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时间:2019-05-13 21:1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观上帝也疯狂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第一篇: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原始与文明的碰撞

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甚至没有听说过它。这部70年代西方电影喜剧的颠峰之作让同学们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度过了愉快地一下午,这就是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这是一部令人无法抗拒的电影,它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非凡的叙述风格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影片中三条主线互相穿插,丰富了电影的情节,而且搞笑背后的深刻内涵引领我们思考影片的更高价值所在。

好莱坞的导演们总喜欢把镜头聚焦于非洲的贫穷落后,却很少有人注意这片大陆的魅力,原始的森林风光、浩瀚的沙漠,美丽的风景背后充满了奇妙和趣味,《上帝也疯狂》就是这样一部以非洲大陆的土著人为主人公,讲述了在纳米比亚的沙漠中的布希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一天玻璃瓶从天而降,他们以为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神器,为了争夺这唯一的瓶子,这个没有“私有”和“罪恶”的部落开始有了争吵和嫉妒,因此主角西索决定走到世界边缘扔掉这个瓶子,一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一见到女性就语无伦次的生态学家、一个美丽的女教师、一个会说布希族语言的司机,甚至还参与了一次解救人质的英勇行动,总之这是一次妙趣横生的冒险。

现代社会与《上帝也疯狂》中的非洲部落相比之下,布希族是那么肮脏混乱而荒唐,没有任何物质生活,但却幸福知足,每个族人都天真烂漫、朴实可爱,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犯罪、没有阶级、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让人无限向往。透过他们的纯真眼神,看到的是人类对社会原始状态的赞美,虽然电影中乌托邦一般的原住民社会是当代人们的一种超完美超现实的解读,但从深层上是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社会对一个落后文明的怜惜和对自身的反省。试问当今社会文明真的随科技而进步了吗?事实上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是日益退化的文明,现在的人类根本不懂什么是生活,每天遵循着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群生活在单调的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曾想过为什么“我”这么孤独?很少有人懂你内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温暖渐渐地被隔阂算计所取代,人们越来越找不到生活的价值。

在内涵方面,电影通过一个个普通却幽默的情节警示我们在这奢华的物质文明中,切莫忘记人性的根本,切莫疏忽文明的进步。也许文明是进步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比如没有贪婪,没有战争、没有自私„„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予你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拿走另一样,但西索懂得将那不祥之物丢掉,我们呢?如今的我们已不能放弃,当我们的眼睛被越来越多的物质所蒙蔽的时候,我们早已没有时间再去享受上帝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甚至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开始怀疑上帝本身最大的错误就是创造了人类伟大的文明。即使我们知道做错了,但还是笑得很得意,对自然不加节制的索取,不珍惜原有的那份美好,所以说上帝让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它是否会为我们的自私、贪婪与无知而皱眉叹息。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会赐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时间的尽头,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艺术上,电影的情节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会心一笑,快镜头的多次运用也增加了搞笑的效果。片中有马大哈似的男主人公,有笨笨的土著人,有不同文化间的误解碰撞,有女主人公对男主角的频频误会。它最重要的手法就是讽刺,作家们总喜欢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去讽刺社会的肮脏黑暗,而在这部电影中也包含着讽刺的味道,而讽刺的来源就在于电影中那个重要的线索——可乐瓶。当可乐瓶从天而降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触角到了原始部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为可乐瓶进行了激烈的碰撞,这是原始对文明的碰撞,也是原生态对工业社会的碰撞。人类在享受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反应,族人们为争夺它而起了摩擦,贪婪、嫉妒、甚至仇恨的情绪开始在这个淳朴的民族中蔓延,而这一切却是由——可乐瓶所造成的。这既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讽刺,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讽刺,讽刺文明的工业社会是用原始文明消亡的巨大代价所换来的。

随着影片尾声的到来幽默背后的寂寥也凸显了出来,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强烈对比,原始的纯净与现代文明的堕落,让我们在羡慕他们的同时也惭愧自己的行为。物欲横流中奔走的现代人,贪婪的欲望正黯然滋长,但我始终相信,纯良的内心是人们所共有的。古语有言“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影片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恐怖分子也只是丑角,而并非反角。现代人的些许行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内心的美好品质并未遗失,或许只是躲藏在内心某一块纯净的土壤,期待在合适的机会被发觉出来。所以不管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我们都要稍稍停下脚步,等等我们的精神世界,留意身边美好的风景,否则除了碌碌无为的人生我们会一无所获。我想,这也是导演所希望告诉人们的。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课程名称:学号:姓名: 院系:文学与新闻传播专业:

第二篇:马克思论文——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观《上帝也疯狂》感

———野蛮VS文明 历苏站在云海茫茫的悬崖边,将那只上帝赐予他们的可乐瓶抛出去。当可乐瓶消失在云海时,这群可爱的人又恢复到了以往平静的生活。

让我们重新回到影片开头。影片一直开始,就将我们拉进了非洲的荒无人烟的卡拉哈里大沙漠。那里没有高科技的东西,一切都还处于原始状态。一群可爱善良的布依族生活在那里。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嫉妒,没有争斗,更没有尔虞我诈,有的只是淳朴善良。他们相信上帝,感谢上帝赐予她们的一切。打雷时,她们以为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时,他们以为是上帝肠胃不舒服。这些,在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眼里,或许觉得可笑,但是,他们却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淳朴可爱。以为影片会一直延续这种氛围时,画面瞬间转换到了我们的文明时代。那里科技发达,交通便利,生活也是那么的愉悦。可是,在所谓的文明下,我们的灵魂是那么的疲惫。每天要应对这样那样的事情,仿佛文明把人们压得透不过气来,文明吞噬着我们的笑容。我们值得“骄傲”的文明,充斥着太多的利益与诱惑。渐渐地,我们的内心变得异常的扭曲,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变得虚伪可笑,变得那么的冷血。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历苏在射杀一只羊时,他会向它道歉,祈求他的原谅。野蛮的土著人,表现出了一种在现代社会少有的真挚和感动。

高科技,快节奏,满眼的灯红酒绿和拜金主义,使我们渐渐失去了理智,迷失了自己。或许有人会怪上帝,在纷纷扰扰的世界,很难让人淡定自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中国的教育,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要有竞争意识,只有不断地努力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种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摆在眼前,要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所以,渐渐地,出现了一句名言“现在的社会是拼爹的社会”。在我看来,李刚李双江这些牛气的拼爹事件,只是一个小小的影射,只是放大化了而已。我们是文明人,应该用文明人的方式解决事情。然而,利益熏心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在撞到人后逃之夭夭;看见老人摔

倒了,能做到视若无睹;撞到别人后,甚至可以给他补上几刀,让他死个痛快!我不禁想要吐槽,这就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文明吗?在我们这些文明人的眼里,那些人不及一只羊。至少,羊在死之前,历苏还会祷告道歉。

事物没有绝对性。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文明人。尽管,眼前的事实让我们很难相信,这世上还有多少好人,但总有那么一些人,保留着他们的纯真善良。他们想要做到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遗憾的是,那些淤泥已经被污染了,是有毒的。恐怕他们想要洁身自好会难上加难。

微博是一个高科技产物,在当今社会非常流行。微博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会,爆出了郭美美炫富;一会又爆出某官员把微博当QQ与小姐热聊;一会又爆出毒胶囊事件。最近的微博热点人物恐怕非央视主持人赵普莫属。他在自己的微博中爆料,果冻酸奶是用皮鞋做的,瞬间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可是,人们也发现,赵普因此瞬间从央视主播台上消失了,销声匿迹。试问,难道这就是“Made in china”的“杀人灭口”吗?现在的社会可悲的不是人们在金钱世界里丢失了自己,而是,那些纯洁灵魂在不断被腐蚀和吞噬。赵普发微博爆料有错吗?有人说,他是错的。作为一位专业的新闻工作者,他不能这么轻易的爆料还未被央视新闻所播出的事实。可是当良知和职业操守碰撞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良知。他明明知道他这样做,可能会惹来很多麻烦,甚至丢掉他的饭碗。前些日子的“邱启明”事件也摆在他的面前,但是,他还是那么做了。很多人挺他支持他,我们就像是以卵击石,赵普还是被停职。谁出来逞能,就会被这社会OUT。久而久之,谁还会出来主持正义,谁还会拾金不昧,谁还会见义勇为。

我们本来拥有最美丽纯洁的心灵,是我们丢失了它。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舒适生活,尽可能的攫取我们需要的,所以放弃了纯真的和美好的。我们选择了把自己围困在锁和墙内,守着我们的财产,细数,顺便锁上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放弃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气。我们选择了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但是同时我们给自己带上了沉重的社会枷锁。那些天高地阔,肆意享受阳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们疯狂地丢弃了。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就像白岩松所说的“中国,请放慢你的脚步”。在现代社会生活的我们,请放慢自己的脚步,停下来歇息一下,让自己的灵魂能喘口气。一味的物质追求的背后,是精神家园的丢失,而且你会发现,良知的缺失,使我们因追求文明而变得更加野蛮。

蓦然回首,那片精神家园仅有那些“野蛮”的土著人守候,岂不觉得悲哀!

第三篇: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停下你疯狂的脚步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十九世纪的非洲,现代文明发展极度不平衡。距离都市只有六百英里卡拉哈里,保持着原始的自然景色,卡拉哈里是个半沙漠地区,一年中有九个月干旱无雨,许多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纷纷离开,而它却是布希族人眼中的天堂—— 他们无须依靠地表水就能生活,拥有丰富的生存经验。但居民对于现代化事物一无所知,他们以为世界上只有他们和上帝存在。群居的生活,宁静而安详。直到一天,一架直升飞机在他们部落上空飞过时,驾驶员扔下了一个空的可口可乐的瓶子,瓶子落在了主人公历苏的面前,他以为这是上帝的旨意,是上帝送给他们的礼物,因而他十分兴奋,把礼物带回了部落,现代文明第一次冲击了这个小部落。因为是“上帝的礼物”,大家开始抢夺这个劳动工具,宁静的生活被现代文明打破了。人们之间开始出现纷争。也由此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种种故事„„

这部影片反映了现代文明和原始文明的交融与碰撞。回溯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无不对历史进程和生产方式产生巨变,同对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形成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格局,形成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了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使劳动力,资本和技术集中于该生产领域,实现了大规模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人们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地球变成一个“小村落”。

在影片中,以历苏为代表的布希族人见证了工业文明的发展,踏着原始文明开拓出一条血路。布希族人原本过着与世无争,恬淡自由的渔猎生活,而代表着现代都市文明和都市欲望的可口可乐的空瓶子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布希族人以为这是上帝的礼物,包括人们开的车子、身上穿的衣服、人们交流的语言,布希族人都认为是上帝显灵。与其说我们是文明人、现代人倒不如说我们是经济人、契约人,与原始淳朴的布希族人相比,都是不过是散发着铜臭的臭皮囊。我沉浸在幽默的剧情中开怀一笑,过后却感到心底浸淫出阵阵悲凉。鲁迅先生曾说喜剧

就是把丑陋的东西剥光了给人看: 与布希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中的现代人都在忙碌,人不忍屈服于自然,反而要自然适应人类,他们建立都市,发明各种交通工具,机器,为设法节省体力而绞尽脑汁,越想法改进生活环境,反而使生活变得更复杂:一边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一边是《桃花源记》——不知魏晋;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非洲原始自然风光;一边是充斥着契约关系的金钱和虚伪,一边是历苏洁白的牙齿绽放在黝黑健康的脸庞。

上帝,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吧!人类的发展要学自然规律,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的后代的,我们忍心看着子孙后代为了资源而自相残杀?工业文明不是机器文明,信息文明不只是网络文明,在地球村我们需要的是人民之间的以诚相待,和谐相处;人来的发展不应该建立在一部分人得利益上,因为每一个人生而平等,无论民族、国家、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就像西进运动,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美国的开发,但是无数的印第安人被驱逐到更为荒凉的蛮荒之地,身后是无尽苍凉的“眼泪之路”。

摩尔根指出:“自从进入文明时代以来,财富的增长是如此巨大,它的形式是如此繁多,它的用途是如此广泛,为了所有者的利益而对它进行的管理又是如此巧妙,以致这种财富对人民说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人类的智慧在自己的创造物面前感到迷惘而不知所措了。‘’‘’”’“上帝”,停下你们匆忙的脚步,从新审视与思考自身发展与世界和谐。

2011级 新闻学邢那 01138007

外国文学期中作业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停下你疯狂的脚步》

姓名:邢那

学号:01138007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新闻学

指导老师:张晓辉

时间:2012年11月

第四篇:上帝也疯狂影评

最单纯快乐的人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这篇观后感会多使用一些口语,望老师谅解。

说真的,如果是让我自己去选择,我是绝对不会去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的,无论是比我还老的发行时间,还是对比现在电影简直是“渣”的画质。都不可能让我在第一时间提起兴趣。但是在一天的疲劳奔波后静静坐下来观赏这部片,我不得不说,那份在“大片”中难以寻觅的纯真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我。那份来自灵魂的,上帝给予的难得的纯真。

在看这部电影前,The God Must Be crazy这个名字真的让我想多了,我甚至想到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是深刻的剖析了人性的罪恶什么的,但是当电影一开始那纪录片般的拍摄风格证明了我确实想多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与电影的内容二者完美的契合了。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实景记录的画面上,一切都显得真实而质朴。

“上帝一定是疯了”是影片名称的字面翻译,这应该是以“男主角”(我认为的)基的口吻发出的感叹。一个对于都市生活的人熟悉不过的可乐瓶子,却在布希族小小的族群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份“上帝”“赠予”的礼物打破了族人平静的生活。从初时发现这个“礼物”的惊喜,到不断发掘出其妙用的快乐,再到希望独占这份礼物的欲望的衍生。这俨然是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甚至阶级社会的过程的映射。“瓶子”是个好东西,就像权力,就像金钱。但在人们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一些负面的东西悄然而生,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无罪的,瓶子也是无辜的,真正为祸的,是人们无法逃避的本性中的黑暗。

但事情并没有恶化,因为我们的男主角(还是我认为)明智的判断出,“瓶子”并不是上帝的礼物,这也许是上帝不小心掉下的,或者是上帝丢弃的不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为他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是不祥之物。上帝一定是疯了,才会把这个不祥之物丢下来。所以他决定到世界尽头去,把它还给上帝。

当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上帝一定不会给予他们不好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这么自信且单纯的认为上帝会一直对他们好呢?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是单纯而知足的一个民族吧,他们所生存的卡拉哈里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雨季短暂且降水会被干涸的沙地吸收,水源的极度缺乏使人类难以维持生存,但我们可爱,小巧又优雅的布希族(我喜欢这个形容)却快乐而惬意的生活着。食用树根块茎和昆虫,饮用昼夜温差形成的稀少的露水。这才是真正的“吸天地之灵气”吧。但他们相信这是母亲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们,晴空闷雷是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的轰鸣声是上帝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叫。他们生活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与母亲亲密无间,这份亲近是我们这些疲于追求“接近自然”的都市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情意。

回到故事中,基开始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我还记得在基走之前,他的小女儿一直在哭泣,有些人说那是因为她被瓶子砸着了,但我更愿意认为那是她对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父亲的担忧。基是个勇者,不加引号的,即使在我们来看这短旅程毫无挑战性可言,但对于布希族来说,这个壮举大概与哥伦布出航寻找新大陆可媲美吧。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将布希族单纯而快乐的生活与距他们仅六百里的大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在那里,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脱离自然,压制自然。人们指定规则并被规则束缚。当报社总编强调只能在报纸上刊登健康及美丽的文字时,我真的很好奇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及美丽的”事物,也许只有布希族人那太阳赐予的肤色和自然赐予的强健的身体才算得上吧。

影片以基的旅程作为引子,引出了动物学博士与女老师有趣的爱情故事。但我不想对这个

主线故事多加谈论。他们的故事的确很精彩,影片中男主角(官方的)的形象塑造的虽不太完美却很吸引人,女主角放着不提,就是片中的配角也给影片加分不少:时而暴躁时而深沉的汽车修理工,在基与社会人的沟通中起了很大作用;而“玩扑克大于一切”的两个反动分子,呆萌的守边士兵更是使影片更加搞笑。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只是过场。因为在影片中给人最深刻印象的只会是基,那个憨直的布希族人。而最震颤人心的,不会是那个被“无辜”吊起的车,也不会是那场“激烈”的“枪战”。真正能留在人心间的,是基走向世界尽头坚定地背影;是基对抢走不祥之物的人猿的谆谆教导;是基在捕获猎物后的致歉;更是基在高墙中凝望天空的沉默。

只要从基的角度稍加思索,就会发觉他一定不太喜欢他在旅途中碰到的“神仙”,因为他们竟不负责任的拒绝收回不祥之物,因为他们将他共享猎物的好意弃如敝履,因为他们为他真诚地帮助“付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心而为,但明显这些“神仙”不是这样的。当这段“鸡飞狗跳”结束后,基又踏上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在影片的末尾,男主角给予的钞票被风吹散,而离开的基还是那个单纯的基,这段经历也许教会了他一些技能,但不会改变他的性格,更不会动摇他送走不祥之物的决心。影片首尾用瓶子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呼应,开头的飞行员丢弃瓶子是人类恶行的一种表现,而结尾基送走瓶子又表现了他摒弃恶行的决心。被丢入云海的瓶子会不会再引出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对于基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回家见他的族人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1级新闻班 杨安娜

2012年12月

第五篇:上帝也疯狂读后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11经济2班 刘斌 201131141611

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和谐共存。在离现代大都市六千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腹地,生活着仍未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布须曼人。他们刀耕火种,狩猎农作,过着与世无争、敬畏自然的平静生活。某天,一支来自现代文明的可乐瓶打乱了他们一成不变的日子。最先发现瓶子的西索将其带回部落,族人惊叹可乐瓶子的完美构造和繁多的用途,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可是兴奋的心情很快为别样的情绪所取代,习惯了平等共有的族人开始想要将瓶子据为己有,矛盾悄然而生。西索不愿看到族人发生争吵与殴斗,于是决定将可乐瓶还给上帝,只为恢复曾经平静快乐的生活……

在地球的某一处还有这样的一群人,没有贪欲,没有嫉妒,没有战争,连打猎后都解说一番是为了生计,这样淳朴而又未开花的人。文明的差异对那些多人类关心的人需要考虑。发达的文明里面有失去本质的东西,不开化的文明里面有需要更好的认识人类的任务,最终走向共同文明。

如同那条望不见尽头的车辙一样,人类的发展已经走出了太远的距离。这一路充满艰辛,充满了惊心动魄,才有了今天的繁华景象。西索尽管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行动,仍沿着车辙走出了很远。这象征着卡拉哈里不会永远封闭。可乐瓶子不会是唯一搅乱他们生活的东西,更多的现代化产品将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他们终将被卷入现代化的大潮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亦会被无可阻挡的力量所同化。这是令人担忧的。但换个角度来想,美好的品质本来就不应建立在落后、愚昧、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基础上。精神家园的最后一块净土不应该依靠他们来守护。

忙碌的人们啊,只要稍稍缓下脚步,就会留意到身边有好风景。对美好人性的寻找和重建,一定也不会太难。

人,终将凌驾于物质之上。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或许,每个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

下载观上帝也疯狂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上帝也疯狂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帝也疯狂_影评

    《上帝也疯狂》系列讲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区,生活着一群生性乐观、知足自在的布希 族土人,两万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距离现代化大都市仅六百哩,但他们对于现代化......

    上帝也疯狂影评(范文)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上帝也疯狂》 当我看到片名为《上帝也疯狂》时,心里顿时产生些许猜疑:上帝也疯狂?他是怎样一个疯狂?是喜剧片吗?„„?它和传播学能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猜疑在我......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也疯狂》里讲述了一个与世隔绝,与现代社会完全脱节的布希族。布希族居住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族人对现代社会的一切一无所知,过着完全自给自足,单纯......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在上帝也疯狂整部影片中,我们看到三种不同的人群:土著、某国政府(军)及反政府(军)势力和西方的代表。他们分别位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非洲国家在结束欧洲人殖民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上帝存在吗?竟然也会疯狂起来?瞧这名字就够吸引人的!那这部电影到底在说些什么呢?看后才知道,原来是上世纪80年代城市发展进程中,不为人知的原始文明与现代......

    上帝也疯狂影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

    《上帝也疯狂》读后感

    Review of the movie The God must be crazy The film is a collision three separate stories----the journey of a bushman to the end of the word to get rid of a Coca......

    上帝也疯狂读后感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时,由于画面比较粗糙,而且开头很平庸,我以为是讲述关于非洲的贫穷以激励我们的励志片或者介绍非洲的纪录片.可是看到大约十几分钟,介......