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稳定方面的工作思考
关于信访稳定方面的工作思考
近年来,由于社会改革的不断进行,各种沉淀的社会矛盾不断显现,导致信访呈高发态势,除了群众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外,还有少部分群众采取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和方式上访,严重损害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其中非正常上访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转型引发矛盾,具体利益冲击引发非正常上访。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受到各种各样价值观念的冲击,往往会诱发一些社会问题。一些具体的利益冲突则是引发非正常上访甚至是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不满,而容易引发非正常上访;二是企业经营亏损、破产、转制,企业职工在心理上基本上难以接受,对工作安排和生活保障问题感到不满意,同时,原来企业积累的矛盾,职工们也希望在最后一次得到解决,于是往往引起非正常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甚至闹访事件;三是因征地搬迁等问题引发大量非正常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征地后劳动力的就业和安臵等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切身利益,或者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群众不断非正常上访甚至群体性上访。
2、群众民主意识增强与法制观念淡薄矛盾加剧引发非正常上访。近年来,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步增强,对切身利益、权益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也都有所了解,但往往从权益方面了解的多,在义 1
务方面了解的少,甚至在具体问题上断章取义。很多问题本来是能够通过法律或者其他途径加以解决的,但由于少数群众信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纠纷时,一些群众误以为聚众闹事、集体上访可以对领导造成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能通过法律程序或者其他方式得到解决的矛盾演化成非正常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3、个别干部作风问题也是群众非正常上访的诱因之一。由于个别干部工作作风不踏实,脱离群众,为民服务的思想,甚至在执法过程中不依法、不依程序,态度粗暴,伤害群众的感情。还有少部分工作人员违反党纪国法,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由于这些阴暗面的存在,部分群众对基层政府产生怀疑态度,认为在基层什么事情都得不到解决,从而引起非正常上访。
4、在信访过程中,部分群众只讲权利不讲义务。部分群众只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不履行《信访条例》规定的如实、客观、依法上访的义务,当个人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就煽动群众集体上访。由于社会心态普遍浮躁,群众很容易被人煽动,当出现一些小矛盾、小纠纷时,人们往往采取不理性的方法、不正当的行为来维护合法的权益,如非法上访、越级上访,或者采取报复、伤害、闹事等不合法的过激行为,从而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甚至群体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另外,信访法规与实际工作中对违法信访行为的打击处理不
力,客观上也助长了上访群众非正常上访。2005年实施的《信访条例》,虽然对群众信访行为明确规定了“六个不得”,并且提出了处理的方式,但由于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群众非正常上访,尤其是群体性事件,打击处理的力度不够,客观上助长了上访群众“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思想。很多上访者通过非正常上访行为向政府部门施加压力,寻求处理解决办法。
规范信访秩序,解决违法上访、无理上访、缠访问题是创造安定社会环境的必然要求,下面,我就妥善处理非法上访问题谈几点建议:
一是认真接待处理正常上访和合理诉求。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放在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上,放在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应该正确区分违法闹访、缠访行为和合理的信访诉求,正确区分正常上访和非正常上访。对合理的信访问题,应积极帮助信访人解决问题;对一时无法解决的,应耐心细致地作出说明,并劝其息访;对无理的信访问题,要明确地予以指出;对教育劝导无效的要坚决依法处臵。
二是引导上访群众按《信访条例》规定的办法和程序上访。现在常讲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不仅是要求各级组织严格依法办事,同时要求所有公民也要在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应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信访条例》对于初次上访到哪里上访,涉及多人利益的派多少个代表上访,如何表达上访诉求;对上访处理结果不服的,如何申请复查、复核,申请复查复核有哪些程序和规定
等等,都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应当加强《信访条例》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上访群众在上访过程中,履行信访工作程序,遵守信访工作秩序,消除他们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的错误认识。
三是要依法打击违法上访行为。对长期无理滋事、搞非法串联、冲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扰乱社会秩序,构成违法犯罪的,要根据危害程度和不同情节,予以训诫、治安处罚、劳教,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以维护正常的信访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具体操作上,对非正常上访人,信访等接待部门在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劝阻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并及时应当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对有明显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信访条例》有关规定的要坚决予以依法处理,该行政拘留的予以行政拘留,该劳动教养的予以劳动教养,并及时通报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要提前介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决定。法院对“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案件,则要依法作出判决。我们要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
四是加强部门联系,做好信息沟通和排查化解工作。任何一件上访案件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成因与时间,要使上访案件得到预防、制止,除按法律与政策作出相应对策,还要做好超前排查,及时掌握信息、排除隐患。建议由区委或区政府信访部门定期组织全区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把排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对各类易引发上访的案件,及时、快速组织专人负责,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
当前,全区正处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其中信访稳定是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安危福祉的重要环节。非正常上访活动,不仅影响他人和国家机关、组织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而且严重破坏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我们应从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通过多种措施做好信访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第二篇:关于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
关于烟草生产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
“万丈高楼立于基”,基越牢,楼就越稳。同样的道理,职工是企业最基本的构成单元,是企业的基础,也是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实现各项经营目标的关键因素。职工队伍越稳定,企业发展之基就越牢,内部就越和谐,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发展潜力就越强。不管何种行业,无论哪家企业,只要脱离了职工队伍就等于放弃了企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就难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因此和谐稳定就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治国如此,治企同样如此,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就成为当前各行业、各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职工队伍稳定,有的放矢地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稳定工作。抓好职工队伍的思想工作最为关键一点就是要抓住职工的“心”,就是要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职工的各种合理诉求,扎实做好释疑解惑工作,并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职工实现个人愿景,更好地激发职工个人的潜能,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主要精力并轨到企业各时段的中心工作任务中去,形成强大合力为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最优化而努力工作。
一、当前影响烟草生产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一些主要因素
近年来,烟草行业改革发展浪潮可谓风起云涌,在行业改革昂首阔步推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一)用工分配是全体职工关注的焦点,也是极易引起职工队伍思想动荡的主要根源。在当前行业深入推行用工分配制度的大环境下,新一轮的岗位竞争、薪酬分配变革在所难免,在变革和竞争中处于弱势的部分职工或群体,他们肯定会担心个人的发展前景受限和个人既得经济利益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竞业压力加剧、各种生活资料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下,一旦他们认为个人付出与收入回报不相衬时,势必会导致这部分职工的心理承受力崩溃,使他们从主观上认为收入分配不公,他们就可能会采取一些过激举动和言论,从而导致一些不稳定因素产生。
(二)部分职工个人素质提升与企业技术革新步伐不同步引发的竞业矛盾。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烟草行业各生产厂家对加工设备换代革新步伐提速,各企业低速低性能设备已基本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自动化程度越高的生产设备,设备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操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高。现目前,各企业绝大部分生产一线职工都在设备操作岗位上打拼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提升多数是靠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在这方面,他们同企业新进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员工相比,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接受力劣势凸
显,使他们在岗位竞争等方面不具备任何优势,从而不可避免地将被别人取而代之,这些竞争失败的职工如不得到妥善分流与安置,也将使矛盾激化并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三)岗位晋升机制的不健全引发的职工队伍心理失衡。作为企业员工,努力工作是硬道理,但经过努力,取得了成绩,是需要得到认可的。任何一个人,特别是学有所成、要求进步、表现突出的职工,都希望得到物质或精神层面上的价值体现,希望通过努力表现而得到岗位晋升,在这方面他们都渴望面对一个公正合理的平台。烟草行业属国有企业,在用人方面绝大多数时候仍沿袭传统的行政任命制,唯学历是从、论资排辈现象较为突出,虽然有些企业在部分岗位上试行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用人模式,但未能全面推行,这反而在职工队伍中造成了“作秀”的心理猜忌。而且对一些关键岗位缺乏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存在“只进不出、只上不下”现象,在收入上干好干坏都差不多。长期以往,就会给职工队伍正常的成长晋升带来阻碍,就会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四)企业重大方针、政策传达不及时,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公开透明程度不够易造成职工队伍思想波动。当前,职工队伍对企业重大方针、政策,各时段热点、焦点问题是依靠管理人员传达贯彻、公示栏公示等渠道进行了解掌握。如传达不及时,公示不彻底、不透明,将会引起职工队伍胡乱猜疑,或是道听途说,乱传“马路消息”,通过众口相传,往往会使职工队伍对企业大政方针、重大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精神曲解,领会不到位,甚到背离愿意,从而影响职工队伍稳定。
二、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主要对策探索
要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就必须引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从人本管理着手,凡事皆应站在职工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充分尊重职工队伍的合理诉求,保障职工队伍既得利益不受损失,为职工队伍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业平台,让职工队伍真正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尊重,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使他们摒弃心中顾虑,把个人聪明才智和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个人认为,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抓好宣传释疑与职工队伍的思想安抚工作。
借助宣传载体进行释疑解惑。对职工队伍热议的中心问题、关注度极高的各项政策方针等事项,企业要深入进行宣传解释,采取的渠道和形式可以为宣传专栏宣贯,多媒体发布系统说明,会议传达,组织学习讨论等,通过这些方式对职工进行正面引导,让职工队伍能及时消除心中疑问和猜忌,以更好地把个人精力投入到企业各时段中心工作任务去。
积极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作用。党团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其在维护职工队伍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如定期组织开展形势教育、组织开展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任务开展岗位练兵、生产劳动竞赛等活动,能使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提升。
把“情感管理”理念融入政工工作。在政工工作方面要深入推行“以诚待人、以德服人、以情感人”的情感管理理念,在坚持以法治企、制度管人的基础上,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增强沟通。同时,凡事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多为职工谋利益,多为职工办实事,要以真情感化职工,以真诚对待职工,以管理人员的言行表率去带动职工。
切实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企业信访稳定工作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解决问题向事中化解矛盾延伸,尽量避免矛盾激化、事态扩大。具体地讲就是要主动深入一线,沉入职工队伍中去了解和掌握职工队伍思想动态,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能只是单一地等待职工来反映问题。采取的方式可以为谈心交流、探访职工、定点帮助等。
(二)切实抓好薪酬分配这个“关键点”。
工资薪酬是企业员工关注的重点,也是企业员工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些,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分配体系是维系职工队伍稳定的关键。在内部分配上要健全激励机制,推行正负激励并重,要深入推行岗位绩效考核模式,要让职工“劳有所得、付有所报”,要切实体现干好干差不一样,多干与少干有差别,要让“绩优酬高、多劳多得”的分配思想得以具体体现。同时,对每月工资分配要加强审查并受职工监督,要保证工资分配按既定分配方案执行和落实,充分保证工资分配的透明性和合理性,确保广大职工队伍的既得利益不受损害。
在薪酬体系设计上既要充分考虑公平性,又要与企业各部门的中心工作任务、目标指标相结合,要把浮动薪酬作为调节内部分配和稳定人心的有力武器,要对绩优员工进行奖励,同时还要对不称职员工进行惩罚,以彻底破除吃大锅饭、混日子等不良思潮的滋生。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用工机制。
建立合理的人才任用标准和机制也是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用工机制方面要根除传统的指派性模式,真正引入竞争上岗的用人模式,着力推行“四不四看”多元化人才评价机制,即“不唯学历看能力、不唯职称看技能、不唯资历看业绩、不唯身份看素质”,积极倡导岗位面前人人机会均等的用人观。
岗位人员选拔任用方面要推行唯才论,要通过公平公正的考核把真正有才能的人才选用到合适的岗位上。因此,各岗位人员的选拔与任用应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的模式,要通过一系列考核择优筛选最合适的人员任用到最合适的岗位,促使员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程充发挥,并让竞争对手心服口服,要让他们真正了解个人与别人之间的差距,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弥补。同时竞争上岗的考核内容要结合岗位实际需要,全方位对参加岗位竞聘的人员进行综合评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职工的岗位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在竞争中胜出的往往都是最符合岗位需要的人选,能使其才尽其用。
推行竞争上岗用人机制有利于增强职工岗位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通过竞争上岗,能为车间职工提供技能展示平台,能增强员工自主学习意识和岗位履职能力,能营造良好的岗位竞争氛围。同时能让想干事的职工能学有所用,让能干事的职工有展示才华的岗位平台。
在用工方面还要着力推行岗位流动机制,所谓“流水不腐,户椟不蠢”。在一些关键岗位上要着力推行末位淘汰机制,要让这部分职工有岗位危机感,要让他们站好岗、履好职,有效避免其惰性思想产生,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个人岗位存在竞争,既能上也能下、既能进也能出,而不是一上就永逸待劳,这样既能给其他职工创造岗位晋升的机会,又能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和谐声音产生。
(四)大力推行民主管理,增强事务公开的透明性。
企业在重大事项决策和职工队伍关注的重大问题方面,要摒弃一言堂、家长制,要广开言路、广进民言,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和建议,接受职工评议与监督,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让职工代表广泛参与和旁听企业日常事务管理,要集全体职工睿智力争使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做到公平合理、公开透明。要通过民主的方式集中评议重大事项决策,要让职工队伍充分晓厂情、知厂事,要争取广大职工队伍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从而使一些潜在的矛盾因素能得到有效化解。
坚持事务公开是维护职工知情权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让职工队伍全方位了解企业的各项日常管理事务。在事务公开方面凡是需要职工掌握的,无论大小巨细均要保证事务公开的透明性和彻底性,公开的方式可以采用公示栏集中公示、职工会议传达、发放宣传资料宣贯等。其宣贯内容也要选择工重点关注、急需了解的一些事项,如职工每月关心的个人收入情况、个人每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新出台的管理制度、涉及员工利益的福利待等。
在企业改制重组中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在企业改制重组中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 省砂石出口有限公司---吴文峰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对加入WTO的严峻挑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保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成为一条改革之路。福州港务集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于二00二年年初,将所属的福州港砂石港务公司、福州港松门港务公司、福建省砂石出口公司三家公司合并,经资产重组后成立福建省砂石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着安定稳定,职工的思想认识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保证了改制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与各级工会组织所做大量工作是分不开的。工会作为党组织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疏导沟通的重要职责,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合砂石公司的改制重组,笔者认为,要想在企业的改革中做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做好宣传动员,支持企业改革
近几年来,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和外部竞争环境的影响,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困难,机制不活、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恶性竞争,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降低等等,严重地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改革是大势所趋,只有革除弊端,加强管理,调整产业结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保证职工的根本利益。要让全体职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工会组织要协助党政做好广泛的宣传动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职工思想动态,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改革、改制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加深理解,增强改革意识和承受能力。砂石公司这次资产重组,上至交通厅、控股公司,下至港务集团都十分重视,就这个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运作规范和程序。各级工会也都广泛地在职工中做好宣传动员,使职工明白河砂经营合并的优势所在,让职工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认真积极地去面对这次重组。公司筹备组自一月份成立以来,通过各级党政工团组织,扎实、细致地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生产经营取得了开门红,为职工队伍的稳定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在人员调整、干部任命、职工“三定”过程中虽出现过一些小波动、小顾虑,但由于措施得力,宣传教育到位,基本上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工已从原先观望、疑虑到现在的完全融入到企业改革,生产中去,已实现了重组后企业的平稳过渡。
二、实施民主管理,强化参与意识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职工是国家也是国有企业的主人。企业无论怎么改革,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能也不允许改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除了增强每个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改革、生产的主人翁意识以外,各级工会组织更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企业改革、改制重组的全过程,只有参得进,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建议和主张,确保参与的有效性,保持上下沟通。砂石出口有限公司刚成立不久,公司党委就十分重视工会工作,积极及时地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除公司设立专职工会干部外,基层五个分会主席均由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这无形中就为基层工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会在参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职工对工会能理解,也比较尊重,工会的份量重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好做多了。
同时,要加强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确保企业改制重组中的一些方案和重大决策必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这也是尉健行同志不久前在工会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的。要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制定的方案要向职工讲明、讲清、讲透,该讨论的讨论,该公开的公开,不理解之处要向职工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理工作,才能使职工真正感受到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调动生产积极性。在公司首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职工工资分配方案未能形成决议,成为唯一未能通过的议案,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客观原因,但更重要是说明职工的民主意识有了明显加强,特别是来自基层一线的职工代表。在那期间,职工的思想情绪比较大,谈论的话题均离不开这一方案。公司党委、工会,及时地掌握信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仔细推敲、协商,作出了六点修改和补充意见,经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议上讨论一致通过,并在职工中广为传达,稳定了职工队伍,保证了企业的安定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解决具体困难,维护合法权益
为职工办实事,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既要维护企业的整体利益,尊重企业经营者的改革举措,又要维护职工的具体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企业改制重组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通过工会组织的扎实工作,解决好反映出的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才能保持企业和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才能赢得职工的拥护和信赖,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这一方面,砂石公司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针对改制重组过程中的机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三定”等,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分会重点抓好岗位变动、工作量变化、收入调整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个别谈话,思想交流,解决困难等方式,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几类人员的工作基本上得以稳妥地解决。二是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适时地签订《集体合同》,做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开展困难职工的扶贫慰问和金秋助学活动,做到各级领导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解决职工具体的生活问题。四是对反映的一线部分职工收入低的问题,及时地做好上下沟通,尽可能地调整工资分配比例,稳定职工队伍等等。凡是政策范围允许的又有明确法律依据的,工会都要积极地反映,大胆地维护,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从砂石出口有限公司资产重组、结构调整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改革是大势所趋。要想保持企业的改制重组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保证职工队伍的安定稳定,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转变观念,增强机遇意识,与时俱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拓宽自己的活动空间,扎实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把企业的改革稳步推向前进。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努力做好国有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工作的通知
(2009年2月10日)
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有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多,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是就业之源。在当前全市就业处于重大考验和企业发展遇到暂时困难时期,稳定一个岗位,就能稳定一个家庭;增加一份就业,就能增加一份社会和谐。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充分发挥影响力、带动力和主力军作用。
1、要在稳就业、促和谐上发挥国有企业的基础保障作用。缓解全市就业压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当前的形势下,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不能把裁员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手段,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要以“关爱职工生活、构建和谐国企”为主题,全面开展“保岗位、稳就业”活动。运行正常的企业,要把不减产、不减员作为基本要求,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努力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处于困境的企业,要把减薪不裁员、歇岗不失业作为基本要求,鼓励岗位共享平稳过渡,通过采取轮岗轮休、待岗培训、弹性工时、弹性工资等措施,共同应对当前经济困难,做到不把职工推向社会,不把困难留给职工家庭。在职工待岗培训期间,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培训,提高职工技能和素养,以储备人才的形式迎接经济回暖。市国资委将把国有企业稳定就业工作纳入监管范围,凡是要进行经济性裁员的企业,必须上报批准。
2、要在保增长、调结构上发挥国有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深刻认识金融危机的严峻性、持续性和不确定性,始终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方针,全面实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国家战略,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在危机中捕捉商机,在逆境中开拓市场”,强力拓展市场空间,继续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运行正常的企业,要苦练内功快发展,在市场开发、项目建设、管理挖潜、优质服务上狠下功夫,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处于困境的企业,要坚定信心渡难关,在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推进创新、提高素质上狠下功夫,遏制运行下滑势头,探索解困振兴之路。
3、要在凝人心、聚人力上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群团组织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一要办实事。大力开展“送温暖”活动,要对特困职工进行再摸底再核查,做到心中有数,制定帮困措施,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做好企业信访稳定工作,准确了解和掌握职工群众的想法、需求和困难,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化解矛盾,确保每一名职工都能过得去,力求每一个家庭都能过的好,让每一个困难职工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企业的关怀。二要讲实情。要以“同心促发展、协力渡难关”为主题,全面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当前的形势、企业的困难原原本本的告诉职工群众,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引导职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理解并支持企业为应对危机、稳定就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献计出力,与企业携手共克时艰,实现企业生存发展与职工稳定就业的双赢。
4、要在渡难关、促发展上发挥企业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是对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大考验。一要困难面前以身作则。企业领导班子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与职工同甘共苦。凡是职工降薪的企业,企业领导班子必须首先带头降薪。二要心里想着群众。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扑下身子,沉下心去,真正同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带头走访伤残职工、困难劳模、困难先进工作者、特困单亲家庭女职工,多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三要胸中装着企业。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把企业的事当成是自己的事,树立知难而进的勇气,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措施谋划得更周密一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四要一切为了大局。企业各级领导班子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把全面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衡量自身工作成效的一把尺子,积极在解放思想、解决矛盾上下功夫,在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上下功夫,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出表率,形成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
特此通知。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坚持不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动力
总公司党委八年来,坚持不懈地广泛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和争当“六好共产党员”活动,使这项活动成为总公司系统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自身建设的激励机制,成为各级党组织抓党的建设的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开展“四五六”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统一制定活动条件。根据上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制定的“四好领导班子”条件是:政治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纪律好、经营业绩好,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集体。制定的“五好党支部”条件是:支部班子好、完成任务好、党员队伍好、思想工作好、基础建设好,努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成为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制定的“六好共产党员”条件是:政治思想好、完成任务好、业务技术好、道德品质好、联系群众好、遵纪守法好,努力把广大共产党员培养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各单位党委对上述条件进行了具体化,增强了活动的可操作性。
(二)严格进行检查评比。各单位都把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作为集体荣誉,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基层党支部和广大共产党员也都把创建活动作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各单位党委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结合工作总结进行评比。总公司党委每年安排工作时,对“四五六”活动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坚持每年评比表彰一次“四好领导班子”,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次“五好党支部标兵”和“六好共产党员标兵”。评比表彰前,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在由下而上逐级推荐和机关有关部门联审的基础上,由总公司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表彰名
单,“四好领导班子”在年初召开的总公司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暨总公司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彰。8年来,共评比表彰 “四好领导班子” 166个(次),评比表彰“五好党支部标兵”182个(次),“六好共产党员标兵”377名。同时,各局、处党委也都按照条件,从严掌握,层层筛选,坚持每年评比表彰一次本单位的先进典型。
(三)加大表彰奖励力度。为了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提高活动的有效性,我们从三个方面加大了表彰奖励力度。一是把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和“五好党支部”作为衡量党政主管政绩的条件之一。二是未被评为“四好领导班子”、“五好党支部”和“六好共产党员”的,不能越级推荐为上一级党委表彰的对象。三是在精神鼓励的同时,适当提高奖金额度,总公司党委对评为“四好领导班子”单位的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在核定企业经营管理者奖金额度的基础上,各增加10%的奖金(约1.5万元);对评为“五好党支部标兵”的单位奖励5000元,评为“六好共产党员标兵”的个人奖励1000元。各级党委对评比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也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二、开展“四五六”活动的基本经验
从实践中我们体会,要广泛持久地开展好“四五六”活动,增强活动的有效性,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活动内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
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才能增强活动的时代特色。总公司党委对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条件和实施办法,先后于1996年和2003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同时,对搞好每年评比表彰都提出了新的要求;2003年对“五好党支部”和“六好共产党员”条件和实施办法,也进行修订和颁发。各级党委根据总公司的“两个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活动内容,使这项活动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必须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把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企业改革发展顺利进行、保持职工队伍稳定,作为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评比标准。在“四好领导班子”评比中,把企业经营效绩评价良好(含良好)以上,作为基本条件;在“五好党支部”评比中,把完成生产经营指标、经济效益和安全质量在本企业居先进水平作为基本条件;在“六好共产党员”评比中,把完成任务和业务技术作为主要衡量条件。各级党委在开展活动和检查评比中坚持做到:一看经济效益是否良好,二看队伍建设是否过硬。
(三)必须与其他活动有机结合,增强活动效果。在开展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中,我们坚持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活动、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争当“一对好主管”活动相结合,1999年至2001年与局、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的“三讲”教育相结合。在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中,我们坚持与创建文明单位、建设合格工程队、基层党组织“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相结合。在开展“六好共产党员”活动中,我们坚持与民主评议党员、“创党员先锋岗、建红旗责任区”、党员身边“三无”(无违章、无违纪、无事故)、等活动相结合,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增强了活动效果。
(四)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分级负责。各级党委都把开展“四五六”活动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摆在党委工作议程,做到年初有布置,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评比。总公司党委主要负责提出活动的总体要求,进行宏观指导,总公司党委书记李国瑞、总经理王振侯对开展“四五六”活动非常重视,不但经常提出新的要求,而且亲自审查把关表彰奖励对象;局集团公司党委负责细化标准,督促检查;处党委负责组织实施,抓好落实;各级机关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切实保证活动持久健康顺利进行。
三、开展“四五六”活动取得的成效
总公司系统开展的“四五六”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有力促进”:
(一)有力促进了党建工作整体迈上新水平。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支部和共产党员都把“四五六”活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认真对照条件,严格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地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全系统5100多个基层党支部,长期流动分散在全国各地和海外担负施工生产任务,在远离机关和领导的情况下,充
分发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的作用,团结带领职工群众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全系统在岗的69800多名共产党员,绝大多数是管理骨干、技术能手、改革闯将,他们在平时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紧急关头能豁得出来。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加强,使总公司系统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水平,成为我们这支队伍的一大政治优势。
(二)有力促进了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把在“四五六”活动中焕发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变为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实际行动,大大促进了施工生产任务的完成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总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有了新的突破。据统计,近10年来,共签约工程任务合同额3412亿元,完成施工产值2986.7亿元,实现利润21.4亿元,上交国家利税85.1亿元。特别是2003年,生产经营又迈上一个大台阶,新签工程合同额1098亿元,完成企业总产值688.5亿元,实现利税26亿元,其中利润6.1亿元。总公司连续7年入选全球225家最大工程承包商,2003中国企业500强中居第30名。
(三)有力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动下,使总公司系统的改革发展健康稳步进行,职工队伍始终保持稳定。15个集团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全系统普遍进行了机构改革和人事、用工、分配、医保、住房制度改革等,都进行得比较顺利。2001年10月,总公司进行了覆盖全系统、覆盖全员的资产重组和企业重构,涉及34个单位、26000
多名职工、40多亿资产,在短短几个月内圆满完成,没有发生不稳定事件。在2003年下半年,中土集团公司和铁道部的20个设计院、铁路建设集团公司并入的基础上,现正在组建总部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的21至25工程局,把12个勘测设计院重组为4个设计院。目前,总公司系统发展势头强劲,改革不断深化,企业保持稳定。
(四)有力促进了大批先进典型的健康成长。总公司系统“四五六”活动的深入持久开展,有效地培育了各类叫得响、过得硬的先进典型。这些典型的涌现,大大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在全系统形成了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良好氛围。几年来,先后涌现出的突出典型代表有: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党委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铁总医院党委被中央组织部和国资委党委评为“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刘清华、“全国十大杰出青年”胡万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工人高级技师徐春光、“全国见义勇为十大英雄”赵怀志和“全路廉政公仆”王宜强、“铁路建设功臣”马鸿臣,去年,又涌现出了一批青藏铁路建设英模。其中,王宜强、刘清华、徐春光、赵怀志和青藏铁路建设英模代表,分别受到江泽民、吴邦国、尉建行、黄菊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据统计,2002年总公司表彰的85名劳动模范,党员占95.3%;全系统近几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省部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86人中,85名是党员。一大批先进典型的成长涌现和广泛宣传,带动了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建设。
第三篇:关于信访与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应该肯定,各级政府就如何解决群众上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也有一些现象值得研究。比如,把准备上访的人看起来,把在上访途中的人截回来,把进京上访的人请回来,把不再上访的人供起来等等。虽然我们为解决越级上访、进京上访、非正常上访等行为煞费苦心,但此类事件仍然有增无减,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正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我们的努力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社会生活中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现象,依然存在着诸多不安定因素。
进入“越维越不稳”的“怪圈”,究其原因在于目前的“维稳”恐怕只是图一时之“平”,而没有从制度上建构长久之“安”。事实上,某类或某些社会问题尽管政策措施不断推出,但是依然得不到有效的解决,甚至有恶化之趋势,那么,一定是制度性或机制方面存在问题。
行政层面的信访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是在当前信访考核体制下产生的问题,严格的维稳考核机制使乡镇基层政府对稳定问题产生过敏性反应,将所有治理层面的问题均纳入维稳工作的范畴内,反而不利于问题在治理层面的解决。并且乡镇政府采取非正常手段处理稳定问题,同时,这种维稳体制也被少数人利用,他们利用当前的信访体制要挟乡镇基层政府,产生了一批以获取不合理利益为诉求的老上访户,乡镇基层政府疲于应付,真正合理的治理问题反而无法得到解决。
在目前“压力维稳”和“运动式治理”的状态下,一些地方对基层不仅实行严格的考核。如果发生大规模集体上访,要对基层主要领 1
导、分管领导和公安、信访部门负责人进行通报。因此,面临维稳压力,基层的干部普遍感到不堪重压,慨叹基层干部难当,迫切需要各层各级来关心、理解和纾解,为基层维稳“减压”。
对此,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信访原因
一、个别上访人员在既得利益面前,要求高,得寸进尺,甚至耍无赖,也是信访案件渐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部分上访群众存在思想误区,导致信访工作难题不断。一是信“上”不信“下”,有问题不找乡镇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即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甚至长期持无理诉求与政府打“持久战”。
三、部分上访群众是因为打不起官司,走上访之路。
四、部分上访群众是不信仰法律,因为个别司法太黑。
五、部分上访群众是知道法律途径赢不了,但抓住了官僚怕上访的心态。
信访内容
从信访内容看,范围不断扩大,类型越来越多。一是农村的土地纠纷、经济纠纷、干部违纪、税费征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农业税减免和粮食补贴不到位等问题;二拖欠工资发放、生活待遇、养老统
筹、医疗保险等问题等问题;三是新农村和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补偿纠纷问题;四是涉法涉诉问题;五是社会保障问题;六是部门或干部为政不廉不公问题。
信访难度
从实际来看,基层维稳的压力和烦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控制大规模集体上访。二是避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三是遏制进京去省上访。四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从处理角度看,信访工作较难处理的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因时过境迁、政策演变、证据遗失、当事人难寻等原因,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如林、农土地纠纷,经济补偿、赔偿等问题。对于此类问题,仅靠基层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通过法律渠道向上反映,自上而下解决。
对策与方法
一、畅通渠道,降低信访成本
为适应新形势下群众信访快节奏的要求,要运用现代化的通信网络,建立起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快车道。让群众既可以运用传统的写信、走访形式向党和政府反映问题,又可以通过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网上信访等现代通信方式,快捷地向党和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减少和降低信访成本
二、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一是成立综治办公室,通过统筹协调,提高办案效率,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和人群十分广泛,信访部门是处理信访问题的地方,但信访问题最终要靠相关部门发挥主体作用
而解决,信访部门只是起到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二是信访工作人员精力不到位。基层的信访工作人员,往往是身兼数职,精力牵制比较大,对信访工作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导致对信访件不能及时处理,引起群众不满。要提高信访工作能力,减少信访,需要配备专职信访工作人员,从信访实践看,许多信访问题发生在基层,解决也在基层,许多信访问题的解决是上级机关无法取代,也不应该越俎代庖的。
三、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实现信访工作关口前移。一是坚持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切实加强村级信访工作第一道防线的力量。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专职信访人员要变“坐门等访”为“出门下访”。信访干部首先要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要充分发挥村级信访网络作用,沟通信息,及时排查信访隐患和信访苗头,做到超前预防,将信访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完善领导下访、约访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主动下访,实现信访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信访工作的开展,推动、促进疑难信访问题的解决,推动、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四、完善向穷人倾斜的法律制度
在我的印象当中,中国人都不太愿意打官司,而美国人则很喜欢打官司。在中国打官司,费时费力费钱。在打官司的难易程度上,中国和美国也有不同。美国是律师多法官不多,中国是法官多律师不多。这对于弱势群体使用法律工具的时候,处于一个很不利的位臵。
比如说土地问题带来的利益诉求纠纷。在一些群体事件处理中,谁闹得凶一点,就可以获得利益。这样的处理,没有了社会公平正义原则和应当遵守的法律制度。让不该得到利益的人得到利益,而那些发不出声音的人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保护,这样的治理方法,不可能带来长治久安。
树立法制权威,依法行政,政府要给自己减负,就必须回归法制化的轨道。让法律成为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应成为全社会的公识!
五、变刚性稳定为韧性稳定
为了解决目前的信访问题,需要适时推进一些重要的制度变革和制度建设。在我看来,首先需要使“刚性稳定”转变成“韧性稳定”。目前各上访部门大都采用先安抚上访群众,接受上访函,仍然转回原地处理,不直接参与调解。而有些问题基层也无法解决,因此就导致问题累积,群众逐级上访,群众问题久拖不绝,也给社会带来很大不稳定性。
在我看来,乡镇一级能做什么?由于职能限制,乡镇也只能做一些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如果问题很大,调解不成,上级信访部门应积极主动引导上访群众走法律途径,启动司法救助机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的转回原地。
第四篇:关于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维护稳定工作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伴随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化,国家、企业、职工三者间的利益格局不断调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对维护企业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维护企业稳定工作的重要性,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引发问题的原因,研究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对策措施,对做好新时期维护企业稳定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维护企业稳定的重要性。
1、维护企业稳定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企业、维护企业稳定大局,不但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企业处于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每天面对的是广大职工,接触的是职工的切身利益,听到的是职工的直接呼声,稳定工作做好了,可以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激发职工参与企业建设的热情。企业能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加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因此,企业要站在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企业稳定。
2、维护企业稳定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精心工作,严细管理,持续创新,科学发展”作为重要途径,把解决职工群众合理需求作为重要职责,把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作为重要方法,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维护企业稳定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条件
近年来,企业通过深化改革,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显现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阻碍改革的进程。稳定是深化改革的前提,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处理深化改革与维护稳定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坚定不移的实施改革,又要注意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既要坚持推进改革的工作力度,又要注意职工群众的承受程度;既要坚持改革成果与职工共享,又要关注改制分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职工群众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企业稳定中推进改革,通过改革促进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和地区更加和谐稳定。
4、维护企业稳定是实现群众利益的重要保证
在企业维护职工的切身利益与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是一致的。只有社会稳定、企业稳定,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才能让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社会稳定,企业稳定,才能按照“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要求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通过实施送温工程,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开展金秋助学活动,真情服务困难职工,才能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稳定、企业稳定。
二、企业存在不稳定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由劳动纠纷引发的劳资矛盾日益增多,导致劳动争议事件大量发生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频发,对企业维护稳定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随着劳动关系的调整和变化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1、从企业内部看:一是职工方面,在多年计划经济模式下,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较深,而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本身就是各种利益关系重新调整和再分配,这必然带来新的思想观念而冲撞,新老机制的交融,往往使一些职工心理承受失衡,进而引发不理解、不满意情绪,这些矛盾和问题一旦聚集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二是企业领导层方面。企业领导人员对稳定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能力,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都会对稳定工作带来实质影响。三是员工的教育管理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职工认知接受新鲜事物乃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越来越强。尤其是互联网等多媒体的普及,员工接触处界的渠道更加方便快捷的,各种正确的、错误的信息混淆在一起,职工很容易在对此中产生不满情绪和怨言,而我们企业的教育管理却没有从开放的社会影响中去思考,由于宣传、引导、思想工作不到位,导致职工观念前后,法制意识淡薄,对改革不理解,涉及切身利益的矛盾容易激化,这是造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2、从企业外部看:一是社会转型期必然的“阵痛”过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当前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化,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又必然伴生新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这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和重要特征,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二是体制机制性问题,通过对企业的不稳定因素以及信访现象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有其复杂的体制、机制成因,比如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改制问题,企业办社会问题,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又比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由于各方面缺乏相应的手段,致使部分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成为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三是政策缺陷问题。当前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问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改革的相关政策不精密、不完备、不严谨,缺乏连续性、细致性、全面性、前瞻性。例如职工身份的确认问题,由于过去企业操作不规范,档案资料多种多样,现行政
策又制定得不具体、不明确,造成许多劳资纠纷,再比如一些企业上一轮改革还没有结束,新一轮又开始了,新旧标准的差异,中间缺乏细致的连接和过渡,也是造成不稳定的重要诱因。四是种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问题,个别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淡薄,作风飘浮,行为乖张,工作不扎实,方法简单,有的在工作中违反有关规定,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侵吞国有资产,在职工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职工群众深恶痛绝,对立情绪普遍存在,一是产生利益矛盾,往往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和“法不责众”的心态,动辄越级聚集上访,甚至采取极端行为。
三、切实做好企业稳定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企业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对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做好新时期维护企业稳定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坚持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并举。在企业诸多不稳定因素中,仅解决思想问题,不解决实际问题,不稳定因素不可能得到有效化解,仅解决实际问题,不解决思想问题,不稳定因素有可能反复出现,要在做好职工思想教育的同时,引导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法制意识,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解开职工思想上的疙瘩,对正当的、有条件解决的实际问题,一定解决,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不能把稳定工作和关心职工疾苦、倾听群众呼声、维护职工合法利益对立起来,在条件许可范围内,积极为职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二是要正确处理保持稳定和发挥激励机制的关系。企业发展离不开稳定,没有激励,企业就没有活力,发展就没有动力。
2、强化民主管理,保障职工政治权利。健全职工诉求表达机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要积极反映职工群众意愿和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要依靠和发挥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和职代会及场务公开制度,并使它成为
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设维护稳定预警机制,注重预先协调,发挥超前维护作用,以职工的要求和呼声为第一信号,千方百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把群体性事件减少到最低限度,使预警机制真正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企业稳定的重要机制。
总之,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企业就无从发展,只有社会稳定、企业稳定、才能促进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让职工得到更多的实惠,只有依靠职工、维护职工利益、尊重和关心职工,才能确保企业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前发展。
地址:陕西省大荔县国营朝邑农场
姓名:耿纪林
邮编:715102
电话:***
第五篇:新形势下做好职工稳定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职工稳定工作的思考
职工是企业的财富,稳定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保证,然而近年来纺织企业步入低谷,工作模式和个人收入不成比例造成职工的无序流动。这些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职工各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提高,简单的思想教育方法已经不再有用,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职工的稳定工作尤为重要。
一、新形势下做好职工稳定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致使企业职工思想多元化的形成。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深化是职工的思维变得较为活跃,尤其青工认为我们的企业技术含量低,工作量相对较大,理想抱负在企业中得不到施展。
二是职工收入偏低,从各种调查得出纺织企业的职工劳动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四班三运转“黑白颠倒”的上班时间,干满干好八小时的工作要求,月收入却只有一千多元。养老、教育、医疗、住房、等压力让职工觉得难以接受。企业职工队伍不稳定的根源就是收入低。年轻人的爱美需要钱,中年人的养家糊口也需要钱,收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是管理不善,基层管理者缺少工作创新。班组长管理墨守成规,一些组长倚老卖老总是用老一套的模式混日子,缺少与职工的沟通职工心里怨气多,敢怒而不敢言久而久之就有了离开的想法或者干脆“泡”假。
四是岗位优化,兼并岗位分工不匀。在某种意义上岗位兼并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以饱和工作量增加职工收入减少用工。但是却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导致了部分职工想找一个混日子的岗位。
五是企业文化未能在职工中扎根,企业文化成了形式。简单的学习不能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丰富学习形式又缺少资金
二、新形势下结合实际稳定职工队伍
1.稳定职工队伍,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好职工思想工作有利于职工队伍的稳定,“思想”意为,心之田、心之相,所谓境由心起,相由心生,在实际工作中用心待人,以诚感人。人是感情动物,尤其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国家里。企业对职工的感情投入上要加大力度,在企业中要创造一种让职工有家的感觉的环境,同时基层管理者应从思想上充分尊重每一名职工,不用权利来压制职工的意见,使职工享有充分的民主,让他们感到有尊严,这对稳定职工队伍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稳定职工队伍,做到平等对话、平等交流。班组管理者是企业的兵头将尾,与职工直面接触,面对具体的问题要了解大家的所思所想,就必须与职工保持密切的关系,深入到职工中注重平等的交流形式,借助各种不同场合与大家随意交谈。例如:在交接班、吃饭时间或家访、小组聚会、郊
游等场合与大家随意交谈,减少了管与被管之间的约束。用这种随意的方式捕捉职工的真实想法,搜索职工的真实想法和看法。同时也了解了职工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尽力为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就能与职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使大家有想法愿意讲,有意见愿意提经常保持一种积极解决矛盾的态度。对工作中的误解能耐心解释,对职工提出的意见认真沟通和协调,职工才能心平气顺的工作,才能确保职工队伍的稳定。
3.稳定职工队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小处入手,大事化小。企业的班组管理中大部分是一人一事的繁碎小事,但在职工看来是非常重要的事,一旦蔓延就会形成群体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可能引发大问题。因此,针对身边的细小事要多观察,多了解。如:在转正的技校毕业生中的工龄工资问题、在工作中对岗位分配不满意的问题。通过细心的观察职工的言行举止,经过了解后通过正常的途径及时向上级反映,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避免了不稳定行为的发生。其次,就是作为基层管理者要有容忍之心。其次,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的小摩擦,这些小矛盾使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造成整体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管理者要有大将风范不计前嫌,寻找合适的机会与职工沟通化解矛盾。如:在职工有病,家有婚丧嫁娶的事,管理者主动带头及时送去关怀与慰问,一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通过
这些小事,会让职工有受到重视的感觉。这对管理者说,实际上并没有付出多少,而收获的往往是职工的心和忠诚。这样,既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4.注重培养后备力量,稳定青工队伍。青工是企业的生力军,但他们思想活跃接收新生事物能力强,在当前网络、信息发达时期,外界的吸引力较大这也是青工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纺织行业工人技术含量低,容易学讲究熟能生巧。为了保证青工的稳定性。首先,再能力的培养上以思想培养为前提,树立爱岗敬业、热爱岗位的意识,加强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发挥年轻人的活力和爱拼精神,在各种比武、文体活动中表现自我,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树立典范,使他们有优越感、成就感,并且愿意为之而努力从而使他们能振奋精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担起企业发展的重任。
总之,“企业要发展,稳定是关键”。只有切实抓好职工队伍的稳定工作,把握职工新期待思想动态,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才能使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做优做好,企业和职工才能达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