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课专题之一
中国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课专题之一
郭书田 2011年9月
(一)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国家,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从捕捞到养殖,产生了农耕文明(黄色)、游牧文明(白色)、海洋文明(蓝色),创造了丰富的农业文明,成为东方农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对世界农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深重压迫和残酷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改变农民这种状况,一些先辈们开展了可歌可泣的抗争,包括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及孙中山领导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推翻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为解决农民问题指明了方向,但由于这个革命失败,使这个主张在胎中夭折。1917年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有了“五四”运动的启蒙,在北李(大钊)南陈(独秀)等策动下,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依靠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经历了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依靠农民提供工业化的原始积累,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改变“一穷二白” 的面貌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失误中,党依靠农民坚持生产,保证了城市的食品供应与国家安全。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党依靠农民把农村作为突破口,取得成效,推进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回顾党的90年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与创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依靠农民奋斗不息战胜一个又一个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历史,也是农民作出重大贡献与牺牲的历史。
一、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帝国主义与国内反动派,没有走苏联武装工人夺取城市的道路,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选择了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由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民协会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华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然后把农民武装起来,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由美国飞机大炮武装起来的800万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的武装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也是优点。这是第一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个胜利是来之不易的,因为毛泽东受到不相信中国农民力量的第三国际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排斥和打击,加之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右倾思想,使革命力量在苏区损失了90%,在白区损失了100%,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毛泽东相信农 民依靠农民的思想,突出表现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名著中列举了农民运动创造的十四件大事①,这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在抗日战争中,为扩大爱国抗日的统一战线,在农村实行土地的减租减息政策。为了支援前线,农民承担了巨大的后勤保障任务,涌现出一大批支前劳动模范。陈毅元帅在总结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经验时特别指出,如果没有沂蒙山区的广大农民用手推车提供给养,不会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对农民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
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是党的工作战略性转变。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绝不可以丢掉农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②。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全国解放以后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成为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三大运动之一,使农民真正实现了孙中山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老解放区已有1.6亿农民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0年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在3亿人口的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了6.15亿亩土地,每年免交谷物地租3500万吨。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初步改善。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326亿元增加至1952年的484亿元,年均增长14.1%,加上广泛开展爱国丰产运动和推广新式农具等,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有人以台湾对地主
① 《毛泽东选集》第24—44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
② 《毛泽东选集》第1428页,人民出版社,1964年。实行赎买政策发展工商业的经验非议大陆的土地改革是不切实际的,这种由农民起来自己实现“耕者有其田”而不是“恩赐”,是走群众路线的成功举措,而且当时国家的财力也无力支付巨额的赎买资金。
三、从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小生产的农业过渡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农业,只有在自愿互利的原则下走合作制的道路,这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在完成土地改革任务后,不失时机地让农民组织起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互助组包括季节性的临时互助组与常年性的固定互助组。在此基础上组织起来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供销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社,形成“三足鼎立”的合作社体系,到1955年底加入互助组和初级合作社的农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50%与14%。也就是土地由私有私营转变为私有公营,发挥了统一经营的优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从1953年起实行“一化(工
业化)三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史无前例,只有以俄为师,向苏联学习,并在他们的援助下,开展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建设,通过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政策,由农民提供了9494亿元(压低农产品价格8019亿元,提高工业品价格1475亿元)①①巨额的“原始积累”(斯大林称之为“超额税”),建立起强大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国防能力,“两弹一星”就是在这个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回顾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时,千万不能忘记农民所做的重大贡献。
四、由于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等农产品的需求也随着增加。但在自 ① 王更今、张宣三编:《我国农业化与积累问题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1983年,第75页。由贸易的情况下,一些粮食私商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投机倒把,扰乱市场,影响社会安定。对此在粮食部长章乃器的倡议下,经中央同意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即由国家粮食部门按照国家定的收购价格统一收购农民的余粮,同时统一按国家规定的销售价格,并按定量向城市居民销售粮食,购销差额由财政承担,简称粮食的“统购统销”。以后由粮食扩展到棉花、油料、糖料等。这项政策为稳定物价,保证供应起了重要作用,是不能全盘否定的。尤其是农民积极生产和销售余粮,对解决城市粮食供应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户籍制度,形成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使农民变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袭农民”,特别是在“反右派”当中,把反对“统购统销”作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状”,则显然是错误的。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同时得到纠正。
五、1956年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中,特别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应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判断。但是随后不久,毛泽东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农业在初级生产合作社尚未完全巩固的情况下,急
速地推进将土地私有变为集体所有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除宅基地外成为公有公营。农民成为单纯拿工分的劳动力,供销合作社变为第二国营商业,信用合作社变为农业银行的附属物,使合作制变了型走了样。时隔不久,于1958年提出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转变为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实行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把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四固定到生产队的制度,同时开展了农业学大寨运动,一直持续了20年。1962年在修改人民公社条例60条时又将宅基地变为集体所有。在这期间 发生了“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的严重失误。由于不断开展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在干部中产生了“宁左勿右”的心态。在这个过程中,农民既是受害者,特别是在刮“五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平调、强迫命令)以及不讲条件扩大核算单位的“穷过渡”等形势下,加上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一些地方农村征购过头粮,出现了非正常死亡的不幸事件①①。但同时农民又是提供农产品的承担者,为保证农产品的基本供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文革”中除了河北保定和广西柳州农村有些“武斗”外,基本上坚持生产。批判“唯生产力论”与“唯条件论”在农村没有市场。全国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亿吨上升到1978年的3亿吨,人均粮食由200公斤上升为300公斤。其中在“十年**”期间,粮食是增产的。1975年与1965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由17.94亿亩扩大为18.15亿亩,亩产量由108公斤上升为156公斤,总产量由3890亿斤增加为5469亿斤,人均产量由272公斤上升为311公斤。这是农民坚持生产辛勤劳动的结果,为保证城市粮食供应与国家安全做出的突出贡献。因此不能说“十年**”使农业也走上“崩溃的边缘”。
六、值得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两次全局性失误中的农民状况,把失误造成的损失与农民辛勤劳动和奉献区别开
来。一是在“大跃进”中“大办水利”,兴修了一大批水库,增加了灌溉面积和保证城市与工业用水。除了有些劳民伤财的“豆腐渣”工程外,多数保留下来的有效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积,这为改革开放后农业的高速发展,粮食由1978年的3亿吨上升到1984年的4亿吨,奠定了物质基础。①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资料,1958年全国农村人口为55273万,1959年为54836万,比上年减少437万;1960年为53134万,比上年减少1702万;1961年为53152万,比上年增加18万;1962年为55635万,比上年增加2483万。在实行“以粮为纲”和“大炼钢铁”过程中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使水库大量淤塞,以及移民问题未能妥善解决,是个极大教训。二是农业学大寨有负面作用,如宣传大寨的大队核算,标兵分工,取消自留地,消灭家庭副业,封闭农贸市场,割“资本主义尾巴”以及虚报产量等,是错误的。国务院在1970年召开的北方农业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抵制了这种错误,减少了负面作用。但大寨的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特别是投入大量劳力修筑梯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持水土,大量施用高温堆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形成“海绵田”,能够持续高产,则是科学的,是不能否定的。河南省林县在以杨贵为首的县委领导下,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全县农民修建了著名的“红旗渠”,增加灌溉面积,增强抗旱能力,在水利建设上创造了一项奇迹。三是在人民公社里保留了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建立敬老院,实行“五保户”,配备“赤脚医生”以及建立公益金与公积金制度等,农民是欢迎的。1995年2月在斯德哥尔摩参加“提高人口质量”的国际人类发展会议,讲了人民公社的上述五件事,引起强烈反响,写到会议纪要之中。四是在“文革”中有1000多万名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虽然有影响学习的负面作用,但是接触农村社会,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不少出色领导人来自于插队或生产建设兵团。与此同时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为生产建设兵团和农建师兴办工业,装备农业,提高了国营农场农业机械化水平。五是在“文革”中中央决定从国外引进13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化肥厂以及农业科技人员培育的“双杂”粮食作物(杂交水稻、杂交玉米),为改革开放以后的粮食大幅度增长和农业的高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六是在人民公社中产生的社队企业,被毛泽东誉为农村光明灿烂的希望所在。社队企业的产供销全靠市场调节,成为市场经济的先导力量,是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的基础。七是以“农业八字宪法”(土、水、肥、种、密、保、工、管)为内容的《农业发展纲要》40条,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七、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序幕。在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以农村作为突破口,连续发了五个1号文件,取得经验,带动城市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第二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也是邓小平理论的胜利。勤劳勇敢的农民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创造了极为宝贵的经验:一是土地的包干到户,也称土地大包干,即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其余都是自己的,直来直去不拐弯。比实行工分制的包产到户利益更为直接,方法更为简便,颇受农民欢迎,势如破竹,一泻千里,迅速在全国推开。土地成为公有私营。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是农民智慧的集中表现。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形成了以分户经营为基础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舒尔茨说,土地包干制是农村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二是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其前身为社队企业,使农业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就地转至非农产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承担以工补农、建农、促农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的任务,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被一位国际知名政要说成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秘密武器”。三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村民自治”,实行四大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使农民真正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美国前总统卡特说农民找到了做主人的“诀窍”。四是进城的农民工,“离土又离乡”,成为城市建设和服务业的主力军,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民由“世袭农民”变为“两栖农民”。农民工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中做出突出的牺牲与贡献,受到国际的高度赞扬。美国《时代》周刊在年终封面刊登照片,向“背井离乡”的他们致敬。五是在产权制度改革上的突破,创造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包括土地与企业)的有效实现形式——股份合作制,推动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农村改革的过程可以归纳为解放思想——群众创造——专家总结——领导认可——政府规范。坚持的原则:一是尊重农民的意愿与选择;二是因地制宜多样化,不一刀切;三是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其效果是成本低,效益好,风险小。
八、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任务”。接着提出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治国理念的重大变化。采取了包括取消农业税费、实施粮食等四项补贴、推行合作医疗、九年义务制教育免收学杂费、实行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费、增加对“三农”的财政投入等惠及农民利益的一系列措施,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中央提出“三农”工作是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连续发了八个1号文件。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在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要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9 90年来,党依靠农民奋斗不息,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过失误,能够加以修正,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巨大变化。一是以占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吨上升到5亿吨,在人口翻番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产量由200公斤上升为400公斤,使认为中国历届政府都解决不了庞大人口吃饭问题的预言彻底破产。二是在粮食生产大幅增加的同时,棉、油、糖各种经济作物和水果、蔬菜以及肉奶蛋畜产品和水产品成倍增长,人均占有肉类54公斤,奶类28公斤,蛋类20公斤,水产品37公斤。由于设施农业的发展和流通条件的改善,“菜篮子”丰富,季节性与区域性差别缩小,食品结构显著变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三是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贫困率下降到2%以下,反贫困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四是县医疗院——乡镇医疗所——村医疗室体系普遍建立,合作医疗基本覆盖农村,人口的期望寿命翻了一番。五是农村文盲基本消除,受教育年限普遍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六是农村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占3/4,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服务业“五业并举”,乡办、村办、个体、私营“四轮驱力”,有2.5亿劳动力(其中1.5亿为进城的农民工,由“世袭农民”转为“两栖农民”,成为城市建筑业与服务业的主力军)转移到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50%以上。与此同时农户的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第一兼营户占2.4亿户的32%;纯非农业户和以非农业为主的第二兼营户占68%。七是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比上年增长10.8%,超过城市居民增长幅度,恩格尔系数下降为43%。八是农村住房、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普遍改善,电话、电视、广播等文化事业基本普及。九是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保障体系显著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壮大,农业科技贡献率上升为52%,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大幅上升,农工商一体化经营规模扩大。十是农业法治体系基本形成,全国人大颁布有关农业法律15部,国务院颁布有关农业的法规25件,农业部发布的行政法规156件。以县为单位的综合执法大队逐步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格局正在形成。十一是村民的自治制度逐步完善,农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日益增强。十二是出现了年收入亿元以上的村1万多个,10亿元以上的村100多个,100亿元以上的村20多个,最高的华西村达500亿元,展示了中国农村的辉煌前景。十三是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正常发挥,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务实有效。
(四)90年来,党依靠农民奋斗不息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反映了党与农民的智慧,在马克思主义的宝库中增添了新的花杂。一是中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说到底是个农民问题。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美国记者斯诺关于农民与土地问题时说过:“在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①①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群体,是革命与建设最大的主体,是党最大的依靠力量,维护与保障农民的权益,是党的工作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一切侵犯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斗争是党的一项基本任务。二是农民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必需农产品的劳动者,他的财产应受到法律保护,不论是“无偿或有偿”,“暴力或非暴力”,是不能剥夺的。消灭私有制不是消灭劳动农民的私有制。这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②、① 洛易斯·惠勒·斯诺编:《斯诺眼中的中国》,王恩光等译,中国学术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65页和26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和《法德农民问题》①、列宁在《关于农村工作的报告》②等著作中十分强调的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的。三是农民是小生产者,为实现社会化大生产,就必须走合作化的道路,这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而这种合作化是自愿互利的,是通过示范和社会帮助实现的,既不能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更不能侵害他们的利益。在合作化过程中因违反自愿互利原则而产生的闹退社、牢杀母猪、砍树等现象就是农民对错误做法的反抗。四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农业的基础,也就是“基础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业是“中心的中心”。农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特殊产业,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农民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承担者。为此,国家必须把把发展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在计划安排上,必须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五是农业又是生物性产业,生产周期长,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紧密结合的产业,既受市场风险的影响,又受气候风险的制约。
这就要在资源与要素配臵中市场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健全政府宏观调控的机制,采取切实有效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六是农业是比较效益低的产业,农产品价格经历了计划价格——双轨价格——市场价格——保护价格——补贴价格的多种形态,在尊重市场供求规律的前提与WTO框架下,增加财政补贴,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积极性与增加农民收益的必然选择。七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公民权益等方面实现城乡均等化,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党的一项重大任务。八是把农业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17页,第四卷31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
《列宁选集》第三卷第217页-80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② 业的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与增强竞争力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是改变农民弱势地位的重大措施。这种文化既包括以汉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又包括55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九是由“世袭农民”——“两栖农民”——“现代农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城的农民工绝大多数将转为城市居民,并逐步融入城市社会,在各方面与原有市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其余少数返乡第二次创业,会成为“现代农民”,大批大学生下乡当“村官”,也会有一部分留在农村转为“现代农民”。通过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成一批种田大户,成为“现代农民”。十是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中,继续完善村民自治的同时,通过集体资产(土地、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有效的实现形式,特别是通过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使农民既是劳动者又是有产者——股东,不仅增加财产性收入,更能行使知情话语权、决策参与权、资产处臵权、收益分配权、管理人员选择权等五项当家作主的权利,使农民在生产资料共同享有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成为“联合体的自由人”①。十一,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庞大,人均占有资源短缺。因此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实行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
根本任务。前车之鉴,绝不能再走以损害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老路,这应成为检验各级领导政绩的基本依据。
如何正确对待农民,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农业社会主义的分水岭,具有国际性质。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曾经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与农民发生尖锐的矛盾,引起农民强烈不满。1921年列宁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将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农民纳税后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共产党宣言》,第273页。的余粮由农民自己支配,可以自由出售,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迅速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列宁为此发表了《论粮食税》和《论合作制》①总结了这项改革的经验。但在30年代,斯大林推行全盘集体化运动,出现了违背自愿原则的强迫命令问题,把宅旁园地、住宅、自用奶牛、小牲畜和家禽等都实行共有,越过合作性质的劳动组合,直接进入集体农庄。斯大林在《胜利冲昏头脑》中虽然严厉批评了“左”的过火行为,但未根本改变对农民“竭泽而渔”的政策。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合作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早消灭农民私有财产的错误。早在1951年山西省委提出为“战胜农民的自发趋势”,动摇、削弱、否定“私有基础”的主张,受到华北局与刘少奇的批评,指出这是空想社会主义,但受到毛泽东的肯定与支持。随后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毛泽东在“一大二公”思想下提出核算单位由生产队——生产大队——公社的过渡,由集体所有——全民所有的过渡,由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共产主义全民所有过渡的理想,成为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纲领,表面上看似乎具有发展的逻辑性,实际上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自觉地重蹈农业社会主义的覆辙,导致了农村政策的失误。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从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理论,形成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②中指出,社会主义是
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不可避免地保留包括资产阶级法权在内的资本主义痕迹。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03-540页和681-68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25页。② 是马克思提出的初级阶段的初级阶段,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能犯急性病,违反历史发展规律。
(五)中国共产党依靠和领导农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取得巨大成就有目共睹。我们为此而高兴和自豪。中国农业由自给半自给型转向商品型,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由计划型转向市场型,由短缺型转向丰裕型,对在这五个转型中取得巨大进展,我们为此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农民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仍然困难。这是符合实际的科学判断,特别明显的是城乡差别仍然很大。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而贫富悬殊甚至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过程中不仅未与农业现代化同步,而且土地、劳力、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出现“农业副业化、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十分突出,在“大拆大迁”中农民的土地权益又一次受到严重侵犯,正在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关注。希望在“十二五”期间会有大的改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满怀激情,展望未来充满信心。我们为中国革命与建设英勇牺牲的烈士表示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光辉业绩永垂不朽!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实现第三次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思想路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创造新的辉煌业绩,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实行共和体制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孙中山晚年提出包括“扶助农工”在内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的国共合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提出的“顺应世界潮流,合乎人心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他在遗嘱中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警语仍有现实意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 周年时,与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联系起来,更能发扬以史为鉴振兴中华的教育作用,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六)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两项宏伟目标:一是建党100周年(2021年)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二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这两个宏伟目标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总书记还指出党和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要求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的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希望青年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青年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农村是青年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青年创业的极好机遇,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阵地。“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过程中同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的人才。目前,在农村当“村官”的大学生有20多万,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 重要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呈现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对大学生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有的村庄由于经济的发展,吸纳数百名各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这里,介绍几位在农村创业的前辈:一是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山东邹平推行乡村建设实验的梁漱溟先生;二是河北定县推行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先生;三是在牛津大学以“江村经济”为博士论文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四是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张培刚先生。他们是从西方学成回国在农村创业的先驱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毛泽东提倡知识青年下乡,树立了两名典型:一是城市下乡青年侯隽;二是反向青年邢燕子。在“文化大革命”中,在毛泽东的号召下,有1000多万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尽管对这件事有不同的评价,但使他们接触作为衣食父母的农民,体察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现在有不少在中央与地方党政领导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领导人曾经是插队或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锻炼的知识青年,这段经历对他们是一生难忘的。虽然目前,由于城乡差别过大,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还有许多困难,相信会逐步解决的。农村有3万多个乡镇、60多万个行政村、400多万个自然村、2.4亿农户,可以容纳一大批大学毕业生。我衷心希望,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最广阔的天地去创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第二篇: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心得体会
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心得
作为历史学专业的辅导员,听王瑞璞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给予与挑战的讲座,别有一番韵味。近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使让我们清楚中国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发展中阶段,深感时代青年应当肩负历史的重任。
中国经济滞后有着历史根源。中华先民依靠“十千维耦”、“千耦其耘”那样的协作性劳动生产方式致使城市化进程的滞后,这不但导致了商品经济发展和自然经济解体过程的滞后,还阻滞了市民阶层的成长。
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环境、资源、能源、人口、就业压力、两极分化、腐败等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中国农业发展落后是中国经济落后主要原因。中国农业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与同期发达国家比,农业发展落后。在我国,由于劳动力资源丰裕、土地和资本资源稀缺,农业生产中劳动投入的边际生产力极其低下,在很多地区甚至出现了零值边际劳动的情形。其次,我国农业在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土地、资本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上则处于比较劣势,其根源在于科学技术落后,是中国经济滞后的又一重要因素。提高中国农业机械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要务。
人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自诩为知识分子的我们应当如何
肩负历史责任?就个人来说,将知识转化为劳动力,青年人应当不断汲取文化知识与技能,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恪守职责,追逐理想,在实现自我价值中实现社会价值。
作为地方高校辅导员来说,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智育为主、德育为先”的思想,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从热爱家人、朋友、他人、社会到爱祖国,为中华崛起读书志向,涵养感染他人,专业知识回馈社会。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第三篇:中国国情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范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这些论述,科学地分析了我国的法治建设之路,就是要立足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中国国情所做的全局性、总体性判断。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科学论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党坚持立足于中国实践,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然而我国的生产力还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在国际上,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西方反华势力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西化和分化,破坏社会的稳定,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在国内,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大至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从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其他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维护社会秩序和恢复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随后制定的有关法律,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规范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权,确立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时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我们的党在总结历史经验,作出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明确了一定要靠法制治理国家的原则。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指引下,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
第四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期。进入21世纪,中国的法治建设继续向前推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004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是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
正义为价值追求、以服务大局为重要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逐步确立。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增强,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二是党的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我们的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通过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三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各项权利、确保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
四是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制保障。在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同时,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随着法律规定、司法体制、维护权益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公民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得到切实尊重和全面保障。
五是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法治环境不断改善。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建立健全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和制度,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六是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和司法的组织机制和工作机制,保证了行政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行政立法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类公开办事制度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
七是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进行监督。人民政协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监督行为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公众和新闻舆论对政府及司法工作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日益健全,保证了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有力有效。
三、目前司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伴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特别是在司法领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法治的稳步推进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两审终审制原则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两审终审制,是我国宪法以及程序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于确保各类案件快速及时高效的审结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在实际的司法过程中,案件通过一审二审审结后,往往有很多途径进行再审,有的案件甚至多次“翻烧饼”,多达十余个判决书仍未结案,导致案件长期不能结案。其带来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一是严重浪费了审判资源;二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三是影响了司法公信力;四是助长了当事人胜诉的饶幸心理,拖延诉讼。现在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严格了案件再审的条件和程序,但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
2、对司法职能的扩大化,造成一些案件社会效果不佳。有一个时期,我们片面的扩大司法的职能,强调依靠诉讼来解决社会矛盾,把一些属于国家政策调整的问题如城镇拆迁、普九教育欠款、村级债务等问题都纳入诉讼解决途径,但实践证明,这些案件虽然法院判决了,但是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有的虽执行了,却形成了涉法信访案件,社会效果不好。
3、社会的法律意识,远未达到法治国家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不强,仍然停留依靠行政命令等手段管理行政事务。司法机关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与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懂法,更有甚者,一部分当事人将市场经济中的经营风险,通过诉讼方式转嫁给法院,向法院讨债要帐已习以为常,一旦案件不能执行,便到处上访告状。目前大量的法律文书白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权威。
4、坐堂问案,以判代调,使调解这种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被谈化。无可否认,通过这几年审判方式的改革,使法官摆脱了奔波调查取证的困境,全心地投入到案件质量上,大大提高了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推动了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一是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不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态明显,在证人作证环节表现犹为突出,证人不作证、不敢作证问题屡见不鲜,一个案件的证人向当事人双方提供两个截然相反的证言也十分常见,使坐堂问案的法官真假难辩。二是法官对案件认识的不同和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使一些案件的判决结果迥然不同,上诉案件和上诉案件改判和发回重审数量的增多,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三是庭审中双方当事人的激烈言词辩论,有利于查清案情,但不利于当事人化解矛盾,这在民事案件的审理中表现明显。
调解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在我国的法制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诞生了马锡武审判方式。调解作为一种解决案件的方式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但是,目前调解制度逐渐淡化,调解结案在结案方式上所占比重也在下降。究其原因:一是调解工作费时费力,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做大量的工作,也相应延长了办案时间,因此,我们的法官不喜欢用;二是法官数量不足、人员少、任务重,无暇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调解案件;三是调解机制不健全,影响了调解效能的发挥。因此探索和运用调解方式解决人民群众的诉讼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四、坚持“三个至上”,不断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法官,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应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清形势,肩负使命,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不断推进我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明确方向,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法治不等于政治,但法治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为实现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服务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步服务的。全体法官必须要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鲜明地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担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要把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把握和领会精神实质。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的动力,转化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推力,转化为服务社会稳定的活力。
2、立足国情,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要。我们不能动摇司法制度的根本,决不能以西方国家的司法理念、司法模式来评判我国的司法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要结合国情,用符合现阶段实际的司法制度解决现阶段的问题,不能超越阶段提出过高要求。
3、以民为本,把维护人民的权益放在司法实践的首位
要把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法院工作的根本发出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因此,要切实转变作风,把维护人民权益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注重解决民生问题,切实解决司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鲜明地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更进一步强化调解职能,以化解矛盾为主线,以定分止争为目标,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重视运用调解手段解决民事案件和执行问题,积极推行行政诉讼案件的协调化解机制,最大限度地转化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对抗;要积极探索为民、便民、惠民的法院工作机制,实行诉讼救济,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保护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要求,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司法的温暖、方便、公正、高效;要坚决克服法院工作特殊的片面认识,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法院工作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需要做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4、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法院队伍能够担当历史使命
队伍建设,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性的发挥。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队伍建设。要做到抓住关键,把握灵魂,提高能力,健全机制,完善组织。要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表率;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表率;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表率;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表率;严于律已,廉政勤政的表率;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表率。把握灵魂,就是在法院干警队伍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五个意识”,做到“四个忠于”,守住公平正义的生命线。提高能力,就是大力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司法水平,使干警成为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行家里手。健全机制,就是建立和完善人民法院的审判执行工作,司法政务管理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审判权的运作得到有效监督,“不愿为、不能为、不敢为”的反腐倡廉机制得到有效发挥。完善组织就是要建立适应审判执行工作要求组织机构,特别是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党员干警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法院的各项事业,忠实地履行好新时期人民法院的工作任务。
第四篇:观看《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心得体会
收看《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
讲座心得体会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
2012年3月30日,观看了《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历史责任》系列讲座,主讲人是中央党校原教育长,博士生导师,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发展中国论坛执行主席,著名经济学家-王瑞璞,主讲的内容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机遇与挑战。
讲座在全国高校设有200多个分会场,王老师用大量理论、鲜活的事例,为所有的师生上一堂生动的时事政治理论课,使学生对祖国的国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国家的崛起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当前的国情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从而鞭策广大学生,立志为国,刻苦学习,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理想民,成为祖国委以大任,负以重托的祖国可靠接班人和建设者。
王老师从三个方面讲解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首先王老师讲了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在报告中,对于中国环境、能源、人口、等方面的阐述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使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深深的警醒。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
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当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教育体制等改革的过程中,一部分旧的制度规范需要改革和调整,新的制度规范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和转换过程中,旧的体制可能已经破除,而新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并且,新的体制可能存在漏洞或短板,它的完善也需要时间,这样,在制度与制度之间不衔接、不配套的地方就会出现大量的体制缝隙和漏洞;
在讲座中,王老师还讲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意气风发地建设新生活;我们党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其他各种不良风气有了滋生的土壤,并开始侵蚀部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社会转型时期往往是政治、社会、思想观念变化最大的时期,也是利益冲突最激烈的时期,还是各种利益对处于“脱贫致富”过程中人们诱惑最大的时期,这对领导干部无疑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同时,在体制转型时期,体制缝隙和漏洞导致正向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反而出现了一种逆向的激励机制。有时候,秉公办事、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之士得不到应有的奖励,甚至反受他人攻击;而拉帮结派、弄虚作假、鼠窃狗盗之徒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甚至还反被提拔。在这种背景下,一些意志薄弱的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可能发生扭曲,廉洁自律意识就可能丧失。
当代青年是祖国发展和强大的生力军,青年的发展事关祖国的发展。青年在社会中成长要摒弃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知识上、思想上以及精神上不断地提高自己,发现自身问题和不足,不断地完善自我。尽管当代青年在成长环境和生存环境上与历史青年不同,但历史青年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优良精神是值得当代青年去学习和弘扬的。当代青年掌握着国家前进的引擎,所以青年要把握好自己和祖国的前途,努力完善自我,认清当前形势,努力担当起青年应该担负起的责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期末小结
当代中国国情与青年的历史责任期末小结
从9月27日到12月22日。国情课共进行了12场讲座下面首先是这些讲座的一点小结。
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讲是由清华大学刘美珣教授主讲的“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刘教授从成就,经验,问题,前景四个方面,以历史,全球,多维三个视角全面探究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及基本经验,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严峻挑战,中国面临的机遇与发展前景三个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上,我们还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
与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灾难性后果相对比,我国的经济改革之所以取得如此迥异辉煌的成就,原因在于中国改革是从本国的国情出发,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路,中国改革是在政治与社会基本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的路径是渐进的。而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别无选择,改革没有坦途,但是改革充满希望。同时我们不能一味沉湎于历史上已取得的成就,在进入新时期的中国,我们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城乡,区域,收入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资源问题,腐败问题,社会矛盾问题,以及改革难度的增大,都使我国可持续转型面临的挑战增大,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优异表现也证实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力巨大,因为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且我国还有资金与劳动力供给方面的优势以及很强的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目前我国已是经济大国,但却并不是一个经济强国。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提升软实力。我们可以也应该走一条光明的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张慕津教授则给我们带来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讲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我国对外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我国要想在将来实现独立自主发展而不受制于外国和国家安全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缩小我们与创新型国家标准的差距,为此我国已经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那么一个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呢?张教授用胡主席的话回答了我们:高尚理想,德才兼备,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学思维,辩证方法,扎实基础,把握方向,团结协作,团队攻关,踏实认真,坚韧不拔。一个创新型人才还必须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相契合,他应该同时做到,热爱祖国,有奉献精神,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信息科技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
清华大学的吴文虎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从他的教育实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见解。电脑是人类通用智力工具,可以大大增强人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计算机仿真实验正在部分地取代实际实验,起到发现规律,验证理论,预测新现象的作用。因此,在当代,培养创新型人才绝不能离开对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培育,而要想学好计算机,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培养人们去适应传统世界;教育重要的是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其自我性、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教育者应树立可持续的教育观,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强调素质。进一步要求受教育者要关心他人,学会合作、协调,将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摆到重要位置上。把知识,能力,素质融汇贯通于教育的全过程。
能力须以丰富的知识作支撑,实践是能力赖以生长的土壤,素质是知识能力的升华,信息
教育过程也是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能力是各种社会实践的产物,只能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在培育创新型人才时应注意到,工具影响思维,创新新思维离不开工具。应用计算机,学习编程,由此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计算思维是人类借助通用智力工具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涉及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递归思想、抽象化、形式化、枚举、搜索、启发推理等。学生在提升自己的能力方面,主要靠练,练才能成正果,在练中才能锻炼自己的思维。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 清华大学倪维斗教授的讲座围绕着能源这个核心。目前,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五大能源挑战: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而且持续增加;能源需求总量巨大且快速增长,供应能力日趋紧张;液体燃料短缺,高度依赖进口;常规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和小城镇急需大量清洁便利的能源服务。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上可能留给中国的CO2排放空间已经非常小——应及早主动应对而不是被动减排。但在中国却存在着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煤现在是将来仍是中国能源的主力。而大量的煤的直接燃烧很难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问题。而再生能源在2020年之前不可能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由此我国提出了煤炭现代化利用战略方向——多联产。多联产的主要思想是从系统的高度对现有的技术进行集成和优化,从系统要效益,从耦合要效益。它具有有机耦合和集成以及高度”灵活”和”开放”两个特点。它可以实现能源的多维度梯级利用,已经被用作我国综合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方案。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展开了对新型能源的探索,我国近年来在风能,水能的利用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说,人类已经开启了对新能源的探索。
中国环境保护及其对策 清华大学井文涌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环保方面的信息。环境问题包括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包括污染防治,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是中国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我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地表水的污染,农业的面源污染,空气污染,酸雨问题日益严重。在老环境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同时,又有许多新的问题显现。这种新的问题包括水体的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持久性有机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环境生态系统失衡。全球环境问题和跨界环境问题压力加大。
我国环境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浪费严重。巨大的贸易顺差,带来巨大的生态逆差。由此,中国“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制定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中国环保方式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保护幻境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环境办法保护环境。同时,我国还设定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具体行动目标。推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
北京林业大学的贺庆棠老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建设生态文明。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资源缺乏是我国生态问题的具体体现。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人与自然平等友好、公平公正、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它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生态文明又称为“绿色文明”。它具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与价值观。现代生态学科具有综合性,普遍性,最活跃的特点。
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三生态。“三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林业发展战略,体现了科学发展
观和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要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好林业工作。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工作,建立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文化体系。充分发挥森林碳汇功能(吸碳器、贮存库和替代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使森林复兴、国家强盛、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生态文明。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包括生态自然观教育,生态意识观念的培育,强化生态责任感,树立生态道德观,培养生态平等意识,树立生态优先倡导生态消费,科学的成才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树立。
民族复兴与中国共产
清华大学朱育和教授带来的是关于中国模式的思考与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见解,林泰教授则为我们详细的讲解了我国为何不能像西方那样搞多党制。中国历史上也曾探索过多党制的道路,但由于帝国主义的阻挠,以及中国自身条件的短缺,一直没能成功。美国是当今世界多党制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其民主制度也为这个国家带来了财富,但我们不能一味羡慕,还要明了其后的独特历史条件。台湾也实行了民主制度,于是一些人极度想要大陆学习台湾,在这些人眼中只有财富,社会上少数人的富裕,却没有对更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只能带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对党的背叛。
青年,祖国的未来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享受着国家给我们准备的一切便利,在校园里无忧的学习,但我们绝对不能忘记自己对祖国未来负有的责任,为了将来更好地担负起这份责任,我们要对国情有清醒而全面的了解。青年,青年,祖国的未来,让我们认真紧张地储备知识,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