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5篇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
海底的世界是奇异多彩的,是变化无穷的,人人都向往着到神奇的海底世界遨游,你知道海底是怎样的吗?就这样,怀揣着各种遐想,我看完了奇幻的《海底两万里》。
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扣人心弦,十分精彩。主要讲了一位教授乘坐“鹦鹉号”艇周游海底的冒险经历。海底的植物和动物,如漂亮的珊瑚墓地、吃人的大章鱼、长着椰子般大大小小的珍珠贝,凶恶的大鲨鱼······我真想和阿龙纳斯教授一起乘着潜水艇到神奇的海底世界周游一次。
这本书中,我觉得有一个故事很有趣。有一次,阿龙纳斯教授和朋友到一座小岛打猎,被岛上的一群土人发现,土人跟着他们追到了船上,第二天船需要换气,一打开舱门,土人就硬要进船舱里,可他们一碰扶梯却被一股力量弹了回来······在这里,可以充分说明作者丰富的,因为扶梯上的电是高电压,而书的前言说在凡尔纳的时代,电灯还没有出现,而且人类还没有发明潜水艇,但是在凡尔纳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凡尔纳没有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美丽的景色描写得如此生动,如同身临其境,真让为佩服!
我还喜欢书中的人物。尼摩船长带领着众人在海底遇到重重危机时,他却总能机智勇敢地把大怪物打败。最终获得自由,我觉得尼摩船长给我上了一堂课。因为之前,当我遇到困难或是不敢确定一件事能够完美完成时,我会选择退缩,而不像尼摩船长那样想方设法地解决它,勇于挑战困难,想尽各种去更好地解决它。是尼摩船长教会了我遇到困难要勇于挑战,知难而上。谢谢您!尼摩船长!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2
我初次阅读这本名著是在小学阶段,这本书详尽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引人入胜的海底世界风光在我小小的心灵中荡起了探索世界奥妙的涟漪。这本书告诉我:这个世界很大很奇妙,有许许多多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对比我们目前掌握的科技知识,我们对很多的领域仍然是未知的。我们要对自然,对生命,对科技,对未知要有敬畏之心。
对比起我当时的知识水平,我对相关的科学探索拥有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这是我人生第一本开启了科学大门的书籍,对我之后的现代科技知识学习起到了兴趣指导。这本书中严谨有据的合理幻想也让我在平时生活中慢慢养成了严谨认真的良好习惯。
书中船员们收集海底沉船千百万金银用来支持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和船长智斗鲨鱼解救了采珠人等等支线情节让当时的我初步树立起正义善良仁爱的人生观念。在之后的人生岁月,随着阅历的丰富,我对人生观念又有了许多深刻的认识。但它作为我阅读的第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我很感谢它为我点亮了探索世界的明灯,在我小小的年纪里给我传递了许多有益的人生观念。让我在科幻的海洋中一直扬帆远航!
每个人儿时可能都有过种种幻想,我们崇尚科学,鼓励想象,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3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的作品,这是一本神奇的科幻小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尼摩船长周游海底的故事。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围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看完这本书,我理解到一个人没有梦想是不行的,有梦想但不能空想,需要实际行动来实现,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加上行动我们才能实现自己梦想让我们一路前行,做更好的自己。
本书人物勇敢、执着、真诚。让我体验到海底世界奇观景象。后来了解到本书作者写的时候全是幻想,那时候不发达还没有游艇。真是太厉害、太壮观、太佩服。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4
我有一本很好看的名著,书名是《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的凡尔纳写的。
书主要讲了十九世纪末,有一个像幽灵般的“海怪”在海洋中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的兴趣。有一位教授和他的两位助手发现是一艘潜艇,并且乘座这艘庞大的潜艇,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看到了许多美丽的生物,也经历了很多险境,如被困在厚厚的南极冰层中,遇到了巨型章鱼、大蜘蛛和鲨鱼的袭击,通过他们的勇敢和智慧,也成功地逃脱险境。
通过阅读这本好书,我知道了五大样、南极洲,还有海底森林和海底宝藏……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智慧和勇敢,我们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5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科幻著作一《海底两万里》。他的作者凡尔纳被称为“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866年,有人在海上见到了独角鲸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一起乘坐鹦鹉螺号潜艇环游海底的故事。他们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红海,让我身临其境,观赏到不同的风光,当时在那个时代,作者凭借想象就把潜水艇写得栩栩如生,而现在,潜水艇也以变成现实,凭借想象也能预料到未来,令我深感敬佩。
其中,我最喜史尼摩船长,他性格阴郁,却又十分地善良,看到朋友死去会无声落泪,会收容所有厌恶陆地的人,虽然他对人类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但还是善良的收留他们。当时在南极,氧气瓶只剩下最后一丝氧气,而尼摩船长并未选择吸最后一口氧气来维持自己的生命,而是把氧气留给了教授,让他得以获救,这种为人舍己的行为让我十分地感动。
《海底两方里》这一本奇妙的科幻小说,它注定成为历史上一本不朽的著作,书里的预言,为现代科学作出了重要的铺垫。利奥台先生说过:”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这本不朽之作,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阅读。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6
最近我看了一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勇斗大章鱼》这一章节了。
故事讲到尼摩船长一行人乘坐的“鹦鹉螺”号客轮从南极脱险后,又遇上了一只长达两米的.大章鱼。许多人都在与章鱼的搏斗中悲惨的死去了。英勇的尼摩船长没有被吓倒,依然举起大斧顽强地和大章鱼搏斗,最终砍死了章鱼。
在与章鱼搏斗的过程中,尼摩船长又一次失去了同伴。危难时刻,他没有退缩,表现得那么英勇顽强。他浑身是血,孤独地站在探照灯旁的身影,将成为一幅永恒的画面,永远留在我的脑海中。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一个个像“大章鱼”一样的困难,是缴械投降呢,还是迎难而上?当然应该像尼摩船长那样,凭着自己的勇气与智慧顽强地和困难作斗争,因为“困难面前不低头,绝望就会变成希望。”
我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困难。
那是一次科技课,老师让我们玩“七巧板”。我和同学们依照图纸用“七巧板”拼老鹰,拼显微镜……玩得不亦乐乎。下课了,我准备收起“七巧板”,可是怎么也不能将它们放回原来的正方形盒子里了。我横拼、竖摆,急得满头大汗,试了十几种办法,就是放不进去,气得我七窍生烟,真恨不得将它们扔进垃圾桶。上课铃响了,我只好胡乱地将它们收进书包。
放学后,我的倔劲上来了,一回家就拿出“七巧板”仔细琢磨。我认真地想了一下正方形的特点,又仔细回想了“七巧板”被我取出之前的样子,边想边摆,嘿,还终于被我放进去了!那一刻我别提有多高兴了。
所以,就让我们铭记尼摩船长给予我们的启示: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和勇于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的勇气,不向困难低头,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7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之一。
小说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等三人应邀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追捕当时盛传的海上“怪物”,不幸被怪物俘获的故事,
而这个“怪物“竟然是一艘当时无人知晓的潜水艇——鹦鹉螺号。
潜水艇的艇长尼摩邀请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做客旅行。
沿途,他们饱览了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形形色色的生物,当然也经历了种种危险。
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罗纳克斯大林三个对艇长不告而别,还将他们的所风所闻(把海底的秘密)公布于世。
小说悬念迭出,高潮频起,趣味盎然之中,蕴含着鲜明的爱憎和广博的地理知识。真好看啊。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8
当我看完《海底两万里》的时候,我感慨万千。这本科幻小说中讲述的故事极其大胆。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加拿大人奈德误进入鹦鹉螺号的经历。凡尔纳虽然没出过海,但文章里没有一丝虚伪。相反,真实而惊心动魄的冒险可以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巧妙地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生动地描绘水下生物。潜艇在海中自由穿梭,有时海底险象环生,有时风景秀丽醉人。奇妙壮观的水下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浪漫的色彩。我很惊讶!
别的不说,就说内容和剧情吧。小说开头,我走进了它所描述的世界。什么巨大的礁石和怪物飞走了,让我感到兴奋。法国人阿龙纳斯、康塞尔和捕鲸船奈德在进入神秘的鹦鹉螺号后,与尼摩船长进行了一次类似的环球旅行。水下世界很聪明。我记得“海底森林”那一章。虽然没有真正的森林,但是海里的软珊瑚让我很享受。好像一闭眼就能看到漂浮的水下生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困难如泉涌。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面对困难,像阿龙纳斯一样,我们决不能叹息,抱怨别人,也决不能放弃自己。而是尽一切可能克服困难。跌倒了就要站起来,坚持下去,这才是成功的开始。
小说《海底两万里》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极其惊心动魄的氛围,给我们视觉上的享受。这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9
《海底两万里》是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它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尔·凡尔纳写的。
这本书讲述了“我”乘着“鹦鹉号”漫游海洋世界的故事。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周游了0法里的海洋,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极海域,饱览了克雷斯波岛、格波罗尔岛、亚特兰蒂斯等地方的美丽奇观。
我真羡慕他们可以到人类还没有探索的神秘大海里去游览,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可以和他们一样经历这些海底冒险的。因此,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他的事情你用不着管。可这又“违反”了文天祥说的一名明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对是对,可古代人和现代人不一样,古代人旅游都是步行或者骑马去的,而且旅游景点也没有卖吃喝的小商店,只能自己带干粮。而现代人都有了飞机、火车、小汽车,一来一回只要一两天,出门只要带些钱,吃的喝的路上买一点就可以了。乘坐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排出的有毒气体还会对大自然和人类带来一些严重的伤害。
我希望大家以后可以保护好地球的环境。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0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凡尔纳。
内容写的是一个法国的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捕鲸手尼德·兰尼乘着美国“林肯号”军舰在大海上追赶一个钢铁怪物时,他们被大浪甩进了大海里,无意中发现自己已经在这个钢铁怪物身上了。后来,他们才知道,这个所谓的“钢铁怪物”原来是一舰巨大的潜水艇。它的名字叫“诺第留斯号”,船长叫尼摩。后来,他们就生活在了一起,阿龙纳斯教授还喜欢上了尼摩船长,还一起到海底去探险呢!
这本小说里的人物都很有趣:对主人无比忠诚的康塞尔、捕过千万条鲸的尼德·兰尼、专心研究海洋生物的阿龙纳斯教授。但我最喜欢的人物还是坚强勇敢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比如当潜艇在南极遇上了巨大的冰山、无法上浮、氧气已经很少时,尼摩船长还是一脸镇定地指挥大家去挖冰山,最后终于平安脱险。
这本书还有许多许多好玩的情节,比如海底森林打猎、海葬等等。如果你也喜欢这本书,就赶快找来读一读吧!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1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本书一定很无聊。《海底两万里》,乍一看不是我喜欢的书,对内容也不好奇。要不是我该死的作业,我怎么会买这么无聊的书?“耐心点,你在做作业,你一定要读这本书,不管它有多糟糕。”我这样对自己说。
就这样,我打开了第一页.
故事始于1866年,一个奇怪的事件使这座城市充满了风雨。当时,在海上发现了一只被确定为独角鲸的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接受了邀请,并参加了狩猎。在追捕过程中,他不幸掉入水中,才发现这个怪物不是独角鲸,而是一艘结构奇妙的潜艇“鹦鹉螺号”。尼摩船长邀请他们开始一段传奇的水下旅程。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进入大西洋。他们在水中看到了许多稀有的海洋动植物和奇怪的景象,经历了各种危险。最后,当阿龙纳斯到达挪威海岸时,他不辞而别,公开了海底的秘密。
书里的人物很少,只有少数有名有姓。但是只有几个人,一艘潜艇,一个神秘的尼摩船长,一个学会了如何致富的科学家,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各种探险中穿越海底0英里,给我们讲故事,展示惊心动魄的画面,海底墓地,珊瑚谷,巨型章鱼.这些故事描述了他们在海洋中旅行的冒险经历,曲折而惊险。
故事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尼莫船长。他是一个浪漫、神秘、迷人的人物。他像大海一样温暖、冰冷、善良、危险、温柔、暴躁、随和、任性。他按照自己的设计建造了鹦鹉螺号潜艇,并在海底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但似乎这并不是他孤独一生的唯一目的。他在海底寻找自由,对自己孤独的生活深感悲哀。但他的良心从未被残酷的人生经历抹去。看到朋友死去,他会默默哭泣;他会给穷人几百万黄金;他会把整袋珍珠给贫穷的珍珠收藏家.尼摩船长对人类有着深深的不信任,内心充满了痛苦,但他依然善良.南极缺氧的时候,尼摩船长没有吸潜水服上的气罐里的最后一口气,而是把生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牺牲生命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
合上书后,我的心依然停留在梦幻般的海底。就是这本曾经被我无限拒绝的书,会这么好看。在漫长的旅途中,我时而被推向危险的环境,时而被带入诗画的美好境界;壮丽的场面和细致的描绘交替出现。
儒勒凡尔纳,这样一本激动人心的书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他的作品是夸张的,动人的,科学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是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的奇幻之旅
看完之后,发现没有人可以以任何理由拒绝这本书。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2
沉着冷静的尼摩船长、生性沉稳的康塞尔、博古通今的阿龙纳斯教授,还有野性十足的尼德·兰……这些人物都出自于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本《海底两万里》。
故事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鱼叉手尼德·兰在“鹦鹉螺”号上的所见所闻。人们在海上发现了“怪物”,他们就参与了“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 ”的活动。他们发现,人们所说“怪物”是一艘不为人知的潜水艇。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长不许他们离开。阿龙纳斯教授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十个月之后,这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了。
在几个主角之间,我最喜欢的是尼摩船长。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他不愿向别人透露自己的一切。他与鹦鹉螺号紧密相关,是他设计并制造了鹦鹉螺号。文中描写的一大堆数据,更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整个工程的不容易、时间之久,与尼摩船长那令人佩服的创造力。在一次次奇遇中,更凸显出了鹦鹉螺号的坚固。它不会破于大炮,所有利器都不能伤害到它,在尼摩船长有条不紊的指挥下,它甚至还能撞开冰山……他的才智、胆识、谋略,从这些事件中清晰的展现在眼前,让人拍案叫绝。在这一次次的突发事件中,唯独尼摩船长一直镇定自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临危不乱,沉着冷静的正面形象。
尼摩船长热爱大海,在这同时他利用大海的资源创造了食物、日常用品、烟草、电等。他也是个勇敢的人,在救助采珠人的时候,他大胆的向前去杀死了鲨鱼,才救了采珠人一命。
再引起我注意的是阿龙纳斯的仆人——康塞尔。他忠心耿耿,在主人最危险的时候,一直是他在陪伴左右。在阿龙纳斯教授落入海中时:“我是为了侍奉先生,才跟来的!”他原本可以留在船上,可他却跳入海里救起了快要奄奄一息的阿龙纳斯教授;当鹦鹉螺号被困在冰山的时候,每个人都缺少氧气,他把自己余留不多的氧气都给了阿龙纳斯教授,说:“如果我不能呼吸,能留点空气给先生就好了!”……这一件件事情,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像船长一样处变不惊,就像一潭静静的湖水一样毫无波澜。康塞尔身上也有那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而鱼叉手尼德·兰则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正好与上面的两人的性格做出了对比。他在文中仿佛若有若无,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要不是他的一再坚持,或许3人会被关在鹦鹉号里一辈子。
而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特点: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一颗勇敢的心。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这种不懈的探索精神,知道持之以恒。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也学到了许多。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3
在我还没有接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我就对它充满了很多兴趣和疑问。我想:它一定记录了许多关于海底有趣的是。海底真的有两万里深吗?作者难道是一名潜水员·····一点点疑问似水中气泡欲将破裂,催促着我快点去海底世界号遨游一番。终于,我拿到了它。
在几天废寝忘食的阅读中,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对海洋最真挚的热爱,他就是儒勒·凡尔纳——一位19世纪法国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家。书中故事曲折离奇、惊险万分、扣人心弦、虚幻优美······珊瑚王国、海底隧道、海底煤矿、南极大陆、神秘沉船,一件件事件牵动心弦,时而舒缓时而紧张。
事情起因是在世界各地海洋中出现一个怪兽,它比鲸鱼还大,如钢铁般坚硬。于是美国派了一艘在当前的轮船和一些专业人士前去调查。动物专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助手康纳斯在甲板上认识了尼德·兰德——一位猎鲸手。在几天搜查中,终于找到那只“怪物”。在对战中轮船不能敌过“怪物”,被险些撞翻,只得返回。阿罗纳克斯和康纳斯、尼德跌入水中。最终他们被一潜艇救起,他们在艇中认识了尼摩舰长,尼摩舰长向他们介绍了“鹦鹉螺号”这艘潜艇,并带领他们进行了许多海底冒险。最终他们厌倦了这里的生活一起逃离了它。书中的主人公是阿罗纳克斯,他十分热爱海洋,性格乐观开朗,他知识丰富,并勇于探索,永不满足;文中当劝他逃走时他犹豫不决;对海底生活积极探索,并认真做了笔记。他的助手康纳斯则十分有责任感,关爱他的教授,在教授有危险时舍命营救,在海底生活中也不忘关爱教授,当然他对动物也十分了解。尼德性格有些暴躁,但他本性很朴实善良,在海底冒险中英勇地与鲨鱼搏斗,因厌倦了这种生活时时刻刻不忘能够逃出舰艇。书中人物性格各异,感情不同,在阅读中总会有不同乐趣。
读完后我仍沉浸在那个海底世界中,阿罗纳克斯教授对海洋的热爱和追求,康纳斯做事认真严谨的态度,不时在眼前浮现。作者在写作时的描写手法和人物刻画更值得我借鉴,它一定会永驻我心头。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4
这个假期,我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我的灵魂在凡尔纳的笔尖下,和尼摩船长一起在海底世界旅行了几千里,被深深地冲刷着。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一只被认为是独角鲸的怪物在海底肆无忌惮地行动,人们一整天都很害怕。许多船只在海上航行时都遇到过这个怪物,有些船只不幸被它撞毁,给人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应邀一起追逐海怪,但不幸掉入海中。关键时刻被海怪救了。原来是一艘名叫鹦鹉螺号的潜艇,和尼摩船长一起出海,饱餐了一顿,终于回到了大陆。
书中的尼莫船长,这个生动逼真的角色令人印象深刻。他的生活是人们向往的天空,遥远而美好;他的素质是人不能触海,广阔的隧道很远。他勇敢、善良、机智、果断,反对世俗的沙皇专制统治,向往自由,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征服了大海,并义无反顾地来到大海中生活,欣赏着大海的全景美景。一个人,不顾世人的眼光,毫不犹豫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需要多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多难得啊!是一个对世界如此失望的人,会来到远离世界喧嚣的大海!
你只有通过探索才知道答案。大海的美令人着迷,‘吸引无数英雄’,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有探索和验证,才能找到更深的一面。大海依然是残忍冷血的吞食者。它残酷无情地收走了很多船只、生命和金钱,对吗
此,它丝毫不生愧?怜悯之心,张着它的血盆大口,无尽贪婪的吸噬着。
尽管大海是凶残的,但它也是我们的家,也是需要我们的疼爱与关怀的。大海里有许多生物,如书中的儒艮,都已濒临灭绝,由于人们的肆意捕杀,大海已经发出了怒吼,向人们倾诉着它的不满。
大海向我们全释了小事物也有大力量,大海中有许多生物虽微不足道,如生长在红海中的三棱藻,在红海中大量繁殖,却是促进红海别样美的关键因素,它们都扮演着重大的角色。每一样在世界上出现的人或事物都是具有意义的,虽然不是每个生物的意义都很大,但它们都是必不可失的角色,只有它们在一起,才是一个完整的生物圈。
尼摩艇长只不过是全世界众多“蚂蚁”中的一只而已,落在人群中并不起眼,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我们要向尼摩艇长看齐,做一个小角色大意义的人,让我们的人生自带光芒!
海底两万里读书心得15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于1870年问世,暨今已逾百年,此书已多种文字的各种版本风行世界,广有读者,仅此一端,即可见其生命力之强,吸引力之大。 就是这么四个半人,这么一艘潜水艇,在将近一年的时间中,纵横海底两万里,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画面多姿多彩,气象万千。这样部小说,读起来既使人赏心悦目,也令人动魄惊心。
故事发生在1866年,法国人阿罗纳克斯,一位生物学家,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后,生物学家正准备束装就道,返回法国,却接到了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改变了主意,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经过千辛万苦,怪物未被清除,却发现了“怪物”是一艘尚不为世人所知的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只是,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潜艇艇长尼摩永远不许他们离开,一行人别无选择,只能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十个月之后,三个人终于在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逃脱,生物学家才得以把这个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此书的作者也创造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且逼真,生动,美丽如画,读起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果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美丽。
《海底两万里》的确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名著,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一同走进《海底两万里》的世界吧!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一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十九世纪的科幻作家,他想象力丰富,作品幻想大胆、情节曲折惊险、人物活灵活现、结局出人意料,而且幻想都是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所有这些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西部的海港城市南特,他父亲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但是凡尔纳从小热爱海洋,向往过远航探险的生活。11岁时他志愿做了见习船员,结果被父母发现抓回了家。为此接受了惩罚的凡尔纳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正是由于童年的这一经历,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了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是儒勒·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而写于1870年的《海底两万里》是其中第二部。
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他为了进行大规模的海底科学研究,设计建造了一艘奇妙的潜水船。这艘船不但坚固,而且还能利用海洋发电。但这艘船被误认为是怪物独角鲸。受命追捕这个“怪物的” 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不幸落水,被尼摩船长救起后,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一起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途中不但见到许多罕见的海洋生物和海底的奇异景象,还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当他们最后
到达挪威时,突然离去的阿龙纳斯把他们途中的所见公布于世,引起了轰动。
这本书情节曲折,扑朔迷离,在漫长的旅途中不但有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而且还有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场面的描绘有时波澜壮阔,有时细致入微。将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美妙的幻想融为一处,引人入胜,使读者欲罢不能。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三
主人公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在他的带领下鹦鹉螺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生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其中包括拥有与希腊相当的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著名的沉没城市亚特兰蒂斯。鹦鹉螺号从日本海出发,进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后到达印度洋,经过红海和阿拉伯隧道,来到地中海。潜艇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沿着非洲海岸,径直奔向南极地区。然后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随暖流来到北海,最后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涡中。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程中,鹦鹉螺号以平均每小时十二公里的航速,缓缓行驶。整个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博斗,反击土著人的围攻等等。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同时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发出了疾呼。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四
这本科幻小说讲述的故事真可谓是大胆至极。凡尔纳以第一人称写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和仆人康赛尔、加拿大人尼德·兰误进“鹦鹉螺”号后的种种经历。尽管凡尔纳没有下过海,但是在他的文章里丝毫看不见虚伪的痕迹,反而真实又惊险的冒险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凡尔纳是个聪明的人,也许有人说他是卖弄知识,可他的确是很富有智慧地将许多科学知识结合到了文中,细细看来竟然涉及了许多领域。比如生物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等等。由此可见,他能把海底世界写得如此生动和美丽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我很喜欢和佩服《海底两万里》的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知音。现在的中小学生都很前卫,不太喜欢看传统的名著。可是《海底两万里》不一样,它虽然是语文新课标的推荐书目,又是一部本身非常棒的作
品。一本写于1870年的外国作品在当代仍然有那么多的知音,这的确是非常了不起的。
其实我觉得书中的人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包括尼摩船长。尼摩船长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他自己隐瞒了全世界造成了性能非凡的“鹦鹉螺”号,并和忠心耿耿的水手们在海底探险,这并不是常人能够完成的。也许他的思想有些扭曲,他的做法有些偏激,他的行为是在逃避。但是他仍然是位勇士,是位尊重大自然的勇士。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五
我觉得这本书的惊人之处不仅在于情节曲折,扑朔迷离,更惊人的是凡尔纳在书中所写的故事,尽管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不足为奇,但是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的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啊,由此看来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是有科学依据的。
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精妙之处还在于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虽然书中讲述了不少有关海洋的知识,但是没有任何一个读者接受起来十分困难。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具有强烈的可读性,整部小说不仅动用大量篇幅对海底知识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更让
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
(一)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豆豆的老师给大家讲人类的起源时,告诉同学们人类最初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后来才慢慢退化的,所以我们现在还有尾骨,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师看到了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她不经意地说了一句,高桥君,你有尾巴吗?这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谁都理解为是一句玩笑,但对于高桥这样的孩子来说,却有可能会在他的心中产生巨大的阴影。校长找到了老师,在无人的厨房里批评了老师。文中这样写道:也许小豆豆不能理解为什么校长要批评老师,但校长的话却永远留在了小豆豆的脑海中,永远也不能忘怀。
是啊,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中,陈XX是我们班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不喜欢发言,每次发言,总是答非所问,有时急了我也想告诉他答案是什么,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告诉自己做老师就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老师的言行还将影响着学生,于是,我会耐心的引导他找到问题的答案.陈XX也能在这个时候很用心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的表扬”。他在我们班基础差.我不允许其他孩子因此嘲笑他。谁都没有因此而歧视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强,于是我有意让他多读书,在课上我经常叫起他,为他的感悟力叫好。现在,心细的同学应该能发现,陈XX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的再听课。
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
(二)开一门学生自主学习的功课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介绍,在巴学园里老师每天一到校就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学习的内容,假如在上午就把所有的内容都学完了,孩子们就可以在下午的时间里去散步,去九品佛看庙会。曾经也有孩子天真地问我:“李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只要学完了就可以自由地选择想干的事。”
以前没看书,觉得孩子们是空想,现在看来,孩子们的话有很多道理。我常在想,每节课我们都做着准备,准备教材,准备问题,准备答案,上课了孩子们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或许知识是学到了,技能是掌握了。
再问问孩子,他们会说我学会了几篇文章,我会写了几个生字,但要是问他们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学的有多少,可能答案会让我们失望。前些天,我听一同事说一堂公开课,老师尽情地讲着,春天到了,柳树伸展出嫩绿的叶子,迎春花开了。这时,有个孩子问老师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当老师把自己问题转问其他同学时,全班竟然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答案。也许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进行学习,并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语文阅读的源泉,远比关在教室填充知识要好得多。
(三)可怜的露露
我的邻居,有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似乎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些什么,他每天都在重复着他的错误,无论老师和父母怎样跟他讲道理,都没有丝毫作用。比如说,眼保健操他当然是不会好好做,广播操永远是跟不上节拍的;你让他反省错误的时候,一幅肯定改正的样子,但一转身就原形毕露了,老师和家长想不出任何办法改变他。当我读到《窗边的小豆豆》时,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豆豆上第一所学校时的教室正好在街边,天真的小豆豆常常因为爱跟窗外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而受到批评并罚站。终于,这个“麻烦”的孩子被退学了。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被学校退学,如果没有家长,特别是如果没有她接下来就读的“巴学园”小林校长充满爱心的教育,她恐怕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贴上那个“坏
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所包围,不知道该怎样做才好,也许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吧?那么日本就不会有这样一位享誉海外的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了。这将是每一个孩子的损失,每一位家长的损失!
现在,仅仅上了一个月一年级的露露已经被迫退学,他又回到了学前班,听他妈妈说,她还带孩子去做了智力测试,孩子智商正常。可露露永远比同龄的孩子低一年级了。假如,他能碰上小林校长该多好!
(四)教育的理想境界
曾经读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一书,在教学中他的思想一直指导的我的工作。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似乎相识的感觉充盈着我激动得心。细细想来,肖川教授告诉我的是理,而小豆豆让我看到真实与充盈。
每一次阅读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我都试图从那充满童趣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能服务于自己教育的因素来。这部八万多字的作品,我是反复读了三遍。每增加一次数量,也就增加了一份教育的思考。这种思考中的阅读,让我很是苦痛。因为在这阅读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属于理想的东西正与我们的现实渐行渐远。共同认识一下作品的主角小豆豆吧。从常规意义上的好孩子的角度来评判,童年的小豆豆决不是个讨老师喜欢的角色。她“上课的时候,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不认真听课,却站到窗子边上,把化妆品广告宣传员叫进教室来演出;老师讲课时,她大声嚷嚷着,跟那只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话。她的这一系列虽出自孩子天性,却被老师或者说传统教育观念看做“不规矩”、“奇怪”的行为,终于给她——这个“麻烦”的小豆豆带来了退学处分。退学后的小豆豆被母亲送进了巴学园。这个没有围墙、只用两棵挂着树叶的小树做校门、用废弃电车做教室的小学校,有一位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的校长。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小林宗作校长,在耐心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以后,收下了这颇为另类的小学生。小豆豆的新生活画卷由此拉开了。
在这个全新的学校,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种新鲜之中。这个学校没有固定的座位,学生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它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学校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学校集体午餐时,校长会瞧着同学们饭盒里的饭菜,口里问道:“有海里的和山里的东西么?”学校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和活动的内容;学校容忍小豆豆把粪坑里的污垢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学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组织孩子夜宿礼堂,只为了看明白废电车如何被弄进学校;学校为了
消除一个残疾孩子的自卑,而让所有孩子裸体游泳,让孩子明白所有的身体都是美好的这个简单审美理念;学校还喜欢组织礼堂里的野营,喜欢“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总之,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和小豆豆原来经历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
在巴学园完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小豆豆所有的好奇心得到了良好的释放,所有的个性都在“大爱”的包容中自由成长。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学校上学,并在这种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的好少年。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边读边想着,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都能如巴学园这样,那我们的教育,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由此我又想到,我们该作出哪些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巴学园”呢?
我首先想到,要把我们的学校建成巴学园般的乐土,必须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教育大环境。巴学园所以能够存在,其中关键一点在于社会的认可与接受。这种认可,是建立在教育的多元发展的前提下的。巴学园中的孩子,只是凭了天性自由自在的学习着发展着,没有升学的恐惧,没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没有扼杀学习兴趣的体罚训斥;巴学园中的校长,不必考虑外来的指标,不必担忧学校的等级划分,不必应付无止无休的检查考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得只剩下了单纯的教育内在规则,只剩下了快乐和幸福。这个独立于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之外的世外桃源,没有因为自身的“离经叛道”而遭受无端的责备,同样也没有人,用某种既定的框架去约束它的发展。这种社
会的宽容,无疑是巴学园成长的动力基础。
其次想到,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巴学园般的乐土,必须要有无数个小林宗作般的校长和教师。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爱又有大爱与小爱的差别。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成长,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爱,无疑是一种教师的大爱。在这种大爱中,教师和校长是必须要能够舍弃掉许多自身利益的。如小林校长,要能够舍得下4个小时,去听一个6岁孩子的絮絮叨叨;要容忍得下孩子把粪坑中的污垢捣鼓得遍地都是;要敢于让孩子深夜中到大庙中去捉鬼;敢于把活动当成学习的第一要务,而功课仅仅当成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想一想,巴学园中就那么五六十个孩子,小林宗作若然是个一心想着赚钱的校长,是个把教育当作获取暴利的商人,而不是拥有着大爱情怀的教育家,他又如何能让巴学园成为孩子的乐土呢。
第三想到的是,必须要有小豆豆妈妈那样的无数个了不起的家长。或许是二战的特定环境的影响,小豆豆的妈妈在女儿的教育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当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个平凡而了不起的母亲,勇敢地把女儿放置到一种全新的教育环境中的原因,只为了这个学校能够“理解这孩子的性格,又能教育她和小朋友们一道学习下去”。当小豆豆告诉妈妈,晚上要到学校露营,半夜里起来看用作教室的废旧电车如何被弄到学校中时,了不起的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问题,不是耽误学习,而是“小豆豆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这种情景,还是让她看看为好”;当学校组织学生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让孩子们去捉“鬼”时,妈妈对这样的教育,也是没有任何质疑,仅仅是叮嘱小豆豆别把手电筒丢了。这个母亲,对于巴学园中组织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予以了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从不对学校教育表示怀疑,更不会去指手画脚、不懂装懂的横加干涉。
然而,或许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或许是由于国别的差异,再或者是因为各样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当下的教育,已然无法寻找到上列想象中的和谐与美好。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是全社会关注教育,另一方面又是全社会都给教育施加不该施加的压力。从学校环境看,把岗位当作官位来经营的校长数不胜数,把教学当作换取工资的方法的教师不胜枚举。从家庭教育环境看,对子女的过分呵护和对学校的过分苛求,已成为家庭教育中危害巨大的顽疾。面对了这四面楚歌,真正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人们,该付出一种什么样的艰辛,才能够从这无边的重压下挣脱出来,然后挺直了腰杆,用自己的肩膀,为当下中国的小豆豆们扛起一片纯净的教育天空呢?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从事教育行政管理的人、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关心教育发展的人,都来认真读一读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把所有被岁月污染的心,用小林校长和小豆豆们的纯净美好进行漂洗。
(五)我的梦
小豆豆是这样出场的:跟妈妈一起坐电车去新学校,几乎没坐过电车的小豆豆立刻决定长大了做一个把车票满满地堆一盒子的售票员!而直到昨天,小豆豆的志向还是一定要做间谍!怎么办呢?小豆豆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做一个化装成售票员的间谍”;或者,“我还是两个都不做了,我要做一个在街头宣传的艺人!”看到这里,尚未结婚生子的读者可能会会心一笑,多可爱的想法啊;但为人父母者恐怕要眼前一黑,这都是什么不上道的志向啊。
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让小豆豆退学的老师就是受不了小豆豆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在她看来,规规矩矩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其实小豆豆的“劣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觉得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桌子不一样,于是乐此不疲地开开关关?还有就是上课的时候站在窗边跟路过的宣传艺人打招呼,再不然就是画画时画到了绘图纸外面。但就是这些让老师受不了,在老师心目中,这样的孩子不是很麻烦就是很怪。
幸好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么想的(啊,幸好),让我们来看看真正的好老师是怎么样的: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到厕所里了,为了找到钱包,她找到了厕所的掏口,然后奋勇地开始往外舀东西,最后堆出了一座小山。校长过来了,他没有跟小豆豆说“在干什么蠢事呢”,或者说“太危险了,快停下”,而是只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这就是对孩子的信任,即便再小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这个校长,就是让小豆豆终身难忘的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就是他,在小豆豆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听小豆豆说了4个钟头的话;也是他,每当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他一手创办的巴学园只有50个学生,学生们在电车里上课,每天上课让孩子们从自己最喜欢的那门课开始;下午可以去散步,而散步时老师会顺便教一些自然、历史和生物的知识;有游泳池,校长鼓励孩子们光着身子游泳,因为,“如果男孩和女孩觉得对方的身体和自己的身体不一样,是很奇怪的事情,那就不好了”,而且,“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这样,即便是身体有障碍的孩子也不会自卑了。这些道理,说起来学教育的人都知道,但要真的实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说,小林校长真的让人敬佩,而小豆豆的巴学园,也是让人羡慕的。我也期盼有一天自己能创办一所象巴学园一样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