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时间:2019-05-14 11:4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篇: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多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6)05―0004―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农村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农村经济建设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心环节。

一、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巨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改革之初相比增长近20倍,从1978年的133.57元提高到2003年的2622.2元。但从1997年到2003年的这7年时间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只增长4.5%,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增幅的1/2。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0.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3元,两者之比为1:2.47;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2.2元,差距扩大到1:3.24。1997年以后,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量增速缓慢,城乡差别不断扩大。

二、农民增收缓慢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能反映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据统计资料显示,从1989年到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下,影响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制约了农民对教育的经费投入。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与城镇居民相比,低2至5个百分点。1985、1990、1995、1999、2003等年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3.9%、5.4%、7.2%、10.7%、12.1%;而同期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科教文化娱乐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8.1%、8.8%、8.8%、12.3%、14.4%。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低,教育文化支出所占比重低,其绝对量更低。农民对子女教育经费的过低投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制约了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1997年为87.3%,2001年为87.8%。较低的文化素质,一方面制约了农民增收能力的提高,由此陷入“低收入――低素质――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又阻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影响农民生产性支出,制约农业经济增长。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生产的资金积累速度也相应缓慢。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保持在28%左右。从1995年到2000年的五年间,生产性支出的实际金额(按当年价格计算)几乎没有增长。这一方面使农业无法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四)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农民收入过低且增长缓慢还会诱发乱砍乱伐、围滩造田、过度垦荒放牧捕捞等短期行为,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旱涝灾害频繁、土地沙化、资源枯竭等严重后果。

三、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

(一)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及城镇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和城市二、三产业已吸纳“农民工”1.2亿,尽管如此仍有较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3年,我国劳动人口中,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49.1%、21.6%、29.3%,第一产业人数达3.6亿,而同期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业人口比重分别为2.2%、3.4%、3.9%。

从农民人均收入总量的变化看。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总量变化呈现三个阶段:(1)1978年底到1984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超常规增长,根本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2)1985年到1996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农民人均收入获得快速增长,原因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尤其从1992年到1996年,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高峰期。(3)1997年至今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徘徊、停滞。从农民人均收入结构的变化看。按收入来源的性质划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分为劳动报酬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统计数据显示,在农民人均收入的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劳动报酬收入仍是主要部分。但劳动报酬收入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1990年的20,2%增加到2003年的34.4%,增加13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75.5%减少到2003年的57.8%,减少17个百分点。

(二)支农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经济增长乏力。一是财政支农资金规模偏小。建国以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人也在不断增长。从“一五”到“九五”期间,国家财政收入增长38.33倍。同期,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长48.6倍,总体上快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但1990年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却大大慢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从1990年到2003年,国家财政收人年均增长13.9%,而同期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均增幅仅为8.8%。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中,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GDP的25%以上。日本、以色列等国农业财政支出相当于农业GDP的45%~95%。而我国2003年财政支农支出仅相当于农业GDP的10.3%。可见,虽然我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国家财政的支农支出仍总量不足。二是财政资金支农绩效较差。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表现为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收人与农业财政资金总量的对比关系。虽然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在不断增长,但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没有增长反而下降。1996年,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为1193元,2001年下降到1165元。这说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三是农业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弱化了金融对农业的支持。我国农村金融领

第二篇:13.10.2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节促进农民增收

【基本解释】

长期以来,促进农民增收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收入多源于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农民经营性收入取决于农产品产量和农业要素报酬,不计产量,单从要素报酬角度来看,农民经营性收入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收益,而这个收益则取决于土地和劳动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又取决于其用途的范围大小,用途越广,农民就越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则主要来自非农的收入,主要是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这取决于二、三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程度,他们发展快、开放程度高,农民获得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工资性收入增长就越快。

农民增收难既有主观因素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制约。首先,主观方面,农民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掌握和应用不足,虽然通过外出务工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庭收入,但受低技能、低学历学识的制约,他们的收入普遍不高,发展空间不大。其次,客观方面,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公共事业建设不完善使农民群众生活压力巨大,农村地区发展较慢。

 预测热点

收农产品滞销和价格保护;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扶贫问题;农民工问题

【深度分析】

 角度一:农产品价格保护

近两年来,肉类、蛋类、蔬菜类等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继“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后,2012年“向钱葱”闪亮登场,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仅引发广大市民的担忧,还影响农民的收入,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两大原因:一是主要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随着人口总量增加、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农产品工业用途不断拓宽,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特别是粮食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农产品品种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二是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资、农机、土地等费用呈上升态势,人工成本提高,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加速上升,必然推高农产品价格。除此以外,炒作是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市场经济下,如果商人大量收购农产品,囤货沽价,就会把这种产品的价格抬高。

为了消除以上三种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负面影响,政府必须进行干预。首先,针对生产资料涨价,政府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尤其是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在保证农民种田有足够高的收益同时,防止农产品价格过高,增加城镇居民负担。其次,农业部应建立完善的信息采集和发布机制,为农民决策种植规模提供权威性的数据参考。第三,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建立和完善价格保护机制,扩大农产品的储备能力。第四,实行征税制度,如征收暴利税抑制哄抬物价的意愿,稳定物价。

 角度二:农民就业与技能培训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随着“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日渐突出,人们逐渐认识到,单靠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已不现实。农业产值主要取决于耕地面积、单产和价格。未来我国农业占GDP的比重也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就业容量也将是有限的,做大农业经济蛋糕及其就业容量的前景有限。从“三农”之外去解决“三农”问题,通过非农就业实现农民增收,已经逐步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

由于农村长期受传统观念、自然条件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绝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并以青壮年居多,从而导致他们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行业。因此,对农民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被公认为解决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的一剂良药,既是提高人力资源能力的直接手段,也是农民工进城获得充分就业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免费对农民工进行就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及优化农民工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角度三:扶贫问题

【考点热度】★★★★2005年国考申论主题:农村扶贫发展;2011年上半年内蒙古区考申论主题:扶贫工作

农村贫困问题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我国扶贫工作,先后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经过上个十年的努力,我国农村居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扶贫开发任务依然艰巨、困难依然不少,新的阶段,我国扶贫开发主要面临着“四大挑战”: 一是扶贫工作对象规模更大,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测算,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超过了一个亿,占农村户籍人口的12.8%;二是特殊贫困矛盾突出,连片特困地区人均产值、人均财政较低,但贫困人口多,扶贫工作的难度大、成本高; 三是返贫问题不容乐观,贫困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率高、防灾抗灾能力弱、灾后重建任务重;四是相对贫困凸显,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较大。

扶贫是一种公益性的事业,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但很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依靠市场机制是不能动员到足够的社会资源的,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被认为是中国扶贫的一大特色。然而,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经常是 “政府主导”很强,“社会参与”不足。这种过度行政化的扶贫能够动员到大规模的资源用于扶贫,但由于缺乏第三方监督,且各级政府、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和目标冲突,扶贫效果不明显。 角度四:农民工问题

【考点热度】★★★2010年广东省考申论主题:农民工权益保护

“农民工”是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而出现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就现实的含义而言,主要是指具有农村户籍身份,但已经完全脱离或部分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严格说来,这是一个不够严谨的概念,包含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也夹杂着户籍管理制度的因素。就法律层面而言,“农民工”也不是一个劳动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因此,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对农民工从法律上进行重新定位。首先应当明确农民工是劳动者。其次应当明确的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是指在劳动权基础上享有的各种权益,它具体包括农民工的工资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权益。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突出问题有:

一、自发组织,无序流动。不仅使自身的利益受损,也给社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带来不便;

二、技能单一,素质有待提高。农民工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简单重复式体力劳动,自我维权能力较弱,加之我国农民工维权法制建设滞后并且执法不严,导致农民工权益不时受损;

三、壮有所用,老无所养。由于历史原因和现行制度不完善,农民工离家不离乡,靠体力换取较少收入,享受不到养老待遇。

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农民工维权立法,依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二是制定和完善农民工保护政策,加大法律和政策的执行力度;三是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手续的递转和接续机构;四是鼓励企业自主培训农民工,政府给予一定的税费政策优惠;五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实行属地化动态管理。

【问题汇总】

第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已连续7年增产,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继续靠增产实现增收的难度较大;

第二,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农业用工成本快速增加,依靠廉价劳动投入带动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第三,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结构不相称的矛盾加剧,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

第四,农民工问题突出,农民工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解决对策】

一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分化,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要转变吸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要培育好农村市场,让一些农民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实现农业生产者增产增效增收;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农田水利投入体系;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提高已建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三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适度提高粮食价格,多举措控制农资价格上涨;根据市场供应情况,适当增加农资综合补贴力度,保障各项“直补”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加大种粮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实行动态管理,加快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定和完善农民工的保护政策,实施农民工就业培训。

第三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

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1亿亩,人均下降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1/3,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57∶1扩大到3.23∶1;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

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由局部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

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十五”发展期间以来,我区在发展农村经济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近年来,中央和自治区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4年,我区农业增加值由达到67.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90.5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0元。

(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农网改造、林业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改造、县乡道路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小康住宅建设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不断加大农田土地的改造力度,使一些中低产田得以改良,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有了后劲,可持续发展有了保证。

(三)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农民素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区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建设、远程教育网络建设、电化教育设施投入成为各地农村投资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不断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培养农村科技能人。广大农民积极学用新型科技,农用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

(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

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广泛普及;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普遍实行村民自治,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高。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虽然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大多数乡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区农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一)人多地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我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区,农民收入近80来自农业。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加之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我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撑能力弱,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收入较少,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二)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尽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提高,但总体来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虽然我区一再加大农业基建投资,但农业基建投资占我区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由于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灌溉和生活用水设施严重老化,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村上不存在进行科技服务活动的场所,没有文化设施,村民一般不进行集体文化生活,也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三)农产品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我区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仿和低水平重复时有发生,且多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因而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户与加工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同不规范,订单屡约率较低。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2000年以来,我区城乡居民收入呈逐步扩大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0年的2.85:1发展到2004年的3.2:1,差距越来越大。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趋扩大,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从而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步发展。

(五)村镇建设杂乱无章,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我区部分地区乡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农户住宅位置沿袭历史,随处而建,比较凌乱。农户住宅80是普通砖瓦房,20是年久的土坯房,安全系数不高。同时农户基本没有环保意识,随意堆放农作物副产品、肥料等。整个村巷卫生很差,秩序很乱,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六)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由于保守和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2004年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以上,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年,仅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发展的进程。

第四篇: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广大农村的具体实践,它对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8亿农民的知识化,就不可能实现广大农村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提高亿万农民的整体素质,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又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角,也是最终受益者。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采取各种宣传手段,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教育农民,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使大部分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生产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新农村建设的宏大计划,正在呼唤亿万新型农民的参与。实践表明,人越是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因此,新型农民形成的过程,也必然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和重要成果,它将是我国广袤的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不竭动力,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新农村建设将使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一次空前的提高,对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这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二,提高农村的消费能力

我国最大的消费人群在农村,潜藏的最大社会购买力也在农村。如果农村不发展,农业不进步,将直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如何化不利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局面为主动局面,让广大的农村更有活力,从而产生旺盛的消费

愿望和需求,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中,成为新的战略基点,这是需要我们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要把广大农村潜在的巨大的消费需求变成现实的消费能力,就必须着眼于大力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让广大的农村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希望在绿色的田野上,当前改革向纵深发展,我们的希望仍在绿色的田野上。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力度的财政支付能力。加快实现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就必须按照“工农商建运服协调发展,山水林田路屯综合治理”的要求,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次根本性的改观,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这样,必将带动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业发展,逐步实现炊事沼气化、热水太阳能化、饮水自来水化、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柏油化、出行公交化、垃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使农村面貌发生一个质的变化。这也是农民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而希望的一个更高、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适的,和现代城市生活模式没有太大区别的美好远景。新农村建设就为实现这种美好远景提供了历史机遇。

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前提和基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通过农业和非农业的产能提升,增加效益,让农民富起来,让农村漂亮起来,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资金。这样,新农村建设和富民工程就会形成良性互动,循环发展,相得益彰。

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新农村建设就绝不会是仅仅建几间房,修几条路,通几条渠那样简单的事,而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的系统工程。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中,投资和外贸对GDP的增长起的作用相对大一些,而国内需求的作用相对较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数人生活居住的广大农村地区,其市场所占份额相对较低,而原因正是农民的收入水平低。因此,只有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有足够的购买力,中国的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的方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打开这个市场的一把钥匙。

为此,我们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形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强烈氛围,建立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以极大的热情,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尽快富起来上下硬功夫,打持久战,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基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归结点。

三,提高农民素质

新农村之新,当然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新,还是新农民。没有这一新,其它的新就失去了根本。怎样的农民才算新农民?那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只有具备这样的综合素质,才称得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农民。

造就新型农民的关键,是在农村实现高质量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狠抓农民培训。要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逐步增加培训投入,不断改进培训方式;要尊重农民意愿,依据当地实际,调整培训内容,注重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要广辟培训渠道,动员和支持各类学校、科研机构和有培训能力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农民培训,形成良好的培训氛围;要提倡市场竞争,强化培训机制,加强培训监管,有效提高培训质量;要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和农村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农民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以不断创新的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积极鼓励广大农民刻苦自学。只要调动起广大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新型农民的涌现必将势不可挡。

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持续增长,农民生活得不到大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如果城乡差距继续扩大,也必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关键。

农产品开发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建设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创建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业资源增值。

我们要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的措施,把劲用在实处,逐步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要做的工作很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这就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实施“两免一补”步伐,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还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把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盘子”中统筹谋划、积极安排。同时要进一步整合支农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城市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发展,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要引导广大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设自己的家园。

有全党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坚信,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明显改观,我国城市和农村一定能够实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农村改革的主体。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营造鼓励农民干事业、帮助农民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改革和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量,推动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第五篇: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

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

论文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大力建设现代农业,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胡锦涛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对我们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战略思想

一、农业地位及作用

我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更是基础的基础。农业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物资基础,可以说,只有农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才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人民才会幸福安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不会遥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想才可能会真正的实现。

因此,政府和人民必须尽全力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繁荣农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方面面的事业,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农村的现状及问题

1、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城乡差距问题变得愈加突出。城乡发展极不协调,城市的人均收入要远远高于农村,农村地区每百户家用电脑拥有量远远低于城镇地区,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但对于大部分的农民来说仍然是不可企及的,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农村经济要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不管是在经济发展的程度上,还是在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上,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由于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我国农业对外依存度也在日益增强。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农产品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金融危机造成的消费低迷使粮食价格和农产品价格呈现走低趋势,使农民的信心遭受到了打击。必须重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信心,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三、新农村建设规划理念

1、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生产力,认真做好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规划。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规划。

2、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规划。要加强对农村各种污染的防治,切实搞好农村和农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为广大农民创造清洁、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

3、完善农村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大力弘扬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要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5、强调城乡差别和统筹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将农村优美自然的田园风光、舒畅和谐的生态环境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作为区域人民的共同财产,与城市居民共享。通过相互交流,将城市的经济活力和现代文明扩展到农村与农民共享。

6、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新农村建设不排斥外部的支持,但更为根本的在于依靠自身的变革。要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发展创新农业文化产业。

四、稳定农村经济和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1、要大力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知识经济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加强农民的整体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能极大提升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

2、第三产业能极好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乡镇企业。第三产业是极具活力的一个重要生产部门,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与企业加强合作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规模生产,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形成,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接轨,把农业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依据市场需求生产产品,走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农村经济一定会得到发展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农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如发展花卉种植业和水果蔬菜种植业等,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由于农村的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所以必须把多余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增收,要为农民自主创业创造条件,积极采取减免税费和发放贷款的政策措施,加大技术支持和财政支持,开辟农民创业的“绿色通道”。完善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企业投资和农民自主创业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建立地区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面向四周发展经济,大力引进外资发展本地区的经济。

4、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要走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农村城镇化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城市的发展要优于农村的发展,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了,农村经济落后了,就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城乡隔阂,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把城市与农村联系起来,把市民与农民联系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共同促进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骆中钊.新农村建设规划十条理念[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12)

[2] 胡锦涛.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008,(08)

下载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农民增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与新农村建设作用

    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对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主导与核心作用,实践应用和理论研讨的意义十分重大。一、“线串珍珠”——龙头企业是联结千家万户农民的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 摘要:“三农”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问题,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提高农民的素质迫在眉......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道德建设范文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道德建设 摘要:生态道德建设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诉求,是我国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培养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的关系 廖翼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形势与政策教学实践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从“三农”问题看社会主义新农村院系金山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系年级专业2010级动物医学姓名厉冬彬学号100605058指导教师成绩从“三农”......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模式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建设模式1、资源型新农村。所谓资源型,就是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

    培养型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培养型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讲人: 一、深刻认识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 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 农业是百业兴旺之本。 农业是幸福和谐之本。 农业是国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