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发展现状
1、专业规模和成效: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已经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利全校相关课程教师资源办起来的。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时有一管理学教研室,在管理学、政治学课程的基础上,利用本系和经贸系的相关资源,办起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3年的建设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截至2006年6月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在校生162名(招收了2003级学生82人,2005级学生80人,2004年停招)。目前这个专业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成绩良好,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已成为政法系乃至皖西学院有较大较好影响的专业。
截止2006年6月底,公管2003级82名学生中有党员 22 名,占学生总教的26.8%;获校级(不含校级)以上各类获奖15人次,占学生总数的18.3%;校学生会主席祝业飞同学是政法系公管0302班学生,皖西学院最有影响的学生社团----公共关系协会主席胡远建同学是政法系公管0301班学生,且这个社团组织就是依托政法系办起来的。
2、师资队伍状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名,具有主讲教师资格者(讲师或硕士以上)15人,暂不符合主讲教师的5位老师全部是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职称情况:教授1名,副教授(副研究员)4名,讲师8名,助教7名;教师学历分布情况:博士3名,硕士9名,学士8名。40岁以下教师占三分之二,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结构均呈良性发展趋势。
3、教学情况:
按教育部要求,公管专业应开的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主干课程全部开设;另外还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公共组织学、公共伦理学、市政学、经济法学、电子政务等专业课程。
从2005级开始,政法实行大类培养,即一、二年级政教、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三个专业上一样的课,即大类培养平台课,平台课由政治理论、法学和管理三个专业课程中可以共享的14门课程组成,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社科基础扎实。还根据我校通识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又开了全系公选课程,进一步扩充学生人文素质、应用技术类内容课程,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
3、科研状况
在科研方面,大多数教师科研方向明确,也已经初见成果。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项,其中,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其余均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教研项目和校级科研项目;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达60%;2000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共发表科研论文共计60余篇,其中发表在国家重点级学术期刊论文4篇,国家级期刊10篇。
4、实习、实验基地及图书资料状况
建立实习基地2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需要。系里有公管类专业图书1000册,共享图书2000册。
二、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以文理为基础,以工、管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总体发展目标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将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发展重要阶段,努力使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与学校跨越式发展相适应。为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大学生为己任,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同步加强;在专业建设上,借大类培养平台,扩大学生知识面,借强化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政法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办成皖西地区公共管理事业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基地,名列省内多科性高校同类专业前列。
通过五年的努力,将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拓宽专业口径,合理安排课程,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加大实习试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专业。
具体目标为:
1、发展规模:
达到每届招生80人(两个小教学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校生达300人左右。
2、培养规格:
熟练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较全面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的培训,有较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能力。
通过四年培养,努力让学生做到:能说、会写,懂礼仪、善策划,善协作、有团队精神,会做事、能吃苦耐劳,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
3、学生面向:
我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县、市及中等城市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就业;部分学生可到乡镇政府和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4、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总数达到25人(含专兼职),40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硕士以上学历;职称分布: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学历分布:博士4人;最近几年重点培养引进管理、会计、统计、电子政务类教师。
5、实践、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
有行之有效的贯穿4年8学期的学生实习实践计划,有检查验收评分措施; 建一个有100平方米的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与其它专业公用),建1个现代办公技术实验室;
在原有两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再建两个校外实习基地。重点开发的领域是文化教育事业管理、市政管理、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机构管理等。
6、课程建设:
通过5年建设,使公管专业90%的课程达到合格课程,5门优质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
7、科研目标:
争取本专业教师每年公开发专业论文10篇,其它论文10篇;保证讲师(硕士)以上老师每人每年至少发表1篇论文;争取获得省教育厅以上科研项目每年2项。
我们把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方向,作为本专业重点学科来建设。管理学学科现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一名在读硕士,职称上,一位副教授,三名讲师,一个助教,年龄从25岁到45岁之间,能形成较为合理的梯队。
8、图书资料建设:
积极利用校图书馆、电子文献室、网络图书室、人文社科资料室等资源,积极购置适合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的文献资料,努力达到专业图书生均占有量超过20册。
9、就业前景良好,一次就业率达到70%以上,考研率达到10%以上。
三、建设的具体措施
目标确定之后,措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条件。
1、更新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质量观,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办学定位,贯彻办学指导思想,围绕培养目标定课程设置、定培养方法、定实现途径,从源头上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遵照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原则,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跟上学科发展的进度。
3、改革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主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对素质教育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积极学习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4、加大技能培养力度,贴近市场,深入社会,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活动,建立长期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建立实习和社会实践制度,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5、加强管理,建设完备的教学运行监控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
6、加大资金投入,配齐硬件设施,努力使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等均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积极争取外援,扩充办学资金,增强办学实力。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在不影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从事与专业教学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兼职,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课教学能力。充分挖潜,尽快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效益。
8、加强与社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与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联系,加强同科研院所的联系,聘请一定数量的社会上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当兼职教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办学效益。
9、重点学科建设措施:一是保证教师梯队的稳定,适时补充新鲜血液;二是帮助这一学科申报科研课题;三是提供一定数量的学术交流经费;四是争取在五年内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第二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探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探讨
2005-9-1 来源:管理科学文摘 作者:王 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改革政府和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和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用人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已成为大势所趋。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不仅可以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进一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而且把大量过去由政府统管统揽的社会公共事业“转移”或“承包”给社会非营利机构,使这一就业领域社会化。
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是一项比较新颖的管理类学科,而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既为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加强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这已成为高校历史日程上的新课题。本文拟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匝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入手,探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有关问题。
一、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特色不明显。随着大批院校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热情高涨,这个问题就愈加突出。目前广泛存在的问题在于,社会上不知本专业学生能干什么,学生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大学几年要学习些什么,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和模式也不明确。这样就造成了三方相互的不了解,教与学脱钩,教学与社会需求脱钩等问题。归根究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没有办出本专业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比较散乱。目前很多高校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从教学部门自身出发,没有进行规范化设计,由此造成不同的院校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和散乱性。
(三)招生规模太大,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夸大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学校过于乐观,没有对学生的就业前景做认真的预测和分析。从我国的国情看,虽然公共事业管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此外,本专业学生通过考研来提高就业率在考研方向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在教育部研究生专业目录中只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行政管理,而没有公共事业管理。
(四)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一方面,由子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在我国还属于新兴学科,这方面的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很多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任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或者是新出校门的为多,普遍存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整体的了解,缺乏实际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实务经验,而且职称学历结构偏低。总体上看,整个公共事业管理的师资存在“量少也不精”的问题。
(五)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开放,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既要接受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接受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是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还没有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使得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实现与公共事业接轨,缺乏对公共事业整个行业的了解。
(六)理论与实践相分离
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还没有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使得许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实现与公共事业接轨,缺乏对公共事业整个大行业的了解。可以想象,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社会里,如此“闭门造车”出来的人才是难以达到社会要求的,必将产生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错位的现象。
二、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对策
从我们上面的分析看出,公共事业管理这个学科领域既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总起来讲,主要集中在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
(一)明确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
专业定位关系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鉴于此,本专业应定位于主要培养在政府国家机关、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企业管理部门、有关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从事实际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此外,不同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必须要与本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相结合,在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中,如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方向,选择其一二个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力争在这一二个专业方向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二)课程设置合理化
课程体系是揭示学科内容及其体系的形式,应服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培养公共事业管理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强调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因此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课为核心,各门专业管理和其它课程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以此来解决以往专业教育的片面性。
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要做到微观课程内容要精辟,宏观课程要廓清,讲求构思训练和方法训练。二是既要调整和继承原有课程体系中有意义的成分,摒弃过时的、与现实要求对立的成分,也要发展新的课程设计,建立整体功能优化的培养机制,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大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比重,使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和热点问题,不断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不断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四是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实践课程的开设,加快相关实验室(如电子政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和规划
本专业建设应当遵循’以学科基础指导课程设置,用课程规范引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子,完善学科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该根据所办专业特色,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针,增强学生专业适应性。坚持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想结合的原则,引进的人才必须是与我院、系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坚持“养”、“用”结合的原则,给予合适的岗位和环境,适时创造外出研究机会和条件,使其在学历和学术修养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坚持校内培训与校外研修相结合的原则。
就师资培养和培训而言,一是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让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国内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达到提高本校师资水平的目的;二是加强校际间的学术交流,从整体上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师资教学水平;三是加强教学科研横向合作。尽快建立起同类高校、省内高校和名校与非名校三个层面的横向合作关系。此外也可以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聘请一批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担任本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主办专题讲座,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强化教师培训,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培训工作要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变为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教育,充分调动教师在培训进修方面的主动性,真正变为“我要学”。坚持政治与业务并重的原则,将思想工作、政策导向和物质激励三者
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继续贯彻和完善奖惩办法,进一步表彰激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履行职责义务,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四)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由前可知,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缺乏开放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具体来讲,本着建设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考虑从下面几个方面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加强文理渗透,打通专业壁垒。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我<门在人才培养上应采取“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文理渗透,明确文理课程的比例。二是抓好核心课程建设,立足自身专业特色。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是核心课应该反映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二是核心课应该较宽泛地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各专业的专业内核,体现宽厚的基础性;三是核心课应该讲求精华,讲求实效,反映出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特点;四是核心课的设置应该充分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参与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采用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为中心,加强公共事业管理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增强高校为政府和社会服务的功能;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从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同时,高年级大学生可采取导师制方式,将学生相对固定地与教师联系起来,以指导其专业学习和学年、毕业论文的写作,改善学生的科研能力。
(五)教学改革与质量控制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继续坚持教师之间的听课制度,及时掌握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进展情况;继续坚持院级教学督导组制度,负责检查各教师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监控教学质量;严格教学管理,在切实抓好开学教学准备、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考试的日常工作的同时,要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并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布;逐步实现重点建设课程、专业基础课的教考分离,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实行教师挂牌上岗;严格学籍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对违纪行为的处理力度;严把论文质量关,对毕业论文的要求内容要具体,格式要规范;强化毕业论文和实习的检查制度,加强对实践环节质量控制。
(六)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教学实习是整个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不仅有利于增进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是主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增强群众观念和实践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结合管理专业的特点,积极进行教学实习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充分利用我院现有教学实习基地资源,在附属中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实践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实践教学基地的考察和选点工作,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积极开设新的实现基地,一方面要向临沂市各县、镇发展,另一方面要向省内其它地市发展,不但要面向公立学校,而且还要积极面向私立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实习活动。教学实习活动,均需事先制定出具体而周密的实习计划,计划要有实质性的实习内容,并报经院教学实习领导小组批准实施。
学院给予实习活动必要的支持和保证条件。凡被批准的实习活动,将根据校、院的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实习经费补贴,帮助安排交通工具等。教师带领学生实习期间按规定享受出差补贴,并合理计算课时。
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实习活动。教师要认真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如无正当理由,不得随意更改实习计划;学生要积极参加实习活动,如无特殊原因,不得拒不参加实习活动。
实习期间认真遵守校纪校规。每一次教学实习活动均需指定一名精干得力的领队人员。领队人员应认真负责,与相关课程教师一道共同组织好实习活动,全力避免违纪违规和任何事故的出现。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每次实习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以利于以后进一步做好教学实习工作。
(七)科研工作
发挥管理优势,贯彻和落实学院实体化的精神,实施目标管理,贯彻已出台的临沂师范学院科研奖励奖励制度。大力倡导联合协作,增强跨学科综合集成优势,提高承担综合性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制定科研考核及奖励的量化标准,建立科技创新的评估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学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将教师的科研和自身利益挂钩。依据学科群,建立学科梯队,实行分级目标管理。
对重点学科及重大发展的科研项目加大建设力度。围绕基础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管理两大方向,按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分计划,在论文、著作、教材和科研立项等方面,完成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鼓励和支持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紧密相结合的应用研究项目,鼓励和支持跨学科、跨校际和跨国际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活动。
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中发现、选拔和培养优秀年轻人才,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得以提高,通过老、中、青的传、帮、带,经过几年的实践,成为本学科的学科带头人。
(十)对外交流
积极加强与国内本专业知名院校和省内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不定期互访、交流。利用学院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加强同国外大学的师生交流与合作,争取创造有利条件,以实现对学生的联合培养或者互派留学生等有利于促进本专业教育、管理水平的目标。
积极与本专业名牌高等院校进行交流,利用校外优势资源提升我系学生的培养质量。加快联合培养的论证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的联合培养。
(六)图书资料建设
充分发挥报刊、杂志、图书资料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做好图书、资料的定购计划和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加计划,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图书资料室的管理,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专业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提供优质服务。
第三篇: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李冠一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办公室,河南郑州450053)
摘 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和社会需要的呼唤下诞生的。近10年来,从
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管理的专家学者在认真研究考察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我国公共事业
管理专业的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等进行着积极研究和大胆探索。在本专业建设过程中较有影响力的北派南派之论争,对于增强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尽快完善该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南派;北派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098-05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他把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韦伯的“官僚科层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的管理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政府的规模日益扩张起来,政府机构臃肿。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西方国家不断进行着政府机构改革,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成为西方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改革政府机构和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体系,尽快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迫在眉睫。在加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中,不仅能够转变政府的职能,提高政府的效率,压缩政府的规模,而且能够较好地发挥社会非营利机构的作用,使我国的公共事业发展能够不断满足公众的需要。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背景与过程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新兴的管理领域,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也是我国新兴的学科,且被予以国家重点扶持。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业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自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变化与调整,引起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一场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面来,把生产经营的权力真正交给企业”的政府管理改革运动逐渐开展起来。传统的事业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逐渐改变重组,渐渐形成了新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这就需要加强对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认识和探讨,积极培养新型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根据目前所见材料,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正式提出源于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在1997年向国家教委高教司上报的《关于在我国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可行性报告》。在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和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国家教委1998年修改了高等教育本科生教育指导目录,目录中新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规定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 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据此,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作为首批试办院校,于1999年开始招生。以此为开端,我国院校开设了该专业, 2001年增加到107所, 2003年为224所, 2004年更增至327所[ 1 ]。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管理实践中各种问题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管理主体、管理客体范围界定的不断认识以及管理方法的不断革新与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进一步完善,培养的人才方能更加符合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方能为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将成为高等院校一个迅速发展的实用型社会科学的热门专业。高等院校目前建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依托原有的相关师资或专业开设的,其建立途径有
二:一是一些学校(如综合类大学)以原有的行政管理专业师资为基础而建立,属于新
开设;
二是将原有的专业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通过改变专业名称而转成,如师范院校的教育管
理专业、医学院校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艺术院校的文化艺术管理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管
理专业[ 2 ]。各高等院校在纷纷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同时,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
建设研究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改革计划》中列入专门课题进行研究,由东北大学承担,娄成武教授负责主持科研工作。随后,教育部又下达了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综合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研
究”的专项课题进行研究,由云南大学承担,崔运武教授负责主持研究工作[ 3 ]。由此而来,逐渐形成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所谓南派和北派。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由于公共事业管理
在我国仅有不到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实用的有发展前途的新兴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应在我国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
面,甚至陷入了困境。
主要表现如下。
11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很多人甚至
不明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对政府与非政府认识不清,不知道自己将来适合从事
什么样的工作。认识不足导致课程特色和培养目标不明确。从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
设的两条途径可以看出,每个学该专业的建立都是根据自己学校的专业特色和师资力量建立
起来的,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规范,没有现成的规章可循,专业课程设置 难以统一。招生规模与社会人才实际需求相脱节。现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对于扩大社会对公共事业
21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学校过于乐观,努力增加招生规模,没有根据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做认真的预测与分析。另外,我国现在还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很多该专业的毕业生考研
只能选择跨专业,而且现在公共事业管理单位都实行公开的考试选拔制度,由于专业限制很多
学生又被拒之公共事业单位门外。所以最后真正能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的专业学生可谓屈指可
数。
31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作为新兴学科,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又缺乏专业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教师根据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
授业,内容枯燥、呆板,缺乏对现实公共事业的了解。很多院校的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实现与公
共事业管理的对接。
41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一方面,专业人才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很多院校现有的专业教师多是半路出家或是刚走出校门,缺乏对公共事业的普遍了解,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
总体看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师资普遍存在“数量偏少,质量欠精”的共性问题。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的南派北派及其主要观点
(一)北派及其主要观点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建立以来由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负责的研究小组,主要是以娄成武、李坚、郑文范、司晓悦等为代表,在对传统公共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加上对西方管理
体制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依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公共事业管理理论,被
学术界称为北派。他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动员
和运用有效的资源,采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方式对提供准公共物品的社会事务进行
协调,从而实现提高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质量,保证实现社会公益目标的活动。”
[ 4 ]
其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这里的公共事业组织与西方的第三部门相一致,即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凭借自身特有的功能和资源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区别于政府李冠一: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组织和企业组织。
21公共管理的客体是提供准公共物品的准公共事务。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具有消费方式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和收费困难等特点,正是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提供只得由公共部门来承担,其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其中非排他性是指一个产品被一个人使用并不排除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非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消费者并不增加消费者的成本;纯公共物品是指完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如国防、行政管理、立法、司法等;准公共物品是指具备上边两个特点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如公共资源、城市绿地、不收费但拥挤的公路等。
31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概括为协调社会各个层次的利益关系。利用其职能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控制,提高和保证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其受益对象是全社会和多数公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也会不断扩大和增加,公共事业管理对社会公众的影响也会不断地增强。
41公共事业管理负有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满足社会不同程度的需要。由于当前政府机构的改革,政府行政观念的转变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越来越重视部门的工作绩效以及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公共管理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南派及其主要观点
南派是指以云南大学崔运武、林尚立、陈瑞莲、郭小聪、李小波为代表,他们在综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他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的调节及控制过程。”
[ 5 ]其主要观点亦可概括为:
11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这里的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南派认为在公共管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公共组织的核心是政府,同时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和一定的准行政组织,如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等。
21公共事业管理的对象是提供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共物品是指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具有消费方式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和收费困难等特点,正是由于公共物品的这些特点使得公共物品的提供只得由公共部门来承担,而作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政府部门无疑成为最佳的责任承担者。但是政府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其他的公共组织加以补充。
31公共组织对公共事业的管理凭借其公共权力。所谓公共权力就是用来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它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的。公共权力具有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和约束性,因此在公共组织对公共事业的管理过程中其权威是不可忽视的。41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这种层次性主要是因为公共事业所包含的特定公共事务或公共产品本身是有层次的,另外还由于管理的层次和范围等所决定的公共组织的公共权力的配置也是有层次的。具体表现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准行政组织在管理过程中所负的责任和分工不同。
51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公共事业管理强调公众的参与性,公众通过已有的法律、法规和公众舆论等方式对公共事业管理进行约束和监督;这种公共性也表现为公众通过
参加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对一定层次和一定范围的公共事业进行管理。
61市场化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公众对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范围的逐步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分层管理及管理与实施的分离,要求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决定了必须引入市场化来解决问题。
71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是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是为了保证公众的利益。其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必须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满足公众对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需要。
三、南北派之争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影响
(一)南北派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贡献东北大学课题组站在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高度,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性质、学科特点做了认真研究,对专业建设中涉及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李冠一: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分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发表了《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公共事业管理范围的界定》等多篇学术论文,并编写了适合本专业的系列教材,东北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经验,且于2005年获得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云南大学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并且将这一专业建设作为云南省政府项目“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行政管理重点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由崔运武教授负责。云南大学的有关研究人员尔后发表了《当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论公共事业管理的性质及特征》、《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及特征》、《以教改和科研的有机结合促进教材建设和专业发展》等论文,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问题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积极与其他学校合作寻找专业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较为合理的出路。现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并编写了一系列适合本专业的教材。
二)南派与北派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比较分析
1.南北两派的联系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南派和北派虽然存在着一定分歧,但就公共事业管理学科建设有着很多共识。主要有:
第一,南派和北派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导致社会结构变化,我国的公共事务日趋繁杂,公众对公共事务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必须有新的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变革的背景下产生的。
第二,其主要代表人物都是国家支持的学科带头人。他们都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管理体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考察,对比国内管理体制,深感国内管理体制落后,行政机构臃肿,造成政府负担沉重且效率低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我国政府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逐步深入,“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正在形成,许多社会事务必须由公共组织来完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已严重短缺。他们看到这些状况深切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建设的必要性,并积极投身于该专业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去,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第三,双方都认为管理的主体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而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公共组织。稍有不同的是南派的公共组织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同时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和一定的准行政组织。
第四,双方都承认公共物品是用于满足社会公
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和劳务,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和收费困难,在公共物品提供中难免会出现免费搭车现象。公共物品的这些特性,使得个人和企业都不愿意承担起提供公共物品的责任。
第五,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都是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需要和发展,提
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注重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社会各个层次的不同需要。
2.南北两派的分歧
虽然南派北派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研究方面有着许多共识,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主要有:
第一,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不同。北派理论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这里的公共事业组织与西方的第三部门相一致,即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营利为目的,依照一定的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凭借自身特有的功能和资源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区别于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南派理论中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这里的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南派认为在公共管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公共组织的核心是政府,同时也包括非政府组织和一定的准行政组织如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等。
第二,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北派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其非政府性和志愿性决定了它在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要更多地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使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自愿服从管理。南派的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以
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其掌握的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公共权力具有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和约束性。因此,公共事业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公共权力的运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强制手段的运用是实现管理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管理的灵活度不同。北派认为,管理主体是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在管理过程和管理方法上较李冠一: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少受僵化的体制和繁文缛节的束缚,能够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灵活地应对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于其非政府组织的自愿性,便于其创新性的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往往承担起不被政府发现和政府难以承担的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南派认为,管理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其公共权力的政治性和约束性,在管理过程中难以摆脱规章制度的限制和约束,政府管理体制僵化、人员繁杂,难以避免繁文缛节的牵绊和束缚。
(三)南派北派之争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1.南派北派之争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积极意义。学派之争是一个学科成熟的必经阶段,也是保持学科发展的动力所在。因此,南派北派之争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学派之争能够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动力。他们的理论是在对西方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实际对公共事业管理发展的需要提出的。他们的学术争论使人们认识到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立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之所在;并且切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该专业建立的指导思想和专业建设原则,确立了自己的培养目标;他们在该领域内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并且组织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专著,增加了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
其次,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通过政权机关及事业管理机构,以超强的行政手段全面管理社会事务,其基本特征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公共事业权力过于集中,且管理主体单一,公共管理部门条块分割严重,管理范围不明确,并且政府管理机构日益膨胀,管理效率低下,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社会的发展,而且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南派北派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推进现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明确界定和划分政府机构、企业组织、事业单位的职能、权利和责任,进一步转换政府的管理职能和企业的经营机制。他们在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和贡献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保障。
2.南派北派之争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消极意义。
第一,造成国家制定公共事业管理政策的困难。南派和北派在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他们的理论差异使他们在公共事业管理政策制定时各执一词,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客体、管理方法、管理手段都不同,国家在制定关于公共事业的规范和政策法规时,难免面临两难选择。
第二,学派之争没有使我们更明确地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建设的过程中难以整齐划一。由于南派北派对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不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坚持的观点也不同,而作为各个高校的学科带头人,肯定在自己学校内按自己的理论和目标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现阶段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各校专业课程设置的散乱。
第三,不利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建立。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建立是适应政府机构改革、服务观念转变的需要,是使传统的适应计划经济与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国 家事业体制向市场经济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现代公共管理模式和治理机制的转变。南北两派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建设和研究,在我国共事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中,怎样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成为困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模式建立的首要问题。
参考文献:
[ 1 ]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探析
[ J ].江西社会科学, 2006,(1).[ 2 ] [ 3 ]崔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 2002.[ 4 ]娄成武,李坚.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2005.[ 5 ]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2.责任编辑:仪宏斌
·102·
李冠一:浅论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第四篇:公共事业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云淑萍:1973年生,女,蒙古族,内蒙古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云淑萍内蒙古财经大学010070
摘要:在国家重视社会管理与建设的背景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面临机遇与挑战,财经类院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应改变传统观念,正视学生就业问题,在基于专业定位和就业取向下进行
新的定位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建设就业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paying attention to socil management and constrction of
the state , the specialty of public enterprises management is confronted wi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so the specialty of public enterprises management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s should change traditional view and face up to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oblem , which search a new position on the base of specialty position and obtaining
employment
Key words: The specialty of public enterprises management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mployment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院校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适应政
府管理改革和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建立的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全国各地许多高等院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1]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就业状况尚属良好,但是和全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从设立伊始就面临专业理论定位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从十六大、十七大以来,民生问题、社会建设、社会管理越来越成为党和国家议事日程的关注点。因此,公共事业管理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目前我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问题与分析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的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
传统意义的公共事业单位编制的影响
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事业单位指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社区等部门。我国的公共事业部门是中国特色的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一直采取由政府直接负责的方式,从机构设立、人员编制、经费担负都由政府负责。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和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在一些组织中出现了事业单位市场化的创新,但总体上传统体制仍占主导。在编制问题上,虽然2002年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但行政化依然突出,在实际运作中基本上是“全员聘用”。事业单位人员拥有的“事业身份”依然没有根本取消,能进不能出的中国事业单位人事问题依然没有改变。由于编制的限制,每年只有微乎其微的岗位供公共事业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竞争,大部分毕业生只能是另找出路,专业知识被搁置,而与此相对的是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的技能低下与公共素养缺乏影响公共服务质量。
准公共事业组织定位不明确带来的影响
公共事业部门或组织是指以社会发展和进步为前提,以实现公众整体利益为目的,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或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组织、部门和公共企业,具有整体性、非营利性、规模性、垄断性、公益性等特点。[2]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公共事业组织除去传统上的教科文卫社会保障以外,如煤气、水、电、通讯、公共交通、公共工程都属于公共事业组织。但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特点是政府垄断性质的私人产品,或者接近于私人产品性质的准公共产品,所以,公共事业管理的市场化改革恰恰也是在这些组织中。但是市场化的结果是重视企业效益与专业技术员工,忽视企业的公益性与员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素养。这可以从就业市场的双重隔膜得到印证:上述此类组织目前的市场化重于公益性,所以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无了解的需求。而另一方面,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囿于教科文卫的专业理论定位,和上述组织的接触也寥寥,导致的结果就是毕业生以自己的财经背景、文秘背景求职,“公共”成了鸡肋。
传统观念的影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干什么的”?“我们是企业单位,不招学事业的”。类似的话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应聘中经常听到的,由此可见公众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不了解。对公共事业管理的不了解实际上是对公共事业组织的不了解。由于受计划经济时代机构设置的影响,事业单位在人们的一般理解中就是“工资有保障,国家来负担”。而实际上,公共事业组织不仅包括无偿或按非盈利原则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传统意义的事业单位,还包括以市场化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与产品的公共企业,而后者又称公用事业,它包括城市的供水、供热、燃气、市政公用设施、市政工程、城市综合事务等管理。此外,有一些私人企业实际上也在提供准公共服务与产品,如城市出租车、私人承担的公共工程建设。而属于后两种组织的许多单位企业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企业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还未开发的就业市场。
2.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专业定位空泛,培养方向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涉及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而这些部门或组织的专业性差距很大又各自有自己的专业院校,如医学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师范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大都面向教育管理部门,所以财经类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只能把自己的专业定位于“为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出的毕业生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没有自己的专长。强调财经特色,不能与会计、金融专业相比较,强调行政办公能力,又不能和中文、秘书专业有明确的区分度。而在就业市场的招聘中,用人单位重视的是专业性,对于“复合型”并不买账。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就业与当初预想相差甚远。根据调查,只有不到5%的毕业生进入到公共事业单位。90%的毕业生流向企业,大多从事办公室文员、销售工作、人力资源工作。在求职应聘中,毕业生深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被企业了解的尴尬和专业与就业市场脱节的苦恼。
课程结构设置不够合理
结构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课时量大、内容重复的问题。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普遍认为,一些价值性、导向性的课程学分过多,但在实际中,由于大多数毕业生从事非公共管理的工作,并不能运用。另外许多课程的讲授理论性强,与实际联系少,对此普遍表露出反感情绪。而一些应用性强的核心课程,学生也反映理论性强而实践性不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使学生在就业中并不能体现出优势。
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性教学与研究开展不够
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理论性较强,但是其本身又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学、公共政策、人力资源等许多课程都可以与现实直接对接。然而目前的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首先,教学大纲中缺乏严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学方案中轻视实践教学课程,虽然有学年论文、调查报告等实践教学,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按实践教学模式操作。其次,教师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性教学环节多运用案例教学,不重视情景模拟,实践性并不强,没有真正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实践所学理论。再次,科研活动不重视实践性教学的研究,导致实践性教学难以有根本性提高。
教学研究活动开展氛围不够,教学方法创新不够
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和工作时间的片断性再加上70后、80后的年龄特点使高校中青年教师具有独立性较强的群体性格特征,体现在工作中就是对教学活动自主性强,缺乏相互沟通和借鉴,没有传承老一代教师多年总结出的集体备课的良好传统,实际上,集体备课有助于规范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取长补短,在互动中启发理论思维。同样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的是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活动开展。一些教师虽然有自己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尝试,但由于缺乏整体氛围,所以难以形成全面的、成熟的新教学方法。
师资培训重视理论学习轻视了解现实
许多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加大师资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学历水平整体较高的师资队伍。同时还有派出教师到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进修,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然而,和教学工作瓶颈相联系可以发现,教师对与专业对口的现实工作运行了解不够是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短板,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就是理论性有余、生动性不够,借用别人的案例讲解苍白,缺乏亲自体验的鲜活。
部分学生学风浮躁,缺乏对专业的正确认识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缺乏学习兴趣,存在悲观厌学情绪。一部分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证上,极少数学生甚至荒废学业。错误的学习态度使部分学生到毕业时对理论知识过眼烟云,对应用知识方恨当初不认真。而一些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价值与工具素养带给他们优势。
(二)对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教育的衡量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随着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被推向市场,所以,毕业之后是否能就业是衡量今天大学教育的又一重要标准。尤其是就业问题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的形势下,就业与否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关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不能再是学者们关起门来由上而下的理论构想,必须立足现实,从市场出发,开门办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尤其如此。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从西方引进的,而西方的公共管理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显然,从西方成熟的公共管理体制下形成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标准来套我国的国情是不合适的。尽管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社会管理成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受体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在这样的国情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必须具体对象具体分析,以适应市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各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立足本地和周边就业市场来思考专业建设。
从我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来看,原因主要有:
观念滞后,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
无论是人才培养定位不准、专业培养目标还不明确,还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等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在课堂之下。一方面,由于大学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所以我们的观念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轻应用型人才培养。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无论从课程性质、课时量,还是从教学方法来看,都体现了这一点。虽然也有特色职能模块的设计,但特色不特,与就业市场不符。另一方面,我们依然习惯于从人才的培养方案出发思考专业建设,而对人才的需求方的情况知之不多。
缺乏制度规范与激励机制,不能引导教学方法改进
从上述分析看,我们存在问题的集中点是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改革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位强调理论思维与价值导向,但并不等于教学方式就一定是讲授式教学方法。社会科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回归”实践以丰富理论,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理论,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虽然少数教师已经在尝试社会调查、情景模拟教学、参与实验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或实践性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实践性教学的严格硬性规定,所以这些实践性教学并没有规范的教学大纲与严格的课时规定。同时实践性教学本身就需要教师用创新思维来设计教学,花费的心思要超过常规教学,在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下,教师们宁可选择常规方式。
二、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一)以就业为导向,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公共事业管理是涉及多门学科的边缘性学科,基础理论丰富,因此其人才特征也具有宽口径的特点,尤其是财经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依托财经类院校,学生具有会计学、市场营销、统计学、经济学等方面的背景,这是与其它院校同类专业相比较的优势。要把专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还需要与就业市场相结合,细化专业方向,以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就业方向为取向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调整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适应不同需求层次与方向的人才。
在依靠专业优势,立足就业市场,细化专业方向的思路上,一些高校的同类专业已经率先迈出了步伐。东北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系把城市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本着“横向可以移动,纵向可以提升”的办学理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就业方向涉及规划部门、民政部门、统计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系统、社会服务部门、街道社区等,从事行政、人力资源、民政、社会保障、物业、房地产经营、人口、规划、统计、财务等管理工作。[3]因此,应一方面树立大公共事业管理的理念,另一方面又要凝聚专业方向,以应对就业压力。
(二)改变办学理念,走出去、请进来,关注就业市场
就业是大学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专业建设就要以学生如何能够就业为指导标准之一,这要求我们关注市场、了解市场,也让市场了解我们。招聘单位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了解,不知道公共事业专业的优势长处,这就需要加强宣传公关。关注就业市场更为重要的作用是调整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方法,在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中改进教学、进行理论研究。
(三)在细化专业方向的基础上修订教学方案
教学方案与培养方向是密切联系的。教学方案是专业特色的体现,教学方案不合理势必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按照培养方向有选择性、目的性地开设相关特色课程作为方向课程,重视实践性课程与教学环节,使学生所学与就业相联系。同时课程设置不能失去专业特色和优势,在不影响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前提下精选课程、适当压缩讲授课时,在实践性教学中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从而真正体现“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发展和建设理念。
(四)多管齐下,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合理的课程体系都要落实在教学质量上。因此,对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上,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制度上,严格监督教师对教学大纲的执行。在鼓励政策上,向那些创新教学方法和探索实践性教学的教师倾斜,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在舆论宣传中,树立立足教学的先进教师的典型。对于学生,要把社团活动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在自娱自乐中运用专业知识,感受专业的魅力。为此,要改变原来教学工作与学团工作各自为政的做法,把教学工作融
入学生社团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此外,要实行严格的导师制,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全程都有导师提供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不至于放任自流。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师对现实的了解
一支高水准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向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决定了教师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要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其次,与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合作交流关系,一方面便于为教师创造实地调研的机会,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可以聘请聘请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人员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有更多了解。
参考文献:
[1] 陈华平: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发展难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 2006(1)113-117 [2] 李金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7(36)
[3] http://csgl.chsnenu.edu.cn/news.asp?id=519&code=A
第五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描述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描述
本专业教育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其中,涉及的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教育管理专业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以近代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以近代公共教育制度建立发展的进程为背景。
19世纪以来,欧美各国先后设置管理全国教育的教育行政机构,1817年普鲁士设置教育部,1828年法国设教育部,1871年日本设立文部省,1899年美国成立教育部,德国直到1979年才设立联邦教育部。然而教育管理专业的开设是20世纪的事情,本世纪初法国首先出现培养教育管理人才的现象,这是由于
当时法国认为:国家有权把整个教育事业作为制度加以组织管理,并负责建立教育行政管理机构,任用教育人员,建立教育的诸种设施,以及用法律规范、国家控制或干预教育活动的程度。德国培养专门的教育管理人才的做法影响其他如美、法等国家并使这些国家也开设了专门培育教育管理人才的专业,以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
在新中国建国后,包括教育管理专业在内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人们称为一门被遗忘的学科而长期排斥在教育科学之外。这是由于当时的具体背景条件决定的:在当时,我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的建设刚刚展开,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由于经过长期战乱而远远落后,由于科技水平的落后,专业人才的匮乏,因此认识不到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加上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教育体制基本按照前联苏斯模式建立,这导致了一度开放的教育管理课程停上。
二次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教育、体育事业、卫生事业等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另外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恶化也使环境保护机构普遍设立,社会保险等社会的稳定器也开始出现于经济生活中,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的产生要求社会对它们进行有序的管理,这样教育管理专业就由单一型方向产生出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社会保险、环境保护等方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并且由于这些公共事业机构直接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而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人员要求具有专门的知识,受到专门的训练,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普遍在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建立起来,并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了公共事业的所有方面。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人们生活也得到提高。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人们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 的建立和完善呼声日涨,各项公共事业机构随之建立起来,而此时国外公共事业机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也进入我国,这就迫切需要专业人才来加以掌握,以便更加科学、有效地管理公共事业机构,使这些机构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之中,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运而生,并加以了细化分类。即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经过近10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在我国初具规模,不仅有许多院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培养专科、本科大学生到培养硕士、博士生。每年向全国各地招收大量的学生,并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文教、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开设具有较长的历史,已发展成为
一个成熟的专业,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该专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细化的趋势。即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分成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专业,而且分成环境保护机构管理专业、卫生机构行政管理专业、体育机构管理专业以及社会保险机构管理专业等。并辅以相应的背景知识训练与培养,以真正培养专业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