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
故事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拥有一艘巨大的潜水艇,名曰:“鹦鹉螺”号。1866年,“喜金孙总督”号商贸船和“克里斯托巴伦·科伦”号游轮观察到一不明物体,次年四月,英国苟纳尔航运公司的大型游轮——“斯各托亚”号在航行中遭到不明来源的袭击,吃水线以下两米半处,被尖锐物戳出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大洞。这些事件的始作俑者都是尼摩船长和他的鹦鹉螺号。
小说中的鹦鹉螺号,早已不止是一架潜水艇,更是尼摩船长和他的水手们的灵魂归宿与精神寄托。他们在祖国沦陷后,孑然一身登上了鹦鹉螺号,将自我的灵魂放逐到了大海的波涛中。
也许,没有鹦鹉螺号,尼摩船长也能生活下去,可我坚信,他的生活必须会苦不堪言。鹦鹉螺号对于尼摩船长的灵魂来说,是一把钥匙,也是一把锁。打开了他对自由的渴望;打开了他对大海奥秘的追逐;也打开了他复仇的心灵。在开启新生的同时,它也锁住了他对祖国的回忆,锁住了他悲痛的泪水和他仅存的对人类世界的记忆。
相比于在人间为追名逐利而苦受煎熬,为生离死别而伤感凄凉,尼摩船长宁愿把自我封闭在海底,与汹涌的大海默默交换孤独的心事。
客观来说,鹦鹉螺号和尼摩船长是半友半父的关系,鹦鹉螺号给了尼摩船长遨游大海的机会,而尼摩船长也将自我的梦想给了鹦鹉螺号。在鹦鹉螺号身上,寄托着尼摩船长的.悲悯、愤怒、伤痛、喜悦、自豪,以及凡尔纳先生对殖民者的无情指证和对自由的赞美与向往。
尼摩船长的心灵是强大的,也是脆弱的,他受过太多的伤,漫漫人世间,仅有大海张开怀抱迎接了他。也许,这就是他最好的归宿,而鹦鹉螺号也定会陪着他在大海中崛起、沉沦、起伏、永生……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2
当初听说《海底两万里》这个名字,还以为是谁下潜到海底2万里下去了,可是捧着他仔细读了一通后才得到解答。
作者可真厉害,开头就吸引了人的全部注意力,当你听到什么海怪啦,独角鲸了,一下子眼球就被吸引了过去。内容惊险,有趣。一看就知道是一部科幻小说。
我,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在军舰上要去寻找并捕捉独角鲸时却被船长尼摩抓走进入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潜艇“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十分博学并且拥有超多的钱。只是性格有些阴郁。
故事中惊险的事情可多了,比如印度采珠人要被鲨鱼吃掉时,他们与尼摩船长与鲨鱼打斗的场面。尼德·兰在用自己的见识救了船长一命;那次与章鱼打斗,他们为那个离开的船员默哀。也有惊讶的部分,就是尼摩船长在沉船里收集金银财宝后,并没有保存在潜艇上,而是一批一批向着陆地上运去。
其实我觉得最惊险的事就是在南极时被困于冰下氧气急缺时和土著人打斗时。先说与土著人闹的事吧,当时他们已经在船上待了2—3个月了。因为潜艇被卡在岸上,他们终于可以在陆地上活动。当他们吃着陆地上的动物时,土著人开始攻击他们,他们不得不回到潜艇上。看着土著人被电回去的场面描写时,在我的脑中也展现了这样的搞笑场面。在南极时,所有的船员一起努力打破南极冰盖,破出重围回到水面上呼吸最新鲜的氧气。
可是这么好的.环境有什么用呢?尼德兰同志野性不定,还是想要逃走。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类似尼德兰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想要逃走,潜艇上的优待难道不好吗?虽然他们是俘虏,但是一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呀。
作者凡尔纳真是妙笔生花,写出如此精彩,吸引眼球的故事,使我整个寒假浸于其精彩的故事中。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3
19世纪的科幻小说作家。他写过许多关于旅行的作品,《海底两万里》就是他的著作之一。在那个年代。人类对海底的探知几乎为零,类似的潜水艇也根本没有造出来。不要说潜水艇,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而凡尔纳已经自己构思出来了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和潜水艇的构造等等。实在了不起。同样,作者也是有大量的真实科学知识,才能写下这么一本书。
《海底两万里》讲的`是1866年。人们发现了一条“海怪”。传闻说,他的体长超过了100米,身上闪着银色的光。头上有巨大的冲角,可以轻而易举地刺破1米厚的钢板。教授加入了美国远征队。登上了林肯号驱逐舰,在海上教授遇上了尼徳,追踪到日本海的时候。“海怪”突然对林肯号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教授被甩到了海里,他的助手为了救他也跳下了海。而加拿大人尼德也被摔到了海里。幸运的是他们都被“海怪”接住了。这是众人才发现,其实“海怪”是一艘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表面还覆盖着一层钢板,可以说,这根本不是自然界的产物。进了潜艇之后。他们结识了尼摩船长,这个怪人带着他们领略了海底世界的奇妙和知识。在航行途中,教授意识到,尼摩船长建造鹦鹉螺号绝对不是只有逃避人类社会这么简单,绝对在酝酿着某种复仇计划……
《海底两万里》当中,作者用比较简朴的语言,写出了人物个性十分不同的人物,比如说,加拿大人尼德,爱好人身自由,不信谗言,有些易怒,平时沉默寡言,跟教授却很合得来;又比如说尼摩船长,令人捉摸不透。喜爱大海。拥有丰富的知识。虽说和现实社会隔离。却用自己的财富接济穷人。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十分优秀的科幻作品。作者有着丰富的海洋知识。肯定也十分喜爱海洋。还能写出这么一部奇幻的海底遨游科幻作品。
你喜欢《海底两万里》吗?喜欢的话就随我一起来看吧。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4
这个星期,我在学校看了一本叫《海底两万里》的书。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海底两万里吧!
里面讲的是:“我”和康赛尔坐着林肯号去抓怪物,谁知我们遭到了怪物的袭击,掉入了水中,被怪物解救。原来那是一艘潜水艇。接着就是讲了我在船上和尼莫船长在潜水艇中的日子。我们去了红海、冰山和南极海底世界真美啊!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小丑鱼、水母、还有章鱼各种各样、姿态不一。里面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在南极时的情景。尼莫船长带领大家走出了困境,让我感受到了尼莫船长很勇敢。而我却做一件小小的`事也做不好,还有,我也很小气,老是和弟弟抢电视看。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不能因为做不好某一件事情就放弃,要坚持。俗话说:“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所以我一定要向尼莫船长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5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海底两万里》。
这本书一开头叙述的是很多轮船在大海上航行时,总是遇到一个类似鲸的东西。而且还能发出巨大的光线。让人睁不开眼睛。这种类似鲸的东西有坚硬的外壳,足以把一条轮船撞出一个大洞来。
为此,大家更关怀起来了这种东西,谈论纷纷。经过专家猜想它是一种独角鲸。于是,大家便开头了捕获行动,想看一看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轮船沉了。船上全部的人都掉进了海里。而船上的鱼叉手探测员,和一位专家,无意间摸到这种令人赞叹的“怪物”。就在这时,“怪物”的一个舱门被打开了。原来,大家所说的怪物是一条潜艇。大家便开头了漫长的海底探险。这三个人中途几次想逃跑,但都没有胜利,但最终他们在海底“行走”了两万里后,最终逃出了这条潜艇。
从中我知道了只要有士气和坚决的信念,就没有不胜利的事。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6
在这个寒假里,我读了许多有关地理的书籍,但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凡尔纳的著作《海底两万里》。里面令我难忘的是第四章。
讲的是“我”被抛入海中与康尔塞在海中相遇,相依为命。就在我们体力不支就要被沉下去的时候,是被尼德兰拉出了水面。
里面的人物形象鲜明,塑造得令人非常深刻,而且再回头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有更多的发现。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勇敢、机智的康尔赛。这第四章的剧情离奇与大胆先是“食指僵硬,嘴唇发抖,冷冷的海水直灌进肚里”。运用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的把“我”在海水里的痛苦的.处境绘声绘色。然后又是“移动的小岛”,在这“移动的小岛”并不是一座小岛,而是潜艇。最后就被四个壮汉拖进潜艇里去。整个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精彩万分,让我在看书的时候,一会儿瞪眼,惊奇不已;一会儿又眉头紧皱。
同时,在读的时候,不仅给我带来无穷的趣味,还让我那本就“贫穷”的地理知识和生物知识变得更加丰富起来。估计这本书还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海洋,书里面有许多包括海洋的生物、危险。但是我还是最喜欢那大胆的剧情和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虽然现在我已经看完了,但是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还是能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7
我早就听妈妈提起过《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但是由于平时学习比较忙,没有时间看,这次暑假,我终于有时间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写的一部潜入海底环游世界的科幻小说。它叙述了尼摩船长驾驶着鹦鹉螺号潜水艇环游世界的经历,还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尤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
书里描写了色彩斑斓的`珊瑚、各种各样的海洋鱼类以及珍珠贝养殖场,让人身临其境。
书里还写到了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情节非常紧张,险象环生,让我欲罢不能。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尼摩船长、阿尤纳斯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一起被冰山堵住了去路,困在了冰罩里面。他们同心协力,经过多次努力,终于用铁锹砸开了冰罩,又重获了自由。从中我明白了,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句话的含义。也说明了面对艰难险阻,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不懈努力,这样才能克服困难,战胜一切。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8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尔凡尔纳的一部经典之作,这一本书所讲的故事,有的令我开怀大笑,有的令我提心吊胆,还有的令我受益匪浅,但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还是他们初到南极的那一段。
他们,一行人初到南极时,却因为一场严重的事故,差一点点使所有潜水艇上的人丢掉了自己的性命,那一次鹦鹉螺号像往常一样,在300英尺厚冰原下行驶,可是今天天有不测风云,不幸的事发生了,艇开着开着先是撞上了一块浮冰,整个冲角卡在了上边,内莫艇长来到厨房,让厨师向南极的水中加热水,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冲角拔出了冰山。
接下来发生的事故使我看得惊心动魄,提心吊胆,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内莫艇长驾驶着船,正准备往回走,浮上水面给挺换一下气,结果发现回去的路,因为温度过低,已经结成了厚厚的.冰壁,使众人被困于海下内幕,艇长就建议让人们轮流去挖冰,本来情绪异常激动的内德?兰德,也为了求生平静了下来,就这样轮流挖了一天才挖去五分之一,艇内的空气,也“富含”了二氧化碳,但现在氧气室里的氧气只可以让他们活两天了,而且还要留一部分给挖冰的人,我估计他们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挖冰,因为那样才可以有新鲜的空气,才可以继续活下去。
在这痛苦的环境中煎熬了几个小时,阿罗纳克斯躺在床上,快要失去知觉的时候,一股新鲜的空气流入他的肺中是内莫艇长成功浮出水面了吗?不,并不是。是他那两位忠实的朋友,将自己的氧气瓶里所剩的氧气给了他,可是时间已经不够了,那么一点儿氧气根本不足以它们活下去,这时内莫艇长驾驶着鹦鹉螺号,用那威力巨大的冲角成功冲破冰层,使所有人活了下来,看到这儿,我吊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看完这一本书,我闭上眼,回味着这一本书的内容喜悦之情盈满心中,我不仅仅收获了一本好书,还从中得到许多道理:
1、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要向内莫艇长一样沉着冷静;
2、我们要向孔塞伊一样将所知事物的知识分类;
3、我们遇到新事物,一定要向阿罗纳克斯教授一样,真实记录下来;
4、我们要向内德兰德一样,敢于反抗,敢于质疑,拥有一颗勇敢的心。
从这一个事例,我明白了一个更重要的道理,想要与朋友一起从危险的环境中突破出去,就一定要团结配合,且努力才可以成功。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9
今日我读完了《海底两万里》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一共329页,这是一部科幻小说,我用一星期时间读完的。这本书的是法国的凡尔纳,邓月明和郭丽娜翻译的.,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
《海底两万里》写于1870年。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件事情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觉了一只名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带上鱼叉手,要去追捕这只独角鲸。他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掉到了怪物的背上。其实这不是怪物独角鲸,而是由尼摩船长驾驶的一艘潜水船。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进行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动身,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了大西洋,看到很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受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攻击等很多考验。最终,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隐秘公布于世。
通过读这本书,我知道海底是多么美妙,丰富的矿产、漂亮的景象……另外,我还熟悉了一个个生动好玩的人物,比如喜爱生物学的阿龙纳斯、富有浪漫气息的尼摩、对仆人非常忠诚的康塞尔……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书伴我们欢乐成长吧!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0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经典著作,它是科学与幻想的结晶,是海底的奇异大冒险。对于冒险,我可是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带着好奇心翻开了儒勒·凡尔纳的著作,和书中的主人翁阿尤纳斯一起,乘坐鹦鹉螺号开始了奇妙的海底探险之旅。
鹦鹉螺号的船长是一个象迷一样的神奇人物。他性格阴郁,却知识渊博,他一路上带我领悟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我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的海底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真是太奇妙了!在旅程中我还了解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和地理知识。这让我不禁感叹作者的想象力,竟然能把科学与故事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
在鹦鹉螺号上,整个旅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探访亚特兰蒂斯废墟,反击土著人等等。整部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搅得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漩涡吞噬为止,悬念迭出,环环相扣,把我深深吸引。
这本书的精妙之处还在于它引人入胜的`故事,还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日本的海豚湾屠杀事件,数以千计的海豚被残忍杀害,还被人类食用。这不是人类因缺乏对海洋的保护而酿成的惨剧吗?
保护海洋生物这些话题在两百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呼吁,难道我们还应该坐视不管吗?我们应该行动起来,即使是靠自己微薄之力也能够证明我们保护海洋的决心和毅力。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1
打开《海底两万里》,我怀着好奇心,和书中的主人公探险者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海底两万里》这是作者凡尔纳的一篇巨著。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发生在1866年的一件闹得满城风雨的怪事。当时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发现了一个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袭击。在公众的呼吁下,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逐。阿龙纳斯教授接受了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海怪”的战舰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随“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探索海底秘密,经历了种种艰辛和风险,最后,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设法逃走,返回了陆地。
鹦鹉螺号虽然是他虚构出来的一辆潜水艇,但文章中的植物,动物,却又能带给人那么真实的感受。带着我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让我们见识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我们都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在潜艇未发明之前想象出潜艇的构造,电灯未问世前预料到未来生活,充分把科学与故事情节相结合,创造出一个充满奥秘的深海世界。
没有梦想,没有理想,是不行的。但梦想也不代表着空想,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失败,只怕没有承受失败的能力。只有梦想,加上行动,才会有进步,才会成功。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告诫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是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采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环保已刻不容缓!!!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2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原因是1866年发生了充满城市风雨的怪事。当时,很多航行船在海上发现了大海怪,船被他袭击了。在大众的呼吁下,为了考虑航船的安全,美国派遣了战舰追逐海怪。阿龙纳斯教授受到邀请,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结果追逐海怪的战舰反而被海怪追赶,遭到了海怪的猛烈袭击。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个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救出,然后跟着海怪环游世界,在海底航行2万英里,探索海底的秘密,经历了各种困难和风险,最后,他们在海底世界过于无聊的生活中逃跑,回到了陆地。
书中讲述了很多关于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人故意或难以接受,只是旅行中看到的东西,这使得人们能够牢牢地保存景色产生的各种想法和收获,我也知道很多关于海洋的知识。《海底两万里》作为一部小说,不是无缘无故捏造的,而是积累了远见和博学,不仅解读了对海底知识不了解的读者的旅程,还让后代看到了古人的智慧和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但是,在有魅力的`故事中,在看到科学技术给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建议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珍惜海豹、鲸鱼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的观念。这些至今仍受欢迎的环境保护话题,已经在2前被先知者呼吁,留下了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本书让读者感受到丰富的冒险和传神知识后,启发了我们心灵更大的收获——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什么?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3
《海底两万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以为“鹦鹉螺”号潜水艇是个“海怪”,“我”也不例外。“我”和助手康赛尔登上了“林肯号”船,在“林肯号”船上,“我”又熟悉了一个新伴侣——鱼叉王尼德 兰,他是加拿大人。大家结伴去查找海怪。大家寻了几天几夜,正值大家心灰意冷的时候,尼德 兰突然发觉了海怪,大家开头攻击起来。尼德的鱼叉叉到了“海怪”,不料却被弹了回来,大炮砸到“海怪”上之后,也被弹了回来,并且砸中了“林肯号”。尼德游到了“海怪”上,我和康赛尔也从“林肯号”掉下来,大家都到了“海怪”上面,我们这才发觉“海怪”实际上是一艘潜水艇!这时突然消失了一张生疏的面孔,原来是潜水艇的艇长,他让我们留下来。我们几个人在“鹦鹉螺”号潜水艇上度过了大约一年的时间,经受了很多特殊难忘的和恐怖的事情:比如海里的角鲨从头顶游过,海底的大蜘蛛向我们扑来,在海底向南极进发时不够用的氧气大事等等。最终,大家厌烦了这里的生活,于是就逃跑了。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丰富的海底世界和海洋生物的.学问。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很多多的海洋生物学问,了解了许多海洋生活的常识。浩瀚的大海,隐藏着无尽的宝藏,它正等待着人们去进一步发觉和探究呢!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4
当我一看到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时候,就立马翻开来看。我几天就看完了。这本书是法国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作。写了1866年海上发生了一件怪事,闹得满城风雨。当时不少船只只在海上发觉了一头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并有航船遭到这头怪物的攻击。出于行船平安的考虑,由美国派出一艘战舰对怪物进行追赶。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接受邀请参与了这次追赶行动。结果,追赶怪物的战舰反倒被怪物追赶,并患病怪物的凶狠攻击。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忠实的仆人孔塞伊还有捕鲸大王内德·兰德落水。被怪物所救,以后就跟着怪物周有四海,探尽海底隐秘,历尽艰辛和风险。最终,他们因不堪海底世界过于沉闷的生活,又设法逃走,重回陆地。其实所谓的怪物就是一艘潜水艇。
我在喜爱的'段落是《缺氧》由于冰山翻到把“鹦鹉螺号”困在水下不内浮出水面换氧气。艇上的人穿上潜水服,轮番挖冰。但是艇上的空气坚持不住那么久。尼摩舰长想出用沸腾的热水 。挖的只剩四米了,“鹦鹉螺号”撞破冰墙,浮出水面。阿罗纳克斯教授,晕倒了,他的仆人憋住气,把他抬到了平台上。
这本长篇小说告知了我许多海洋的隐秘,也知道要想着别人。互帮互助。让我体会到了那时候人的才智。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5
《海底两万里》这本奇妙的海底世界历险记,描述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美丽、令人沉醉。奇妙壮丽的海底世界布满了异国情调和深厚的浪漫主义颜色,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飞翔的幻想。
其实这个故事并不简单。它叙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的奇异旅程。世界上接二连三的海难大事震动了全世界,出于对航海平安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一艘战舰对“海怪”进行追赶。作为生物学家的阿龙纳斯等人受美国的邀请,参与对“海怪”的追捕行动。这个海怪据说是比鲸鱼还要大,有人认为它就是一只“独角鲸”。在与“海怪”的`一次冲突中,阿龙纳斯等人落水,却被“海怪”救下,他们这才发觉:哪有什么海怪,世人口中的“独角鲸”其实是一艘构造奇异的(潜水)艇,这艘潜水艇的船长就是大名鼎鼎的尼摩船长,船长为了保守隐秘,就强迫教授以及他的助手留在船上,教授他们只好跟着“鹦鹉螺”号潜艇的船长尼摩一起周游各大洋,开头了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海底之旅:遇上土著人、南极冒险、血战章鱼、海底报仇……
在这次旅行中,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一行人遇到了重重阻难: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的船搁浅了,遇到当地土著人的攻击,尼摩船长用他的闪电拦住土著人进入“鹦鹉螺”号胜利脱险;在南极时,冰山翻倒后将船封在了冰层下面,致使船无法浮出水面。可怕的是船上的空气渐渐耗尽,船上的人面对的是窒息而死的危急。在尼摩船长的机灵和冷静下,他们在冰层较薄的地方用“鹦鹉螺”号上的冲角撞开了冰面,鹦鹉螺号最终重新浮出水面。
看完这本书,我感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尼摩船长,这是一个既热忱又冷酷,既和善又有危急性的人物。正如史密斯所说,没有人能够评价尼摩船长这一生的是非功过。但有一点无可争议,他遇到危急时所表现出的冷静和才智令人敬佩;阿龙纳斯,一位喜爱海洋、学问渊博的教授,到“鹦鹉螺”号上后,他把那些奇怪又罕见的动物、植物全部记录到(笔记本)中,回到陆地上后公诸于世,真令人鄙视啊!康赛尔,教授身边忠诚的仆人,他们共同经受了几十万公里的海底航行,饱览了许多壮美的景观,他们共患难,同艰辛,成了真正的伴侣;“鱼叉王”尼德﹒兰是一名英勇、优秀的叉鲸手,百发百中,在危机时刻挽救了教授和康赛尔。
《海底两万里》不仅让我熟悉了这些英勇、执着、真诚、阴郁的人,也让我巡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等七大洋,观赏到奇幻奇妙的海底世界。《海底两万里》富含地理、生物等学问,既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又是一本富含海洋学问的(百科)全书。
他让我懂得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使人“跌倒”,但是,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我们就要像阿龙纳斯一样,决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也不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要千方百计去克服困难。还要做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坚持究竟,就是胜利的开头。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一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的科幻作家,他想象力丰富,作品幻想大胆、情节曲折惊险、人物活灵活现、结局出人意料,而且幻想都是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所有这些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西部的海港城市南特,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凡尔纳从小热爱海洋,向往过远航探险的生活。11岁时他志愿做了见习船员,结果被父母发现抓回了家。为此接受了惩罚的凡尔纳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正是由于童年的这一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了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而写于1870年的《海底两万里》是其中第二部。
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为了进行大规模的海底科学研究,设计建造了一艘奇妙的潜水船。这艘船不但坚固,而且还能利用海洋发电。但这艘船被误认为是怪物独角鲸。受命追捕这个“怪物的” 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不幸落水,被尼摩船长救起后,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一起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途中不但见到许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和海底的奇异景象,还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当他们最后
到达挪威时,突然离去的阿龙纳斯把他们途中的所见公布于世,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情节曲折,扑朔迷离,在漫长的旅途中不但有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而且还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场面的描绘有时波澜壮阔,有时细致入微。将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美妙的幻想融为一处,引人入胜,使读者欲罢不能。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三
主人公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在他的带领下鹦鹉螺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生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发出了疾呼。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四
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是大胆至极。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康赛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进“鹦鹉螺”号后的种种经历。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见虚伪的痕迹,反而真实又惊险的冒险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个聪明的人,也许有人说他是卖弄知识,可他的确是很富有智慧地将许多科学知识结合到了文中,细细看来竟然涉及了许多领域。比如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等。由此可见,他能把海底世界写得如此生动和美丽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我很喜欢和佩服《海底两万里》的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知音。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很前卫,不太喜欢看传统的名著。可是《海底两万里》不一样,它虽然是语文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
品。一本写于1870年的外国作品在当代仍然有那么多的知音,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实我觉得书中的人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包括尼摩船长。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自己隐瞒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鹦鹉螺”号,并和忠心耿耿的水手们在海底探险,这并不是常人能够完成的。也许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五
我觉得这本书的惊人之处不仅在于情节曲折,扑朔迷离,更惊人的是凡尔纳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啊,由此看来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困难。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整部小说不仅动用大量篇幅对海底知识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更让
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一)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豆豆的老师给大家讲人类的起源时,告诉同学们人类最初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后来才慢慢退化的,所以我们现在还有尾骨,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师看到了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她不经意地说了一句,高桥君,你有尾巴吗?这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谁都理解为是一句玩笑,但对于高桥这样的孩子来说,却有可能会在他的心中产生巨大的阴影。校长找到了老师,在无人的厨房里批评了老师。文中这样写道:也许小豆豆不能理解为什么校长要批评老师,但校长的话却永远留在了小豆豆的脑海中,永远也不能忘怀。
是啊,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中,陈XX是我们班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不喜欢发言,每次发言,总是答非所问,有时急了我也想告诉他答案是什么,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告诉自己做老师就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老师的言行还将影响着学生,于是,我会耐心的引导他找到问题的答案.陈XX也能在这个时候很用心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的表扬”。他在我们班基础差.我不允许其他孩子因此嘲笑他。谁都没有因此而歧视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强,于是我有意让他多读书,在课上我经常叫起他,为他的感悟力叫好。现在,心细的同学应该能发现,陈XX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的再听课。
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
(二)开一门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介绍,在巴学园里老师每天一到校就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学习的内容,假如在上午就把所有的内容都学完了,孩子们就可以在下午的时间里去散步,去九品佛看庙会。曾经也有孩子天真地问我:“李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只要学完了就可以自由地选择想干的事。”
以前没看书,觉得孩子们是空想,现在看来,孩子们的话有很多道理。我常在想,每节课我们都做着准备,准备教材,准备问题,准备答案,上课了孩子们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或许知识是学到了,技能是掌握了。
再问问孩子,他们会说我学会了几篇文章,我会写了几个生字,但要是问他们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学的有多少,可能答案会让我们失望。前些天,我听一同事说一堂公开课,老师尽情地讲着,春天到了,柳树伸展出嫩绿的叶子,迎春花开了。这时,有个孩子问老师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当老师把自己问题转问其他同学时,全班竟然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答案。也许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进行学习,并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语文阅读的源泉,远比关在教室填充知识要好得多。
(三)可怜的露露
我的邻居,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似乎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他每天都在重复着他的错误,无论老师和父母怎样跟他讲道理,都没有丝毫作用。比如说,眼保健操他当然是不会好好做,广播操永远是跟不上节拍的;你让他反省错误的时候,一幅肯定改正的样子,但一转身就原形毕露了,老师和家长想不出任何办法改变他。当我读到《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豆豆上第一所学校时的教室正好在街边,天真的小豆豆常常因为爱跟窗外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而受到批评并罚站。终于,这个“麻烦”的孩子被退学了。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被学校退学,如果没有家长,特别是如果没有她接下来就读的“巴学园”小林校长充满爱心的教育,她恐怕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贴上那个“坏
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也许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那么日本就不会有这样一位享誉海外的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了。这将是每一个孩子的损失,每一位家长的损失!
现在,仅仅上了一个月一年级的露露已经被迫退学,他又回到了学前班,听他妈妈说,她还带孩子去做了智力测试,孩子智商正常。可露露永远比同龄的孩子低一年级了。假如,他能碰上小林校长该多好!
(四)教育的理想境界
曾经读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一书,在教学中他的思想一直指导的我的工作。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似乎相识的感觉充盈着我激动得心。细细想来,肖川教授告诉我的是理,而小豆豆让我看到真实与充盈。
每一次阅读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我都试图从那充满童趣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能服务于自己教育的因素来。这部八万多字的作品,我是反复读了三遍。每增加一次数量,也就增加了一份教育的思考。这种思考中的阅读,让我很是苦痛。因为在这阅读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属于理想的东西正与我们的现实渐行渐远。共同认识一下作品的主角小豆豆吧。从常规意义上的好孩子的角度来评判,童年的小豆豆决不是个讨老师喜欢的角色。她“上课的时候,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不认真听课,却站到窗子边上,把化妆品广告宣传员叫进教室来演出;老师讲课时,她大声嚷嚷着,跟那只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话。她的这一系列虽出自孩子天性,却被老师或者说传统教育观念看做“不规矩”、“奇怪”的行为,终于给她——这个“麻烦”的小豆豆带来了退学处分。退学后的小豆豆被母亲送进了巴学园。这个没有围墙、只用两棵挂着树叶的小树做校门、用废弃电车做教室的小学校,有一位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的校长。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小林宗作校长,在耐心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以后,收下了这颇为另类的小学生。小豆豆的新生活画卷由此拉开了。
在这个全新的学校,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种新鲜之中。这个学校没有固定的座位,学生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它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学校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学校集体午餐时,校长会瞧着同学们饭盒里的饭菜,口里问道:“有海里的和山里的东西么?”学校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和活动的内容;学校容忍小豆豆把粪坑里的污垢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学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组织孩子夜宿礼堂,只为了看明白废电车如何被弄进学校;学校为了
消除一个残疾孩子的自卑,而让所有孩子裸体游泳,让孩子明白所有的身体都是美好的这个简单审美理念;学校还喜欢组织礼堂里的野营,喜欢“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总之,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和小豆豆原来经历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
在巴学园完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小豆豆所有的好奇心得到了良好的释放,所有的个性都在“大爱”的包容中自由成长。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学校上学,并在这种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好少年。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边读边想着,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都能如巴学园这样,那我们的教育,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由此我又想到,我们该作出哪些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巴学园”呢?
我首先想到,要把我们的学校建成巴学园般的乐土,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教育大环境。巴学园所以能够存在,其中关键一点在于社会的认可与接受。这种认可,是建立在教育的多元发展的前提下的。巴学园中的孩子,只是凭了天性自由自在的学习着发展着,没有升学的恐惧,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没有扼杀学习兴趣的体罚训斥;巴学园中的校长,不必考虑外来的指标,不必担忧学校的等级划分,不必应付无止无休的检查考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得只剩下了单纯的教育内在规则,只剩下了快乐和幸福。这个独立于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之外的世外桃源,没有因为自身的“离经叛道”而遭受无端的责备,同样也没有人,用某种既定的框架去约束它的发展。这种社
会的宽容,无疑是巴学园成长的动力基础。
其次想到,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巴学园般的乐土,必须要有无数个小林宗作般的校长和教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爱又有大爱与小爱的差别。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成长,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爱,无疑是一种教师的大爱。在这种大爱中,教师和校长是必须要能够舍弃掉许多自身利益的。如小林校长,要能够舍得下4个小时,去听一个6岁孩子的絮絮叨叨;要容忍得下孩子把粪坑中的污垢捣鼓得遍地都是;要敢于让孩子深夜中到大庙中去捉鬼;敢于把活动当成学习的第一要务,而功课仅仅当成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想一想,巴学园中就那么五六十个孩子,小林宗作若然是个一心想着赚钱的校长,是个把教育当作获取暴利的商人,而不是拥有着大爱情怀的教育家,他又如何能让巴学园成为孩子的乐土呢。
第三想到的是,必须要有小豆豆妈妈那样的无数个了不起的家长。或许是二战的特定环境的影响,小豆豆的妈妈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当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个平凡而了不起的母亲,勇敢地把女儿放置到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中的原因,只为了这个学校能够“理解这孩子的性格,又能教育她和小朋友们一道学习下去”。当小豆豆告诉妈妈,晚上要到学校露营,半夜里起来看用作教室的废旧电车如何被弄到学校中时,了不起的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问题,不是耽误学习,而是“小豆豆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这种情景,还是让她看看为好”;当学校组织学生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让孩子们去捉“鬼”时,妈妈对这样的教育,也是没有任何质疑,仅仅是叮嘱小豆豆别把手电筒丢了。这个母亲,对于巴学园中组织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予以了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从不对学校教育表示怀疑,更不会去指手画脚、不懂装懂的横加干涉。
然而,或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或许是由于国别的差异,再或者是因为各样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当下的教育,已然无法寻找到上列想象中的和谐与美好。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是全社会关注教育,另一方面又是全社会都给教育施加不该施加的压力。从学校环境看,把岗位当作官位来经营的校长数不胜数,把教学当作换取工资的方法的教师不胜枚举。从家庭教育环境看,对子女的过分呵护和对学校的过分苛求,已成为家庭教育中危害巨大的顽疾。面对了这四面楚歌,真正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人们,该付出一种什么样的艰辛,才能够从这无边的重压下挣脱出来,然后挺直了腰杆,用自己的肩膀,为当下中国的小豆豆们扛起一片纯净的教育天空呢?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人、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关心教育发展的人,都来认真读一读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把所有被岁月污染的心,用小林校长和小豆豆们的纯净美好进行漂洗。
(五)我的梦
小豆豆是这样出场的:跟妈妈一起坐电车去新学校,几乎没坐过电车的小豆豆立刻决定长大了做一个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员!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还是一定要做间谍!怎么办呢?小豆豆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做一个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或者,“我还是两个都不做了,我要做一个在街头宣传的艺人!”看到这里,尚未结婚生子的读者可能会会心一笑,多可爱的想法啊;但为人父母者恐怕要眼前一黑,这都是什么不上道的志向啊。
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让小豆豆退学的老师就是受不了小豆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她看来,规规矩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其实小豆豆的“劣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觉得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桌子不一样,于是乐此不疲地开开关关?还有就是上课的时候站在窗边跟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再不然就是画画时画到了绘图纸外面。但就是这些让老师受不了,在老师心目中,这样的孩子不是很麻烦就是很怪。
幸好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么想的(啊,幸好),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好老师是怎么样的: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为了找到钱包,她找到了厕所的掏口,然后奋勇地开始往外舀东西,最后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长过来了,他没有跟小豆豆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说“太危险了,快停下”,而是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这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即便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个校长,就是让小豆豆终身难忘的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就是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也是他,每当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他一手创办的巴学园只有50个学生,学生们在电车里上课,每天上课让孩子们从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开始;下午可以去散步,而散步时老师会顺便教一些自然、历史和生物的知识;有游泳池,校长鼓励孩子们光着身子游泳,因为,“如果男孩和女孩觉得对方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不一样,是很奇怪的事情,那就不好了”,而且,“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样,即便是身体有障碍的孩子也不会自卑了。这些道理,说起来学教育的人都知道,但要真的实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说,小林校长真的让人敬佩,而小豆豆的巴学园,也是让人羡慕的。我也期盼有一天自己能创办一所象巴学园一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