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论如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论文提要: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促进和加强政法机关公正廉洁执法,不仅关系政法机关的执法公信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不仅关系政法干部队伍的形象,而且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公正廉洁执法的重大意义,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问题,来分析如何更好的保障和提高公正廉洁执法。
一、公正廉洁执法的意义
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司法执法机关共同的责任,更是服务社会、造福人民、功德无量的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公正廉洁执法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实在在的成效,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公正廉洁执法是党对政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政法机关的职责所系,更是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期盼,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公正廉洁执法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关键,正人先正己,政法机关只有真正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才能理直气壮地正确执行国家法律,才能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公正廉洁执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党对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和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与保障,是执法机关追求的永恒目标。公正廉洁执法是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政法队伍建设是政法工作的基础,加强政法工作必须注重从队伍建设着眼,从抓队伍素质能力的提升入手,只有把政法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队伍,才能真正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1)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政治任务的基础。
二、公正廉洁执法的形势与挑战依然严峻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心所向,理所应当,然而,目前政法机关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却不容乐观,甚至是十分严峻的。
(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越来越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物质财富总量有了极大的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给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实现共赢、双赢和多赢,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气却增加了。因此,摆在政法机关工作人员面前的任务是: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相反地,如果无视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对各种社会不公熟视无睹,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政法干警就必须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切实提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二)、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以人为本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自身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试图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在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愈来愈重视;对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社会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2)政法机关必须注重全面认识
和深刻分析当前人民群众对保障合法权益的新情况、新变化和新要求,正确运用法律途径,依法办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各项权益。
(三)、执法相对条件落后,执法人员素质相对不高
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到执法机关办事常遇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还有的执法人员素质低下,贪图享乐,吃请受贿。为一些违法者逃脱法律的制裁,成了金钱和人情的俘虏,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近几年的学历教育对法官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审判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和探索。如果法官不能依法正确行使,就不能保证案件的公正处理,有的法官尽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但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依然不能保证实体裁判的公正。还有少数法官职业道德不强,对自己要求不严,办“人情案”、“关系案”,甚至徇私舞弊、枉法裁判、搞权钱交易破坏了司法公正,这种情况尽管为数甚少,但严重败坏了法院声誉和法官形象,极大地损毁了法制的权威性,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法院案件数量和难度的不断上升与法官人力资源的严重短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的法官疏于学习,不注重了解和接受先进文化和司法理念,凭老经验、老方法办案;有的法官思维空间狭窄,工作方法简单,难以应付复杂案件;有的法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民事轻刑事、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的思想。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序上影响着司法的实体和程序
(四)、缺乏独立的人事权,法院不能确保进入人员的素质
在近年来司法制度的改革中,法官职业准入是改革度最大,取得效果最明显的制度。首先,国家司法考试的实行,是法官职业化建设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次,法官法对法官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最高人民法院对法官遴选工作管理的加强,均大大增高了初任法官的素质。但是,由于法院实质上没有独立的人事权,许多地方强行向法院分配人员,致使《法官法》形同虚设。一方在,法院教育培养部门在探索通过各种途径提高现有法官的素质,另一方面,大量不符合法官条件的人员源源不断地进入法官队伍,使法院的教育培训陷入了“越培训不合格人员越多”的怪圈。
(五)、司法权的行政化使用,使法院不能专司审判
当地党政机关随意向法院分派各种任务抽调人员,(3)由于法院在经济上依赖和受制于地方政府,由此不少地方政府将法院视为政府的一职能部门,经常向法院分派各种任务,例如扶贫、各种专项治理等非法院业务性工作。各院常年抽调的人员接近在编人数的十分之而且有些分派任务,例如植树绿化、驻村扶贫等往往要进行许多天,不仅使干警保证不了办案时间,而且侵占了有限的办案经费。一方面是审判人员少,审判任务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审判人员不能从事真正的审判业务,形成法官“种了政府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局面。
三、如何保障与完善公正廉洁执法
(一)、法官要为民司法
法院必须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方针,一定要主动适应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执活动的环境,着力解决制约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创新制度规范建设,使各项廉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强化法院为大局服务的责任感、使命感,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理清新思路,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为工作大局提供司法保障;不断增强法官的群众意识,坚持司法为民、利民、便民、爱民,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不断增强法院中广大法官的公平正义意识,坚持公正、高效、廉洁、文明司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另外还要创新法院文化建设,通过法院文化尤其是廉政文化建设,进一步打牢干警拒腐防变的能力,促进公正廉洁执法。要创新廉政监督机制,大力推进“阳光执法”,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审判程序、结果都要公之于
众,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全面提升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法院组织建设。坚持以党建带队建、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干警队伍在永葆先进性上取得新进步。努力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职能作用,笔者认为,创新是关键,坚持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执法观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只要是能促进三项重点工作落实效果的做法,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尝试。各级审判机关只要深刻理解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全面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就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法官要加强素质培养
法官具有稳定的地位便有利于保证司法公正,按照许多学者的看法,法官在社会中应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良好的投入,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法官的自尊感,对自身职业的珍惜以及对社会交往中教养的注重,而且有助于法官对自身公正、廉明形象的维护。(4)尤其是有助于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这一看法是不无道理的。各国司法制度的立法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为保障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各国普遍确立了法官保障体制。为解除法官后顾之优,使其不受外部干扰而依法独立行政审判权,规定了法官不得兼职,法官的高薪制和退休制。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坚定不移地走法官的精英化之路司法公正的实现,有赖于具有优良法律职业素养和品质的法官群体的恪尽职守和不懈的努力追求,加强法官教育培训,提高法官素质,促进法官司法观念的转变,是新世纪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法官做为社会正义的化身、“法律帝国”的君侯,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法官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法律理论功底、娴熟的裁判技能和宽厚的人文素养及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以及自觉以法律概念进行思考、判断认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法官在司法公正的实现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法官应当加强修养,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忠实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法官应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
法官是一种神圣而又特殊的职业,其作为维护正义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承担的职责重大,可谓“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对法官职业道德显然不可仅采用一般公民的道德标准。法官应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其主要特征:一是人民性,即反映广大人民的需求,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官对法律的诚挚理解,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对当事人权利给予充分的、最大限度的承认与保障”。二是社会性,即法官的道德价值取向,要体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三是科学性,即法官道德的原则和内涵必须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作为法官要完成法律所赋予的任务,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道德观,又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的前提。司法的公正,法院的权威,法官的威重,往往来自于法官的理想和信念。又总是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上。
(四)、法官必须加强廉政建设,作廉明法官
司法是社会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审判工作的永恒主题和灵魂。“审判公正是社会主义对审判的基本要求,是审判实现的根本目的。”(6)西方法谚曾云:“正义如果有声音的话,裁判才是正义的声音。”通过司法实现社会主义,正是法院、法官肩负的神圣而不容有任何沾污的使命,司法不公,将会使法律的价值面临毁灭的摧残。正如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判决则把水源败坏了。”司法的廉洁和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
在。我国社会已处于一个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推进的转型时期,而这种过渡一方面期望和追求司法公正,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干扰和阻碍司法公正。这一矛盾是主持正义的法官所无法回避的。法官常常成为各种腐蚀的攻击目标,这就要求法官保持高度的司法廉洁性,所谓“司法廉洁性”,是指司法审判人员应当廉洁自律,不受各种利益的诱惑,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只有坚定地保持司法的廉洁性,做到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才能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
(五)、走法官精英之路,为司法公正建立组织基础
法官队伍应当是一支真正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队伍。在少而精的基础上,应当努力提高法官的待遇,为公正司法建立物质基础。我国目前现有法官二十多万名,分布在全国两千多个法院之中。尽管各类案件的数量以每年约11%的比率增长,法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但应当看到,我国现有的法官队伍同国外的法官数量相比,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可以说是相当庞大的。我们不妨以英美两国的法官数量比较。在英国,从中世纪王座法院设立开始至一八一三年,英国全国仅有法官数十名,到一九九六年,英国全国只有法官五百名左右,这支人数极少的队伍在数百年间大致完成了维护社会公正及发展普通法的历史使命。截止一九九七年,英国全职法官仅有964名,其中包括12名大法官,25名上诉审法官,95名高级法院法官,520名巡回法院法官,302名各地区法官,此外英国还有大约2000名兼职法官。如果按人口比例,英国大约每11万人中有一名全职法官,而在我国按人口比例的4.8万人中有一名全职法官。在我国,只有法官队伍的“少而精”,才能全面提高法院的素质和法官的社会地位,才可以对“少而精”的法官实行优厚的待遇,彻底解除其生活上的后顾之优,尤其是全面提高法官在社会中整体形象,增进司法的权威性。
理顺法院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形成审判工作与舆论监督的良性互动。舆论对司法监督的目的与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和确保司法公正,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新闻媒体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群众的监督。这种监督是改进和完善司法机制的良药和促进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调查活动,通过新闻媒体广泛的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律信仰,树立法律权威。只有公正无私的新闻舆论监督才能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与效率。因此,一方面,应通过立法进一步促使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地道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活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司法公正;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的压力和条件,逐步扩大审判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和擅于化解监督“窘境”,化害为利,使新闻舆论监督变成审判工作,实现司法公正的催化剂和助推剂,推动审判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廉洁公正执法是任重而道远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做的完美无缺,需要我们法律人更是要求我们执法者能够始终不渝的做到坚持廉洁公正的执法,为我国司法实践乃至整个司法进程贡献一份力量!
第二篇:公正廉洁执法
公正廉洁执法心得体会
“公正廉洁执法”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每名法官都应将其视为自己遵守的最基本准则和工作生活底线。没有队伍的清正廉洁,就没有司法的公正,就没有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掌握着社会利益的均衡器,掌控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如果让贪念腐蚀了我们的公正之心,让私欲操控了我们的司法行为,不仅会破坏人民法官、人民法院作为公正守卫者的形象,甚至会动摇整个社会对法律权威的信仰。
我认为,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是一个不断净化心灵,不断修炼品德,不断克服自己的私欲、惰性的过程,我们要在心里筑起一条坚固的城墙,阻挡各种诱惑,坚定的守卫着心中公正的净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是要修德,要加强学习,筑就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只有拥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的人才能真正守廉卫善,只有拥有崇高品质和高尚道德的人才能抵得住各种诱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灯红酒绿的世界,要想保持一份清醒,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我们看到许多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甚至是在司法第一线上的执法者,正是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丧失了理想信念,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才会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丧失操守,最后堕入犯罪的深渊。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理论学习,加强对党的理论、纲领、宗旨、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理论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用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抵御住各种诱惑,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要戒贪,要以案为戒,时刻警钟长鸣。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人一旦贪欲膨胀、欲壑难平,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名逐利、利欲熏心,就会被欲望所操控,在欲望的深渊中沉沦。我们看到很多贪官污吏都是重权在握,却不思为民谋利,只想攫取暴利,甚至变得心灵扭曲,甚至变得疯狂。原西城区法院院长郭生贵的贪念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他贪欲的魔掌不仅伸向了当事人、律师、法院的每一个工程项目,甚至连象征着法律公正和权威的石狮子都成了他腐败的祭品。是贪欲让他一步步走向疯狂,是贪欲毁掉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司法事业,是贪欲葬送了他作为一名法官最宝贵的生命——廉洁与公正。作为一名司法干警,我们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选择了在法院工作,就注定与富贵无缘,与清贫相伴,我们追求的不是高收入,不是物质享受,而是为人民服务的自豪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成就感,为司法事业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做一个守正不阿的清官,这份荣光将引领着我们超越个人私欲,走向事业的辉煌。
三是要律己,要时时自省,处处严于律己。没有人生下来就会贪赃枉法,那些走上犯罪道路的贪官们很多都曾意气风发,立志成就一番事业,也确曾在自己的岗位上成绩斐然,然而眼前的成绩让他们沾沾自喜,身居高位让他们麻痹大意,面对一包烟、一瓶酒、一顿饭的小“人情”,他们没有提高警觉,面对小恩小惠的步步侵蚀,他们渐渐放松了原则,丧失了底线。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要抵御腐败潜移默化的侵蚀,必须防微杜渐,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五个严禁”规定,严格遵守法官道德操守,排除非份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始终保持一名司法干警的浩然正气。
四是要畏法,要崇法畏纪,对法律常存敬畏之心。作为一名法官,每天都与法律打交道,运用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力,这种权力往往会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对于其他人来说高高在上的法律,对我们而言只是手中的工具,导致诸如郭生贵的一些法官,变得毫不知畏,麻木不仁,才敢如此肆无忌惮的敛财,最后将自己曾行使权力的法庭,变成了自己接受审判的地方,这就是缺乏畏法之心的后果,我们要牢记,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只有在法律划定的区域内行使权力才能受到它的庇护,才能作为它的代言人,如果胆大妄为,视法律如无物,那么也将受到法律残酷的制裁。总之,我们肩负着捍卫法律公正、树立法院权威的重大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靠我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的努力,靠我们思想上、心灵上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会努力做到修德、戒贪、律己、畏法,切实做到公正廉洁执法!
第三篇:公正廉洁执法
关于公正廉洁执法的思考(2010-08-12 16:34)
转载
标签:
公正廉洁执法
公正廉洁执法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课题,做好公正廉洁执法工作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从战略的高度科学统筹谋划。
(一)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来抓,使之固化为司法职业灵魂,当下注意反对庸俗、媚俗化的不良倾向(保持应有的中立,对待当事人不庸俗;厘清司法的应有职能,对待上级不媚俗);
(二)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法院队伍建设的基础来抓,使之内化为法官素质技能,当下注意防范无为、低能化趋势(法官面对案多人少压力、当事人的压力、体制的压力、考评的压力、世俗的压力,不想、不愿办案;青年法官学历高了,但进取精神、工作技能并不对称);
(三)将公正廉洁执法作为法院效能建设的根本来抓,使之外化为司法行为,当下注意破解法律效果、社会效果“二元化”难题(树立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许的三位一体的案件综合评价观)。
公正廉洁执法是今年党中央对政法机关提出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仅要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等问题,而且要着力解决制约检察机关自身公正廉洁执法的突出问题,强化检察队伍素质建设,提升检察机关执法能力和执法形象,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公正廉洁执法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是提高检察公信力的关键,推进检察机关公正廉洁执法,对于落实“三项重点工作”、实现司法公正、提高检察公信力、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检察机关要把公正廉洁执法,提高检察公信力作为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保证案件质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队伍素质,确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权威。本文就检察机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公信力作一粗浅思考,权为抛砖引玉。
一、检察机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是司法永恒的追求,廉洁司法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主法治的不断进步,利益主体多元、利益诉
求多样、利益纠纷多发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方面是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司法能力、司法水平还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一是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越来越高。随着国家法制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与日俱增。然而现实情况是,不公平和不合理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大量存在。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上去了,但是老百姓的怨气却增加了。如何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二是人民群众对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在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权利愈来愈重视;对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社会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
三是人民群众监督的方式日益多元和普遍。当前,除了传统的来信来访、电话举报等方式外,网络正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监督载体或途径,并得到迅速发展。现实生活中许多执法不公的案件都是通过网络曝光、网友热议、网上提供线索发现的,网上言论甚至对腐败案件的处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网络监督已成为畅达民意、鞭挞腐败的便捷而有效的手段,给检察机关的执法活动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是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对检察机关的执法能力提出了挑战。近几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给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社会稳定安全。与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仍然保持着多发的态势不相称的是,检察机关在应对这些突发事件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必要的应对能力。当对这些突发事件无法从容应对和处置的时候,其执法效果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当前影响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主要因素
当前,因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等多种主客观因素,检察公信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是执法不公问题时有出现,导致检察公信力降低。在检察实践中,由于个别检察干警的执法观念、执法作风、执法素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以及执法不廉洁的“灰色事件”时有发生,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在人民群众认识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看法或观点,这与群众对检察机关的新要求、新期待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极易让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的执法行为产生失望,甚至敌视情绪,少数检察干警的行为已经严重伤害了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执法权威。当一旦遇到社会治安事件或群体性事件,这部分群众就极有可能采取极端的手段,帮助起哄、造势。进而导致少部分群众把分配不公、司法不公上升到仇视社会,以人民为敌的危险局面。
二是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加剧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紧张关系,致使检察公信力不断下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正日趋明朗化,社会治安形势颇为严峻,“两抢一盗”、黑社会性质犯罪以及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加之有些检察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不严格执法,为钱办案、办关系案、人情案、特权案,甚至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更加剧了检察机关与群众的紧张关系,检察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
三是少数检察干警自身素质不高,制约了执法能力的自主提升,这是造成检察机关公信力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检察工作实践中,检察干警是检察机关所有执法工作的承担者和实施者,是检察机关执法的主体,是构成检察公信力的主导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少部分检察干警的法律素质不高,执法行为不规范,不能做到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有的作风霸道、吃拿卡要、工作简单、野蛮执法;有的办关系案、金钱案,没钱的案不办,有钱的案抢着办。
四是涉法涉检上访保持高位运行,对检察公信力形成现实的冲击与损害。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种利益群体的即得利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量的群众信访案件随之出现,涉法涉检上访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多,案结事未了的在上访,案结事已了的有的还要上访,有的案件刚进入检察环节就开始上访,合法合理的在访,违法无理的也在访,越级访及闹访缠访案件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涉法涉检案件的存在,影响到检察机关公信力的提升与完善。
三、检察机关推进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公信力的思考
执法公信力来源于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来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公正廉洁执法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检察公信力的关键在于公正廉洁执法。
(一)要把转变执法理念作为公正廉洁执法的前提
要在解放思想中转变执法理念,在转变执法理念中统一执法思想,为公正廉洁执法奠定思想基础。一是牢固树立服务大局观。增强服务发展意识,提高服务发展水平,真正做到部署工作、处理问题、办理案件,都置于发展大局中去思考,都从有利于发展大局来把握,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讲究执法策略和方法,正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认真研究和及时应对执法办案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牢固树立为民执法观。要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新理念,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确立工作思路、制定工作措施、加强自身建设、推进工作发展的依据,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更加注重创新方式方法,努力创新便民利民惠民措施,提高服务水平。认真做好控申接待、息诉罢访、诉讼监督等与人民利益相关的工作,加强对民生诉求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救济,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三是牢固树立理性监督观。认真践行检察工作主题和总体要求,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监督和纠正执法犯法、司法不公等问题,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正确实施。在监督中注重配合,在配合中强化监督,突出监督重点、探索监督方式、注重监督实效,认真解决监督工作中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在检察
工作中努力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协调、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办案数量与办案质量相促进、强化监督与加强配合相适应、业务建设和队伍建设相结合、从严治检与从优待警相兼顾,更好地推动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四是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健全以执法质量为核心,以执法规范为内容,以执法效果为主旨,以执法形象为重点的考核体系,正确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努力创造符合党和人民要求、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检察工作发展规律的业绩。
(二)要把保证案件质量作为公正廉洁执法的核心
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使每一起案件都做到结果上正确,实体上正义,程序上合法,社会反映良好,经得起法律检验、经得起证据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要有质量的数量,有规模的质量。在查办职务犯罪工作中,既要看立案数量,更要看大要案比例、起诉率和有罪判决率;在监督纠正违法行为中,既要看提出纠正意见的数量,更要看被采纳的数量和问题纠正的数量;在抗诉工作中,不仅要看抗诉的数量,更要看改判率。要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以程序公正保证实体公正,使执法过程和结果获得正当性。做到公正与效率并重,在公正优先的基础上兼顾效率,迅速、及时、高效地履行职责,克服和消除案件超时限办理的现象,严守办案时限规定,推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做到严格执法和科学执法并重,通过提高执法的科学性,确保公正执法。围绕检察工作的规律研究强化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督促检查机制,在执法办案中既要讲办案结果的正确性,也要讲办案过程的合法性,由查明犯罪向证实犯罪转变,由重实体轻程序向实体与程序并重转变、由重结果轻过程向结果与过程并重转变。切实增强发现、收集、保全、固定和使用证据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本领。真正做到依法惩治犯罪,无罪不受刑事追究。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检察工作评价体系,把办案力度和办案质量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从执法理念、执法行为、执法效果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办案工作,形成符合现代司法理念的质量保障平台,建立和完善保障办案质量的长效机制,实现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全程化科学管理。
(三)要把规范执法行为作为公正说法执法的重点
要在完善案件管理体系上下功夫,细化办案工作规程,完善业务工作流程,规范各个办案环节,力求使各项执法活动、每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在完善执法责任体系上下功夫,把监督制约贯穿于检察权行使的各个环节,寓于各项执法规范中,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在完善制度执行体系上下功夫,大力推行检务督察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确保检令畅通。强化对执法规范化的动态管理,加强经常督察、重点督察和工作督导,切实防止有案不查、查处不力的问题。在完善违规惩处体系上下功夫,通过问责制度、问题通报、考核“一票否决”等方式,严肃检察纪律,严格追究责任。
(四)要把提高队伍素质作为公正廉洁执法的关键
深入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廉洁意识,弘扬“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职业道德,做勤奋学习的模范、秉公执法的模范、严于律己的模范,从日常生活细节做起,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检察队伍的专业化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力推进学习型检察院和专业化检察队伍建设,争做“学习型、专家型、实干型、廉洁型”检察干警。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法律监督能力为核心,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以专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司法规律和检察工作实际、具有检察特色的教育培训机制,突出抓好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领导素能培训,以执法办案一线人员为重点的专项业务培训,以新进、新任人员为重点的岗前培训和任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精深法律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检察队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检察长向上级检察院年终述廉制度,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切实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深入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上关心、精神上鼓励、工作上爱护、生活上体恤广大检察干警,想方设法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切实稳定检察队伍;关心干警的成长进步,切实解决好他们的职级待遇问题,大胆提拔重用优秀干警,激发干劲和活力;理直气壮地支持干警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千方百计地帮助干警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对因公负伤和生活困难的干警家庭,要予以格外照顾;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实定期休假、体检制度,缓解干警的工作压力。
又到骄阳似火的炎炎盛夏,又到莘莘学子的毕业之时,看着他们带着对学校的徘徊留念,对同学的依依不舍,离开母校的情景,不由得让我回想起读书时的点点滴滴。难忘苏州大学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难忘恩师谆谆教诲“走进法院这个系统,要恪守公正廉洁执法,在手中法槌敲响的那刻,要对得起法徽上的天平”。
如今,我顺利的进入法院系统,从事了令很多人羡慕和敬仰的职业。因为法官是法律公平正义的化身,能够身穿法袍敲响法槌,能够依法断案神圣无比,能够释明法律维护秩序。司法权作为维护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自然承担着非同寻常的社会责任,而法官作为法治世界中的国王,必须以公正的裁判保障民利,及时的服务维护民权,快捷的司法解除民忧。
在盐都法院工作的大半年里,我知道了很多人民满意、清正廉洁的好法官:秉公执法、辩法明理的谭彦,忠于法律,忠于人民的蒋庆,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宋鱼水,真情为人民,公正建和谐的陈燕萍,他们无一不以公正、廉洁的形象被人民所尊敬。更有许许多多法官,他们用无私给人民群众送上公平正义,用自己的生命为百姓撑起了心中的天平,面对这些优秀伟大的法官,群众怎能不为之动容?他们用公正、廉洁诠释了法官的爱民之情。看着这些榜样法官,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清朝人张聪贤的为官箴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虽然历史的车轮早已碾压几百年,但中国老百姓还是一样执着的认为:一名法官只要判决公平,我就信服;只要行得正,胸怀坦荡,自然就有威信。原来光明正大办案,清清白白做人,永守公正廉洁,这才是一名优秀法官的立身之术!但是当我们被这些优秀法官无上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法官队伍中也存着害群之马。他们倒在了别有用心之人的糖衣炮弹下,他们毁灭于自己膨胀的私欲和金钱的腐蚀下,他们更淹没在了百姓的唾弃中:湖南湘潭中院原院长罗凯元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四川高院执行局原局长罗书平因受贿罪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最高院原副院长黄松有也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面对这些见利忘义的法官,难道我们要以明太祖朱元璋发明的“剥皮实草”、“皮庙场”等刑罚对其恐吓、遏制吗?不,当然不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抗拒诱惑,坚守公正廉洁呢?我认为除了外在制度的约束外,主要靠的还是法官自身的修养。
首先,要培养法官的职业信仰。信仰是维系精神力量的源泉,作为法官,如果自觉认同自己的职业,并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砺出坚毅的职业信仰,那么他就会时刻自我约束,敬业进取,清正廉洁,在办案过程中,真正用自己领悟到的法律精髓,去完成“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使命。
其次,要培养法官知行合一的作风。历史告诉我们,“实际行动胜过千万纲领”,“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书”。作为法官,无论审判还是执行都应该紧扣公正、廉洁、为民的理念,以公开促公正,以监督促廉洁,再以公正廉洁促为民,力争将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精品案”,尽可能多的向百姓公开细节,将审判案件的全过程暴露在阳光下,也是将自己暴露在阳光下,只有这样的法院才能成为百姓心中的“公正之地”,也只有这样的法官才成为百姓心中的“清廉之官”。
最后,要加强法官的自律意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坐得长冷板凳,时刻以高标准高要求规范司法行为,节制膨胀私欲,时刻牢记法官头顶有高悬的国徽,心中有正义的法律,更有身边无数百姓期待的目光,这样才能做得成让百姓信服的好法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一个法官都应该从公正、廉洁出发,重塑职业信仰,以更加饱满的豪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分试卷!
第四篇:公正廉洁执法
在司法的道路上前行
公正、廉洁、执法,三者之间各有内涵,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失之公正、执法,无需谈廉洁;执法、廉洁直接传递公正;廉洁,才能保证公正与执法。
公正是法的精神和固有价值,是司法的生命。
司法公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司法独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的基本原则
制度的演进,是和人的演进同步的,制度只是这块土壤自然生长的树木,而在这块正试着要移栽他方树木的土地上,还有改良土壤的工作要做。公平正义是司法自身的生命所系、魅力所在;要始终以公平正义作为司法根本的行动指南与价值诉求,不断推进法院文化建设,为人民司法的阔步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与司法智慧。
公正是司法必须坚守的最低底线,也是司法的最高目标追求。建设公正,首先必须坚持在法律在心中,法的价值是立法思想的先导。如果追求秩序、安全的价值,就会在立法中设计严格的程序、规定苛刻的条件。如果追求效率的价值,则在立法中会设计简易的程序、宽松的条件。公司登记立法亦不能不考虑当事人的自由,不能不具备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又不能不追求安全和效率。
必须坚持有法必依,严格执法,秉公断案。坚持法律在心中强调我们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事求是裁判案件让民众信服和尊重司法的最终裁判结果。要建立
司法公正,是人民审判事业的生命线,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法律权威的基石,是弘扬正气、平息纷争、凝聚民心的实践,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人民法院追求司法公正,人民法官追求司法公正,人民群众更是迫切追求和期望司法公正。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建设在推进,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全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程序上的公正、实体上的公正、执行中的公正、接访处访中的公正、乃至办案过程中各个细小环节上的公正,都需要靠有序有效的审判管理规制来管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瑕疵,都会损害公正的真谛,都会影响人们对公正的合理评判。创新审判管理,就是要使所有审、执案件的结果都要实现百分之百的公正,审、执案件 1的每一个环节也都百分之百的公正。只有形成这样一套审判管理规制,才能科学管理审判,审判事业才能科学发展。
第二,没有司法独立就没有公正。从不同国家的法制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真正成为一个法治国家,还是由于社会中多元的利益或社会阶层能够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需要有一种中立的裁判员。
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不仅仅是司法公正裁判的基本要求,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所坚持的一贯传统,是与党所一直倡导的反腐倡廉相一致的,不断提高司法自身防腐巨变的能力。
司法廉洁,是实现司法公正、司法高效的本质要求,是司法官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人格魅力,是司法公正、司法高效能否实现、能否守住“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第一道防线。沉痛的教训,已经充分揭示了恪守司法廉洁的至关重要性。
公正源于公开,正义源于透明。坚持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实现审判管理的既定目标。必须尊重审判规律,坚持依法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审判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审判程序,保障审判活动依法进行。公正是和谐司法的核心价值,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促进社会矛盾化解不仅是人民法院工作任务的根本,而且是衡量人民法院司法公正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价值取向的试金石。
法官要了解当事人诉讼的真实意图,摸清其思想脉络和心理,有的放矢地引导双方化解对立情绪,协商解决纠纷。要加强对诉讼弱势当事人司法援助,强化诉讼引导、提示、释明确保诉讼公正、实现和谐诉讼。司法公正是和谐司法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这就要求人民法院在在立审执结四大环节的诉讼进程中和诉讼外积极化解不和谐因素,努力寻求各方当事人利益追求的平衡点,定纷止争,达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
法官在审判中要始终保持中立、独立、公正、做到不偏不倚,不畏权势,不徇私情,不谋私利。公正不仅要求法官始终保持独立的地位,决不可以与诉讼当事人发生任何利益关系,也不得将其个人的爱好、憎恶、偏见带入司法审判过程。同时也要求法官充分理解法律的正义价值,要有追求正义的良心和品德。形成正确的思考方式。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现代职业法律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考方式。其中包括。第一,良好的法律
意识和依据法律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这方面要表现为具有一切依法办事的卫道精神。法律家不能接受各种违背法律规定的交易和习惯。第二,法律家要习惯于听取当事人的不同意见,从中找出最佳方案。第三,法律家的思考方式应以三段论推理为基础,力图通过绵密的思维而将规范与事实巧妙地结合起来,熟练地运用法律规则解决各类纠纷,同时也更注重对于规范的合理性涵义的推敲和综合操作,留心于法条之后的共同规则和指导原理。独特的思考方式也是法律家不同于其他有职业者的特点。
廉洁重在信仰,自律优于他律。什么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什么是可以放弃的枝节?什么是从政的理念?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公正廉洁执法是和谐司法本质要求。在崇尚司法权威的现代社会,司法公正无疑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当事人乃至广大人民群众寄以了厚望。可以说,公正是法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法官司法理念的最本质要求,更是和谐司法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要求法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徇私枉法,秉公办案,从而实现实体上的正义,它包括了司法廉洁的内涵,所以,公正廉洁执法最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司法的权威,实现和谐司法的价值取向。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重点,以完善机制制度建设为重心,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建立起人民法院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对司法公正的实现无疑有着特殊的作用,把公正廉洁执法机制、方式、方法建设贯穿于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工作的多个环节,来推动公正廉洁执法目标的实现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了司法廉洁作保证,司法才能实现公正,也才能令人司法信服,最终司法也才有权威。
在廉洁上要从自己管起,思想上的“小差”不能轻开,作风上的“小事”不可轻行,生活上的“小节”不可轻视。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也。肖扬强调,最近中央在关于加强两院工作的《决定》中,特别强调要保证和促进司法廉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把那些徇私枉法的害群之马清除出去。人民法院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要职责,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力量,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关键在于能否保持司法廉洁,司法廉洁是司法公正的基本保证。各级法院务必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扎实工作,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各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加强对行使审判权、执行权人员的监督。要按照“加强监督是本职、疏于监督是失职、不善于监督就是不称职”的要求,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确保法官正确行使审判权和执行权,确保法院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行使行政
管理权。要积极探索创新监督工作的思路和履行监督职责的方法,不断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要把对行使审判权、执行权的人员和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领导干部的监督作为重点,建立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各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协助法院党组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党组当好参谋。要紧紧围绕以审判为中心的法院各项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大胆行使职权,确保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在人民法院的正确实施。
一、服务于民众的宗旨。在从事法律职业的宗旨方面,法官和其他法律职业者都应当奉行为广大公众和社会服务的宗旨,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法官要随时意识到其享有的司法权来自于人民的授予,而其行使司法权从根本上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法官要信仰法律、心存正义、忠于职守、不畏艰苦、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尤其是法律职业者应当信仰法律、严格遵循法律,坚决维护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职业者作为法律的专门家必须崇尚法律,要把法律作为其第二生命,正如伯尔曼所指出的,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得到切实的遵守。法律应当在法治社会中,不屈不挠地为实现法律的目的而殚精竭虑,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不仅是对法律的亵读,也是践踏自身人格的行为。
执法必须守法,监督重于泰山。把强化自身监督放在与强化法律监督同等重要的位置,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向人大汇报工作,积极配合人大开展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重视与人大代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邀请参加专项检查等形式认真听取意见。
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主动向政协通报检察工作情况,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络,坚持和完善特邀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制度。
大力加强内部监督。继续深化检察改革,紧紧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切实加强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加强对司法机关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只有加强监督,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
在法制的基础上,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立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科学机制、努力学习司法领域的知识和人大制度的知识,为司法公正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牢固树立和谐司法理念和意识,明确和谐司法对确保审判工作的公正高效,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和作用。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倾情迷事不迷官的思想境界。常坏律己之心,常弃非分之想,不谋不正之风,不贪不义之财。
要有学术表达方式的创新之志,要勇做法律传播者的职业荣誉感,要有参与这个时代法治事业的历史责任感。以如此的心态定位来从事这一工作,心里会有一份安慰和幸福。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进一步加强法院规范化建设和法官队伍的作风建设,在实践中加强法官司法能力建设,到环境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实践锻炼中使法官熟悉国情、磨练意志、改进作风、增长才干。,妥善处理好法院、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人民法院内部各部门、各工作环节、上下级法院以及人民法院与其他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促进和谐司法功能的有效发挥。关于公正廉洁执法
1、当前制约和影响公正廉洁执法的主要问题、原因和对策;
2、公正廉洁执法的法理思考;
3、如何从完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保障公正廉洁执法;
4、如何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政法宣传工作;
5、如何学习借鉴外国和港澳台地区在公正廉洁执法方面的有益做法和经验。
第五篇:公正廉洁执法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XXXX
自开展“公正廉洁执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以来,我在县司法局集中教育学习整顿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为重点,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认真真地学完了《重庆市政法系统公正廉洁执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学习资料》,现将自己近段时间学习的心得体会陈述如下。
一、以三项工作为重点,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
今年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我始终把“执政为民、服务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辖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服好务。一是始终把“三项重点工作”贯穿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之中,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各种法律法规等,用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二是通过学习、讨论和交流,明白了司法行政人员必须树立公正廉洁的执法理念,树立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理念。三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积极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投入党的中心工作。
大走访、三进三同、万元增收,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我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以上工作之中。一是通过“大走访”,收集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意见,尽自己的能
力化解社会矛盾。二是通过“三进三同”结穷亲,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亲身体会弱势群体的现实处境,为他们早日走出困境,尽快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三是通过“万元增收”工程,为联系镇乡的农户送去致富信息和技术,以及必要的资金、物资等,帮助他们解决“万元增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为圆满完成“万元增收”计划添砖加瓦。
三、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学习,我深切领会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当前形势下开展“公正廉洁执法集中教育整顿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素质的司法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就必须做到不偏、不贪,公正廉洁,勤政务实。
及时化解各种民事纠纷,是基层司法所的基本职能之一。我作为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除了及时调解各种民事纠纷以外,还要通过“大走访”将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化、经常化,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结合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工作,为广大农民工和普通百姓送去法律知识及法律援助,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尽心尽力。
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也是基层司法所的基本职能之一。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就必须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教。其次是抓好社区矫正工作,严格执行有关社区矫正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总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很重要,也很必要。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不为权所谋,不为利所图,不为色所惑。坚持公正廉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才不愧为当代司法行政人员这一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