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调查总结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调查 您好!
我们现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本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并不涉及隐私,调查结果仅做研究分析使用,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请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您所认为合适的答案或在后面填写)
1.您的性别:()
A 男B 女
2.您所在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其他
3.您的专业:()
4.你是第一志愿被录取的吗?()
A.是B.不是
5.您当时选择这个专业主要参考了谁的意见?()
A.自己父母(或身边亲戚)B.学校老师 C.同学朋友D.专家媒体E.其它6.您当时选择这个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个人兴趣B.个人在专业上所具有的资质和能力 C.有利于出国D.就业市场
E.地域因素F.专业调剂H.其它(请注明:)
7.你喜欢所学的专业吗?()
A.喜欢B.不喜欢C.还行
8.你认为自己所在专业培养的目标是?()
A.通才B.专门人才C.高级专门人才D.复合型人才E.应用型人才 F.其他(请注明:)
9.你认为你现在所学的专业实际情况与当初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差距大吗?()
A.相去甚远,完全和我想的不一样B.差距不大,大概有一点不一样C.完全一样
10.你愿意把所学专业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吗?()
A.愿意B.不愿意C.到时候再说
11.你觉得所学专业设置的课程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A.适应B.不适应
12.你认为哪几科基础课程是最重要的?应该开设在大几?(选填)
答:
13.你毕业以后想要工作的城市(目前工作所在的城市)。()
A.北京 B.上海C.广州D.家乡城市E.其他(请注明:)
14.你毕业以后是否考研或出国(你目前是在读研或者留学深造)。()
A.一定考B.不一定考C.很难说,在考虑
15.毕业以后要去的单位(目前正在工作的单位)()
A.考公务员B.进外营企业C.进国营企业D..进私营企业E.自己创业
16.你会考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吗?()
A.不会B.会的 C.我现在已经考了很多了,还会再考 D.我有几个必要的,不会考了
17.刚毕业对月工资的要求是()
A.1000以下B.1000-3000C.3000-5000D5000以上
18.工作三年后对月工资的要求()
A.1000以下B.1000-3000C.3000-5000D5000以上
19.当工作处在巅峰时期时,而某个项目市场前景良好,是否会选择创业或者转行业()
A.一定会B.一定不会C.看当时自身的资金知识积累情况
第二篇: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
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
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所以在高考时,对于那些成绩优秀、有能力考上重点大学的考生,建议以兴趣为主,再适当综合地域、生活花销等考虑,放心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重点大学强有力的助学后盾一定能保障你在四年里安心地学习。如果没有确定的兴趣目标,不妨采用“先择地、后择校、再择专业”的原则。
如果成绩一般,上不了重点线,可以选择那些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度相对平稳的艰苦专业,以及一些比较生僻的冷门专业,如农业、林业、畜牧、地质、矿业、石油、师范类等专业。比如农林类专业,其涵盖的专业很广泛,大的有农学、林学、园艺、植物生产类、植物保护这些宽口径专业,小的有茶学、蚕学这类窄口径专业,还有像草业科学这样的新兴交叉学科。农林类专业不仅得到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也非常重视。另外,在农林类院校中贫困学生比例大,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奖、助学体系,获得补助、勤工俭学的机会也比一般学校要多。
二、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冷热不均,有些专业象国际经贸、计算机、法学在五六年前都是热门专业。如今这些专业就业难,一是因为前些年学校扩招,多半都为热门专业在扩招,增加了这方面人才的供给。另外就是这些行业逐渐稳定成熟,当时需求的大量人才,现在都已经成为骨干,行业的需求量,尤其是对初学者的需求量就没有那么大了。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
四、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
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选择职业必须考虑自身所处阶段。一般说来,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因此必须从最基层岗位做起,考虑重点是怎样使自己尽快得到锻炼,提升能力,而不是考虑待遇。对于一个希望在职场发展成为中高层管理的人来说,能到生产和销售第一线锻炼价值最大,在办公室则会适得其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笔者认为刚大学毕业就创业并非最佳选择,最好工作2-3年,积累一定经验和人脉后创业为佳。
(一)职业选择必须考虑自身性格特点
人的性格有很多种,很多职业对性格没有特殊要求,但有些职业或岗位某种性格的人更合适,发展潜力更大。比如外向型性格的人更适合从事专门与人打交道的职业;而内向型性格的人更适合从事与物打交道的职业。
(二)选择职业最好考虑个人爱好
只有喜欢才能热爱,只有内心的热爱才能保持持久的激情,才能真正做好。一般说来,选择职业与个人爱好结合是最好的,最起码不要从事自己讨厌的工作。假如仅仅因为需要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定是难以做好的。正如许多家长为孩子选择一个本人不喜欢的专业,多数未来不会从事这项工作。
(三)选择职业必须考虑学历层次
一般说来,在企业工作对学历要求不是很严格,进入企业后的发展主要靠能力和业绩说话。而进入高校、科研机构甚至政府机关就要考虑自己的学历层次了,假如学历不够,即使进入了这些部门,未来的发展也会受限。
(四)职业选择必须考虑一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假如个人与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必然很难融入企业,也很难在企业发展。两者契合度越高,在企业发展潜力就越大。
五、大学生就业选择容易出现的误区
选择既专业对口,又有自己满意的薪水,又是自己有兴趣的工作,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不能说这是天方夜谭,但能实现这个愿望的,也是寥寥无几。
(一)就业误区
能够实现职业理想,不在于你做了什么,更多的在于你没有做什么。只有你把所有精力、时间、资源都放在职业理想上,那职业理想才有可能实现。大学生确定职业理想后,就必然会涉及到具体的行业、职业,而我们更多是从具体的职业上入手,那不可躲避的问题是,当我们大四毕业时,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从实现职业理想的角度看,我们所做的工作一定要与职业目标有密切的相关性,否则,所做的工作将不会对职业理想产生支持,那实现职业理想的日期就遥遥无期了。所以,我们要选择与职业目标相关的岗位工作。但相当多的大学生把就业当作了择业,他们以为做着工作总会学到些东西;其实不然,在职业发展这个层次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方向都错了,那走的越远不是离目标越远吗?
(二)择业误区
当我们在选择与职业理想最相关最接近的岗位工作时,许多大学生却把自己所学的专业当作择业的关键因素。其实,只有我们的职业理想及由职业理想转化的职业目标与我们的专业高度相关时,专业才是影响我们择业的关键因素,否则,就不必被所学专业所限。在职业理想上所指的专业是你日后要从事职业的知识,所以它可能是你现在所学的专业,也可能是你喜欢的专业,你改学的专业等。总之,是能够实现你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所以当我们的职业理想并不是我们所学的专业时,我们就不必被其所约束。要知道,在职业理想的角度上,我们所做的就是我们所愿的,我们所愿的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所谓的专业对不对口,只有在和职业理想相联系时才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问题,而非按所学专业的职业前途去选择自己要做的工作。
(三)专业误区
我们所学的专业只是我们在高考时所填报的志愿,这其中有我们的追求和兴趣,但更多的是盲目和无奈。所以不要说你在大学中真正的学到了什么,先看你所学的专业是不是你喜欢的,你日后要从事的。如果你所的专业并非你要从事的,那无论你的专业知识学的多么好,那都不是你的能力,因为它对减少你的岗位差距起不到任何的作用,更不要指望用你的专业来打造你职业理想的核心竞争力了。所以当你在求职简历写上你专业所学的课程是要慎重的。因为并不是你所学的专
业对你所求职的任何岗位工作都有支持的,所以不要泛泛的把我们所学的专业当作我们求职时的砝码,更何况你对专业的学习还不是那么精通。
(四)经历误区
一些大学生确实也做过一些社会实践,如做过家教,促销员,服务员等,在毕业之际他们将其当为自己的能力去写。其实这些实践经历可以给大学生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但这些实践经历却不是大学生的能力,在职业发展问题上,经历并不代表能力。经历只能代表你的过去,是过去你所做事情的综合;而能力则是在你的经历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核心优势。每个人都有过去的经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此形成能力。其原因要么是你没有做相对专注的事情,分散的实践事件难以在一个领域专一发展;要么是在所做的事情中没有去培养核心能力的意识。所以,没有方向的盲目去做许多社会实践并不能形成你的能力。
我国是个传统的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网络在求职过程中有时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在求职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要主动融入社会,多与外界交流沟通,提高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要积极竞聘学生干部,争取参与公共管理,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为将来的就业打下人脉基础。其次,对于那些不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和创业优惠措施的学生来说,必须纠正“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平常要多关注国家和地方的时事、政策,特别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只有学好政策措施,掌握相关资讯,及早做出谋划,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调查报告
一、调研的意义
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生就工作具体措施,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故开展本项调研工作。
毕业生就业调研工作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次调研将为下一步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研目的了解我院就业工作的现状、毕业生对学院的要求,提出就业对策措施,适当提高就业率。
三、调研内容
(一)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的形势是十分严峻。
1.今年地方乡镇合并,到国家机关就业难度较大;
2.国有企业减员增效,不可能吸纳太多的大学生就业;
3.用人需求向重点大学集中、向研究生集中,地方院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人文学院研究生数量有限;
4.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一些低端岗位被占领;
5.研究生就业率出现下降的趋势;
6.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
7.社会的有效需求赶不上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
8.农大的优势就业专业是农科类,人文社科处于不利地位。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院校持续扩招, 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2市场化不断推进, 而市场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3社会需求不断更新, 而高校学科设置及培养模式陈旧
4市场主导发生变化, 而毕业生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就业机制转变, 而就业指导工作不相适应
(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趋势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四)调查情况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还有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2大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
用人单位要求提高:
1.需求:研究生9%,本科47%,大专及以下43%
2.求职:研究生6%,本科44%,大专及以下50%
3.职位需求比:研究生1.5:1;大专及以下2.6:1
四、解决方案
第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第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第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尽管,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并不乐观,但是,我们应当对自己充满信心。毕竟,个体在就业中存在差异,同时,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找份好的工作是完全没问题的大学生就业一定要认清并接受这个事实,不要再挑肥减瘦,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因为一个正规单位的财会人员是要和单位上上下下各部门都要打交道的,所以,良好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当代大学生是很幸运的,因为他们面临的是百年以来最好的机遇,中国将在他们这一代成为富强的世界大国,因此有更广阔的天地让他们施展抱负。但在历史机遇的同时,当代大学生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将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竞争,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展示了社会的活力;竞争就是优胜劣汰。
第四篇: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参加者:
活动主题: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指导
时间:2012年2月28日
地点: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大学生的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也日趋增加了五形的竞争压力,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与此同时,对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属不易,尤其近期几年的金融危机,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企业裁员风潮不断涌现,大多数高校的校园招聘显得冷冷清清,部分往年招聘大户非但不见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由于金融风暴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有许多大学毕业生用了这段话表达求职的心声“我把简历投在沙滩上,被浪带走了;我把简历投在天空里,被白云带走了;于是乎,我把简历贴满了大街小巷,我被城管带走了”。大学生如何能在这样困难的求职环境中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本人与2012年2月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就业情况,通过与一些大学生交流以及网上讨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此实践活动报告如下:
一、现今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
我国大学在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且成越来越难的趋势,这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几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二、现今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及原因
(一)、性别对于求职结果有影响,男生毕业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占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社工有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签约的比例为41.08%,可见,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二)、更注意时间经历与工作经验
当今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比较看重求职者的工作经验,动手能力以及团
队合作意识,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同时又担任过学生干部,那么在求职的时候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学位高者优先
(四)近几年,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招聘者的学位,很多公司从前招本科生已经升级成只招研究生以及以上学位的人,几乎像我们的大专以及大学毕业生很难就业,从资料中发现,研究生的正式签约率最高达55.6%,而本科专科生的正式签约率分别为37.3%,5.6%。
三、对于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加强毕业生的自身能力,完善毕业生就业思想。
(二)、促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的转变,在校大学生若积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推动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进程,相对于大学生个体求职也有不言而喻的益处。
(三)面对就业我们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过于计较薪金,更注重的是工作经验和社交经验,不管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形式怎样发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首先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身体锻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增加与其他大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对社会的热门专业趋势进行分析和了解。最后,把握适合的属于自己的机会,并为之努力和拼搏,那么这样,你就会在今后的就业竞争潮流中国取得一席之地。
测绘工程系
测量3113班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情况研究的调查报告》 实践参加者:浦越
时间:2011/1/20-1/27
实践的主题:
了解家乡大学生的对于专业选择的看法,调查家乡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选择的匹配程度。针对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办法。调查的结果: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都在扩招。如何选择专业将成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注重的问题。
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以及更好的发展。而这中间,选择什么专业不等同于做一道简单的选择题,错误的专业选择会带来很多副作用。我在家乡走访正在上大学和马上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有他们的老师,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业选择错误带来的后果主要存在下面三个问题:
1、时间成本长。大学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稍瞬即过,因为对于专业具体内容以及后期需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切实的了解,如果选择了不是自己感兴趣的甚至是厌恶的专业,就会缺乏动力,出现“混日子”顺利毕业拿张文凭即可的现象,严重者甚至出现多门不及格被校方退学的结果。还有一类型的比较多的是:切入工作平台后,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自己并不适合,那么前面在学校几年的时间等于是仅仅只有拿了一张文凭,后期想动不敢动,坚持不下去了,动又不知道怎么办?
2、物质成本高,回报率低,精神压力大。在这个仅仅靠文凭很难有好的就业发展的趋势下,前期错误的选择,投入昂贵的学费回报率低不说,且后期转换方向需要重头开始学习又是新一轮的物力精力的投入,精神压力也大。
3、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拖长。因为前期专业选择错误,造成求职偏离专业方向,找工作无方向感,长时间内处于职业探索期,一直在各个起点起跳,没有纵向的发展,与顺利发展的同龄人差距越拉越大。
汇众教育公主坟游戏学院就业部张老师认为:应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包括能力倾向、职业兴趣、价值观、职业期望、性格特质、职商等因素,结合职场行业岗位相关连性以及发展趋势,确定后期的职业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专业。
二、正确专业的选择的重要作用:
1、对自身有更明确的认识。
2、明确后期自己准确的就业以及发展方向,知道自己下一步准确的平台在什么位置。
3、知道在学习期间为就业及发展该做哪些事情哪些准备,自身充满动力有目标性,确保在愈发竞争激励的职场中顺利就业以及更好的发展。
4、规避了专业不适合自己的情况下,需要转换专业或者毕业后长时间处于职业探索期无发展的风险性,保证了自己职业生涯风帆的顺利启航。
三、招聘过程中所体现的就业问题:
接下来讲一下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我去了今年我们家乡为2011年毕业大学生举办的特别招聘会,了解到以下方面:
(一)企业关注
1、你看重外语、计算机能力,用人单位却最看重职业道德;你看重学历层次有多高,用人单位却最看重专业是否对口;你看重简历制作不惜血本,用人单位却最看重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2、优先考虑学生干部
在进行初次选聘的时候,用人单位首先最关注求职学生的哪方面条件呢?
调查显示,有36%的用人单位最注重毕业生的所学专业,17%的用人单位最在乎学历,16%的用人单位最看重实践经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22%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共有43%的用人单位会优先考虑具工作经验或有学生干部背景的毕业生。综合来看,专业对口、学以致用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能得到大多数用人单位的认同,因此,大学生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本职的工作就是修好自己的学业、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要有意识地加强社会实践与工作实习方面的锻炼。
3、最为不满学生毁约
求职时,大学生通常会认为自己最缺乏的素质是管理能力、外语水平或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但多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素质在用人单位看来并非占择才、用才的主导地位(甚至是比较次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真正令用人单位担心和不满的,恰恰是一直未曾引起大学生高度重视的职业道德素质。
在对大学生最需要加强何种素质建设方面的调查中,有42%的用人单位选择了职业道德素质,有33%的用人单位选择的是人际沟通素质,分别各有13%和1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最需要加强思想品格素质及文化修养素质的建设;在参加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有29%认为近年所招收的大学生最缺乏实干精神和职业道德,所占比例远远高出其他八个选项,其次是13%的单位认为当今大学生最缺乏专业水平,再次是人际沟通能力,占12%。
大学生的诚信,也是比较令用人单位头疼的问题。参加本次调查的用人单位中,每次批量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到岗率不足70%的占了将近一半,有两成多的用人单位到岗率不足50%,学生毁约现象比较严重。
(二)学生关注
1、薪水:大学生一般要求自己薪水越高越好,现在某些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竞争能力不足,降低了对工资的要求。现在大学生要启用自己刚出来是工资在2000左右(新浪网的调查数据为66.03%)。
2、工作体面度 :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经过大学的生造就应该做办公,做轻松的工作。
3、选择公司:当今大学生都把自己的目标定在公务员或者企事业单位,很少有人首选私营企业等中小企业。
四、大学生就业难的解决办法:
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三维。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我们也须从这三方面入手,重点推进,全面突破。
(一)学生:进一步更新观念,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并维持大学生身份认同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
1、更新观念。观念的更新既包括就业观念的转变,也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1)转变择业观念。
(2)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
2、努力提升个人能力。大学生要成功地进入就业市场,必须依靠自身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
(2)重视校内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
对用人单位的访谈结果也提示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多参加单位的实习,加强实践学习,熟悉工作流程,丰富社会经验。
(二)学校:合理定位,就业为本
就业作为大学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解决好此问题。
1、使专业和课程设置更趋合理。
2、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3、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三)政府:政策引导,合理调控
政府通过政策安排全面介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共识。而另一方面,由大学生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并存的双重心理所衍生出来的政策缓冲期,则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科学、合理
决策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1、完善就业市场,建立信息网络。
2、建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网络监测、预警系统。
3、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适时制定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调查报告,我相信在这三方面的作用下,我们大学生就业形式将越来越好。
学院:东方学院
姓名:浦越
班级:09营销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