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说课稿:军神
一、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坚强的革命意志,并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三、设计理念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鼓起学生创新的勇气。
四、教学目标分析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本课课文内容和课型特点,以及本班学情特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
读懂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以“自读、感悟、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架设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课程资源的熏陶下,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本册教材也在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中强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军神》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描写人物时,重点却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和情绪变化,其目的是以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理解。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读懂重点段落,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教学难点确定为:读懂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教学方法分析
我们都知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教法与学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凭借本课教材特点、教学重难点,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时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流程设想
《军神》第一课时的教学,应紧紧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以“读”为主线,以听、说、疑、议、想、写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重点内容,感受到军神钢铁般的意志,悟出文中之情,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六个大环节:
(一)交流信息,走进文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单纯是一门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网络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刘伯承的资料。在语文课堂上,我请学生交流信息,既增强学生对文中主人公的感性认识,架设起文本与学生间的交流平台,又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整体感知,读中感悟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特点,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首先请学生通过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请学生自由朗读写刘伯承的段落,与文本对话,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语言学习丰富、生动起来。当学生对手术中刘伯承的表现有自己初步的感受以后,我适机播放电影《青年刘伯承》的片段,电影最后定格在“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上,学生被震撼了,他们的感受会随之加深。这时,再读课文第17自然段,学生将饱含深情和钦佩,真正走进课文,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所倡导的人文性,本节课所拟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都将通过语言的学习得以实现。
(三)质疑探究,突破难点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是创新学习的开端。在学生读了写沃克医生的语段以后,我请学生大胆质疑,并引导学生提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即“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语文课程标准》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当然,由于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而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文本,并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既是学生畅谈见解和观点的过程,又是师生“阅读反思”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感悟,这是对不同生命的尊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课堂对话的发展。
(四)角色朗读,语境体验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学习母语尤其要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军神》这篇课文主要是以刘伯承和沃克医生对话的形式展开。因此,在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我请同桌的孩子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一次对话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不仅能使学生再次感受手术室里两个人物不同的心情,积累语言;还能再现语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撰写碑文,提升情感
当学生受到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感染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军神》这个故事发生在重庆的临江门外,如果我们重庆人民想在那儿立一座碑来纪念刘伯承元帅,你会在碑上写点儿什么?此时,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在笔下流淌,学生的情感将会获得提升。
(六)课后延伸,强化主题
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能使学生从中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在课堂最后这个环节,我尊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提出两个课后练习供学生选择。一是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二是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品质。这两个练习不仅作为本节课的延伸,同时也成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八、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
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图文并茂的板书易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当学生读中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以后,我在“军神”下面板书“意志坚强”,这能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当学生撰写碑文后,我再一边总结一边画上纪念碑。至此,刘伯承元帅的形象将留在师生的心中,成为一座高大的丰碑。
《军神》说课稿教学设计
《军神》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将军1916年3月参加“讨袁护国战争”,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右眼负伤后,临危不乱,沉着冷静去医院求治,手术中坚决不用麻醉药,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意志赢得德国军医赞叹的故事。
本文线索清晰,故事感人。文章以“求治——术前——术中——术后”为线索,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塑造了刘伯承刚毅果敢的“军神”形象。
语文课程目标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以课标为依据,结合本单元文化主题、本课课文内容特点以及本班学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要词语含义。
3、通过体会在整个事件过程中沃克医生的思想情感的变化以及刘伯承将军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感受刘伯承将军的意志坚强,从而也理解“军神”的深刻含义。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读懂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培养理解品味文本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落实以下基本理念:
因为分角色朗读课文既是训练的要求,又是帮助学生领会刘伯承伟大人格的重要途径。因此要下大力气,切实开展好这一xuexu本课
1、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对话”才能够畅通,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等的对话、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2、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言简洁、朴实,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结合问题,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在“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刻理解课文”时,我注重感悟、品读,采用“学生个体出声读——说自己的理解、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品读——教师指导——学生全体练读”,进而理解文本。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是第二课时。是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基础之上,通过进一步品读理解,从而感悟军神的内涵。首先,我先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分析,设计了让学生通读课文,然后边读边找出自己最感动的段落,从重点段入手进行品读感悟,后来,通过我们教研组集体备课、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重点段固为重要,但是也要抓住文章的内在联系,应先让学生感悟病人的坚强,再感悟病人的超坚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军神内涵的理解。为此,我们集体备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
一、首先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谈谈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进而教师启发学生,要想更加了解一个人,还要进一步走进文本,去品味他们的语言,观察他们的神态,从而达到对他们更深的了解。
二、接着让学生带着“德国医生沃克的诊所里来的病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的1至12自然段。在这部分中,我通过让学生感悟沃克医生深情的变化,抓住“怔住、又怔住”等词初步理解病人病情的严重,理解病人的坚强。
三、接下来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接着读课文,并且做到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动的段落,在旁边写出自己感动的原因。(1)体会病人不用麻醉药(指导读沃克医生和病人的对话。从中再次体会病人的坚强。)(2)感受手术中
病人是怎样忍受痛苦的?画出有关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段。指导朗读,充分感悟病人的超坚强。(3)感受术后交谈“数刀”的情景,从72刀再次体会病人的超坚强。
四、面对这位超坚强的军人,你想对他说什么吗?结合这个问题,使学生与沃克医生产生共鸣,然后指导读23段。至此,本课已达到高潮,教师顺势引出这位病人就是我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
五、最后,要求学生带着对刘伯承爷爷无比敬佩之情再通读一遍课文。
《军神》说课稿
度假区中心小学
范建月
一、领悟教材,确定目标: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感人至深的阅读课《军神》,本课写的是刘伯承在一次摘除眼球的手术中,不施麻药,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做完手术的事。全文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特点,因此,我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力求通过学生的学习达到: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试演课本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再创造的能力。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成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3、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利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品读文字,感悟内容,试演课本剧。
(三)教学准备:搜集刘伯承生前资料和图片。
二、遵循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我在教学中主要选择以下教学策略。
⒈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1)在课前预习时就激发学生搜集各种资料,走进刘伯承,可以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问家人、找教科书(如品德书)、图书馆查阅,还可上网查找。途径多,范围广,学生兴趣浓,交流时争先恐后,在汇报交流时正是资源共享之时,刘伯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越发鲜明起来。
(2)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在本课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可能根据题目《军神》就主要抓住军人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等来体会刘伯承的品质。而也有一些同学就抓住了医生沃克态度变化的过程,得到思想启迪,两种学习方法都是值得赞赏的。实际上,在汇报的时候,二者就会得到互补,人物形象也就更加鲜明,在知识互补的同时,学生心悦诚服地吸收别人的学习方法,能力也得到了互补。
(3)重视以读促理解,重视各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等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自主发现。在充分的读中体会到沃克情感态度的变化源自于刘伯承的坚强。
三、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素质教育应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在是教学生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探索,因此,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以下学习方法的训练指导。
(一)、预习方法的指导
1、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告诉学生具体查什么书,上什么网,使他们更快、更准的查找到所需资料,不会因花费很长时间却找不到什么资料而打消这方面的兴趣,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又积累了经验。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疏通句子,大体领会课文内容,同时提出疑难问题。
(二)思维方法的指导:
在理解人物品质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物情感的变化,抓住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的思考问题,如沃克一次又一次的怔住了,态度由冷漠到吃惊到赞许到肃然起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使学生在读、悟、说、品的学习过程中受到情感熏陶。
(三)指导排演,感情升华
把课文内容编排成课本剧,是学生理解的升华,为了使这一环节不是走过场落实到实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工、分角色。记台词,揣摩怎样表演,才会达到淋漓尽致。
四、教学过程
(一)、查一查
在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查的资料,不但为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而且使学生积累起查资料的经验。
(二)说一说
让学生把自己查到的资料展现给大家,学生表现欲强,在兴趣盎然中分享着自己与别人的学习成果与快乐,同时对刘伯承也会有较深的认识,使学生在导入中就对刘伯承肃然起敬。
(三)理一理
1、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理清条理:课文几次写沃克怔住了?分别在什么情况下?
(四)读一读,悟一悟
了解刘伯承的这一形象,抓住沃克——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对于病人已经司空见怪。因此神情孤傲,但最后却肃然起敬的这种转变。当他解开病人的绷带时,看到严重的伤势,怔住了,凭他的直觉只有军人才能忍受如此巨大的伤痛。当听到病人精炼而有分量的话时,沃克又一次怔住了。当病人拒绝用麻药,沃克再一次怔住了,他简直不相信不用麻药能做这样的手术,但手术成功后沃克由衷的佩服起眼前这位病人,直至肃然起敬。由沃克的情感变化我们感到了坚持做这样的手术刘伯承需要的是怎样的坚强毅力。
还可以抓住刘伯承的动作神态,尤其是手术时这一段,双手紧抓、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抓坏了等词语来理解、体会。可以把自己记忆中最疼痛的一次感受对照课文加深理解这种疼痛,还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一场景,帮助理解人物。
这一环节一定要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五、演一演
课本剧的表演既是理解的升华,又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教学效果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兴趣盎然。既学到了语文知识,又理解了祖国语言文字,积累了语文学习方法,又提高了学习能力。
《军 神》说 课 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组的的一篇感人至深的精读课文。《军神》这篇文章记叙表现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了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质量。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走近人物,研究人物,领悟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方法;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试演课本剧,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再创造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感受老一辈革命家刘伯成坚强的意志,遇事从容镇静的品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3)、学会本课生字,利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休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通过对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描写来衬托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以及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这是课文的教学重点。
4、教学准备
搜集刘伯承前数据和图片
二、说教法
教学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法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认知的特点。本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宗旨,遵循“为教学服务”的原则,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激趣法:在课前预习时就激发学生搜集各种数据,走进刘伯承,可以指导学生搜集数据的方法:问他人、找教科书、图书馆查阅,还可上网查找。途径多,范围广,学生兴趣浓,交流时争先恐后,在汇报交流时正是资源共享之时,刘伯承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越发鲜明起来。
2、以读促讲:文中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丰富,应读出不同的语气。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如自由读、默读、范读、分角色读等,使学生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主动读书,在充分的读中休会到沃克情感态度的变化源于刘伯承的坚强。改变串讲串问的做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3、讨论法:文中有关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如“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为军神!”这种较难理解的句子,如果单枪匹马解决有一定难度,采用讨论的方法,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休会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讨论是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说学法
俗语说“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教学本文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预习指导法:指导学生如何查找资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查找资料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我告诉学生具体查什么书,上什么网,使他们更快、更准的查找到所需数据,不会因花费很长时间却找不到什么数据而打消这方面的兴趣,既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又积累了经验。
2、读悟法: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读,做到大体领会课文内容中,同时提出疑难问题,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体验法:学习课文之后,也感受到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这时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站在这位军人刘伯承的面前,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话呢?通过设身处地的体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
以上教法、学法都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下面我就谈谈本文主要教学流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交流信息。
语文课程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始时,让学生汇报自己怎样查资料,积累起查数据的经验,然后把数据呈现给大家,分享自己与别人的学习成果,加深对刘伯承的认识,使学生在导入中就对刘伯承肃然起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该环节主要通过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黩读课文,达到疏通句子,领会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条理,明白课文几次写沃克愣住了,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学生理解了这个这个变化也就休会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同时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语句。
(三)、精讲细读,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学习母语尤其要重视对语文材料的积累、感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抓住沃克医生神情变化的语句。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沃克医生几次愣住的原因,明白沃克由神情孤傲到最后肃然起敬的变化。由沃克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感到坚持做这样手术的刘伯承需要的是怎样的坚强毅力。
还可以抓住刘伯承的动作神态,尤其是手术时这一段,双手紧抓、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抓坏了等词语来理解、体会。
这一环节一定要在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四)、合作探究。加强体验。
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的话这是文中较难理解的地方,此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充分休会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为“军神”。另外可以把自己记忆中最疼痛的一次感受对照课文加深理解这种疼痛,还可以让学生形象、生动地再现这一场景,帮助理解人物。
(五)指导排演,感情升华。
课本剧的排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把书面文字转换成适合于舞台的口头语言、形体动作,变死的课本知识为活的演出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质量。
(六)、课后延伸,读写结合。读写结合的练习,其目的是从读后的感慨入手,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托,促使学生有感而发,落笔成文。
板书设计:
军神---刘伯承
楷模
冷冷地问---口吃地说---惊呆---慈祥的神情
顽强的意志
本课的板书设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遵循板书为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的教学实际,围绕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重点词句,侧面烘托刘伯承的顽强意志进行板书,这能突出本文的教学重点,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说教材:
《军神》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现了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的革命意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本组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学本组课文的重点,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军神》是这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它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以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为线索,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
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是:l、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精神,结合本组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内容、课型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13个,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年龄、勉强、从容镇定等词语。
、理解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学中我将落实以下基本理念:
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学习”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而良好的教学氛围则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对话”才能够畅通,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等的对话、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言简洁、朴实,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我国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加强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渗透学习方法这一策略,提高学牛阅读能力。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批注法”是我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学习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一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学习刘伯承那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另外,“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是小学五、六年级应培养的一种能力,学习本课时,将充分利用师生所搜集的一些课外资源更深刻地了解刘伯承这一人物。
三、说教学过程:
在学生课前认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探究、感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个课时,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进行交流。为了体现设计的整体性,我把两课时的教学流程放在一起来说。
一)谈话入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同学们,战争年代,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像狼牙山五壮士、雨来这样的英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人们的敬佩。
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导入,体现单元的整体性。
、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军神”指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指名读、齐读。
三)研读词句,理解感悟、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赞叹?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旁批。
集体交流、研读、感悟。流程预设:朗读——谈感受——交流——品悟——感情朗读。
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感受疼痛、坚强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理解
“七十二刀”
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数刀数的
师:一刀、两刀、三刀、四刀„„足足七十二刀,手术经历了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来说该是多么漫长!七十二刀,刀刀连心啊,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该是何等的疼痛!但是,刘伯承始终怎样?(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怎么理解
学生反复朗读沃克称赞刘伯承的话。感受伟大
“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这是一次怎样的手术
摘除右眼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是什么力量让他拒绝麻药
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爱国情怀是刘伯承成为“军神”的动力。
、找出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
引导学生抓住“冷冷——惊疑——柔和——愣住——惊呆——慈祥——肃然起敬”谈感受、播放《青年刘伯承》片断,学生再一次入情入境地感受刘伯承的坚强、伟大。
、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四)品读悟情升华情感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及作者为什么以“军神”为题
再一次齐读沃克赞扬刘伯承的话。
五)专题交流资源共享(第二课时
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结合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四、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以课文的结构为主线,设计了以下板书:
军神
刘伯承
从容镇定——拒绝麻药——一声不吭(七十二刀
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