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洋县优秀民营企业家张鹏先进事迹材料
独立自主艰苦创业展示爱心奉献社会——洋县优秀民营企业家张鹏先进事迹材料
张鹏,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1月,现年45周岁,籍贯洋县黄安镇毛垭村,大专文化程度,现任陕西鸿泰实业有限公司和洋县锦鹏粮油工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及洋县锦鹏油菜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洋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旗下的两个公司先后被评为2007——2010年度汉中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0年被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评为农业产业化粮油扶持重点龙头企业。
一、独立自主 艰苦创业
1983年他高中毕业后,为了自主创业,先后在洋县、重庆、西安干过养殖、运输、工程、粮食加工等行业。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个人有了相当的资金积累和经济基础。2006年6月份回到家乡创业注册成立了洋县锦鹏粮油工贸有限公司,主营粮油购销加工业务。同年8月经过多方筹资他以过人的的胆识和魄力,抓住国营企业破产改制的有利机会,不顾亲友反对,依法竞拍的原洋县城区粮油工贸公司下属的城区粮油供应站整体资产。并利用该片区域的有利地理位置,进行房地产开发,建成商住楼三幢,建筑面积6671平方米。同年12月他再一次出手,购买了原洋县城区粮油工贸公司整体资产,在原企业的基础上大力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了年产大米7000吨、面粉5000吨、副产品2800吨、1面条1800吨,年收购消化稻谷12000吨,小麦65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100万元,年利税110万元。
二、抓住机会 开拓进取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2008年五月份他又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魄力购买了原国营洋县油脂厂,经过资产重组整合,注册成立了陕南地区食用植物油专业生产企业——陕西鸿泰实业有限公司。先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岗位168个,形成了年生产食用植物油1.5万吨,菜粕1.8万吨,年转化油菜籽3.5万吨的生产能力,年营业额3200万元,年完成利税310万元。2008年以来,企业又和中央储备粮汉中分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托市收购油菜籽3万吨,储备食用植物油1.5万吨。为汉中市油菜籽托市收购、中央储备油的生产储备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重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利用公司+农户+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既保证了生产原料的供应,又帮助农户提高了农产品收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2010年10月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又利用洋县的油菜籽资源优势,成立了洋县锦鹏油菜籽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签订合同,建成优质无公害绿色纯天然油菜籽生产基地12000亩。真正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户企业双赢的目的。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带动关联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
经过他多年的努力,他的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集基地种植、收购、生产加工、运输、储备、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民营集团企业。公司生产的银河牌系列大米面粉、“鹏”牌系列食用植物油产品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产品远销四川、关中、西安、宝鸡、甘肃、湖北等地,市场营销网络健全完善,不断扩大产品营销规模,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他这些年共收购三个国有改制破产企业,促进了原企业顺利改制、安置职工700余人。先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0余人。盘活了三个企业,为洋县企业改制、社会安定和谐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展示爱心 奉献社会
张鹏出身农家,秉性正直善良,性格直率,扶危济贫,急公好义。深知农民和贫困的感受,所以不管自身状况,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先总是首先考虑别人。虽然自己现在有了一些成就,但是他深深地知道,“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006年秋天,当他得知老家山区村里有个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却因家里贫困筹集不够学费而发愁的时候,他二话不说,立即无偿资助了5000元现金送了过去。2006年积极响应“朝阳行动”救助陕西省镇安县失学儿童800元。公司附近有个70多岁的孤寡老人,每到逢年过节,他都会抽出时间准时送去米面肉和生活品慰问。
2008年“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期间,他不但及时捐款1000元,还积极组织人员妥善安置公司所在地周围50余户群众,提
供场地帮助他们搭帐篷,免费提供矿泉水和方便面,晚上安排专人巡逻,直到大地震结束。
2007年洋县望江路街道扩建,张鹏个人捐款2万元。
2010年9月洋县华阳镇遭受洪水、泥石流自然灾害,张鹏个人捐款1万元。
他知道,自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家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老家的父老乡亲。这些年,他为了家乡的建设,乡亲们能早日过上好日子而多方奔走,任劳任怨。他个人先后为了老家修路、修桥、修庙,捐款2万余元。捐款捐物,甘做表率。个人先后出资运送水泥、沙石、建材无法细算。同时,为了丰富父老乡亲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方面他也是热心人。在他的积极组织安排协调下,恢复了中断多年的洋县黄安镇毛垭村雷家寨庙会。在他的主持下,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庙会,获得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上面列举的事例仅仅是他这些年展示爱心,奉献社会的一个侧面。但就是点点滴滴却充分体现了一名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也正是他的优秀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就了他越做越强,如日中天的辉煌事业。展望未来,大浪淘沙,强者自会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陕西鸿泰实业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二月六日
第二篇: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
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
真情关爱员工
构建和谐振义
——山西(***)***关爱员工先进事迹
***,男,汉族,1955年3月出生,山西长治县人,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山西长治县第十六届政协委员常委。197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对服役期间熟练掌握了测绘专业技术。1988年进入山西省委党校深造,学习法律专业,大专毕业,2004年至现在任山西长治县(***)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党总支书记。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信念,始终把人才视为核心资本,以
“共创财富,公益社会”为企业使命,树立了“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企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在(***)的跨越发展中,***始终把员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员工说话,为员工解忧,让员工当家。
一、健全组织机构,保障员工权益
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是职工的大家。***为了保障员工利益,成立了(***)工会委员会,并设立女工委员会。坚持每年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倾听员工心声,维护员工权益,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坚持推行厂务公开。在工会的监督下,技师对员工关心的热定问题进行公开解答。广泛推行民主评议制度,每月、每季度、每年底对员工各方面进行民主评议考核测评,并将评议考核结果列为员工奖惩、晋升 1 / 6
的重要内容。通过公示考核结果,消除了员工顾虑,激发了员工动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完善劳动保障体系,提高员工薪金待遇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职工的艰苦创业,职工的生活改善离不开企业的关爱。家和万事兴,企业与职工之间只有心心相印,和谐相处,才能开拓创新,健康发展。作为职工想得最多的是工资保障和福利待遇,担心的是企业能不能为自己缴纳社会保险。为了消除职工的顾虑,2008年开始公司就逐步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劳动备案率100%,参加社会保险率100%,参加上岗前培训100%。到2010年年底,已有565多名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全年支付保险金200多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
为了倡导健康的企业文化,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公司除了正常生产外,还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五一”、“五四”、“十一”、元旦等节日,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庆“三八”妇女节文体活动、庆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演唱会等。每次活动规模宏大,几百名选手参加各项目比赛,公司每年用于职工文体活动经费都在10万元以上。平时还利用下班休息时间组织篮球友谊赛和其它的一些活动,***也经常跟大家一起参加活动。拉近了企业经营者与职工之间的距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0年还组织60多名职工到海南、北戴河等地游览观光,经费支出近20万元。
四、重视职工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
/ 6
***同志清楚地意识到,下岗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普遍较低,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如果不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将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的发展和生存。为此,他要求职工每日早7点参加集体培训一个课时,积极倡导技能学习和文化学习,举办各种提高技能的培训,如岗前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消防知识等培训。并支持和安排一切要求上进的员工参加各种函授、自学考试等。公司每年都要选派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班,目前由公司出资,参加初中升高中学习的有80人,参加函授和自学考试的有135人,每年职工学习费用达12万余元。去年公司又拿出5万余元选派20名参加市煤炭专业大专函授班学习,选送3名副矿长参加阻力工程师培训学习。并对全公司的电工、机修工、司炉工进行培训。现已有158多人获得了安全操作工、探水作业工、瓦斯监测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企业行政管理及电工、司炉工等技能资格证书。在县煤炭局组织的技能达标考核中,公司员工的达标率为100%,获得县领导小组的交口称赞。
公司还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选拔尖子能手的等活动。每年职工技术比武都连续五个月,经费开支都在六万元以上。从而形成人人钻研技术、个个钻研业务的良好氛围。公司对技术操作比武中的获奖者,不仅给予精神鼓励,同时也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如对“雄山振义技术能手”每人给予1000元的奖励。技术操作能手每月享受100元的技术津贴。对参加市、县各类技术比武获得名次的职工,公司也都给予几千元不等的物资奖励。由于经常性的技能比武和一定的物资奖励,公司各类技术操作能手不断涌现,都形成了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3 / 6
通过各种培训和技能比武,既提高了职工的技术素质,又大大地激活了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关爱职工特殊困难,激发职工爱岗敬业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企”字,除去“人”字头,就是“止”字,企业离开职工这个主体就不复存在,这是***对“企”字的最深刻理解。因此,遇到员工有特殊困难,***同志总是慷慨解囊、乐于相助。如帮助职工解决住宿问题,子女就读问题和突发灾害问题等,处处体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08年44岁的职工陈红强来公司上班才七个月,由于不小心脸部被烫伤,***马上派工会主席送陈红强到县医院,当医院告知必须去杭州医院治疗时,***二话没说,立即派人到财务部支取现金,要工会主席亲自陪陈红强去杭州医治。先后跑了三次杭州,直到这位职工伤情痊愈为止。在(***)这样关心职工的事不计其数,举不胜举。
***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始终把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每年春节前,都要为生活较困难的职工送上慰问金,让每一个职工都能欢度春节。平时对生病、意外伤害、住院的职工都要亲自或派工会主席带上慰问品到医院探望。使职工感受到企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由于他的诚信为人,赢得了职工的广泛尊敬和爱戴。职工与企业更加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全体职工以企业为家,爱岗敬业,忘我劳动,积极奉献,不断发挥生产积极性。
六、关爱家乡,造福桑梓
***在公司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4 / 6
上任之初,将构建和谐新农村为目标,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大局,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积极同八义镇岔口村开展“一对一”帮建工作,带领全村人民,共同奋进,努力拼搏,逐步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小康村庄建设的四大突破,***用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惠及民生、服务群众。
一是村容村貌全面改善。近年来,***共投入1500余万元,带领村民改造村中排水河道300余米,并砌石垒岸、建桥连街、绿化置景、公园点缀,建亭台长廊200余米,花卉增绿8000平米。同时又兴建了村委楼、文昌学校、幼儿园、老年宫、医疗卫生所、便民超市和休闲广场等公用实施;大街小巷全部硬化,户户通自来水,家家用土暖气。村民不出村可以在澡塘洗澡,可以在游泳池中玩水,可在塑胶跑道上锻炼,可在亭台楼阁中下棋,可在阅览室读书、看报;可在公园中散心,还可练书法、写国画。村民们都说:“咱岔口村也和大城市不差甚”!在天蓝、地绿、花红的环境中,村民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是实现全村劳动力全就业,确保农民稳步增收。***情系家乡,事事为村民着想。他依托煤矿优势,经他多方协调,安排全村男女劳动力150多人就近到煤矿和御林园大酒店做工,使全村60余户农民户均年收入4-5万元,靠“工业强基”;又引导农民打深井、搞浇灌、科学种田,在人均仅有一亩的土地上绘画绣花,连夺高产,保证了“农业固本”,实现了农民生活富裕。
三是彻底改善村民居住环境,让村民过上市民生活。2010年共 5 / 6
计投入1500余万元,新建岔口花园小区住宅楼,全力打造绿色、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态新村。
四是建成高标准寄宿制小学,彻底解决上学难问题。2010年投入1170万元的岔口寄宿制小学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四层教学楼和三层餐厅已投入使用,学生数量由2009年建校初的65名,扩展为今天的510余名,岔口文昌已成为全县较有影响的农村寄宿制小学。
由于政绩、业绩突出。***同志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市政府、县政府授予捐资助教先进个人,被省政府授予捐资助教功臣等称号;2010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特级劳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劳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劳模等称号。
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就是经营者,树枝就是中层骨干,片片绿叶就是职工,相信(***)这棵大树在***和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必将会更加枝繁叶茂,蒸蒸日上,职工的生活必将会更加安康幸福,企业劳动关系将更加和谐美好。
/ 6
第三篇:民营企业家创业先进事迹
我叫,今年35岁,是市镇大辛庄村一名普通农民。我没有啥惊天动地的事迹,就是扎实地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用知识、勤劳和汗水去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我从过去的贫穷农民变成了小有名气的批发经营大户。
初中毕业后,不甘心在家务农的我出去打了几年工,虽说赚了一点钱,但是说积蓄就寥寥无几了。偶然一个机会,一个亲戚开了一家商店,让我过去帮忙,我慢慢发现开一家商店效益还是不错的。这时脑子里也慢慢捉摸能不能自己也开一家商店?终于有一天,我征得了家人的意见,筹集了一部分资金,在一处较繁华的地方租了两间房,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商店。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商店,但我还是认真地去经营它,呵护它,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老板,但我喜欢做老板的感觉。自从有了这个属于自己的小店,我就从来没有打算放弃过,不管是进货、卖货我都从不马虎,都想把我的小店办的井井有条。坚持“物美价廉、童叟无欺”的经营原则,热情服务,很快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在小店林立的时期,我的商店异军突起,顾客盈门,营业额连年翻番,我的店铺也几经扩建。我始终把“办一个庄户人自己的商店”作为经营宗旨,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我通过认真的调查和平日观察,对什么季节村民需要什么商品,进行归纳记录,及时进货,这样顾客来到我的商店就能一次办足过去要到几个店才能办齐的货。对于家庭困难的顾客,我还实行成本销售,仅此一项,来让利不下2万元,对紧缺物资,我始终坚持淡季旺网季一个价,坚持薄利多销,让利于民。就这样,当别的小商店、小批发部纷纷倒闭的时候,我的商店却越来越红火。总结经验,那就是“把商店办成庄户人自己的商店”。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看好了商品批发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门路,于是我就由以经营零售转向零售兼批发。我的商店名也由“辛庄门市部”改为“辛庄综合批发部”。那时的批发部,只有三个人,自己既是经理,又是业务员、送货员、采购员,整天忙得团团转,早起晚归。虽然特别地辛苦,但我从没想过要放弃,我坚信我的汗水不会白流,我一定能把自己的批发部干好。现在,我的批发部辐射周围20多个村庄,60余户零售户,以优质的服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带动零售户走向致富路。
在“经商”的道路上,我饱尝了商业经营中的酸甜苦辣,也曾有过盈利和亏本,但面对失败和挫折,我只有认真吸取经验,分析原因,振奋精神,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经营中我始终牢固树立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年关,我从临沂批发了一批货物,由于匆忙,没有认真查验,到家后发现其中掺杂了6000多元的假烟、假酒,是销售还是销毁,思想上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当众销毁。一时的损失,赢得了永久的客户。此后,我的商店又被顾客们称为“放心店”。
经过几年的努力,批发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的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生意越做越红火,现在已经发展成以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为主的综合性批发部,现在我店有营业员5名,车辆4部,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利润近十万元。
随着社会的发展,感觉信息和知识对自己越来越重要,为了收集信息,不断地扩大自己经营的规模。我还购买电脑学会了上网,在网上收集市场信息,推介商品。为了让自己的经营理念不落后,也专门找来一些经营方面的书来给自己充电,有时也专门外出参观外面的一些批发商店,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管理。
致富不忘国家,致富不忘社会。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我也富不了,每年我都如实申报上缴各种税金。“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自己富了以后,没有忘了父老乡亲。把自己掌握的经验无偿地传授给其他村的兄弟姐妹们,她们有的也在自己的村里办起了小商店,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到了农忙时节,为了方便镇里、村里农民能及时买到化肥、农药,我免去了车费,为他们免费送货到门,一方面方便了农民,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信誉。我还出资500元聘请农业专家来我处对土壤进行化验,并请专家列出施肥配方,然后依据配方购进化肥,并免费指导村民施用,仅此一项,每年就为村民节约开支3万元以上,增产20%以上。我自己的化肥销售额也直线上升,“运用科技,服务村民,实现双赢”这是我这几年经商的心得。我也因此被村民称为致富路上的带头人。目前,我正在酝酿股份制经营,吸收资金,扩大规模,造就一个有区域龙头作用的综合性批发部。
扎根农村沃土勇做创业先锋/几年来,在各级党组织帮助下,经过艰苦创业,我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充分肯定。今后我要继续坚持“诚信为本、服务于民和科技致富”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商品、新机制,不但做一名致富路上的带头人,还要帮助和带领更多的农民早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四篇: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县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先进事迹材料
——******
在**县的棉花加工业中,有一位优秀的农民企业家,2009年以来,他在**县实现了从无到有到强的的历史性跨越。两年来他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带领全体员工克服种种困难,开拓创新,使企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让农民拍手称快。他一是**县***董事长。
他今年46岁,河北省唐山市人,他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白手起家,一直致力于在棉花产业中发展。1998年,在河北省唐山市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市鑫源棉花加工厂,从事棉花加工与销售,在他的悉心经营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当地棉花业中占有一席之地。2009年,通过招商引资,他带着丰富的发展棉花产业经验来到**县。
2009年3月,带着满腔的热情和对棉花业的热爱,只身来到了**县**乡。他看好的是***农民对棉花种植的热情和所积累的丰富种植经验,以及当地优惠政策。在**乡政府工业园区,大安路南侧选定7519平方米的场地,开始了**县第一个棉花加工厂的建设。
在**乡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各项手续办的十分顺利,2009年5月,土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6月末土建工程结束,7月初开始顺利的进行了设备安装调试。8月8日,经过3个的建设,企业正式投产运行,收进了第一担籽棉,也谱写了**县棉花加工业的新篇章。但是由于当年秋旱,籽棉的产量下降了30%左右,全年仅收购棉花100多万斤,毛收入才200多
万元,利润仅几万元,去除工人开资和各项费用,就是亏了。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也有些犹豫了,难道这里真的就不能发展棉花产业吗?我的**创业梦想就这么破灭了吗?凭着他多年来对棉花业的经验和对棉花产品的市场前景的了解,他深深的知道这里应该是他创业的沃土。他坚信一定会在这里创业成功的。于是在2009年籽棉收购结束之后,他带领技术员到**乡的种棉户及其他各乡镇农村耕地进行测土取样,然后送往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化验,结果显示**县很多乡镇的土壤适合种植棉花,而且棉花的品质明显好于其他产地。这样更坚信了他在**发展的信心。利用2009年冬闲和2010年春耕前这段时间,他组织企业员工成立20个小组,深入到农户推广棉花种植方法,介绍田间管理,帮农算好经济帐,充分调动农民的种植棉花的积极性。在落实订单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春季落实棉花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是2009年的十几倍。
有了2009年的经验,他的胆量更大了。投资500万元,进行改造和扩建工程。新建了生产车间1000平方米,库房700平方米,硬化地面4800平方米,购置扎花机等加工设备3台(套)使产能到达12000吨。在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了企业的发基础。8月份,棉花收购旺季开始了,络绎不绝的送棉车汇聚到鑫源棉业有限公司,每天收购量达50000斤以上,几条生产线同时运转,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场景,企业员工由原来的30人翻了一番达到70多人,当年加工籽棉500多万斤,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上缴税金30万元,终于实现了创业的开门红。
2011年,随着农民对棉花种植的认识不断提高,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棉种植面积向全县各个乡镇覆盖,今年棉花种植面积可突破10
万亩,同比上年增长1倍。在这样大好的发展前景下,企业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将投资800万元,新上一条与国际接轨的年生产能力达36000吨的现代化棉花加工生产线。从而将建成吉林省最大的,唯一一家棉花收购、加工、销售、种植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2010年企业被评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企业向着更高的起点和更大的规模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创业的风风雨雨,他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饮水思源,自己企业发展了,并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农民。他成立了棉花专业合作,回馈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农民。并实行了棉花收购保底价格。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公司加农户互利双赢目的。目前,棉花种植基地已由最初的**乡几十户,扩展到了全县13个乡镇的十几万农户,农民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以上。
几年来,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坚持以身作则、诚信求实的经营理念,将诚信经营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力求实现企业、农民与客户的共赢。通过“送技术下乡、保产品到厂”的方式,不仅派员工深入到农户免费指导田间管理,还派业务人员定期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还将客户请到厂里,让其亲临其境的感受棉花生产过程,严格的管理体系,加深了客户对企业的认可,也促进了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融合,不断地扩大了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拓宽了自己的发展空间。
对内,他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将所有的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棉花市场的挑战。公司员工患病,他都派人上门或亲自探望,及时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难题。以真诚感动员工,用真心换取发展。两年
来企业取得快速发展。
这只是这位同志事迹的一个缩影,也正是这些点点滴滴,将企业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向着更广阔的目标迈进。
站在时代的潮头,面对棉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虽然前进的征途并不平坦,但他深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他一定能够带领**县鑫源棉业的全体职工,为做大做强**县的棉花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第五篇: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以人为本 创新发展
——XX同志先进事迹
XX同志,XX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XX有限公司董事长,研发中心负责人,2008年他毅然辞去XXXXX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告别了安稳舒适的生活,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回到家乡成立了XX公司,担任董事长。他积极探索科技钙业发展的新路子,不断运用现代企业运营方式,通过向科技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公司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使公司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公司的经营业绩逐年攀升,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效益突飞猛进,公司资产总值由2008年的XX万元增长到现在的XX万元,上缴利税逐年增加,2015共创产值XX万元,实现利税XX万元,公司的生产、销售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由于XX同志领导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曾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企业家”;“XXXXXXXXX”;“XXXXXXXX”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科技创新,向科技要效益
加大科研投入,不断降低运行成本。公司引进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造了四座钢结构、机械化、全自动操作活性石灰生产线,全部装备技术建立在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视频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除尘系统采用布袋、喷淋和电捕焦油等多级先进的环保除尘设施,淘汰了过去的小土窑生产法。不仅提高了设备运行管理水平,又使公司的环保达标。
在XXX同志的带领下,XXXX一直致力于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公司在自我创新开发的基础上,与东北大学、东大设计院签订了产、学、研全面合作协议。紧紧围绕优质石灰石资源,深度开展了钙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和工业化转化应用。公司从2014年就开展了用活性石灰生产硅酸钙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研发,微粉硅酸钙新材料已完成实验室公斤级样品的研制,现正在进行设备选型和施工图的设计。
为了我县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充分利用石灰石和煤炭资源的优势,发挥区位优势、电力优势他多次进京与北京神雾集团商讨合作事宜,促进北京神雾集团在我县上马80万吨年聚乙烯项目,改变我县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发挥非煤产业的优势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1项;初步审查合格专利1项;申请公布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专利18项。2014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13公司被认定为市级技术中心,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技术中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二、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充满活力
XX同志深知:先进的管理既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又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他还坚持继续学习。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有几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杂乱的放在办公桌上,他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做大做强。闫祖升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最初创业,到企业扩建,他大刀阔斧改革用人制度,坚持“对事不对人;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多劳多得,工效挂钩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加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操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他定期召开员工议会,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营造一种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氛围,将分期进行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多方面的培训讲座,每周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同时选派部份优秀员工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或到友邻居单位学习考察,培养一批合格的生产技术人才,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并能满足工作标准的要求,将各项规章制度明示上墙,同时面向社会招收一批适应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生产技术人员,以此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员工队伍,同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将逐步培养一支过得硬的员工队伍。通过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建设了员工食堂,免费为员工解决就餐问题。2015年春节前,投资6万余元在县城青年路两侧悬挂中国节灯箱31对,为县城的春节氛围增光添彩。自2008年创业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XX石灰在山西、内蒙市场已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持“质量羸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他始终要求生产部门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几年来,闫祖升同志不断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调查研究,到各地多方考察“取经”,积极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子通过逐步运用现代企业运营方式,实现了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企业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三、富而思源,回报社会 XX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依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XX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也深知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所以他安排当地40多名乡亲进企业工作。目前在企业工作的员工平均月薪达到3500元;为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15年他组织新建了500平米多功能会议室和销售展厅;新建职工公寓700平米,已全部入住;开通了职工上下班通勤车;公司奖励职工子弟考入大中专院校6人 共计9000元,通过以上举措极大的提升了员工的生活水平。
发展无止境,前进永不停,永远没有终点。我们相信,XX公司在XX这位杰出的企业家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铸就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