政治文明为构成要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互为条件、互相渗透,并共同承担着规范公共权力的运行、推进人权事业的发展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要历史使命。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有不和谐的现象存在?如在中国,为什么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贫者居无片瓦富者豪宅遍布会越来越明显?就在于中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及法律规则出现某种程度的不公平。
那么,在目前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如何可能?最关键的方面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确立民众的基本权利,通过法律制度规则来保证民众的基本权利不受掠夺。只有这样,民众才能够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力得其所,社会和谐就得以形成。
总之,和谐社会的核心不是理想,而是民众基本权利的享有与保护,而这种享有与保护得由政府来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核心。没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不能繁荣,没有和谐社会就不能长治久安。中国走向和谐社会,就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体制改革。
四.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改革开放短短的30多年时间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经济总量已经进入世界第二。但是,民主政治建设滞后,政治体制依然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按照马克思经济基础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市场经济改革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改革。
到现在为止,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取得许多具体的成果,比如领导干部终身职务制的废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创新;人事制度的改革;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行政机构的多次改革等等。
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历“华丽”转身的同时,也遭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中国社会走到了一个矛盾凸显的时期。
粗放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房价高、入学难、看病贵、食品不安全、劳资矛盾凸显、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盘根错节;政府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权钱交易等现象层出不穷,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远未确立。
面对改革路途上的新问题新挑战,十七大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民主,追求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重点: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积极推进政治协商和大力加强民主监督。一: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法律法规、政策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文革”中,实行“大民主”,“革命群众”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结果造成了社会的大混乱。还有要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是“精英”与“群众”的关系问题。民主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特别是最广大、最普通的群众都有参与的权利,但问题是这样的参与如何进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局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二: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与竞争性选举相比,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形成与实现。尤其是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的转型时期的国家,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三: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民主监督是保障人民赋予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和政府机关的各项权力不变质,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根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民主监督是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只有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真正发挥效力。
十七大绘就了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民主政治和一切事业发展的动力,相信沿着十七大指明的方向,通过积极稳妥地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必将继续发展,在探索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我国的政治建设取得重大的成就,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我国在这些年经济建设又取得了什么样的重大成就呢,请关注下一讲。。
第四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建设答案(单选)
普法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治建设答案
单选
C
1、迟来的正义等于非正义表明了(执法效率)
2、从执行档的文件,履行党的义务角度出发,需要把(领导干部)放在治国理政的核心位置
3、从雪理上看,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地线
4、从(逻辑)上讲,法律体现党的大政方针、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
5、从制度发展事实来看,宪法法律体系更加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更加理性、规范,更加符合程序保障。
6、处理好党委与人大的关系,是采由党委(书记)廉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模式。
7、从宪法产生与发展的历程看,宪法是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
D
1、当前,政法各部门相继提出了诸如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一系列的规定和办法,这集中体现了公平正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D)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C:坚持秉公执法
D: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
3、邓小平提出的路线属于(渐进式改革)先富后富,达到共同富裕。
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儒家)
5、党的(十五)明确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各项工作。
7、党的(领导)由党的性质和基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决定。
8、党的(执政)是党派出自己的代表执掌和控制国家权利机关、行使国家权利处理国家事务的活动和行为。
9、党和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反思核心是(权利过分集中)及制度的重要性被忽略这两个问题。
10、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是(依法政策)的基本前提。
11、党委所做出的有关国家事务(非党内事务)的决定,决策,都要经人大以(合法化),然后再交由政府执行。
12、第四次全体会议,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F
1、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D)。
A:关键要求
B:重要内容
C:主要保障
D:重要使命
2、法治中国是(制度建设)新阶段
3、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
4、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重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
5、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智能的组织。
6、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可量化性、可(测量)性在于提高依法行政的议事和能力。
7、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标准问题的关键在于客观和(科学性)的推动工作
8、法治政府指标体系的客观、(科学性)问题,提升其指标体系的可量化、可测性
9、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考评对象适用于政府和﹝行政机关﹞,同时考评的范围
10、法制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的﹝合理性﹞。
11、法制政府首先涉及到政府的职能转换,强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限﹞
12、法制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科学性﹞。
13、法制政府的目标是国务院及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
14、法治政府的概念、内含、外延在制度上面临着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构成的﹝细化性﹞。
15、法制政府指标体系的考评:自评;(他评)。
16、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
17、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
G
1、关于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权力的行使应当符合法律赋予该项权力的目的B:案件与处理结果轻重幅度相当 C:特殊情形下可以超出法律规定的范围
D:同样的情形同样处理
2、“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的,做合格的人民公仆。”这句话是(A)说的。
A:胡锦涛同志
B:江泽民同志
C:毛泽东同志
D:邓小平同志
3、国家宪法为每年的(12月4日)
4、公平主义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哪项要求。(坚持以公开促公正)
5、故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所以,作为人民的公仆,执法人员必须做到(清正廉洁)。
6、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司法和守法上的平等)。
7、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系改革)。
8、“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9、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发挥法治机构在依法行政方面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
10、关于(依法执政),有人将其称之为“最大公约数”。
11、“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
12、“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法制政府)。
16、(邓小平)在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中指出。
13、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由该行政主体的上级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的制度是(行政复议)
L
1、理论上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但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确是由政。
J
1、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以(C)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结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
A:胡锦涛为核心的第四代工 B: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 C: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 D: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
2、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建立规章和规范行文件(5)清理一次。
4、建立规章和规范文件定期 清理制度一般(2)清理一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居间协调处理与行使行政职权相关的民事纠纷的行为。
5、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的测评,提升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6、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就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7、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
8、建设法治政府,要将(规则之治)贯穿于所有行政活动中。
9、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范性文件一般每隔(2)清理一次。
10、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一般每隔(5)清理一次。
K
1、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道教)
2、考核评估是法制政府指标体系推进的“﹝抓手﹞”
L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B)直接的理论根据。
A: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B:执法为民理念 C:自觉接受监督
D:严格依法办事
M
1、民主集中制是(党章)所规定,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原则。
Q
1、权威具有什么作用?(引领方向)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减少行政(市、县两级)
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指出,建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对规章每隔
(五)年清理一次,清理结果要向社会公布。
7、《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
8、《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命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9、《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10、《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决策责任追究)。
1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市、县两级)。20、1982年宪法在结构上,除序言外,分为
(四)章,共138条。
1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1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更加强调(约束政府)。
14、《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
15、《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县)级以上地方的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1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当定期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推进依法行政的情况。
R
1、“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代表忠诚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是民主选举产生的)。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建设法治国家要健全公民有序参加。
3、任何人都要服从(法律)
S
1、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A)。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B)。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3、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D)。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5、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是(D)。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服务大局 D:党的领导
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A)。A:指导思想 B:核心内容
C:最终目标 D:实施过程
7、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C)。
A:人人平等 B: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
8、“三个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的(C),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A:基本准则
B:根本内容
C:根本原则
D:最终要求
9、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执法的(A)。A:重要保障 B:重要依据 C:重要手段 D:重要目标
1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A)的必要保证。A:守法 B:依法 C:执法 D:学法
1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 主义(D)的科学指导。A:法律依据 B:法律指导 C:立法 D:法律监督 标准
1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3、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14、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是(服务大局)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16、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17、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公平正义)。
18、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认为,实施国家长治久安,最终只能造成人亡政息。
19、试用专门机关审查模式的国家不包括(日本)。
20、十八届
(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21、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23、十八大报告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即到﹝2020﹞年
24、十八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角度,对(依法执政)核心问题提出新要求。
25、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26、十八大报告提到了2020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
27、十八届
(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建党历史上把法治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
T
1、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
W
1、“为政以德”所反映的“以德治国”理念,是我国古代(A)的经典部分,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2、“为保证政府工作联系性和稳定性,各国对公务员都坚持(“政治中立”原则)
3、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办法是实行(法制)。
4、“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钱治)
5、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可见,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
7、维护国家的长久治安,最有效最靠得住的办法是实行(法治)。
15、我国人民行使国家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X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标准答案 C 答:A:国家机关在维护宪法权威方面负有法定义务
B: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法律权威的重要标志 C: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D:法律对人的社会生活具有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 作用
2、西方的文官制度最早形成于(19世纪中叶)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并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下列关于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要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就要制定跟多、更严密的法律法规)
5、下列关于两税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两税制从来不适和中国的国情)17.公开透明、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特征。
6、习近平早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时候,就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提到了有关法治建设的问题。
7、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要牢记(正当)的原则,使行政权力必须符合最低程序的要求和标准。
8、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的表现,是通过科学明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7.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有(法律的权威完全在于立法中是否体现了人民意志)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
11、行政行为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12、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类,依照法律法规(其他行政机关)
13、行政监督制度中专门监督机关是指(监察,审计等机关)
14、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涉及(巨额财产)应当公开。
15、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法律、行政法规)
16、习近平在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能力。
17、宪法的(四)次修改,使其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18、宪法的执行主体是(国家机关)。
19、宪法的适用主体是(国家机关)。2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宪法法律拥有权威,是人民根本利益和意志的体现,是从(法理)方面得出的结论。
22、行政法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
23、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行政法律关系)
24、行政执法的其他监督中最高层次的监督是(权力机关的监督)
25、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
26、行政程序就是(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所遵循的程序)
27、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
28、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
29、行政监督制度中的专门监督机关是指(监察、审计等机关)30、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涉及(巨额财产)的应当公开。
31、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相对稳定性。(确定力)
32、行政相对人基于对公权力的信任而作出一定的行为,这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33、行政相对方认为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行政救济)。
34、现代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是(根据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
35、现代行政法治的发展趋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36、下列违反了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规范的是(执法人员因相对人辩解而加重对其处罚。
Y
1、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C)。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2、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因此要建立(D)机制,以清洁“水源”。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期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3、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治国(B)。A:基本内容
B:基本方略
C:基本工作
D:基本思想
4、依法治国的目标是:实现(C)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A:宪法
B:宪法、法律、法规
C:宪法和法律
D:法律
5、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赖解决问题,首先在对法律行政权力的认识上,要始终牢记(职权法定)。
6、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7、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在总结长期的治国理政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
8、以下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根本遵循的是(党的领导)。
9、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10、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因此要建立(违法受追究)机制,以情节“水源”。
11、有效监察政府前提是(政务公开)
12、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法﹚治国。
13、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关键是(以宪治国,执法必严)
14、依法治国适当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5、依法行政的内涵不包括(理念先进)。
16、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17、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18、要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
19、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就制度)。20、有效监督政府的前提是(政务公开)
Z
1、政法机关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C)。A:勤政守法 B:甘当公仆 C:文明执法 D:清正廉洁
2、中国共产党(B)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
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C)。
A: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接近
B: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C: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地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
D:人们享有的权利与所承担的责任相一致
4、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B)。A:根本要求 B:根本保证 C:根本制度 D:根本手段
5、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分别实行,这体现我国(法律是人们生活的最高准则)
7、中央电视台设有《焦点访谈》,这些栏目是新闻媒体为保证(公民行使监督权)而设立的。
8、作为执行党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信),是实行当代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
9、中国特色的治理思想需要(执政党)的领导。
10、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讲到:“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习近平)。
11、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是(深化体制改革)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障。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
16、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义是指(社会成员能依法公平的实现权利和义务,并受法律保护)
17、蒸发机关执行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是(文明执法)
18、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产生于(1954年)。
19、“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这就是(程序公正)的重要价值所在。
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提出,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21、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
2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2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24、中国最好权利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25、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6、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对,必须加强法制。
27、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上(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8、中共(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29、中共
(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30、中国最高的权利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32、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3、中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35、中纪委的案件列于(1993)年出台,直接沿袭1990年行政检察条例的规定。
36、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7、组织法定和职权法定的本质是(行政法定)
38、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时要实现法治政
39、只有在宪法和法律明确授权其具有某种行政权力时,这是指政府的(职权)。40、政府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
41、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
42、自评是政府推进工作方式的“(抓手)”,随着社会第三方评估的开展,综合自评和他评进一步推动法治社会的进程。
43、中国政府走向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4、政府在作出决定时,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协商,这是(民主行政)的重要内涵。
括号开头
1、(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A:安定和有序
B:公平和正义
C:诚信和友爱
D:民主和法治
2、(A)是法治的重要原则,也是严格执法的合法性基础。
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3、(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4、(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5、(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6、(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A:依法治国
B:公平正义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7、(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8、(B)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9、(D)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行使权力要对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负责;二是被法律赋予权力而不去行使或者行使不到位,就是不尽责、不作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用权受监督 B:违法受追究 C:职权由法定 D:有权必有责
10、(C)是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必然要求。(2.0分)A:职权由法定
B:有权必有责
C:用权受监督
D:违法受追究
11、(B)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A:司法独立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D:严格依法办事
12、(D)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A:人民民主
B:社会主义
C:公平正义
D:党的领导
13、(A)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三个至上”的重要观点。A:2007年12月26日
B:2007年11月26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7年10月1日
14、(C)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A: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B:维护人民权益 C: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维护人民权益 D:维护社会稳定
15、(党的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
18、(市场权利)的边界是无法无禁止皆可为。
19、(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20、(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中国”作为主题。
22、(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23、(宪法)规范行政权的运行,为行政机关行使权力设定了界限。
24、(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25、(1993年)11月14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2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7、(用权受监督)十一切法治社会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28、(职权与由法定)是法治的重要原则。
29、(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制度。
30、(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石和精神支柱,也是衡量法治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尺。
31、(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
32、(法治)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保证。
33、(习近平)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指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3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15.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是(执法为民)。
35、(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3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
37、(十六大)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38、(程序正当)是指要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合理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的随意性。
39、(执法事项提示)指的是在某一违法行为易发时段到来之前,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行政相对人宣传、解释法律法规,提前告诉行政机关各项监管要求,提示、引导、督促其按照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履行义务,加强自律,尽可能减少违法行为发生。40、“﹙美国﹚的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说过,在自由国家法律成为国王”
41、(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42、(伯尔曼)《宗教与法律》中说:法律如果不被信仰,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43、(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44、(1982)年宪法第一次明确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地位。
4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若深化改革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46、(习近平)在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实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47、(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
48、(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关于纲要》。17.法治的核心是(权利的保障性与权利的制约性)。
49、﹝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50、﹝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
51、﹝十七大﹞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52、﹝一﹞级指标——规范行政执法。
53、(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54、(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55、(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力和力量源泉。
56、(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57、(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58、(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
59、(法律)是制度和规则的权威和成熟的表现形式。60、(党章)是就根本的县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循。61、(行政法)泛指有关国家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62、(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出台。63、(参与式行政)是指行政活动中,相对人平等的参与行政过程。64、(行政公开)是监督的前提。65、(行政公开原则)是指将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66、(有限政府)是指在权力、职能和规模上都受到宪法和法律严格约束和限制的政府。67、(服务型政府)本质要求,就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现实需求出发。68、(2004)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6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同级党委,人大常委会 70、(执政)行为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尺来进行。71、(依法执政)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关键。72、(执政)行为有法律依据,有国家强制力。73、(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74、(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数字开头 1、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提出要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 2、2005年4月1日我国又有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行。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法制要求,其中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4、2008年春节前,广东省领导表示愿就广东的科学发展和网民一起“灌水”引起轰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有利网民依法行使建议权`监督权)5、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深刻指出:“为了保障人民 6、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这是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一个雏形。7、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8、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9、1999年,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其中。10、2005年4月1日,我国又又34部法律,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国家级法规17部,地方级法规17部。34部法规的实施说明了(我国的法制在不断的健全)。11、2005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都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接受监督。这说明政府要(依法执政)。12、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13、2010年国务院(《强法治政府建设建议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 14、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15、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国方略写入(宪法)以国家根本法给予保障。16、1997年行政件监察法讲“双规”改为(“双指”),并做出进一步限定。
17、2004年,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六)18、2010年国务院(全面推进行政实施意见要)强调了新形式下加强法治。19、2004年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首次提出了“经过十年左右 20、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加强法制政府建设 21、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22、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23、2001年,中央纪委重申:“这些年来的实践表明,‘(双规)’对突破一些重大案件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必须继续使用”。
第五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班级:商 A0943姓名:沈永官学号:
431996年2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涵义,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治国的基本方略: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道,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制建设的状况和立法、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和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党能不能正确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越是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越能得到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就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依法治国不仅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且也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当前,我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备,人民民主权利的法治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还有待进一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有序表达还未形成相应完备的法律秩序,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问题时有发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有效运作,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的坚持与完善,以及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秩序的维护,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因此,只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防止市场经济的弊端,最大限度地调动亿万人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第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历史证明,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依靠法治。这是因为法律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又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的特点。用“法治”保障国家长治久安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组成部分。“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如何从制度上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幼年代初到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他多次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要依靠制度,依靠法治。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指出:“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如果没有完备的法律和法律控制,就很容易导
1致国家权力失控,从而危及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安稳。因此,“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靠法治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实现依法治国,要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第一,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首先意味着我国公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收入、财产情况如何,不管性别、职业、民族、信仰有何不同,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院工作往往与保护或限制公民权利的行使有关,甚至能通过判决等形式决定有关当事人财富的多寡。因此,法院干警很容易滋生特权思想,似乎自己掌握着他人的命运,在特权思想支配下,很容易执法犯法,滥用职权。同时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违法者能否受到追究,是衡量法律是否具有权威的重要尺度。如果违法者不受到追究,成为“法外之人”,那就等于将法治原则当作弃履。执法人员顾及违法者的特殊身份、与违法者熟识等等,都可能成为违法者逃避法律追究的原因。
第二,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现在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法治原则。但我们的法治水平还是不高的,法律的权威地位至今尚没有完全确立,许多腐败案件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一些官员不讲法律、不讲程序、不受监督所致。确立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是实现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法治的基础条件。我国的法律,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也体现了党的主张。法律产生于社会现实需要,经过民主的立法过程,因此,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都应当树立尊崇法律的意识,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更要增强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使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得以确立。
第三,要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依法办事。所谓严格依法办事,是要求一切国家机关特别是政法机关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履行职责,同时,这些国家权力都要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行使权力的整个过程应当受到监督和制约,包括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检查,一旦违法,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予以追究。现实中,有些有权势的人物通过“批条子”、“打招呼”等形式向政法部门和有关执法人员施加压力,同时来自政法部门自身的,像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也经常见到。这不仅与这些审判人员自身素质密切相关,也与司法活动不够规范有关。近年来,国家把司法规范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深入开展了“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进一步强化了立审、审执、审监“三分立”,进一步完善了审判流程管理体系,规范了全市法院民商事案件管辖,改进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从而将司法活动纳入到规范有序的轨道。广大干警只有坚持严格依照法律、依照制度、依照规矩来开展审判和执行,司法工作才能得以公正、高效、文明地运行。
三、实现依法治国,要提高政法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第一,要努力加强学习,提高法律素养。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新情况、新问题比较多。在用法律调整社会关系时,司法人员更应当对社会矛盾有准确的把握,并且应当对法律有深刻的理解。法律是化解矛盾的利剑,司法工作尤其强调专业性,需要司法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提升法官职业化的程度。如果不具备扎实的法律素养和专业知识,即便有恪守司法公正的决心,也很难求得司法公正的实效。在实践中,我们有些司法中的错误并不是因为法官腐败造成的,究其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司法人员对法律的知晓程度不够、对法律的理解有差错。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很快,与此相应,法律的生命周期
都不是很长,如果对法律的沿革与原意缺乏深入的理解,法律适用难免出错。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我们法院系统干警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较低等因素,院党组提出集中三年时间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也的的确确取得了实际成效。但学习是永无尽头的,司法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时,对我们广大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一步提出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要求。
第二,要坚持严格司法,模范遵守法律。为了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抓好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政法部门及其国家工作人员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法官执掌着维护正义、促进和谐的重大职责。这种职权是人民群众赋予的,是一种公权力。如果我们把手中的权力视为私产,用来与人交换各种私利,势必影响司法的公正性,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有的还会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我们通过狠抓教育管理,司法人员向人民群众“吃、拿、要”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但是尚不能完全杜绝。有个别人不以为耻,对以行贿、托关系、走后门等方式希望减轻或者取消依法应受到的处罚的,他们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法律的权威,也损害了人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而且,这些做法用得频繁之后,会成为一种法外的办事“潜规则”,为其他社会成员效仿,最终将阻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因此,每一名法院干警都应当认识到要确立法律的权威,使广大社会成员信任和尊重法律、尊重执法人员,自己必须成为遵守法律的模范,时时注意严格依法办事。
第三,要增强监督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为了真正实现依法治国,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必要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提高政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接受各方监督的自觉性。随着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各种对人民法院的监督已经逐步落实,比如人大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都在不断加强。历史证明,没有监督就没有法治。法治国家应当建有完备的监督机制,并让其有效运作,对司法活动是否符合宪法和法律,是否严格依法办事,有无违法、失职、犯罪等行为等,都应当有监督。实践中,各种不同类型的监督发挥各自的优势,交互发挥着作用。从总体上看,只要不是大面积存在的违法问题,现有的监督都程度不同地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我们法院干警应当正确对待各类监督,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把行使权力以及司法等活动置于各方面的监督之下,把监督视作推动和改进工作的动力,使自己的工作更贴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宏伟的目标。
四、“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促进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我们党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江泽民在2001年1月10日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五三一”重要讲话中,他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同时在以依法治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有力保障为前提下,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更加走向成熟和完善。
第二,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是全面的,但最主要的是两方面: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二是政治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看来,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改革深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是同民主法制建设、同建立和完善依法治国的领导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国要建立法治社会,其核心就是要改革和完善现行政治体制。邓小平在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倡导并精心设计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则是规则经济、权利经济,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拓展,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政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掌握有关规范市场主体和行为方面的法律知识;不仅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而且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市场经济呼唤依法治国,需要依法治国为其提供安定的环境、稳定的经济秩序、良好的法治氛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模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与此相适应,市场经济客观上需要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制度,党的十四大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随后,又在此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以经济主体为核心的体现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呼唤着依法治国,又为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现实的经济动力和社会经济基础。
第四,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法律本身就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产物,但自古以来,如何治理国家,是人治,还是法治,一直存在争论。法律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反映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依法治国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而出现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依法治国已经构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本形式。社会主义法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具有规范性、普遍性、平等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